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封

鎖定
蘭封縣,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地名。即蘭考縣城關鎮、儀封鄉等周邊地區。金朝析東明縣6鄉設蘭陽縣,屬曹州。元朝時期,蘭陽縣改屬汴梁路。明朝將蘭陽縣治移蘭考縣城所在地,縣屬開封府。清朝前期承襲明制,道光四年(1842年)改縣名為蘭儀縣,宣統元年(1909年)改縣名為蘭封。中華民國時期,於1914年將蘭封縣劃歸開封道管轄。 [1] 
古時候史前時期,今蘭考縣境屬豫州之地。西周時期,其西部屬衞國,東部屬戴國。東周王朝春秋時期,春秋五霸首霸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即為:盟葵丘強齊稱霸,其中葵丘即在今蘭考縣境內。歷來分別設置了東昏縣和谷縣 [7] 
中文名
蘭封
別    名
蘭陽蘭儀
蘭考 [2] 
東昏 [13] 
東明縣 [13] 
儀封 [2] 
地理位置
今河南省蘭考縣西部
著名景點
光武濟陽宮碑
銅瓦廂
屬    性
清朝和民國地名
歷史名人
王廷相張伯行傅銅
著名事件
蘭封會戰
文化古蹟
請見夫子處請見書院張良墳
名稱淵源
溥儀 [14] 
非物質遺產
李氏版畫許氏彩塑姬家嗩吶儀封三絃書 [17-19] 

蘭封地理位置

蘭考縣鄉鎮區劃 蘭考縣鄉鎮區劃
蘭封縣蘭陽縣、儀封縣合併而來,故名。清道光五年(1825年),儀封城被淹沒,儀封縣併入蘭陽縣,稱蘭儀縣。清宣統元年(1909年)避溥儀帝諱,改稱蘭封縣。蘭封縣1912年屬開封道,1949年屬鄭州專區。1954年蘭封縣考城縣合併名蘭考縣。蘭封縣屬範圍有今蘭考縣城關、三義賽、儀封、爪營、東壩頭等地。 [2]  [4] 

蘭封燦爛文化

蘭考為“中原文化”之地、文薈之鄉、文化積澱深厚。歷史上曾湧現出許多文人志士和在此為官做事的外地賢達名人,他們不但留下了蜚聲遐邇的政績,還寫下了許多名篇佳作。同時,歷代還留下許多名勝古蹟和傳説典故,雖然大都不復存在但至今仍為人們懷念和稱頌。
重文資教、蔚然承傳。蘭考縣歷來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且素有講學之風。遠在春秋之季,就有孔子周遊中原列國求學,由魯適衞至南鄙儀邑村人請見的故事被載入史冊。漢代的史弼講學,有學生數百人。楊倫講學,弟子達千人以上。由於歷代重視文化教育,培養造就了許多文人志士。據不完全統計、蘭考歷史上闢薦、科舉的人士達1400多人,其中進士、舉人就有319人。考中文狀元的有王鄂(元)、考中武狀元的有楊廷弼。
名著佳作,通古鑑今。歷史上,市內文人志士的著作很多,據不完全統計約有301種。這些著作由於受社會時代的侷限,帶有很強的階級性。有不少著作宣揚忠君思想,為封建統治階級樹碑立傳,但也不乏對勞動人民受苦受難的同情和吶喊。如:封人請見(論法、八佰)、上治河蔬(明潘季訓)、諭屠牛文、催租吏、座右銘等。
昔日勝蹟,二十四景。勤勞智慧的蘭考人民不但締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史,而且還遺留下了無數寶貴的名勝古蹟,但由於年代久遠,許多名勝古蹟被河水淹沒,昔日的巍巍壯觀蕩然無存,只有空名或美談流傳下來,被後人稱頌和懷念。最有名的是三景區二十四景:蘭陽八景是秦台煙柳、馬蹄漁唱、白山樵歌、韓陵曉月、黃河舊跡、東昏廢城、留侯遺冢、陳平古廟;儀封八景是景文故宅、琉璃聖井、金花女營、歸城曉月、楝宛春花、挖泥落雁、青陵樵唱、黃渡漁歌;考城八景是盟台夕照、仙觀飛霞、江墓秋風、李祠雨露、傅塔明檐、梁村曲水、古道柳煙、沁河桃浪。
遺蹟難覓、典故長存。蘭考市境內有許多古蹟,大多無跡可尋,但卻留下了有趣的典故,至今仍令人們難以忘懷。較有名的古蹟有:請見亭、莊周故里、渡蟻橋、丁崗康王廟、老君堂、銅牙城、白茂崗、豹陵、尖冢等。
夏商周春秋中原百國,也是中華歷史上百家姓形成的主要時期。戴,戴國,戴氏,古代西周和東周春秋時代的戴國,為古代周朝分封在中原地區的王室諸侯國,位於今天的河南省蘭考縣。 [5] 

蘭封歷史沿革

古時候,今蘭考縣境屬豫州之地。西周時期,其西部屬衞國,東部屬戴國。歷來分別設置了東昏縣和谷縣,進而演變為蘭陽儀封考城三縣。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在原東昏縣治舊址置東明縣,屬京畿路開封府管轄。金朝析東明縣6鄉設蘭陽縣,屬曹州。元朝時期,蘭陽縣改屬汴梁路。明朝將蘭陽縣治移蘭考縣城所在地,縣屬開封府。清朝前期承襲明制,道光四年(1842年)改縣名為蘭儀縣,宣統元年(1909年)改縣名為蘭封。中華民國時期,於1914年將蘭封縣劃歸開封道管轄,1932年劃歸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管轄,1948年4月改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併為專署駐地。 [1]  清朝時期,蘭陽、儀封二縣合併,稱蘭儀縣,以二縣首字為名。後因諱皇帝溥儀之“儀”字,改蘭儀縣為蘭封縣。1954年,蘭封、考城二縣合併,稱蘭考縣,又以二縣首字為名。

蘭封蘭封會戰

蘭封會戰圖 蘭封會戰圖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5月爆發的蘭封會戰,是抗日戰爭中徐州會戰中的一個支作戰, 中國軍隊12個師的豫東兵團在薛嶽指揮下在河南省蘭封地區對日軍孤軍深入的第14師團土肥原賢二部的的進攻作戰。最後迫不得已掘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意圖以此阻滯日軍進攻,結果使當地百姓遭受了巨大傷害。蔣介石稱蘭封會戰為“千古笑柄”。

蘭封地名演變

蘭考縣地處中原腹地,是由歷史上的谷縣東昏(東明)、蘭陽儀封考城諸縣分合演變而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縣境西部,春秋時稱户牖鄉,戰國時稱户誦邑。西漢建元元年(前140年),始置東昏縣。
儀封,縣名源於《論語》:“儀封人請見(夫子)”的典故。儀封人的解釋為:儀,衞國城邑;封,疆界;封人,掌管邊境事務的官員。儀封人,即儀邑掌管邊境事務的官員。宋代在東明縣西北二十里有一城,曰儀城。至金代,傳説此“儀城”為儀(邑)封人請見夫子處,所以,在封丘東部的黃陵崗(即考城通安堡)置“儀封縣”,具有紀念孔子受訪於儀(邑)封人的含義。“儀城”由此被改稱為“儀封”。 [15] 
新始建國元年(9年),改稱東明縣。曹魏黃初四年(223年)廢縣,宋乾德元年(963年)重建東明縣。金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決口,將縣域分成南北兩部分。金天興元年(1232年)縣治遷河北岸冤句故地,遂將南岸地域析置蘭陽、儀封2縣。蘭陽縣治仍在原東明縣城。元至正十七年( 1357年) ,蘭陽縣城遷於韓陵 (今城關鄉老韓陵村西)。明洪武元年(1368年) ,再遷於馬村(今縣城)儀封在金末建縣,縣治在通安堡。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遷白樓村(今儀封鄉政府所在地)。清道光五年( 1825年)並於蘭陽縣,稱蘭儀縣。清宣統元年(1909年),改稱蘭封縣
縣境東部,古稱戴國。春秋時,改為谷城縣,秦置谷縣。秦楚之際稱甾縣。東漢建初二年(82年),改為考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蘭封、考城2縣均歸陳留專署領導; 1952年6月, 改歸鄭州專署領導.1954年6月,蘭封、考城2縣合併,稱蘭考縣。
縣政府駐原蘭封縣城,隸屬關係不變。1955年4月,蘭考縣劃歸開封地區。1977年12月, 劃歸商丘地區。1980年8月,迴歸開封地區。1983年6月, 開封地區撒銷,蘭考縣隸屬開封市,至2003年未變化。 [6] 

蘭封方言特點

蘭考縣地處中原,緊靠黃河,歷史上戰爭頻察,屢遭河患,人民多有遷徙移居,人口成分復,且然經過多年融合,方言口音情況仍比較複雜。蘭考縣主要分為西南、西北、東北三個語言片區,發音區別較大,但總體上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特點:平翹不分,尖團不分。
語音特點
一、主要特點
蘭考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隸屬開封市。在方言分區上,蘭考方言屬於北方方言區中原官話的一個方言點。在語音上的主要特點是:平翹不分,尖團不分,“拳、傳”合流,“張、蒸、”讀“江、經、虛”,“紅、房”讀“風、黃”等。蘭考方言共有聲母24個,韻母42個,聲調4個。聲母方面主要包括尖團音、知系字、見曉組以及日母字的演變等特徵:韻母方面主要包括古果攝、蟹攝、山攝等一些韻攝的演變特徵,比普通話多了三個複元音韻母一(yo)、(iai)(u);聲調方面,蘭考方言接近於北方方言,沒有入聲,古入聲字根據清濁的不同而歸屬於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在數量上來説,蘭考方言跟普通話差別不大,但具體的運用還是存在着很大的區別。
二、內部差異
在蘭考的16個鄉鎮中,多數都和城關鎮的音系大體相同。但各鄉鎮的口音有些不同的特點,形成了內部差異。這些差異又很難劃出一個明確的地理界限,幾乎任何一個特點都不能在地理上連成一片。不過大體可分為三個音系區:
(-)西南片
以城關為代表的西南部語音區,包括城關鎮、城關鄉、三義賽鄉等,其特點是舌尖前音與
本舌尖後音不分城關鎮及其附近的語言,其突出特點是:聲母中,舌尖後音(zh、ch、sh)發音時翹度不及當通話高,實際發成了舌尖前音(z、c、s)。舌尖前音一般不和舌尖後音相混,但由於其發音部位比普通話的靠後,在與的母i相拼時,實際發音便會與舌尖後音相混,例如:“資”和“只”不分,都讀(tsi)“瓷”和“吃”不分,都讀ts1):“絲”和“詩”不分,都讀(si)值得一提的是,此語音區還存在聲母f和h相混的情況。例如“黃的”讀( fan to),“颳風”讀(kua2"xun2)。
(二)西北片
以谷營為代表的西北部語音區,包括谷營鄉、棗營鄉、東壩頭鄉等,其特點是音後加奧。例如,“雞子”讀作( ti tel),“筷子”讀作(krao"),跟“褲腰”的讀音相混。
(三)東北片
以張君墓為代表的東北語音區,包括張君墓鎮、南彰鎮、堌陽鎮、閻樓鄉、孟察鄉等,其特點是舌尖後音zh、ch、sh一律讀作j、q、x,這就導致韻母由(u)變為(y),“洪音”韻母變成“細音”韻母。例如,“豬”讀作(tFr),“除”讀作(tsy)。
上面的劃分只是就主要走向説的,並非每個鄉鎮都具有本片的全部特點,也並非某個片的每一個特點都是該片獨有而在其他片內絕對找不到的。
隨着人民羣眾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推廣普通話工作的深入發展,蘭考方言正日益向普通話靠攏。 [10] 

蘭封婚喪習俗

一、結婚
1990~2003年,婚嫁禮儀發生新的變化。職業媒妁基本絕跡,但在縣城及張君墓鎮、閲樓鄉等鄉鎮有自發性婚煙介紹所。男女青年找對象二部分是親朋好友介紹,一部分是自由戀愛。然而由於受男女交往的限制及傳統觀念的約束,實際上婚嫁的主流仍沿襲舊時的媒妁之言,即使男女雙方自由戀愛,訂婚時,仍聘請德高望重的熟人作為媒人。
20世紀90年代時,男女雙方結婚前的習俗較為繁瑣,一般為:男女雙方第一次見面時男方到女方家稱“小見面”,俗話又稱作“相媒”,儀式較簡單。若雙方有意,接觸一段時間後再舉行較為隆重的“大見面”儀式,即:男方家人要到女方家送禮錢,一為1000~2000元。過一段時間,男方還要到女方家“換帖”,即:男方父親到女方家交換雙方的生辰八字,給女方送禮錢,般為4000~8000元。回來後宴請媒人。按照雙方的生辰八字査結婚的吉日。查出後再次到女方家“送好”,即定下結婚的具體日期。
2000年後,程序逐步縮減,一般只舉行一次較為隆重的訂婚儀式,男方送女方一定數量的禮金或衣物、金銀首飾等。定親時,男方備重禮富有之家要備“三金”,即金戒指、金項鍊、金耳墜,還要有一定數額的彩禮,最低3000元4000元,一般6000、8000元不等。近年來又出現10001元、10007的金額數字,取“萬里挑一”“萬里挑妻”之意。男方等辦訂婚酒席・結婚前,男方到女方家“送好”,即男家選擇吉日,待女方同意,即定為迎娶之日。婚禮前一天或當日,男方持押帖禮送女方,女方將嫁妝送男方。男、女婚禮前多拍婚紗照。結婚當日,新娘子從孃家起程時要腳穿綠色的鞋子,嫂子要為其梳頭打扮,在縣城及城關鄉、三義寨等地還興“抓錢”(多為孃家母親用衣服角包些硬幣,新娘子隨意抓些,但不能抓完,要為孃家留些)、摔酵餅(發麪用的酵母,一整塊酵母在門檻上磕成兩半,帶走一半,留下一半)。家境較好者租小汽車、公交車迎娶,農村多用三輪車迎娶。路上過橋時,經過窯洞、水井、墳地附近時,遇到十字路口、拐彎處都要鳴放鞭炮,女方親朋作為“送客”隨迎親隊伍到男方家中(縣內有的地方不興“送客”,除至親的去幾人外,其他親朋待“回門”之日由女方家宴請)。至男方家,新娘在下車前,公爹要手拿燃放的鞭炮繞車三圈,以示驅散“妖邪”,婆婆隨即遞上見面禮。到家中首先舉行結婚儀式,又稱“拜天地”,女的站在上首,新郎、新娘在司儀主持下,對蒼天、大地頂禮膜拜。結東後,新郎領新娘入洞房,至門口由新郎將關着的門一腳踹開。新娘進入洞房稍作休息更衣後,新郎、新娘在司儀的安排下向男方長輩、親友行禮,客人給禮錢,名“叩頭禮”,而後大擺酒席以示慶賀(有的地方是拜過天地後襬宴席,將孃家人送走後再進行叩頭禮)。當晚,新郎親朋鬧洞房、喝喜酒。婚後第一天,女方家來人看望新娘子,稱作“瞧”。婚後三天,新郎的同輩親友陪新娘回孃家,名叫“回門”,女方置酒席款待新郎新娘,女方近親朋作陪另外,境內還有男到女家落户的,叫“倒插門”。20世紀90年代後,離婚率逐漸上升,且城鎮高於農村。離婚、喪偶後再婚的增多,老年人喪偶再婚的也逐漸增多。
二、喪葬
人死之後,活人為其更衣入驗。材放在正當門,名為壽終正寢,棺前點上“長明燈”,燒倒頭紙,再到土地廟前或十字路口、水並旁給土地爺報名(也稱報命),把一份黃紙壓在那裏(稱壓魂),然後找人批殃,寫幅,扎社火,訃告親友,其子孫及宗族免披麻戴孝,守靈特吊,舉哀成喪埋葬的前天晚上條莫,也叫辭靈,辭靈時,按照家庭親威關係的長尊排列,依次進行條英祭莫時行禮名稱有二十四拜、巧十三、起九拜、花九拜、九拜等,最簡單的是叩四個頭,祭莫時有樂隊伴奏直至親屬完為止。結東後兒女們都不入睡,為亡者守靈,一夜要燒七追紙。
葬之日,兒女們先去起魂,然後出喪。棺材一般用架子拍或車拉。出靈時由長子打幅,掉老盆,靈柩出頭門後放在架子上或車上,將扎的罩子罩在靈柩上,樂隊前行,後面接着是扎的搖錢樹、聚寶盆、金童玉女、男孝子、靈,女孝子走到大街上停下,進行路祭,一般都祭莫幾個小時,路祭完畢向墳地進發。路上,由亡者外甥掂紙鬥,邊走邊撤紙錢,直到域地。
將到墳地時,孝子一齊向墓坑處跑,稱“搶穴”。理葬前,由大兒媳婦從墓坑的四角各抓把土,拿回家放到屋門後。埋葬時先由大兒子從四個角各埋一土(意思是由兒子埋),接着幫忙的一齊下手埋,墳成後,送葬者共同祭莫,結束殯葬。
成年人亡後,兒孫即以白布矇住鞋面為戴孝。出殯之日,ル女、兒娘全身戴孝,腰繫麻圈,女的還以白繩扎發。亡者的兒子用白布扎頭,扎口往前,侄兒的扎頭方布條扎口在頭的右邊,孫子的扎頭布條扎口在頭的後面,侄、孫上身穿白褂。女的頭頂白方布,穿白褂、半截蒙白布鞋,曾孫子的扎頭方布扎口在頭的後面,但前面系藍布。曾玄孫的扎頭布扎口朝後,前面系紅布。鄉間在人亡後,門貼黃紙,三年不能貼春聯。三週年過後,孝飾即除。1990~2003年,日的喪葬祭奠習俗部分仍有承襲,變化較大的是幹部職工亡故後實行火葬,農村也普遍提倡火葬骨灰保存方式:(一)入棺重葬,政府不提倡(二)將骨灰存放至公墓:(三)購買公墓入葬。隨着殯葬改革的深入,土葬後多不留墳頭或留小墳頭,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有所改觀。 [9] 

蘭封生活習俗

一、服飾
20世紀90年代後,曾流行的穿對襟上衣、偏襟襖,腿扎褲帶,頭圍方巾的服飾習俗除個別老年人尚有穿戴外,逐漸少見。男式服裝中山裝、軍便服逐漸被西裝、夾克、休閒裝等所代替。女式、兒童服裝的面料、款式與過去相比變化更大,日漸與全國服裝流行大勢相同。不少執法單位統一着裝,一些正規企業或窗口單位以服飾標明職業、工種,方便工作。但是嬰幼兒服飾仍保留不少過去的傳統,如:小孩“做九兒”時為小孩準備的棉襖、棉褲邊都不縫齊全,縫製衣服時多用新的白線;不滿週歲的嬰兒冬天一般上穿帶襟襖,下穿連腳棉褲,腳穿貓頭鞋,頭戴老虎頭帽;五月端午節前後,母親會給嬰幼兒縫製“五毒”(蠍、蛇、蚰蜒、壁虎、蜍)肚兜,為孩子消災(後多為市場上購買)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女孩婚嫁時,習慣精心製作棉褲、棉祆、枕套、牀單等生活用品。結婚當天,新娘子一般穿自制的紅色棉襖、棉褲、繡花(冬天結婚的較多,春秋季略少,夏季幾乎沒有)。隨着社會的發展,自制的衣服、生活用品逐漸減少,多為市場上購買,但女孩出嫁時所帶服飾仍為雙數,取“好事成雙”等吉樣之意;結婚當天,新娘子穿婚紗、敬酒禮服成為趨勢。
帽子樣式多樣化,男子有單帽、軍帽、工人帽、火車頭帽、鴨舌帽、風帽、太陽帽,女子頭頂方巾、紗巾、絨巾、絨帽。2000年後,男士除老年人外,冬季多不戴帽。年輕女士多系紗巾、戴時裝帽,年齡較大婦女仍有扎頭巾的。
鞋的種類逐漸增多,由單一的圓口布鞋發展到方口鞋、氣眼鞋、力士鞋、長筋鞋、運動鞋、齊頭皮鞋、尖頭皮鞋、平跟鞋、涼鞋、膠鞋等。除一些農村老年人仍着舊式布鞋外,穿款式新穎的皮鞋、體閒鞋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時尚。
二、飲食
蘭考人習慣一日三餐。一般早飯和晚飯都是饃、菜、湯。中午常吃粥、麪條、鹹湯。1990~2003年,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變為以細糧為主,粗糧為軸。在飲食方面,由粗到精。早、晚飯吃白麪饅頭、喝大米湯、白麪湯,吃炒菜、鹹菜、豆醬等;中午吃湯麪、撈麪、滷麪、炒麪、大米飯,喝雞蛋湯、肉絲湯、魚湯、豆腐湯等,肉、魚、蛋類已成多數家庭常用食品,每逢節日更加豐盛。
白菜、蘿ト、豆芽、豆腐、粉條仍為普通人家家常菜。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紅柿、黃瓜、韭菜等反季節蔬菜大上市,成為大眾菜。苦瓜、生菜等外地菜種在本地已有種植,供人們調換口味。
城鄉居民很喜歡吃自制的鹹菜,如西瓜豆糝、番茄豆糝、糖蒜、鹹雞蛋、豆腐乳、豆醬團、醃白菜、蘿ト豆糝、醬蘿蔔、凍蒜等,菜味別具一格。
三、居住
1990~2003年,蘭考縣多單門獨户,主房多坐北向南。農村住房仍以磚木結構為主,部分村民建起磚混結構的平房及樓房。城鎮居民多建2~3層磚混樓房,部分居民購買別墅或其他住房。樓房外牆多貼瓷片,內牆刷塗料或子以包裝,地板多鋪瓷磚、大理石或水磨石。門窗由木製、鋼製向鋁合金制發展。條件好的家庭,陽台、走廊全用玻璃封閉,室內裝修考究。
20世紀90年代初,縣城職工住房以單位分配為主,平房較多,使用面積小。90年代中期,住房制度改革,房屋商品化。90年代末,縣城開始建住宅樓房,使用面積多在60~100平方米。進入21世紀,縣城開始建住宅小區,小區一般建3~6層樓房或小別墅,單元面積多在100~260平方米之間,內部一般都設計有客廳、卧室、廚房、衞生間、書房等,水、電、暖、氣、有線電視、電話等配套齊全。小區空地綠化,居住環境優美宜人。
四、出行
在城鎮,家庭富裕者走親串友、辦事多乘私家轎車、麪包車,家境一般者騎摩托車。農村大都坐機動三輪車。自行車仍是多數人近途代步工具,路途較遠者乘公共汽車、火車或飛機。2003年,在縣城及幾個建制鎮,除自行車外,摩托車、電動車已經普及,還有公交車和出租車,外出行動十分方便。
五、家庭用具
炊具 20世紀90年代,城鎮居民逐漸使用液化氣、高壓鍋、電飯、電壺、不鏽鋼餐具、塑料製品、廚房排風扇、抽油煙機等。農村也逐漸使用蜂窩煤爐、液化氣灶。進入21世紀,人們講究廚房的美觀、環保、衞生,開始使用電磁爐、微波爐,配以液化氣灶、電飯鍋,炊具以不鏽鋼製品為多,另有搪瓷、鋁製品、塑料製品等。
餐具 20世紀90年代,碗、碟、勺多用精製陶瓷製品,水杯有不鏽鋼杯、玻璃杯、塑料杯、保温杯、一次性紙杯等,酒具有陶瓷、玻璃、金屬、塑料製品等,不僅品種繁多,且向美觀實用方面發展。
傢俱 20世紀90年代,傢俱開始使用組合櫃、組合沙發、組合櫥、寫字枱、酒櫥、高坐餐桌、席夢思牀等。進入21世紀,傢俱開始向美觀、實用、個性化發展,多品種式樣的櫥櫃、沙發、牀、寫字枱、老闆桌、餐桌、電視櫃等進入家庭,有的家庭傢俱隨房子空間定做,講究美觀和諧。
電器 20世紀90年代,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石英鐘開始進入城鄉家庭。21世紀初,家庭DVD,VCD機,組合音響,家庭影院,自動時鐘,萬年曆鍾,電腦,彩色電視機,液晶電視機,等離子電視機,電冰箱,電冰櫃,洗衣機,滾筒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電熱水器,淋治房,空調,電話,手機也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
六、娛樂
20世紀90年代,唱卡拉K、打枱球、跳舞、玩電子遊戲在青少年中興起。看電視、看錄像、打撲克、搓麻將是人們喜愛的項目。21世紀初,互聯網、有線電視進入家庭,上網玩遊戲、聊天,看電視,唱歌、跳舞、舞劍、打太極拳、散步、垂釣、假日外出旅遊健身的人越來越多,文體娛樂活動形式漸趨多樣化。 [8] 

蘭封節日習俗

春節蘭考人稱春節為“過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又稱“過年下”,是一年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舊時,蘭考流傳有句俗語説“臘八、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春節原本僅指農曆正月一日這一天。現在泛指從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開始就有“過年味兒”,一直到正月十五日即過小年後才結東,其間以正月初一到初三為最隆重。男女老少,吃好,喝好,穿好,玩好,達到休養生息的目的。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前(祭灶過後),家家都忙於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如今蘭考流傳有一首過春節的民謠:“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ニ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蒸慢頭:年三十ル,貼門神兒。”大年三十兒慣稱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貼春聯、年畫(直系長輩過世後,晚輩三年不貼)。中午吃餃子(又叫扁食),晚上大人給小孩發壓歲錢全家人吃團圓飯。而民間最重要的活動是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歲。蘭考人仍沿襲以往的許多習俗。20世紀80年代後期,除タ之夜雖然不再“祭祖”了,但有互拜親友,看電視(春節晚會),猜謎語的習俗,有的全家人團聚一堂,互相勉勵,慶祝一年開始。“守歲”在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容。當午夜的鐘聲響過,人們爭放第一掛鞭炮,這又意味着蘭考人開啓未來的決心和幹勁。初一五更時分起牀放鞭炮,煮餃子,晚輩給長輩盛飯。吃飯時,家有幾口人就盛幾個碗,即使人不在家,也盛上,意思是全家平安團圓。飯後宗族、鄰里相互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舊時拜年一般多由家長帶領,先拜長輩近族、鄰友,以後再去遠處各家。各家為接特賀年客人,常備煙、茶、瓜子、花生、糖果等。初一午後,年活動即告結東。正月初二開始走親成,這天出(出門)的國女要回孃家。正月初三為條攻、宗祖的日子,出嫁的婦女雙親若有過世的,則要回孃家上墳燒紙,以示紀念。初五為“破五家家吃烙餅,日“補窮”。中午捏餃子吃,稱程破五,又稱捏五窮。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起,人們時興互寄賀年卡拜年。進入21世紀,親朋好友開始發送電子部件或手機短信相互問候拜年。
燈節農曆正月十五為“燈節”,又稱“元肖節”,民間稱“小年”,是一個傳統的節日燈節來臨之前城鄉居民要買煙花、鞭炮等,到晚上,家家點燈籠,在家門、路口、井台放燈(蠟燭),點煙花,放鞭炮,還要到祖墳上放燈台(用粗麪做成,上有注坑插谷杆加上一些植物油點燃,現在用蠟燭代替)。燈節為3天,農曆正月十四為“試燈”,十五為“正燈”,十六為“了燈”。高潮是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都要在門邊、水缸上、鍋台上、桌子上、糧國上等地方點上燈(蠟燭),還要到自己吃水的井上給“龍玉爺”送燈。各家還要給祖墳送燈、焚紙、燃系花、放鞭炮,以表達對死者的紀念和對祖先的尊敬,也表示死者後繼有人。點燈後,放過煙花和鞭炮,傳統上一家老小圍在一起吃餃子。但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元宵(湯圓)上市,吃元宵逐漸成為習俗。
節日的主要活動是觀燈和放煙花,20世紀90年代起,這天的文化娛樂活動更是一年勝過年。白天在街頭舉行舞獅、舞龍、踩高蹺、扭秧歌、跑早船、玩火龍等活動。入夜,縣城及一些鄉鎮、單位、村莊舉行煙花晩會,火樹銀花,觀者如潮。
ニ月ニ農曆二月初二,又稱龍抬頭。舊時,在頭天(二月初一)傍晩用草木灰在院子裏圍上幾個大圓圈,一旁畫個梯子,以示糧畫高大,圈中心埋上幾粒糧食,象徵是糧囤,意思祈禱當年風調雨順,五穀本登,各種糧食滿回。制初二那天早飯,家家户户吃涼粉,俗稱“三月二,演粉(涼粉是用綠豆或紅響的澱粉煮熟冷卻而成的)。小孩多在這一天剪頭髮。這一大人們本到地裏幹活,怕觸動龍頭,女的不線做衣,怕則瞎龍眼,此俗現已不普遍。20世紀90年代後,兒乎只有吃涼粉和小孩剪頭髮的習俗了。
清明節又稱鬼節,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那一天。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祭把節日是祭祖和掃基的日子。掃俗稱上蚊,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早晨各家門兩邊都描柳條,意為死者招魂。人們帶上獻、黃紙給已故親人添攻、燒紙,以祭念亡靈。現在,機關、出體、學校等單位幹部職工,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先烈遺志,常到烈士墓前掃墓,獻花圈,以寄託対先烈的敬仰和哀思。清明節那天,到焦裕祿烈士前祭拜成為蘭考人民的傳統。
三月三農曆三月三日為桃會日,傳説是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天宮百神聚會)。俗語有“三月三,炒雞蛋”的説法。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仍保留早上吃炒雞蛋的習俗。
端午節“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反映民間過端午節習俗的一首兒歌。吃粽子劃龍船是為了悼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古代“端”為、“始”的意思,又常把年時當做“陽辰”,所以又稱端陽節。古人把五月初五看作是惡月惡日,諸事不吉,就常在家門前插艾、掛葛蒲,用來趨吉避凶。給小孩做黃肚兜,肚兜上扎着五毒動物,小孩穿上可以免災、健康成長。20世紀90年代後,端午節這天吃粽子逐漸普遍,民間還有當天包糖包吃的習俗,其他習俗已不多見。
六月初一農曆六月初一,又稱“過半年”,這時,夏糧入圓,秋忙未到,人們炸油條、糖糕,改善生活,歡慶豐收。娘婦一般要帶油條、糖糕、燒餅回孃家。
六月六農曆六月初六,舊稱“天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初六,他聲稱得到了上天賜給他的天書,於是把這天定為天節,就是饋贈、詞語的意思。蘭考人又稱這天為“力月”(音),在這一天日未出的時候,炒炒麪,用開水或熱湯攪,加入糖或鹽食之。據説吃了炒麪可去濕熱,兔目疾,除腹痛。午時曝書曬衣,蟲不侵蝕。蘭考農村舊俗“六月六,請姑姑”,即接自己家已出嫁的姑娘,到孃家聚。這天蘭考部分地區,還有到墳地燒紙的習懼。
七月七七月初七,習稱七タ節、女兒節、乞巧節。因為這天是牛郎織女相聚之夜,現在視為中國的情人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麪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少女節”、“女兒節”。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穿針乞巧,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嫺熟,更乞求受情婚煙的煙緣巧配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傳統節日。節前,各家都買月餅,水果、蔬菜,肉,酒等備用,同時還做包子,糖火燒等,家家改善生活,國家歡樂,鄰里互贈月餅。晚上,把月餅。花生、毛豆角,西瓜等瓜果和熟食品擺在庭院中的桌子上,在月光下祭月、賞月,全家人起吃飯(亦稱團圓飯)。有的是在節前,有的是在節後,帶着月餅等禮物走親訪友
重陽節農曆的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也叫雙九節。古代以九為陽,六為陰,雙九就是重陽,故稱重陽節。每到重陽,人們就會想起王維寫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插茱少一人”這首時。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是人們老愛老、思念雙親,湯塑團圓的日子。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這天現在已成為尊老,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十月ー 農曆十月初一,舊時稱“放鬼節”,這天人們到已故親人的墳上焚紙祭莫,其用意是送衣避寒、可謂是對亡人的一種悼念方式。
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又是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日至23日之間。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蘭考俗語有“吃過冬至畫,一天長一線”之説。這天人們都要割內包餃子吃。
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因此農曆十二月叫月。臘月初八這一天,人們習慣早上喝臘八粥(棗、紅豆、黑豆、綠豆、葡萄乾、米、冰糖等放在一起熬製的粥)。這天過後,年味逐漸濃了起來。
祭灶農曆十二月ニ十三日為中國民間的祭灶節。舊時,人們為了讓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説好話,家家都要擺上灶王爺的牌位,當天蒸年糕,買祭灶糖,作為祭品。晚上用秫秸扎馬,作為灶王爺昇天的坐騎。在灶神像前燒香、焚紙、擺祭品。然後點燃舊神像和坐騎,口中唸唸有詞,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多帶黑小白妮、放鞭炮、牛犢驢駒”等。祈禱灶神給人間帶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至21世紀初,蘭考民眾大多僅保留吃祭灶糖(即芝麻糖,俗稱麻糖)、放鞭炮的習俗。 [11] 

蘭封歷史名人

石守信 [12-13] 
張伯行 [2]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