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阮翁仲

鎖定
阮翁仲,人名。翁仲,原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傳他身長1丈3尺,端勇異於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咸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
所處時代
本    名
阮翁仲
性    別

阮翁仲史料記載

孝陵石翁仲
司馬貞的《史記索隱》雲:“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於秦代。翁仲路,是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必經之路。路上屹立着四對石像,文臣武將各兩對。文臣莊嚴肅穆,武將則威嚴肅殺,象徵着帝王死後在陰間的文治武功。這明孝陵的石翁仲,通高3.18米以上,據説是最高大的石翁仲了。
十三陵前石像
翁仲姓阮,越族人,為秦始皇大將,統一六國中立下功勞,死後秦始皇為記其功績,將其鑄為銅像立於咸陽城司馬門外,因其生前身高一丈三尺,勇猛非常,後人尊為神,故作翁仲肖像佩於身,以驅魔鎮邪。翁仲肖像是年輕人,因後世誤傳,均把北京十三陵前石像當作秦代翁仲。
陵墓前及神道兩側石像
所謂的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中國,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初為銅製,號日“金人”、“銅人”、“金狄”、“長狄”、“遐狄”,但後來卻專指陵墓前面及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中國兩千年來上層社會墓葬及祭祀活動重要的代表物件。像了人像外,還包括不現動物及瑞獸造型的石像。
——李修平:《李零:<入山與出塞>》,載《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1期頁301,2006年6月

阮翁仲翁仲的來歷

秦始皇時期
翁仲的來歷得從秦始皇時所鑄十二個銅人説起。《史記·秦始皇本紀》説秦始皇二十六年時“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正義》引《三輔舊事》、《水經注·河水(四)》都認為每個銅人各重二十四萬斤,俗稱“翁仲”。
吉祥徵兆
據《漢書·五行志》説,就在秦始皇二十六年時,在秦的邊地臨洮一帶,出現了十二個身高五丈,足跡六尺穿夷服的巨人,秦始皇以為這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按照這十二個巨人的模樣,銷燬了天下兵器作成銅人(事又見《淮南子· 氾論訓》高誘注)。
其實,十二個銅人出於臨洮只是傳説而已,不可能實有其事,而這個傳説又是從先秦有關“長人”、“長狄”的傳説深化而來的。屈原時代就有了“長人”的傳説,《天問》問道:“何所不死?長人何守?”據王逸、洪興祖和朱熹等人的注,可知“長人”即“長狄”。《國語·魯語(下)》記載:吳越爭戰時,吳國攻毀了越都會稽,得到了大骨,吳國派使者問孔子,孔子告訴他這是防風氏的骨,因為大禹時召集眾神會聚在會稽山,防風氏遲到了,被大禹殺死。防風氏的後代在虞、夏、商時稱“汪芒氏”,在西周時稱“長狄”,在當時稱“大人”(此又見《史記·孔子世家》)。據《春秋》,當時長狄國還經常內犯,文公十一年時魯臣叔孫得臣打敗了它。《左傳》上説叔孫得臣抓住了長狄國的首領僑如,並用戈插入他的喉嚨將他刺死。同一件事,到了《穀梁傳》和《公羊傳》裏就附加了許多傳説的成分:長狄國君兄弟三人侵犯中原,瓦石不能傷害他們。射箭高手叔孫得臣射中了他們的眼睛,他們倒地後身橫九畝。頭被砍下後放入車中,眉毛高出車軾。《尚書大傳續補遺》説長狄國人身高五丈多,盧文弨所輯的《春秋緯考異郵》則説長狄國君兄弟三人身高各有百尺。
傳説和迷信
秦始皇時長狄十二人的傳説正與上述傳説有關。而秦始皇也正是利用了這個傳説(或者説這個傳説正是統治者自己造出來並加以利用的),收繳天下兵器鑄成釧鐻和十二個銅翁仲,這一措施正如秦始皇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推得五德終始之説、封禪焚書坑儒一樣,其真實意圖是“以弱黔首之民”(賈誼過秦論》),使它的殘暴的專制統治能夠萬世不變地延續下去,而利用傳説和迷信,使它的統治蒙上了一種奇異、神秘的色彩,更能愚弄百姓。
十二銅翁仲毀滅
秦始皇所鑄十二個銅翁仲,胸前有銘文,傳為李斯所篆,漢時列於長安長樂宮前。新莽地皇二年(21年),王莽因夢見有銅人哭泣,派人磨滅了胸前銘文(見《水經注·河水(四)》)。東漢末,董卓毀掉鍾鐻和十個銅翁仲,鑄成小錢,剩下兩個搬到了清門裏。至十六國時,後趙石虎把它們搬到了鄴。後來,前秦苻堅又把它們搬回長安銷燬。至此,十二個銅翁仲全部毀滅了。
因為十二個銅人稱為翁仲,後來的宮門前所列其它銅人像也就稱為翁仲。漢武帝時,在建章宮前造神明台,鑄有銅仙人手掌承露盤以儲露水,據説和玉屑服之可以求得長生。魏明帝景初元年,想把承露仙人搬到洛陽去,銅人很重搬不動,反而把承露盤弄斷了。相傳折時銅仙人眼中流淚,因而留在了灞城。明帝就用銅另鑄了兩個大銅人,座落在司馬門外,這兩個大銅人也稱為翁仲(事見《漢書·郊祀志》顏注、《三國志·魏書·明帝傳》裴注和《宋書·五行志(一)》)。
至於陵墓前石人像稱翁仲始於何時很難確知。柳宗元詩《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説“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這裏翁仲指的就是墓前石人,可見至少在唐代已將墓前石人稱為“翁仲”了。

阮翁仲墓前石人

墓前石人的設置則在唐以前早就有了,可考的最早為西漢霍去病墓。霍去病墓在漢武帝茂陵帝,屬陪葬墓。《史記·驃騎將軍列傳》《索隱》引姚氏説:“冢上有豎石,前有石馬相對,又有石人。”保存到今天,尚有石刻十四件,其中有胡人、力士抱熊和馬踏匈奴等。顯然,這些石刻是為表彰霍去病戰勝匈奴的功勳而製作的。這與自東漢起代表等級所列的石人(翁仲)不同。東漢大臣墓前石刻羣中有翁仲的還很少見。《風俗通·神怪篇》記載汝南汝陽彭氏墓前神道上立有一石人,《水經注》中提到墓前石刻羣的有多處,而石刻羣中有石人的僅一處,即《洧水注》記載的弘農張伯雅墓,“碑側樹兩人”。東漢時墓前石人流傳到後世的有兩個。胸前有銘文,一刻“漢故樂安太守廌君亭長”,一刻“府門之卒”,兩個石人系樂安友誼賽廌君墓前之物。這兩個石人,唐代人稱為“翁仲”(《碑版廣例》)。這兩個翁仲,清時還保存在山東曲阜,不知今存否。
帝王陵前石刻羣中設置翁仲的,唐以前還很少見。漢代皇陵前石刻羣中不見記載有石人,考古似也末發現。魏晉時代由於廢棄了陵寢制度,墓前不設石刻,當然更不可能有石翁仲了。北魏開始恢復陵寢制度,在墓前設置石刻,但數量不多。1979年在北魏孝莊靜陵前出土有一件石人像和一個石人頭,説明北魏陵前可能有石翁仲。南朝帝王陵墓葬於南京及郊區,從現在石刻看,有石辟邪石麒麟等,但不見石人。至唐代,帝王陵園裏設置石翁仲才成為定製。太守昭陵北門內祭壇有番像時有時無外,其它石刻形制和數量依乾陵而少變化;而北宋皇陵所列石人,一般為馴象人一對、控馬二對、番使三對、文武臣四對、武士一對、宮人二對。自王侯至品級高的大臣,墓前所列石翁仲數各有差等,每朝有具體規定,而庶民墓前不許立翁仲。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説:“秦漢以來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象、石馬之屬,人臣墓則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屬,皆所以表飾墳壟如生前之儀衞耳。”這一段也可反映出唐以前人臣墓前有石翁仲,而帝王陵前一般不立的情況。古代帝王和官僚陵墓前神道兩旁所列石刻人像,是模仿宮殿和官署前設置的侍衞人員形象的,可以説是“事死如事生”,把墓主生前所享用的一套禮儀搬到了墳墓前。墓前翁仲除了充當衞士起保衞陵墓的作用外,也顯示了墓主生前的等級身份。而石刻羣中諸種現實的和想像出來的動物形象,是因為古人迷信,用以象徵吉祥和驅除鬼怪。
《文史知識》1989年第2期上的補白文章《翁仲和仲翁》,曾談及翁仲的來歷,取材於近人臧勵 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而臧氏之説,又取自明彭大翼的《山堂肆考》卷一百四十九“神祇 為秦將兵”條:“翁仲姓阮,身長一丈二尺。少為縣吏,為督郵所笞,嘆曰:‘人當如是耶!’遂入學究書史。秦始皇並天下,使翁仲將兵守臨洮,聲振匈奴,秦人以為瑞。翁仲死,遂鑄銅像置咸陽司馬門外。”(《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影印文淵閣本冊977)

阮翁仲奇傳異聞

阮翁仲其人其事,正史不見有傳,明以前其它書籍也少記載,彭大翼之説不知何據,況且,秦時匈奴散居於大漠南北即今內蒙古高原一帶,與秦上谷代郡雁門雲中九原等郡交界,而臨洮隴西郡,是秦與羌的交界地,匈奴與羌之間相距甚遠,中間隔着月氏,因而守臨洮的阮翁仲是不會將擊匈奴從而使匈奴聞風喪膽的;更何況“督郵”這個官職是漢代才設置的,阮翁仲少時秦還未統一中國,又何以“為督郵所笞”?可見阮翁仲一説本為羌無故實之事,至多隻能奇傳異聞。後來人不加稽考,竟然把它當成了信史。遺憾的是《辭海》1979年修訂本“翁仲”條也採用了這一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