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龔勝

(西漢人物)

鎖定
龔勝(前68~11年),字君賓,徐州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人。漢朝大臣、學者,與龔舍並稱“楚國二龔” [1] 
年少好學,通曉五經,選為郡吏。舉茂才出身,起家重泉縣令。漢哀帝時,授諫大夫,上書抨擊刑罰嚴酷、賦斂苛重的問題,遷丞相司直。不滿漢哀帝寵幸董賢,出為渤海太守,遷光祿大夫、諸吏給事中。外戚王莽秉政時,歸老鄉里。 [3] 
新朝始建國三年(11年),授太子師友、國子祭酒,拒不受命,絕食而死。 [3] 
全    名
龔勝
君賓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徐州彭城
出生日期
公元前 68年
逝世日期
11年
最高官職
光祿大夫

龔勝人物生平

龔勝(字君賓),龔舍(字君倩),二人相友,並著名節,故世人謂之楚國兩龔。少皆好學明經,龔勝為郡吏,三舉孝廉,以王國人不得宿衞補吏,再為尉,一為丞,龔勝輒至官乃去。舉茂才,為重泉縣令,因病去官。大司空何武執金吾閻崇推薦龔勝。漢哀帝為定陶王時,已聞其名,徵為諫大夫。引見,勝薦龔舍及亢父寧壽、濟陰侯嘉,有詔皆徵。龔曰:“竊見國家徵醫巫,常為駕,徵賢者宜駕。”上曰:“大夫乘私車來耶?”龔勝曰:“唯唯”。有詔為駕。龔舍、侯嘉至,皆為諫大夫。寧壽稱疾不至。
龔勝居諫官,數上書求見,言“百姓貧、盜賊多、吏不良、風俗薄”,災異數見,不可不憂。制度太奢,刑罰太深,賦斂泰重,宜以儉約先下。其言祖述王吉貢禹之意。為大夫兩年餘,遷丞相司直,徒光祿大夫,守右扶風。數月,上知龔勝非撥煩吏,乃復還為光祿大夫、諸吏給事中。龔勝言董賢亂制度,由是違逆上心。
歲餘,丞相王嘉上書薦故廷尉、梁相等人,尚書枱劾奏王嘉“言事恣意,迷國罔上,不道”。皇帝下將軍中朝者議,左將軍公孫祿,司隸鮑宣、光祿大夫孔光等十四人,皆以為嘉應迷國不道法。龔勝獨書議曰:“王嘉資性邪僻,所舉多貪殘吏。位列三公,陰陽不和,諸事並廢,咎皆繇嘉,迷國不疑,今舉相等,過微薄”。日暮議者罷。明旦復會,左將軍公孫祿問龔勝:“君議亡所據,今奏當上,宜何從?”勝曰:“將軍以勝議不可者,通劾之。”博士夏侯常見龔勝應祿不和,起至龔勝身前,謂曰:“宜如奏所言”。龔勝以手推夏侯常曰:“去!”後數日,復會,議可復孝惠帝孝景帝廟否,議者皆曰宜復。龔勝曰:“當如禮”。夏侯常復謂龔勝:“禮有變”。龔勝疾言曰:“去!是時之變。”夏侯常恚,謂龔勝曰:“我視君何若,君欲小與眾異,外以採名,君乃申徒狄屬耳!”
先是,夏侯常又為龔勝説“高陵有子殺母者”。龔勝白之,尚書問:“誰受?”對曰:“受夏侯常”。尚書使勝問常,夏侯常連恨龔勝,即應曰:“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詳,妄作觸罪”。龔勝窮,無以對尚書,即自劾奏與夏侯常爭言,洿辱朝廷。事下御史中丞,召詰問,劾奏“龔勝吏二千石,常位大夫,皆幸得給事中,與論議,不崇禮義,而居公門下相非恨,疾言辯訟,惰謾亡狀,皆不敬”。皇帝下制曰:“貶秩各一等”。龔勝謝罪,乞骸骨。上乃復加賞賜,以子龔博為侍郎,出龔勝為渤海太守。龔勝謝病,不任之官,積六月免歸。上覆徵為光祿大夫,龔勝常稱疾卧,數使子上書乞骸骨,會哀帝崩。
初,琅邪邴漢亦以清行徵用,至京兆尹,後為太中大夫王莽秉政,龔勝與邴漢俱乞骸骨。漢昭帝時,涿郡韓福以德行,徵至京師,賜策書束帛遣歸。詔曰:“朕閔勞以官職之事,其務修孝弟以教鄉里。行道舍傳舍,縣次具酒肉,食從者及馬。長吏以時存問,常以歲八月賜羊一頭,酒二斛。不幸死者,賜復衾一,祠以中牢”。於是,王莽依舊故事,白遣龔勝、邴漢。策曰:惟元始二年六月庚寅,光祿大夫、太中大夫,耆艾二人,以老病罷。太皇太后使謁者僕射策詔之曰:蓋聞,古者有司,年至則致仕,所以恭讓而不盡其力也。今大夫年至矣,朕愍以官職之事煩大夫,其上子若孫若同產、同產子一人。大夫其修身守道,以終高年。賜帛及行道舍宿,歲時羊酒衣衾,皆如韓福故事。所上子男皆除為郎。”於是,龔勝、邴漢遂歸老於鄉里。邴漢兄子邴丹亦養志自修,為官不肯過六百石,輒自免去,其名過出於邴漢。
參見《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龔勝後世紀念

平生愛讀龔勝傳,進退存亡斷得明。範叔綈袍雖見意,大顛衣服莫留行。
此時要看英雄樣,好漢應無兒女情。只願諸賢扶世教,餓夫含笑死猶生。 [2] 

龔勝受到推薦

龔勝曾受到什邡人楊宣的大力舉薦。《華陽國志·卷十·先賢士女總贊中·廣漢士女》記載:(楊宣)又薦遼東王綱、琅琊徐吉、太原郭越、楚國龔勝等宜贊隆時雍。 [4] 
參考資料
  • 1.    班固《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兩龔皆楚人也,勝字君賓,舍字君倩。二人相友,並著名節,故世謂之楚兩龔。少皆好學明經,勝為郡吏,舍不仕……勝居彭城廉裏,後世刻石表其里門。
  • 2.    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卷十九》:疊山北行,劉洞齋華父送以寒衣,不受,答以詩曰:“平生愛讀龔勝傳,進退存亡斷得明。範叔綈袍雖見意,大顛衣服莫留行。此時要看英雄樣,好漢應無兒女情。只願諸賢扶世教,餓夫含笑死猶生。”堅瓠集
  • 3.    《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26]
  • 4.    《華陽國志·卷十·先賢士女總贊中·廣漢士女》:楊宣,字君緯,什邡人也。少受學於楚國王子張,天文、圖緯於河內鄭子侯,師楊公叔,能暢鳥言,長於災異,教授弟子以百數。成帝徵拜諫大夫。帝無嗣,宣上封事,勸宜以定陶恭王子為太子,帝從之,出宣為交州牧。太子即位,為哀帝。拜河內太守,徵太倉令。上言宜封周公、孔子後,帝從之,封周公後公孫相如為褒魯侯,孔子後孔均為褒成侯。又薦遼東王綱、琅琊徐吉、太原郭越、楚國龔勝等宜贊隆時雍。平帝時,命持節為講學大夫,與劉歆共校書。居攝中卒。門生河南李吉、廣漢嚴象、趙翹等皆作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