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礪

(明末清初將領)

鎖定
金礪(1595~1662),榜名勵,安徽太湖人,客居遼東奉天,隸漢軍鑲紅旗,祖籍江西彭澤,明末清初著名將領。
金礪本為明萬曆間武進士,初任羽林前衞中右所正千户 [1]  ,任鎮武堡都司後金天命七年(1622),投降後金。入關前,屢從伐明,皆立功。
順治元年(1644)入關,安撫天津山西,轉戰湖廣浙江福建,屢敗敵軍。官至陝西四川總督川陝總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漢文即男爵)兼拖沙喇哈番(一雲騎尉)。
本    名
金礪
別    名
金勵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安徽太湖
出生日期
1595年
逝世日期
1662年
主要成就
從伐明,南征北戰
旗    籍
漢軍鑲紅旗
官    職
陝西四川總督
爵    位
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金礪人物生平

金礪投降滿清

金礪,榜名勵,客居遼東奉天隸八旗漢軍鑲紅旗,原籍安徽太湖。父承爵,先世由彭澤遷居太湖。礪,本為前明羽林前衞中右所正千户,萬曆間以軍籍登武進士,徵北從戍邊守鎮武堡(今遼寧省盤山縣高升鎮),任都司,屬廣寧衞總兵劉渠轄。
後金天命七年(1622),努爾哈赤率軍徵明,克廣寧城,金礪率屬來降,授甲喇額真(漢文即參領),予三等副將男爵)。

金礪開國有功

天聰五年(1631),始設六部,以金礪為兵部承政。天聰六年(1632),皇太極在演武場閲兵,與參領石國柱金玉和高鴻中等“訓練有方”並賜鞍馬。調户部承政。天聰八年(1634),考績,進二等梅勒章京(漢文即男爵)。
清崇德二年(1637),隨武英郡王阿濟格徵明朝皮島,參領巴雅爾圖等先入敵陣,金礪與副將高鴻中所部水師停泊觀望,導致前隊失利,下法司議罪。應褫職論死籍沒,皇太極以金礪與高鴻中並有歸順功,命免死。
崇德四年(1639),皇太極創立漢軍四旗,金礪隸屬於鑲紅旗,復任甲喇額真。崇德五年(1640),授吏部參政。崇德六年(1641),擢升固山額真(漢文即都統)。
崇德七年(1642),清軍克松山,與都統巴顏等奉敕收藏所獲槍炮、火藥以備用。不久克塔山,隨鄭親王濟爾哈朗等駐守其地。
崇德八年(1643),隨鄭親王攻前屯衞、中後所二城,指揮士卒,發紅衣大炮攻克之。論功,予三等甲喇章京(漢文即輕車都尉)世職。

金礪南征北戰

順治元年(1644),清軍入關。五月,與梅勒額真(漢文即副都統李率泰安撫天津亂民。六月,復與固山額真葉臣宣撫山西李自成西遁,其部將陳永福據守太原,金礪與葉臣潛往審視攻圍處所,城內步兵突出,金礪擊敗之,復督本旗兵以紅衣大炮攻克其城。凱旋,賜銀四百兩,晉世職二等甲喇章京。
順治二年(1645),從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徵湖廣,明將馬進忠降而復叛,金礪與固山額真劉之源擊馬進忠於武昌,奪戰艦六十餘。
奉詔與副都統佟岱分率左、右翼兵,同恭順王孔有德等徵湖南黃朝宣等歸附南明桂王朱由榔,聚眾十餘萬屯湖南。順治四年(1647),金礪與孔有德等水陸並進,擊破賊兵,追斬黃朝宣於衡州。復與懷順王耿仲明、副都統卓洛等進兵長沙,偽總兵楊國棟聚馬步賊眾七千迎戰,金礪率兵奮擊,賊敗竄,斬楊國棟於牛皮灘。順治五年(1648)十月,凱旋,賜黃金二十兩、白金四百兩。

金礪鎮守浙江

順治六年(1649)正月,敍功,晉世職一等阿達哈哈番(漢文即輕軍都尉)。七月,授平南將軍,鎮守浙江。順治七年(1650),遇恩詔,加拖沙喇哈番(漢文即一雲騎尉)。
順治八年(1651),南明魯王朱以海及其臣阮進張名振踞守舟山,金礪與副都統吳汝玠等率兵由寧波定海,會總督陳錦兵剿進於橫水洋,生擒之。遂抵舟山,掘陷其城,張名振擁魯王而遁走。
順治九年(1652),鄭成功進犯漳州,金礪奉命統兵赴福建議剿。師至泉州,敵聞風,退屯江東橋。金礪由長泰進營漳州城北,分兵萬松關以牽制敵營,敵糾眾來攻,我兵迎擊,七戰皆捷,斬獲無算。漳州圍解,海澄、南靖、漳浦諸縣悉平。敍功並兩遇恩詔,晉爵至一等阿思哈尼哈番(漢文即男爵)兼拖沙喇哈番。

金礪年老致仕

順治十一年(1654),授陝西四川總督。順治十二年(1655),奏請以遵義永寧二鎮兵分屯順慶府潼川州,川北龍安府之兵亦令各擇曠土屯種,即有寇警,不勞運糧而兵食自足。又以陝西神道嶺地當險要,宜於潼關各營撥兵五百分駐附近諸處,以資援剿。俱下部議行。
順治十三年(1656)三月,引年乞休,順治帝念其宣力多年、勤謹夙着,命加太子太保,以原官致仕
康熙元年(1662)七月,卒,賜祭葬如例,以其弟金俊襲爵。 [2-3] 

金礪家族成員

弟:金俊,順治十八年(1661)襲爵。
堂弟:金忠,官至佐領。
侄子:金聲振,金俊之子,康熙六年(1667)九月襲爵。
堂侄:金鐸,金俊之子(《欽定八旗通志》作金忠之子),廕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襲爵。
外甥:侯襲爵,官至貴州提督,《清史稿》有傳。
侄孫:金瑩,金鐸之子,官至佐領。
侄孫:金珩,金瑩之弟,官至佐領,因病致仕。
侄孫:金琯,金珩之弟,官至佐領,緣事革職。 [4] 

金礪爵位世系

第一代:金礪
第二代:金俊,金礪之弟,順治十八年(1661)襲。
第三代:金聲振,金俊之子,康熙六年(1667)九月襲。
第四代:金鐸,原名金洪振,金忠之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襲。曾任通州副將正藍旗漢軍副都統、正白旗漢軍副都統,雍正四年(1726),緣事革職。子降襲。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