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間歇熱

鎖定
間歇熱(intermittent fever)是臨牀較為常見的一種發熱類型,體温驟升可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以下,無熱期(間歇期)可持續1天至數天,如此高熱期與無熱期反覆交替出現。常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疾病。
中醫病名
間歇熱
外文名
intermittent fever
多發羣體
瘧疾、急性腎盂腎炎患者
常見病因
瘧疾、急性腎盂腎炎、淋巴瘤疾病導致
常見症狀
體温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迅速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水平,一天至數天

間歇熱病因及常見疾病

常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熱斑疹傷寒鈎端螺旋體病結核病風濕熱支氣管肺炎滲出性胸膜炎等。
1.瘧疾
間日瘧卵形瘧的發熱週期為48小時左右,所以隔日發熱一次。三日瘧為72小時,所以隔兩天發熱一次。惡性瘧則天天發熱。
可表現為持續性或週期性,多為高熱,常伴有淺表或深部淋巴結腫大
3.急性腎盂腎炎
起病大多數急驟,常有寒戰畏寒、高熱、多為弛張熱,也可呈稽留熱或間歇熱。

間歇熱鑑別診斷

1.稽留熱
體温持續在39℃~40℃或更高,達數天或1周以上,24小時體温波動不超過1℃。可見於大葉性肺炎傷寒副傷寒,斑疹傷寒,恙蟲病急性傳染病極期
2.弛張熱
又稱敗血症熱型。是指體温持續在39度以上,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温波動範圍超過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見於敗血症,風濕熱,重症肺結核化膿性炎症等。
3.波浪熱
體温逐漸升高,數日後又逐漸降至低熱或正常温度,經數日後又逐漸上升,如此反覆發作,體温曲線呈波浪型,見於布氏桿菌病。

間歇熱檢查

及時進行胸片血常規腎功能尿常規等檢查。

間歇熱治療原則

間歇熱常反覆高熱,持續多日,機體消耗很大,應及時予以藥物降温。降温處理多半是臨時性的,應針對疾病積極治療,從根本上徹底消除發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