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以色列

(以色列國)

鎖定
以色列國(The State of Israel),簡稱以色列,位於亞洲西部,東接約旦,東北部與敍利亞為鄰,南連亞喀巴灣,西南部與埃及為鄰,西瀕地中海,北與黎巴嫩接壤,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屬地中海氣候,地勢東高西低。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國的面積為15200平方千米,目前實際控制面積約2500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98千米,全國為6個區,30個分區,31個市。 [3]  建國時首都為特拉維夫,1950年,遷往耶路撒冷,但未獲國際社會普遍承認。截至2023年9月,以色列總人口為979萬人,信奉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官方語言為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 [4] 
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支脈,起源於約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後因躲避自然災害遷徙至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東部,因而得名“希伯來人”。公元前13世紀末,開始從埃及遷居巴勒斯坦地區。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以色列國。公元70年,被羅馬人趕出巴勒斯坦地區。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猶太人開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區。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和一個猶太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根據該決議正式成立。 [3] 
以色列是發達國家,屬混合型經濟,工業化程度較高,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高附加值農業、生化、電子、軍工等部門技術水平較高。以色列總體經濟實力較強,競爭力居世界先列。 [3]  2021年,以色列國內生產總值為4166億美元。 [4] 
中文名
以色列國
外文名
The State of Israel(英語)
מדינת ישראל(希伯來語) [16] 
簡    稱
以色列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耶路撒冷(法定)、特拉維夫-雅法(實際)
主要城市
特拉維夫-雅法,海法裏雄萊錫安阿什杜德貝爾謝巴內坦亞
國慶日
5月14日(此為公曆,採用猶太曆)
國    歌
希望之歌
國家代碼
ISR
官方語言
希伯來語阿拉伯語
貨    幣
以色列新謝克爾
時    區
UTC+2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艾薩克·赫爾佐格(總統) [2] 
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總理) [11] 
人口數量
979 萬(2023年9月) [3] 
人口密度
432.7 人/平方公里(2021年)
主要民族
猶太人阿拉伯人德魯茲人
主要宗教
猶太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國土面積
約 25000 km²(實際控制面積)
水域率
2.1%
GDP總計
4963 億美元(2022年) [3] 
人均GDP
51000 美元(2022年) [3] 
國際電話區號
972
國際域名縮寫
.il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最大城市
耶路撒冷
夏時制
UTC+3
氣    候
地中海氣候
國    花
銀蓮花油橄欖
中央銀行
以色列國民銀行
主要學府
希伯來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
著名企業
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

以色列歷史沿革

以色列最初單指個人名字後演化為民族稱謂,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公元前12世紀左右。在過去三千多年的歷史中,猶太人視迦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以色列在猶太教中具有特別的含義,包括聖殿遺蹟和相關的宗教禮儀,都是現代猶太教傳統的重要基礎。
以色列意為“神勇鬥士”,來源於《聖經》猶太人的祖先雅各與神(天使)角力並取勝,神使,將雅各的名字改為以色列。後來泛生了十二個支派。
以色列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源地。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支脈,起源於約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後因躲避自然災害遷徙至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東部,因而得名“希伯來人”(意為“渡來之人”)。 [3] 
公元前13世紀末,希伯來人開始從埃及遷居巴勒斯坦地區。
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了以色列聯合王國,此後先後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古希臘和羅馬帝國征服。
公元前10世紀,大衞的兒子所羅門王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北方是由十個支派組成的以色列王國,而南方是由大衞後裔世襲的猶大王國
公元前722年和586年,這兩個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征服和被巴比倫人滅亡,大多數猶太人被俘虜到兩河流域地區,直到波斯帝國時期分批迴歸。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該地區,後來以色列地區成為塞琉西王朝和托勒密王朝爭奪之地。
公元前167年~前63年 [28]  ,以色列地區受馬加比家族統治。之後羅馬人龐培佔領巴勒斯坦,將以色列併入敍利亞省,又扶植了希律家族為代理政府。公元前一世紀末希律王擴建耶路撒冷。
公元66年~70年,因羅馬人的暴行爆發了猶太人大規模起義,後多次遭到羅馬軍隊的殘酷鎮壓,耶路撒冷再次被毀壞,猶太人被羅馬人趕出巴勒斯坦地區流散到世界各地。
公元132年,爆發了大規模起義,再次遭到了羅馬軍隊鎮壓。
公元638年,穆斯林拜占庭帝國奪取了該地區的控制權,之後數個伊斯蘭國家統治過這個地區,阿拉伯人從此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居民。後來分別被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花剌子模蒙古帝國征服,在1260年至1516年間由馬木魯克統治,接着在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一個省份。 [1] 
18世紀,有數波小型的猶太人迴歸潮。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殖民區。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隨着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也日趨緊張。
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猶太人開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區。 [3] 
1896年,中歐地區的奧匈帝國猶太裔記者西奧多·赫茨爾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迴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1897年8月29日,西奧多·赫茨爾在瑞士巴塞爾召集了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大會決議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成立,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1917年11月,時任英國外交大臣阿瑟·詹姆士·貝爾福致信英國猶太復國主義同盟主席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表示英國政府“贊同地看待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史稱“貝爾福宣言”。 [3] 
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巴勒斯坦。
1922年,英國將託管地劃分為兩部分:東部(現約旦)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為猶太居民區。國際聯盟通過了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訓令”,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之家”。以後,世界各地猶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
1929年,爆發的一場巴勒斯坦暴動中,阿拉伯人殺死了133名猶太人。對此英國在1939年頒佈了一份白皮書,限制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至75000人,並且限制猶太人購買土地。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錫安主義者視為是對猶太人的背叛,並且認為那違背了貝爾福宣言。阿拉伯人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
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執政,掀起第五次猶太人迴歸浪潮。
1940年,猶太人已佔當地居民總數的30%。後來在歐洲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進一步推動了猶太人迴歸。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分別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和一個猶太國。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衝突。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託管期結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國正式宣佈成立,當天為以色列的國慶節。
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聯合國的席位,成為第59個會員國。 [3] 

以色列地理環境

以色列區域位置

以色列位於亞洲西部。東接約旦,東北部與敍利亞為鄰,南連亞喀巴灣,西南部與埃及為鄰,西瀕地中海,北與黎巴嫩接壤,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國的面積為15200平方千米。1948年至1973年間,以色列在四次中東戰爭中佔領了大片阿拉伯國家領土,20世紀80年代後陸續部分撤出。目前實際控制面積約25000平方千米。 [3]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11日,以色列總理拉皮德通過社交媒體賬户發表聲明稱,以色列已經與黎巴嫩就雙方爭議海域劃界問題達成協議。 [6] 

以色列地形地貌

以色列地形圖 以色列地形圖
以色列地中海沿岸為狹長的平原、中北部為蜿蜒起伏的山脈和高地、南部為內蓋夫沙漠、東部為縱貫南北的約旦河谷和阿拉瓦谷地。高原與地中海之間大小不等的海濱平原,土地肥沃,是以色列主要農業區。位於東北部的太巴列湖面積170平方千米,是以色列重要的蓄水庫。東部與約旦交界處的死海面積1050平方千米,是世界最低點,有“世界的肚臍”之稱。 [4] 

以色列氣候

以色列主要屬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温和濕潤。一年之中,只有2個差別顯著的季節:從4月到10月為乾旱夏季,11月至次年3月為多雨冬季。降水分佈十分不均,北部和中部降雨量相對較大,北部年降水量920毫米,南部內蓋夫地區年降雨量則十分稀少,僅為30毫米。 [4] 

以色列自然資源

以色列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主要資源是死海中含有的較豐富的鉀鹽、鎂和溴等礦產。以色列在地中海海域連續發現了多個大型天然氣田,已進入開發階段。 [4] 

以色列行政區劃

以色列區劃詳情

以色列 以色列
以色列全國劃分為6個區,30個分區,31個市,115個地方委員會,49個地區委員會。以色列建國時定都於特拉維夫,1950年,遷往耶路撒冷。由於耶路撒冷歸屬問題是以巴最終地位談判的焦點之一,現絕大多數國家駐以色列使館仍設在特拉維夫 [4] 
以色列行政區劃
首府
面積(平方千米)
耶路撒冷區
耶路撒冷
653
北部區
拿撒勒
4473
海法區
海法
866
中央區
拉姆拉
1294
特拉維夫區
特拉維夫
172
南部區
貝爾謝巴
14185

以色列主要城市

特拉維夫風光 特拉維夫風光
特拉維夫–雅法(Tel Aviv-Yafo)
特拉維夫–雅法建於1909年,1950年與古城雅法合併,現已成為地中海沿岸的一座現代化城市。它是以色列金融、商業貿易、交通和文化中心,人口約42萬。這裏有以規模最大的大學——特拉維夫大學,最古老的劇院——以色列劇院,最著名的樂團——以色列交響樂團。以色列的商業機構、銀行、許多政黨、猶太勞工總工會、各大報、期刊和出版社等機構總部多設在這裏。特拉維夫在以色列經濟生活中居主導地位,職工總數佔全國總數的25%,擁有全國半數以上的工廠。大部分國家使館都設在該市。2003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特拉維夫白城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8] 
海法風光 海法風光
海法(Haifa)
海法是以色列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海法區的首府,位於地中海沿岸,人口約28萬,是以色列北部的行政、工業中心和國際貿易、商業中心。它承擔着以色列大部分進出口任務。海法的港口區瀕臨海灣,商業區和居民區建築在卡梅爾山坡上,從山頂可俯視海灣全景。這裏建有著名的以色列理工學院、海法大學、海運博物館和眾多美麗的公園。海法有多個少數民族共同和平生活。 [8] 
貝爾謝巴(Be’er Sheva)
貝爾謝巴是南部內蓋夫地區的首府。它位於內蓋夫北部,是在3500年前猶太人祖先居住的遺址上建立起來的新城市,人口約20萬。它是內蓋夫行政、經濟和文化中心,是通向死海和埃拉特公路的交叉點,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各佔約一半人口,歷史上長期為軍事重鎮。著名的本古裏安大學(貝爾謝巴大學)就建於此。 [8] 
埃拉特(Eilat)
埃拉特位於以色列的最南端,是以色列唯一通向紅海的出海口。該市建有港口,但規模不大。這裏氣候炎熱乾燥,平均氣温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約10度。該市以其引人注目的紅海景色、秀麗的沙灘及完善的服務設施吸引着大批遊客,是以色列人的休假和旅遊勝地。 [8] 

以色列國家象徵

以色列國名

以色列國(The State of Israel),簡稱以色列。以色列(希伯來文:מְדִינַתיִשְׂרָאֵל意為“與神角力者”,阿拉伯文:دَوْلَةْإِسْرَائِيل‎),國名來源於《聖經》猶太人的祖先雅各與神(天使)角力並取勝,神(天使)將雅各的名字改為以色列。

以色列國旗

以色列國旗 以色列國旗
以色列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底為白色,上下各有一條藍色寬帶。藍白兩色來自猶太教徒祈禱時用的披肩的顏色。白色旗面正中,是一個藍色的六角星,這是古以色列國王大衞王之星,以色列第二任國王大衞(David)名字的意思是“被蒙愛者”,大衞王之星象徵國家的權力。

以色列國徽

以色列國徽 以色列國徽
以色列國徽來自聖經中的七盞金燈台,在聖經中分別出自舊約《出埃及記》《撒迦利亞書》以及新約啓示錄》。國徽上的造型取自《撒加利亞書》的描述(與出埃及記稍有不同,並不是一個而是七個,並且兩邊有橄欖樹)。金燈台表徵以色列是神在地上的見證。金錶徵神的神聖性情,撒加利亞書中説七燈台就是神的七眼。燈台兩旁有橄欖枝,燈台上有金油留出到兩枝橄欖枝,撒加利亞書中説是油的兒子,表徵以色列聖殿重建時期的大祭司約書亞和省長所羅巴伯,分別據有祭司和君王這兩種重要的職分。

以色列國歌

希望之歌》詞作者是一位猶太拉比,曲作者為猶太人納夫塔裏·赫爾茨·伊姆貝爾。
《希望之歌》採用猶太民族傳統曲調譜成。這首歌原為猶太復國主義者的頌歌,在1897年第一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大會上首唱。以色列建國後將其確定為國歌。歌詞:藏於我心深處的,是猶太人的靈魂。朝向東方故國的,是凝望着錫安的眼睛。縱然兩千年顛沛流離,希望仍未幻去,錫安與耶路撒冷,啊,我們會以自由之身重歸故里。

以色列國鳥

戴勝 [9-10] 

以色列人口

截至2023年9月,以色列人口為979萬。其中猶太人約佔73%,阿拉伯人約佔21%,其餘為德魯茲人等。 [3]  人口結構偏低齡,0至20歲的公民佔總人口的43%,其中5至14歲的少年佔總人口18%。 [4] 

以色列政治

以色列政體

以色列是議會制政體。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政府由議會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 [3] 

以色列憲法

以色列沒有正式的成文憲法,僅有《議會法》、《國家土地法》、《總統法》、《政府法》、《國家經濟法》、《國防軍法》、《耶路撒冷法》、《司法制度法》、《國家審計長法》、《人的尊嚴與自由法》、《職業自由法》、《全民公投法》、《猶太民族國家法》等基本法。 [3] 

以色列議會

以色列議會又稱“克奈賽特”(Knesset,原意是“聚集、集會”),實行一院制,設有120個席位,任期4年,擁有立法、修法、對重大政治問題進行表決、批准內閣成員名單、監督政府施政等職權。議會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現任議長:阿米爾·奧哈納(Amir Ohana),2022年12月29日就職,來自利庫徳黨。 [3] 

以色列政府

由議會中佔多數席位(至少61席)的一個或若干個政黨聯合組成。議會選舉結果揭曉後,總統在綜合議會各黨派意見基礎上提名,授權最有可能贏得議會信任投票的政黨(一般為第一大黨或第二大黨)領導人組建政府。總理由成功完成組閣者擔任。以色列歷屆政府均為聯合政府。2023年10月巴以衝突升級後,以色列組建應急政府,內設戰時內閣。現任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利庫徳黨主席。由於黨派進入議會門檻極低,以色列歷屆政府均為聯合政府。政府機構由總統辦公室、總理辦公室及各部(局)組成,政府部門主要包括中央統計局、農業部、通訊部、郵政總局、住房和建設部、國防部、教育部等。 [4] 

以色列司法

以色列司法機構由最高法院、地區法院和基層法院三級制組織系統,此外還有專項法庭、宗教法院和勞資法院。
最高法院具有終審權以及對控告政府、政府部長、所有公職官員或機構的案件的初審權等權力,同時承擔最高審判庭職責。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根據一個由最高法院法官、律師協會會員和政界人士組成的特別委員會的推薦任命。法官為終身制,70歲退休。以色列的司法部門是由三層架構的法庭組成。在最低層次的是地方法院,分佈於大多數的都市。第二層則是地區法院,同時負起上訴法院和地方法院的功能,分佈於五座城市: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海法貝爾謝巴、以及拿撒勒
最上層的法院則是以色列最高法院,位於耶路撒冷,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Dorit Beinisch。最高法院是最高的上訴法院,也身兼高等法院(HCQJ)的功能,高等法院主要是負責解決個別公民對於法院提出的請願,對這些請願的回覆通常是由政府部門進行(包括以色列國防軍)。這樣的請願可能使得高等法院作出決定,指導政府部門改正行政的方式。
一般的法官是由國會組成的委員會、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以色列律師行會的會員聯合選出的。法律規定要求法官在70歲時退休。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司法部長所批准,負責指派所有法庭的常務官員。
宗教法庭(猶太教、伊斯蘭、和基督教)則在婚姻的離婚判決上擁有獨佔的法律權利 [3] 

以色列政黨

以色列黨派眾多,時常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大體上可分為3大陣營:以藍白黨為首的中間派、以利庫德集團為首的右翼強硬派和宗教黨派陣營。主要政黨包括:利庫德、藍白黨、聯合名單黨、工黨、沙斯黨、統一右翼黨、未來黨等。 [4] 

以色列政要

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現任總統:伊薩克·赫爾佐格(ISAAC HERZOG),1960年生於特拉維夫。畢業於特拉維夫大學法律專業。曾長期從事律師行業。2000年至2003年,擔任禁毒局局長。2003年當選議員。2005年至2011年,先後擔任住建部長,旅遊部長,大流散、社會和反猶主義鬥爭部長,福利和社會服務部長。2013年當選工黨主席,成為反對派領袖。2015年,組建猶太復國主義聯盟,連任反對派領袖。2018年,辭去反對派領袖和議員職務。2021年6月起,任以色列第11任總統,任期7年。
現任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內塔尼亞胡曾於1996年至1999年、2009年至2021年擔任以色列總理,是該國任期最長的總理。2022年11月1日,以色列舉行2019年4月以來的第五次議會選舉,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陣營獲得120個席位中的64席。11月13日,以總統赫爾佐格授權內塔尼亞胡組建新政府。12月21日,內塔尼亞胡宣佈組閣成功。12月29日,以色列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內塔尼亞胡出任總理。 [12-13] 

以色列緊急聯合政府

2023年10月10日,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宣佈,以色列執政聯盟已同意與反對黨組建緊急聯合政府。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11日,在巴以衝突持續升級的背景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反對黨國家團結黨領導人甘茨經過數日談判,雙方就組建緊急聯合政府達成一致,同意將國家團結黨納入聯合政府。
以色列將成立一個小型戰爭內閣來指揮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戰爭,該內閣成員將僅包括內塔尼亞胡、甘茨以及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以色列國防軍前參謀長艾森科特、以色列戰略事務部長德默將作為戰爭內閣的觀察員。
根據內塔尼亞胡與甘茨的聯合聲明,在戰爭期間,以色列緊急聯合政府將不會通過任何與戰爭無關的法律或做出任何與戰爭無關的決定。 [19]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12日,以色列議會批准成立緊急聯合政府。議會批准任命反對黨“國家團結”黨領導人本尼·甘茨等5人就任無部長職位的部長。 [21] 
2024年1月1日,以色列議會批准以色列外長與能源部長崗位互換,伊斯拉埃爾·卡茨出任外長,埃利·科亨擔任能源部長。根據本屆政府宣誓就職時達成的共享權力協議,卡茨和科亨將分別擔任這兩個職務2年,2026年他們將再次互換崗 [33]  。當地時間2024年1月2日,以色列當局在耶路撒冷舉行外交部長職位移交儀式,原以色列能源部長卡茨正式開始其外交部長任期。 [34] 

以色列經濟

以色列綜述

以色列經濟為混合型經濟,工業化程度較高,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高附加值農業、生化、電子、軍工等部門技術水平較高。以色列總體經濟實力較強,競爭力居世界先列。
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
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
4963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6.5%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5.1萬美元
失業率
3.5%
參考資料 [3]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以色列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14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26位。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在190個經濟體中,以色列營商環境綜合排名35位。 [4] 

以色列農業

以色列農業發達,科技含量較高,其滴灌設備、新品種開發舉世聞名。農業組織結構以基布茲(最早形式是集體農莊,其中居民沒有私產,沒有工資,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均免費,後逐漸發展成為集體社區,現在也從事一些工業和高科技產業)和莫沙夫(通常是一個約60户人家的村莊,每户人家擁有自己的房屋和土地,自給自足)為主。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棉花、蔬菜、柑橘等。糧食接近自給,水果、蔬菜生產自給有餘並大量出口。 [3] 
以色列農業就業人口約佔就業人口總數的1.5%。主要農作物有小麥、蔬菜、柑桔等。糧食接近自給,水果、蔬菜生產自給有餘,在國際市場上也頗具市場競爭力。出口農產品主要有椰棗、無花果、柑橘、菠蘿、牛油果、新鮮蔬菜等。 [4] 

以色列工業

以色列主要發展能耗少、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注重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工業部門門類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及寶石加工行業,在電子技術、計算機軟件、醫療設備、生物技術、信息和通訊技術、鑽石加工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3-4] 
以色列政府鼓勵工業研發投資,並通過法律支持工業研發和項目開發。政府對工業研發的支持主要在以下方面:安排專門預算扶持技術研發相關行業;為科學技術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通過增加高科技產品出口減少進口,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4] 
鑽石加工業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寶石級鑽石加工和交易中心之一。以價值計算,全球約60%寶石級鑽石是在以色列加工的。以色列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鑽石加工工廠、尖端的鑽石加工技術和經驗豐富的鑽石工匠。近年來,以色列已經將其生產基地擴展到印度、中國、非洲等海外地區,加工鑽石進口到以色列,再由以色列公司銷往北美,亞洲、歐洲等市場。 [4] 

以色列金融

商業銀行
以色列有發達的銀行系統。以色列銀行(Bank of Israel)是以色列的中央銀行,獨立於政府行使職能,主要負責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管理外匯儲備、監督以色列各類銀行系統、發行貨幣。以色列銀行行長同時擔任政府經濟發展顧問職務。另外,以色列銀行與政府共同制定和實施外匯政策。
以色列前5大銀行集團分別是工人銀行集團(Bank Hapoalim)、國民銀行集團(BankLeumi Le-Israel)、以色列貼現銀行集團(Israel Discount Bank)、聯合東方銀行集團(Mizrahi Tefahot Bank)以及以色列第一國際銀行集團(The First International Bank ofIsrael),這幾家銀行佔以色列銀行市場95%的份額。 [4] 
證券市場
以色列證券部是一個獨立的政府部門,負責資本市場活動的規範和管理。某些特定金融領域由財政部的資本控制部、保險市場部進行監管。《證券法》《銀行法》《公司法》以及相關實施條例構成了資本市場的主要法律體系。
特拉維夫股票交易所(TASE)是以色列唯一的證券交易市場,也是中東地區頗有影響的證交所,本國絕大多數重要企業、公司選擇在該所上市。以色列證券交易管理機構通過雙重上市規則,允許在紐約證交所、美國證交所和納斯達克證交所上市的以色列公司在特拉維夫股市上市。截至2017年末,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共有457家上市公司(含58家兩地上市公司),較上年末增加6家。2017年日均交易額達到3.7億美元。市值方面,包括債券和衍生工具在內的總市值為7000億美元,其中股份市值為2300億美元。 [4] 
信用卡使用
以色列境內信用卡使用十分普及,大部分餐廳、超市、飯店都可使用信用卡消費。中國國內銀行發行的VISA卡、長城雙幣卡等均可使用。 [4] 

以色列貨幣

以色列貨幣名稱為新謝克爾(New Israeli Sheqalim,簡寫為NIS),由以色列央行統一發行管理。以色列實行浮動匯率制,自2003年1月1日起新謝克爾與美元、英鎊、歐元等國際貨幣可自由兑換。2021年6月28日,新謝克爾對美元的匯率為1美元兑換3.25新謝克爾,對歐元的匯率為1歐元兑換3.88新謝克爾。
人民幣與新謝克爾不能直接兑換,結算時需以美元或歐元等國際貨幣作為中間貨幣進行兑換。 [4] 

以色列旅遊業

旅遊業在以色列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2019年以色列旅遊業發展迅猛,外來遊客總數達450萬人次,同比增長10%。以色列重要的產業是觀光業,其優勢在於以色列國內大量而又珍貴的歷史和宗教遺蹟,從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及其他獨立教派)、伊斯蘭教都有。另外以色列的温暖氣候和豐富的水利資源也是優勢之一。以色列的觀光業包括了圍繞於聖地的各種歷史和宗教景點,也包括了現代的度假海灘,以及各種考古學觀光、古蹟觀光、以及生態旅遊。 [4] 

以色列對外貿易

以色列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經濟對外依存度高。以色列是世貿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與美國、加拿大、土耳其、墨西哥、韓國、阿聯酋及歐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南方共同市場簽有自由貿易協定。歐盟是以色列最大貿易伙伴,美國是最大單一貿易伙伴國。2022年,以色列對外貿易總額為1728.1億美元,同比增長17.3%,其中進口10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出口664.9億美元,同比增長18%。
以色列主要進口商品為礦物燃料、藥品、機器及計算設備、電氣設備、精密儀器、鑽石原石、塑料製品等。主要出口商品為機器及計算設備、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切割鑽石、有機化學品等。服務貿易以旅遊、運輸為主。
以阿自由貿易協定
2023年3月26日,以色列與阿聯酋當天簽署一項關税協議,標誌着兩國2022年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 [15] 

以色列外來投資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2020年流向以色列的直接投資流量達247.58億美元;截至2020年末,以色列吸收外資存量1889.52億美元。
以色列吸引外資主要依靠高科技行業。微軟、谷歌、蘋果、英特爾等高科技公司均在以色列投資設立分公司或研發中心。2020年,軟件、信息技術、科學工程、數據分析、硬件、人工智能、醫療健康、互聯網服務、隱私和安全、金融服務等位列以色列前十大熱門投資行業,其中軟件、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行業的投資熱度明顯上升。
中國投資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0年中國對以色列直接投資流量2.67億美元。截至2020年末,中國對以色列直接投資存量38.69億美元。此外,據以色列知名投研機構Innovation的數據,2020年中國資本共參與了20起對以色列投資併購項目,總額達3.5億美元,涉及生物醫藥、電子商務、人工智能、智慧農業等科技領域。 [4] 

以色列對外投資

聯合國貿發會議《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以色列對外投資流量58.60億美元,較上年下降31.84%;對外投資存量1170.95億美元。
對華投資
以色列對華投資發展起步早、發展快,對華投資存量累計超過4億美元,其中較有影響的項目包括在北京、新疆等地的示範農場、天津海水淡化廠、蘇州工業園風險投資、華億創業投資基金等。以色列是最早在中國設立非法人制合資創投人民幣基金的國家,中以創投基金規模已超3億美元,主要投向中國現代農業、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2月,以色列芯片巨頭TowerJazz公司與安徽省合肥市政府簽署框架協議,擬建設一座12吋模擬芯片代工廠。 [4] 

以色列外國援助

美國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即開始對其提供援助。1976年以來,以色列一直是美國對外援助的最大受援國。1966~1970年,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增至年均10.2億美元,其中軍援從原來佔比不到4%增至47%。從1971年開始,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達到年均20多億美元,其中約65%是軍援。從1973年起,美國開始為以色列修建猶太移民定居點和安置猶太移民提供贈款。從1985年起,美國每年向以色列提供達30億美元以上的軍事和經濟援助。除此之外,美國還為以色列提供政府信譽擔保,促使國際金融機構在2004年至2006年間為以色列發放了90億美元的貸款。 [4] 

以色列文化

以色列文化是由猶太教和猶太人數千年以來的歷史經驗所交織構成的。具有來自全世界六大洲上百個國家的各式移民,以色列社會相當的豐富而多元,也極具藝術創造力。以色列政府鼓勵並且也會資助藝術的活動,特拉維夫、海法和耶路撒冷等城市都建有完善的美術博物館,許多城鎮農場也都有類似的博物館或古蹟景點。位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藏有古老的死海古卷,以及其他大量有關猶太教和猶太人藝術的廣泛珍藏品。位於特拉維夫大學校區的大流散博物館(ביתהתפוצות)也相當知名。以色列的許多城鎮還建有藝術村

以色列語言

以色列的官方語言為希伯來語阿拉伯語,並通用英語 [4] 

以色列宗教

以色列居民的宗教信仰主要有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三大宗教。 [4] 

以色列飲食

猶太教徒吃清潔食品(Kosher food),第一個Kosher法規和動物有關。唯一可以食用的哺乳動物是反芻並有分蹄的動物,可以吃牛肉,而不允許吃豬肉和馬肉。食用大多數飼養禽類(如雞、鴨、鵝等)是被允許的,但一些新品種如鴕鳥和鴯鶓則不允許,聖經中特意提及禁食鴕鳥。魚類必須有鰭和鱗,禁食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
第二個Kosher法規和動物的血液有關。猶太人認為血是“生命的液體”而嚴禁食用。Kosher肉和禽必須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屠宰,以除去血。
第三個Kosher法規是奶品和肉品(不包括猶太教允許食用的魚類)不能同時食用。所有Kosher產品必須是奶品、肉品或中性食品(Pareve),中性食品包括所有植物食品以及魚、蛋和蜜糖。
第四個Kosher法規是在猶太教逾越節(Passover)期間,不得食用由大麥、黑麥、燕麥、小麥和斯佩耳特小麥等生產的含酵食品,可以食用的主食是經過特殊製作的無酵餅 (Matza)。 [8] 

以色列風俗

以色列地處亞、歐、非3大洲的結合處,且經歷過多次移民潮,是一個多種文化和宗教的結合體,商業文化多樣。以色列屬發達國家,受歐美文化影響較多,人民普遍較為熱情,較為直接和開放,喜好交流,注重契約。大部分以色列人有宗教信仰,根據信仰宗教的不同在飲食、穿着等方面有較為嚴格的要求。以色列人通常穿着比較隨便,與西歐及美國相似,人們注重個性和隨意的着裝,特別是在夏天,很少穿西服、系領帶。在以色列生活和工作要尊重當地習俗和宗教信仰,一般初次見面或與貴賓、某些私營公司人員、政府高級官員會面時應着正裝以示對主人的尊重,以後可根據雙方喜好確定。 [4] 
按猶太教風俗,猶太教徒在安息日不能點火做飯,需在安息日到來前準備好餐食,不能開車,甚至不能按電梯、電視遙控器和電源開關等一切與電有關的設備。 [8] 

以色列禁忌

以色列是不同宗教和文化交匯融合之地,人們對於信仰和風俗篤信程度較高。避免在安息日(每週五日落至週六日落)前往正統猶太社區,在安息日駕車進入上述社區是嚴重冒犯,易引起衝突。
前往宗教場所應整潔着裝。進入基督教堂參觀時,女士要穿着過膝的服裝,上衣要有袖,男士應脱帽,不要穿短褲。進入清真寺時一般應脱鞋,女士要穿着過膝服裝,戴頭巾,男士不要穿短褲。
進入猶太宗教場所及西牆等聖地的着裝參照進入清真寺的着裝規定,女士不必戴頭巾,男士不得露出頭頂。
在阿克薩清真寺區域(以方稱“聖殿山”不得展示具有政治、宗教意涵的旗幟或標語。
與猶太人共同用餐時應尊重其飲食習慣,事先就共同食用的食品徵得對方同意。
由於猶太人和穆斯林飲食的禁忌,嚴禁遊客自帶食品和飲品到酒店餐廳等地,請務必遵守當地的宗教習俗。
猶太教徒不行貼面禮,一般只在同性之間行握手禮。許多猶太婦女不與丈夫以外的異性有身體接觸,也不握手,如遇異性,避免與其主動握手,更不能行貼面禮。
穆斯林齋戒月期間,穆斯林不允許在日出和日落之間吃飯(8歲以下兒童除外)、飲酒、吸煙,避免在公共場所從事上述活動。
在穆斯林和極端正統猶太教區,為人物拍照要格外小心,應徵得當事人同意。任何時候不要對海關和檢查站的軍人、警察及軍用、警用設施拍照,其他地區在徵得軍人、警察或當地人同意的情況下可合影留念。 [8] 

以色列文學

以色列是個多民族國家,既以猶太人為主體,又同時擁有百餘萬阿拉伯人和大量來自歐洲、中東、北非、俄羅斯等多個國家與區域的移民,擁有不同的文化傳承與文學遺產,在文學創作上也表現出強烈的多語種屬性與跨文化特徵。以色列建國以來,其主流文學當然是用希伯來語創作、主要出自猶太作家之手的文學。
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是以色列文學遭受重創的十年。期間,十餘位不同時代希伯來語猶太作家的領軍人物離開人世。這些作家分別就希伯來文學中的某一特定主題,如猶太復國主義敍事、新型猶太人敍事、大屠殺敍事、東方猶太人敍事、女性敍事以及希伯來詩歌的革新與探索做出過重要貢獻,擁有不同程度的世界影響。他們的離去,標誌着以色列建國以來當代希伯來文學的建構在一定程度上的解體。 [5] 

以色列音樂

以色列的音樂是混合了西方音樂與東方音樂的綜合體,也因此以色列音樂通常採取折衷主義,並且吸收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散猶太人所帶來的影響。以色列音樂也吸收了現代文化的成分。從猶太教歌曲、亞洲歌曲、阿拉伯流行歌曲—尤其是也門歌手,乃至於嘻哈音樂重金屬音樂都是構成現代以色列音樂的成分。
以色列傳統的民間音樂通常是與錫安主義的理想和願景有關,例如描繪年輕的猶太子弟建構並防衞一個美好家園的題材。類似的題材通常被稱為שיריארץישראל(“以色列之歌”)。
以色列的古典音樂管弦樂團以及由祖賓·梅塔領導的以色列愛樂樂團(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也在國際間赫赫有名。Dudu Fisher、伊扎克·帕爾曼皮恩卡斯·祖克曼等人都是來自以色列的知名古典音樂演奏者。

以色列體育

體育在以色列就如同其他國家一樣,是非常重要的全國性休閒活動。以色列的運動文化較為類似歐洲的國家。以色列的體育發展可以追溯至以色列建國時期。雖然足球和籃球被視為是以色列最受歡迎的運動,但以色列在許多其他的運動如手球和田徑上也有非常傑出的表現,並且也積極投入各種體育項目的發展和推廣。
在以色列,運動的文化傳統上是注重於參與,而非產生精英的運動員。原因之一是因為義務兵役制度的實施使幾乎所有年滿18歲的以色列公民都必須加入軍隊訓練,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猶太人的傳統精神,強調培養健康的身體和心靈的重要性,但卻不太會支持追求競爭性的體育形式。這種傳統也是出自歷史上馬加比家族(以及再獻聖殿節)抵制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想法。也因此,許多以色列人喜歡一些非競爭性的運動,例如游泳、遠足、以及在沙灘上玩Matkot(一種類似網球的以色列運動)。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以色列在柔道皮划艇滑浪風帆上都曾贏過獎牌。

以色列名人

總計有十名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曾獲得諾貝爾獎。包括共同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生物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共同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晶體學家阿達·約納特,獲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材料學家丹·舍特曼;共同獲得1978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政治家梅納赫姆·貝京,共同獲得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政治家伊扎克·拉賓和希蒙·佩雷斯;共同獲得196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共同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共同獲得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以美雙重國籍經濟學家羅伯特·約翰·奧曼

以色列節假日

以色列公共節日主要來自猶太曆史傳統,並根據猶太曆推算,故而反映到公曆就表現為具體日期遊移不定。節日從前一天太陽落山開始算起,到當天太陽落山時終止。按猶太曆順序,主要節日有猶太新年贖罪日等。
一、普林節(Purim)
猶太曆Adar月14、15日,一般在公曆三月。Purim在希伯來語裏意為“抽籤”。據説,古代波斯一惡官因痛恨曾得罪過他的一個猶太人而以抽籤方式確定了一個殺害所有猶太人的日子,一個做了王后的猶太女子通過周旋處死了惡官,挽救了猶太人。節日期間,劇院通常上演有關這一故事的劇目。人們(主要是兒童)還戴上故事中有關人物的面具參加晚會,因此也有人稱之為化裝節。晚會上,人們通常吃一種特殊的三角甜餅(希伯來文發音:歐子奈哈曼), 象徵惡官的耳朵。
二、逾越節(Pessah)
猶太曆Nissan月14日起的8天,一般是公曆三、四月間。逾越節源於《聖經》的《出埃及記》,猶太人為了感謝和慶祝上帝逾越過門框上塗了羊血的希伯來人家庭而屠殺埃及人,幫助猶太人擺脱埃及人的奴役,獲得自由。節日慶祝八天,首尾放假兩天。節日前,人們要清除家中所有含酵食品。節日期間,禁止出售和食用含酵食品,只能吃無酵食品,例如一種被稱為Matsa的特製無酵薄餅,逾越節期間超市裏基本沒有面包可買。
三、大屠殺紀念日(Holocaust Day)
猶太曆Nissan月27日,公曆為四月末或五月初。為紀念1933至1945年間慘遭納粹殺害的六百萬猶太人,以色列議會於1951年通過法令,確立猶太曆尼散月二十七日為大屠殺紀念日。節日期間,全世界正統派猶太教徒要禁食一天。家家點燃蠟燭,誦讀猶太經卷。以國內要舉行有總統、總理等重要人物出席的集會或遊行,悼念受害者,慶祝猶太民族的生存。當天上午10時,全國鳴笛兩分鐘,國民停止一切工作,向死難者佇立默哀。
四、陣亡將士紀念日(IDF Memorial Day)
猶太曆Iyar月4日,公曆為四月末或五月初。節日前一天晚上所有的公共場所關閉。此節日設在大屠殺紀念日之後一週、獨立日前一天,為紀念獨立戰爭以來為保護國家安全而獻身的國防軍將士而設。節日前一天晚八時,全國鳴笛一分鐘,國民佇立默哀,舉行正式紀念儀式,總統出席。次日上午十一時,再次鳴笛兩分鐘。
五、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陣亡將士紀念日的次日,為紀念以色列於一九四八年獨立而設。節日的前一天晚上八時,以色列議會在赫茨爾山舉行正式慶祝儀式,議員及內閣成員參加。儀式包括點燃十二支火把及鳴禮炮等。節日當日的主要活動包括國防軍列隊遊行、飛行表演、總統為外交使團及優秀將士舉行招待會、國際聖經比賽及“以色列獎”頒獎儀式等。此外,各市政府還舉辦娛樂晚會,燃放煙火等。全國放假一天,在以色列的大小公園到處可以看到家庭燒烤聚會。
六、篝火節(Lag Ba-Omer)
相傳是猶太拉比阿奇瓦最出色的弟子,拉比西蒙·巴·約海在他死去那天揭示了卡巴拉主義最深的秘密,所以紀念他為世界帶來光明(智慧)。當天人們會去拉比西蒙·巴·約海墓朝聖。
七、五旬節(Shavot)
逾越節首日後第49天,約在公曆五、六月。五旬節是慶祝小麥豐收的日子,同時也是紀念摩西獲得“十誡”的日子。這是一個歡樂的節日,人們要用鮮花把家中裝飾一新,節日的前一天晚上要吃豐盛的節日飯,飯中要有牛奶和奶酪。節日當日要誦讀“十誡”。
八、聖殿被毀日(Tesha B ' Av)
Tesha B ' Av意即猶太曆Av月9日。相傳兩次猶太聖殿被毀均在這個日子。猶太人以禁食紀念這一悲傷的日子。
九、猶太新年(Rosh Hashana)
猶太新年為猶太曆(太陰曆)一年的開始,約在公曆九、十月間,是猶太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節日期間,全國放假兩天。猶太會堂裏吹起羊角號,取意期望得到上帝的祝福以示慶祝, 朋友見面問新年好(Shana Tova)。根據傳統,人們在新年期間要吃蘸了蜜的蘋果,預示新的一年甜甜美美。
十、贖罪日(Yom Kippur)
贖罪日是猶太新年過後的第10天,為重要宗教節日。猶太人設此節日是為了向上帝懺悔,請求寬恕。猶太教規定,贖罪日期間要禁食一天,在猶太會堂禱告、思過。人們在猶太會堂相遇時,彼此祝願得到上帝良好的評價。贖罪日在傍晚悠揚的羊角號聲中結束,當天除救護車和警車等特種車輛外,所有車輛一般都不會上路行駛。
十一、住棚節(Sukkot)
猶太曆Tishri月15日起的7天。此節日是為紀念猶太教先祖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後,流落西奈40年期間,住草棚的生活。家家户户搭草棚是節日期間的主要特徵。期間,猶太人會在猶太會堂或家中手握棗椰樹枝條、番石榴枝條、柳樹枝條和香木櫞果,向各方向搖動並祈禱。
十二、誦經節(Simhat Torah)
猶太曆住棚節結束後的次日。猶太教徒誦讀猶太經典"Torah",通常要一年時間,誦經節即為慶祝讀完"Torah"而設,宗教氣氛濃厚。這是歡樂愉快的節日,因此人們(主要是教徒)要唱歌、跳舞,吃甜食。慶祝儀式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項目是取下經卷,並拿在手中走七圈。
十三、光明節(也稱點燭節)(Hanukah)
猶太曆Kislev月25日起的8天。此節是為紀念馬卡比抗擊希臘侵略者的起義成功,猶太人重獲自由而設的。此節共八天,主要慶祝儀式是每天點燃一支蠟燭。帶有九個燭座的燭台是專門為此節而設制的。其中,中間較高的一支是為點燃其他八支而設。節日開始時,人們要吃一種特製的土豆餅,之後交換禮物。期間,人們還吃果醬甜甜圈等傳統食物。 [8] 

以色列軍事

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於1948年5月26日,其前身是猶太民兵組織“哈加納”。國防最高決策權和國防軍的最高統帥權屬於政府。國防部長是國防系統的最高領導,總參謀部是軍隊最高指揮機關,具體負責全軍的作戰指揮和軍事訓練。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現役部隊18萬人,預備役人員45萬人。國防預算多年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7%。 [3] 

以色列交通

以色列公路

以色列全國有40多條高速公路,公路網四通八達,有多條國家級公路、城際公路、地區公路和其他公路。2020年以色列公路網全長18096千米,其中449千米是高速公路。 [4] 
以色列公路狀況較好,有英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三種語言的交通標識。公路網四通八達,包括多條國家級公路、城際公路、地區公路和其他公路。以色列私家車人均保有量較高。以色列車速較快,在以駕車應注意避讓。
按以色列法律規定,以色列實行“左舵右行”,司機及所有乘客在行駛期間都應系安全帶,嚴禁邊開車邊打電話,嚴禁酒後駕車,酒精檢測濃度不能超過0.05%,高速限速90~110公里/小時。根據法律規定,在11月至4月期間在城中及城際公路駕車時應打開行車燈。9歲及以下兒童需乘坐兒童座椅,14歲以下兒童不能坐在副駕位置。 [8] 

以色列鐵路

以色列鐵路歸國家所有,全長共約1000公里。共有8條線,可達主要城市。以色列境內鐵路北起海濱城市納哈里亞(Nahariya),南至內蓋夫沙漠城市迪莫納(Dimona),連通了以色列境內的主要城市。以色列政府將發展先進的鐵路系統作為其首要任務之一,耶路撒冷與特拉維夫之間的高速鐵路於2018年底開通,兩座城市之間的車程約30分鐘。 [4] 

以色列空運

以色列境內有3個國際機場,最主要的機場是本•古裏安國際機場,距耶路撒冷40千米,距特拉維夫20千米。2017年,以色列航空客運量706.5萬人次,貨運量912.9百萬噸/千米。 [4] 
國際機場:本·古裏安機場(英文名:Ben Gurion International Airport;代碼: TLV)。始建於1936年,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東20公里,是以色列最大的國際機場。年接待國際旅客約2080萬人次,國際航班每年起降10萬多架次。機場問詢櫃枱設在主大廳和出港廳,提供英語航班信息服務。當日地面情況可通過候機樓及機場問詢櫃枱得到信息。
國際機場還有:埃拉特市拉蒙(Ramon)機場(可飛往埃及等幾個周邊國家)、海法市(Haifa)機場(可飛往土耳其),均為小型飛機。
國內機場:以色列有10餘個小型國內機場,分別位於阿拉德、海法、貝爾謝巴、赫茲利亞等城鎮,每天有少量航班往返國內各市。由於以色列國土面積較小,乘大巴、火車等陸路交通當天即可達到,也可避免轉乘飛機帶來的麻煩。 [8] 

以色列水運

以色列主要有海法、阿什杜德、埃拉特3個海港。集裝箱港口吞吐量在2019年達291.7萬國際標準箱,相較於2018的294.6萬國際標準箱有所下降。 [4] 

以色列社會

以色列教育

以色列歷來重視教育,實行科技教育優先的基本國策,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長期保持在國民預算的10%左右,教育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世界之最。以色列義務教育為12年。高中教育普及率達90%以上,60%的高中畢業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以色列擁有66所高等教育機構,著名的高等院校有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特拉維夫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等。在接受教育的同時,以色列青年還必須服義務兵役。 [4] 

以色列衞生

以色列擁有先進的醫療系統,醫療條件與北美和西歐相當,醫療設施和醫學水平均居世界前列。全國有各類醫院350多所,診所、婦嬰保健中心、康復中心等滲透到了各個社區。 [4] 

以色列科技

以色列科研人員佔全國人口6%,每萬人中有135個科學家和工程師,比例居世界第一。以色列還是世界上人均擁有律師和註冊會計師最多的國家。2018年,以色列全國民用研發支出總額423.13億新謝克爾,佔GDP比例為4.3%,佔比排名全球第一。
以色列在生命科學、醫學、藥學、農學、微電子學、光機電學、數學、天體物理學等許多學科有很強的研究基礎,研究人員在生物技術、超級計算、納米技術、電子芯片、機器人、衞星技術、數據通信和網絡安全、國防科技等領域開發了許多重要科技成果。包括英特爾、IBM、微軟、惠普、雅虎、Google、昇陽微系統,在以色列都有研發中心。在納斯達克掛牌的以色列企業數目僅次於美國,超過75家,包括全球最大學名藥Teva,和以色列最大企業、全球網路保全產品巨擘CheckPoint軟體科技公司,以及著名的國防承包商Elbit系統。
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2020年度全球創新指數,以色列綜合排名第13位。 [4] 

以色列媒體

新聞出版業較發達。主要報刊有:《國土報》(HA'ARETZ),創刊於1918年,希伯來語日報;《耶路撒冷郵報》(THE JERUSALEM POST),創刊於1932年,英語日報;《新消息報》(YEDIOTHAHRONOTH),創刊於1939年,希伯來語日報;《晚報》(MA’ARIV),創刊於1948年,希伯來語日報;《今日以色列報》(Israel Hayom),創刊於2007年,希伯來語日報。
以色列廣播局(IBA),1948年成立,直接管理國有電視台電視一台和“以色列之聲”電台。
以色列電視台:電視一台,國有電視台,1968年開播,每天播放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電視節目。其他主流電視台包括電視二台、十台、十一台、十二台、十三台等,均為私營電視台。
以色列電台:除“以色列之聲”,“以色列國防軍之聲”也是最主流電台之一,1951年設立,軍方電台,用希伯來語廣播。 [4] 

以色列通信

以色列電信市場曾長期由Bezeq集團壟斷。近年來,以色列政府致力於推動電信產業競爭,主要的電信運營商包括:Bezeq集團、Hot集團、IDB集團和Partner集團。以色列有3家大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以及70多家小型供應商。99%的居民用户使用固定帶寬的互聯網服務,平均網速為10Mb/ [4] 

以色列工薪

以色列中央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3月以色列月平均工資為12740謝克(約3913美元)。高科技行業繼續蓬勃發展,2021年平均工資同比上漲18%,達到31525新謝克爾(約9682美元)。熟練的信息技術或電氣工程師的薪酬一般為50美元/小時。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和歐美國家大致相當,部分高級管理人員的年收入可達上千萬新謝克爾。 [4] 

以色列勞動力

以色列勞動力素質高,每萬人中就有135名工程師和技師,在發達國家中名列榜首;20%居民擁有大學學位,12%擁有碩士以上學位,僅次於美國和荷蘭。截至2020年底,持合法簽證的外籍勞工人數約為10萬人,主要來自土耳其、中國、泰國、尼泊爾、菲律賓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約56%從事家政護理工作,22%從事農業工作,15%從事建築工作,7%為各領域專家。 [4] 

以色列外交

以色列外交政策

以色列奉行以美國為中心的外交政策,同歐洲國家聯繫密切,積極發展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關係。在中東問題上長期持強勢立場,同巴勒斯坦、敍利亞、黎巴嫩的領土爭端至今沒有解決。受此影響,曾同阿拉伯、伊斯蘭國家關係長期緊張,但近一段時間以來同海灣阿拉伯國家關係有所改善。2020年8月至12月,以色列先後與阿聯酋、巴林、蘇丹、摩洛哥實現關係正常化。與伊朗關係不睦,反對伊核協議恢復履約談判。 [3] 

以色列對外關係

與中國關係
1992年1月24日,以色列副總理兼外長利維訪華,同國務委員兼外長錢其琛簽署建交公報,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建交後雙邊關係順利發展。1994、1997、2009和2014年,以分別在上海、香港、廣州、成都設立總領館。2017年3月,中以宣佈建立創新全面夥伴關係。
1992年兩國成立經貿聯委會,至今已舉行5次會議。2014年,中以成立創新合作聯委會,至今已舉行5次會議。2023年雙邊貿易額234億美元。
1993年兩國簽署了文化合作協定,迄今已簽署7個年度執行計劃,推動雙方在文化、藝術、文物、電影、電視、文學和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長足發展。2007年“中國文化節”在以色列舉行,特拉維夫大學孔子學院成立。2009年“感知中國·以色列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在以舉行。以色列首次以自建館形式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近年來中國在以舉辦“歡樂春節”主題文化交流活動。2017年舉辦中以建交25週年系列慶祝活動。2017年11月26日,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揭牌。
1993年兩國簽署民用航空運輸協定。目前,以色列航空公司開設有特拉維夫–北京、特拉維夫–香港往返客運航線。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與以航有代碼共享合作。2016年4月28日,海南航空公司開通北京–特拉維夫航線。2017年3月26日,國泰航空開通香港–特拉維夫航線。9月12日,海南航空公司開通上海–特拉維夫航線。2018年9月26日,四川航空開通成都–特拉維夫航線。2019年2月22日,海南航空開通深圳–特拉維夫航線。
1994年兩國簽署旅遊合作協定。2005年6月,中方宣佈將以色列列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2016年3月,兩國簽署《中以政府為對方商務、旅遊、探親人員互發多次簽證的協定》,2016年11月1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 [14] 
與美國關係
1948年5月14日與美國建交。兩國有着特殊的戰略盟友關係,美每年向以提供大約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2002年10月,小布什簽署美國會外交授權法,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2007年7月,美國宣佈將在未來10年內向以色列提供3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與土耳其關係
2022年8月17日,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説,經過以色列總理拉皮德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外長恰武什奧盧的溝通,兩國決定正式恢復外交關係,雙方將重新互派大使和總領事。
2023年7月20日,以色列和土耳其同時宣佈,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定於28日對土耳其進行國事訪問,會晤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17] 
與黎巴嫩關係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11日,以色列和黎巴嫩兩國領導人公開表示,以黎雙方已經就海上劃界問題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涉及瞭解決地中海主要油氣田長達數年的海上邊界爭端問題,以黎雙方均對協議表示滿意。 [7] 
與玻利維亞關係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31日,玻利維亞政府宣佈,考慮到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對巴勒斯坦人民犯下的罪行”,玻利維亞決定與以色列國斷絕外交關係。 [22] 
與智利關係
2023年11月1日據英國《衞報》報道,智利已宣佈召回駐以色列大使。報道稱,智利總統博裏奇當地時間10月31日宣佈,鑑於“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犯下了令人無法接受的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的行為”,智利政府決定召回智利駐以色列大使。 [23] 
與約旦關係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日,約旦外交與僑務部宣佈其召回駐以色列大使,以表達約旦對以色列行為的拒絕和譴責立場。此外,約旦外交與僑務部也已通知以色列方面,拒絕之前已離開約旦的以色列駐約旦大使返回約旦。 [24] 
與巴林關係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2日,巴林宣佈召回駐以色列大使並暫停與以經濟合作關係。 [25] 
與洪都拉斯關係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3日,洪都拉斯外長雷納宣佈,由於“加沙地帶巴勒斯坦平民面臨的嚴重人道主義態勢”,洪都拉斯政府決定召回駐以色列大使。 [26] 
與西班牙
2023年11月30日,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表示,鑑於加沙地帶的平民傷亡人數,他懷疑以色列是否遵守了國際人道法。為此,以色列當天召見西班牙駐以大使,同時宣佈召回以色列駐西班牙大使。 [29] 
當地時間2024年1月4日,據半島電視台消息,以色列政府表示,此前被召回的以色列駐西班牙大使將返回西班牙馬德里。 [35] 
與馬來西亞關係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0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宣佈,封鎖且不允許總部位於以色列的以星綜合航運(ZIM)的船隻停泊在任何馬來西亞港口,並命令該國交通部立即實施這項永久禁令。馬來西亞政府也同時決定禁止掛有以色列國旗的船隻停靠,以及禁止任何一艘正在前往以色列的船隻在馬來西亞的港口上貨,這兩項禁令也同樣立即生效。 [31] 
與巴西關係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9日,巴西政府宣佈召回巴西駐以色列大使弗雷德里科·梅耶爾,梅耶爾將於20日返回巴西。同一天,巴西外長維埃拉在里約召見以色列駐巴西大使。 [38] 

以色列旅遊

以色列主要景點

特拉維夫白城(White City)及博物館
特拉維夫白城 特拉維夫白城
特拉維夫以兩種建築風格聞名於世。其中最具國際知名度的特拉維夫白城,擁有大約4000座包豪斯學派和國際風格的建築,形成大片白色外牆的景觀,已經在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建築主要建於20世紀30至50年代,是歐洲現代主義藝術運動到達的最遠地點,由許多在前納粹時期的德國德紹巴豪斯學校接受教育的猶太建築師所設計,特拉維夫是世界上這類建築最集中的城市。同時,該市採用了花園城市的城市規劃,設計了許多寬闊的林蔭大道,與這種建築風格相當和諧。
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 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
以色列人均擁有的博物館數量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其中許多位於特拉維夫。最著名的是以色列故土博物館,以其關於迦南美地豐富的考古學和歷史陳列品著稱;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是以色列主要的藝術博物館之一;猶太人大流散博物館位於特拉維夫大學校園的一角,是一所關於猶太人國際大流散的博物館,收藏關於猶太人繁榮的歷史以及猶太人大流散時期所受迫害的歷史文獻與藝術品。特拉維夫大學附近的帕爾瑪赫博物館(Palmach Museum)用多媒體向觀眾展示以色列建國前的軍事活動。特拉維夫展覽中心位於該市北部,每年舉辦超過60次重大活動。許多博物館和美術館散佈在該市藝術氣氛濃郁的南區,包括特拉維夫原始藝術與當代藝術館。 [8] 
雅法老城(Jaffa Old City)
雅法老城 雅法老城
雅法是一個具有4000多年曆史的港口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現屬特拉維夫–雅法市。特拉維夫在希伯來文中是“春天的山丘”的意思,取自猶太復國主義鼻祖赫茲爾著作《新故土》的希伯來語譯名。而雅法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解釋。猶太傳統認為,在毀滅萬物的大洪水消退後,倖免於難的諾亞的兒子雅弗建立了這一城市,人們因而以他的名字將該城命名為“雅弗”,後來讀音慢慢演變成“雅法”。還有人認為,“雅法”是希伯來語“美麗”一詞的諧音,因為這裏風景絕佳,秀麗如畫。目前雅法已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聚集地,他們面朝地中海的日落寫生已經成為一道風景。 [8] 
凱撒利亞(Caesarea)
凱撒利亞古羅馬劇場 凱撒利亞古羅馬劇場
凱撒利亞是賽達國王斯特拉頓一世所建的Stratonospyrgos城的舊址。公元前90年,由猶大國國王亞歷山大•詹尼亞斯攻佔,成為一座猶太城市。公元前63年,羅馬帝國征服此城,並令其自治。大希律王在位期間,大力建設此城,並改其名為凱撒利亞,意為“羅馬皇帝之城”,以向羅馬示好。公元前22年在此營修深水人工港,並配以神廟、市場、大燈塔等市政設施,力圖將此城打造為地中海貿易重鎮。其後幾經戰亂和地震,建築大多崩毀或沉入海底,遂淪沒無聞。以色列建國後,羅斯柴爾德家族出資,將此地開發為旅遊業為主的定居點。
凱撒利亞國家公園依地中海而建,現仍保存有古羅馬劇場、運動場和十字軍城牆等遺址。 [8] 
死海(Dead Sea)
死海 死海
以色列和約旦之間的死海,不論是風景或人文,都是全世界最特殊的地方。死海之所以名為死海,是因為海水中的含鹽量遠高於大洋中的海水,多數生物根本無法生存,也造成了數倍于海洋的浮力,所以人在死海里不會下沉,反而可體驗在其它海洋裏無法感受到的漂游之感。死海是地表最低的地方,低於海平面四百米,死海南北長60公里左右,東西寬約17公里。死海富含礦物質的海水和提煉出來的黑泥,據説對皮膚病具有神奇療效,所以死海沿邊有治療皮膚病的温泉和住宿設施,同時也有沐浴設備和毛巾出租,遊人可在死海上享受漂浮之樂。 [8] 
馬薩達(Masada)
馬薩達遺址 馬薩達遺址
馬薩達是古代羅馬時期猶太戰爭重要遺址,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第二聖殿時期(公元前536年–公元70年),猶太人反抗羅馬人侵略的最後戰役就發生在馬薩達。近千名猶太男女撤退到死海附近的馬薩達希律王山頂宮殿並構築防禦工事。他們在這裏堅守了3年,最後集體自殺,並燒燬宮殿和房屋。今天,“永不陷落的馬薩達精神”已成為猶太人引以為豪的瑰寶。 [8] 
加利利湖及周邊(Sea of Galilee)
加利利湖 加利利湖
加利利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周長53公里,長約21公里,寬約13公里;總面積166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8米,低於海平面208–213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旅遊業是加利利湖地區最重要的經濟支柱,整個加利利湖地區都成了流行的度假勝地。環湖有許多歷史遺址,每年有數百萬當地和外地遊客來訪。沿湖主要城市提比利亞(Tiberias),文化底藴醇厚。提比利亞是一座山城,老城區與加利利湖同高,低於海平面210米,新城區則高出海拔許多,落差較大,人們站在城中的不同地方,可以捕捉到加利利湖的不同風光。 [8] 

以色列文化遺址

截至2014年,以色列共有世界遺產9項。
名稱
類型
耶路撒冷舊城及其城牆
世界文化遺產(1981年)該處遺產由約旦申請加入世界遺產名錄,實際由以色列控制,但其歸屬問題在國際上尚未確定。
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
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
特拉維夫白城
世界文化遺產(2002年)
夏瑣、米吉多和基色聖地
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
香乾線–內蓋夫沙漠中的城市
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
迦密山人類進化遺址:梅爾瓦特河/瓦迪·艾瑪哈爾洞穴羣
世界文化遺產(2012年)
猶大低地的馬沙–巴塔·古夫林洞穴,洞穴之鄉的縮影
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

以色列社會局勢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7日,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向以色列境內發動大規模火箭彈襲擊,根據以色列急救組織最新消息,火箭彈襲擊已造成以色列1人死亡、16人受傷,其中2人傷勢嚴重。目前,以色列國防軍宣佈進入戰爭狀態。 [18] 
2023年10月10日,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宣佈,以色列執政聯盟已同意與反對黨組建緊急聯合政府。 [20]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24日上午7時(北京時間13時),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 [27]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1日早間,以色列國防軍發表聲明稱,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方面違反臨時停火協議,向以色列境內開火。以色列國防軍已恢復對加沙地帶哈馬斯組織的軍事打擊行動。 [30]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9日,南非向聯合國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實施種族滅絕。 [32] 
2024年1月9日報道,以色列和南非將從11日起在聯合國最高法庭對質,此前比勒陀利亞指責以色列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而以色列將這一指控斥為“血腥誹謗”。 [36] 
2024年2月13日,南非宣佈已向國際法院提出新的起訴,要求國際法院緊急審查以色列宣佈即將對拉法發動的軍事進攻,並在必要時反對“新的侵權行為”。 [37] 
據以色列媒體2024年3月22日報道,以色列宣佈沒收8平方公里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土地,歸以色列所有。 [3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