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主編樂曲)

鎖定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中國唐代宮廷樂舞。初系《婆羅門》商調曲。本是佛教法曲與涼州所傳漢魏“相和三調”在河西長期糅合的“清商化”法曲,即“法曲胡音忽相和”之“相和”和“側商調裏唱伊州”之“商調”。正因此,西涼府節度使楊敬述才有可能將其“逑進”於唐玄宗。《唐會要》記載:“天寶十三載,改婆羅門為霓裳羽衣。”唐代鄭嵎《津陽門詩》註文:“月宮所聞為之散序”者指《仙樂》,“敬述所進曲”則指佛教法曲《婆羅門》曲。由此昇華為更高成就的音樂作品——《霓裳羽衣曲》,成為當時糅化胡華音樂素材創制新曲的精品典範。 [2] 
中文名
霓裳羽衣曲
讀    音
ní cháng yǔ yī qǔ
概念類型
歌舞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朝代
唐朝
作    者
唐玄宗李隆基

霓裳羽衣曲漢語拼音

霓裳羽衣曲——ní cháng yǔ yī qǔ

霓裳羽衣曲樂曲簡介

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唐玄宗為道教所作之曲,用於在太清宮祭獻老子時演奏。舞曲的內容表現仙真在上界的生活情狀,有“上元點環招萼綠,王母揮訣別飛瓊”等道教神話場景。唐高宗,玄宗等人親自撰寫青詞,表彰,供道士祭獻祈禱時使用,一些大臣文人亦競相效仿,從而更加提高了道教文學的水平。安史之亂後失傳。在南唐時期,李煜和大周后將其大部分補齊,但是金陵城破時,被李煜下令燒燬了。到了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裏。

霓裳羽衣曲樂曲來歷

第一種説法是:《霓裳羽衣曲》是由西涼節度使楊敬述敬獻給唐玄宗的。
唐開元四年(716年)既愛音樂舞蹈又深諳音律的唐玄宗,下詔徵集天下名曲,河西節度使楊敬述在選送地方名曲中首先看中了張掖的佛教音樂《婆羅門曲》,他深知玄宗篤信道教,便將道教音樂韻味揉入《婆羅門曲》,將此曲改編成一支優美的舞曲。演出時讓舞女扮成道姑裝束,穿霓裳,着羽衣,以便取悦唐玄宗。樂府詩《婆羅門》詩序雲:“商調曲,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進,天寶十三年(754年)改為《霓裳羽衣》。”《婆羅門曲》樂舞獻給唐玄宗後,常在宮廷和貴族士大夫的宴會中表演,曾轟動長安宮廷。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一詩寫道:“由來能事皆有主,楊氏創聲君造譜。”詩的自注是:“開元中西涼府節度楊敬述造。”《新唐書·禮樂十二》也有相關記載。《唐史》雲:“河西節度使楊敬述獻,凡十二遍。” [1] 
第二種説法是:玄宗登三鄉驛高處望女兒山仙女廟後有感而作。
唐玄宗是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後期為奸相楊國忠包圍,不理國事,但他富有音樂天才,能演奏多種樂器,對音樂的研究也是最深入、最精通的,他對音樂藝術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唐代人就稱讚他“洞曉音律,由之天縱”。他開創了開元一代樂壇盛事,編制出了以《霓裳羽衣曲》為代表的數十部作品。自從玄宗專寵楊貴妃,由於貴妃擅長歌唱與舞蹈,激發了唐玄宗多才多藝情性的不斷展現,兩人簡直成了一對藝術家,共同的藝術情趣,使兩人不斷進行探討,並取得了不少成就。
相傳,唐玄宗曾經夢遊月宮時,聽到天上有仙樂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仙女的歌聲玄妙優美,跳舞的仙女舞姿翩翩。唐玄宗醒來後,對夢中的情景還記得清清楚楚。很想把夢中的樂曲記錄下來,讓樂工演奏,讓歌女們舞蹈。他不停地想啊想,想起一點就記錄下來,就連白天上朝的時候,他懷裏還揣着一支玉笛,一邊聽大臣讀奏本,一邊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笛,尋找曲調,他為了仙曲都入迷了,可是還譜不全這首曲子,十分苦惱。
有一次,唐玄宗來到三鄉驛,他向着遠遠的女兒山眺望,山巒起伏,煙雲繚繞,他頓時產生了許多美麗的幻想。他把在夢中聽到的仙樂全想起來了。立即在譜子上記錄下來。創作了一部適合在宮廷演奏的宮中大麴。他命令樂工排練,令愛妃楊玉環設計舞蹈。為了有一個好場所排練,他在宮廷中建立了一個梨園,由楊玉環與宮人日夜趕排。終於,練好一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在一個盛大的節日上演出。當細膩優美的《霓裳羽衣曲》奏起,楊玉環帶着宮女載歌載舞,一個個宛如仙女下凡,羣臣的眼睛都看直了。因此説,玄宗創作的使唐朝最負盛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玄宗與愛妃楊玉環兩人愛情的成果。 [1] 
第三種説法是: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見女兒山後悠然神往,回宮後根據幻想而作;後部分(歌和破)則是吸收河西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的印度《婆羅門曲》的音調創作而成。
此説又有以下四種觀點:
一是據《全唐詩》記載,有一個叫羅公遠的道士,曾引玄宗“遊月宮”。玄宗在那裏見到了數百個“素練霓衣”的仙女“舞於廣庭”,便趁機詢問仙女們伴奏的曲子是什麼,回答是“霓裳羽衣”。玄宗本來愛好音律,就默默記下了曲調。可是,當他回來後,竟忘了一半的音調,此時正好西涼府節度使楊敬述所獻的《婆羅門曲》,其曲調與他在月宮所聞之曲相符,於是就把能記下來的一半曲調作為“散序”,而將楊敬述所獻之曲作為後面的樂章,由此定名為《霓裳羽衣曲》。 [1] 
二是玄宗登三鄉驛高處望女兒山後,創作了《霓裳羽衣曲》前半部分,楊敬述帶回《婆羅門曲》,才續成全曲,並配以歌舞。女兒山在今河南省宜陽縣境,為東都連昌宮的勝景,是唐玄宗東巡的覽勝之地。唐代“詩豪”劉禹錫曾作《三鄉驛樓伏睹玄宗望女兒山詩小臣斐然有感》詩,曰:“開元天子萬事足,唯惜當時光景促。三鄉陌上望仙山,歸做霓裳羽衣曲。仙心從此在瑤池,三清八景相追隨。”他認為是唐玄宗望女兒山仙女廟後有感而作。宋朝樂史在《楊太真傳》中也説:“《霓裳羽衣曲》者,是玄宗登三鄉驛望女兒山所作也。”按這種説法,玄宗遠望女兒山仙女廟,產生了聯想,歸來後創作了《霓裳羽衣曲》,但只寫了前半部分,等到後來楊敬述帶回《婆羅門曲》,才續成全曲,並配以歌舞。 [1] 
三是《霓裳羽衣曲》就是《婆羅門曲》。主要依據是《唐會要》。天寶十三年(754年),太樂署將“婆羅門改為霓裳羽衣”。婆羅門即天竺,婆羅門曲為天竺舞曲。當時此曲實際上是由西域、中亞諸國的通道傳入唐朝。開元八年(720年)時,突厥侵犯至甘、涼等州,將涼州都督楊敬述擊敗。楊敬述雖戰敗,但他向玄宗“獻《霓裳羽衣曲》十二遍,凡曲終必遽,唯《霓裳羽衣曲》將畢,引聲益緩”。 [1] 
這是一支與唐朝流傳的曲子有較大不同的外國樂曲,結束時輕聲拖音漸緩煞尾,不像一般大麴曲終聲音高亢,戛然而止。玄宗聽後,耳目一新,滿心喜歡,所以這位都督仗打敗了,儘管被削去官爵,仍然檢校涼州都督。天寶間玄宗對此曲稍加潤色後,配以歌詞,遂改名為《霓裳羽衣曲》。盛唐兼收幷蓄的文化政策、改革開放的局面、高度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底藴,使異域曲源結出了中西合璧的成果。 [1] 
四是《霓裳羽衣曲》的“散序”是玄宗登三鄉驛望女兒山後創作的,其他部分則是由印度佛曲改編而成的。《中國音樂史略》的作者根據宋朝王灼《碧雞漫志》所引唐朝鄭嵎《津陽門詩注》的記載,認為《霓裳羽衣曲》的“散序”與玄宗“遊月宮”無關,而是他登三鄉驛高處望女兒山後,產生了神奇的想象,由此寫成的。至於“散序”以外的樂章,也非取自《婆羅門曲》,而是由印度佛曲改編而成,藉以敍述中國道教的神仙故事。新版《辭海》則並列了兩種不同的説法:霓裳羽衣曲……傳為唐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所獻,初名《婆羅門曲》,後經玄宗潤色並制歌詞,改用此名。一説玄宗登三鄉驛,望女兒山,作此曲前半,後吸收楊所獻《婆羅門曲》續成全曲。前者從王灼,後者則系折中劉禹錫、鄭嵎之説。 [1] 
《霓裳羽衣曲》在開元、天寶年間曾盛行一時,天寶亂後,宮廷就沒有再演出了。由於《霓裳羽衣曲》樂調優美,構思精妙,以後各藩鎮也紛紛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詠或筆錄。以後,隨着唐王朝的衰落崩潰,一代名曲《霓裳》竟然“寂不傳矣”。其實到中唐,此曲已被許多人淡忘。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得殘譜,昭惠後周娥皇與樂師曹生按譜尋聲,補綴成曲,並曾一度整理排演,但已非原味了。
南宋丙午(1186年)年間,姜白石旅居長沙,一次登祝融峯在樂工故書中偶然發現了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他為“中序”第一段填了一首新詞,即《霓裳中序第一》,連同樂譜一起被保留了下來,詞如下: [1] 
丙午歲,留長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黃帝鹽、蘇合香。又於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詞。按沈氏樂律“霓裳道調”,此乃商調;樂天詩云“散序六闋”,此特兩闋。未知孰是?然音節閒雅,不類今曲。予不暇盡作,作中序一闋傳於世。予方羈遊,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流光過隙。嘆杏梁、雙燕如客。人何在,一簾淡月,彷彿照顏色。
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沈思年少浪跡。笛裏關山,柳下坊陌,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壚側。 [1] 
由上可見,白石記譜填詞的《霓裳中序第一》分上下片,歌詞為長短句,結構上顯然已受到詞樂的影響。但音調古樸,曲中常出現降低的七度音(b7),體現出唐代燕樂側商調的典型風格。歌曲的情調閒雅而沉鬱,特別是兩處(b7)音與“人何在”、“飄零久”的歌詞相配合、更加深了感慨的色彩。

霓裳羽衣曲樂曲淺析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受。
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對此曲的結構和舞姿作了細緻的描繪: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樂演奏為一體。全曲36段,表現了中國道教的神仙故事。
《霓裳羽衣曲》在唐宮廷中倍受青睞,在盛唐時期的音樂舞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玄宗親自教梨園弟子演奏,由宮女歌唱,用女藝人30人,每次10人。有關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詩中均有精彩描寫。
全曲共36段,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散序為前奏曲,全是自由節奏的散板,由磬、簫、箏、笛等樂器獨奏或輪奏,不舞不歌;
中序又名拍序或歌頭,是一個慢板的抒情樂段,中間也有由慢轉快的幾次變化,按樂曲節拍邊歌邊舞;
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為主,繁音急節,樂音鏗鏘,速度從散板到慢板再逐漸加快到急拍,結束時轉慢,舞而不歌。
白居易稱讚此舞的精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麴已有了龐大而多變的曲體,其藝術表現力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樂隊通過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霓裳羽衣曲》伴奏採用了磬(唐代指銅缽)、箏、簫、笛、箜篌篳篥、笙等金石絲竹,樂聲“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這是唐代宮廷著名的舞蹈,傳説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由他寵愛的貴妃楊玉環作舞表演。原舞已失傳,表演是根據文字記載和詩歌描寫意想再創作的。音樂採用古老的《長安鼓樂》作素材,舞蹈吸收了陝西和敦煌壁畫的某些舞姿造型,採取唐大麴結構形式。

霓裳羽衣曲歷史記載

據傳,該曲系唐玄宗專為冊立貴妃“女道士”欽制,從白居易詩作《霓裳羽衣歌》描述的表演情景來看,許多方面是在綜合西涼樂降神之《白舞》、遊仙之《方舞》基礎上的昇華和再造。《舊唐書·音樂志》載:“白舞一人,方舞四人。白舞今闕。方舞四人,假髻,玉支釵,紫絲布褶,白大口褲,五彩接袖,烏皮靴。”系方士道家以“七盤”象徵北斗七星,長舒廣袖而舞,表現羽化昇仙理想,故又名《七盤長袖舞》;《白舞》盛行於晉,因以白紵(潔白的夏布)翩翩作舞,故亦稱《白紵舞》;此舞生於江南民間,加之白紵出自安徽,故亦稱其為“吳舞”。樂府所存歌詞以晉之《白紵舞》歌詞為最早,詞中盛讚舞者姿態之美。白居易詩中所言“垂手後柳無力”之“垂手”,所指正是西秦(今甘肅)典型的民間舞蹈動作之一“小垂手”。《霓裳羽衣舞》在整個表演過程中,西秦的舞人以小垂手使長袖“飄然轉旋”“嫣然縱送”“跳珠撼玉”,讓人聯想到敦煌唐代飛天的吳帶當風、羽衣昇仙,翩然向理想天國騰飛翱翔的情景。唐玄宗以《婆羅門》曲為素材,表現自己欲上廣寒月宮,苦於淒冷,歸天半途,忽聞玉笛蕭蕭,仙樂繚繞,清歌徐舞,風袖翔鸞,很好地渲染出寂寞涼月的清虛和極富想象的浪漫主義情懷,將西涼樂推向精粹純青的藝術峯巔。 [2]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一支大型樂曲。曲體龐博,曲調繁重,歌舞相兼,從頭至尾吹奏。據《唐書·音樂志》記載,該曲共三十六段。其中散序六段,器樂獨奏、輪奏、不舞、不歌;中序十八段,節奏有定,為抒情之慢舞,可能有歌;入破十二段,節奏急促,有舞,可能無歌。白居易以“出郭已行十五里,唯銷一曲慢《霓裳》”詩句,巧借木船行走十五里時間之長,隱喻該樂曲體之長、徐緩慢舞、抒情之致,可謂“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2] 

霓裳羽衣曲藝術成就

《霓裳羽衣曲》樂聲「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後來,到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與他的皇后周後憑着自己的音樂天賦,復原了失傳200年的《霓裳羽衣曲》。是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蹟。 【霓裳羽衣舞】即《霓裳羽衣曲》,簡稱《霓裳》。唐代宮廷樂舞。其由來傳説不一:有的説,唐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女幾山,歸而作之;有的説,此曲是《婆羅門曲》之別名;有的説,唐玄宗憑幻想寫成前半曲,又將西涼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改編成後半曲合而制之。白居易有首詩,對此曲的演唱作了詳盡的描述。

霓裳羽衣曲名家點評

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
此曲的伴奏樂隊,除了前面提到的磬、蕭、箏、笛以外,白居易還提到“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篳篥沈平笙。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就是説還用到箜篌、篳篥、笙等樂器。而唐文宗在宮廷裏表演時,卻用了玉磬四簴(架)與琴、瑟、築、蕭、跋膝管、笙、竽各一件。看來其樂隊編制比較接近清樂的系統,這一點可能與它追求文雅的效果有關。
此曲的音樂,據《碧雞漫志》引唐鄭嵎《津陽門詩注》的記載,其“散序”是唐玄宗登三鄉驛望女兒山回宮之後依據他對女幾山的神奇想象寫成的。這一部分白居易認為相當精彩,所以他在《重題別東樓之一》詩中説“宴宜云髻新梳後,曲愛《霓裳》未拍時”。歌與破則是在涼州進天竺的《婆羅門》曲以後,吸收它的曲調續寫而成的。所以在《霓裳羽衣曲》中,既有本國的創作曲調,又有外來音樂的改編曲調。而外來音樂則取自印度的佛曲,用它來表現中國道教的神仙故事。由此可見,《霓裳羽衣曲》對於外來音樂的吸取,目的是為了引起人們新奇的感覺,表現作者所追求的那種神幻莫測的境界,在藝術上是有獨創性的。

霓裳羽衣曲作者介紹

唐玄宗(諡: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簡稱唐明皇)李隆基(685年—762年),漢族,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竇皇后(竇德妃)。玄宗個人素質優秀,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多才多藝。
神龍元年(705年)中宗李顯即位,恢復了唐國號,但政柄卻旁落在皇后韋氏手中。中宗去世後,韋后立温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少帝。
710年7月21日(景龍四年六月二十日),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女)聯合發動宮廷政變,殺韋后與安樂公主等,擁其父唐睿宗李旦復位,被其父立為太子。
712年(延和元年)八月,睿宗傳位太子,退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為玄宗。不久太平公主又欲發動宮廷政變以廢玄宗,李隆基乃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於先天二年(713年)先發制人,賜太平公主死,盡誅其餘黨,改元“開元”。
玄宗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唐玄宗後期,他貪圖享樂,寵信並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終於導致安史之亂髮生,唐朝開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