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錢學森之問

鎖定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科技創新人才?這便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2005年,温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學森對中國的教育和科技發展提出更高期待:“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錢學森之問”的滿意解答,藴含在中國社會全方位的發展中,要找到它就需要在各社會領域進行探索和改革。在這方面,“錢學森之問”必然會伴隨中國的發展,始終啓發人們的思考和創新。 [1]  [3]  [14] 
中文名
錢學森之問
問題出現時間
2005年
發問者
錢學森
發問對象
温家寶
提出背景
中國教育事業發展之際
錢學森之答
以培養科技發明創造人的模式辦學

錢學森之問問題來源

温家寶親切看望錢學森先生
温家寶親切看望錢學森先生(2張)
2005年,温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學森對中國的教育和科技發展提出更高期待:“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科技創新人才?這便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1]  [11]  [14] 

錢學森之問人物簡介

人才“井噴”的錢學森家族 人才“井噴”的錢學森家族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漢族,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省杭州市。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空氣動力學家、系統科學家,工程控制論創始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錢學森於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193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1938年獲加州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在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的工作;回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衞星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創建和發展中國的導彈、航天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在工程控制論、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創造性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 [2]  [12-13] 

錢學森之問提出背景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回憶:1984年,錢學森提出第六次產業革命的理論,提出基於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等問題,提出知識密集型農產業的思考,學術界對這些理論反響不大,基本上無人關注無人踐行,在這種情況下,父親才明白,自己不僅要提出理論,還要有意識地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所以才有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4] 

錢學森之問各界看法

  • 總理意見
2010年5月4日,温家寶總理來到北京大學,與同學們共度過五四青年節。一位學生向温總理提出瞭如何理解錢學森關於中國大學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問題。温家寶説:“錢學森之問對我們是個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錢學森先生對我講過兩點意見,我覺得對同學們會有用,一是要讓學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沒有想過和做過的事情,沒有創新,就不會成為傑出人才;二是學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識,學理工的要學一點文史知識。”總理接着説,大學改革要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環境。大學還是應該由懂教育的人來辦。教育家辦教育不是幹一陣子,而是幹一輩子。大學還應該逐步改變行政化,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大學應該以教學為中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生作為學校的主體在教育改革中處於重要地位。 [5] 
  • 教育部迴應
針對如何回答著名“錢學森之問”的問題,即目前中國教育的瓶頸問題——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孫霄兵説,《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這將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和人才評價制度。 [5] 
  • 院士評價
錢學森的弟子之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以及曾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接受記者專訪,他們認為,普遍存在於社會的浮躁情緒,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最大敵人。 [5] 
  • “錢問”是“體制之問”“歷史之問”
“錢學森之問”,既是一個“科學之問”“教育之問”,實際上,更是一個“體制之問”“歷史之問”。它的科學求解,關乎國家未來長遠的興衰發展。
錢學森之問深深涉及中國人半個多世紀的社會實踐,涉及對社會發展的歷史探索和歷史經驗的回顧和反思。若再放開眼界,在某種程度上甚至也涉及對20世紀全人類科學文明、人文文化上的歷史大實踐、大探索的回顧、對比與反思。這是一個在歷史當口上,對國家民族高度負責的嚴肅之問、睿智之問。 [7] 

錢學森之問解答方法

  • 教育不能“批量生產”,中小學應幫助學生充分發展
在中國目前的教育系統中,教育的導向主要是記、背標準答案,學生提問的慾望和興趣在中小學階段已經被大大地削弱了。學生疏於獨立思考、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是我們在培養傑出人才時遇到的困境。究其根本,是因為我們的教育並未將學生作為主體,充分發掘他們的潛力。 [5] 
中小學是人才培養的搖籃。在錢學森列出的對他影響最大的17人中,北師大附中的老師佔了7位。中小學教師是培養髮現人才的最前沿力量。而基礎教育階段最為人詬病的是學生負擔過重,嚴重扼殺了學生髮展興趣、創新探究的天性。為此理應深入推進招生考試製度綜合改革,注重培養學生感興趣、拓展學生潛力,幫助每一位學生充分發展。 [6] 
  • 高校是培養未來精英階梯
高校是培養未來精英的階梯。而中國現今高校行政化過濃、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嚴重。大學越建越大,但尚存在“見物不見人”等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圍繞培養世界級傑出人才、立德樹人的中心開展工作的思路,尚未完全釐清。目前我國正在加緊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這是破解“錢學森之問”的必由之路。 [6] 
  • 家庭應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青年成才的路上,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來修剪,家庭教育不能只關乎温飽生存,還要給孩子滋養家國情懷,從小勵志。讓他們懷着理想和抱負,在對萬物的好奇中,在不斷探索中,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學習成才,實現人生價值。 [6] 
  • 社會應營造容錯試錯氛圍
而社會是創業創新人才大量湧現的外部生態。歷史上但凡傑出人才的出現和成長,都有賴於寬容開放、鼓勵創新的外部環境。當前社會還要改變人才評價標準,涵養容錯試錯土壤,讓人才特別是創新人才呼吸新鮮活力的空氣,在創業創新的大海里恣意游泳。 [6] 
  • 青年是社會進步的風向標
青年是社會進步發展的風向標。唯有一流的青年,才有卓然之國家未來。“錢學森之問”其實更是在拷問青年人。唯有人才從現在的青年中不斷湧現,才有高尖端乃至世界傑出人才的萬丈高樓。青年要勵志,要衝在破解“錢學森之問”的最前沿,真正痛“錢學森之問”之所痛,思“錢學森之問”之所思,要把回答好“錢學森之問”作為自己的使命與責任,把振興國家和民族的重擔切切實實地扛在肩上,唯有青年動員起來了,“錢學森之問”才能真正落到實地。 [6] 
  • 開發、推翻,並創造出新東西
中國科學院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中心執行主任朱偉教授:中國教育體系最大的問題是,它不是一個開發式的教育模式。比如從幼兒園到高考,一直教你背東西、念東西,更多的是讓你把現有的東西記住,並沒教你怎麼去開發、推翻,並創造出新東西,而這正是以後我們整個教育體系中要做的。 [8] 
  • 大成智慧教育理念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薛惠鋒:“集大成,得智慧”是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的根,就是充分尊重人才的成長規律和培養規律,激發人類的無限潛能,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在探索中追求真理。 [10] 
  • 創造力多產生於學科交叉和融合
教育體制中培養的學生缺乏創造性人才的第一個原因是學生的知識結構有問題,學生過多侷限於專業知識,而缺乏跨學科、跨領域、跨界知識,而這些往往是具有創造力的人才的特徵。 [17] 
  • 創造性思維的第二個來源是好奇心和想象力
不是我們的學校培養不出傑出人才,而是我們的學校在增加學生知識的同時,有意無意地減少了創造性人才的必要因素——好奇心和想象力。 [17] 
  • 創造性思維的第三個來源與價值取向有關,也就是與追求創新的動機和動力有關
不僅是學校,而且整個社會都太急功近利、太功利。與此成為鮮明對比的另一個極端是科學的發源地古希臘古希臘哲學和科學的產生是最為純粹地基於人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所表現出來的困惑和好奇,以及感受到自己的無知。正是古希臘的那種對智慧的純粹熱愛,那種完全的非功利主義,不追求任何“有用的回報”的價值取向,才成就了它輝煌的哲學和科學。當然現代社會的情況不同於古希臘,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歷史中受到啓發。 [17] 

錢學森之問相關問題

  • 李約瑟難題
李約瑟難題由英國學者李約瑟提出,其主題是:“曾經高度發達的中國科學為什麼沒有發展出現代科學,反倒是科學發展並不領先的歐洲取得了突破,發展出了現代科學?”“儘管古代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印刷術,但為什麼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都起源於歐洲,而不是中國?” [14-15] 
相比而言,李約瑟只是對世界史上已經發生了的事實不能釋懷,隨之提出了一個“虛擬”的問題。“錢學森之問”則是一個為中國科技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針對中國科技和教育發展的現實提出來的,是一個“真實”的問題。儘管李約瑟和錢學森是同時代人,但李約瑟鍾情於中國的歷史與文化,錢學森則獻身於中國的航天事業。李約瑟的研究幫助人們瞭解中國的過去,錢學森的事業卻直接影響了中國的現實,“錢學森之問”則直接針對中國的現實,其思考的鋒芒則指向了中國的未來。 [14] 
  • 錢理羣之憂
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羣,在2008年就北大110週年校慶及《尋找北大》一書出版,回答採訪者時,道出的一個憂慮:“我前面所説的實用主義、實利主義、虛無主義的教育,正在培養一批‘絕對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錢理羣所憂慮的結果,其實已不斷出現:陷於貪腐的大小官員,專靠賺黑心錢發財的老闆,在媒體上發表不負責言論的無良寫手,還有動不動就在國內外公共場合製造出各種悲喜劇的“中國巨嬰”……所有這些人都或長或短地接受過學校教育,很多人甚至還是大學和研究生畢業。“錢理羣之憂”所涉及的,其實就是一個“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則是教育的一個基本問題。 [9] 
  • 楊振寧三問
2018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拔尖人才培養論壇”上,96歲的楊振寧院士就“中國培養一流科學家不太成功”的問題連發三問,“是不是有這個現象?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到底重要不重要,值不值得去研究?”楊振寧三問其實還是當年的錢學森之問。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