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暘

(北宋禮部侍郎、音樂家)

鎖定
陳暘(1061年—1128年),字晉之,享年68歲。生於福州閩清縣宣政裏漈上(今雲龍鄉際上村),世稱“陳賢良”,北宋音樂理論家,古代八大音樂名人之一,官至禮部侍郎 [2]  [4] 
全    名
陳暘
別    名
陳賢良
晉之
所處時代
宋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閩清縣宣政裏漈上
出生日期
1061年
逝世日期
1128年
主要成就
著有《樂書》,是中國最早的音樂百科全書,也是世界第一部音樂百科全書 [1] 
主要作品
《樂書》
《禮記解義》
《孟子解義》
《北郊禮典》
最高官職
禮部侍郎

陳暘人物生平

幼聰穎好學,博聞強記。紹聖元年(1094)陳暘以布衣身份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制科入仕。陳暘精於樂律,參加神宗至哲宗時“升之文館”的《樂書》編纂,後主其事。該書200卷,目錄20卷。前95卷摘錄《禮記》、《周禮》、《儀禮》、《詩經》、《尚書》、《春秋》、《周易》、《孝經》、《論語》、《孟子》等書有關音樂的文字,為之訓義。後105卷為樂圖論,論述十二律、五聲、八音(樂器)、歷代樂章、樂舞、雜樂、百戲等,對前代和當時的雅樂、俗樂、胡樂及樂器均有詳盡説明。樂器圖取自散佚少見的《唐樂圖》、《樂法圖》、《律書樂圖》、《大周正樂》、景佑馮元《樂記》等,可謂當時音樂百科著作。陳暘主張樂以太虛為本,聲音律呂以中聲為本,而中聲又以人心為本,認為古樂之發,中則和,過則淫。反對使用“五聲”以外的高低音和變化音,為宋代宮廷雅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進《迓衡集》,以勸導紹述,得太常博士,遷秘書省正字。是年,200卷《樂書》稿成,薦升太常丞,進駕部員外郎,為講議司參評禮樂官。崇寧二年(1103年),《樂書》正式進獻宮廷,進鴻臚太常少卿、禮部侍郎,以顯謨閣待制提舉醴泉觀。政和初(1111年),“坐言鹽鐵利”,忤旨奪職。政和三年(1113年)回閩。不久平反。卒後入祀鄉賢祠。 [2] 

陳暘個人作品

《樂書》由其後人陳侯歧首刻於慶元六年(1200年);有元至正七年(1347年)福州路儒學趙宗吉刻本、明遞修本、清光緒二年(1876年)方睿重刻本,清乾隆年間被收入《四庫全書》,後亦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9-10]  還著有《禮記講文》10卷、《孟子解義》14卷、《北郊祀典》30卷。 [2] 

陳暘歷史評價

蘇軾(1037年—1101年):【不學孫吳與六韜,敢將駑馬並英豪。望窮海表天還遠,傾盡葵心日愈高。身外浮名休瑣瑣,夢中歸思已滔滔。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鰲。】——出自《東坡全集》(欽定四庫全書).卷二十九.奉和陳賢良(第9頁) [6] 
楊萬里(1127年—1206年):【楊誠齋序曰:“其書遠自唐虞、三代,近逮漢唐、本朝,下逮子史百氏,內自王制,外逮戎索,網羅放失,貫綜煩悉,放鄭而一之雅,引今而復之古,使人味其論,玩其圖,忽乎先王金鐘天球之音,粲乎前代鷺羽玉戚之容,後有作者,不必求之於野,證之於杞、宋,而損益可知焉。”】——出自馬端臨(約1254年—1340年)《文獻通考》(欽定四庫全書).卷一百八十六.經籍考十三.(第21頁) [8] 
陳振孫(1179年—約1261年):【陳氏曰:“秘書省正字三山陳暘撰。建中靖國初進之。為《禮書》陳祥道,其兄也。其書雅、俗、胡部音器、歌舞,下及優伶雜戲,無不備載,博則博矣,未免於穢蕪也。暘紹聖初制科,終禮部侍郎。”】——出自馬端臨(約1254年—1340年)《文獻通考》(欽定四庫全書).卷一百八十六.經籍考十三.(第21頁) [8] 
朱熹(1130年—1200年):“棣萼一門雙理學,梅溪千古兩先生。” [4] 
脱脱(1314年—1356年)、阿魯圖(—1351年):【陳暘字晉之,福州人。中紹聖制科,授順昌軍節度推官。徽宗初,進《迓衡集》以勸導紹述,得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禮部侍郎趙挺之言,暘所著《樂書》二十卷貫穿明備,乞援其兄祥道進《禮書》故事給札。既上,遷太常丞,進駕部員外郎,為講議司參詳禮樂官。魏漢津議樂,用京房二變四清。暘曰:“五聲十二律,樂之正也。二變四清,樂之蠹也。二變以變宮為君,四清以黃鐘清為君。事以時作,固可變也,而君不可變。太簇、大呂、夾鍾,或可分也,而黃鐘不可分。豈古人所謂尊無二上之旨哉。”時論方右漢津,絀暘議。進鴻臚太常少卿、禮部侍郎,以顯謨閣待制提舉醴泉觀。嘗坐事奪,已而復之。卒,年六十八。祥道字用之。元祐中,為太常博士,終秘書省正字。所著《禮書》一百五十卷,與暘《樂書》並行於世。】——出自《宋史》(欽定四庫全書).卷四百三十二.列傳第一百九十一.陳暘(第26頁) [7] 
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引證浩博,論辯亦極精審。唐以來,樂書無傳者。宋樂書惟《皇祐新樂圖記》及此書存耳。】——出自《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2]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