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The Great Gatsby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的小説)

鎖定
《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出版於1925年,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所寫的一部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短篇小説,被視為‘‘美國夢”的象徵。
書    名
了不起的蓋茨比
作    者
菲茨傑拉德
類    別
名著
原作品
The Great Gatsby
譯    者
姚乃強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06月
頁    數
192 頁
定    價
12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20046089

The Great Gatsby作品簡介

它在初出版時並不受歡迎——菲茲傑拉德在世時的總銷量只有少於二萬四千本。在大蕭條以及二戰時被忽略,直至20世紀50年代再版時才受到廣泛注目。其後的數十年它更成為高中大學文學課的標準教材。經常有人把它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英文小説之一。
本書有許多中文翻譯版本,書名也有許多譯法,例如《永恆之戀》,黃淑慎譯,1954年。《大哉!蓋世比》,王潤華淡瑩譯,1969年。《大亨小傳》,喬治高(高克毅)譯,1970年、2001年(增訂版)。《大亨──凱士畢》,丁士奇譯,1971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巫寧坤譯,1982年。內容簡介
傑·蓋茨比是一個年輕的百萬富翁,他過去的名聲並不十分好,他本人也相當可疑。他與他交往的社會階層並沒有什麼太多的聯繫,而且沒人知道他是怎樣發財的。有人説他在禁酒期間非法釀酒發財。還有傳説説他殺過人,或者他在戰爭中是德國間諜。有人甚至説他是德皇威廉二世的侄子。無論如何,雖然他舉辦眾多的豪華的宴會,而且有許多人到他那裏去吃喝,他始終是一個孤獨的人。他所想要的僅僅是“重複過去”:與他一生的愛人黛西在一起。但黛西已經和一個穩重的、受人尊敬的百萬富翁湯姆·布卡南結婚了,兩人還有一個女兒。對蓋茨比來説,這並不妨礙他爭取黛西的愛,而黛西覺得她被她的婚姻束縛,對她的婚姻不滿,喜歡蓋茨比的注意。
小説的主人公尼克·卡拉威(第一人稱)是一個華爾街的股票商,他是蓋茨比的鄰居。後來卡拉威體會到不論外表上多麼尊嚴,這些鉅富們實際上是非常“淡漠的人”,湯姆和黛西也不例外。湯姆有一個情人默爾特,她是長島和紐約市的高樓大廈之間的不毛之地上的一個加油站主的妻子。一天,蓋茨比與湯姆爭吵後,黛西駕蓋茨比的車回家時遭遇了一場交通事故,事故中黛西意外地將默爾特撞死了。為了保護黛西,蓋茨比説是他駕的車。結果蓋茨比被默爾特的丈夫槍殺。蓋茨比的葬禮幾乎無人蔘加,就連黛西也沒有參加。卡拉威最後找到了喬丹,一個本計劃參加葬禮的人,才知曉蓋茨比的所謂身份只是一個幻影。隨後卡拉威離開去了中西部,留下的只是蓋茨比的一相情願般的夢境與哀傷。
尼克從中西部故鄉來到紐約,在他住所旁邊正是本書主人公蓋茨比的豪華宅第。這裏每晚都在舉行盛大的宴會。尼克和蓋茨比相識,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尼克對蓋茨比充滿探究的興趣。探究的結果是:尼克瞭解到蓋茨比內心深處有一段不了之情。
年輕時的蓋茨比並不富有,他是一個少校軍官。他愛上了一位叫黛茜的姑娘,黛茜對他也情有所鍾。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蓋茨比被調往歐洲。似是偶然卻也是必然,黛茜因此和他分手,轉而與一個出身於富豪家庭的紈絝子弟湯姆結了婚。黛茜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因為湯姆另有情婦。物慾的滿足並不能填補黛西精神上的空虛。蓋茨比痛苦萬分,他堅信是金錢讓黛茜背叛了心靈的貞潔,於是立志要成為富翁。幾年以後,蓋茨比終於成功了。他在黛茜府邸的對面建造起了一幢大廈。蓋茨比揮金如土,徹夜笙簫,一心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以挽回失去的愛情。
尼克為蓋茨比的痴情所感動,便去拜訪久不聯繫的遠房表妹黛茜,並向她轉達蓋茨比的心意。黛茜在與蓋茨比相會中時時有意挑逗。蓋茨比昏昏然聽她隨意擺佈,並且天真地以為那段不了情有了如願的結局。然而真正的悲劇卻在此時悄悄啓幕。黛茜早已不是舊日的黛茜。黛茜不過將她倆的暖昧關係,當做一種刺激。尼克終於有所察覺,但為時已晚。一次黛茜在心緒煩亂的狀態下開車,偏偏軋死了丈夫的情婦。蓋茨比為保護黛茜,承擔了開車責任,但黛茜已打定主意拋棄蓋茨比。在湯姆的挑撥下,致使其情婦的丈夫開槍打死了蓋茨比。蓋茨比最終徹底成為了犧牲品。蓋茨比至死都沒有發現黛茜臉上嘲弄的微笑。蓋茨比的悲劇在於他把一切都獻給了自己編織的美麗夢想,而黛茜作為他理想的化身,卻只徒有美麗的軀殼。
儘管黛西早已移情別戀,儘管他清楚地聽出“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卻仍不改初衷,固執地追求重温舊夢。人們在為蓋茨比舉行葬禮,黛茜和她丈夫此時卻早已在歐洲旅行的路上。不了情終於有了了結。尼克目睹了人類現實的虛情寡義,深感厭惡,於是懷着一種悲劇的心情,遠離喧囂、冷漠、空洞、虛假的大都市,黯然回到故鄉...... [1] 

The Great Gatsby基本信息

導演: 巴茲·魯赫曼
編劇: 巴茲·魯赫曼 / 克雷格·皮爾斯 / F·司各特·菲茨傑拉德
主演: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 凱瑞·穆里根 / 託比·馬奎爾 / 艾拉·菲舍爾 / 喬爾·埃哲頓 / 卡蘭·麥克奧利菲 / 阿米特巴·巴赫卡安 / 傑森·克拉科 / 伊麗莎白·德比茨基 / 嘉瑪·沃德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08-30(中國大陸) / 2013-05-10(美國)
片長: 143分鐘(美國) / 141分鐘(中國大陸)
又名: 大亨小傳(港/台) [2] 

The Great Gatsby文學分析

位於馬里蘭州費茲傑羅夫婦墓碑,其中墓誌銘來自本書

The Great Gatsby結構

小説採用了插敍的手法。

The Great Gatsby題目

小説的主要題目有:
美國夢的興起和沒落。許多讀這部小説的評論家提出過這個問題:蓋茨比代表美國夢嗎?他誕生在一個與高層社會沒有聯繫的家庭,但卻成了一個百萬富翁,由此他代表這美國的成功。湯姆和黛西是美國上層社會的代表,但他們不安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沒有道德,沒有義務,沒有自己的夢幻。默爾特和她的丈夫是湯姆和黛西的犧牲品,面對這些富人的財富、權力和影響他們毫無辦法。所謂的“美國夢”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慾望,一種夢幻,認為在這塊充滿機會和財富的土地上,人們只要遵循一組明確的行為準則去生活,就有理由實現物質的成功。這組行為準則在十八世紀就體現在富蘭克林傑弗遜愛迪生卡內基等人的言行中。在蓋茨比父親珍藏的那本被他兒子翻爛的《牛仔卡西迪》書的封底前頁上,蓋茨比年輕時寫下的作息時間表和自勉的箴言實際上就是富蘭克林、卡內基等人的教誨和夢想。菲氏在文學上懷有“美國夢”,他認為他自己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也不同,甚至不認同自己是父母的兒子,他來自於柏拉圖式的自我觀念。他是上帝之子,他要為上帝的事業效勞,追求一種“博大的、世俗的、虛飾的美”。顯然他把自己想象成為基督一樣的人物。十七歲時他決定改名,由原來的詹姆斯·蓋茲改為傑伊·蓋茨比就有這份涵義在內,據説傑伊·蓋茨比是英語“Jesus,God’s boy”(耶穌,上帝之子)發音的變體。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他改名那一刻起,他開始追求所謂的美和善,也就開始了他的人生悲劇。他把黛西·布坎南視為他追求的那種美的化身。當他見到她時,他知道他已經把他不可言喻的理想與她的生命氣息結合在一起了。他知道他的心要與上帝的心一樣,必須專一,絕不可馳心旁騖。當他第一次親吻她時,“她就像一朵鮮花一樣為他綻放,於是這個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在黛西身上,蓋茨比的夢想變得有血有肉。他企求與黛西聯袂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是,黛西根本無力擔任這個角色。她不過是一個以享樂為人生最高目標的資產階級小姐,沒有思想,沒有情操,淺薄虛假,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她絕不可能為實現蓋茨比的夢想去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蓋茨比本人也是咎由自取,也許他並不是什麼“上帝之子”,他具有的只是某種“了不起”的品質,即為自己誤導的夢想頑強拼搏的意志。他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布坎南都擁有財富,兩人的不同之處是他至少用他的財富去追求一種“美”,並竭盡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沒有贏得它。最後,喬治·威爾遜,也就是湯姆情婦的丈夫在湯姆的唆使下殺死了蓋茨比然後再自殺。蓋茨比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The Great Gatsby評價

費茲傑羅去世後,他的四部長篇小説和一百六十篇短篇小説已埋沒在一般美國讀者的記憶中。麥茲納(Arthur Mizener)寫的傳記《天堂的那邊》(The Far Side of Paradise),描述這位天才作家甘苦的一生和悲劇的下場,對於他的作品大加讚賞。中文版譯者喬志高説“費滋傑羅幾乎成為美國文壇的idol(偶像),他的作品被稱為canon(經典),《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人物、情節、和語言,不時被人引用,好像這部書是個美國的allegory(寓言)”。費學專家布考利教授(Matthew Bruccoli)的統計,到1980年這本書的銷路達八百萬冊。費茲傑羅曾經這樣跟朋友談論《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小説的重心放在‘幻象的消滅’之上——正是這種幻象才使得這個世界那麼鮮豔。你根本無須理會事情的真跟假,只要它們沾上了那份魔術般的光彩就行了。”名詩人兼文評家T. S.艾略特稱之為“美國小説自亨利·詹姆斯以來邁出的第一步”。此書更在美國現代文庫”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説中,名列第二。 費茲傑羅:在寫這本書的十個月中,作者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以保持自己藝術良心的純潔。讀過小説的人都會看到,儘管小説還大有改進的餘地,但是,在我看來,就真實或者近乎真實而言,作者是問心無愧的,因為他已經盡力使他的想像力誠實可信。

The Great Gatsby名句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我們繼續奮力向前劃,逆水行舟,不停地倒退,回到往昔。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每逢你想要對別人品頭論足的時候,”他對我説,“要記住,世上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樣的優越條件。”
GENERAL RESOLVES No wasting time at Shafters or [a name, indecipherable] No more smokeing or chewing Bath every other day Read one improving book or magazine per week Save $5.00$3.00 per week Be better to parents
個人決心:不要浪費時間去shafter家或者(名字,字跡不清)不再吸煙或嚼煙 每隔一天洗澡 每週讀一本有益的書或雜誌 每週存5塊3塊錢 對父母更好些。

The Great Gatsby中文譯本

《永恆之戀》,黃淑慎譯,1954年,台北正中書局
《大哉!蓋世比》,王潤華、淡瑩譯,1969年,台南中華出版社
《大亨小傳》,喬治高(高克毅)譯,1970年,台北,今日世界出版社。
《大亨──凱士畢》,丁士奇譯,1971年,台北,大行出版社。
《大亨小傳》,胡湘雲譯,1985年,台北,逸羣出版社。
《大亨小傳》,陳娟娟譯,1993年,台南,漢風出版社。ISBN 957-650-099-0
《大亨小傳》,顏湘如譯,2001年,台北,小知堂出版社。ISBN 957-0405-62-7
《大亨小傳》,喬治高(高克毅)譯(增訂版),2001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ISBN 957-13-3524-X
《大亨小傳》,邱淑娟譯,2002年,台中,晨星出版社。ISBN 957-455-220-9
《了不起的蓋茨比》,巫寧坤譯,簡體中文譯林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5447-0177-8
《大亨小傳》,石建華譯,2008年,台北縣新店市風雲時代出版社。ISBN 978-986-146-436-7
《大亨小傳》,顏湘如譯,2009年,立村文化出版社。ISBN 978-986-854-923-4
《大亨小傳》,範文美譯,2010年,志文出版社。ISBN 978-957-545-774-7

The Great Gatsby相關出版

Bruccoli, Matthew Joseph (ed.),F. Scott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 A Literary Reference,
New York: Carroll & Graf Publishers. 2000,ISBN0786709960Bruccoli, Matthew Joseph, Some Sort of Epic Grandeur: The Life of F. Scott Fitzgerald. 2nd rev.,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2.

The Great Gatsby參考文獻

^時代週刊百本最佳英文小説^Mizener, Arthur, The Far Side of Paradise: A Biography of F. Scott Fitzgerald, Boston:Houghton Mifflin. 1951^Bruccoli, Matthew Joseph, Some Sort of Epic Grandeur: The Life of F. Scott Fitzgerald. 2nd rev.,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The Great Gatsby外部鏈接

資料
[ 巫寧坤譯序]了不起的蓋茨比原文了不起的蓋茨比在線閲讀.了不起的蓋茨比(英文),谷歌圖書《了不起的蓋茨比》摘要《了不起的蓋茨比》介紹 (Wordsworth Editions) by Guy Reynolds (2001)電影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The Great Gatsby (1926)》的資料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The Great Gatsby (1949)》的資料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The Great Gatsby (1974)》的資料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The Great Gatsby (2000) (TV)》的資料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G (2002)》的資料

The Great Gatsby改編作品

《了不起的蓋茨比》曾多次被改編成不同表演格式的作品,包括電影歌劇

The Great Gatsby電影

《了不起的蓋茨比》在出版只一年後已被搬上銀幕;該片是無聲黑白電影,由赫伯·佈雷農(Herbert Brenon)執導,華納·巴士達(Warner Baxter)、洛伊絲·威爾遜(Lois Wilson)及威廉·鮑威爾(William Powell)主演,但此版本的存片已遺失。
小説第二次被搬上銀幕則是在1949年;該片由伊裏渥·紐真(Elliott Nugent)執導,阿倫·列特(Alan Ladd)飾蓋茨比,其他主要演員有:雪莉·雲達絲(Shelley Winters)、比提·菲露(Betty Field)、巴利·蘇里雲(Barry Sullivan)、露芙·哈絲(Ruth Hussey)、侯活·德·施華(Howard Da Silva)、亨利·侯路(Henry Hull)、加露·馬遼(Carole Mathews)及麥當奴·加利(Macdonald Carey)。因版權問題,此片並不易找。
但此小説最廣為人知的電影版應是1974年的版本;該片由積·克萊頓(Jack Clayton)執導,弗朗西斯·科波拉改編劇本,羅伯特·雷德福飾蓋斯比,其他主要演員有:米亞·法羅、森·和達士頓(Sam Waterston)、布魯斯·丹( Bruce Dern)、侯活·德·施華(Howard Da Silva)、史葛·威爾遜(Scott Wilson)及嘉蓮·白烈(Karen Black)。
小説在2000年還有一個新的電視電影版,由Robert Markowitz執導,陶比·史蒂芬(Toby Stephens)、保羅·活特(Paul Rudd)及米拉·索維諾主演。

The Great Gatsby2012年版電影

由巴茲·魯曼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瑞·穆麗根等主演的2012版《了不起的蓋茨比》,將於2012年12月25日正式上映。影片講述一個長島富豪的神秘巨宅中總是夜夜笙歌,但他卻心事滿腹,彷彿一直都在追求一個無法達到的夢想。
上映/發行日期
主條目:了不起的蓋茨比 (歌劇)
1999年,《了不起的蓋茨比》被改編為同名歌劇,由美國作曲家約翰·哈比森作曲;於1999年12月20日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