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欣

(西漢第十三位皇帝)

鎖定
漢哀帝劉欣(前25年—前1年),兗州定陶(今山東菏澤)人。西漢第十三位皇帝。漢元帝劉奭之孫,定陶恭王劉康之子。 [1] 
陽朔二年(前23年),劉欣成為定陶王,綏和元年(前8年),被冊立為太子。綏和二年四月初四(前7年5月3日),劉欣即位稱帝。此時西漢災異頻發,京城和城郊發生暴動,隴西、北地、西河等地也爆發農民起義,嚴重的社會危機使得“更受命”思潮盛行起來。建平二年(前5年)六月,劉欣改元太初元年,自稱“陳聖劉太平皇帝”,不久之後又恢復原樣。劉欣喜好酒色,寵信董賢,曾試圖禪讓給對方。針對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危機,劉欣有意打壓外戚宗室,試圖採用師丹的“限田議”來限制豪強大地主的土地兼併,但因權貴的反對而擱置。後選擇拔擢王氏家族權勢,以此抑奪外戚傅氏、丁氏集團勢力。元壽二年(前1年)五月,恢復三公體制,試圖改革司直、司隸,增設司寇,但因日益病重而未能施行。 [2] 
元壽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前1年8月15日),劉欣去世,時年二十五歲。諡號孝哀皇帝,葬於義陵 [2] 
全    名
劉欣
別    名
漢哀帝
諡    號
孝哀皇帝
封    號
定陶王、皇太子(即位前)
尊    號
陳聖劉太平皇帝
年    號
建平、元壽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定陶國定陶縣(位於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
出生日期
公元前 25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 1年8月14日(元壽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逝世地
長安未央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
陵    墓
義陵
安葬地
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周陵鄉南賀村
前    任
漢恭皇劉康(定陶恭王)、漢統宗孝成皇帝劉驁
繼    任
定陶王劉景、漢孝平皇帝劉衎
在位時間
前7年5月5日—前1年8月14日

劉欣人物生平

劉欣早年經歷

漢哀帝劉欣,是漢元帝劉奭的孫子,定陶恭王劉康之子,母為丁姬。陽朔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前23年10月12日),劉康去世,劉欣繼承王位,由祖母傅太后親自撫養。 [1]  [3]  [4] 

劉欣成為儲君

劉欣長大後,他的伯父漢成帝劉驁無子嗣。元延四年(前9年),劉欣與中山王劉興同時入朝。當時,劉欣的太傅、相國、中尉都跟隨劉欣入朝了,而劉興只帶了太傅。劉驁不理解,就問劉欣為什麼帶這麼多人,劉欣説:“朝廷有令,各諸侯王來朝,其封國中俸祿在二千石的官吏應一同前來。太傅、相國、中尉都是二千石,所以都應同來。”劉驁叫劉欣背誦《詩經》,劉欣順利地背了一遍,並且能理解詩句的含義。某一天,劉驁去考察劉興:“諸侯王入朝只帶上太傅,是根據哪條法令?”劉興無言以對。劉驁又讓劉興背誦《尚書》,發現他不能順利背下來,劉驁請他吃飯,發現他吃的很慢,離席之時,連襪帶子也掉下來了。於是劉驁認為劉欣更厲害,並多次稱讚他。 [5] 
傅太后把珍寶贈給昭儀趙合德和劉驁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根,向他們請求立劉欣為太子。趙合德與王根見劉驁沒有太子,而他們兩人都想事先結好於劉欣,為今後的富貴做長久打算,於是,他們倆就在劉驁面前誇讚劉欣。劉驁也器重劉欣。綏和元年(前8年),劉驁立劉欣為太子。 [6] 

劉欣繼位為帝

綏和二年三月十八日(前7年4月17日),劉驁在未央宮去世。同年四月初四(前7年5月3日),劉欣繼承帝位,是為漢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為太皇太后,皇后趙飛燕為皇太后,並賞賜五服之內的宗室每人四匹馬,吏民加爵,百户牛酒若干,三老、孝悌、力田、鰥寡孤獨之人各自被賜予布帛。 [7-8] 
綏和二年五月十九日(前7年6月16日),劉欣立王妃傅氏為皇后,隨後下詔:“《春秋》中提到,母以子貴。尊傅太后為恭皇太后,丁姬為恭皇后,設置左右詹事,她們的食邑與太后,皇后相同。”追贈傅太后之父為崇祖侯,丁姬之父為褒德侯。封舅舅丁明為陽安侯,表兄弟丁滿為平周侯。追封丁滿之父丁忠為平周懷侯,傅晏為孔鄉侯,皇太后之弟侍中、光祿大夫趙欽為新成侯。” [9] 
同年六月,劉欣下詔:“曲陽侯王根曾在大司馬之位上建議先帝立太子,以安社稷,所以給他加封二千户。丞相孔光,大司空汜鄉侯何武各加封一千户。” [10] 

劉欣寵愛董賢

建平二年(前5年),太子舍人董賢在殿下傳奏,劉欣望見後,對他的容貌很喜歡,於是問他:“你是舍人董賢嗎?”隨後,劉欣召董賢上前對話,並封他為黃門郎,董賢自此開始受到寵愛。董賢之父雲中侯董恭也在當日被劉欣徵召擔任霸陵縣令,升為光祿大夫。董賢越來越得寵,不久後擔任駙馬都尉、侍中。劉欣外出時,令董賢陪同乘車,在宮中則要求董賢隨侍左右。接下來的一個月之內,董賢所得賞賜竟達到上億錢,富貴震動朝廷。 [11] 
董賢性情柔和,用諂媚逢迎劉欣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劉欣每次給董賢休息日,他都不肯出宮,而是留在宮中服侍劉欣用藥。劉欣認為董賢平時很難回家一趟,於是下詔讓董賢的妻子進宮,讓她也居住在董賢宮中的住處,就像長吏的妻子能夠住在官舍一樣。隨後,劉欣又封董賢的妹妹為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把她的住舍改名為椒風殿,來與皇后的椒房殿相配。 [12] 
董賢、董賢之妻、董昭儀三人從早到晚都侍奉在劉欣左右,劉欣賞賜給董賢之妻以及董昭儀的財產也有上千萬錢。劉欣任命董恭為少府,賜爵關內侯,不久之後,又遷徙他擔任衞尉。劉欣又讓董賢的岳父擔任將作大匠,董賢的弟弟擔任執金吾。後來,劉欣令將作大匠為董賢在自己的義陵旁建造墳塋。 [13] 
建平四年(前3年)三月,劉欣想給董賢封侯,但沒有正當的緣由。正好待詔孫寵、息夫躬等人控告東平王劉雲的妻子在祭祀時涉嫌祝告鬼神,劉欣把這件事委付給有關部門處理,最後涉事者們全都認了罪。隨後,劉欣命令孫寵、息夫躬再去通過董賢的途徑去控告這件事,並順理成章地因董賢等人的“功勞”,而下詔封董賢為高安侯,息夫躬為宜陵侯,孫寵為方陽侯,各自食邑一千户。不久後,劉欣又增封董賢二千户。丞相王嘉有點懷疑東平王一事是否冤枉,所以他非常討厭息夫躬等人,並多次對劉欣説,董賢擾亂了制度。元壽元年(前2年)三月,王嘉被劉欣下獄處死。 [14] 
劉欣越來越喜歡董賢,想抬高他的地位,但劉欣之舅丁明不同意。元壽元年(前2年)九月,劉欣數落了丁明的罪狀,將丁明免官讓其回家。元壽元年十二月初六(前2年1月30日),劉欣令董賢擔任大司馬、衞將軍。當時,董賢二十二歲,他雖為三公,但常在殿中執事,掌管尚書,百官靠董賢向劉欣奏事。董賢認為,他的父親董恭沒有資格身處九卿之位,於是,劉欣調任董恭為光祿大夫,俸祿中二千石。董賢的弟弟董寬信代替董賢擔任駙馬都尉。董氏親屬都以侍中諸曹的身份擔任奉朝請,董氏一族所得的寵愛遠在劉欣的母親丁姬、祖母傅太后兩家之上。 [15-16] 
元壽二年(前1年)正月,匈奴單于來朝,劉欣在宴會上召見了他。匈奴單于對年輕的董賢感到好奇,於是詢問翻譯。劉欣令翻譯回答説:“大司馬年輕,因賢能而出任此官職。”匈奴單于起身行禮,恭賀漢朝獲得賢臣。 [17] 

劉欣欲求禪讓

先帝劉驁的外戚王氏家道衰落,只有平阿侯王譚的兒子王去疾,之前在劉欣為太子時得到劉欣的寵幸。等劉欣即位後,王去疾擔任侍中、騎都尉。劉欣認為王氏已經沒有了高居官位的人,於是,劉欣因舊日的情誼去親近王去疾,提拔他的弟弟王閎擔任中常侍。王閎的岳父蕭鹹,是蕭望之的兒子,他長期擔任郡守,後因患病而免職,後來,劉欣讓蕭鹹去擔任中郎將。蕭鹹、蕭育兄弟並在朝廷,董賢的父親董恭很羨慕他們,還想與他們結為親家。王閎替董賢的弟弟董寬信求娶蕭鹹的女兒為妻。蕭鹹惶恐不敢當,對王閎説:“董賢冊封大司馬,皇上給他的冊文説‘在朝中掌事誠信’,這可是堯禪位給舜之文啊,根本不是三公冊文該有的話。我們這些年長的人見到這句話,哪裏會不害怕。這種福氣我家女兒可以承受得了嗎?” [18] 
王閎向來聰明,聽了蕭鹹的話,他內心也明白了對方的真實想法。於是,王閎回去告訴董恭結親之事行不通,並巧妙地向董恭表達了蕭鹹自我謙虛,不敢高攀的意思。董恭嘆息着説:“我家對不起天下之人,竟被人害怕到這種程度!” [19] 
後來,劉欣在麟麒殿擺酒宴,與董賢父子及其親屬聚飲,王閎兄弟也都在旁侍候。劉欣喝到後面,有一絲醉意,不慌不忙地看着董賢微笑,然後説道:“我想效法堯禪位舜,怎麼樣?”王閎進言道:“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不是陛下的。陛下繼承帝位,應當傳位給後代子孫直到無窮。世代相傳的大事至關重要,皇上不要隨口亂説!”劉欣一言不發,很不高興,左右之人都感到害怕,隨後,劉欣令王閎離開宴會,以後不得再侍宴。 [20] 

劉欣英年早逝

元壽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前1年8月15日),劉欣去世,年僅二十五歲,諡號孝哀皇帝。同年十月十二日(前1年11月27日),葬於義陵。 [21-22] 

劉欣為政舉措

劉欣政治

  • 體制改革
建平二年(前5年)三月,劉欣接受大司空朱博的奏請,取消綏和年間的官制改革,廢除大司空一職,恢復丞相、御史大夫的二府體制。同時亦取消州牧,恢復刺史。後來,劉欣下令廢除任子令和誹謗欺詆法,禁止年輕子弟因父被保舉為郎。 [23-25] 
不過,到了元壽二年(前1年)五月,劉欣又恢復三公體制,將御史大夫改稱“大司空”,將丞相改稱“大司徒”提升大司馬地位,分別由董賢、孔光、彭宣出任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劉欣還想改革司直、司隸,並增設司寇一職,但這件事情還沒確定,劉欣就駕崩了。 [26] 
  • 肅清吏治
劉欣規定,增加三百石以下俸祿官員的待遇。若主持考察的官吏殘暴酷虐,被發現後即刻免職。有司不得加重或赦免以前已作處置的舊案。博士弟子的父母去世,賜與歸家三年的服喪期。 [27] 
  • 限田限奴
左將軍師丹提出了建議:“古代英明的君王都設立井田制,然後才能更好地治理。孝文皇帝承接滅亡的周朝和暴亂的秦朝,所以致力於鼓勵人民進行農桑業,百姓才開始逐漸富裕,當時沒有兼併土地的災害,所以以前國家沒有對民田和奴婢的數量作出限制。現在國家連續幾代太平,富豪和官吏的財產極多,貧苦弱小的人更加窮困。君子從事政治,如果守舊法而不加以改變,就很難有所創造。” [28] 
劉欣把師丹的建議下達給臣子們。隨後,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上奏:“列侯、公主、關內侯、官吏以私人名義佔有的土地都不應該超過三十頃。諸侯王的奴婢應當是二百人,列侯、公主的奴婢應當是一百人,關內侯、官吏的奴婢應當是三十人。以三年為期限對他們進行整改,超時卻仍然違反規定的人,一律沒入官府。” [29] 
這個方案儘管給了官僚地主一些台階下,但還是遭到了把持朝政的權貴的反對。首先是遭到丁、傅兩家外戚的反對。劉欣對這一詔令也沒有支持,後來他又對董賢恩寵至盛,大肆封賞。於是,限田、限奴婢令成了一紙空文。 [30] 

劉欣社會

  • 人口繁榮
劉欣在位時期,宮室、苑囿、府庫的收藏已經有很多了,百姓的資產雖然完全比不上漢文帝、漢景帝時期,但人口倒是西漢時期最多的。 [31] 
  • 優待宮人
劉欣規定,內宮宮人在三十歲以下的,可以出嫁。官家奴婢五十歲以上的,可免去奴婢籍成為平民。 [32] 
  • 治理黃河
劉欣即位之初,負責黃河堤的平當奏言:“九河到現在為止全都淤塞了,我想按照書中的方法來治理河水,發現有分泄河流和疏浚大川的方法,但是並沒有堤防淤塞的方法。從魏郡往東的黃河,北面有許多水溢出,衝出了決口,導致水流的方向難以分明。我希望能廣泛徵求可以疏浚河流的人。” [33] 
劉欣讓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處理此事,二人奏請部刺史、三輔、三河、弘農太守發掘推薦擅長治河的人才,但無人響應。只有待詔賈讓提出了“三策”:上策是主張不與水爭地,遷移冀州的百姓,從黎陽(今河南浚縣)改河北行;中策是主張從淇口築堤,北行300餘里入漳水,並在東南堤和西面高地上分別修建若干水門,門下修渠,旱期則開東面水門灌溉,洪水期間則開西面水門分河水減洪;下策是單純依靠堤壩防洪,但這樣卻勞費無已。 [2] 

劉欣文化

綏和二年(前7年)六月,劉欣認為樂府中的鄭樂都是不正經的歌,便下令約束樂府,裁去了一半多的樂工。 [34] 

劉欣外交

建平二年(前5年),逃到康居的烏孫庶子卑援疐入侵匈奴西界,被烏珠留若鞮單于派兵擊退。隨後,卑援疐派兒子趨逯到匈奴為質,匈奴單于接受。劉欣派中郎將丁野林、副校尉公乘音去責備匈奴單于,最終,單于按照劉欣的要求將趨逯歸還給卑援疐。 [35] 
建平四年(前2年),匈奴單于上書請求在明年朝見。當時,劉欣得了病,有人説單于是從上游來的,其勢壓人,所以黃龍、竟寧年間,匈奴單于一來朝,漢朝皇帝就會在不久後去世。劉欣因此不想讓單于來朝,黃門郎揚雄上書勸諫,稱安撫匈奴是關係到漢朝國家安全的大事,不應拒絕其來朝,劉欣採納了他的意見。正好匈奴單于也生病了,遂改在元壽二年(前1年)正月來朝。劉欣雖然對匈奴單于厚加賞賜,但他將單于安置於上林苑蒲陶宮,因為那裏是太歲壓勝的所在。單于知道後很不高興,於是劉欣又多賜給匈奴衣服三百七十襲,錦繡繒帛三萬匹,棉絮三萬斤。在匈奴單于來朝的同時,烏孫的大昆彌伊秩靡也來朝見劉欣。 [36-37] 

劉欣歷史評價

  • 班固:孝哀自為籓王及充太子之宮,文辭博敏,幼有令聞。睹孝成世祿去王室,權柄外移,是故臨朝婁誅大臣,欲強主威,以則武、宣。雅性不好聲色,時覽卞射武戲。即位痿痹,饗國不永,哀哉。 [38] 
  • 荀悦:本紀稱孝哀自為藩王及太子,文辭博敏,幼有令聞,雅性不好聲色,時覽卞射武戲,睹孝成之世,祿去公室,權柄外移,是故臨朝務攬主威,以則武、宣。然董賢用事,大臣誅傷,有覆餗棟撓之兇。自初即位,有痿痹之疾,末年寖劇,享國不永,亂臣乘間,豈不哀哉?世主覽此,足以見成敗之基,收後族之權。清儉愛民,可垂統也。 [39] 
  • 劉淵: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賊臣王莽,滔天篡逆。 [40] 
  • 司馬光:哀帝初立,躬行儉約,省減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41] 
  • 蘇轍:漢哀帝自諸侯為天子,方其在國,好禮節儉。知成帝優容舅家,權奪於王氏。及即位,收攬威柄,朝廷竦然,庶幾於治。既而傅太后侵侮王后,僭竊名號,始失天下心。帝復寵任倖臣董賢,位至三公,富擬帝室。雖欲貶損王氏,而身既失德,朝無名臣,所以資之者多矣。《詩》曰:‘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有覺德行,四國順之。’二者帝皆失之,其若王氏何!方帝之崩也,王太后召大司馬賢,引見東廂,問以喪事調度,賢內憂不能對,免冠謝。太后曰:‘新都侯莽,前以大司馬奉送先帝大行,曉習故事,召令莽助君。’賢頓首幸甚。莽既至,使尚書劾免賢。賢即日自殺。王氏代漢之禍,實成於此。昔高帝寢疾,有呂氏之憂。呂后問以後事,帝曰:‘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王陵少戇,可以助之。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劉氏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及產、祿之變,王陵爭之於前,平、勃定之於後,皆如高帝所慮。文帝末年,有七國之憂,戒太子曰:‘即有緩急,周亞夫可任將兵。’及吳楚之變,亞夫為大將,破之數月之間,亦如文帝所慮。今王氏之亂,與呂氏、七國等耳,而哀帝無其人,漢遂以亡。非特天命,蓋人謀也。 [42] 
  • 錢時:哀帝雖痿痹短祚,而初政有如此,亦其得之於平時者為鑑,以行於初政者為的,持之以久,不昏不怠,而天下無不可為矣。繼體之主,庸可忽諸? [43] 

劉欣軼事典故

劉欣改元受命

漢成帝時期,齊人甘忠可詐造《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稱“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並傳授夏賀良、丁廣世、郭昌等人。劉欣即位後,司隸校尉解光推薦了夏賀良,劉欣命其待詔黃門。夏賀良在接受劉欣召見時恐嚇道:“漢歷中衰,當更受命。成帝不應天命,故絕嗣。今陛下久疾,變異屢數,天所以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號,乃得延年益壽,皇子生,災異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將出,災火且起,滌盪民人。”劉欣得病已久,便聽信了他的話,改建平二年(前5年)為太初元年,自號“陳聖劉太平皇帝”,史稱“再受命”。但過了一個月後,劉欣的病情仍未好轉,夏賀良提出變更政事,被大臣們反對,夏賀良又説大臣們不懂天命,要求換掉丞相和御史大夫,讓同黨解光、李尋輔政。不過劉欣這次沒有理他,而是將夏賀良下獄處死,同時恢復建平年號。 [44] 

劉欣斷袖之癖

劉欣常常與董賢同卧同坐。曾有一次,董賢白天睡覺,頭枕在了劉欣的衣袖上,劉欣不想驚醒董賢,於是用劍截斷衣袖後才起來。這個故事後來成為成語典故“斷袖之癖”,後世泛指男子之間的同性戀行為。 [45] 

劉欣人際關係

  • 家世:
祖父:漢元帝劉奭 [1] 
祖母:傅太后 [4] 
父親:定陶恭王劉康 [1] 
母親:丁太后 [3] 
  • 后妃:
傅氏:皇后,傅太后堂弟孔鄉侯傅晏之女。 [46] 
董氏:昭儀,董賢之妹。 [47] 

劉欣史料索引

關於劉欣的平生,主要參見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哀帝紀》,宋代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亦對其事蹟多有記錄。 [2]  [48] 

劉欣藝術形象

  • 1996年電視劇《漢宮飛燕》:紅雨飾演劉欣。 [49] 
  • 2008年電視劇《母儀天下》:張迪飾演劉欣。 [50] 
參考資料
  • 1.    《漢書》卷11《哀帝紀》:孝哀皇帝,元帝庶孫,定陶恭王子。母曰丁姬。
  • 2.    班固著,漢書.太白文藝出版社,2006.58-61
  • 3.    《漢書》卷97《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唯丁姬河平四年生哀帝。
  • 4.    《漢書》卷97《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後十年,恭王薨,子代為王。王母曰丁姬。傅太后躬自養視,既壯大,成帝無繼嗣。
  • 5.    《漢書》卷11《哀帝紀》:元延四年入朝,盡從傅、相、中尉。時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來朝,獨從傅。上怪之,以問定陶王,對曰:“令,諸侯王朝,得從其國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國二千石,故盡從之。”上令誦《詩》,通習,能説。他日問中山王:“獨從傅在何法令?”不能對。令誦《尚書》,又廢。及賜食於前,後飽;起下,襪系解。成帝由此以為不能,而賢定陶王,數稱其材。
  • 6.    《漢書》卷97《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元延四年,孝王及定陶王皆入朝。傅太后多以珍寶賂遺趙昭儀及帝舅票騎將軍王根,陰為王求漢嗣。昭儀及根皆見上無子,欲豫自結為久長計,更稱譽定陶王。上亦自器之,明年,遂徵定陶王立為太子。
  • 7.    《漢書》卷10《成帝紀》:丙戌,帝崩於未央宮。
  • 8.    《漢書》卷11《哀帝紀》:綏和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謁高廟。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賜宗室王子有屬者馬各一駟,吏民爵,百户牛酒,三老、孝弟、力田、鰥、寡、孤、獨帛。
  • 9.    《漢書》卷11《哀帝紀》:五月丙戌,立皇后傅氏。詔曰:“《春秋》‘母以子貴’,奠定陶太后曰恭皇太后,丁姬曰恭皇后,各置左右詹事,食邑如長信宮、中宮。”追尊傅父為崇祖侯、丁父為褒德侯。封舅丁明為陽安侯,舅丁滿為平周侯。追諡滿父忠為平周懷侯,皇后父晏為孔鄉侯,皇太后弟侍中光祿大夫趙欽為新成侯。”
  • 10.    《漢書》卷11《哀帝紀》:曲陽侯根前以大司馬建社稷策,益封二千户。丞相孔光、大司空汜鄉侯何武益封各千户。
  • 11.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二歲餘,賢傳漏在殿下,為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説其儀貌,識而問之,曰:“是舍人董賢邪?”因引上與語,拜為黃門郎,由是始幸。問及其父為雲中侯,即日徵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賢寵愛日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累鉅萬,貴震朝廷。
  • 12.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賢亦性柔和便辟,善為媚以自固。每賜洗沐,不肯出,常留中視醫藥。上以賢難歸,詔令賢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賢廬,若吏妻子居官寺舍。又召賢女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后,更名其舍為椒風,以配椒房雲。
  • 13.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昭儀及賢與妻旦夕上下,並侍左右。賞賜昭儀及賢妻亦各千萬數。遷賢父為少府,賜爵關內侯,食邑,復徙為衞尉。又以賢妻父為將作大匠,弟為執金吾。……又令將作為賢起冢塋義陵旁。
  • 14.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上欲侯賢而未有緣。會待詔孫寵、息夫躬等告東平王雲後謁祠祀祝詛,下有司治,皆伏其辜。上於是令躬、寵為因賢告東平事者,乃以其功下詔封賢為高安侯,躬宜陵侯,寵方陽侯,食邑各千户。頃之,復益封賢二千户。丞相王嘉內疑東平事冤,甚惡躬等,數諫爭,以賢為亂國制度,嘉竟坐言事下獄死。
  • 15.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及丞相王嘉死,明甚憐之。上浸重賢,欲極其位,而恨明如此,遂冊免明……是時,賢年二十二,雖為三公,常給事中,領尚書,百官因賢奏事。以父恭不宜在卿位,徙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弟寬信代賢為駙馬都尉。董氏親屬皆侍中諸曹奉朝請,寵在丁、傅之右矣。
  • 16.    《資治通鑑》卷34《漢紀二十七》:十二月,庚子,以侍中、駙馬都尉董賢為大司馬、衞將軍。
  • 17.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明年,匈奴單于來朝,宴見,羣臣在前。單于怪賢年少,以問譯,上令譯報曰:“大司馬年少,以大賢居位。”單于乃起拜,賀漢得賢臣。
  • 18.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是時,成帝外家王氏衰廢,唯平阿侯譚子去疾,哀帝為太子時為庶子得幸,及即位,為侍中、騎都尉。上以王氏亡在位者,遂用舊恩親近去疾,復進其弟閎為中常侍,閎妻父蕭鹹,前將軍望之子也,久為郡守,病免,為中郎將。兄弟並列,賢父恭慕之,欲與結婚姻。閎為賢弟駙馬都尉寬信求鹹女為婦,鹹惶恐不敢當,私謂閎曰:“董公為大司馬,冊文言‘允執其中’,此乃堯禪舜之文,非三公故事,長老見者,莫不心懼。此豈家人子所能堪邪!”
  • 19.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閎性有知略,聞鹹言,心亦悟,乃還報恭,深達鹹自謙薄之意。恭嘆曰:“我家何用負天下,而為人所畏如是!”意不悦。
  • 20.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後上置酒麒麟殿,賢父子親屬宴飲,王閎兄弟侍中、中常侍皆在側。上有酒所,從容視賢笑,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閎進曰:“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承宗廟,當傳子孫於亡窮。統業至重,天子亡戲言!”上默然不説,左右皆恐。於是遣閎出,後不得復侍宴。
  • 21.    《漢書》卷11《哀帝紀》:六月戊午,帝崩於未央宮。秋九月壬寅,葬義陵。
  • 22.    《資治通鑑考異》卷2:哀紀雲“九月壬寅葬義陵”,按長曆,是月辛酉朔,無壬寅,壬寅乃十月十二日,又臣瓚注曰:“自崩至葬,凡百五日。”按帝以六月戊午崩,然則葬在十月,審矣。
  • 23.    《漢書》卷11《哀帝紀》:二年春三月,罷大司空,復御史大夫。……罷州牧,復刺史。
  • 24.    《漢書》卷83《薛宣朱博傳第五十三》:後二歲餘,朱博為大司空,奏言:“帝王之道不必相襲,各由時務。高皇帝以聖德受命,建立鴻業,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職相參,總領百官,上下相監臨,歷載二百年,天下安寧。今更為大司空,與丞相同位,未獲嘉祐。故事,選郡國守相高第為中二千石,選中二千石為御史大夫,任職者為丞相,位次有序,所以尊聖德,重國相也。今中二千石未更御史大夫而為丞相,權輕,非所以重國政也。臣愚以為大司空官可罷,復置御史大夫,遵奉舊制。臣願盡力,以御史大夫為百僚率。”哀帝從之,乃更拜博為御史大夫。
  • 25.    《漢書》卷11《哀帝紀》:除任子令及誹謗詆欺法。
  • 26.    《漢書》卷11《哀帝紀》:五月,正三公官公職。大司馬衞將軍董賢為大司馬,丞相孔光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為大司空,封長平侯。正司直、司隸,造司寇職,事未定。六月戊午,帝崩於未央宮。秋九月壬寅,葬義陵。
  • 27.    《漢書》卷11《哀帝紀》:益吏三百石以下奉。察吏殘賊酷虐者,以時退。有司無得舉赦前往事。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
  • 28.    《漢書》卷24《食貨志第四上》:哀帝即位,師丹輔政,建言:“古之聖王莫不設井田,然後治乃可平。孝文皇帝承亡周亂秦兵革之後,天下空虛,故務勸農桑,帥以節儉。民始充實,未有併兼之害,故不為民田及奴婢為限。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數鉅萬,而貧弱俞困。蓋君子為政,貴因循而重改作,然所以有改者,將以救急也。亦未可詳,宜略為限。”
  • 29.    《漢書》卷24《食貨志第四上》: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請:“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國中。列侯在長安,公主名田縣道,及關內侯、吏、民名田,皆毋過三十頃。請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內侯、吏、民三十人。期盡三年,犯者沒入官。”
  • 30.    《漢書》卷24《食貨志第四上》:時田宅奴婢賈為減賤,丁、傅用事,董賢隆貴,皆不便也。詔書:“且須後”,遂寢不行。
  • 31.    《漢書》卷24《食貨志第四上》:宮室、苑囿、府庫之臧已侈,百姓訾富雖不及文、景,然天下户口最盛矣。
  • 32.    《漢書》卷24《食貨志第四上》:掖庭宮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官奴婢五十以上,免為庶人。
  • 33.    《漢書》卷29《溝洫志第九》:九河到現在全都淤塞了,按照經文意義來治理河水,有分泄的河流和疏浚的大川,但沒有堤防淤塞的文字。黃河從魏郡往東,北面有許多水溢出而成的決口,水流蹤跡難以分明。四海的羣眾不能欺騙,應廣泛徵求能疏浚河流的人。
  • 34.    《資治通鑑》卷33《漢紀二十五》:六月,詔曰:“孔子不云乎:‘放鄭聲,鄭聲淫。’其罷樂府官;郊祭樂及古兵法武樂在《經》,非鄭、衞之樂者,別屬他官。”凡所罷省過半。
  • 35.    《漢書》卷94《匈奴傳第六十四下》:至哀帝建平二年,烏孫庶子卑援疐翕侯人眾入匈奴西界,寇盜牛畜,頗殺其民。單于聞之,遣左大當户烏夷泠將五千騎擊烏孫,殺數百八,略千餘人,驅牛畜去。卑援疐恐,遣子趨逯為質匈奴。單于受,以狀聞。漢遣中郎將丁野林、副校尉公乘音使匈奴,責讓單于,告令還歸卑援疐質子。單于受詔,遣歸。
  • 36.    《漢書》卷94《匈奴傳第六十四下》:建平四年,單于上書願朝五年。時哀帝被疾,或言匈奴從上游來厭人,自黃龍、竟寧時,單于朝中國輒有大故。……單于使辭去,未發,黃門郎揚雄上書諫曰:“……今單于歸義,懷款誠之心,欲離其庭,陳見於前,此乃上世之遺策,神靈之所想望,國家雖費,不得已者也。奈何距以來厭之辭,疏以無日之期,消往昔之恩,開將來之隙!夫款而隙之,使有恨心,負前言,緣往辭,歸怨於漢,因以自絕,終無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諭之不能,焉得不為大憂乎!夫明者視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誠先於未然,即蒙恬、樊噲不復施,棘門、細柳不復備,馬邑之策安所設,衞、霍之功何得用,五將之威安所震?不然,一有隙之後,雖智者勞心於內,辯者轂擊於外,猶不若未然之時也。且往者圖西域,制車師,置城郭都護三十六國,費歲以大萬計者,豈為康居、烏孫能逾白龍堆而寇西邊哉?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勞之,一日失之,費十而愛一,臣竊為國不安也。唯陛下少留意於未亂未戰,以遏邊萌之禍。”書奏,天子寤焉,召還匈奴使者,更報單于書而許之。賜雄帛五十匹,黃金十斤。單于未發,會病,復遣使願朝明年。故事,單于朝,從名王以下及從者二百餘人。單于又上書言:“蒙天子神靈,人民盛壯,願從五百人入朝,以明天子盛德。”上皆許之。元壽二年,單于來朝,上以太歲厭勝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宮。告之以加敬於單于,單于知之。加賜衣三百七十襲,錦繡繒帛三萬匹,絮三萬斤。
  • 37.    《漢書》卷94《匈奴傳第六十四下》:二年春正月,匈奴單于、烏孫大昆彌來朝。二月,歸國,單于不説。
  • 38.    班固著,漢書.太白文藝出版社,2006.12,第61頁
  • 39.    荀悦撰,漢紀.中華書局,2017.08,第521頁
  • 40.    房玄齡著,晉書卷100.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1.12,第6530頁
  • 41.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第1冊.中華書局,2007.01,第465頁
  • 42.    蘇轍,欒城後集卷8.商務印書館,1929,第7頁
  • 43.    錢時撰,兩漢筆記卷12.商務印書館,1935,第85頁
  • 44.    《漢書》卷75《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初,成帝時,齊人甘忠可詐造《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以言“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忠可以教重平夏賀良、容丘丁廣世、東郡郭昌等,中壘校尉劉向奏忠可假鬼神罔上惑眾,下獄治服,未斷病死。賀良等坐挾學忠可書以不敬論,後賀良等復私以相教。哀帝初立,司隸校尉解光亦以明經通災異得幸,白賀良等所挾忠可書。事下奉車都尉劉歆,歆以為不合《五經》,不可施行。而李尋亦好之。光曰:“前歆父向奏忠可下獄,歆安肯通此道?”時,郭昌為長安令,勸尋宜助賀良等。尋遂白賀良等皆待詔黃門,數詔見,陳説:“漢歷中衰,當更受命。成帝不應天命,故絕嗣。今陛下久疾,變異屢數,天所以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號,乃得延年益壽,皇子生,災異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將出,災火且起,滌盪民人。”哀帝久寢疾,幾其有益,遂從賀良等議。於是詔制丞相御史:“蓋聞《尚書》‘五曰考終命’,言大運一終,更紀天元人元,考文正理,推歷定紀,數如甲子也。朕以眇身入繼太祖,承皇天,總百僚,子元元,未有應天心之效。即位出入三年,災變數降,日月失度,星辰錯謬,高下貿易,大異連仍,盜賊並起。朕甚俱焉,戰戰兢兢,唯恐陵夷。惟漢興至今二百載,曆紀開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漢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與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年,號曰陳聖劉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為度。佈告天下,使明知之。”後月餘,上疾自若。賀良等復欲妄變政事,大臣爭以為不可許。賀良等奏言大臣皆不知天命,宜退丞相御史,以解光、李尋輔政。上以其言亡驗,遂下賀良等吏,而下詔曰:“朕獲保宗廟,為政不德,變異屢仍,恐懼戰慄,未知所繇。待詔賀良等建言改元易號,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國家。朕信道不篤,過聽其言,幾為百姓獲福。卒無嘉應,久旱為災。以問賀良等,對當復改制度,皆背經誼,違聖制,不合時宜。夫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六月甲子詔書,非赦令,它皆蠲除之。賀良等反道惑眾,奸態當窮竟。”皆下獄,光祿勳平當、光祿大夫毛莫如與御史中丞、廷尉雜治,當賀良等執左道,亂朝政,傾覆國家,誣罔主上,不道。賀良等皆伏誅。
  • 45.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常與上卧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其恩愛至此。
  • 46.    《漢書》卷97《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孝哀傅皇后,定陶太后從弟子也。
  • 47.    《漢書》卷93《佞幸傳第六十三》:又召賢女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后。
  • 48.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第1冊.中華書局,2007.01,第459-508頁
  • 49.    漢宮飛燕第01集(“演員表”劉欣飾演者見45:47左右).騰訊視頻 [引用日期2023-12-19]
  • 50.    母儀天下第01集(“演員表”劉欣飾演者見44:30左右).嗶哩嗶哩 [引用日期2023-12-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