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醫科大學

鎖定
中國醫科大學(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中國醫大(CMU),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蒲河路77號。是遼寧省人民政府、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 [1]  ,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2] 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遼寧省來華留學工作示範建設高校 [4]  ,入選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3]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5]  ,被譽為“紅色醫生的搖籃” [4] 
中國醫科大學的前身為1931年創建於江西瑞金的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1932年學校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衞生學校。1940年在延安正式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8年在瀋陽接收原國立瀋陽醫學院,1949年接管合併原私立遼寧醫學院。學校是原國家衞生部部屬高等醫學院校,2000年劃轉為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2015年獲批為遼寧省人民政府、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高校 [1]  。2017年,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17]  。2023年9月,入選首批遼寧省普通高校示範性虛擬教研室建設名單 [13] 
截至2024年3月,中國醫科大學有沈北、和平2個校區 [4]  ,佔地面積153.45萬平方米 [6]  。設有18個學院、3個研究院、2個教研部;有普通本科專業26個;在6個學科門類擁有學位授予權,7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2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8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博士後工作站3個;學校在職教職工17410人,全日制在校生18962人,其中博士生1501人,碩士生7253人,普通本科生9546人,外國留學生662人 [4] 
中文名
中國醫科大學 [1] 
外文名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1]  (CMU)
簡    稱
中國醫大 [1] 
所在地
瀋陽市 [1] 
創辦時間
1931年11月20日 [7]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1] 
學校類別
醫藥類
學校特色
省部部共建高校(2015年) [1]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3]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2023年6月) [107] 
主管部門
遼寧省人民政府、遼寧省教育廳 [1] 
現任領導
徐英輝(黨委書記) [86] 
王振寧(黨委副書記、校長) [86] 
專職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截至2024年3月) [4] 
本科專業
26個(截至2024年3月) [4] 
碩士點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截至2023年9月) [20] 
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8個(截至2024年3月) [4]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截至2024年3月) [4] 
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2個(截至2024年3月) [4] 
博士後
博士後流動站7個(截至2024年3月) [4] 
博士後工作站3個(截至2024年3月) [4] 
國家重點學科
5個(截至2024年3月)
院系設置
設有18個學院、3個研究院、2個教研部(截至2024年3月) [4] 
校    訓
政治堅定,技術優良 [82] 
校    歌
中國醫科大學校歌 [1] 
校慶日
11月20日 [1] 
地    址
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蒲河路77號(沈北校區-新校區) [19] 
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北二馬路92號(和平校區-老校區) [85] 
院校代碼
10159 [106] 
主要獎項
第三屆遼寧省文明校園稱號 [102]  (2023年12月)
第13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遼寧省第一名 [103]  (2023年3月)
2018年度遼寧省研究生招生工作“先進單位” [105]  (2018年7月)
知名校友
吳英愷 [98] 
劉玉清 [99] 
吳鹹中 [100] 
於維漢 [101] 
知名教師
尚紅 [24] 
陳洪鐸 [25] 
魏敏傑 [27] 
佔地面積
1534500 m²(截至2024年5月) [6] 
學生人數
全日制在校生18962人(截至2024年3月) [4] 
教職工人數
學校在職教職工17410人(截至2024年3月) [4] 

中國醫科大學歷史沿革

中國醫科大學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

1931年11月,為了解決醫療衞生技術人員缺乏的嚴重問題,中革軍委總衞生部決定開辦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培訓各種醫療衞生技術骨幹,並任命賀誠為校長兼政治委員,陳志方為教育主任。校址初設於瑞金,後遷至於都 [8]  。建校伊始,毛澤東為學校制定了,“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紅色辦學方針 [7] 

中國醫科大學中國工農紅軍衞生學校

1933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衞生學校。同年8月,學校從興國茶嶺遷回瑞金,駐紮在葉坪朱坊洋江下,並與從汀州遷來的中央紅色醫護學校合併,仍稱中國工農紅軍衞生學校,並將不遠處的中央紅色醫院劃為附屬醫院。中國工農紅軍衞生學校改由陳義厚為校長,王斌任教務主任,周月華任政治部主任,設教務處、政治處、總務處和附屬醫院 [8] 
1933年10月,國民黨開始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反“圍剿”,中國工農紅軍衞生學校學員在“一切為了前線的勝利”的號召下,節衣縮食、縮緊開支,把好人才、好槍、好馬、好物資支援前線,作出了重要貢獻 [8] 
1934年10月,衞生學校編為教導隊,隨中央紅軍長征 [8]  。過湘江,戰黎平,四渡赤水,兩過烏江,強渡大渡河,穿越雪山草地,經吳起鎮夾金山到達延安,最終走完了二萬五千裏長征 [7] 
1936年10月,學校隨中央軍委到達陝北 [9] 

中國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

1940年,經毛澤東提議,中共中央批准,學校在延安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1年,毛澤東為學校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 [7] 
1948年,在瀋陽接收原國立瀋陽醫學院(前身為滿洲醫科大學,1911年由日本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建立) [1]  。次年,接管合併原私立遼寧醫學院(前身為盛京施醫院醫學堂,1883年由英國基督教聯合長老會派遣的醫學傳教士建立) [1] 
1950年,郭沫若來校參觀,親自題寫"中國醫科大學"校牌,並題詞 [11] 
1955年10月,中國醫科大學接受國家衞生部分配的研究生培養任務,使中國醫科大學成為中國最早設立研究生教育的學校之一,也是中國醫科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開端 [10]  。次年9月,根據國務院關於醫學院校調整的決定,中國醫科大學改名為瀋陽醫學院 [11] 
1976年,根據國家教育部指示,學校開始承擔培養中國留學生任務,來自8個國家的留學生入學。學校重建公共衞生學系 [11] 
中國醫科大學舊校區 中國醫科大學舊校區
1978年3月,經國家衞生部批准,學校恢復中國醫科大學校名。3月1日,中國醫科大學召開大會,隆重慶祝學校恢復中國醫科大學校名並掛校牌 [11] 
1981年11月,國務院批准中國醫科大學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和導師,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1個 [11] 
1984年,中國醫科大學試行在職研究生培養工作,並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二批在職人員申請學位試點單位。1988年被例為質量免檢單位 [11] 
黨和國家領導人為中國醫大題詞彙展
黨和國家領導人為中國醫大題詞彙展(8張)
1991年9月,中國醫科大學隆重舉行建校60週年慶祝大會。在中國醫科大學建校60年之際,鄧小平同志親自為《中國醫科大學校史》一書題寫書名,國家領導人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江澤民李鵬楊尚昆陳雲李先念、彭真、鄧穎超、李鐵映等為學校題詞。江澤民同志題詞:"發揚紅軍衞校傳統,辦好社會主義醫科大學。"李鵬同志題詞:"繼往開來,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優秀醫生" [11] 
2000年,學校劃轉為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 [1] 
2005年10月,學校4個實驗室被批准為省、部級實驗室。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被批准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艾滋病免疫學重點實驗室被批准為衞生部重點實驗室;艾滋病免疫學和介入治療與器材開發兩個重點實驗室被批准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實現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 [11] 
2013年5月,入選國家第一批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2015年,獲批為遼寧省人民政府、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高校 [1] 
2017年,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國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17]  ;同年,遼寧省計劃生育研究院劃轉中國醫科大學 [16] 
2022年9月9日,東北三省一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召開,中國醫科大學是聯盟高校之一 [14] 
2023年9月,中國醫科大學入選首批遼寧省普通高校示範性虛擬教研室建設名單 [13]  ;11月,東北“三省一區”中醫藥教育發展聯盟成立,中國醫科大學當選副理事長單位 [12]  ;同月與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5] 

中國醫科大學辦學條件

中國醫科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3月,中國醫科大學設有18個學院、3個研究院、2個教研部,開設普通本科專業26個 [4] 
二級學院
中國醫科大學二級學院
基礎醫學院
第一臨牀學院
第二臨牀學院
第四臨牀學院
口腔醫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公共衞生學院
法醫學院
藥學院
創新學院
護理學院
健康管理學院
智能醫學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醫學人文學院
中英聯合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
健康科學研究院
參考資料: [18]  截至2024年6月
專業設置説明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學制
科類1(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
科類2(高考綜合改革省份)
授予學位門類
備註
071001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
071003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
071102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
082601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工學
-
100101K
基礎醫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0201K
臨牀醫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紅醫班
100201K
臨牀醫學
5+3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5+3”一體化
100201K
臨牀醫學
5+3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5+3”一體化(兒科學)
100201K
臨牀醫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0201K
臨牀醫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檢驗醫師培養試驗班
100202TK
麻醉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0203TK
醫學影像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0204TK
眼視光醫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0205TK
精神醫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0207TK
兒科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0301K
口腔醫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0401K
預防醫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0701
藥學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
100703TK
臨牀藥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
100901K
法醫學
5
理工
物理學科類
醫學
-
101001
醫學檢驗技術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
101003
醫學影像技術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
101005
康復治療學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
101101K
護理學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
120102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管理學
-
120410T
健康服務與管理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管理學
-
071002H
生物技術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中外合作辦學
100702H
藥物製劑
4
理工
物理學科類
理學
中外合作辦學
參考資料: [19]  截至2024年5月
注:與官網校情總覽裏的專業數量不同

中國醫科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2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8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臨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54個;省級臨牀重點專科103個,省級臨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7個,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A類7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博士後工作站3個 [4]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置及學科覆蓋情況
博士後流動站名稱
學科覆蓋情況
生物學流動站
動物學、生理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實驗學、影像學基礎、婦產科學基礎、實驗腫瘤學、實驗外科學
基礎醫學流動站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法醫學、組織工程學、醫學實驗學、影像學基礎、婦產科學基礎、實驗腫瘤學、臨牀營養學、實驗外科學
臨牀醫學流動站
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衞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牀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感染病學、重症醫學、全科醫學、醫學實驗學、影像學基礎、婦產科學基礎、實驗腫瘤學、臨牀營養學、實驗外科學
口腔醫學流動站
口腔基礎醫學、口腔臨牀醫學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流動站
流行病與衞生統計學、勞動衞生與環境衞生學、營養與食品衞生學、兒少衞生與婦幼保健學、衞生毒理學、衞生事業管理、實驗腫瘤學、臨牀營養學
護理學流動站
護理學
藥學流動站
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參考資料: [108]  截至2019年3月
學科建設一覽表
類別
名稱
一級學科博士點 [20] 
生物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 [20] 
心理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醫學技術、公共管理
二級學科博士點 [20] 
神經生物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血液病)、內科學(呼吸系統)、內科學(風濕病)、兒科學、老年醫學、外科學(整形)、外科學(燒傷)、婦產科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衞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牀檢驗診斷學、外科學(普外)、外科學(胸心外)、外科學(骨外)、外科學(泌尿外)、外科學(神外)、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感染病學、重症醫學、全科醫學、人文醫學、口腔基礎醫學、口腔臨牀醫學、流行病與衞生統計學、勞動衞生與環境衞生學、營養與食品衞生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臨牀藥學、醫學實驗學、影像學基礎、婦產科學基礎、實驗腫瘤學、臨牀營養學、實驗外科學、動物學、生理學、微生物學、法醫學、組織工程學
二級學科碩士點 [20] 
倫理學、應用心理學、動物學、生理學、微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法醫學、組織工程學、醫學教育學、內科學(消化系統)、內科學(腎病)、內科學(心血管病)、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內科學(傳染病)、內科學(血液病)、內科學(呼吸系統)、內科學(風濕病)、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衞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牀檢驗診斷學、外科學(普外)、外科學(胸心外)、外科學(骨外)、外科學(泌尿外)、外科學(神外)、外科學(整形)、外科學(燒傷)、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感染病學、重症醫學、全科醫學、人文醫學、口腔基礎醫學、口腔臨牀醫學、流行病與衞生統計學、勞動衞生與環境衞生學、營養與食品衞生學、少兒衞生與婦幼保健學、衞生毒理學、衞生事業管理、中西醫結合臨牀、藥物化學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20] 
臨牀醫學、口腔醫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20] 
電子信息、公共衞生、護理、藥學、圖書情報、醫學技術
國家重點學科 [21] 
內科學(呼吸系病)、皮膚病與性病學、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外科學(普外)、勞動衞生與環境衞生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23]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提升學科項目 [21]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牀檢驗診斷學兒科學、細胞生物學
特色學科項目 [21] 
神經病學、婦產科學、腫瘤學、麻醉學
培育學科項目 [21] 
遺傳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內科學(傳染病)、內科學(消化系病)、內科學(心血管病)、外科學(骨外)、外科學(泌尿外)、外科學(神外)、眼科學、口腔臨牀醫學、藥理學、內科學(腎病)、內科學(血液病)
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A類 [22] 
生物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

中國醫科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學校在職教職工17410人。全校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職工總數的91.93%,全校正高級1092人,副高級1801人,研究生指導教師4042人,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631人。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領軍人才6人(其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教學名師3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選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人、講座教授1人、青年學者4人、特崗學者3人;國家“傑青”1人,國家“優青”1人,海外“優青”2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人選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9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衞健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7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59人;“興遼英才計劃”傑出人才2人、遼寧省領軍人才3人次,遼寧省優秀專家23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3人次,遼寧特聘教授45人次;“興遼英才計劃”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領軍人才6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遼寧特聘教授)16人、領軍人才1人、教學名師1人、青年拔尖人才31人;“興遼英才計劃”傑出醫學名家5人、領軍醫學名家9人、名中醫1人、青年醫學名家8人、青年名中醫1人;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名師15人,遼寧省優秀教師3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43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121人、千人層次133人。在中華醫學會擔任主任委員1人,候任主任委員1人,前任主任委員2人,副主任委員17人;有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3人,委員10人 [4] 
師資力量
類別
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尚紅 [24] 陳洪鐸 [25]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7] 
全國模範教師 [29] 
國家教學名師 [28] 
“興遼英才計劃”傑出人才 [26] 
“興遼英才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6] 
馬曉欣、王滌非、孫宏晨、吳旭、範秋靈、袁正偉、夏志軍、李航宇
“興遼英才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領軍人才 [26] 
馬春燕、李凱
“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26] 
李達、李晨嫣、吳琪俊、範軍、郭鳳、宿文輝
遼寧特聘教授 [27] 
魏敏傑、孟繁浩、孟勝男

中國醫科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3月,中國醫科大學有15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教學項目有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1項,五年制臨牀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1項,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包括黃大年式教學團隊)4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首批國家臨牀教學培訓示範中心1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個,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6本,4本教材獲批首屆全國優秀教材建設獎,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稱號1人,18本教材獲批首屆遼寧省教材建設獎,入選全國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4個,省級示範性虛擬教研室6個,省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3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個,遼寧省高質量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4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1個;省級教學項目有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重點支持專業1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4個,本科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1個,嚮應用型轉型示範專業2個,轉型發展試點專業5個,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1個,精品課程41門,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精品資源共享課24門,省級教學團隊15個,省級一流課程175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1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5個,跨專業實訓平台1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8個,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1個,遼寧省高等學校實訓培訓基地1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遼寧省首批“興遼未來工匠”培育基地 [4] 
質量工程
質量工程
類別
名稱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臨牀醫學、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臨牀藥學、法醫學、護理學、生物科學、兒科學、麻醉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30-31]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康復治療學、藥物製劑、生物醫學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30-31]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全科醫學概論、細胞化學與生物學、臨牀醫學導論、口腔組織病理學、法醫病理學、臨牀免疫學檢驗技術、藥理學、婦產科學 [32] 
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音樂與健康、MRI原理結構及應用虛擬仿真實驗、病理學、超聲診斷學、傳染病學、兒科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發熱門診醫護人員應對新冠肺炎標準化作業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及培訓項目、發育生物學與再生醫學、法醫病理學、法醫毒理學、法醫學屍體解剖及心臟剖開術虛擬仿真實驗、放射診斷學、婦產科學、核醫學、基礎護理學、基於智能化的漸進式導尿術技能訓練項目、急診與災難醫學、假冒偽劣食品的鑑定與分析綜合實驗-肉類摻假鑑別、康復醫學物理因子(直流電)治療智能虛擬仿真教學考核系統、口腔組織病理學、臨牀麻醉學、臨牀免疫學檢驗技術、臨牀醫學導論、流行病學、內科學、內科學-呼吸病學、皮膚性病學、全科醫學概論、人體解剖學、人體形態學、社會醫學、神經科學基礎、神經內科學、神經外科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藥劑學、生物醫學傳感器、生物醫學文獻與網絡資源、生藥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外科護理學、外科學、衞生化學、衞生統計學、衞生學、膝關節解剖虛擬仿真教學系統、細胞化學與生物學 [112] 
臨牀技能實踐教學中心 [34]  、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33]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 [42]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法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35]  、藥學實驗教學中心 [113]  、臨牀技能實踐教學中心 [114] 
國家級教學團隊
臨牀醫學導論教師團隊 [36]  、臨牀檢驗診斷學教學團隊 [37] 
國家級規劃教材
組織學與胚胎學、病理學(第2版)、核醫學教程(第2版)、臨牀醫學導論(第3版)、法醫學(第5版)、系統解剖學(第7版)、醫學文獻檢索(第3版)、醫學細胞生物學(第4版)、基礎護理學(第4版)、醫學高等數學(第2版)、系統解剖學(第2版)、病原生物學(第4版)、醫學免疫學(第7版)、醫學免疫學複習指南和題集、醫學免疫學常用實驗技術、兒科學(第2版)、介入放射學(第3版)、急危重症護理學(第3版) [115] 
遼寧省本科教學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口腔醫學 [40]  、預防醫學 [39]  、臨牀醫學 [38] 
遼寧省教材建設獎教材
臨牀醫學導論(第5版)、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診斷學(第3版)、全科醫學概論(第5版)、基礎護理學(第6版)、組織學和胚胎學(第3版)、醫學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超聲診斷學(第3版、法醫學概論、病理學(第3版)、器官移植學、口腔醫學口腔病理科分冊、放射影像學、肛腸外科學、臨中醫學概要、兒科護理學、醫學文獻檢索、外科護理學 [41] 
教學成果
部分教學成果獎
類別
名稱
等級
時間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43] 
能力先導、虛實融合、開放共享—一流醫學人才創新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二等獎
2023年
醫教協同背景下臨牀醫學專業學位碩士“里程碑”式勝任力培養模構建與實施
二等獎
2023年
省級教學成果獎 [44] 
崗位勝任力導向的高校教學醫院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
一等獎
2020年
開展教學評價反饋,促進臨牀教學反思
三等獎
2020年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附屬醫院
類別
名稱
直屬臨牀學院 [45] 
第一臨牀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第二臨牀學院、附屬盛京醫院
第四臨牀學院、附屬第四醫院
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遼寧省優生優育研究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生殖醫院
非直屬臨牀學院 [45] 
中國醫科大學人民醫院(遼寧省人民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第五臨牀學院(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本鋼總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第六臨牀學院(鞍山市中心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第七臨牀學院(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撫礦總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第八臨牀學院(鞍鋼集團總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本溪中心醫院(本溪市中心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第十臨牀學院(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阜新礦總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遼陽中心醫院(遼陽市中心醫院)
教學醫院 [46] 
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
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
遼寧電力中心醫院
瀋陽軍區總醫院
瀋陽市傳染病院
鞍山市雙山醫院(原鞍鋼立山醫院)
鐵嶺市中心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
遼河油田中心醫院丹東市中心醫院
撫順市中心醫院
丹東市婦兒醫院
朝陽市中心醫院
遼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
瀋陽市兒童醫院
錦州市口腔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合作交流

截止2024年3月,中國醫科大學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合作成立了中英聯合學院,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地區的116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關係,與世界銀行(WBG)、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等機構開展了的合作。學校開展了152項學生國際交流項目,獲批教育部“高校研究生”和“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被評為“遼寧省來華留學工作示範建設高校”。與人社部國際交流中心合作開展“國際醫護人才與技能交流培養項目”。學校獲批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項目”簽約院校,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4項、“促進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及拉美地區科研合作與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2項。有462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受聘為學校榮譽職稱,開展了166項重要國際合作項目,38個CMB項目。承擔國家援外醫療任務,派出赴也門隊員近400人,赴岡比亞和肯尼亞隊員46人。為了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醫科大學發起,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烏克蘭、德國等15個國家、48個醫學教育機構,於2018年5月26日在瀋陽成立“一帶一路”國際醫學教育合作平台,平台成員單位現已經擴展至24個國家92所單位。2023年,平台被列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多邊合作成果清單;同年,獲批與上海合作組織醫院合作聯盟共同組建上海合作組織醫學教育合作平台 [4] 
教學交流
國際教學交流
項目名稱
項目內容
中國醫科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聯合學院
(簡稱中英聯合學院) [49] 
聯合培養高質量複合型人才,專業為四年制藥物製劑專業和生物技術專業
“一帶一路”國際醫學教育合作平台
The Belt & Road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Alliance [47] 
舉辦國際高等醫學教育論壇,升級論壇為教育大會
開展合作平台“雲課堂”項目
啓動“副理事長單位輪值月活動”
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醫學教育合作平台
國際教育學院 [48] 
負責留學生的招生、教學組織以及學生管理和服務等相關事務
學術交流
學術會議
主題
主講人
時間
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sm of birth defects induced by intrinsic and detrimental factors [54] 
楊雪松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醫學院臨牀醫學系主任,組織學與胚胎學系教授
2016年11月
Periodontal Disease as a Diabetic Complication [53] 
Dana T Graves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牙醫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6年11月
五個自然醫學環節健康圈模式 [51] 
Dr. köegler Gerhard,環球文化醫學協會醫學會會長、歐洲傳統醫學學校校長
2017年4月
細胞週期調控與腫瘤 [50] 
康鐵邦,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17年12月
心臟線粒體動態學–從實驗室到臨牀 [52] 
王善斌,美國杜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聯辦醫學院心臟學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科研室主任
2018年3月

中國醫科大學學術研究

中國醫科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1個,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藥品臨牀研究基地3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簡稱“111計劃”)2個,教育部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衞生健康委重點實驗室6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38個,遼寧省工程研究中心13個,遼寧省臨牀醫學研究中心25個,遼寧省臨牀醫學協同創新聯盟2個,遼寧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遼寧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16個,遼寧省教育廳工程研究中心1個,遼寧省衞健委精準醫療重點實驗室1個;遼寧省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8個,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5個,遼寧省醫療中心55個。 [4] 
科研平台
類別
實驗室名稱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55] 
內分泌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56] 
醫學細胞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免疫皮膚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衞生計生委重點實驗室 [57] 
衞生部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衞生部免疫皮膚病學重點實驗室、衞生部小兒先天畸形重點實驗室、衞生部艾滋病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國家衞生計生委生殖健康與遺傳醫學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58] 
遼寧省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轉基因動物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內分泌疾病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艾滋病免疫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影像診斷與介入治療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醫學影像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婦科腫瘤與高危妊娠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晶狀體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砷生物學作用與砷中毒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胃癌分子病理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呼吸疾病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肺癌早診及分子病理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免疫皮膚病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腫瘤藥物與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口腔疾病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藥理學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母胎醫學中心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神經疾病大數據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神經系統腫瘤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衰老相關疾病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消化道腫瘤病因與預防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膀胱疾病基因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病毒性肝炎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生殖健康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59] 
皮膚病重點實驗室、艾滋病實驗室、胃癌分子病理及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遼寧省介入治療與器材開發重點實驗室、小兒先天畸形重點實驗室、醫學影像實驗室、免疫相關性呼吸疾病重點實驗室、自身免疫性內分泌疾病重點實驗室、低温分子生物學與器官保存重點實驗室、婦產科重點實驗室、晶狀體重點實驗室、腫瘤藥物與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實驗動物生物工程與轉基因技術應用重點實驗室、腫瘤病因與預防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實驗室(三級) [60] 
中藥藥理實驗室、中藥生物工程實驗室、中藥藥理實驗室
截至2017年1月

中國醫科大學研究成果

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2000年以來)
獎項
項目
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1] 
內鏡超聲微創診療體系的建立與臨牀應用
亞臨牀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危害及干預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2] 
我國艾滋病新流行形勢下的綜合防控策略及應用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與綜合防治
201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3] 
我國農村高血壓流行趨勢及低成本綜合干預預防腦卒中研究
衰老的分子調控機制及個體化衰老評價的創建和應用
200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4] 
靜脈系統梗阻-高壓性疾病(VOH)綜合性介入治療的應用研究
中國HIV感染者病毒生物學特性、免疫應答與疾病進展相關性研究
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5] 
碘過量對甲狀腺疾病影響的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
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基礎與臨牀研究
200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6] 
胃癌及其癌前病變分子病理學機制與臨牀應用研究
2002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7] 
喉癌的基礎與臨牀治療研究
200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68] 
胃癌“三早”與胃癌現代外科治療的研究
部分發明專利
專利名稱
專利號
專利權人
發明人
一種胰腺癌特異結合肽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ZL201910719775.7
中國醫科大學
魏敏傑、馬赫遙、範悦、劉芳曉
一種HIF-2a小分子抑制劑及其用途
ZL201810146778.1
中國醫科大學
魏敏傑、顏媛媛、何苗、
劉一諾、張麗雯
一種具有輔助降血脂、減肥保肝作用的食品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製劑與應用
ZL201910419308.2
中國醫科大學
魏敏傑、王宇、王甜甜
一種清咽利肺抗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ZL201910227515.8
中國醫科大學
劉明妍、董鳴燕、魏敏傑
一種與人結腸癌細胞特異性結合的多肽
ZL201810385293.8
中國醫科大學
於麗鳳、魏敏傑、趙琳、賈真、衞倩
參考資料: [69]  ,截至2024年1月

中國醫科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中國醫科大學圖書館 中國醫科大學圖書館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圖書館累計紙質藏書136.9311萬冊,其中古籍圖書1.0008萬冊,電子藏書362.1717萬冊 [70]  。數字資源有萬方、CNKI、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台、ScienceDirect、Wiley、SCIE等數據庫90餘個 [71]  。圖書館可利用146種中、外文數據庫及子庫,涵蓋期刊全文、圖書、文摘檢索、實驗室指南、醫學視頻、影像圖片、循證醫學、藥物專論、臨牀試驗、診療指南、患者教育、學位論文等多種類型 [70] 
  • 學術期刊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創刊於1951年,是遼寧省教育廳主管、中國醫科大學主辦的醫藥衞生類綜合性學術期刊,為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所載論文或摘要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生物學文摘》(BA)、美國EBSCO學術數據庫等國際著名檢索系統和《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disc)、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網)等中國著名數據庫或檢索刊物收錄。期刊1999年、2004年獲教育部科技司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2006年、2008年、2010年、2014年獲教育部委託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開展的“中國高校精品.優秀.特色科技期刊評比活動”優秀科技期刊。2008年榮獲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校質量獎。多次榮獲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一、二等獎。2016年、2018年、2022年連續被評為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22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公佈的數據為:影響因子為0.694,總被引頻次為1111 [79]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誌》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誌》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誌》為月刊,是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國醫師協會和中國醫科大學共同主辦的,面向基層和農村的國家級綜合性醫學技術類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刊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期刊,是萬方數據庫收錄期刊 [72] 
《現代醫院管理》 《現代醫院管理》
現代醫院管理》為雙月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醫院管理專業學術期刊。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國醫院協會和中國醫科大學主辦,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承辦。是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收錄期刊 [73] 
《實用藥物與臨牀》 《實用藥物與臨牀》
實用藥物與臨牀》雜誌創刊於1998年,是由遼寧省藥學會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共同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藥學學術期刊,單月出版。被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被美國《化學文摘》(CA)等數據庫收錄 [74]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華醫學會和中國醫科大學主辦的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之一,是兒科急診危重症醫學領域唯一的專業學術期刊。1994年創刊,原刊名《小兒急救醫學》,2006年第1期更名為《中國小兒急救醫學》。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類核心期刊,2018年入選入選中國科協高質量科技期刊目錄。在衞生部首屆全國醫藥衞生優秀期刊獎評選中榮獲優秀期刊二等獎;在中華醫學會成立九十週年慶典活動中榮獲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優秀期刊二等獎 [75] 
《國際兒科學雜誌》 《國際兒科學雜誌》
國際兒科學雜誌》創刊於1974年,原刊名為《國外醫學·兒科學分冊》,2006年第1期起更名為《國際兒科學雜誌》。雜誌主管單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單位為中華醫學會,第二主辦單位為中國醫科大學,是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之一,2006年在國際系列雜誌中率先加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成為中國科技類核心期刊。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CMC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等收錄 [76] 
《Endoscopic Ultrasound》 《Endoscopic Ultrasound》
《Endoscopic Ultrasound》內鏡超聲(EUS),是歐洲EUS科學委員會的官方期刊,不僅服務於胃腸科、內窺鏡科、外科和肺科醫生,還服務於內分泌科、泌尿科、婦科、麻醉科、兒科、病理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師。期刊被中國知網、EBSCO出版電子數據庫、Ex Libris - Primo Central、Google Scholar、Hinari、infotrive、國家科學圖書館、ProQuest、TDNet、萬方數據收錄 [77] 
《中國衞生統計》 《中國衞生統計》
中國衞生統計》創刊於1984年9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國衞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原中國衞生統計學會)、中國醫科大學主辦的全國性衞生統計專業學術性雙月刊,是中國衞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的會刊,是中國衞生統計專業的唯一學術性期刊和中國醫學類中文核心期刊,同時是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中國知網(CNKI,Q1區)收錄期刊,入選《預防醫學與衞生學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2021版)》,2022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第五、六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78] 
《解剖科學進展》 《解剖科學進展》
解剖科學進展》(Progress of Anatomical Sciences)雜誌是經國家科委批准的國家級學術刊物,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解剖學會主辦,中國醫科大學承辦,於1995年2月創刊,雙月刊。《解剖科學進展》雜誌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CAJCED),被美國化學文摘(CA)、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HO)、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CMCI)和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國內外文獻檢索工具收錄 [80] 

中國醫科大學校園文化

中國醫科大學學校標識

  • 校徽
中國醫科大學新校徽 中國醫科大學新校徽
徽志為三角變形,底色為中國紅色,外框由內白外紅三條弧形邊組成,徽志中間CMU三個白色英文字母是中國醫科大學的英文縮寫,白色的中國醫科大學中文與英文全稱上下排列位於徽志下緣上方 [81] 
  • 校旗
中國醫科大學校旗 中國醫科大學校旗
旗面為紅色,長方形,中央為黃色橫式郭沫若題寫的“中國醫科大學”與大寫英文標準字校名上下排列 [1] 

中國醫科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政治堅定,技術優良
“政治堅定,技術優良”是1931年建校之初,毛澤東為學校制定的辦學方針,後為學校校訓 [82] 
  • 校歌 [1]  [83] 
中國醫科大學校歌
作詞:王斌 作曲:延安魯藝
站在衞生工作的最前線,
我們是新醫學的技術工作者,
我們是新中國救護的先鋒。
在艱苦的鬥爭中,
學習緊張、樸素、仁慈、謹慎的作風,
創造政治堅定、
技術優良的幹部,
為革命工作,為大眾服務。
我們正是社會的治療家,
使受傷的祖國走向健康,走向新生。
同學們努力學習,勇敢前進,
建設新醫學的責任,
擔落在我們雙肩!
中國醫科大學校歌 中國醫科大學校歌

中國醫科大學社團文化

  • 中國醫科大學社團文化節
中國醫科大學社團文化節 中國醫科大學社團文化節
2023年10月20日,“青春絢麗正當時,紅醫築夢綻芳華”中國醫科大學社團文化節在留園廣場舉辦。本次晚會總結了過去一年學校繽紛多彩的社團文化生活,開展了社團迎新、“唱響紅色經典,傳承紅醫文化”“共赴明月之約同慶祖國之誕”等系列活動,拍攝了“青春共絢麗,紅醫綻芳華”主題社團風采MV。結合社團過去一年的表現,評出十佳社團。社團節會設置多種節目,歌舞、相聲、戲腔、武術,內容豐富、精彩絕倫 [109] 
  • “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
“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 “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個“世界艾滋病日”。由校醫院管理處主辦,“大學生民心聯盟社團”和“説吧社團”全體同學參與的“世界艾滋病日”現場宣傳活動在沈北校區學生街展開。圍繞今年“生命至上·終結艾滋·健康平等”的宣傳主題,同學們精心製作了海報、條幅以及印有防艾知識宣傳的各種小禮品。參加活動的志願者在宣傳場地拉起條幅,通過展示艾滋病宣傳海報、演講併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過往同學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識。同學們紛紛在條幅上簽字或寫下祝福語,參與互動的同學們還收到了志願者贈送的防艾小禮物——安全套和“同心攜手·共遏艾滋”主題書籤盲盒 [110] 

中國醫科大學校區情況

截至2024年3月,中國醫科大學有沈北、和平2個校區 [4]  ,佔地面積153.45萬平方米 [6] 

中國醫科大學沈北校區

中國醫科大學沈北校區基礎醫學院、法醫學院 中國醫科大學沈北校區基礎醫學院、法醫學院
中國醫科大學沈北校區位於沈北新區蒲河路77號 [19]  ,沈北校區主要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醫學人文學院、藥學院、法醫學院、護理學院、健康管理學院、智能醫學學院、健康科學研究院、國際醫學教育研究院等學院和機構 [84] 

中國醫科大學和平校區

中國醫科大學和平校區禮堂 中國醫科大學和平校區禮堂
中國醫科大學和平校區位於和平區北二馬路92號 [85]  ,校區設有門診樓、基礎一樓、基礎二樓、辦公樓、體育館、禮堂和圖書館。此建築羣2004年被列為瀋陽市不可移動文物,截至2023年6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11] 

中國醫科大學行政管理

中國醫科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徐英輝
校長、黨委副書記
王振寧
黨委副書記
劉瑩
黨委常委、副校長
曲波
劉強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潘勇
副校長
孫思予
參考資料: [86]  截至2024年7月

中國醫科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黨委書記、政治委員
校名
姓名
職務
任期
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 [87-88] 
王立中(第1任)
政治委員
1932-1933
黃應農(第2任)
政治委員
1933-1934.10
吳強(第3任)
政治委員
1936.10-1937
呂振球(第4任)
政治委員
1937-1938
龍福才(第5任)
政治委員
1938-1939
中國醫科大學 [89] 
饒正錫(第6任)
政治委員
1940-1945
王斌(第7任)
政治委員
1945-1949
闕森華(第8任)
黨委書記
1950.5-1953.1
瀋陽醫學院 [90] 
楊浩廬(第9任)
黨委第一書記
1959.4-1961
康敏莊(第10任)
黨委第一書記
1961.5-1966
仇克義(第11任)
黨委書記
1969-1975.10
中國醫科大學 [91] 
陳夢軒(第12任)
黨委書記
1977.9-1981.12
闕森華(第13任)
黨委書記
1982.1-1984.7
李厚文(第14任)
黨委書記
1984.7-1986.9
華桂嵐(第15任)
黨委書記
1986.9-1997.8
金魁和(第16任)
黨委書記
1997-2002
戴萬津(第17任)
黨委書記
2002.3-2013.3
趙羣(第17任)
黨委書記
2013.10-2014.3
歷任校長
時期
姓名
任期
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 [92] 
賀誠校長(第1任)
1931.11-1932.7
彭真(彭龍伯)校長(第2任)
1932.7-1933.5
中國工農紅軍衞生學校 [93] 
陳義厚校長(第3任)
1933.5-1934.10
陳志方校長(第4任)
1934.10-1936
賀誠校長(第5任)
1936
王斌校長(第6任)
1936.10-1937.7
李治校長(代理)(第8任)
1937.7-1938.9
中國醫科大學 [94] 
王斌校長(第9任)
1938.9-1949.5
王斌校長(兼職)(第10任)
1949.5-1952
陳應謙校長(代理)(第11任)
1952-1953.4
闕森華校長(代理)
1953.4-1957.9
瀋陽醫學院時期 [95] 
楊浩廬院長(第12任)
1957.9-1961.5
仇克義(軍代表)革委會主任(第13任)
1968.11-1975.10
陳夢軒革委會主任(第14任)
1977.9-1978

中國醫科大學校園環境

中國醫科大學校園環境 中國醫科大學校園環境
沈北校區校園2012年投入使用,佔地面積9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按照“生態型、園林式、網絡化”規劃要求進行建設,園內設施先進、功能齊備、綠樹紅牆、湖光山色,是一座現代化、數字化、生態化的大學校園,達到使用、審美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為一萬餘名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96] 
校史館和生命科學館是鎮園之寶,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醫學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校史館展示了學校的紅色文化歷史,生命科學館揭示了人類生命健康的奧秘,校史館更是被評為遼寧省和瀋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受到學校師生和社會各界朋友的廣泛讚譽 [96] 

中國醫科大學校史館

校史館分為兩個展區,一是歷史部分:分4個部分——紅都瑞金、聖地延安、東北辦學、名城瀋陽,展示了中國醫科大學與中國共產黨、共和國的歷史相攜相伴的歷史進程;二是當代部分,展出中國醫科大學、領袖親切關懷及校友介紹等專題,講述了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 [96]  。校史館展陳具有博物館性質,集文化、藝術、教育、科技為一體 [96] 

中國醫科大學生命科學館

生命科學館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內容豐富,資料翔實,是集教育、教學、科普、科研、人才培養於一體的生命科技活動中心和醫學公共科普基地。館內下設健康館與創新館 [96] 
健康館以人體系統結構為主線,以大量製作精細、顯示清晰的實體標本、模型、組織切片,展示人體生命的美麗與奧妙 [96] 
創新館引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3Dbody、數字人、智能機器人等現代科學技術,結合生命科學的前沿知識進行展示,引導人們尊重科學,敬畏生命 [96] 

中國醫科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 圖書館
高大宏偉的圖書館,彰顯出學校的文化底藴,凸顯了醫大人爭創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醫科強校的雄心壯志 [97] 

中國醫科大學龍湖

龍湖 龍湖
從空中俯瞰校園,蜿蜒的水面如一條巨龍,盤旋在高大宏偉的圖書館週圍正是象徵醫學蛇杖的抽象造型,很好地體現了醫學特色 [97] 

中國醫科大學春暉亭

春暉亭 春暉亭
四季見綠,三季有花,曲水環繞,綠樹成蔭,古樸典雅,相得益彰,各色的花從春暉亭兩邊蔓延開來把整座亭子擁抱在一片花海之中,不僅能欣賞到滿園春色,還能聞到陣陣花香 [97] 

中國醫科大學校友情況

截至2024年3月,中國醫科大學共培養了30多萬名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畢業生遍佈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家衞生管理的領導幹部和醫學界的著名專家學者。其中,國家衞生部正副部長10位,省軍級以上領導幹部100餘位,將軍40餘位,“七一勳章”獲得者2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9位,被譽為“紅色醫生的搖籃” [4] 
傑出校友
姓名
職務及成就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胸心血管外科和心血管病流行學奠基人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心血管放射—影像主要創建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西醫結合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地方病學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名譽校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微生物學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重大交叉前沿研究項目“腦和意識研究”首席科學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生物工程專家。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
主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衝擊傷、創傷彈道學、交通醫學研究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醫學(高原醫學)專家。科技部高原醫學研究國際重點實驗室主
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中藥天然藥物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藥物化學專家。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抗腫瘤藥物的藥理藥效學專家,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新藥研究
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領軍人物。北京同仁醫院院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
賀誠
衞生部黨組書記,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一級八一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
榮譽章獲得者
王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
江一真
中國共產黨第一屆、第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衞生部部長兼黨組書記
黃樹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
崔義田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
郭子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
顧英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副部長
耿德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康復醫學會會長
王立忠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常務副會長
馬曉偉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佟志武
遼寧省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滕衞平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遼寧省委員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徐延豪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AST)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
陳峻青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主任
潘子民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中國醫科大學第—臨牀學院耳鼻喉科主任
辛彥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中國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
王維林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小兒外科教研室主任、小兒普
外科主任
徐克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
尚紅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艾滋病確認
實驗室主任
孫英賢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者,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
張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黨委書記
高興華
中國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曉民
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
王以政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國家老年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醫科大學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
2014年12月
被遼寧省綜治委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專項組辦公室評為“平安校園” [104] 
2016年10月
中國醫科大學被瀋陽市人民政府評為“2015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104] 
2018年7月
2018年度遼寧省研究生招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105] 
2021年1月
中國醫科大學榮立集體一等功 [104] 
2023年2月
2022年全省企業事業單位安全保衞工作暨黨的二十大安全保衞工作集體一等功 [104] 
2023年3月
第13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遼寧省第一名 [103] 
2023年12月
第三屆遼寧省文明校園稱號 [10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