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來西亞

(東南亞國家)

鎖定
馬來西亞(馬來語、英語:Malaysia),簡稱大馬,是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 [1]  。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馬來半島南部(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人口3300萬(2023)。其中馬來人70%,華人22.7%,印度人6.6%,其他種族0.7%。
公元初,馬來半島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國。 [1]  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剌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 [1]  16世紀開始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佔領。 [1]  20世紀初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加里曼丹島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文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地。 [1]  二戰中,馬來半島、沙撈越、沙巴日本佔領。戰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宣佈獨立。 [1]  1963年9月16日,馬來亞聯合邦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併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1]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官方宗教為伊斯蘭教。馬來西亞是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實施馬來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2022年,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總值(GDP)3435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2040美元。
當地時間2024年1月31日,馬來西亞柔佛州蘇丹易卜拉欣·蘇丹伊斯坎達爾在首都吉隆坡國家皇宮宣誓就任第17任最高元首,開始為期5年的任期。 [51] 
中文名
馬來西亞 [1] 
外文名
Malaysia [1] 
簡    稱
大馬 [2]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吉隆坡 [1] 
主要城市
檳城新山怡保馬六甲古晉亞庇
國慶日
1957年8月31日 [1] 
國    歌
《我的祖國》
國家代碼
MYS
官方語言
馬來語
貨    幣
林吉特(MYR) [1] 
時    區
UTC+8
政治體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國家領袖
易卜拉欣·蘇丹伊斯坎達爾(最高元首) [3] 
安瓦爾(總理) [39] 
人口數量
3300 萬(2023)
人口密度
98.5 人/平方公里(2020年) [33] 
主要民族
馬來人華人印度人 [1] 
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遜尼派) [1] 
國土面積
約 330000 km² [1] 
水域率
0.3%
GDP總計
3435 億美元(2022年)
人均GDP
12040 美元(2022年)
國際電話區號
60
國際域名縮寫
.my
道路通行
靠左行駛
國    花
朱槿(大紅花、扶桑)
國家格言
團結就是力量
法律體系
英美法系
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高等學府
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馬來西亞國立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
主要航空公司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亞洲航空、馬印航空公司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
歐陽玉靖 [32] 

馬來西亞歷史沿革

主詞條:馬來西亞歷史
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國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國。
從7世紀到14世紀,三佛齊的影響力也延伸至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
直到14—15世紀,三佛齊覆滅後不久,10世紀傳入的伊斯蘭教才在馬來半島奠定根基。這個地區分裂成眾多以伊斯蘭教為主的蘇丹國,其中最突出的是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馬六甲王國。馬六甲王國覆滅後,末位蘇丹兒子建立了柔佛王國。當時馬來羣島分裂為眾多小國家,包括亞齊、文萊、柔佛、霹靂、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
16世紀末以後,歐洲商人在馬來西亞發現發現了不同的資源,如錫礦胡椒金礦等,歐洲殖民勢力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各蘇丹國國勢虛弱為從其它地區人民移入這些馬來故土創造了條件。布吉人在1699年刺殺了柔佛末位馬六甲血統蘇丹,控制了柔佛和雪蘭莪,米南加保人也遷入馬來亞並建立了森美蘭。柔佛的覆滅在馬來半島上留下了一個權力真空,霹靂成為蘇丹國中的領導者。暹羅的大城王國將北部的吉打、吉蘭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樓變成自己的屬國。
18世紀,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西亞,包括阿拉伯人印度人華人
1942年至1945年,馬來西亞被日本佔領,激起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西亞共產黨在英軍的召集下成立人民抗日軍,進行抗日遊擊戰。
1945年日本投降後,馬共開始轉為進行反英殖民活動,進行罷工、罷課,與英殖民政府關係日益緊張。1948年6月,霹靂和豐有三名歐洲籍的園丘主管被殺害,英殖民政府宣佈馬共等多個左冀政黨為非法組織並展開取締,馬共從和平鬥爭轉為武裝鬥爭,再次走進森林展開游擊戰,全馬進入緊急狀態。1949年,馬來亞民族解放軍(後改名馬來亞人民解放軍)成立,游擊戰一直堅持到1960年代,之後漸漸退守於馬泰邊境的森林之中。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加上中國停止輸出革命,斷絕一切對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援助,停止武器和糧食支援。失去了中國的援助之後,馬共相繼放下武器向東南亞各國政府投降。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宣告獨立。
1959年6月3日,英屬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屬砂拉越和英屬北婆羅洲(沙巴州)也相繼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三者自治時期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經多次爭論對抗,馬來半島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新加坡終於於1963年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
政府的目標是“2020宏願”,讓馬來西亞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家。
2021年12月10日報道,馬來西亞當選國際海事組織2022至2023年新一屆理事會成員國。 [34] 
2023年12月12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執政一年來首度改組內閣。安瓦爾繼續兼任財政部長,設了財政部第二部長,並委任企業家阿米爾·哈姆扎出任該職。安瓦爾將原有的通信和數字部分拆為通信部、數字部,將自然資源、環境和氣候變化部分拆為能源轉型和公共事業部、自然資源和可持續發展部。 [48] 

馬來西亞自然環境

馬來西亞區域位置

馬來西亞國家地圖 馬來西亞國家地圖
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由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亞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撈越、沙巴組成。全境被中國南海分成東馬來西亞(簡稱東馬)和西馬來西亞(簡稱西馬)兩部分。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中國南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相鄰;西馬和東馬最近處相距600海里。馬來西亞國土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其中,西馬13.2萬平方公里,東馬19.8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192公里。 [1]  [38] 

馬來西亞地形地貌

西馬地形北高南低,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將馬來半島分成東海岸和西海岸兩部分。沿海為廣闊的沖積平原,土地肥沃。中部為山地,由西向東排列分別為濱登山脈、中央山脈、本農山脈、大漢山脈、東部山脈。西馬最高峯為大漢山(Gunung Tahan),海拔2816米。位於彭亨州的彭亨河(Sunggai Pahang)為馬第二大河流,全長434公里,流域面積29137平方公里,主幹河流發源於大漢山,注入南中國海。
東馬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西部沿海為沖積平原。全境河流密佈,水力資源豐富。克羅河山脈縱貫南北,主峯基納巴魯山(Gunung Kinabalu),海拔 4095 米,為東南亞最高峯。位於沙撈越州中部的拉讓江(Sunggai Rajang)為馬第一大河流,全長592公里,流域面積39000平方公里。 [52] 
山脈將半島分成了東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為平原,內地多為森林覆蓋的丘陵和山地,克羅克山脈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過沙巴將沙巴分成東西海岸。
馬來西亞最高峯是高達4101米的京那巴魯山

馬來西亞氣候特徵

馬來西亞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温多雨,無明顯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温差變化較小。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為2000-2500毫米。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為雨季,4-9月為旱季。 [38] 

馬來西亞自然資源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產錫大國,因過度開採,產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產。盛產熱帶硬木
原始森林中,棲息着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鱷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三大珍寶。

馬來西亞行政區劃

馬來西亞行政劃分

馬來西亞分為13個州,包括在柔佛吉打吉蘭丹馬六甲森美蘭彭亨檳城霹靂玻璃市、雪蘭莪、登嘉樓,以及沙巴和砂拉越,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首都吉隆坡納閩布城 [1] 

馬來西亞國家首都

吉隆坡 吉隆坡
首都吉隆坡,人口約197萬,面積達243平方公里。具有觀光和通訊兩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雙塔高達466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是亞洲最高塔之一,如兩柄銀色利劍直插雲端。吉隆坡還是這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的縮影,市內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廟隨處可見,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位於吉隆坡以南25公里處,面積達49平方公里。總理署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於1999年6月遷入,2005年前搬遷完畢。

馬來西亞國家象徵

馬來西亞國家象徵
國旗
馬來西亞國旗——輝煌條紋 馬來西亞國旗——輝煌條紋
馬來西亞國旗又被稱為“輝煌條紋”。旗幟自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成立時正式開始啓用。
國徽
馬來西亞國徽 馬來西亞國徽
馬來西亞國徽中間為盾形徽,盾徽上面繪有一彎黃色新月和一顆14個尖角的黃色星,盾面上的圖案和顏色象徵馬來西亞的組成及其行政區域。盾徽兩側各站着一頭紅舌馬來亞虎,兩虎後肢踩着金色飾帶,飾帶上書寫着格言“團結就是力量”。
國歌
馬來西亞國歌《Negaraku》 馬來西亞國歌《Negaraku》
歌名:Negaraku(馬來文),中譯《我的祖國》
國花
馬來西亞國花朱槿花 馬來西亞國花朱槿花
木槿(又稱大紅花、扶桑)
國鳥
馬來西亞國鳥馬來犀鳥 馬來西亞國鳥馬來犀鳥
馬來犀鳥(拉丁學名:Buceros rhinoceros)

馬來西亞人口民族

馬來西亞人口統計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
馬來西亞統計局2018年數據顯示,總人口3238.5萬。以族羣來看,土著(馬來人原住民)共2007.19萬(61.98%)、馬來西亞華人共668.55萬(20.64%)、馬來西亞印度裔共201.04萬(6.24%),其他人口占29.45萬(0.90%),非國民332.27萬(10.26%)。 [4] 
根據憲法定義,馬來人是實行馬來風俗(習慣法)和文化的穆斯林。他們在政治上具有主導權。土著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馬來的土著,包括泰人高棉人佔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非馬來土著在砂拉越佔一半以上人口,在沙巴超過2/3。半島也存在着為數較少的原住民羣體,他們被統稱為Orang Asli。關於誰能獲得土著地位的各州法律規定有所不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馬來西亞人口3275萬。其中馬來人69.1%,華人23%,印度人6.9%,其他種族1.0%。 [1] 
截至2020年底,馬來西亞總人口約3273萬。其中,男性約有1683萬人,女性約有1590萬人。人口位居前5位的州是雪蘭莪州、沙巴州、柔佛州、沙撈越州和霹靂州。 [38] 
2022年2月14日,根據馬來西亞政府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部門當日發佈的簡要報告,2020年,馬來西亞全國人口約為3245萬人,其中馬來西亞公民為2980萬人,華裔馬來西亞公民佔23.2%。2020年,馬來西亞男女比例為110比100;而在2010年,這一數字為106比100。 [35]  2023年,馬來西亞人口3300萬。

馬來西亞生命統計

2017年,馬來西亞人口平均壽命為74.8歲,女性預期壽命較新生男性長; [5]  同年逝世人口中,死因主要有缺血性心臟病13.2%、肺炎12.5%、腦血管疾病6.9%、交通事故5.4%、氣管、支氣管和肺惡性腫瘤2.2%。 [6] 

馬來西亞政治

馬來西亞政治體系

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議會內閣制,國家最高法律是馬來西亞聯邦憲法。聯邦憲法將國家的最高權力分成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個部分。三權分立既出現於在聯邦層面,也出現於在州的層面,各州都在聯邦憲法之下擁有自己的州憲法。因歷史原因,沙撈越州和沙巴州擁有較大自治權。 [7] 
國家對內外的最高代表被稱為元首,而政府首腦是總理。君主即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是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形式上擁有國家最高權力,但實權在馬來西亞內閣。馬來西亞內閣是馬來西亞政府的行政部門,由馬來西亞總理所領;馬來西亞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最高元首、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法院是司法系統裏最高的機構及最後的上訴法院。 [7] 
第16任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蘇丹阿都拉 第16任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蘇丹阿都拉
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後,將1957年頒佈的《馬來亞憲法》改名為《馬來西亞憲法》,此後多次修訂。憲法規定,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為國家最高領導者、伊斯蘭教領袖兼武裝部隊統帥,由統治者會議選舉產生,任期5年。元首擁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權力,以及任命總理、拒絕解散國會等權力。1993年3月,馬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了各州王室最高領導者的法律豁免權等特權。1994年5月修改憲法,規定元首必須接受並根據政府建議執行公務。2005年1月,國會下議院再次通過修憲法案,決定將各州的水供事務管理權和文化遺產管理權移交中央政府。 [1] 
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款賦予權力予馬來西亞國家元首保護馬來人和其他土著特殊地位的責任。具體來説,是指在國家元首認為合理的情況之下,有權確保公共服務、高等教育機構保留名額給馬來人與沙砂土著。此外,當國家元首認為合理的情況之下,國家元首也有權執行在獎學金、準證、執照的分配方面,確保馬來人與東馬土著享有固定名額。 [8] 
2019年7月,馬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投票及參選年齡從21歲降至18歲,同時實行自動選民登記制度。這項制度將於2022年9月正式落實。2021年12月,馬議會再次通過修憲法案,恢復沙巴與沙撈越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時的“邦”的地位。 [1] 

馬來西亞統治者會議

統治者會議柔佛彭亨、雪蘭莪、森美蘭霹靂州登嘉樓吉蘭丹吉打玻璃市9個州的世襲王室最高領導者即蘇丹或拉惹,以及馬六甲檳城、沙撈越、沙巴4個州的州元首組成。
統治者議會的職能是在9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審議並頒佈國家法律、法規;對全國性的伊斯蘭教問題有最終裁決權;審議涉及馬來族和沙巴、沙撈越土著民族的特權地位等重大問題。未經該會議同意,不得通過有關統治者特權地位的任何法律。內閣總理和各州州務大臣(有蘇丹的州)、首席部長(無蘇丹的州)協助會議召開。 [1] 

馬來西亞立法機構

馬來西亞立法機關被分為聯邦立法機關和州立法機關。
馬來西亞議會,也稱國會,由最高元首、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它是馬來西亞最高立法機構,但在涉及統治者身份、特權和地位,以及馬來語作為國語地位等方面的立法權受到一定限制。議會在最高元首的召集下舉行會議,上下議院都有權提出法律議案。各項法案在下議院三讀通過後,須交上議院審議三讀通過,然後呈交最高元首批准。上議院擁有法律修改建議權,但無權否決法案,僅能提出修改意見;下議院有權修改、贊同或否決上議院的法案修正案。法案經兩院通過後,將呈送最高元首御準。最高元首同意並在議案上蓋章後,議案成為正式法律,並將刊登在政府憲報上。 [7] 
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下議院共設議席222個,任期5年,可連任。現任下議長佐哈里·阿卜杜勒,2022年12月任職。上議院共70席,由全國13個州議會各選舉產生2名,其餘44名由最高元首根據內閣推薦委任,任期3年,可連任兩屆。現任上議長旺·朱乃迪,2023年6月就任。
  • 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是國家權力象徵,由統治者會議選舉產生,任期5年,由9個州的君主輪流擔任。最高元首由1名副最高元首輔佐,副元首在最高元首缺席期間代理元首工作。最高元首的立法權體現於在議會通過的法案的批准和簽署,且擁有行使召開、解散或拒絕解散議會的權力。 [7] 
  • 上議院(Dewan Negara):議席共70個,其中26名議員由全國13州的州立法機構選舉中各產生兩名,另外44名議員由最高元首根據內閣推薦委任。上議員通常任期為三年,至多連任兩屆且其任期不受下議院解散的影響。上議院設正副主席各1人,均從上議員中選舉產生。
  • 下議院(Dewan Rakyat):議席共222個,由馬來西亞選舉產生,通常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下議院議員不能兼任上議員。下議院設正議長1人,議長可從議員或非議員中選舉產生,主要職責是確保會議遵循議會常規順利進行;副議長2人,只能從議員中選舉產生。 [7] 
州立法機關與聯邦立法機關稍有不同,由各州君主和州議會組成,實行一院制,各州議會議員由各自的州立法機構選舉中各產生。 [9] 

馬來西亞司法機構

馬來西亞法院機構體系 馬來西亞法院機構體系
馬來西亞有三類司法系統,即民事法庭、伊斯蘭法庭和特別法庭。 [10-11] 
民事法院結構可分為高等法庭及低等法庭。低等法庭由推事庭及地方法庭組成,而高等法庭則由高庭(馬來亞高級法院和婆羅州高級法院)、上訴庭及聯邦法院組成。1985年後聯邦法院成為馬來西亞最高的法庭,之前其判決是可上訴到倫敦樞密院。伊斯蘭法院受案範圍僅限於家事法及宗教信仰 [11]  ;特別法庭專門審理涉及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的民刑事案件 [10] 
設有馬來亞高級法院(負責西馬)和婆羅州高級法院(負責東馬),各州設有地方法院和推事庭。另外還有特別軍事法庭和伊斯蘭教法庭。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麥潤(Dato'Tengku Maimun binti Tuan Mat),2019年5月就任,馬來西亞首位女性首席大法官。總檢察長依德魯斯哈倫,2020年3月任命。 [1] 

馬來西亞行政機構

馬來西亞內閣是聯邦政府行政部門,由馬來西亞總理領導。內閣成員必須由國會產生,而下議院中得到最多支持的議員會被推舉為總理,最高元首再根據總理建議委任內閣正副部長。類似的,各州的州內閣從各州州立法議會選舉中產生,由各州州務大臣/首席部長領導,成員由各州君主根據州務大臣推薦委任。
內閣名單如下:總理兼財政部長安瓦爾·易卜拉欣(Datuk Seri Anwar Ibrahim),副總理兼鄉村及區域發展部長艾哈邁德·扎希德(Ahmad Zahid),副總理兼原產業部長法迪拉·尤索夫(Fadillah Yusof),交通部長陸兆福(Loke Siew Fook),農業及糧食安全部長穆罕默德·沙布(Mohamad Sabu),總理府經濟事務部長拉菲茲(Rafizi),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倪可敏(Nga Kor Ming),國防部長穆罕默德·哈山(Mohamad Hasan),工程部長亞歷山大(Alexander),內政部長賽夫丁·納蘇丁(Saifuddin Nasution),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長東姑·扎夫魯(Tengku Zafrul),高等教育部長卡立·諾丁(Khaled Nordin),科技與創新部長鄭立慷(Chang Lih Kang),婦女、家庭及社會部長南茜(Nancy),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部長(空缺),總理府法律及體制改革部長阿莎麗娜(Azalina),天然資源、環境及氣候變化部長聶納茲米(Nik Nazmi),企業及合作社發展部長依温(Ewon),外交部長贊比裏(Zambry),旅遊部長張慶信(Tiong King Sing),通信及多媒體部長法米(Fahmi),教育部長法麗娜(Fadhlina),國家團結部長亞倫阿格(Aaron Ago),宗教部長納因(Na’im),青年及體育部長楊巧雙(Yeoh Tseow Suan),人力資源部長西華古瑪(Sivakumar),衞生部長扎麗哈(Zaliha),總理府沙巴及沙撈越事務部長阿米佔(Armizan)。
根據第15屆馬來西亞選舉結果,在馬來西亞主要政黨聯盟中,希望聯盟在各陣營中擁有最多議席,獲得82席稍微領先。國民聯盟獲得73席,這一成績遠超選前所擁有議席,拿下馬來西亞玻璃州議會絕大多數議席,並在霹靂州、彭亨州獲得最多議席。而國民陣線嚴重失利,僅僅獲得30席。此外,沙撈越政黨聯盟獲得22席,這些政黨可能在未來政府組建中扮演“關鍵少數”角色。 [41] 

馬來西亞政黨

主詞條:馬來西亞政黨
根據憲法,馬來西亞實行多黨制的政黨制度,但實際實行的卻並非典型的多黨制,而是一種由幾個政黨聯合組成政黨聯盟執政的制度。 [12] 
註冊政黨有40多個。巫統、馬華公會和印度人國大黨等政黨組成國民陣線曾長期執政。2018年大選後,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和土著團結黨組成的希望聯盟取代國民陣線上台執政。2020年3月,土著團結黨、伊斯蘭教黨等組成的國民聯盟聯合巫統,取代希望聯盟上台執政。2022年11月大選後,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國家誠信黨組成的希望聯盟同國民陣線、東馬主要政黨組成聯合政府上台執政。

政黨
成立時間
介紹
主要執政黨
人民公正黨(People's Justice Party/Parti Keadilan Rakyat,簡稱PKR)
1999年4月4日
前身是1990年註冊的伊斯蘭教社會聯盟。旨在聯合各政黨和非政府組織力量,抗衡政府,爭取公正。黨員約50萬。現任主席為總理兼財政部長安瓦爾·易卜拉欣
民主行動黨(The Democratic Action Party,簡稱DAP)
1966年3月
以華人為主的多民族政黨。前身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在馬來半島的分部。黨員約45萬。現任主席為林冠英,秘書長為陸兆福。
國家誠信黨(Parti Amanah Negara,簡稱AMANAH)
2015年9月16日
由伊斯蘭教黨開明派組成。黨員約15萬。現任主席為穆罕默德·沙布。
馬來民族統一機構(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簡稱“巫統”,UMNO)
1946年5月11日
馬來人政黨。1987年4月因黨爭而分裂,被法庭判為非法組織。1988年2月馬哈蒂爾在原巫統基礎上重組“新巫統”(The New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1996年,從巫統分裂出去的“四六”精神黨重返新巫統後再次還名為“巫統”。現有黨員約350萬。現任主席扎希德,署理主席穆罕默德·哈山。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簡稱“馬華公會”,MCA)
1949年2月27日
華人政黨。原名馬來亞華人公會,馬來西亞成立後改為現名。黨員約110萬。現任總會長魏家祥。
馬來西亞印度人國大黨(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簡稱“國大黨”,MIC)
1946年8月2日
馬來西亞印度、巴基斯坦族政黨,旨在爭取和維護兩族利益。黨員約55萬人。現任主席維尼斯瓦蘭。
主要在野黨
土著團結黨(Parti Pribumi Bersatu Malaysia,簡稱BERSATU)
2016年9月9日
以土著和馬來人為主的政黨。黨員約56萬。現任主席為前總理穆希丁。
伊斯蘭教黨(Parti Islam Malaysia,簡稱PAS)
1951年8月23日
系以馬來穆斯林為主的宗教政黨。1973年至1977年曾加入國民陣線。2022年大選贏得45個國會議席,成為國會下議院第一大黨。黨員約100萬。現任主席哈迪·阿旺。

馬來西亞國家政要

易卜拉欣·蘇丹伊斯坎達爾:第17任最高元首。2024年1月31日就任最高元首。 [51] 
安瓦爾·易卜拉欣:總理兼財政部長。1947年8月出生於檳城州。1982年加入馬來西亞民族統一機構(巫統)並當選國會議員,歷任總理府副部長、文化、青年及體育部長,農業部長、教育部長、財政部長、副總理。1993年,當選巫統署理主席。1998年,被時任總理馬哈蒂爾革職並被開除黨籍。1999年,被判入獄。2004年獲釋。2008年大選後,通過補選成為國會反對黨領袖。2015年,再度入獄。2018年,獲得特赦,出任人民公正黨主席,併成為執政聯盟“希望聯盟”最高理事會成員。2020年,出任希望聯盟主席。2022年11月大選後,同國民陣線、東馬主要政黨組成聯合政府並於11月24日宣誓就任第10任總理。已婚,育有5名子女。 [39] 
副總理
扎希德,馬來西亞副總理兼鄉區發展部長,國民陣線兼巫統主席
法迪拉,馬來西亞副總理併兼任種植和原產業部長 [40] 

馬來西亞經濟

馬來西亞綜述

主詞條:馬來西亞經濟
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的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先後提出了“新經濟政策”、“2020宏願”、“國家發展政策”、“多媒體超級走廊”、“生物谷”等計劃。 [13] 
上世紀70年代前,經濟以農業為主,依賴初級產品出口。70年代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同時實施馬來民族和原住民優先的“新經濟政策”,旨在實現消除貧困、重組社會的目標。
1987年起,經濟連續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長。1991年提出“2020宏願”的跨世紀發展戰略,旨在於2020年將馬建成發達國家。重視發展高科技,啓動了“多媒體超級走廊”、“生物谷”等項目。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經濟出現負增長。政府採取穩定匯率、重組銀行企業債務、擴大內需和出口等政策,經濟逐步恢復並保持中速增長。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馬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出口下降,馬政府為應對危機相繼推出70億林吉特和600億林吉特刺激經濟措施。2009年納吉布總理就任後,採取了多項刺激馬經濟和內需增長的措施,馬經濟逐步擺脱了金融危機影響,企穩回升勢頭明顯。2015年馬公佈了第十一個五年計劃(2016-2020年),繼續推進經濟轉型,關注改善民生。2016年馬提出2050國家轉型計劃(TN50),為馬來西亞2020-2050年發展規劃前景。2019年政府提出“2030年宏願”,把縮小貧富差距、創建新型發展模式、推動馬來西亞成為亞洲經濟軸心作為三大主要目標。
2022年,馬來西亞主要經濟數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GDP)
3435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8.7%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12040美元
進出口總額
6330億美元
外匯儲備
1155億美元 [1] 

馬來西亞農林漁業

耕地面積約485萬公頃。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油棕、橡膠、熱帶水果等。糧食自給率約為70%。盛產熱帶林木。漁業以近海捕撈為主,近年來深海捕撈和養殖業有所發展。2022年,馬農業產值為1003億林吉特。

馬來西亞工業

政府鼓勵以本國原料為主的加工工業,重點發展電子、汽車、鋼鐵、石油化工和紡織品等。2022年,馬製造業領域產值為5394億林吉特。
2020年,馬來西亞採礦業產值920億馬幣,同比下降10.6%,佔GDP的6.8%。馬來西亞採礦業以開採石油、天然氣為主。
2020年,馬來西亞製造業產值為3079億馬幣,同比下降2.6%,佔GDP的22.9%。製造業是馬來西亞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主要產業部門包括電子、石油、機械、鋼鐵、化工及汽車製造等行業。
2020年,馬來西亞建築業產值536億馬幣,同比下降19.4%,佔GDP的4.0%。 [38] 

馬來西亞服務業

範圍廣泛,包括水、電、交通、通訊、批發、零售、飯店、餐館、金融、保險、不動產及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等。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馬政府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使服務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行業之一。就業人數約535.36萬,佔全國就業人口的50.76%,是就業人數最多的產業。
2020年,馬來西亞服務業產值為7757億馬幣,同比下降5.5%,佔GDP的57.7%。服務業是馬來西亞經濟中最大的產業部門,吸收就業人數佔馬來西亞僱用員工總數超過6成。其中,旅遊業是服務業的重要部門之一。 [38] 

馬來西亞旅遊業

國家第三大經濟支柱,第二大外匯收入來源。擁有酒店約4072家。主要旅遊點有:吉隆坡、雲頂、檳城、馬六甲、蘭卡威、刁曼島、熱浪島、邦咯島等。據馬旅遊部統計,2020年赴馬遊客人數為430萬人次。

馬來西亞對外貿易

2020年全年,馬外貿總額為1.78萬億馬幣,同比下降3.6%;其中,出口9810億馬幣,同比下降1.4%;進口7962億馬幣,同比下降6.3%;順差1848億馬幣,同比增長26.9%。馬自1998年以來連續23年實現貿易順差。儘管新冠肺炎導致給全球貿易帶來打擊,馬對外貿易仍體現出一定的韌性。
2020年,中國、新加坡和美國繼續位列馬來西亞前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進口來源地。中國連續第12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2020年,馬來西亞是中國的第九大貿易伙伴和第八大進口來源地,是我國在東盟國家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2020年,馬來西亞前五大類出口產品分別是電子電器產品、石油產品、棕櫚油及製品、化工及化學產品、橡膠製品;前五大類進口產品分別是電子電器產品、化工及化學產品、石油產品、機械設備及零件、金屬製品。
2020年,馬來西亞在製造業、服務業和第一產業領域共計批准投資總額1640億馬幣。其中,國內直接投資(DDI)998億馬幣(佔比60.9%);外國直接投資(FDI)642億馬幣(佔比39.1%)。2020年,馬來西亞政府共批准4599個投資項目。 [38] 

馬來西亞外來資本

大力吸引外資。主要外資來源地為日本、歐盟、新加坡、中國、韓國和美國。2021年,馬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約2086億林吉特。

馬來西亞文化

馬來西亞風俗

稱呼
同家族的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所以不以姓氏作為稱呼用途。馬來人名字的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兩者之間隔着“bin”(男士用)或“binti”(女士用),有時會省略。
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暱的稱呼為Adik或dik,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意為伯母。在日常場合,用Encik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加名,來尊稱女士。此外,對擁有馬來西亞封銜(常見的如拿督丹斯里等)的人可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
見面禮
傳統上,馬來人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進餐
馬來人忌食豬肉、飲酒。在馬來餐廳,餐桌上通常有個水壺,其用途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餐前及餐後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
拜訪
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脱鞋子。到馬來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男性應盤腿而坐,女性則應把腿偏向左邊而坐。
其他禁忌或禮節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與馬來人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會被認為對他們不敬。馬來人忌諱別人觸摸其頭部,除了教師或宗教儀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腳底對着人是對別人的侮辱。

馬來西亞服飾

馬來西亞多元化 馬來西亞多元化
馬來人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無領上衣,下着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谷”無邊帽,腳穿皮鞋。女士禮服也為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單色鮮豔紗巾。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黃色衣飾。打工族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輕便的西服,只在工餘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着傳統服裝。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着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蠟染花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馬來禮服,成為馬來西亞國服。

馬來西亞美食

主詞條:馬來西亞菜
多元文化的種族的天然優勢下,造就了馬國擁有許多特殊美食。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菜餚類似,口味較重,多以胡椒咖喱調味。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沙嗲(雞肉、牛肉及羊肉串)、幹咖喱牛肉、馬來糕點、竹筒飯、沙律囉惹、咖喱雞印度拋餅黃姜飯叻沙海南雞飯Rojak肉骨茶等。

馬來西亞語言

馬來語(Bahasa Malaysia)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華語使用較廣泛。馬來西亞華人基本上能用普通話或方言交談,普遍使用的方言有粵語、閩南語、客家話、潮州話、海南話、福州話等。印度族羣常用泰米爾語交談。 [38] 
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準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馬來西亞式英語(Manglish)也廣泛被使用,它是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方言及泰米爾語的影響。政府不鼓勵錯誤使用馬來語,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
由於馬來西亞華人堅持捍衞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華教、華文媒體、會黨合稱馬來西亞華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漢語交談。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華人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馬來語的“羅惹式華語”。在華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説,則使用標準華語。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説方言,避免各籍貫的華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華人遷居馬來西亞數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種方言,也隨着祖先南來,且在馬來西亞繼續流傳。仍為人們所使用的方言,依據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閩清話閩南語客家語潮州話粵語海南話、廣西粵語等等。在鄉村地區,同一方言羣聚居較多,會有較單一的方言。在市鎮地區,雖有一到兩種強勢方言,但人們中多通曉各種方言,能夠快速轉換對答。
為規範華語使用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於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馬來西亞宗教

主詞條:馬來西亞宗教
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國教,主要屬遜尼派。還有佛教、道教、印度教、基督教、錫克教等。一般説來,馬來人信奉伊斯蘭教,華人信奉佛教和道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小部分華人、歐亞混血人和沙巴、沙撈越的少數民族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由於多民族的長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種多元的文化特色。主要宗教節日有開齋節、哈芝節、屠妖節、大寶森節、聖誕節、衞塞節等。 [38] 

馬來西亞節日

全國各地大小節日約有上百個,政府規定的全國性節日有10個,即:國慶(又稱獨立日,8月31日)、馬來西亞日(9月16日 [44]  )、元旦、開齋節、春節、哈芝節、屠妖節、五一節、聖誕節、衞塞節、現任最高元首誕辰。除少數節日日期固定外,其餘節日的具體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統一公佈。 [1] 

馬來西亞軍事

馬來西亞國防

馬來西亞軍隊
馬來西亞軍隊(2張)
陸軍的前身是1935年英國殖民地政府組建的馬來兵團。1958年從英國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軍輔助部隊,1963年正式改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馬來皇家空軍。最高元首是三軍最高統帥。國防決策機構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總理任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是軍隊最高指揮官。總司令阿芬迪,2020年1月任職。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為10年。 [1] 
馬來西亞武裝部隊主要是駐守在馬來西亞邊界,特別是於緊急狀態時期對抗遊移在馬泰邊界的馬共遊擊部隊、防止菲律賓南部的叛亂組織入境以及消滅在馬六甲海峽上進行攫奪活動的海盜。在國際上,馬武裝部隊的主要工作是參於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維和行動。

馬來西亞軍力

三軍總兵力12.95萬人。陸軍10.5萬人,編成1個軍團司令部、4個師、1個快速反應旅、10個步兵旅、5個炮兵團、4個裝甲團,裝備坦克26輛、裝甲車1100餘輛、火炮400門。海軍1.25萬人,編有兩個海軍司令部,編成10箇中隊,裝備100餘艘艦船,有海軍基地4處。空軍1.2萬人,編兩個管區(下轄5個營)、12個飛行中隊和支援部隊,有空軍基地3處。另有預備役部隊4.66萬人,準軍事部隊20餘萬人。 [1] 

馬來西亞交通

全國有良好的公路網,公路和鐵路主要幹線貫穿馬來半島南北,航空業發達。

馬來西亞公路

馬來西亞高速公路網絡比較發達,主要城市中心、港口和重要工業區都有高速公路連接溝通。高速公路分政府建設和民營開發兩部分,但設計、建造、管理統一由國家大道局負責。目前,馬來西亞高速公路網絡由貫穿南北的大道為中心構成。 [38] 

馬來西亞鐵路

大吉隆坡/巴生谷綜合運輸系統 大吉隆坡/巴生谷綜合運輸系統
該國鐵路系統為國營的,分佈於半島(東海岸線西海岸線)和沙巴州(沙巴州鐵路)。截至2003年,鐵路總長2267公里。半島的鐵路貫穿馬來半島,和曼谷及新加坡都有鏈接。2010年,該國公佈興建隆新高鐵,將往返吉隆坡和新加坡的時間大幅降至90分鐘。
在某些城市有造價相對低廉的鐵路運輸系統,例如在吉隆坡擁有輕快鐵系統(LRT)、捷運系統(MRT)、單軌列車(KL Monorail)。此外,還有連接吉隆坡國際機場和吉隆坡中央車站的吉隆坡機場快鐵(KLIA Ekspres)。
馬來西亞鐵路網貫穿半島南北,北面連接泰國鐵路,南端可通往新加坡,負責運營的是馬來西亞鐵道公司(KTMB),該公司具備運送多種貨物的能力。馬來西亞尚未有建成的高速鐵路。 [38] 

馬來西亞水運

馬來西亞內河運輸不發達,海運80%以上依賴外航。共有各類船隻1008艘,其中100噸以上的註冊商船508艘,註冊總噸位175.5萬噸;遠洋船隻50艘。共有19個港口。近年來大力發展遠洋運輸和港口建設,主要航運公司為馬來西亞國際船務公司,主要港口有巴生、檳城、關丹、新山、古晉和納閩等。 [38] 

馬來西亞空運

吉隆坡國際機場 吉隆坡國際機場
民航主要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和亞洲航空公司經營。馬航有飛機89架,闢有航線113條。1996年11月,亞洲航空公司投入運營,亞航有飛機188架,闢有航線83條。全國共有機場25個,其中7個國際機場:吉隆坡、檳城、蘭卡威、新山、哥打基納巴盧和古晉。 [38] 

馬來西亞社會

馬來西亞教育

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館 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館
馬、華、印各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政府努力塑造以馬來文化為基礎的國家文化,推行“國民教育政策”,重視馬來語的普及教育。華文教育比較普遍,有較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
實施小學免費教育。2020年教育經費預算為641億林吉特。截至2018年底,馬來西亞共有小學7892所,中學2594所。全國有馬來亞大學、國民大學等20所高等院校,近年來私立高等院校發展很快,有私立學院500多所。 [1] 
1961年,許多華文中學和泰米爾中學被改制成為國民型中學,教學媒體語由母語改成馬來語,母語學習只能當作其中一門語文課。改制後的國民型小學繼續沿用母語教學,即國民小學(馬來語)、國民型華文小學(華語)以及國民型泰米爾小學(泰米爾語)。2003年政府更改教學方針,採用英語作為國民學校數理科的教學語言。2009年,政府決定廢除英語教授數理科的政策,並從2012年開始,分階段恢復在小學以母語教數理、在中學以馬來文教數理。馬來西亞國民教育體系總體上以公立教育為主體,但在高等教育領域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並存。馬來西亞著名公立大學有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等。1997年馬政府通過了《私立教育法》,為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馬來西亞私立院校一般採用與歐美、澳新等國的高等院校合作,開設學分轉移和雙聯課程。這些私立高等院校每年招收的本國學生及國外留學生多達幾十萬名。為了保證私立高等院校規範發展,馬來西亞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國家學術鑑定局(MQA),對私立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學費以及教學水平進行監督和評估。 [38] 

馬來西亞科技

2002年開始發展太空計劃,2006年俄羅斯同意一個馬來西亞運輸到國際空間站。政府投資建設衞星通過拉薩衞星計劃。
2017年,15歲及以上個人互聯網使用比例為80.1%,計算機使用比例為69.8%,手機使用率為97.7%。而從家庭角度看,互聯網使用比例為85.7%,計算機使用比例為74.1%,手機使用率為98.1%。 [21] 

馬來西亞衞生

馬來西亞實行半公費醫療制度,其聯邦政府自1970年起補貼公共醫療服務,門診病人只收取1令吉掛號費就可獲得免費問診及治療,而對政府公務員是全免的。2016年,該國共有50087名醫生、7186名牙醫、153所政府醫院及216所私人醫院。 [14]  在2017年全球最佳醫療國家排名中,馬來西亞名列榜首。
2022年3月,馬來西亞總理伊斯梅爾·薩布里宣佈,馬將在4月1日重開邊境,同時過渡至地方性流行病階段,允許所有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的入境者無須強制隔離。 [36] 

馬來西亞社保

該國社保體系主要由僱員公積金局(EPF)和社會保險機構(SOCSO)組成,實行國家立法強制個人儲蓄積累型的社會保險制度,內容涵蓋了養老、醫療、購房、教育等基本保險,強調個人為自己的退休生活負責。 [15]  除了公積金和社會保險,自2018年起又增加了就業保險計劃(EIS)。另外,針對政府公務員和軍人則由退休基金局(KWAP)和武裝部隊基金局(LTAT)負責。

馬來西亞媒體

主詞條:馬來西亞媒體
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發行量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Berita Harian每日新聞》、《Sinar Harian陽光日報》;英文的《The Star星報》、《New Strait Times新海峽時報》、《Malay Mail馬來郵報》;華文的《星洲日報》、《中國報》、《南洋商報》等。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Bernama、馬新社,半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68年,在亞太地區設有33家分社。
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官辦,簡稱RTM。馬來西亞廣播台建於1946年。擁有Radio Klasik、Nasional FM、TraXX FM、Ai FM、Minnal FM、Asyik FM 6個國家電台頻道、17個州電台頻道,用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和土著語廣播。私營廣播台有Fly FM、Hot FM、One FM等。馬來西亞電視台建於1963年。包括第一電視台(TV1)、第二電視台(TV2)和TV Okey,用馬來語、英語、華語等播放。私營電視台有第三電視台(TV3)、NTV7、八度空間(8TV)和TV9。 [1] 

馬來西亞體育

李宗偉 李宗偉
馬羽毛球項目較突出,是羽毛球界的五大強國之一(丹麥、中國、韓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歷代皆有人才輩出。代表人物李宗偉,華裔,男子單打選手。從1998年開始代表馬出外參加比賽,在2003年在馬來西亞衞星羽球賽贏得首個冠軍。常被拿來與中國林丹、印尼陶菲克和丹麥的皮特·蓋德並列為四大天王。李宗偉曾是中國羽毛球男子單打的有力對手,2019年退役。 [16] 
馬未獲得過奧運金牌,羽毛球是馬唯一贏過奧運獎牌的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拉昔夫與耶萊尼兄弟奪得男雙銅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謝順吉與葉錦福贏得男雙銀牌,拉錫德摘取男單銅牌。李宗偉與林丹,兩人在2008年與2012年連續2屆奧運會雙雙闖入男單決賽,李宗偉連續2次都遺憾獲得銀牌。
馬選手曾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奪得8枚金牌、17枚銀牌和17枚銅牌,無論是金牌數還是獎牌總數都創造了該國代表團亞運會歷史最好成績。上述8枚金牌分別來自保齡球(3枚)、羽毛球(1枚)、武術(1枚)、帆船(1枚)、壁球(2枚)。
馬來西亞足球協會在2004年正式推展馬來西亞超級足球聯賽,並希望能夠藉助有關的足球聯賽提高馬足球水平。

馬來西亞民生

2021年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每月5209林吉特。2021年人均壽命男性為73.2歲,女性為78.3歲。(資料來源:馬統計局) [17-19] 
全國超過95%的人民可享用乾淨水源。
截至2003年8月,個人存款佔銀行存款總額58%,年增長率6%。

馬來西亞治安

根據悉尼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發佈的全球和平指數(GPI),馬來西亞在2018年的全球排名為第25名,名列亞洲第4名。而《經濟學人》全球城市安全指數報告中,吉隆坡的排名為31。 [20] 

馬來西亞司法

2018年,馬來西亞決定廢除死刑 [22] 
2022年6月10日,馬來西亞政府同意廢除強制死刑,並以法庭執行裁量權的罪刑取代。 [37] 
2023年4月3日,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以聲浪表決方式通過《2023年廢除強制死刑法案》三讀,正式廢除原本規定強制死刑的七項法令內相關條款。 [43] 

馬來西亞住房

共有兩百座工業區。在殖民時期,發展工作集中在大城以及某些有安全顧慮的區域。農村區域一直是重大發展的焦點,但依然落後,例如馬來西亞半島的西海岸。電訊網絡即使在都市區域相當龐大,但是鄉村居民很少有機會受惠。
馬房價世界排名第99位,租金卻是第9位,相對於新加坡高昂的開銷。馬不僅地理位置理想還有眾多優惠政策,“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以其較低的門檻、較簡易的程序和較優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國外人士到馬置業定居、購房投資。

馬來西亞基礎設施

截至2019年底,馬來西亞住宅固定電話用户數為642萬。固定電話運營商是馬來西亞電信公司(TM)。馬來西亞移動電話網絡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截至2019年底,移動電話用户數達到4337萬。主要移動電話運營商是Celcom、Maxis以及DiGi。
截至2019年,馬來西亞固定寬帶互聯網用户269萬,移動寬帶互聯網用户3916萬,互聯網普及率為127.7%。2019年5月,馬來西亞網速為68.5Mbps,略高於全球平均網速59.6Mbps。在馬來西亞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於2018年10月推行強制性定價(MSAP)計劃後,馬來西亞高速寬頻配套的價格平均降低了49%。
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數據,截至2017年,馬來西亞共有1028個郵政局,全部完成電腦化運營,包括227個小型郵政所和694個郵政局。2017年馬來西亞國內郵寄包裹數量7.38億件,國際包裹數量2964.6萬件。此外,馬來西亞還設有24小時自動服務終端(POS24),方便居民使用。
馬來西亞的電力由公共能源公司(佔98%,包括國家能源公司(TNB)和州立能源公司)和獨立的私人發電廠(佔2%)提供。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已經局部實現了小範圍的電力互聯互通。 [38] 

馬來西亞外交

馬來西亞外交政策

馬來西亞為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成員 馬來西亞為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成員
馬來西亞政府在和平、人道、公正、平等的基礎上推行獨立、有原則、務實的外交政策,與其他國家維持友好關係,並主張根據國際法和平解決爭議。視東盟為外交政策基石,優先發展同東盟國家關係。重視發展同大國關係。系英聯邦成員,與其他成員國交往較多。已同132個國家建交,在84個國家設有110個使領館。
大力開展經濟外交,積極推動南南合作,反對西方國家貿易保護主義。1998年主辦了第六次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張APEC保持鬆散的經濟論壇性質,反對其發展為地區性集團。重視東亞合作,倡導建立東亞共同體。1997年主辦了首屆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5年底主辦首次東亞峯會。積極致力於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湄公河盆地經濟開發合作。2015年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主辦東盟峯會、東盟與對話夥伴國會議、東亞峯會等。2020年主辦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積極發展同伊斯蘭國家和不結盟國家關係,關注伊斯蘭事務。主張伊拉克戰後重建應尊重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並符合伊人民意願。在中東問題上,認為巴勒斯坦人民的鬥爭不是宗教對抗,而是捍衞領土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應得到國際社會承認。2006年多次以伊斯蘭國家會議組織和不結盟運動主席國身份召集會議,並致信聯合國秘書長和安理會各常任理事國,尋求對伊拉克問題和中東問題公正合理的解決。
主張維護聯合國作為核心國際組織的地位,關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問題。
支持國際反恐合作,強調反恐應解決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否定伊斯蘭與恐怖主義的必然聯繫,推動宗教和文明間對話。

馬來西亞對外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習近平會見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哈利姆 習近平會見馬來西亞最高元首哈利姆
中馬關係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商人就去馬來半島從事商業活動。1974年5月31日,馬中兩國建交,馬成為東盟中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馬建交以來,兩國不斷拓展和深化雙邊關係,給雙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促進兩國和本地區的繁榮與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廣泛領域的協調與合作,共同促進兩國和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安全、和諧與發展。
1999年,兩國簽署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框架的聯合聲明。2004年,兩國領導人就發展中馬戰略性合作達成共識。2013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2023年,兩國宣佈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
兩國高層互訪和接觸頻繁。江澤民主席(1994年)、胡錦濤主席(2002年時任副主席、2009年)、習近平主席(2013年)、李鵬總理(1990年、1997年)、朱鎔基總理(1999年)、温家寶總理(2005年、2011年)、李克強總理(2015年)、吳邦國委員長(2005年)、趙樂際委員長(2023年)、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1995年)、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2006年、2012年)等分別訪馬。馬最高元首阿茲蘭、賈阿法、薩拉赫丁、西拉傑丁和哈利姆,馬總理拉扎克、馬哈蒂爾、巴達維、納吉布、安瓦爾等訪華。2014年5月,馬總理納吉布正式訪華。9月,馬最高元首哈利姆對華國事訪問。11月,納吉布總理來華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6年10月,馬總理納吉布正式訪華。2017年5月,馬總理納吉布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2018年8月,馬總理馬哈蒂爾正式訪華。2019年4月,馬總理馬哈蒂爾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2020年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馬總理馬哈蒂爾通電話。3月、8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馬來西亞外長希沙慕丁兩次通電話。5月,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應約同馬來西亞國防部長伊斯邁爾·沙必裏通電話。9月,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訪問馬來西亞。10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馬來西亞。11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馬方主辦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題為《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2021年4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福建南平接待訪華的馬來西亞外長希沙慕丁。5月,李克強總理同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舉行視頻會晤。12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浙江安吉接待訪華的馬來西亞外長賽夫丁,雙方共同主持中馬合作高級別委員會首次會議。2022年7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馬來西亞。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馬來西亞外長贊比裏舉行視頻會晤。2023年3月底至4月初,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並對華進行正式訪問。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訪問馬來西亞。9月,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來華出席第二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9月,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議長佐哈里訪華,並出席杭州亞運會開幕式。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同馬來西亞外長贊比裏通電話。11月,韓正副主席訪問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副總理法迪拉訪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會見馬來西亞外長贊比裏。
中國在馬來西亞古晉、哥打基納巴盧和檳城設有總領館,馬來西亞在中國上海、廣州、昆明、南寧、西安和香港設有總領館。
2013年8月16日至19日,中國海軍鄭和號訓練艦對馬來西亞哥打基納巴盧港進行訪問,同時還結合返航前往中國南沙海域巡邏島礁。 [23] 
2017年1月7日,中國國防部新聞局證實中國一艘潛艇在護航返程途中停靠馬來西亞進行休整和補給,這是中國潛艇首次訪問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海軍官方消息稱,中國海軍一艘039A型潛艇和長興島號救生船訪問馬來西亞。 [24] 
2017年5月12日-15日,長春號驅逐艦荊州艦巢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抵達馬來西亞檳榔嶼巴特沃斯北集裝箱碼頭。 [25] 
據中方統計,2022年中馬雙邊貿易額2035.9億美元,同比增長15.3%;其中中方出口937.1億美元,進口1098.8億美元。中國連續14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中國自馬進口主要商品有集成電路、計算機及其零部件、棕油和塑料製品等;中國向馬出口主要商品有計算機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服裝和紡織品等。截至2023年7月底,馬累計對華實際投資92億美元,中國對馬累計各類投資168.7億美元。 [42] 
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間,馬來西亞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辦簽證入境。 [45] 
2023年11月26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表示,馬來西亞將從12月1日開始,對來自中國等國遊客實施30天免簽證入境措施。 [46] 
同東盟的關係
馬來西亞外交部舉行升旗儀式紀念“東盟日” 馬來西亞外交部舉行升旗儀式紀念“東盟日”
馬是東盟重要成員,同其他東盟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關係密切,高層互訪頻繁,並注意在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上相互協調立場。馬是東盟內部貿易的重要一員,2005年與其他東盟國家的貿易額為2462億令吉,佔其對外貿易總額25.44%(馬方統計數據,下同)。重視地區安全合作。2004年7月開始與印尼、新加坡在馬六甲海峽進行協同巡邏,共同打擊海盜、走私和恐怖活動。
同印尼的關係
同為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國家,相互關係十分密切。2005年馬印尼雙邊貿易額291.5億令吉,佔馬外貿總額的3.01%。兩國在西巴丹島利吉丹島主權歸屬問題上存在爭議。2002年海牙國際法院裁定馬對上述兩島擁有主權,印尼對此表示接受。2005年1月,總理巴達維在雅加達出席東盟地震和海嘯災後問題領導人特別會議期間會見蘇希洛總統,並向印尼提供了救災援助;4月,總理巴達維出席在印尼舉行的2005年亞非峯會和萬隆會議50週年紀念活動。2006年1月,總理巴達維在蘇門答臘與印尼總統蘇希洛舉行年度磋商;馬國家元首西拉傑丁訪問印尼。3月,印尼國會議長阿貢拉克索訪馬。8月,印尼總統蘇希洛訪馬。12月,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訪問印尼。
同新加坡的關係
新加坡是馬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資來源地。2005年馬新雙邊貿易額1341.6億令吉,佔馬外貿總額的13.86%。兩國在馬向新開放領空及長期供水、新在柔佛海峽實施填海工程、白礁島主權歸屬、馬新大橋、馬在新鐵路關卡遷移等問題上存在分歧。阿都拉·巴達維就任總理後,積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兩國關係得到改善。2005年3月,吳作棟國務資政與總理巴達維就雙邊關係問題再次在馬舉行會談。4月,納丹總統訪馬。同月,兩國就新在柔佛海峽填海問題簽署協議。6月,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會議。9月,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2005年度東盟100領袖論壇”並演講。11月,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賈古瑪訪馬。2006年1月,元首西拉傑丁訪新。
同泰國的關係
2005年馬泰雙邊貿易額516.1億令吉,佔馬外貿總額的5.33%。2006年7月,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赴泰國出席馬泰邊境委員會會議。
同英國的關係
馬曾是英國殖民地,後加入英聯邦,並與英同為“五國聯防安排”成員,雙方關係密切。20世紀80年代初馬收購英資企業導致兩國關係趨於冷淡,後雖有所回升,但仍時有摩擦。1995年至1996年間,前總理敦馬哈蒂爾醫生三度訪英,兩國關係有了較大改善。2005年3月,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訪英。9月,總理巴達維赴英國倫敦出席馬全球促銷巡迴發展會並發表演講。2006年7月,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訪英。
同日本的關係
兩國經貿關係密切。上世紀80年代,總理馬哈蒂爾就提出向日本學習的“向東看”政策,旨在通過引進日本的資金、技術和管理,加快馬經濟建設。2005年,雙邊貿易額1129億令吉,佔馬外貿總額的11.67%。2005年5月,總理巴達維訪日,雙方同意於年底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12月,馬與日本簽署兩國《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成為繼新加坡和墨西哥之後第3個與日本簽署此類協議的國家。2006年5月,總理巴達維訪日。6月,日本明仁天皇訪馬;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訪日。
同美國的關係
美近年來一直是馬最大的貿易伙伴和主要外來投資者。2005年,馬美雙邊貿易額1609.5億令吉,佔馬外貿總額的16.63%。1999至2003年6月,美對馬協議投資額累計為50.74億美元。兩國在“民主”、“人權”等問題上矛盾較深,雙邊關係曾因“安瓦爾事件”受到一定影響。9·11事件後,美出於國際反恐合作的需要,重視馬在伊斯蘭國家中的特殊作用,兩國政治關係有所改善,反恐合作加強。
同朝鮮關係
朝鮮和馬來西亞於1973年6月建立外交關係,2003年朝鮮在吉隆坡開設大使館,2004年馬來西亞在平壤開設大使館,兩國關係進一步發展。
2017年2月13日,一名金姓朝鮮男子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遇害 [31]  ,朝馬關係步步趨緊。2017年3月4日,馬來西亞外交部4日宣佈,馬來西亞政府決定驅逐朝鮮駐馬來西亞大使姜哲,宣佈他為不受歡迎人士,並自3月4日18時起的48小時之內將其驅逐出境 [30]  。3月6日,朝鮮外務省宣佈馬來西亞駐朝鮮大使為“不受歡迎的人”,限其自當地時間3月5日10時起48小時內離開朝鮮。
2021年3月19日,朝鮮外務省發表聲明説,因馬來西亞日前決定將一名朝鮮公民強行引渡到美國,朝鮮決定中斷與馬來西亞的外交關係 [28-29] 
同以色列關係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0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宣佈,封鎖且不允許總部位於以色列的以星綜合航運(ZIM)的船隻停泊在任何馬來西亞港口,並命令該國交通部立即實施這項永久禁令。馬來西亞政府也同時決定禁止掛有以色列國旗的船隻停靠,以及禁止任何一艘正在前往以色列的船隻在馬來西亞的港口上貨,這兩項禁令也同樣立即生效。 [49] 
同其他國家的關係
2006年1月,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訪馬。2月,阿都拉總理訪問澳大利亞。3月,伊朗總統內賈德訪馬。5月,總理巴達維訪問牙買加。6月,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馬;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訪問印度。7月,東帝汶總理奧爾塔訪馬。8月,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訪馬。9月,總理巴達維赴芬蘭出席第6屆亞歐會議,赴古巴出席第14屆不結盟運動峯會,赴美國出席第61屆聯大。11月,總理巴達維訪問巴基斯坦。12月,總理巴達維訪問委內瑞拉。

馬來西亞相關新聞

根據2023年10月24日內閣第23/1885/602/023號批文,作為重建旅遊業的試點計劃,斯里蘭卡將對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和日本國民實行免費簽證制度。該計劃於2023年11月28日生效,有效期至2024年3月31日。 [47] 

馬來西亞旅遊

2016年3月1日起,馬對中國大陸公民推出電子簽證與免籤政策,最快24小時出證。 [26] 
州/直轄區
景點
吉隆坡


布城
總理官邸


沙巴州


檳城州

馬六甲州
馬六甲聖保羅教堂



馬來西亞疫情

  • 重啓新冠隔離
2023年12月23日,據央視援引馬來西亞媒體報道,連日來馬來西亞新冠病例增加,當地衞生部12月19日宣佈,確診者需從症狀出現的第一天起自行隔離5天,5天后也需要繼續採取戴口罩等防疫措施。馬來西亞交通部也鼓勵民眾搭乘公交系統時佩戴口罩。報道稱,從12月10日至16日,馬來西亞報告超2萬例新冠確診病例,多數症狀輕微。 [5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