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711年

鎖定
1711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辛卯年,是兔年年號:清聖祖康熙五十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四開始。
中文名
1711年
紀    年
辛卯年,兔年
中國朝代
清朝
大事件
福建等地人民發動反富户屯糧起義

1711年基本介紹

1711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辛卯年,是兔年年號:清聖祖康熙五十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四開始。

1711年年度事記

1711年傳統紀年

年號:清聖祖康熙五十年辛卯年(兔年

1711年一月

1月,瑞典查理十二世國王宣佈瑞典將拋棄不但沒有任何其他國家使用,也沒有達到其目標的歷法,並回到儒略曆。

1711年三月

3月,戴名世《南山集》案發。戴名世當時是翰林院編修,他為諸生時,曾著《南山集》一書,書中關於南明永曆朝事多采自《滇黔紀聞》。《滇黔紀聞》為戴名世同鄉方孝標作。
3—7月,摩爾達維亞戰役波爾塔瓦會戰後,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4萬餘俄軍陷入17萬土軍土耳其和韃靼(克里木汗國)軍隊的重圍。7月以俄國的失敗告終。俄國被迫放棄亞速,拆毀亞速海沿岸的工事。根據1711年7月俄土《普魯特和約》,亞速重歸土耳其。 [1]  彼得飢餓的軍隊在那裏挖壕固守,並遭到包圍。但包爾塔濟並不圍攻俄國人,反而談判。假使他能堅持加以圍困,則彼得將被迫投降,而歷史的結果也將是另一番景象。

1711年四月

4月,福建發生災荒,許多農民缺糧。當地富裕大户,乘機屯積米糧,不顧百姓死活,企圖獲取暴利。泉州府永春、德化兩縣聯界地方人民,忍無可忍,發動起義,反對富户屯糧。

1711年五月

5月,《助字辨略》一書由海城盧承琰刊刻成。《助字辨略》,五卷,劉淇編撰,是一部關於虛字的字典書。劉淇字武仲,又署龍田,號清泉,確山人,寓居濟寧。他工詩古文,除《助字辨略》外,還有《周易通説》、《禹貢説》《堂邑縣誌》等著述。

1711年六月

張玉書 張玉書
6月,《佩文韻府》一書修成。該書是康熙帝命張玉書等七十六人撰,於康熙四十三年始修。它是一部彙編詞藻典故的詞典。《佩文韻府》根據元陰時夫《韻府羣玉》和明凌稚隆五車韻瑞》的“事繫於字,字統於韻”的體例,又大加增補而成。

1711年七月

7月21日,《普魯特和約》俄國彼得一世將亞速歸還給土耳其,拆除塔剛羅格等要塞,同意從波蘭撤軍,不再幹涉波蘭的內部事務(後兩條他從未執行過)。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得到自由通過回國的權利,但對他的敵手輕易逃走極為失望。有三年時間他拒絕離開土耳其,繼續徒勞地力促土耳其對俄國採取大的作戰行動。 [2] 

1711年十二月

12月15日,哥本哈根發生鼠疫

1711年出生

4月26日,大衞·休謨出生,逝世於1776年,是蘇格蘭的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他被視為是蘇格蘭啓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9月25日,(農曆八月十三日)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出生,在位期間清朝國力達到頂峯。(逝世於1799年 2月7日)。
米哈伊爾·瓦西裏耶維奇·羅蒙諾索夫俄羅斯化學家、詩人和哲學家(逝世於1765年)。

1711年逝世

4月17日,約瑟夫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出生於1678年)
5月,理學家邵廷采因病去世,終年六十四歲。邵廷采,初名行中,更名廷採,字允斯,浙江餘姚人。他出身讀書門第,青少年時期在姚江書院學習理學,受教於沈國模
5月11日,著名學者王士禛病逝,終年78歲。王士禛,字貽讓,號阮亭,又自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人。他出身於大官僚世家,自幼受封建正統教育,有條件博覽羣書。
5月18日,大學士張玉書熱河病故,終年70歲。張玉書,字素存,號潤甫,江南丹徒(今江蘇丹徒)人。

1711年清朝事件

福建等地人民發動反富户屯糧起義
康熙五十年(1711)四月,福建災荒起義。他們首先張貼揭帖,指出如果各處富户,不將屯積米石糶賣,就必定要遭到搶奪。隨後,憤怒的人民組織起來,開始只有幾百人,很快就發展到數千人。起義的人民搶奪富户屯積的糧米,並豎旗放炮,拒敵官兵。康熙帝得知消息後,曾諭示大學士等説:起事百姓原非盜賊,只因年歲欠收乏食,富户又將米糧屯積,乃不得已而行之。既便如此,清政府還是派軍隊前往鎮壓。閩浙總督範時崇檄行汀州鎮、漳州鎮兩總兵官,調延平協遊擊楊英,從仙遊縣進兵,同安營遊擊晉賦,從安溪縣進兵;調漳州城守營遊擊林發,西路入剿;又調汀州鎮標遊擊楊潤,把守永定縣。起義的農民見清朝官兵四面合圍,便躲入太湖巖地方,後又聚眾和清軍拼殺。經過後洋及葉板兩地激戰後,起義農民損失較大,一百四十五人被官兵俘獲,張振、王富、蘇標等領導人先後被擒。起義農民並未因此停止鬥爭,起義的主要領導者陳五顯機智地躲過了清軍的搜捕,隱藏到大山深處。後來,範時崇採用剿撫並用策略,派人帶領牌照,到深山進行招撫,答應免除死罪,陳五顯等二十一人才於這年十月歸降清政府。
清政府審理《南山集》案
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案發。方孝村曾任學士,順治十五年因科場案牽連遣戍,一年後赦歸。康熙十二年赴滇黔,吳三桂反清,他拒官不受,被黔撫曹申吉拘留。方孝標倦裝癲狂,乘間逃出,返回江南,追記在滇黔所見所聞,因著《滇黔紀聞》。康熙二十二年,載名世在“與餘生書”一書中論寫史時,認為南宋滅亡前僅居一小島,而史書中對此記載非常詳細,南明弘光政權在南京,隆武政權在閩越,永曆政權在兩粵和滇黔,地方數千裏,首尾十七、八年,更應當詳細記述。康熙四十一年,《南山集偶鈔》輯成時,方苞朱書作序,龍雲鍔以及戴名世的學生龍玉王捐資刊行。康熙五址年十月十二日,左都御史趙申喬疏參戴名世妄竊文名,恃才放蕩,私刻文集,肆口遊談,倒置是非,語多狂悖,今身膺恩遇,叨列巍科,猶不追悔前非,焚削書板,似此狂誕之徒,豈容濫廁清華。康熙帝命有司嚴察審明。康熙五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刑部審察戴名世《南山集》案,認為戴名世書內,將本朝年號削除,號入永曆大逆等語。據此,戴名世立即凌遲,方孝標所著《滇黔紀聞》內也有大逆等語,應銼其屍骸,二人之祖父子孫兄弟及伯叔父兄之子年十六以上者俱擬立斬,十五以下者及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給功臣家為奴。方氏族人擬發往烏喇、寧古塔。汪灝、方苞為戴名世書作序,俱應立斬。康熙帝命九卿議奏。四月初十日,刑部等衙門再議此案。康熙帝諭大學士等:汪灝在內廷纂修多年,已經革職,免死入旗。方氏族人不應留於本處,命將刑部奏本暫貯內閣。康熙五十二年二月,清政府就《南山集》案作最後處理:戴名世立斬,其家人從寬免治罪。方孝標之子方登峯等免死,並其妻子充分黑龍江。受牽連的汪灝、方苞等免予治罪,入旗。龍雲鍔、方正玉免死,徙其家。
清政府處理陳四流民案
康熙五十年(1711),清政府處理陳四流民案,許多官員因此被降級。先是,山東百姓班漢傑叩閽控告山西陳四等聚眾搶劫。陳四等供稱因康熙四十四、四十五兩年本省欠收,故於四十六年自山西帶領婦人、子女、親戚一百三十餘口逃荒於陝西慶陽府居住兩年半,康熙四十八年至河南,又由河南流移至湖廣、貴州。刑部議將該案發往湖廣,由總督會同河南巡撫查明嚴審,陳四等婦人子女發回原籍取保安插。康熙帝認為刑部所議非常荒謬,他説:山陝等省每年都獲豐收,陳四等何曾遭遇饑饉?如果是流移饑民,自應徒步荷擔,沿途乞食,到有良田地方就應停下耕種,養瞻妻子,為何又乘騾馬,手執刀槍等器械繞行各省。似這樣十百成羣,越界遠行,該總督並不上奏,不知是何居心?況且如此多人飄流幾年,每日需要許多口糧和餵馬草料,都從何處取來?這種人怎麼可能會是流民!以前有偽朱三太子事件,許多人都知道,一些富豪大户還把他迎至家中,供其酒食,請人教他讀書,此等事情朕都知道。康熙帝責備刑部尚書齊世武、卞永譽辦事草率。十月初一日,經再議,陳四以鳩黨搶奪處斬立決,陳六等三十六人及婦女三十六人發往黑龍江,給披甲人為奴。康熙帝當日就流民陳四一案召陝西、湖廣、貴州三省原任督撫、禮部尚書貝和諾、刑部尚書齊世武、郭世隆、工部尚書陳詵左都御史趙申喬等,詰問縱容滋蔓陳四等情由,下部察議。經部議,郭世隆革職,陳詵、齊世武等各降五級留任,趙申喬降四級留任,貝和諾降一級調用。陳四等所經過府州縣官,行文該督撫查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