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英文:One of the first key cultural relics under national protection)是指在1961年3月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選定標準是依據同日公佈的《文物保護暫行條例》中的規定:“對於其中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和紀念意義而必須就原地保護的文物如革命遺址、紀念建築物、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等,要進行分類排隊,並根據它們價值和意義的大小,按照條例規定的標準程序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1-2]  [5]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選定對文物保護法令、理念影響深遠,其評定程序、標準、“四有”管理模式沿用至今。它集中展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序列及特點,也體現了各時期的文化價值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評定恰逢新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對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與選擇也體現着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具有建構社會主義的民族新文化的需求。為確保新文化體系建構,新中國政府挑遠全國最好的、最合用的歷史遺蹟並打破了其地域、私有的觀念改造為國家的、全民的財產,確保了其在新文化建構中的話語權。此外,研究院或學術團體不間斷地對大眾進行教育、引導及説明,又促進了大眾對社會主義的民族新文化的認同。 [2]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依據門類分為“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石窟寺”“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石刻及其他”“古遺址”“古墓葬”六大類,共180處。 [1-2] 
中文名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外文名
One of the first key cultural relics under national protection
數    量
180處
相關法規
《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
公佈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公佈時間
1961年3月4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確定過程

1955年,隨着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的農田基本建設展開,一方面,大量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蹟被發現;另外一方面,實踐中亂挖古墓、取古遺址磚石築井或取灰土積肥等破壞文物的行為時有發生。
1956年2月3日,文化部頒發《關於各地注意保護古文物的通知》,要求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宣傳工作,並呼籲羣眾積極參與文物保護工作。
1956年4月2日,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在農業生產建設中保護文物的通知》,要求各省(市)文化局應該首先就已知的重要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地區和重要革命遺蹟、紀念建築物、古建築、碑碣等,在該通知到達後兩個月提出保護單位名單,報省(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先行公佈。
1956年6月20日,文化部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為貫徹國二文習字第六號通知由》,要求各省文化局迅速提出第一批名單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並定於當年7月中旬將批准後的名單報文化部彙總。但該項工作進展依舊緩慢,文化部雖下文催促各省儘快公佈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至1958年2月依舊有省市的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未經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各省實踐中的時間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減慢了全國性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佈。
1960年1月22日,文化部公佈了《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草案)》,但名單中的西安城牆、西安碑林等並未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因此,同年3月5日,文化部要求陝西省將以上兩處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了《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條例與名單同日公佈,法令條例既是為文物保護單位提供保護,更是在保護文物的象徵意義。 [2]  [5]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確定標準

1956年9月17日,文化部僅將“經過實地核查,確有實物及遺蹟地址、範圍、包含內容,現存情況等資料”作為挑選標準。由於挑選標準較為寬泛且當時恰逢大躍進運動,致使文化部首次公佈的《暫擬第一批全國性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草案)》高達636處,且不含西藏自治區。
1958年3月13日,文化部下發了《請對“暫擬第一批全國性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草案”提修正補充意見》,初次提出了“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且現實中必須存在的歷史遺蹟的標準。
1960年1月22日,文化部根據各省修改意見公佈了《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草案)》,名單共計165處,依舊不包含西藏自治區。
1960年11月,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05次會議批准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名單在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基礎上,增添了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正式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也標誌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選定標準,既具有重大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正式確定下來,併成為此後歷次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挑選準則。 [2]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意義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選定對文物保護法令、理念影響深遠,其評定程序、標準、“四有”管理模式沿用至今。它集中展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序列及特點,也體現了各時期的文化價值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評定恰逢新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政府對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與選擇也體現着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具有建構社會主義的民族新文化的需求。為確保新文化體系建構新中國政府挑遠全國最好的、最合用的歷史遺蹟並打破了其地域、私有的觀念改造為國家的、全民的財產採用繞一的評定程序、挑選標準及保護管理模式,確保了其在新文化建構中的話語權。此外,研究院或學術團體不間斷地對大眾進行教育、引導及説明,又促進了大眾對社會主義的民族新文化的認同。因此,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評定既是對歷史遺蹟的保護,更是潔理、改造舊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過程。此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一種制度確立下來,以此實現對社會主義新文化持續不斷的建構及強化作用。 [2]  [5]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據彙總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為“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石窟寺”“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石刻及其他”“古遺址”“古墓葬”六大類,共180處。其中:“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共計33處;“石窟寺”共計14處;“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共計77處;“石刻及其他”共計11處;“古遺址”共計26處;“古墓葬”共計19處。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省(市、自治區)數據彙總
行政區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石窟寺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石刻及其他
古遺址
古墓葬
北京
4
0
12
0
1
1
18
天津
0
0
1
0
0
0
1
上海
4
0
0
0
0
0
4
重慶
1
2
0
0
0
0
3
黑龍江
0
0
0
0
1
0
1
吉林
0
0
0
0
0
2
2
遼寧
1
0
2
0
0
1
4
河北
1
1
13
1
2
3
21
河南
0
1
7
0
5
0
13
陝西
1
0
5
2
5
7
20
山西
2
1
8
0
2
0
13
山東
0
0
4
0
3
1
8
江蘇
2
0
3
2
0
1
8
浙江
0
0
2
0
0
1
3
福建
1
0
2
0
0
0
3
廣東
5
0
1
0
0
0
6
安徽
1
0
0
0
0
0
1
江西
3
0
0
0
0
0
3
湖北
1
0
1
0
1
0
3
湖南
2
0
0
1
0
0
3
四川
1
2
6
1
0
1
11
貴州
1
0
0
0
0
0
1
雲南
0
1
1
3
1
0
6
甘肅
0
4
1
1
0
0
6
青海
0
0
1
0
0
0
1
內蒙古
0
0
0
0
2
0
2
廣西
1
0
0
0
0
0
1
寧夏
0
0
1
0
0
0
1
西藏
1
0
6
0
1
1
9
新疆
0
2
0
0
2
0
4
彙總
33
14
77
11
26
19
180
參考資料: [1]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省數據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市

北京市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8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東城區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16年
1958年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明、清
明、清
西城區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明、清
豐台區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盧溝橋(包括宛平縣城)
海淀區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真覺寺金剛寶座(五塔寺塔)
房山區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隋、唐、遼、金
古遺址
舊石器時代
昌平區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古墓葬
延慶區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參考資料: [1]  [3]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

天津市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薊州區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參考資料: [1]  [4]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

上海市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4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黃浦區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19年
1920~1921年
1921年
虹口區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52年
參考資料: [1]  [6]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市

重慶市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3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渝中區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38~1946年
大足區
石窟寺
唐、宋
石窟寺
參考資料: [1]  [7]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牡丹江市
古遺址
渤海(698~926年)
參考資料: [1]  [8]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吉林省

吉林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2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通化市
古墓葬
高句麗(前37~668年)
延邊州
古墓葬
渤海(698~926年)
參考資料: [1]  [9]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寧省

遼寧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4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大連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57年
錦州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瀋陽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遼陽市
古墓葬
漢至晉
參考資料: [1]  [10]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省

河北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21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保定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42年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定縣開元寺塔(料敵塔)
北宋
北齊
古遺址
戰國
古墓葬
石家莊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安濟橋(大石橋)
永通橋(小石橋)
北宋
秦皇島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承德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滄州市
石刻及其他
後周
邯鄲市
古遺址
戰國
石窟寺
東魏、北齊至元
衡水市
古墓葬
北魏至隋
唐山市
古墓葬
參考資料: [1]  [11]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

河南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3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鄭州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東漢
東漢
東漢
北魏
古遺址
東周
開封市 [1]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祜國寺塔(鐵塔)
北宋
洛陽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白馬寺(即東漢創建的白馬寺舊址)
金至清
石窟寺
北魏至唐
古遺址
東漢至北魏
三門峽市
古遺址
新石器時代
安陽市
古遺址
參考資料: [1]  [12]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

山西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3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長治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38年
太原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朔州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忻州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37年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唐至清
大同市
石窟寺
北魏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遼、金
遼、金、清
運城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臨汾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元、明
舊石器時代
侯馬市
古遺址
東周
參考資料: [1]  [13]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

陝西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20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延安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37~1947年
古墓葬
西安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石刻及其他
漢至近代
古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漢
古墓葬
咸陽市
古墓葬
西漢
西漢
漢中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漢至宋
銅川市
石刻及其他
隋至明
參考資料: [1]  [14]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

山東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8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濟南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東漢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東魏
古遺址
新石器時代
濟寧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東漢
曲阜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金至清
古遺址
周至漢
古墓葬
東周
淄博市
古遺址
參考資料: [1]  [15]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

江蘇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8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南京市
古墓葬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29年
蘇州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860~1863年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五代
明、清
石刻及其他
南宋
北宋
參考資料: [1]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

浙江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3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杭州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南宋
古墓葬
南宋
寧波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北宋
參考資料: [1]  [16]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

福建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3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龍巖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29年
泉州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安平橋(五里橋)
南宋
參考資料: [1]  [17]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

廣東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6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廣州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841年
1911年
1926年
1927年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五代至明
汕尾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27~1928年
參考資料: [1]  [18]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省

安徽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宣城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38~1941年
參考資料: [1]  [19]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西省

江西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3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南昌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27年
井岡山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27~1929年
瑞金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31~1934年
參考資料: [1]  [20]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

湖北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3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武漢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11年
十堰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元、明
荊州市
古遺址
東周
參考資料: [1]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

湖南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3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湘潭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893年
瀏陽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27年
湘西州
石刻及其他
五代
參考資料: [1]  [21]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

四川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1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成都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古墓葬
五代前蜀
甘孜州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35年
廣元市
石窟寺
唐、宋
達州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東漢
東漢
綿陽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東漢
雅安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東漢
峨眉山市
石刻及其他
宋至明
參考資料: [1]  [22]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貴州省

貴州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遵義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35年
參考資料: [1]  [23]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南省

雲南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6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大理州
石窟寺
南詔、大理(649~1094年)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唐、五代
古遺址
南詔(649~902年)
曲靖市
石刻及其他
東晉
南朝
大理(937~1094年)
參考資料: [1]  [24]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省

甘肅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6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敦煌市
石窟寺
北魏至元
酒泉市
石窟寺
北魏至元
天水市
石窟寺
北魏至明
臨夏州
石窟寺
北魏至明
嘉峪關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武威市
石刻及其他
西夏(公元1032~1227年)
參考資料: [1]  [25]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海省

青海省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西寧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參考資料: [1]  [26]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2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赤峯市
古遺址
參考資料: [1]  [27]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貴港市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851年
參考資料: [1]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銀川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參考資料: [1]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藏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9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拉薩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唐至清
明初至清
日喀則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1904年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明初至清
阿里地區
古遺址
山南市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古墓葬
藏王墓(七世紀藏王松贊干布等藏王的墓葬)
參考資料: [1]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4處)
行政區
門類
名稱
時代
阿克蘇地區
石窟寺
唐至宋
唐至宋
吐魯番市
古遺址
高昌(500~640年)
高昌(500~640年)
參考資料: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