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有德

(明末清初將領)

鎖定
孔有德(?—1652年),字瑞圖, [29]  遼東人, [24]  明末將領, [23]  後降清成為清朝將領,降清後被封為恭順王,後改定南王。 [24] 
明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誅殺毛文龍後,孔有德投奔到山東登萊巡撫孫元化麾下當參將。 [25]  明崇禎四年(1631年), [23]  孔有德背叛明朝,連續攻下多座城池。 [25]  明崇禎五年(1632年),孔有德里應外合攻佔登州,被明軍征伐,不得已 [26]  投降後金, [25]  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孔有德因驍勇善戰,受封恭順王。 [27]  順治元年(1644年),孔有德參與清軍與李自成在山海關內的大戰,李自成被打敗。 [23]  順治六年(1649年)五月,改封定南王,清朝命令他進攻位於廣西的南明永曆政權 [27]  順治七年(1650年),孔有德攻佔桂林後,將靖江王城作為定南王府所在地。 [28]  順治九年(1652年),李定國將孔有德圍困在桂林,孔有德見大勢已去,自殺身亡。 [23] 
孔有德投降對後金有着非常大的助力,隨着他的投降後金得到了急需的先進武器鳥銃、火炮等,彌補了後金的短板,使明朝和後金的實力此消彼長。 [23] 
全    名
孔有德
別    名
毛永詩
瑞圖 [29] 
諡    號
武壯
封    號
恭順王、定南王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遼東蓋州衞
逝世日期
順治九年(1652年)七月初四
主要成就
為清朝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
本    名
孔有德
官    職
平南大將軍
原    籍
山東
旗    籍
漢軍正紅旗

孔有德人物生平

孔有德早年經歷

孔有德大約出生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 [1]  ,是鐵嶺礦工出身,“長於弓馬,不識字”。 [2]  天啓元年(1621年),後金佔領遼、沈後,孔有德同其兄孔有性投奔明將毛文龍,參與了鎮江大捷,後轉進朝鮮皮島。他與同鄉耿仲明過從甚密,據説拜耿仲明為義兄 [2]  ,後來人們多以“孔耿”連稱。孔有德“驍勇善鬥,臨陣先登,為諸將冠”,累升至參將。毛文龍收他為養孫,賜名永詩。他對毛文龍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以至於在貴為清朝藩王后依然“每言(毛)大將軍時事,輒於色不自勝”。 [2-3]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戰役以後,後金政權在東北迅速崛起,到崇禎年間(1628—1644年),已基本上控制了東北地區山東半島已成為明朝防禦後金軍渡海南下的前線。 [4] 

孔有德吳橋兵變

崇禎元年(1628年),袁崇煥督師遼東,藉機處死毛文龍,其舊部由副將陳繼盛統轄。孔有德認為毛文龍“無罪橫受屠酷”,感到非常寒心,終日悶悶不樂,於是投奔了孫元化,隨孫元化去了登萊。 [5] 
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極率後金兵攻大淩河城,祖大壽受困城內。十月,孫元化派孔有德從海上支援大淩河,因在三岔河(遼河口)遭颶風而還。隨後兵部又令其從陸路進軍,孫元化命孔有德率八百騎趕赴前線增援,然登州遼東兵與山東人素不和,沿途閉門罷市,士兵苦不堪言。閏十一月二十七日,當孔有德抵達吳橋時,因遇大雨風雪,部隊給養不足,士兵在大户王象春家吃東西不給錢,其子向孔有德控訴,孔有德對違紀士兵施以貫耳遊營之刑,於是士兵大譁,焚燒王家莊園。翌日,李九成説服孔有德發動吳橋兵變,回軍登州,在耿仲明的內應下破城,自號都元帥,孫元化忠於朝廷不願稱王,孔有德放他逃離登州。 [6] 

孔有德登萊之亂

崇禎五年(1632年)正月,孔有德部東進圍登州,登州告急,而在此防守的孫元化仍相信自己能招撫孔有德,疏於防範。孔有德乘機讓部下300餘人詐降,混入登州城,與在城裏的耿仲明等密謀策劃,並趁夜間人們熟睡之時,裏外夾攻,佔領了登州城,活捉了孫元化及明守備宋光蘭、分巡道王梅等官員。總兵張可大堅守水城數日,終因寡不敵眾,水城陷落,張可大殺死妻妾後自盡於太平樓。孫元化不久逃回天津,被明政府處死,餘大成也被罷免。不久以後,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又攻破黃縣,明廷急令謝璉為副都御使巡撫登萊,擢參政徐從治為山東巡撫,讓徐從治駐守萊州城,以防備孔有德部西進。
孔有德銘文硯 孔有德銘文硯
崇禎五年(1632年)二月,孔有德部率軍圍攻萊州,徐從治與謝璉拼死抵抗,同時向朝廷求援。但自北京南下的總兵劉同柱,雖抵山東境內,卻遲遲不敢到萊州解圍,大學士周延儒與兵部主事張國臣等又提議招撫,張國臣等也自願到陣前招撫孔有德等人。明主力部隊的遲疑不前和主撫派的活動,更加助長了孔有德等人的氣焰,他廣招原部下,駐守皮島的明將陳友德等3000人,也加入到叛亂的行列。叛軍更是全力攻打萊州城。對於明朝一些官員的招撫行為,堅守萊州的徐從治、謝璉等人堅決反對。
在徐從治、謝璉和萊州知府朱萬年等的帶領下,守衞萊州的軍民“備芻糧,設守具,據敵數月”。在叛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儘管城中已到彈盡糧絕的地步,仍拒不開城投降。而明總兵鄧圮、王洪已率川兵萬人自昌邑來援,距萊州僅40裏,卻接到命令駐足不前,指望招撫成功。孔有德見狀,拼命攻城,巡撫徐從治親上城樓,被叛軍炮火擊中,重傷而死。他的死更激發了萊州軍民守城的決心,“萊人感其義,卒堅守不下”。 [7] 

孔有德背明投金

崇禎五年(1632年)七月,萊州被圍已有4個月之久,但明政府的一些官員卻並不急於解萊州之圍,而是一直採用招撫的手段對待孔有德。由於萊州城防堅固,叛軍一時也難以得手。孔有德見攻萊州不下,就又施展詭計,給總督劉宇烈寫信,表示願受撫歸降,但要面見謝璉談判。劉宇烈派推官屈宜陽入萊州城,謝璉信以為真,先讓知府朱萬年出南門面見孔有德,孔有德告訴朱萬年,表示願意投誠。朱萬年回城將情況告知謝璉,謝璉與朱萬年及翟、劉兩個派來監軍的宦官出城與孔有德見面,宣讀朝廷讓他投降的詔書。孔有德早有準備,立即讓部下將4人捉住,乘城門大開,急令攻城。朱萬年見勢危急,大喊關閉城門,被孔有德殺死。明軍緊急關閉城門,孔有德破城計謀未能得逞。
謝璉被俘後,明政府招撫不成,遂急令各路援軍向孔有德進攻。孔有德見情勢不妙,撤回登州城,明總兵吳襄率軍克招遠、黃縣,萊州之圍方解。同年九月,明軍將孔有德叛軍圍於登州城中。十月,明軍開始攻城,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明副總兵丁思侯、裨將程仲文、祖邦樓在攻城中戰死,叛軍主要將領李九成也被明軍炮火擊斃。孔有德見登州難保,於崇禎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率叛軍近萬人突圍,棄城登船而逃。駐守在旅順長山島、鹿島的明總兵黃龍,預計孔有德兵敗後必經長山、旅順而投奔後金,早已嚴陣以待,周文鬱等也窮追不捨。孔有德部在旅順一帶登陸後,黃龍率兵伏擊,擒獲孔有德部將毛有順、毛承福等人,大敗叛軍。孔有德、耿仲明等率餘部逃到蓋州,轉投後金,上書乞降曰:
為直陳衷曲,以圖大事:照得朱朝至今,主幼臣奸,邊事日壞,非一日矣。兵士鼓譟,觸處皆然,非但本帥為此也。前奉部調西援,錢糧缺乏,兼沿途閉門罷市,日不得食,夜不得宿,忍氣吞聲。行至吳橋,又因惡官把持,以致眾兵奮激起義。遂破新城、破登州,隨收服各州縣。去年已有三次書札,全未見覆,始知俱被黃龍在旅順所截奪。繼因援兵四集,圍困半載,彼但深溝高壘,不與我交戰。彼兵日多,我兵糧少,只得棄登州而駕舟師,原欲首取旅順為根本,與汗連合一處,誰知颶風大作,飄至廣鹿島(大連海中)。本帥即乘機收服廣鹿、長山、石城諸島,若論大海,何往不利?要之終非結局。久仰明汗網羅海內英豪,有堯、舜、湯、武之胸襟,無片甲只矢者,尚欲投汗以展胸中之偉抱;何況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餘,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備,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又誰敢與汗為敵?此出於一片真熱心腸,確實如此。汗如聽從,大事立就,朱朝之天下轉瞬即汗之天下。是時明汗授我何職,封我何地,乃本帥之願也。特差副將劉承祖、曹紹中為先客,汗速乘此機會,成其大事,即天賜汗之福,亦本帥之幸也!若汗不信,可差人前看其虛實如何。本帥不往別地,獨向汗者,以汗之高明,他日為成大事,故效古人棄暗投明也,希詳察之。 [8] 
崇禎六年(1633年)四月,他們率叛軍及家眷10000多人在鴨綠江口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率領的後金兵會合,被要求剃髮,登萊之亂遂告結束。
由於孔有德帶來了後金急需的艦隊、紅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極對他們的投降極為重視,親率諸貝勒盛京十里迎接,並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見禮”相待,仍以他為都元帥,安置東京(遼陽),自成一軍,稱“天佑兵”,給予特殊待遇,隨後便引後金兵攻佔黃龍所在之旅順。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之時,孔有德受封恭順王,並且作為漢官代表勸進。同年冬,孔有德等三順王充當了清軍的急先鋒,帶領6千清軍攻打朝鮮,迫使朝鮮投降清朝,使明朝失去了可靠的鄰國和在東面牽制清軍南下的重要力量。在以後清朝對明戰爭中,孔有德也大多參與其中,立下汗馬功勞。 [9-11] 

孔有德攻打南明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孔有德隨多鐸追剿李自成南明的武裝力量,鎮壓了江南各地的抗清鬥爭。凱旋後還駐遼陽。 [12] 
順治三年(1646年)授平南大將軍,進攻南明永曆政權,從此孔有德開始單獨統兵。他佔領了湖南地區,但在桂林被瞿式耜等打敗。
曾經的定南王府 曾經的定南王府
順治五年(1648年)六月,孔有德至武昌候旨換防,其間金聲桓李成棟反清,各地清軍向孔有德求救,孔有德卻不發一兵一卒。 [13]  孔有德班師回京後,南方局勢趨於穩定,清廷又打算調三順王南征。起初清廷決定以孔有德守福建,尚可喜平廣西,但尚可喜認為廣西地處偏僻,情況複雜,有意推辭,這時孔有德“毅然以粵西為請”,於是清廷予以批准,改封他為定南王,率軍二萬出征廣西,並攜家鎮守。 [14] 
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孔有德率清軍破桂林,俘虜南明重臣張同敞、瞿式耜及靖江王朱亨歅等,孔有德住進了靖江王府,改為定南王府。起初孔有德對待他們如座上賓,後因截獲瞿式耜暗約焦璉攻城的密檄,便將瞿、張二人處死於桂林風洞山仙鶴嶺下,靖江王朱亨歅則在西門外民房中被縊死。

孔有德身死桂林

孔有德在隨後一年時間中幾乎佔領了廣西全境。順治九年(1652年),西寧王李定國率東路軍收復湖南大部,並南下廣西,直趨桂林。六月,清定南王孔有德親自率軍前往興安縣嚴關,扼險拒守,明軍以象陣大破清軍,取得嚴關之戰的勝利。孔有德狼狽奔回桂林,下令緊閉城門,惶惶不可終日。李定國乘勝追至桂林,將城包圍。七月初四,明軍登雲梯攻城,孔有德額頭已中一箭,他自知走投無路,便令其妻妾上吊自殺(一説被孔有德拔劍殺死),自己在王府縱火,北向再拜,自刎而死。其子孔廷訓逃跑過程中被明軍俘獲,僅有一女孔四貞逃脱。
順治帝聽説孔有德死訊後,賜諡號武壯,兩年後孔四貞奉其父遺骸還京,順治帝命三品以上大臣郊迎,給予厚葬。孔有德之子孔廷訓在順治十五年(1659年)被李定國下令處斬,孔有德絕嗣,女兒孔四貞則被孝莊太后收為養女。 [15] 

孔有德歷史評價

  • 皇太極:都元帥遠道從戎,良亦勞苦。行間諸事,實獲朕心。招撫山民,尤大有裨益。不謂勞頓之身,又遭銜橛之失。佇聞痊可,用慰朕懷。 [16] 
  • 屈大均:崇禎間有三叛臣,其首惡為孔有德。 [17] 
  • 永珹:皮島才初展,吳橋計漸窮。天教投上國,時至樹宏功。締造膺皇眷,招徠錫命隆。師仍提舊部,銜獨授元戎。袍解豐貂暖,筵張秘殿融。直將心腹待,應竭股肱忠。兵特稱天祐,恩尤出聖衷。鼓鼙勞乍效,銀幣賚何豐。國號承基大,宗王拜爵同。威揚平壤外,聲震塞垣中。降將開山海,偏師佐鄧馮。賊氛旋拉朽,明業已飄蓬。定鼎邀殊賞,為屏冠上公。自茲頻討亂,所向輒橫空。捷屢馳吳楚,銘兼勒華嵩。定南封更晉,攘外獎宜崇。疆圉偏多事,千城合鞠躬。蠻方琛未獻,粵徼道宜通。遠統貔貅往,親蒙矢石攻。桂林除跋扈,梧野起疲癃。反側行看盡,功名惜未終。潢池妖復熾,萑澤孽潛訌。大師成孤注,危城倚上穹。來援音杳杳,出戰勢怱怱。冠裂肝俱碎,袍沾血盡紅。肯將身落賊,爭覺氣如虹。素帛全遺體,丹忱報亶聰。盟無慚帶礪,軍竟化沙蟲。馬革酬專閫,牛眠敕考工。烈名標武壯,曠典荷帡幪。 [18] 
  • 趙爾巽:有德、仲明,毛文龍部曲;可喜,東江偏將;志祥又文龍部曲之餘也。文龍不死,諸人者非明邊將之良歟?大壽大淩河既敗,錦州復守,相持至十年。明兵能力援,殘疆可盡守也。太宗撫有德等,恩紀周至,終收績效。其於大壽,不惟不加罪,並謂其“能久守者,讀書明理之效”。推誠以得人,節善以勵眾,其諸為興王之度也歟! [16] 

孔有德軼事典故

孔有德自稱為孔子後裔 [19]  ,但南明大臣張同敞指斥孔有德自稱孔子後裔是對孔子的侮辱 [20]  ,孔氏族人則在孔有德試圖拜謁孔廟孔林時關閉大門禁止其進入,並呵斥孔有德是冒稱孔子後裔,《孔子世家譜》也沒有將其收入。 [17] 

孔有德家庭成員

  • 妻:白氏、李氏 [21] 
  • 子:孔廷訓
  • 女:孔四貞 [22] 

孔有德史書記載

清史稿·列傳二十一》 [16] 

孔有德影視形象

參考資料
  • 1.    林時對《荷牐叢談》稱其投奔毛文龍時為“弱冠”。
  • 2.    林時對:《荷牐叢談》卷四,登州三叛。
  • 3.    《東江遺事》卷下,定南王傳。
  • 4.    《清史稿》:有孔有德,遼東人。太祖克遼東,與鄉人耿仲明奔皮島,明總兵毛文龍錄置部下,善遇之。袁崇煥殺文龍,分其兵屬副將陳繼盛等。有德與仲明走依登州巡撫孫元化為步兵左營參將。
  • 5.    毛霦:《平叛紀》捲上。
  • 6.    《清史稿》:天聰五年,太宗伐明,圍大淩河城。元化遣有德以八百騎赴援,次吳橋,大雨雪,眾無所得食,則出行掠。李九成者,亦文龍步將,與有德同歸元化,元化使齎銀市馬塞上,銀盡耗,懼罪。其子應元在有德軍,九成還就應元,咻有德謀為變。所部陳繼功、李尚友、曹得功等五十餘人,糾眾數千,掠臨邑,凌商河,殘齊東,圍德平,破新城,恣焚殺甚酷。元化及山東巡撫餘大成皆力主撫,檄所過郡縣毋邀擊,有德因偽請降。明年正月,率眾逕至登州,仲明與都司陳光福及杜承功、曹德純、吳進興等十五人為內應,夕舉火,導有德入自東門,城遂陷。元化自剄不殊,有德等以元化故有恩,縱使航海去。旅順副將陳有時、廣祿島副將毛承祿亦叛應有德,勢益張。有德自號都元帥,鑄印置官屬,九成為副元帥,仲明、有時、承祿、光福為總兵官,應元為副將,四出攻掠。明以徐從治為山東巡撫,謝璉為登萊巡撫,並駐萊州。有德等進陷黃縣、平度,遂攻萊州,從治中炮死城上。有德復偽請降,誘璉出,殺之。莊烈帝命侍郎朱大典督師討有德,援平度,斬有時,至昌邑,有德逆戰,大敗,復黃縣。有德等退保登州。
  • 7.    《清史稿》:登州城東西南皆距山,北臨海,城北復有水城通海舶。大典督諸軍築長圍困之,九成出戰死,明師攻益急;有德乃謀來降,以子女玉帛出海,仲明單舸殿,經旅順,明總兵黃龍以水師邀擊,擒承祿、光福,殲應元,斬級千餘。有德等退屯雙島龍安塘,食盡,遣所置遊擊張文煥、都司楊謹、千總李政明以男婦百人泛海至蓋州。蓋州戍將石國柱、雅什塔護使謁上,具言有德等舉兵始末,且請降。上諭范文程、羅什、剛林預策安置。有德等復遣所置副將曹紹中、劉承祖等奉疏,言將自鎮江登陸,上命貝勒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帥師迓之。朝鮮發兵助明師,要有德等鴨綠江口。濟爾哈朗等兵至江岸,嚴陣相對,敵師不敢逼。有德等舟數百,載將士、槍炮、輜重及其孥畢登,三貝勒為設宴,上使副將金玉和傳諭慰勞。
  • 8.    蕭一山.《清代通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28頁
  • 9.    《清史稿》:七年六月,有德、仲明入謁,上率諸貝勒出德盛門十里至渾河岸,為設宴,親舉金卮酌酒飲之,賜蟒袍、貂裘、撒袋、鞍馬,有德、仲明亦上金銀及金玉諸器、採段、衣服。越二日,復召入宮賜宴,授有德都元師、仲明總兵官,賜敕印,即從所署置也。命率所部駐東京,號令、鼓吹、儀衞皆如舊,惟刑人、出兵當以聞。有德等怨黃龍,必欲報之。會聞龍發水師逐賊鴨綠江,旅順無備,上命貝勒嶽託、德格類帥師襲之,以有德率為導。龍數戰皆敗,遂自殺,克其城。有德等兵入佔官吏富民廨宅,多收俘獲。嶽託、德格類聞於上,上置不問。有德墜馬傷手,與仲明留遼陽,詔慰之曰:“都元帥遠道從戎,良亦勞苦。行間諸事,實獲朕心。招撫山民,尤大有裨益。不謂勞頓之身,又遭銜橛之失。佇聞痊可,用慰朕懷。”別敕令旗纛用皂色,並誡軍士以時演習槍炮、弓矢;馬以牌,甲冑以帶,皆書滿洲字為識別。有德、仲明旋入朝,上誡毋餽遺貝勒大臣。八年,朝元日,命有德、仲明與八和碩貝勒同列第一班,遣官為營第,疏辭不允。
  • 10.    《清史稿》:有德、仲明軍駐遼陽,官吏經其地,必躬迎款宴。上覆誡諭之,謂:“爾等即朕子弟,款接諸臣理有未當。今後非貝勒,毋更迎宴。爾等偕至者如有困窮,當加愛養。爾等或遣使詣盛京,當令使者告禮部,禮部與館餼。不然,爾等新附,親知尚少,使來無居無食,不重困乎?”及尚可喜來降,上遇之亞有德、仲明。命更定旗制,以白鑲皂,號有德、仲明軍為天祐兵,可喜軍為天助兵。國語謂漢軍“烏真超哈”,有德等自將所部不相屬。八月,從上伐明,自大同入邊,有德遣所部黑成功、佟延以八十人擊敗明兵代州城東,獲馬二十。九年,有德等為部將請敕,上命自給札。鮑承先疏論當令吏部給劄付,上不允。有德等仍錄所部副將以下請敕,上曰:“爾等初來歸,朕許爾等黜陟部將。今復給敕,是背前言。朕非謂爾等無功不當畀敕書也,慮失信耳。”因賜有德、仲明、可喜人緞一、貂皮六十,副將以下白金有差。有德以新附者日眾,偕仲明輸糧佐餉,上卻之。
  • 11.    《清史稿》:崇德元年夏四月,上受寬温仁聖皇帝尊號,有德從諸貝勒奉寶以進,封恭順王。十二月,上自將伐朝鮮,命有德等從貝勒杜度護輜重繼後。二年二月,既下江華島,命有德等從貝子碩託以水師取皮島。師還,有言其部眾違法妄行者,上命申嚴約束,毋蹈故轍。三年,從攻錦州,有德等以炮攻下戚家堡、石家堡及錦州城西台,降大福堡;又以炮攻下大台一,俘男婦三百七十九,盡戮其男子;又以炮攻五里河台,台隅圮,明守將李計友、李惟觀乃率其眾出降,皆籍為民,勿殺。四年,從攻松山,以炮擊城東隅台,台上藥發,自燔,殲其餘眾,又降道旁台二。上至松山,使有德等以炮攻其南郛。有德當郭門,仲明居右,馬光遠佐之;可喜居左,石廷柱佐之。自夜漏下至翌日晡,城堞盡毀。明守將金國鳳即夜繕治,守甚固,有德議穴地攻之,不克。六年,率兵更番圍錦州,破明師杏山。七年,松山、錦州相繼下。時析烏真超哈為八旗,有德等請以所部隸焉,乃分屬正紅旗。八年,從取中後所、前屯衞。
  • 12.    《清史稿》:順治元年,從睿親王多爾袞入關,追擊李自成至慶都。九月,上至京師,賜有德等貂蟒朝衣。十月,上御皇極門大宴,復賜鞍馬。旋命有德從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西討李自成。二年,陝西既定,移師下江南,克揚州,取明南京,攻江陰,有德皆有勞。八月,師還,賜繡朝衣一襲、馬二、黃金百、白金萬。命還鎮遼陽,簡士馬待徵發。
  • 13.    《明清史料》甲編,第3本,第228頁。
  • 14.    《清史稿》卷二三四,列傳第二一,《孔有德傳》。
  • 15.    《清史稿》:五月,有德率輕兵出河池,向貴州,留師柳州為後援。是時張獻忠將孫可望降於明,窺伺楚、粵,有德請敕剿撫。將軍續順公沈永忠駐沅州,扼門户。時國安擢廣西提督,馬雄為左翼總兵,全節為右翼總兵,分守南寧、慶遠、梧州。未幾,明將李定國、馮雙禮自黎平出靖州,馬進忠自鎮遠出沅州,會於武岡。永忠使乞援,有德遣兵赴之,至全州。永忠已棄寶慶,退保湘潭,有德因還桂林。七月,定國自西延大埠取間道疾驅擊破全州軍,薄桂林,驅象攻城。城兵寡,定國晝夜環攻,有德躬守陴,矢中額,仍指揮擊敵。敵奪城北山俯攻,有德令其孥以火殉,遂自經,妻白氏、李氏皆死於火。事聞,諡有德武壯。十一年六月,有德女四貞以其喪還京師,上命親王以下、阿思哈尼哈番以上,漢官尚書以下、三品官以上,郊迎,賜白金四千,官為營葬,立碑紀績。尋覆命建祠,祀春秋,以白氏、李氏配。
  • 16.    《清史稿·列傳二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27]
  • 17.    《皇明四朝成仁錄·卷四·西寧死事傳》:崇禎間有三叛臣,其首惡為孔有德。以先降得為稗王,國變後道經曲阜,欲入謁先聖廟林,孔氏宗人闔門弗納,且叱其冒稱聖裔。嗚呼!是真能知先人《春秋》之旨者哉!
  • 18.    過孔武壯王有德墓  .中國古曲網[引用日期2015-09-14]
  • 19.    《明季稗史初編·卷二十六·吳耿尚孔四王合傳》:孔有德,至聖裔也;原籍山東,徙居遼陽。
  • 20.    《所知錄·永曆紀元下》:有德又曰:“吾先聖之裔,勢會所迫,以至今日;閣部何太執耶?”同敞厲聲曰:“爾無辱先聖,不過毛文龍部下走卒耳!乃自以為聖裔耶?”
  • 21.    《清史稿》:有德令其孥以火殉,遂自經,妻白氏、李氏皆死於火。事聞,諡有德武壯。
  • 22.    《清史稿》:有德子廷訓,為定國所掠,越六年,乃殺之。及我師克桂林,隨徵總兵李茹春求得遺骼,以其死事狀上聞,命予恤。四貞至京師,賜白金萬,視和碩格格食俸,旋嫁有德部將孫龍子延齡,延齡叛應吳三桂,自有傳。國安、雄皆附延齡為亂,附見延齡傳。
  • 23.    包志懷. 明末降後金武將羣體研究[D].天津師範大學,2018.
  • 24.    陳林(燕日). 《清史列傳·貳臣傳》研究[D].福建師範大學,2015.
  • 25.    孫虹.清入關前八旗制度考述[J].瀋陽故宮博物院院刊,2016(01):116-124.
  • 26.    柏紅. 東江鎮存亡與明清東北戰局研究[D].遼寧師範大學,2013.
  • 27.    雲亦云. 清代唯一的“漢人格格”在廣西[N]. 南寧日報,2008-08-04(011).
  • 28.    唐鹹明."瞿式耜、張同敞殉難桂林地點考."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9.04(2015):30-36. doi:10.16020/j.cnki.cn45-1302/z.2015.04.007.
  • 29.    孔有德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3-08-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