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

鎖定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是2009年11月01日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醫學書籍,作者為沈丕安。本書重點闡述了26種風濕病的臨牀表現、鑑別診斷、辨證論治(治法、方劑、方解)、中成藥治療、食療、針灸治療、康復、中西醫綜合治療經驗及體會,預防、護理、預後及現代臨牀研究等。
中文名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
作    者
沈丕安
出版時間
2009年11月01日
出版社
人民軍醫出版社
頁    數
256 頁
ISBN
9787509131107
類    別
中國醫學
定    價
25 元 [1]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內容簡介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主要介紹了風濕病的歷史沿革、病因病機、治療原則與治療方法、中西醫在治療上的各自優勢與不足、西藥不良反應的中醫處理方法,以及常見症狀的治療,《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內容豐富、簡明實用,適合風濕病臨牀醫師、中醫藥院校學生及廣大中醫愛好者閲讀學習。 [1]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圖書目錄

總論
一、歷史沿革
(一)痹的提出
(二)痹痛、痹侯、痹證、痹症、痹病的提出
(三)風濕病的提出
(四)歷節病等的提出
(五)腎痹、背僂與督脈病等的提出
(六)血痹、狐惑病、陰陽毒的提出
(七)痢後風、痛風、雞爪風、鶴膝風等名稱的提出
(八)關於72種風的名稱
(九)麻痹、燥痹、紅斑痹等名稱的提出
(十)我國當代中醫界對風濕病名稱的認識
(十一)中醫對有關免疫病的認識
二、病因病機
(一)病因病機簡述
(二)關於實瘀虛瘀、寒瘀熱瘀觀點的提出
三、治療原則與治療方法
(一)內治法
(二)針灸療法
(三)推拿療法
(四)外治法
(五)飲食療法
(六)體育療法
四、中西醫治療免疫風濕病的各自優勢與不足
(一)西醫西藥的優勢
(二)西醫西藥的不足
(三)中醫中藥的優勢
(四)單用中醫中藥治療免疫風濕病的適應證
(五)中醫中藥的不足
(六)中醫西醫治療免疫病優勢互補
(七)中西醫綜合治療的優勢
五、西藥不良反應的中醫處理
(一)類固醇激素(glucocorticoids)的不良反應及治療
(二)免疫抑制藥的不良反應及其治療方法
六、常見症狀治療
(一)關節痛
(二)腫脹和積液
(三)發熱
(四)口眼乾燥
(五)皮膚損害
(六)口腔潰瘍
(七)血管炎
(九)骨損害
(十)心肌炎
(十一)肺損害
(十二)肝功能異常與肌酶異常
(十三)蛋白尿與腎功能異常
(十四)血液細胞減少、
(十五)腦損害
(十七)球蛋白與抗體亢進
附方
沈丕安經驗方
各論
七、雷諾病
十一、風濕熱
十三、克羅恩病
二十二、肋軟骨炎
二十三、痛風
二十四、骨關節炎
二十五、骨質疏鬆綜合徵
二十六、骨壞死
參考文獻

風濕病中醫診治手冊作者簡介

沈丕安,男,1937年12月出生。1962年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此後在上海市中醫醫院工作至今。主任醫師、教授,上海市名中醫。
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免疫病研究所名譽所長,上海市中醫醫院風濕病研究、
室主任,上海市名老中醫工作研究室主任。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風濕瘸分會名譽會長,上海藥膳協會會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