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志方

(外交活動家)

鎖定
陳志方(1906—1990),外交活動家。原名陳士驥,江蘇無錫人。1924年參加革命,1927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4年參加長征。歷任抗日軍政大學主任教員,中共高寶縣委書記,新四軍團政治委員、旅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四十九軍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廣州市委常委、廣州市副市長。1956年調北京,曾任外交部國際司司長,中國駐敍利亞、伊拉克、烏干達、瑞士、越南大使,外交學院副院長。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1-2] 
(概述圖來源: [3] 
中文名
陳志方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無錫 [2] 
出生日期
1906年7月30日 [2] 
逝世日期
1990年12月15日 [2] 
畢業院校
廣州第一中山大學醫學院 [3]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陳志方人物生平

陳志方,1906年7月30日生於江蘇省無錫縣(今無錫市)張涇橋泉山陳家巷。出身於書香家庭。其父親陳伸培,號仲修,清末高等學堂畢業,熟悉經詩古文,長期擔任小學校長。母親趙氏,性情剛直,操持家務和農活,勤儉刻苦,里人有口皆碑,在陳志方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難忘的印象。
1912年進入本鄉第十二國民小學接受啓蒙教育。1916年初小畢業後,即赴無錫城中觀前街20號外祖母家寄居,1917年至1921年先後在無錫縣立乙種商業學校、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就讀高小。高小畢業後,到無錫新市橋吳士勝診所學習西醫。1923年至1925年,他進入無錫輔仁中學讀書,並於1925年考入上海南洋醫學院,學習醫學。陳志方目睹社會不公不平,怒火日盛,追求真理,以天下為己任的志向彌堅,遂將自己的名字陳士驥改為陳志方,旨在表明好男兒志在四方,報效國家。
1924年在家鄉參加中共領導的地下工作,組織動員工人、學生參加反帝救國活動。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任中共無錫縣委委員,參加無錫地區秋收暴動。不久,因中共組織遭破壞而被捕入獄。後被中共組織營救出獄,在上海、廣州等地繼續從事中共地下工作。
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閩西軍區軍醫處處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軍醫處代理處長,紅軍總衞生部醫政局局長兼紅軍軍醫學校教育長、校長。是紅軍早期醫務工作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鬥爭中,參加贛州、龍巖、漳州、水口等戰役戰鬥,親臨前線搶救傷病員。自編教材,為部隊培養一批醫務骨幹。
1934年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衞生部後方辦事處主任兼衞生學校校長,參加中央紅軍長征。
1935年9月任第四方面軍衞生學校校長。
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抗日軍政大學政治主任教員,第四大隊政治委員。
1939年奔赴抗日前線,任中共淮南津浦路東工委委員、盱眙縣、天長縣、儀徵縣工委書記,高郵縣委書記兼縣長、寶應縣委書記兼縣長。發動羣眾,發展人民武裝,建立民主政權。
1941年任新四軍第三師第八旅第二十三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第八旅兼鹽阜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參加半塔集保衞戰、鹽阜區反“掃蕩”、阜寧、淮安等戰役戰鬥。
抗日戰爭勝利後,隨部進軍東北,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後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三師第八旅政治部主任,龍江軍區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十二縱隊政治部主任,第四十九軍政治部主任。參加四平保衞戰、遼瀋、平津、宜沙、衡寶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廣州市委常務委員、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副市長。
1956年以後,任外交部國際司司長,駐敍利亞、伊拉克大使,外交學院副院長,駐烏干達、瑞士、越南大使。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90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 [2-3] 

陳志方主要事蹟

陳志方少年參加革命

陳志方青少年時興趣廣泛,喜歡打枱球(即乒乓球),也愛好照相。他曾組織枱球社到處比賽,並獲全縣冠軍。1924年,在無錫一次枱球比賽中,他遇到私立楊氏藝芳小學校教員陳明巋(又名陳叔璇)。兩人過從甚密。不久,陳明巋就介紹他加入中國國民黨。陳志方在陳明巋的引導下,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到上海國民黨江蘇省黨部拜見朱季恂等負責人,參加追悼廖仲愷活動,任國民黨無錫西區常務委員。1925年春,陳志方變賣了衣物,購置文具,參與籌建西水墩工人夜校,並任夜校教師,培養工人運動積極分子。同年,上海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陳志方同仇敵愾,即到無錫南門外街巷、城中公花園等地進行演講,宣傳五卅慘案真相。1926年6月,中國共產黨黨員喬心全到無錫工作,介紹他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8月23日,進步社團無錫青年社正式成立。陳志方出席了該社的成立大會,積極參與該社組織開展的活動。
在北伐軍捷報頻傳的時候,陳志方遵照黨組織的指示,進入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醫本科三年級學習。當時該校學生革命熱情異常高漲。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的第3天,國民黨右派製造了廣州“四一五”流血事件,大批共產黨員、進步青年慘遭殺害。在革命危急的時候,魯迅、陳志方等進步師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中山大學副委員長朱家畢進行了堅決的鬥爭。隨即,學校當局宣佈開除400多名進步學生,其中有不少共產黨員。陳志方也被列入開除學生的名單,無法在校就學,迅速回到上海,轉入吳淞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學習。在血與火的嚴峻鬥爭中,陳志方更加堅定了革命意志。
1927年8月,他由中共無錫縣委委員孫選(即孫遜羣、王津民)、中共黨員陳明巖介紹,由共青團員轉為共產黨員。自此,他往返於上海、無錫,從事黨的活動。在革命鬥爭的關鍵時刻,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總方針。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的指引下,時任中共無錫縣委委員兼秘書的陳志方,參與了無錫農民秋收暴動的籌備工作。10月中旬,中共無錫縣委召開農民暴動籌備會議。會後的第二天,陳志方出席了中共無錫縣委在城中觀前街20號(系陳志方外祖母家)召開的會議,研究城區策應農民暴動的事宜。10月23日晚惠農橋73號縣委地下機關遭到破壞。次日,喬心全等人立即決定撤銷觀前街20號縣委機關駐地,並由陳志方赴上海向中共江蘇省委報告。
1928年寒假,陳志方回到無錫城中觀前街20號外祖母家。3月10日晚被敵人逮捕,在縣政府監獄關押了兩個多月。後又被押到南京特種刑事法庭,關押了五六個月,他始終未暴露真實身份。在黨組織的營救下,並通過一些社會關係,終於被保釋出獄。陳志方出獄後,即與中共江蘇省委接上關係。他曾在鎮江開設人人照相館作為掩護,來往於無錫、鎮江之間。1930年12月,陳志方得知敵人又要逮捕他時,立即與中共無錫縣委書記吳國治夫婦等人轉移到了上海。 [3] 

陳志方參加紅軍長征

陳志方到上海後,找到中共江南省委,組織上決定派他到中央蘇區工作。1931年5月20日左右,陳雲找他談話,向他介紹蘇區情況,並給他一封介紹信——一塊密寫的手帕。他把手帕縫在衣袖裏。不久,他化裝成商人,與胡底一起乘船繞道去香港,後經廣東大埔,進入閩西,參加紅軍,派至閩西省軍區工作。隨後,歷任中國工農紅軍閩西省軍區軍醫處處長、中央軍委代總軍醫處處長、紅軍衞生部醫政局局長兼紅軍軍醫學校教育長、校長等職。他是紅軍早期醫務工作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在反“圍剿”的艱苦鬥爭中,陳志方積極參加了攻打贛州、龍巖、漳州、廣東水口等戰鬥。他不顧生命安危,搶救傷病員。在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任職時,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落實黨對技術人員的政策,自編教材講義,為革命戰爭培養和造就了不少出色的醫務工作者和醫務領導骨幹。
1934年10月,陳志方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時任紅軍中央軍事革命委員會衞生部後方辦事處主任兼衞生學校校長。長征途中,他歷經千難萬險,為革命戰爭培訓醫務工作者,搶救傷病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35年6月,中央紅軍到達川西北懋功地區,與紅四方面軍會師。陳志方被張國泰調去擔任紅四方面軍前方辦事處主任。他對張國泰的分裂活動素懷不滿,因而遭受張國泰的迫害,被押送至軍法處。陳志方後雖恢復了自由,但仍被撤銷了職務,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但他堅持真理,忍辱負重地走完了長征路。
紅軍到達陝北後,1936年秋至1938年1月,陳志方相繼在保安紅軍大學一科、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一期一隊學習。 [3] 

陳志方投身外交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陳志方奉調至廣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歷任中共廣州市委常委、市政府秘書長、廣州市副市長等職,主管城市基本建設、財經、文教、衞生等多方面的工作。1956年,陳志方奉命從地方調入外交部,歷任外交部國際司司長、中國駐敍利亞大使、駐伊拉克大使、外交學院副院長、中國駐烏干達大使、駐瑞士大使、駐越南大使等職。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他兢兢業業地在外交戰線上奮鬥了30多個春秋,是一名優秀的外交家。在任駐外大使期間,他一貫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堅決貫徹執行我國外交路線和方針政策。他十分重視對駐在國情況的調研工作。任駐敍利亞大使期間,因重視對該國基本概況的調研,受到毛澤東主席的稱讚。他為增進我國同駐在國的友誼,推進雙邊關係的發展,擴大經貿和科技合作,為我國外交隊伍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3] 
參考資料
  • 1.    廣州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編.廣州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135
  • 2.    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人物辭典 下 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633—634
  • 3.    無錫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編.新四軍無錫籍人物選編 下.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33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