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灶鎮

鎖定
金灶鎮,隸屬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8]  地處榕江中游南岸,小北山北麓,潮陽區西北部,東接關埠鎮,南連潮陽區谷饒、貴嶼鎮;西界普寧市麒麟鎮;北臨揭陽市仙橋街道,與揭陽市漁湖開發試驗區隔江相望,是潮、普、揭三地交會處。 [9]  行政區域總面積78.9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金灶鎮户籍人口155111人。 [7] 
民國十年(1921年)起,屬潮陽縣第八區。1983年12月,改稱金玉區,1986年11月,改為金玉鎮。1993年,被評為老區鎮。2003年11月,原金玉、灶浦兩鎮撤併成立金灶鎮。 [9]  截至2021年10月,金灶鎮轄4個社區、42個行政村。 [6] 
2011年末,金灶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953元。截至2018年末,金灶鎮有工業企業28個,規模以上的企業4個。 [7]  截至2018年末,金灶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7] 
中文名
金灶鎮
外文名
Jinzao Town
別    名
金玉鎮
灶浦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
地理位置
汕頭市潮陽區西北部
面    積
78.90 km²
下轄地區
4個社區、4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金灶鎮渠南路2號
電話區號
0754
郵政編碼
515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涵元塔
金溪鳳眼泉
柳崗王氏祠堂
車牌代碼
粵D
人    口
155111人(2019年末)

金灶鎮歷史沿革

民國十年(1921年)起,屬潮陽縣第八區。
1951年,改為上八區,
1952年,屬第十六區,
1956年,稱金玉鄉。
1957年,與灶浦合併稱灶浦鄉,
1958年,易名為金玉鄉。同年9月成立先鋒公社。
1959年,屬金玉公社。
1961年,分出灶浦,仍稱金玉鄉公社。
1983年12月,改稱金玉區,
1986年11月,改為金玉鎮。
1993年,被評為老區鎮。
2003年11月,原金玉、灶浦兩鎮撤併成立金灶鎮。 [9] 

金灶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金灶鎮轄金溪、玉浦、灶市、金玉4個居民委員會;新林、新陳、花園、橋前、橋陳、宮山、徑頭、潮美、鼓美、柳崗、鄒陽、大吳、舒榮、東坑、蘆塘、官坑、樂安、下寮、波頭、大聯、新寨頭、金溝、東倉、新榮、溝頭、前洋、玉路、溪路、港內、旗頭、東里、河下、河尾、新基洋、廣美、塗寨、人家頭、新廟、仙陽、華崗、灶內42個村民委員會;有63個自然村。 [9] 
截至2021年10月,金灶鎮轄4個社區、42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金灶鎮渠南路2號。
金灶鎮年區劃詳情
金玉社區
新陳村
潮美村
東坑村
金溝村
灶內村
東里村
塗寨村
玉浦社區
花園村
鼓美村
蘆塘村
大聯村
前洋村
河下村
仙陽村
金溪社區
橋前村
柳崗村
徐寮村
新寨頭村
玉路村
河尾村
新廟村
灶市社區
橋陳村
大吳村
官安村
東倉村
溪路村
新基洋村
華崗村
竹橋村
宮山村
舒榮村
下寮村
新榮村
港內村
人家頭村
/
新林村
徑頭村
鄒陽村
波頭村
溝頭村
旗頭村
廣美村
/

金灶鎮地理環境

金灶鎮位置境域

金灶鎮地處榕江中游南岸,小北山北麓,潮陽區西北部,東接關埠鎮,南連潮陽區谷饒、貴嶼鎮;西界普寧市麒麟鎮;北臨揭陽市仙橋街道,與揭陽市漁湖開發試驗區隔江相望,是潮、普、揭三地交會處。 [9]  金灶鎮行政區域總面積78.90平方千米。 [7] 
金灶鎮地形圖 金灶鎮地形圖

金灶鎮水文

金灶鎮境內有榕江、潮水溪、榕南水三大水系。 [9] 

金灶鎮自然資源

金灶鎮有瓷土、錫、稀土等自然資源。 [9] 
金灶鎮衞星圖 金灶鎮衞星圖

金灶鎮人口

2011年末,金灶鎮轄區總人口14290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444人;農業人口136464人。 [9] 
截至2018年末,金灶鎮轄區總人口154468人。 [10] 
截至2019年末,金灶鎮轄區總人口155111人。 [7] 
截至2020年11月,金灶鎮轄區常住人口121855人。 [5] 

金灶鎮經濟

金灶鎮綜述

2011年末,金灶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953元,比上年增長13%。
2011年,金灶鎮工商税收306萬元。 [9] 

金灶鎮農業

2011年末,金灶鎮耕地面積為3.1萬畝。山林面積5.18萬畝。發展1萬畝橄欖(其中8000畝三稜橄欖)、1.5萬畝楊梅、6000畝玻璃油甘、2萬畝香蕉、5000畝生柑、3000畝桑果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年水果總產量5.32萬噸,創值2億多元,是汕頭市潮陽區特色農業生產鎮之一。也是粵東地區特色水果的主產地和重要集散地。1990年8月,金灶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從1990年起,金灶鎮獲市級以上農業科技獎共14項。2001年,金灶鎮被廣東省評為無公害綠色水果基地。2003年,金灶鎮註冊“三稜橄欖”綠色食品商標,榮獲汕頭市農業標準化項目單位獎。2008年9月5日,金玉三稜橄欖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通過國家質監總局評審認證。這是汕頭市首個獲得國家認證的地理標誌產品。2011年,金灶鎮農業總產值4.37億元,比上年增長9.7%。 [9] 

金灶鎮工業

2011年,金灶鎮有工業企業27家。產值上1000萬的有2家,以民營企業為主。其中內資企業26家,外資企業1家,規模上企業1家,主要從事食品加工、五金製品、服裝加工、水泥製品生產等。金灶鎮水果加工業持續發展,在山區形成了以鮮果為原料的柿錢和柿餅加工產業,年加工量3200噸,創值1500多萬元。2011年,金灶鎮工業總產值1.64億元,比上年增長51.3%。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8億元,比上年增長49.4%。 [9] 
截至2019年末,金灶鎮有工業企業28個,規模以上的企業4個。 [7] 

金灶鎮商業

2011年,金灶鎮有金玉綜合市場、金玉老市場、灶浦綜合市場、蘆塘水果市場、東坑水果市場、玉路香蕉市場。2011年,金灶鎮有個體工商登記共1205家,批發零售1160家。 [9] 
截至2019年末,金灶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7] 

金灶鎮社會事業

金灶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金灶鎮轄區設有文化服務中心、廣播電視站各1個;村居文化室46個;老人活動室45個;農家書屋20個;民樂23個;敬老院2所。2011年末,金灶鎮收集、整理和編輯了《金灶文化》。 [9] 

金灶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金灶鎮全鎮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5所、小學33所,中小學在校生2.09萬人,教職員工1268人。近年來,金灶鎮投資3500多萬元新建、擴建、改建中小學校舍20宗,總建築面積達3.8萬平方米。2011年,金灶鎮投入300萬元完善教學配套設施,提高教育水平。 [9] 

金灶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金灶鎮轄區內有衞生院1所,佔地面積4300萬平方米。金灶鎮現有醫務人員104人,設置牀位32張,等級一級,村(社區)建立41個衞生站。2011年,全鎮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98%,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9] 

金灶鎮郵政電信

1993年,金灶鎮開通程控電話4000門。2011年,金灶鎮電話普及率100%。 [9] 

金灶鎮基礎設施

  • 水利
2011年末,金灶鎮有中小型水庫1座,小口型水庫11座,塘堰11個,正常庫容356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188畝。
  • 供水
金灶鎮榕江水廠於2002年9月投入使用,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潮美取水站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日生產能力3萬噸,解決居民自來水飲用。 [9] 

金灶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金灶鎮234省道(揭海公路)金灶路段和鎮人民政府東西兩側路橋建成使用;完成里程57千米村村通水泥路建設;完成里程26.1千米新增中央投資項目等類型村道改造;完成轄區東谷公路路段水泥路面建設。 [9] 

金灶鎮歷史文化

金灶鎮名稱來歷

金灶鎮因由原金玉、灶浦兩鎮合併,取兩鎮名之冠首,故名。 [9] 

金灶鎮民俗風情

  • 成人之禮
“出花園”是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成人禮習俗,年滿15歲的孩子要舉行“出花園”儀式。因各地習俗不同,比如,有些地區只給女孩“出花園”,有些要用12種鮮花泡水給“出花園”者淋浴等等。
不再祭拜“公婆母”潮汕人認為,小於十五歲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園”裏的,由一對稱為“公婆母”的神靈庇護着,孩子能不能長大成人,全靠這對神靈的恩賜,所以潮汕人對於祭拜“公婆母”向來很重視。生活在“花園”裏的小孩子每年七月七要祭拜“公婆母”,以祈求健康成長;而出了“花園”的孩子已經不再在“公婆母”的掌控之中了,以後的七月七將不再祭拜“公婆母”了。
“出花園”這天,小孩子要穿舅舅送來的新衣,木屐,一般為紅色。當然,很多繁瑣禮節已經被簡化,舅舅可以直接送紅包給外甥(女),讓孩子自己置辦。並且,這天早晨,父母會讓小孩子把一枝帶有吉祥意義的“石榴”花別在耳朵上。
這一天吃早餐,一般是湊齊八人,早餐有公雞一隻,甜品,青菜等各種拼湊成八道或十二道菜。就餐座位也是有講究的,“出花園”者坐上正位,雞頭朝着他(她),由“出花園”者自吃,雞頭便成了他(她)的專利。其意義是,長大後能出人頭地,興旺發達。“出花園”者舉箸之後,別人才可以吃東西,每一種食物都是這樣。當出花園者屬雞時,應該以鵝代雞。
出花園
宴請親朋好友,收送禮物這天中午,備辦豐盛的午餐,宴請親戚好友。席間,家人、親人向孩子祝願,贈寄美好的願望。“出花園”前幾天或當天,親戚們都會前來送禮,或是紅包或是禮物,禮物是給“出花園”主角的,但一般是由父母操辦,進行回禮。
出花園這天,孩子不能跑太遠的地方,甚至不能過橋。這一天,孩子只管玩、吃,不用做任何家務活,最後一次由父母寵着。為圖個好兆頭,孩子説的話,提出的要求,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一般都不會被拒絕。
  • 婚嫁習俗
金灶地處潮汕地區,其婚禮形式仍保留許多傳統的潮汕特色,潮汕結婚習俗是有一定講究的,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潮汕婚嫁習俗經歷代演變而有精簡和變異。當代大多已廢棄舊俗,從簡從新。旅行結婚、舉行小型茶話舞會和參加集體婚禮成為時尚。部分戀舊者,則還保持舊婚俗。

金灶鎮風景名勝

金灶鎮綜述

金灶鎮主要的旅遊景點有港內涵元塔、金溝麻田寺、柳崗聖旨亭、徐寮紅軍洞、玉雲庵、觀音廟、小北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等。 [9] 

金灶鎮涵元寶塔

金灶鎮港內村南河南岸龜山,與揭陽市區京岡街道隔河相望。由明朝揭陽知縣馮元飈倡建,卜地於潮陽境內。始建於天啓七年(1627年),建成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屬磚石結構的八角樓閣式塔。塔坐東南向西北,高43米,空心、八面七層,內有螺旋形石階可登塔頂,每層有門户通出塔廊。
塔門刻有“涵元寶塔”四字。塔尖原有一銅質壓頂,20世紀40年代中期遭雷擊而殘破。登塔頂可俯視榕江。塔南有石刻碑記5塊,保存完好。
涵元寶塔 涵元寶塔

金灶鎮柳崗鄉王氏祠堂

王氏祠堂位於潮陽區金灶鎮柳崗村,於宋建炎二年(1128)為宋諫議大夫王大寶創建。"王氏祠堂"以聖旨亭為大門。聖旨亭花崗岩石結構,方形雙迭樓亭式,明嘉靖十三年(1534)閏二月立,清雍正乙卯年(1735)二月重修,祠堂具有宋、明、清代建築風格,是潮汕地區以雙疊樓亭台式石結構的聖旨亭為大門的祠堂。2001年3月,被原潮陽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金灶鎮觀音神廟

觀音神廟位於金灶鎮高鬥村,創於明初,一直就有和尚來住。 民國十六年(1927年),武裝鬥爭在全國暴發後到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影響到潮汕一帶,當時大南山潮、普、揭革命領導人阿納、阿樂(惠來人)、和馬義友(和平人)組織革命鬥爭,馬義友來到高鬥村動員羅又好、何木琴、羅文革、何明林等參加革命,和普寧後塘村葉戊戍、葉相益、葉陳興,並以葉相益為領導,在高鬥和後塘村活動時都長住觀音寺。此後黨內叛徒葉陳興出賣地下黨和革命同志,致使革命同志被殺害和觀音寺被搶光、燒光,革命工作中途停止。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第三次國內革命後,以孫明軍為領導到高鬥村前後開展游擊戰爭,期間都住在觀音寺,直到革命勝利。
觀音廟 觀音廟

金灶鎮郭浩墓

郭浩墓位於潮陽市金玉鎮竹橋村蛇山。郭浩是宋代法學家,也是潮陽各地郭姓的二世祖,由於其當官為政時,秉公執法,廉政愛民,在廣西各地廣為稱頌,現廣西傳統桂劇《郭令公義斬尚書子》,就是根據郭浩的事蹟編演的,所以郭浩墓也經常有海外人士前往瞻仰和祭祀。
郭浩,字元洪,號宣省,死後諡號端齋,生於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卒於寶慶三年(1227年),享年6l歲。郭浩原籍福建省莆田縣魏塘鄉,其父郭正,是當地一秀才,所以郭浩少年時受到良好教育,紹熙元年(1190年)中進士,授户部郎中,因政績顯著,紹熙三年,升任廣西提刑按察使。其時廣西為西南邊陲,被稱為“蠻野之地”,朝內官吏望而生畏,郭浩毅然前往,在任內“除弊政,倡清廉,鋤奸惡,扶弱小”,百姓皆有口碑。相傳紹熙五年,惡少張宏仗其父為當朝尚書,按察使原是其父親的下屬,因此橫行鄉里,為非作歹,民眾敢怒不敢言,郭浩微服暗訪,在掌握充分證據後,頂住層層阻力,決然將張宏緝拿歸案,並將其“斬首於市曹”,於是鄉里治安好轉,“蠻野之地,處處笙歌”。傳説郭浩離任廣西時,百姓沿街揮淚送別,場面感人。嘉定十四年(1221年),郭浩告老歸田,但他沒有回原籍,而舉家遷居潮陽,從此成了潮陽郭姓的開基祖。據説郭浩生有四子,分別居於潮陽西臚鎮泉塘村銅盂鎮銅缽盂村,西臚鎮泉塘村和貴嶼鎮南陽村,其後代散居潮汕各地,不少還旅居海外東南亞—帶。
郭浩墓 郭浩墓
郭浩墓現保留完好,碑石上亦保留宋代動物和花草石雕,墓為夫妻合葬墓,碑刻:"宋考正議大夫端齋郭公,妣三晶淑人孺人李氏墓”,碑頂有“誥封”匾額。墓前百米處保留着完整的墓道碑,刻字:“宋賜進士加授正議大夫,廣西提刑按察使宣省郭公墓道。”墓道碑側殘留有旗杆石夾。近年該墓經過修繕,墓地基本完整。
金灶鎮
金灶鎮
大金灶民居 大金灶民居

金灶鎮地方特產

金灶鎮潮汕牛肉丸

汕頭牛肉丸,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進了一些嫩筋,口感方面就是增加了點嚼頭。據説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 汕頭牛肉丸是潮汕地區著名的地方小吃,它以柔、潤、鮮、爽而馳名。其製作技藝源自2000多年前的官廷菜餚“搗珍”,這種製作技藝在潮汕地區流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2-3] 
汕頭牛肉丸是潮汕地區的特色地方小吃,口感柔、潤、鮮、爽。其製作技藝源自2000多年的官廷菜餚“搗珍”,這種製作技藝在潮汕地區流傳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4] 

金灶鎮金灶魚丸

魚丸和肉丸一樣,也是金灶著名小吃之一。吃魚丸子之俗,相傳始於春秋戰國:楚平王喜魚,每餐無魚則飯食無味。楚平王生性殘酷,一旦不慎梗了魚骨、魚刺,就下令殺了廚師。一天,有個新廚師自忖難以倖免,就狠狠地用刀背剁魚泄憤,誰知這一剁,卻奇蹟般地使魚肉與魚骨分離。新廚師就用這些無骨的魚肉泥搓成丸子給楚平王吃,竟得到楚平王的讚賞,從此廚師得以免除厄運。後來,隨着楚平王南遷,這種食俗便流傳到金灶。
金灶民間做魚丸向來都是手工。一般比較大的魚,都能做魚丸,但是上乘的材料當首推肉質松厚的大白鰻。鰻魚洗淨上砧,斬頭去尾,切肚起皮,用牛耳刀把晶瑩的魚肉細細刮下,再鏟落陶缽,用手頻頻拍打。因此,制魚丸又叫“拍魚丸”。拍打技術是製作魚丸的關鍵,拍打動作要均勻有力,次數要多,一般拍打上千至數千下,魚丸才會爽脆。拍打完,加上適量精鹽,少許雪粉拌勻,然後抓起一把魚醬握在手心,用力把魚醬從食指與拇指箍成的小圓圈中擠出來。魚丸表面必須光滑才算拍打功夫到家。

金灶鎮潮式腸粉

腸粉起源於廣州,早在清代末期,街頭上就已經聽到賣腸粉的叫賣聲。那時候,腸粉分鹹、甜兩種,鹹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腸粉的製作很簡單,在大網篩子上鋪一塊白布,將磨好的米漿澆在白布上,隔水蒸熟成粉皮,再在粉皮上放上餡料,捲成豬腸形,置於盤上,淋上熟花生油、生抽、辣醬便成。
金灶腸粉

金灶鎮金灶粿品

金灶的小吃中,有各種各樣的粿品,如香脆的韭菜粿,晶瑩的無米粿,甜蜜的豆沙粿,富有野趣的鼠曲粿等。鼠曲粿又稱為紅殼桃粿,在潮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位置。此品來源於仙桃,古人曰:天上有桃,名曰蟠桃,聞此桃可活百年,嘗此桃可活千年。故此,人間才有壽桃一説。潮汕人民引用米漿做成果皮,香糯米飯做陷,蒸過後再煎,吃起來酥脆餡香。
鼠曲粿 鼠曲粿

金灶鎮金玉三捻橄欖

廣東省汕頭市金灶鎮特產,2008年12月10日經國家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成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8年第133號)。因原產於該鎮前身之一的金玉鎮,又其果皮黃蠟鮮亮,倒卵形,果基較平、鈍,微呈三捻狀,因此得名。其果實成熟時果皮呈金黃色、光滑、肉質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無澀味,嚼後滿口生香。

金灶鎮榮譽稱號

2019年,金灶鎮被評為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