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閩西山歌戲

鎖定
閩西山歌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閩西山歌戲以客家山歌為基礎,用普通話和龍巖方言來演唱,主要流行於三明龍巖連城漳平長汀、上杭、永定武平等縣。 [1] 
閩西山歌戲的唱腔曲調始於閩西各縣的山歌小調竹板歌鼓吹、歌舞曲等民間音樂,吸收閩西漢劇江西採茶戲湖南花鼓戲粵東客家山歌等兄弟劇種的音樂而成。歌詞多為七字一名、四句一段常用比、興、重、疊、排比、接歌尾等手法; 形式以七言四句為主,一二四句押韻;種類繁多,有情歌、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習俗歌謎語歌、敍事歌等,代表性劇目有移植改編的《劉海砍樵》、《劉三姐》以及創作劇目《彩虹》、《挽水西流》、《補籮記》等。 [2] 
閩西山歌戲是極具民間特色的文藝形式,淳樸、自然、真實,尤其是結構短小,韻味和諧,琅琅上口,易歌易記,流傳方便,因此羣眾基礎十分紮實,在海內外都有相當的影響。 [3] 
中文名
閩西山歌戲
分    類
戲曲
地    區
福建
來    源
客家山歌、小調
分    佈
三明、龍巖、上杭等
代表曲目
《三月三》、《補籮記》

閩西山歌戲劇種源流

閩西廣大山區素有“山歌之鄉”的美稱,閩西居民往往通過山歌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達青年男女的真摯的愛情。當地漢族民間不論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或壽誕婚慶,趕墟赴集,甚至山路邂逅,男女老少都會即興應景唱起山歌。其形式多種多樣,或單人獨唱,或兩人對唱,或結伴羣唱,或相約對歌,或聚會盤唱,生動活潑。曲調簡單樸素,多屬調式與調式。 [4]  山歌戲產生於福建閩西,正是在客家山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的漢族戲曲劇種。

閩西山歌戲發展簡史

在舊社會,山歌是被歧視為“低級下等”的東西,不讓搬上舞台。解放後,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順應了民心的迫切要求,山歌也開始從口頭對唱的形式發展到有角色扮演的山歌小戲,並不斷擴大,組成山歌劇團,有固定在劇院裏演出,也有流動到各地演出。 [5] 
20世紀50年代,民間藝人、山歌手受話劇、歌劇的影響,吸收當地漢族民間歌舞採茶戲船燈、龍鳳燈和歌舞小戲的養分,成立了山歌劇社。爾後,在福建三明龍巖連城漳平長汀、上杭、永定武平等縣等地相繼成立了專業性山歌戲實驗劇團。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閩西人民的山歌活動更加活躍,在歌劇、話劇的影響下,開始從口頭對唱、席地羣唱、搭台賽歌的簡單形式向歌舞方向發展。 [7]  他們學習民間採茶燈、龍鳳燈、竹馬燈船燈等舞蹈動作與採茶戲黃梅戲歌劇等劇種的表演藝術,先後成立了村、鄉的業餘劇社,演唱一些帶有故事情節的《浪子回頭》、《兩姐妹》、《不識字的痛苦》、《王邁三賣餘糧》等小節目。
1952年8月,龍巖地區組織民間藝人與山歌手培訓班,由新文藝工作者講授編劇技巧,並協助民間藝人整理山歌,使之成為適合舞台演出的唱腔。同時,由洪興柏、温七九等16位民間藝人和山歌手組成龍巖專區大眾山歌劇團,編演《流浪女》、《風雪之夜》等新劇目,山歌戲開始從鄉村土台登上劇場戲院。後台樂器以及舞台燈光、佈景、道具也不斷豐富與提高。《補籮記》、《葵花向陽》兩個山歌小戲被上海唱片社灌製成唱片,向全國發行。龍巖山歌亦為省級“非遺”。 [8] 
1955年9月,正式成立第一個閩西山歌劇團——龍巖縣山歌實驗劇團,主要流行於龍巖、連城、漳平等地,現代戲佔80%。 [9] 
1964年,山歌戲劇團創作演出現代小戲《補籮記》與《葵花向陽》,首次赴省參加第三屆現代戲觀摩匯演,被羣眾譽為“閩西的山茶花”。
1980年,創作演出的《茶花娶新郎》參加福建省第四屆現代戲會演,獲劇本、演出、舞美等獎項,郭金香獲演員獎。
從1981年至1992年,龍巖山歌戲由老、中、青作者編演的《鐵鐺叮噹》、《花紅葉綠》、《礦工戀》、《故人》、《鷓鴣淚》、《人與土地》等現代題材劇目共24個。其中《龍山情》獲1983年福建省首屆農村劇團調演創作二等獎與演出獎。《故人》獲省第17屆戲劇展演多項獎。 [10] 
1994年6月,龍巖市山歌戲劇團與福建龍馬集團公司聯姻,成立“福建龍馬藝術團”。該團組建後,福建龍馬集團公司每年固定提供給山歌戲劇團以必需的藝術事業發展基金,用於擴大藝術再生產與鼓勵藝術創作。當時,創作演出了《某男某女》、《十八相送》、《山妹橋》等山歌小戲。
1996年,上演《相親》、《餐廳軼事》、《賭鬼的下場》等節目共98場。劇團還積極上山下鄉為貧困山村作扶貧慰問演出。 [10] 

閩西山歌戲傳統劇目

閩西山歌戲代表曲目

《山妹橋》 [9] 
《愛情被偷去》
《補籮記》
《茶花娶新郎》
《故人》
龍山情 [10] 
《無情鳥》
《龍川夜渡》

閩西山歌戲內容簡介

《補籮記》
現代小戲。王添隆、章文松編劇,由龍巖山歌戲劇團演出。寫閩西某山村糧食豐收時,保管員山歌妹請來師傅為公家補谷籮,而她母親黃連嫂,卻把師傅拉回家裏編制裝盛餈粑的細籮。通過母女矛盾,反映公與私以及豐收不忘節約糧食的思想。1964年8月,該劇參加福建省第三屆戲曲現代戲會演。劇本在《熱風》月刊上發表。 [11] 
《茶花娶新娘》 [12] 
現代戲。温七九、丁沁(執筆)編劇,由龍巖山歌戲劇團演出。寫下鄉知識青年羅廣亮,衝破封建思想觀念,入贅農村姑娘陳茶花家,以照顧膝下無子、缺乏勞力的茶花媽。該劇於1980年12月,參加福建省第四屆戲曲現代戲會演,1981年,劇本由丁沁改編成電視藝術片,由福建電視台攝製後在中央電視台播映。 [13] 
《故人》
現代戲。1987年由秋平編劇。寫青年農民李九斤收留逃荒姑娘歌妹,兩人產生戀情。中秋夜,九斤與同村農民六狗及其未婚妻辣妹共約投奔紅軍。臨行前夕,九斤與歌妹結婚。2個月後,六狗當了逃兵,並謊告歌妹説九斤已戰死,此時歌妹已懷孕在身。不久,白軍進村,歌妹被抓給軍醫吳中納作姨太,生子取名吳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九斤與辣妹回來,才知歌妹因聽信謠言成為他人之妾,便與辣妹結婚。“文化大革命”期間,九斤與辣妹的女兒李軍下鄉插隊,與吳安產生愛情,正要結婚時,歌妹因阻止不成自殺身亡。後九斤得知吳安系自己親生子,歌妹無辜受冤,而吳安、李軍也發現自己是同父異母兄妹相戀,害了母親,釀成悲劇。該劇由龍巖市山歌戲劇團演出,1987年,參加福建省第17屆戲劇展覽演出,獲優秀導演、演出、舞美、作曲等獎。 [14] 

閩西山歌戲戲曲音樂

閩西山歌戲唱腔

閩西山歌戲以閩西山歌、小調為主體,現有曲調120多支,常用的70多支,每首都為4個樂句組成,以多級跳進手法為獨特風格。 [15]  。其運用手法有三種類型:一是以一支曲調,反覆詠唱多段唱詞;二是根據劇情內容和感情需要,選用相應的多支曲調,組合聯唱;三是為表達複雜多樣的感情,把幾首情趣相同或不同的曲調,各取其典型樂句,重新組成新的曲調。節拍形式多為2/4拍子,節奏明快。旋律基礎為五聲音階,常用的調式有徵調式、羽調式兩種。由於“商”音在調式中十分活躍、突出,使山歌戲音樂、唱腔具有獨特風格,唱腔既高亢、粗獷、純樸,又抒情、優美、委婉、含蓄。曲體結構為“起、承、轉、合”的四句體,唱詞多以七字句為基礎的四句式。唱詞中常出現襯詞、襯字。常用的有:“啊噢哎”、“咧嗨羅”、“喜葛阿就”、“溜達”、“斯”、“呵”等。曲韻為十三轍,用普通話演唱,雜以方言。 [16] 
她由閩西各地山歌、小調和民間歌舞、曲藝音樂組成,同時吸收了閩西漢劇,江西採茶戲、湖南花鼓戲、粵東客家山歌戲的音樂成分,主要來自三種山歌形式,分別是客家山歌、龍巖山歌和連城山歌。
一、客家山歌
主要流行於客家話地區,包括長汀、永定、上杭、武平、寧化、清流明溪(歸化)等縣。曲調進行常突出la、re兩音。最典型的例子是寧化的《新打梭標》,全曲僅由la、re兩音構成,sol音只作後倚音出現。 [4] 
二、龍巖山歌
主要流行於龍巖縣境,典型的曲調由la、do、re三音組成,曲式結構為上下句的反覆。 [4] 
三、連城山歌
主要流行於連城縣及連城永安龍巖三縣交界地帶,曲調多由mi、la、do,la、do、mi或do、mi、sol三種三音列構成。有獨唱、對唱和三人以上的齊唱。 [4] 
閩西地區漢族民間廣泛流傳的山歌、民謠,具有獨特的、鮮明的通俗性和流傳性,是直接反映勞動人民社會生活與個人情感、遭遇的吟唱。閩西山歌戲直接來自民間,充滿生活氣息。內容涵蓋耕耘歌、採茶歌、長工歌、婚娶歌、放牧歌、愛情歌等內容,曲調簡單樸素。
閩西山歌戲以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為主,唱詞道白常借用山歌的比興手法,通俗生動,押韻順口,詼諧活潑。

閩西山歌戲器樂

早期只用鑼鼓伴奏,後增用民族管絃樂器和部分西洋樂器,以竹笛為主奏。獨特樂器有樹葉和竹板歌的竹板。 主要是民間鑼鼓,常用的鑼鼓點有“採茶燈”鑼鼓和“饒平吹”鑼鼓,尚無獨立或專用的曲牌、樂曲。 [17] 

閩西山歌戲樂隊

樂隊10餘人,樂器有竹笛、笙、揚琴、琵琶、板胡、高胡、二胡和竹板、小鼓、鍾鑼等,20世紀70年代後,增設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以竹笛為主奏樂器。特色樂器有樹葉和竹板兩種。 [18] 

閩西山歌戲表演藝術

閩西山歌戲身段科介

演員不分行當,舞台語以普通話為主,雜以鄉音方言,曲韻押13轍韻。早期身段,套用民間歌舞“採茶步”、秧歌式“十字步”和戲曲程式動作。龍巖地區漢族民間歌舞”採花燈“中的”蝶步“,即是龍巖山歌戲的主要舞蹈動作。

閩西山歌戲表演風格

閩西山歌戲吸收了龍巖、上杭、連城、永定、武平、長汀以及閩贛交界的瑞金等地區表演藝術,蒐集了170多種山歌民謠等,經提煉、加工、創新,使閩西山歌戲的曲調更加豐富,能適應故事情節的變化發展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19]  又吸收木偶戲西秦戲潮劇、饒平戲以及閩西的中軍鼓樂、十班和民間歌曲等的藝術營養,使閩西山歌戲日益趨於成熟。 [2] 
閩西山歌戲是極具漢族文化特色的文藝形式,淳樸、自然、真實,鄉上氣息格外濃厚。尤其是結構短小,韻味和諧,琅琅上口,易歌易記,流傳方便,因此羣眾基礎十分紮實,可謂”處處有山歌,人人唱山歌“。 [4]  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山歌戲在博採眾長的同時,始終保持自己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因而倍受海內外人士的青睞,素有”閩西一朵豔麗的山茶花“的美譽。 [3] 

閩西山歌戲舞台美術

閩西山歌戲化妝

化妝吸收剪紙藝術的表現效果,眉毛、眼圈和嘴唇都用單色平塗,不追求立體感。

閩西山歌戲服飾

服飾強調地方特色。如在《補籮記》中,農村新娘山歌妹身穿大紅大綠花料子的中式衣褲,衣褲邊緣有類似色彩的鑲邊裝飾。《茶花娶新郎》中的茶花,穿用式樣新穎的琵琶襟裝袖中式上衣,衣領和袖口鑲有黑平絨和金線滾邊;頭插一朵嬌豔的紅山茶花。

閩西山歌戲舞台裝置

山歌戲舞台佈景從年畫、剪紙等民間藝術中吸收營養,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表現形式,誇張醒目,色彩濃豔,大都採用平面繪製,簡便輕巧。如60年代演出的《補籮記》佈景(陳忠民設計),採用剪紙的形式,舞台中間一個形象生動的圖案式大門,緊靠大門後面豎立着一束用暗紅色緞帶綁着的高大稻穗,串串沉甸甸的穀穗覆蓋着屋頂,兩隻喜鵲昂首歡歌;湛藍色天空上飄浮着朵朵白雲,呈現一派喜慶夏收的景象。又如1980年演出的《茶花娶新郎》佈景(陳忠民設計),系一扇閩西山區常見的磚木結構的門樓,門上貼着大紅雙喜,兩側一對春聯,檐角掛着一串大鞭炮,鞭炮底部引火線飾以絲穗,表現了具有閩西鄉土氣息的迎親場景。連接門樓的圍牆很矮,牆頭蔓藤盤纏,春意盎然。透過鏤空的剪紙形式的門樓和矮牆,觀眾可清楚地看到院子裏外人物的表演。
1987年,在福建省第17屆戲劇會演中,山歌戲《故人》的舞美設計抽象空靈,別開生面,它採用裸露骨架的多功能平台組合不同的演出空間,立面主體造型只用幾束富於彈性的白色鬆緊帶配合演員動作,通過纏繞、絞合、垂懸、斜拉等形式特徵傳遞人物內心複雜的情感波動。設計者着力於全劇心理空間的開拓,同時,也使現實空間與歷史空間的轉換過程更為自由流暢。 [20] 

閩西山歌戲戲曲機構

龍巖市山歌劇團
1952年,由民間山歌手洪興柏、温七九等16人組成“龍巖專區大眾山歌劇團”,1年後因故停辦。1955年組建“龍巖縣山歌戲實驗劇團”,歸龍巖縣文化館管理,全團12人,12根扁擔,6套服裝,兩盞汽燈,一堂鑼鼓。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劇團發展至60人左右,編劇、導演、作曲、樂隊指揮、舞美設計等人員陸續配備齊全。1981年,龍巖縣改市,遂改稱龍巖市山歌劇團。
大眾山歌劇團
1952年8月,龍巖專區文聯組織文藝代表隊,排演出山歌戲《劉春景入社》,參加福建省首屆文藝會演,山歌戲得到福建省文聯充分肯定。同年,成立龍巖專區大眾山歌戲專業劇團。
1955年9月,龍巖專區大眾山歌劇團下放龍巖縣文化館管理,改稱龍巖縣山歌戲實驗劇團。1956年參加省首屆戲曲現代戲會演後,山歌戲被列為全省六大劇種之一。翌年,一度改為龍巖民間歌舞劇團,1958年複名龍巖縣山歌戲實驗劇團。1964年,温七九、章文松、王添隆編小戲《葵花向陽》、《補籮記》、《龍川夜渡》,參加福建省第三屆戲曲現代劇會演,獲得好評。1969年,劇團解散,1972年恢復。1980年,《茶花娶新郎》赴省會演,福建省電視台錄像,在全國11個省市電台播放。1987年,《故人》參加省十七屆戲劇會演。30多年來,劇團共改編、移植、創作以現代題材為主的劇目130多個,收集整理和創作大量閩西山歌、小調和民間器樂樂曲。劇團演出立足本地,上山下鄉深入廠礦、部隊為工農兵服務。並緊密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及時編寫山歌、小演唱、短劇在城鄉宣傳演出。1958~1959年,被省文化廳授予紅旗劇團先進集體稱號。1983年,福建省藝術學校山歌劇班16名畢業生分配到劇團工作。 [21] 

閩西山歌戲著名歌者

民國時期山歌遍及城鄉,出口成歌的名歌手有社興的洪興柏(別名火燒山)、西陂的林月升(綽號龍支箭)、郭兆鳳(歪頭鳳)、紅坊的饒金鳳、温七九等。茶山、瓦窯,長期以來為歌手們彙集的地方。勞動之餘,歌聲不絕,經常對歌至日落方休,有時通宵達旦。 [21] 

閩西山歌戲創新方法

社會不斷進步,戲曲也要不斷創新,縱觀閩西山歌戲的發展歷程分析其特點,閩西山歌戲的創新辦法有幾下幾點:
一、在原腔山歌的基礎上,運用作曲的技法加工發展客家山歌
傳統的原腔山歌曲調優美動人,在保留吸收原腔山歌的風貌、韻味的基礎上,合理運用作曲技法,往往能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易為羣眾所接受和欣賞的音樂來。例如,被譽為“客家山歌王”的張振坤,他在客家音樂創作中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他創作的《世代銘記毛主席恩情》這首曲,採用蕉嶺長潭山歌的原腔,通過以詞變腔、節奏壓縮、擴展等手法去創作,寫出了讓人耳目一新、容易傳唱的客家山歌歌曲。 [22] 
二、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創作客家方言通俗歌曲。
傳統山歌中,許多是反映舊社會勞動人民精神生活的。所以,在中、老年人中容易傳唱和產生共鳴。而當代年青人,對傳統的客家山歌卻不甚瞭解和不易接受。隨着新時代期社會形態、社會風情、思想觀念的更新,藝術的表現形式多樣而新穎,可以運用客家音樂的素材,創作出流行歌曲。台灣的作曲家運用客家山歌素材,採用通俗歌曲的手法進行創作,題材廣泛,手法多樣。 [22] 
三、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創作藝術歌曲。
客家山歌曲調抒情優美,具有很大的創作空間,順應時代的精神需求並以多樣手法來創新,不但要用新的作曲技法,而且可以採用普通話的演唱方式,讓全國聽眾瞭解、熟悉客家音樂。另外客家普通話歌曲還可通過名家演唱去推出,通過MTV傳播。 [22] 
四、利用客家山歌曲調的素材,創作合唱曲、器樂曲。
客家山歌的創作要多樣化,發展客家話、普通話合唱曲方面也很值得探索。流傳全國的合唱曲,有許多是根據中國民歌素材編曲或創作的,如“阿拉木汗”、“半個月亮爬上來”、“牧歌”等。這些合唱都是採用原腔民歌,曲式結構簡練,很容易讓人接受,易唱又有新的意境。客家山歌發展成合唱曲,應保留原腔的優美特點,通過合唱曲的演唱,傳播客家文化。 客家流傳有“漢調音樂”,客家山歌的器樂曲還沒有真正形成。應該把好的山歌曲改編成獨奏曲和合唱曲,豐富山歌的音樂品種。如1989年與音像公司合作,採用客家山歌中的鬆口山歌、五句板、客家小調、台灣山歌素材創作、剝製了的磁帶“思鄉曲”。如創作二胡獨奏曲“客家戀歌”,採用鬆口山歌素材發展成有原腔、變奏華彩段的獨奏曲,表達客家男女青年的愛戀,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總之,發展客家山歌音樂,要揚棄它的陳舊,打破框框,大膽突破和創新,才能將客家山歌推向一個新的層次。 [22] 

閩西山歌戲社會影響

閩西山歌戲 閩西山歌戲
閩西山歌在大革命時期,配合紅軍入閩、建立閩西革命根據地,發揮了很大的鼓舞鬥志的作用。 [23]  土地革命時期,閩西是革命蘇區根據地,山歌配合了打土豪分田地、婦女解放、送郎參軍等宣傳工作,多為就地獨唱和對唱的形式。極大促進了山區土地革命的推動。 [4] 
1964年,《補籮記》與《葵花向陽》代表山歌戲劇團參加第三屆現代戲觀摩匯演,優美的唱腔和風情韻味得到一致好評,被羣眾譽為“閩西的山茶花”。
自山歌劇團成立以來,龍巖山歌劇團創作演出多個優秀劇目,如《三月三》、《葵花向陽》、《補籮記》、《茶花娶新郎》、《愛情被偷去》等,有的節目還進京演出獲得好評。其中《茶花娶新娘》在福建省第九曲戲曲現代戲匯演中獲多項獎勵,後被拍成了電視劇;《山妹橋》榮獲全國”天下第一團“匯演劇目獎和優秀演員獎。閩西山歌戲具有山區的地方獨特風味、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受當地羣眾喜愛。 [9]  [2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