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T-26輕型坦克

鎖定
T-26輕型坦克,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蘇聯研製裝備的一種輕型坦克
T-26輕型坦克早期型T-26A採用了並列雙炮塔設計,主炮為37毫米口徑,T-26B口徑加大為45毫米。T-26輕型坦克的裝甲防護只有15毫米,沒有足夠能力抵抗步兵的火力攻擊。
T-26輕型坦克是蘇聯在自身基礎十分薄弱的條件下,引進少量英國“維克斯”坦克為藍本加以改進製造,1931年正式定型,1932年裝備蘇聯紅軍。該坦克可靠性高、容易維護,且在1931年到1941年間不斷改進。1940年後,T-26系列坦克沒有再推出新的發展型號 [1] 
中文名
T-26輕型坦克
外文名
T-26 light tank
前型/級
英國維克斯6噸坦克
次型/級
T-46輕型坦克
研製時間
1930年
服役時間
1932年
定型時間
1931年
戰車類型
輕型坦克
所屬國家
蘇聯

T-26輕型坦克發展沿革

1941年,中國軍隊的蘇制T-26坦克在湖南戰場 1941年,中國軍隊的蘇制T-26坦克在湖南戰場
在早期的蘇聯坦克中,T-26(西方稱為T-26S)是比較有名的一種。1930年,原列寧格勒的布爾什維克工廠在H巴雷科夫和C金茲鮑格工程師的領導下,參照從英國購買的“維克斯”坦克,經改進設計,製造出20輛類似的坦克,定名為TMM-1和TMM-2坦克。在和其他設計的T-19,T-20坦克一道進行對比試驗後,1931年2月13日,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採用以“維克斯”坦克為基礎設計的新坦克,並正式命名為T-26輕型坦克,從1932年起,以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工廠為主的一批工廠開始大量生產T-26坦克。T-26輕型坦克一般被用來支援步兵,參加過1936年的西班牙內戰,和1939年在中蒙邊境上蘇日哈拉哈河戰鬥,還參加過1939年的蘇芬戰爭,一直被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它在蘇聯坦克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環。它的主要缺點就是裝甲防護較差,在蘇日哈拉哈河戰鬥和蘇芬戰爭中面對反坦克槍炮損失較大,不過這也成為蘇聯以後研製BT-7快速坦克T-34坦克的契機。
1946年8月,解放軍在定陶戰役中繳獲的T-26 1946年8月,解放軍在定陶戰役中繳獲的T-26 [7]
T-26坦克是蘇聯紅軍自1930年代開始所使用的一型輕型步兵坦克。它廣範的被使用於1930年代的多次衝突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直到1960年代自芬蘭退役為止。T-26是蘇聯在1931年於英國維克斯六噸坦克(維克斯MK.E A型坦克)的設計基礎上自行生產改進的版本。T-26也常被認為是1930年代最為成功的坦克設計之一。蘇聯一共生產超過11,000輛T-26坦克,遠超過同一時期其他國家生產的任何坦克 [1] 

T-26輕型坦克性能數據

T-26輕型坦克 T-26輕型坦克
(T-26S 1937型)
生產數量:不詳
長度:4.88米
寬度:3.41米
高度:2.41米
重量:10.5噸
T-26輕型坦克克 T-26輕型坦克克
乘員數:3人
發動機:GAZT-26型91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30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公路225千米,越野150千米。
耗油量:公路130升/百千米,越野195升/百千米。
燃料載量:292升
爬坡性能:32度
涉水深度:0.76米
越障高度:0.71米
越壕寬度:1.73米
主要武器:45毫米Model38坦克炮,46倍口徑,備彈165發,仰角-10-~+40-。
輔助武器:2X7.62毫米DT機槍,備彈3654發。 [1-2]  [8] 

T-26輕型坦克服役動態

T-26輕型坦克1931年型 T-26輕型坦克1931年型 [3]
T-26坦克和德國的一號坦克都是以“維克斯”坦克為基礎設計的,兩者底盤外型相似,但T-26的火力大大高於一號坦克,而且超過了二號坦克,達到甚至超過了38t坦克和早期三號坦克的水平。早期T-26的主炮為37毫米口徑和早期三號坦克在同一水平徑,加大為45毫米後已超越了早期三號(A到E)但無力抵抗步兵的火力,以至於後來被判槍斃的巴甫洛夫大將得出“坦克不能單獨行動,只能進行支援步兵作戰”的錯誤結論。
T-26輕型坦克 T-26輕型坦克
T-26的參戰範例當屬哈拉欣河戰役,此外還包括西班牙內戰和蘇芬戰爭等。中國於抗戰開始後也引進了部分T-26坦克,組成了最早的一個裝甲師――第200師,以200師為基幹的第五軍曾於崑崙關戰役中重創日軍第五師團。
蘇聯衞國戰爭爆發初期,T-26等舊式坦克在數量上還是紅軍的主要坦克裝備。雖然T-26性能較T-34等新型坦克大為遜色,但德國坦克數量大大少於蘇聯,而且性能優於T-26的Ⅲ、Ⅳ號坦克裝備數量更少,所以蘇聯當時不存在裝備性能落後問題。但是由於紅軍大部分指揮人員素質的低下,再加上以坦克的分散使用對抗德軍的坦克集羣,以及暴露在德軍步兵火力下缺乏協同的無謂冒進,使得T-26等坦克的數量損失巨大。
根據T-26坦克的作戰實踐,蘇聯工程人員對T-26坦克採取了一系列升級改進措施,以延長其服役期。擴大了油箱容量;一些型號增加了探照燈,以應用於夜戰。1937年,重新編號為T-26S型的輕型坦克安裝了更加堅固的前裝甲(25毫米),炮塔也加裝了厚裝甲。1939年,又採取了一些防禦性的改進措施,整個車體包裝了一層裝甲。根據蘇芬戰爭(1939-1941)中的一些經驗,一些坦克加裝了鋼板,使其裝甲厚度達到了50毫米。但是當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時,T-26坦克的45毫米火炮能夠擊穿除德軍Ⅳ型坦克以外任何坦克的裝甲,但是由於乘員素質(剛經歷了大清洗)和裝甲厚度,T-26坦克仍然無法與德軍抗衡。
T-26輕型坦克 T-26輕型坦克
1937年9月,蔣介石派出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楊傑,率軍事代表團(名義為實業考察團)赴蘇聯談判軍事援助的問題,談判結果是蘇聯方面願意提供戰車、飛機、火炮、彈藥等援助。以後直到蘇聯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前,各種軍事裝備和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中國。這是那段艱苦的時間裏中國的外援,總價值173175810美元。
除了物資援助,蘇聯還派出名為志願隊的正規軍,駕駛戰鬥機和擔任軍隊顧問。可以説,這些援助是雪中送炭,特別是急需的戰鬥機,當時中國空軍已經損失殆盡,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又不願意出售,正是這些蘇聯I-15、I-16戰鬥機和蘇聯志願隊阻止了日機的肆虐。
在1938年3~6月間運到的第一批裝備中,包括83輛T-26(1933年型)輕型坦克,同時蘇聯還援助了一些BA-3/6/10型和BA-20輪式裝甲車,以及45毫米反坦克炮和各種車輛。
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機械化裝備,國民黨決定將裝甲兵團擴編成第200師,裝甲兵團中經歷過初期抗戰的原有舊裝備,撥給由交輜學校分離出來的機械化學校(教育長仍為徐庭瑤)作教學用途,全新的蘇式裝備由200師接收。
1938年1月15日,裝甲兵團正式擴編為第200師,師長杜聿明,副師長邱清泉。從番號上看,200師本身就與眾不同,因戰前國民革命軍的番號只編到102師。200師是國民革命軍中的機械化部隊,下轄一個戰車團,一個裝甲團,一個摩托化步兵團,一個炮兵團
杜聿明回憶,200師共接收70輛T-26、4輛BT-5、18輛菲亞特CV-33(有資料稱是20輛,是1934年孔祥熙到意大利考察航空時採購,一直封存在南昌,這時匆匆編入了200師)。裝甲團有蘇聯的BAE系列裝甲車50餘輛。摩托化步兵團裝備的也是蘇聯卡車。炮兵團有12門122毫米榴彈炮,還有45毫米戰防炮,75毫米野戰炮。步兵使用的是蘇聯步機槍。看來國軍在美械化之前還進行過蘇械化。
T-26輕型坦克 T-26輕型坦克
在美國大規模援華前,T-26成為中國軍隊抗戰中的主力戰車,曾先後參加了蘭封遭遇戰(1938)、崑崙關作戰(1939)等重大戰役。但中方裝甲部隊在這些戰役中,常因步戰協同惡劣、日軍步炮兵反戰車戰術純熟、日本航空武力優勢,乃至於戰場民用道路橋樑無法載重等因素,難以發揮打擊力,戰役的戰果其實是得不償失的。此外,T-26還參與了中國遠征軍初期的入緬作戰,隨着第200機械化師緬甸作戰失敗後,這些坦克大部分被日軍摧毀。
1938年,中國從蘇聯得到不足100輛T-26坦克,大部分在與侵華日軍的戰鬥中損毀 [4] 

T-26輕型坦克總體評價

T-26輕型坦克1933年型 T-26輕型坦克1933年型 [3]
T26本身的設計還是相當不錯的,作為一種輕型坦克,它的裝甲、火力均優於同時期對手,而且機動性相當好。
T26在二戰前大規模使用有3次,西班牙內戰,諾門坎戰役和蘇芬戰爭。在西班牙內戰的時候,T26全面壓倒了德意的輕型坦克,但是經常錯誤的被派去進攻反坦克炮陣地,損失很大。諾門坎戰鬥,T26作為蘇軍的打擊拳頭,把日本的豆坦克打得啞口無言,但是由於裝甲薄弱,也被日軍步兵近戰擊毀了很多。蘇芬戰爭,除了裝甲薄弱以外,T26還被發現火力嚴重不足,無法對付芬軍的堅固堡壘和工事。
從這些戰爭中可以發現,T26可以完成它該完成的任務,比如壓制對方輕型坦克,突破不堅固的防線,快速穿插包圍敵步兵等,它無法完成的任務是攻克設防堅固的敵軍防線,尤其是加強了反坦克火力的防線,這很正常,其他輕型坦克也做不到這點 [3] 
T26的實戰損失確實比較大,這説起來並不是總體設計有很大的缺陷,而是因為蘇聯對T26的某些簡化造成的。對T26這樣的輕型坦克而言,其裝甲基本上只能防一點輕武器,要想提高戰場生存能力,只能從兩方面下功夫,一是機動性,二是良好的觀察能力。高機動性可以減少被擊中,視野好則能更好的發現威脅並進行躲避。T26在機動能力上做得不錯,速度很快,但是取消了指揮塔,使得車長的觀察能力大打折扣,而且T26的車長還要擔任炮長,作戰的時候幾乎無暇進行四周的觀察,因此很容易被側後的火力襲擊,此外T26的火控能力也不太好,精確射擊能力不足,據説在300米內才可以取得比較高的命中率,這麼近的距離對T26薄弱的裝甲來説,實在是太危險了。
T26實際上也代表了蘇聯坦克的一貫特點:裝甲較好,速度較快,強調火力,但是觀察能力和射擊精度較差,人機工程也較差。這種特點在T-34上也同樣表現明顯。
二戰的陸戰兵器當中,坦克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坦克出現於一戰末期,兩次大戰之間的20年發展非常緩慢,1940年德國閃擊西線時,其裝甲部隊主力3型坦克實在比一戰末期法國的雷諾FT17坦克強不了多少。然而就在以後的5年間,歐洲戰場的坦克得到飛速發展。1944年,東線雙方的主戰坦克-比如德國的虎豹、蘇聯的T34/85和IS-2同戰前的坦克已經沒有可比性。1940年是納粹德國最輝煌的一年,德軍的裝甲集羣橫掃西歐,擊潰法國,重創英國,徹底洗雪了一戰的恥辱。説來令人難以置信,創造這個奇蹟的德國裝甲部隊所裝備的坦克,無論質量還是數量,都遠遜英法兩個對手。1940年西線戰事,證明裝甲部隊的戰鬥力更多是來源於戰術,而非武器本身。
評價一種坦克有好幾個指標。首先是火力,坦克炮的威力大概是兵器迷們最津津樂道的。其次是裝甲防護,裝甲和火力是盾與矛的關係,通常坦克都追求盾堅矛利,能擊毀對手而保存自己。最後是機動性,這個包括引擎、傳動和懸掛等等。坦克是強調機動性的陸戰武器,然而過分追求火力和防護,就不得不犧牲機動性。火炮口徑越大,裝甲越厚,坦克就越重,在坦克動力有限的情況下,機動性自然受到影響。因此最優秀的坦克,是三個指標的平衡。
中國於抗戰開始後也引進了88輛T-26坦克,組成了最早的一個裝甲師——第200機械化步兵師,以200師為基幹的第五軍曾於崑崙關戰役中重創日軍第五師團 [5] 
T-26在當時來説,是一款性能不錯的輕型坦克,其火力,防禦力,機動性都不亞於當時主要敵人德軍的二號坦克,還遠遠超過一號坦克的性能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