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鎖定
龍門,又稱伊闕,地處古都洛陽南郊。這裏兩山對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風景秀麗,是宋代蘇過所描繪“崢嶸兩山門,共挹一水秀”的天闕奇觀。
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里、具有2345個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6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龍門景區由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四個景點組成。1961年國務院公佈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佈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
龍門的管理體制幾經更迭,於2007年9月成立中共龍門文化旅遊園區工作委員會、龍門文化旅遊園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內設辦公室(黨工委辦公室、綜合管理局)、財政局、社會事務管理局、建設發展局、監察室(質檢辦)等兩辦三局,直屬7個事業單位、9家企業、1個街道辦事處,含8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耕地面積1.18萬畝,截止2013年,總人口3.6萬人。 [1] 
中文名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外文名
Administration of Longmen Grottoes Tourism Zone of Word Cultural Heritage
別    名
龍門園區
行政區類別
文物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所屬地區
中原地區、河洛地區
面    積
31.7 km² [2] 
下轄地區
龍門石窟文物保護區、龍門石窟風景名勝區、龍門石窟街道辦事處
政府駐地
洛陽市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龍門石窟風景名勝區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性氣候 [3] 
人口數量
3.6萬人 [2] 
方    言
中原官話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建制沿革

由於龍門珍貴的人文景觀和秀麗的自然山水,千餘年來,這裏不僅是一個旅遊勝地而且是一個古代石刻藝術的研究基地。龍門是我國五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稱我國三大石窟為敦煌、雲岡和龍門,稱五大石窟則包括麥積山、大足石窟)。龍門石窟造像是北魏唐代石刻造像的精華。標誌着中華民族一個時代的藝術珍品,成了古代史、美術史、建築史、服飾史、舞蹈史、音樂史、金石史、書學史家的研究對象。宋嘉佑八年(1065)歐陽修寫《集古錄》,首先記載了龍門石窟造像題記。元代至元年間(1271—1294)薩天錫作《龍門記》。天啓三年(1632)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遊龍門。同治九年(1870)清路朝霖著《洛陽龍門志》。河南太守德林德碩香集拓龍門十品。光緒十五年(1890)長白豐二,文十三拓龍門造像記一千五百品。光緒二十五年(1899),法國人魯勃蘭斯、蘭格考察龍門,發表報導,引起各國注意,並由法國人沙畹根據文獻資料編著龍門石窟概要。
光緒三十二年(1906),日本人伊東,冢本和平子考察龍門石窟四十天,著文載《東洋學藝雜誌》25、26卷。
光緒三十三年(1907)法國人沙畹考察龍門著《北支那考古圖譜》。餘此同時,日本關野貞和常盤大定考察龍門,著文載《支那佛教史蹟》書中。
民國七至十年(1918—1921),瑞典人阿斯瓦德·西蘭旅遊河南、陝西,考察龍門,著文收入《支那雕刻》一書。
民國二十三年(1934)美國人普愛倫勾結北京古玩奸商嶽彬盜走賓陽中洞皇帝禮佛圖和皇后禮佛圖;同年出版錢王倬《洛陽龍門》。民國二十四年(1935)出版關百益著《伊闕石刻圖表》這是我國解放前出版的一本圖文並茂,集大成的大型鉅著。1936年,日本人水野清一、長廣敏雄考察龍門石窟,1941年出版《考察龍門石窟的研究》一書。
新中國建國後成立了龍門文物保管所,1961年出版了《龍門石窟》大型圖集。1962年文管所與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共同測繪了雙窯,並在閻文儒教授倡導下,開始了龍門石窟的全面調查和編號工作。1963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測繪了魏字洞、石窟寺和極南洞。十年動亂期間,龍門石窟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影響。1980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文管所新編《龍門石窟》大型圖集。198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宮大中著《龍門石窟藝術》。一位國際友人考察了龍門之後感嘆地説:“龍門石窟不僅是中國的,而是屬於整個人類的文化。”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參觀龍門時説:“這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藝術,要研究好,保護好。”龍門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上少有的龐大的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是我國古代石刻藝術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 [4]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行政區劃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包括龍門石窟文物保護區、龍門石窟風景名勝區、龍門石窟街道辦事處(下轄龍門村、郜莊村、寺溝村、張溝村、魏灣村、郭寨村、東草店村、西草店村和鎮南社區、河東社區)。園區總面積31.7平方公里。 [2]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地理環境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地理位置

龍門位於河南省西部“十三朝古都”洛陽市南郊,北距市區十三公里,地處北緯34°33',東經112°28'。
龍門地處豫西旅遊中心,東有嵩山風景名勝區,南有臨汝風穴寺范仲淹墓陸渾水庫二程書院、曲裏温泉、老君山和龍池幔自然保護區,西有宜陽靈山寺、新安千唐志齋,北有光武陵黃河遊覽區,東有白馬寺漢魏故城商城遺址旅遊區,位居豫西旅遊區中心。 [3]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自然環境

龍門風景區東接萬安山,南通伊河大谷,北瀕洛陽盆地,西接宜陽丘陵。具體範圍,東至郜莊到水泥廠的小道,南至乾元山南山腳和魏灣,西至洛欒公路西五百米,北至龍門鎮北公路和鐵路橋,面積9.21平方公里。
龍門山系秦嶺餘脈熊耳山之分支,走向由西向東,至龍門突然斷裂,分成東、西兩山,巍然對峙,伊水中流(河谷寬150—300米),形成一座天然“石闕”,故古稱“伊闕”、“闕塞’’。
伊闕西山,古時稱鐘山、天竺山,俗稱昆脊裏山。海拔263.9米,與河谷高差116米,山之北有紅石溝,山之南有梁溝、岔子溝、柿樹溝。東山因古時盛產香葛而得名香山,海拔303.5米,與河谷高差166米。山之北有青山琵琶峯,南有羅圈溝,萬佛溝、吊橋溝、乾元溝,均由西向東開破山樑。
兩山南北坡度較緩(20—30°),臨河山勢陡峭(60—85°),山頂坡度較緩 (在15°左右)。伊水西岸的石窟區,懸崖峭立,氣勢壯觀雄偉。
龍門山峯巔,視野開闊,北望古都洛陽和北邙,南望鳴皋山(亦稱九皋山),西望宜陽山,東望嵩山,崗嶺起伏,層巒疊翠,青山隱隱。 [3]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地質

龍門風景區為單斜構造,傾向北偏東,其地層由古生代的寒武紀(五億年前)、石炭紀(二億七千萬年前)、二疊紀(二億五千萬年前)和新生代的第四紀全新世(二百萬年前)岩層構成,南邊老、北邊新。風景區地質構造簡單,東、西山均為單斜山岩狀構造,走向NE80??,傾向NW,傾角25--28??。
岔子溝正斷層位於風景區南緣岔子溝,在伊河河心沿斷層有熱泉出露,水温約40℃。龍門橋正斷層,位於龍門公路橋北,斷於石炭紀地層中。水文站----香山寺正斷層,沿斷層岩石破碎,溶洞較多。
風景區基岩中節理髮育,成為地表水下通道。節理延伸很遠,岩層均為一塊一塊,影響其穩定性,裂隙系地下水運動的通道,在水的作用下,沿裂隙形成大小不等的溶洞。
風景區裸露的岩石屬五億年前古生代的中寒武紀和下奧陶紀造山運動形成的石灰岩,顏色呈青灰色、灰白色,質地堅硬均勻,宜於雕鑿。山頂多的被厚度不等的中性砂質粘土覆蓋,土質肥沃,適於植物生長。 [3]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地震

中國科學院1955年5月15日鑑定洛陽是六度地震區域,地裂縫與地震無直接關係。
中共中央(1978)13號文件規定:“地震烈度在七度以上的城市要編制抗震規劃,併入城市規劃統一組織實施。”根據中國地震局預測分析,河南豫西北地區已成為防震的重點。洛陽市地震震源地區範圍,地震烈度已由六度改為七度,已列入設防抗震的城市。龍門建築工程均應該按洛陽市統一規定的七度設防抗震。 [3]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土壤

龍門表層土壤均為石灰岩殘積母質上發育而成,土層較薄,且含大量石礫和新生料礓,均屬褐土。根據土壤分類上均屬褐土類:山地褐土亞類,灰石土土屬。
根據勘查,龍門西山土壤以少礫質中層灰石土和多礫質中層灰石土為主,其土層厚度一般為0.5米左右,局部山間窪地之土層可達一米以上,其中混有礫石和砂礓,含量約10----30%。土壤較厚,土壤腐殖質含量較高。
龍門東山則以少礫質薄層灰石土和多礫質薄層灰石土為主,土層較薄,多處基岩裸露,土層厚度一般不足0.3米,僅山谷一帶土層稍厚一些。 [3]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氣候

龍門風景區位於洛陽、伊川、偃師交界處,其氣候特點與洛陽地區基本相同,屬於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乾旱大風多,夏季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長。
四季分明:冬季四個半月,夏季三個半月,春秋各兩個月,六至九月為雨季,十月至翌年五月為乾季。
(1)氣温:年平均氣温 14.5℃
最熱月平均氣温 27.4℃,
最冷月平均氣温 -0.5℃。
日平均温度低於+5℃ 96天
室外計算穩定:冬季採暖 -5℃
冬季通風 -1℃
夏季通風 32℃
極端最高氣温 44.2℃(66年6月20日)
極端最低氣温 -18.2℃(69年2月1日)
(2)濕度:最熱月 75%
最冷月 63%
年平均 65%
(3)風:
風向:夏季主導風向及頻率NE(16)
冬季主導風向及頻率NE(19)
風速:室外平均風速:冬季 2.5米∕秒
夏季 2.2米∕秒
最大風力 八級
(4)降雨量:年總降雨量 593.8毫米(多年平均)其中60%集中於夏季
一晝夜最大量: 105.0毫米
一小時最大量: 39.1毫米
(5)積雪深度:最大積雪深度 25釐米
(6)最大凍土深度 21釐米
(7)年雷暴日數 28.3天
(8)霜:無霜期 200天
早霜期:十月下旬
終霜期,四月中旬
(9)地温:地面極端最高温度:69℃(1968年7月6日)
地面極端最低温度:-25.1℃(1954年1月26日) [3]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水文

伊河發源於欒川縣境內秦嶺餘脈,熊耳山南麓陶灣山谷,流經嵩縣伊川洛陽偃師、於偃師的嶽灘、楊村間與洛河合流,稱伊洛河,匯入黃河。伊河主流全長286公里,匯流面積約6120平方公里。伊河在冬季有結冰現象,汛期為七、八月份,冬季為枯水季節。
1963年在上游建成陸渾水庫,由水庫到龍門,幹流長53公里,區間流域面積1830平方,河牀縱比為1∕400,河牀內多砂卵石,粒徑一般為2----5釐米,少量為10----15釐米,水勢奔放,河槽常左右擺動,兩岸沖刷嚴重,洪水較頻繁,據明代以來600餘年記載,發生洪水40餘次,平均十五年一次,洪峯多在七、八月份。龍門水文站實測最大洪峯陸渾水庫建成前為7180立方米∕秒(1937年)。年平均流量為38.5立方米∕秒(近28年平均),冬春流量30米立方米∕秒。非汛期含沙量在0~76.5公斤∕立方米。
伊河水温年平均14--15℃,夏季水温21—26℃,有時河水温度高達30—35℃,冬季水温0.1--2℃,基本無冰凍。
伊河歷史最高水位系1958年洪水位154.35米,經常水位148.5米左右,最枯水位為148米。計算50年一遇洪水位為152.74米。
龍門攔水閘南北水面長度1.2公里,東西水面寬0.2公里。 [3]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自然資源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地熱

龍門橋南,在寒武紀和奧陶紀灰巖中,有出露裂隙----溶洞泉。普查有十九處。其中西山九處,東山六處,河谷四處,總湧水量每小時146噸,其中禹王池、鑼鼓洞、珍珠泉、香山泉等流量較大。水温24—26℃左右,礦化度0.398—0.41克/升,為淡水,符合飲用標準。
1982年在龍門南口,對1971年勘探的2號井,擴孔鑽探抽水,勘查結果,在鑽探深距地面45米時,空壓機抽水達94噸/時,水温46℃--52.5℃。水質為含有氡元素的醫用礦泉水。 [3]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植被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龍門地區植被在中國植被區劃上屬暖温帶落葉闊葉林地帶。龍門屬豫西黃土丘陵山地,屬夏雨型大陸性氣候。
風景區2004年實行退耕還林,西山農田已基本上全部退耕還林,東山也有一部分農田退耕還林。整個林地面積達到533公頃。風景區現有針葉幼齡林13.8公頃,針葉壯齡林148.3公頃,闊葉幼齡林17.9公頃,闊葉成熟林12公頃。林區林木為三十年代至今陸續栽植的側柏及其它喬木,總株數40萬餘株。其中側柏約32萬餘株,綠化覆蓋面積為192多公頃,東、西山林區覆蓋率為55.68%。
伊河兩岸、河谷地帶,主要是落葉闊葉樹生長區。河邊及灌渠兩旁,高大的垂柳已形成濃密的林蔭道。伊闕北口公路橋和鐵路橋之間,有一片毛白楊樹林,也有少量的椿樹、楝樹、合歡樹等。公路旁的女貞、黃楊、百日紅、紫荊、木槿等花灌木已形成樹籬。文物保管所內有一株百年以上的烏桕十分壯觀。
東山上的香山寺、香山賓館、軸承廠療養院的庭院,是龍門山上綠化較好的地方,樹木花卉品種都較豐富。除了鬱鬱葱葱的側柏、刺柏和大片的迎春、百日紅、玫瑰花外,並引進了銀杏、月桂、玉蘭、水杉、榆葉梅、紅梅、牡丹、木香等珍貴樹種和花灌木,已形成了繁花似景的庭院。
西山側柏林基本已經鬱閉,近年來又栽植了大片的油松及少量的五角楓等闊葉樹。灌木叢有荊條、酸棗、迎春、連翹等十分繁茂,形成了大片的羣落。岩石縫中,也可見野生臭椿、苦楝、合歡等鄉土樹種生長,紅石溝中有成片的秋天葉紅的黃櫨。
東山北部的琵琶峯上,土層較厚,在坡度較大的周圍山坡上,側柏已鬱閉,峯頂除側柏外,近幾年栽植了馬尾松、欒樹、楝樹、合歡、椿樹等。灌木除遍地野生酸棗外,還栽植了花石榴、黃楊等。在青溝裏,有一片密集的核桃林,已遮天蔽日。溝口處,除側柏外,還有椿樹、欒樹及黃楊、花石榴等。東山南部,即香山處,由於土層較薄(大部分在30釐米左右),土壤腐殖質積累不如西山,雖自三十年代起也和西山一樣,陸續栽植了大面積的側柏,但長勢不如西山。由於放牧和毀林開荒,有些地方植被破壞嚴重已較明顯,個別地方水土流失,基岩裸露,樹木稀疏。僅萬佛溝、蘿圈溝一帶,林木已鬱閉,植被覆蓋較好。但種植比較單一,大部分是側柏,僅有少量的柿樹、黃櫨、軟棗等。野生灌木酸棗、荊條遍地,也可見野薔薇、胡頹子、迎春等。
龍門風景區現有主要植物品種:
(1)常綠樹:側柏、檜柏、千頭柏、油松等。
(2)落葉闊葉樹:垂柳、旱柳、毛白楊、刺槐、椿樹、楝樹、皂角、烏桕、雞爪槭、五角楓、黃櫨、荷花、榆樹、銀杏、火炬樹等。
(3)經濟樹種:核桃樹、柿樹、大棗樹、軟棗樹、蘋果樹等。
(4)花灌木:百日紅、黃楊、桂花、紫荊、木槿、花石榴、玉蘭、迎春、丁香、牡丹等。
(5)野生植物:酸棗、荊條、黃白草、翻白草、鳶尾草、野菊花、野胡蘿蔔、霍香薊、野酢漿草、野苜蓿、野莧菜等。還有防風、柴胡、首烏、枸杞子、遠志、地丁、大薊、小薊、細莘、桔梗、毛茛等中草藥。
(6)低等植物有青苔、蕨類等十幾種,伊河有藻類等植物。
(7)農作物:小麥、玉米、紅薯、豆類等。 [3]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人口民族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人口3.6萬人。 [2]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社會事業

園區遵循“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原則,先後投資1.3億元,健全石窟檢測體系,在國內率先實施三維數字技術工程儲存和保存龍門石窟信息,擴大同國內外文物保護機構的合作與交流,不斷強化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使文物保護研究水平不斷實現新的飛躍。同時,認真做好農村社會事務管理,紮實推進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近年來,龍門管委會在洛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託豐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完善旅遊設施,提升旅遊服務,不斷滿足廣大遊客消費需求,形成了較完整的文化旅遊產業鏈條,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09年,龍門石窟景區累計接待旅遊人數183萬人次,園區實現財政收入1.35億元。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首批風景名勝區數字化示範基地、河南省十大文明景區、河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國青年喜愛的旅遊目的地、河南省服務業特色園區、河南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等30餘項榮譽稱號。我們正以文化旅遊為核心,依託龍門文物古蹟、山水温泉等旅遊資源,努力把龍門文化旅遊園區打造成一個集科研、觀光、休閒為一體的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 [1]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歷史文化

龍門,又稱伊闕,地處古都洛陽南郊。這裏兩山對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風景秀麗,是宋代蘇過所描繪“崢嶸兩山門,共挹一水秀”的天闕奇觀。
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的營造,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里、具有2345個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6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 [1]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風景名勝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龍門景區由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四個景點組成。1961年國務院公佈龍門石窟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佈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聯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 [1]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著名人物

隋煬帝武則天、元稹、香山九老白居易、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李元爽、如滿)、乾隆帝、蔣介石、宋美齡、康有為溥儀周恩來、特魯多等。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