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鎖定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Chongq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始建於1965年,是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選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高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雙高計劃”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B檔),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單位、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單位、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1-2]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由重慶職業技術學院與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於2005年合併組建而成。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川南工業管理學校,創建於1965年;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的前身為重慶無線電技工學校,創建於1977年,1999年,升格為重慶市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職學院。 [3]  2019年10月,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擬建單位(第二類)。 [4]  2020年7月,學校獲批與長江師範學院聯合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專業兩年制“專升本”本科學生。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為基礎,設置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學校成為重慶市第一所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大學。 [45] 
截至2024年4月,學校佔地2566.18畝,總資產25.09億元,校舍77.2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2.98億元;設有12個院部,開設65個高職專業;有專任教師1227人,全日制在校生21508人。 [2]  [42] 
中文名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外文名
Chongq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簡    稱
重電
所在地
重慶市
創辦時間
1965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理工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本科層次職業學校
主管部門
重慶市
現任領導
孫衞平(黨委書記)
現任領導
聶強(校長) [48] 
高職專業
65個
本科專業
6個
院系設置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電子與物聯網學院、通信工程學院、智能製造與汽車學院、財經管理學院 等 [45] 
校    訓
格物啓智 明德崇信 [47] 
校慶日
5月21日 [47] 
地    址
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東路76號
院校代碼
12609
主要獎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 [45]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辦學歷史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文脈溯源

  •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1977年,重慶無線電技工學校創建於重慶市巴南區小泉。 [9] 
1986年,重慶電子工業學校創建。
1999年,重慶電子工業學校升格為重慶第一所獨立設置的高職學院。
2001年,重慶電子工業學校、西南航天職工大學合併組建為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重慶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東院,原重慶電子工業學校部分)分建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 重慶職業技術學院
1965年,川南工業管理學校創建於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 [9] 
1970年,川南工業管理學校撤消。
1975年,川南工業管理學校覆校。
1985年,川南工業管理學校更名為西南工業管理學校
2001年,西南工業管理學校升格為西南職業技術學院。
2001年,西南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重慶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世紀騰飛

2007年,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南區)、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北區)合併組建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3] 
2009年,學校一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1年,學校經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2014年,學校“信息安全技術專業‘雙平台、雙核心、雙情境’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項目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8] 
2015年,學校被教育部列入“2015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 [10]  同年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8年起,與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科技學院、重慶文理學院聯合開辦“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本科專業。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11]  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二類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B檔)。 [1] 
2020年7月,學校獲批與長江師範學院聯合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專業兩年制“專升本”本科學生;9月29日,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曼恆數字產業學院掛牌成立。 [12] 
2021年,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名單 [31] 
2023年4月,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等院校聯合發起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職業教育就業工作委員會。 [37] 
2023年10月,重慶市教委對高等學校設置事項進行公示,擬向教育部申報設置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擬新設的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以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為建校基礎,為新設本科層次職業學校。 [39] 
2023年10月,牽頭髮起的全國網絡空間安全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並任理事長單位。 [40] 
2024年5月,教育部擬同意設置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43] 
2024年5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函,同意設置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同時撤銷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建制,實現了重慶公辦本科層次職業大學"零"的突破。 [44]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辦學條件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4月,學校設有12個院部,開設6個本科專業,65個高職專業。 [2]  [42] 
2019年“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項目”對應本科院校及本科專業
試點本科學校
前三年專科段專業名稱
後兩年本科段專業名稱
專科專業設置
二級學院
專科專業名稱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
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移動應用開發、雲計算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密碼技術應用、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區塊鏈技術應用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電子與物聯網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工業互聯網技術、集成電路技術、微電子技術、智能互聯網絡技術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通信工程學院
現代通信技術、現代移動通信技術、通信系統運行管理、通信工程設計與監理、通信軟件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智能製造與汽車學院
機械設計與製造、工業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飛行器維修技術、汽車製造與試驗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機電設備技術、汽車智能技術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建築與材料學院
工程造價、建設工程管理、智能建造技術、建築智能化工程技術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財經管理學院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大數據與會計、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工程技術、智能物流技術、現代物流管理、金融科技應用、市場營銷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數字媒體學院
廣告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廣播影視節目製作、影視動畫、數字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應用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智慧健康學院
智能機器人技術、嵌入式技術應用、康復輔助器具技術、健康管理、智能醫療裝備技術、旅遊管理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通識教育與國際學院
-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體育與國防教學部
-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培訓與繼續教育中心
-
參考資料 [14]  [35] 
本科專業設置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智能製造與汽車學院
智能網聯汽車工程技術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電子與物聯網學院
物聯網工程技術、集成電路工程技術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
大數據工程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
通信工程學院
現代通信技術
參考資料: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原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官網、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原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招生信息網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227人,其中博士142人,正高級職稱125人。引進院士等國家高端領軍人才3名,自主培養國家級名師3名、全國技術能手19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名以及省部級拔尖人才100餘名;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2個;教師先後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青年崗位能手、重慶最美教師、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等省部級及以上稱號40餘人次。 [2] 
學校國家級及省級教學團隊列表
級 別
團隊名稱
批准年度
帶頭人
國家級
網絡與信息安全教學團隊
2010
省級
通信技術教學團隊
2008
譚中華
電子信息技術教學團隊
2009
彭克發
嵌入式與機器人技術創新教學團隊
2011
陳衞
機電一體化創新教學團隊
2012
謝光輝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2012
範珍
參考資料 [15] 
部分優秀教師列表
姓名
榮譽稱號
授予單位
授予年份
劉良華
重慶市優秀教師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2014
謝光輝
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傑出教師獎
2014.6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
2013.11
重慶市傑出技能人才
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
2012.3
政府特殊津貼教授
2013
孫衞平
政府特殊津貼教授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3
重慶市名師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12.9
重慶市職業院校教學名師
2009.9
聶強
首屆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指導師
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
2009.6
李雪松
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2008.8
參考資料 [16]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學校主持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立項建設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羣2個,建成國家級重點(骨幹)專業18個、國家級課程22門、國家級實訓基地13個。 [2] 
學校重點(特色)專業列表
級別
重點(特色)專業名稱
國家級
國家示範院校項目建設專業(3個)
微電子技術、信息安全技術、通信技術
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項目專業(3個)
應用電子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
國家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業(2個)
物聯網應用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
國家教改試點專業(1個)
省級
示範專業(4個)
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物流管理
特色專業(2個)
會計電算化、國際經濟與貿易
教改試點專業(4個)
數控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營銷與策劃
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專業(2個)
數控技術、圖形圖像製作
參考資料 [6]  [17] 
學校部分精品課程列表
級別
課程名稱
所屬單位
獲批年份
國家級
TD-SCDMA基站系統開局與維護
通信工程系
2010
GSM基站系統運行與維護
通信工程系
2010
數據備份與恢復
計算機應用系
2010
網絡安全運行與維護
計算機應用系
2010
省級
交換設備運行與維護
通信工程系
2011
SDH光傳輸設備開局與維護
通信工程系
2010
參考資料 [18]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在近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出版國家規劃教材92部。 [2] 
教學成果
獎項級別
獲獎年份
“面向西部,實施全程工學結合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四環相扣’教學模式改革”
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9年
“信息安全技術專業‘雙平台、雙核心、雙情境’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4年
“工學結合、校企互動”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
“以能力標準為核心的課程體系改革”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
參考資料 [16]  [19] 
  • 學生成績
根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生省部級及以上競賽獲獎675項(國家級569項),其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8項。在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6項、共計18人次,在教育部統計“獲得一等獎數量最多高職學校”中位居全國第三、西部第一。在2016年第十一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評選中,該校楊成興同學喜獲十大“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獎,成為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重點大學學子同獲此殊榮的唯一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校學生會還當選第二十六屆全國學聯主席團單位,成為歷屆唯一入選全國學聯主席團單位的高職院校。 [16] 
  • 學校榮譽
時間
名稱
---
重慶市高等教育管理先進學校,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重慶市大中專招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國家信息產業部先進學校, [8]  “中澳(重慶)職業教育與培訓項目”院校,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的承擔“軟件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任務的院校,勞動和社會保障、信息產業部授予的“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信息產業部授予的“全國信息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是重慶市“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和“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示範中心”雙示範院校 [2] 
2020年4月
入選首批高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名單 [20]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學術研究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建有“沈昌祥網絡空間安全院士專家工作站”“硅光子千人專家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中心”“重慶高技能人才發展研究中心”和“重電e家”國家級眾創空間,聯合重慶大學共建“大數據智能與隱私計算”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與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共建“大數據與最優化研究所”,建有2個教育部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建有10個省部級科研平台,建成6個省級以上技能大師工作室。 [2] 
類別
名稱
國家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個
機器人技術應用協同創新中心、智能製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2] 
---
市級研發平台/團隊5個
城市建築智慧運維管理重慶市高校工程中心、重慶精密加工及在線檢測智能製造應用技術推廣中心、電子信息應用技術推廣中心、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技術科普基地、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技術應用技術與服務團隊
---
校級科研創新團隊
傳媒技術開發與研究中心
電子應用技術研究所
財務管理與證券投資研究所
經濟管理諮詢與研究中心
機器人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
網絡與信息安全應用技術研究所
工程機械設備研究所
機電工程應用技術研究所
計算機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
物聯網應用技術研究所
汽車應用技術研究所
---
參考資料 [21]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大數據與最優化研究所”研發出中國國內第一個具備隱私計算的數聯網節點接入設備,“硅光子千人專家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中心”研發的大光敏面APD芯片獲中國激光“金耀獎”銅獎等多項國家級創新獎。近五年,學校獲批國家級、省部級縱向科研項目417項,其中:承擔國家自科基金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03項;獲重慶市科技進步獎11項,獲重慶市專利獎優秀獎1項。 [2] 
2020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
序號
項目名稱
獲獎級別
排名
1
基於物聯網的跨平台智慧小區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第二
2
自動生成虛擬化網絡切片關鍵技術及應用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第一
3
民用建築物理環境綜合性能提升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第二
參考資料: [3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名單
項目名稱
負責人
級別
立項年度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與對策研究
國家級
2011年
西部企業和諧勞動關係研究
郭心毅
國家級
2013年
參考資料 [22]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257.96萬冊(含電子圖書),報紙360餘種、各類刊物1120餘種;有電子文獻100餘萬冊、CNKI萬方、維普等期刊論文數據庫,軟件通計算機自助學習視頻庫、超星名師講壇、隨書光盤數據庫、愛迪科森網上報告、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KOCD)、維普在考試系統等數字資源 38.4TB,數字圖書館擁有各種高性能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8台、虛擬機服務器10餘台,形成了符合高職教育發展規律、適應學校辦學特色、滿足讀者需求的以電子、通信、計算機等專業門類為主的文獻資源系統。 [5]  [23] 
  • 學術期刊
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ISSN:1674-5787CN:50-1196/Z)創刊於2002年,於2009年1月正式更為現名,為雙月刊, [24]  已陸續出版91期,每期發行和贈閲量達到1000份。刊物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管,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主辦,是中國國內教育教學方面的專業刊物。該刊以刊登教育教學領域的信息研究、信息資源建設與利用等方面的理論方法、現代教學應用等為主。 [25]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學校與中國國外部分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聯合培養學生500餘人;面向14個國家招收來華學歷留學生200人;為南非、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培訓400餘名專業技術人員;與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共建“信息通信技術應用國際創新中心”;牽頭成立中非(重慶)職業教育聯盟;牽頭髮起的《坦桑尼亞信息技術工程師NAT—7級》等2項職業標準與配套專業教學標準正式納入坦桑尼亞國家職業標準體系。 [2]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文化傳統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是學校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的核心,也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形象標識的唯一性、獨特性,彰顯本科層次職業大學辦學特色,傳播學校發展理念 [46]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校徽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校徽 [46]
校徽釋義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校徽由主體圖案、圓形、中英文校名、阿拉伯數字組成。主體圖案創意以漢字“山”“電”為設計原形,運用當代藝術幾何抽象的表達形式設計圖形。“山”,宣也,謂能宣散氣、生萬物也,有石而高,寓有脊樑、善進取之意。重慶謂之“山城”,“山”有地域之義,亦代表學校源起“三線”、發軔兵工、紮根山城、服務國家戰略、艱苦創業的重電精神。“電”,鳧趨雀躍,風馳電往,寓有歡欣鼓舞、極速進取之意。學校興於電子革命,立足信息產業,“電”彰顯電子信息辦學特色,展現改革突破、歷階而上的發展速度。主體圖案用簡潔明瞭的設計將“山”與“電”巧妙融合,寓為“重電”,藴含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的歷史沿革、創業精神和以電子信息為特色、智能化為引領的辦學定位。兩個同心圓的設計代表學校兩校合併組建的歷史淵源和互融共生的發展合力。阿拉伯數字“1965”代表學校的建校時間為1965年 [46] 
校徽顏色
校徽標準色選用沉穩莊重且具有科技質感的紫色,與學校發展歷程和學科特色有着準確的對應關係。紫色由紅色和藍色交融形成,紅色代表兵工辦學歷史,藍色代表電子信息辦學特色。兩種色彩相互調和交融形成特色鮮明的重電紫 [46] 
標準色值:
CMYK(印刷印製):C:63 | M:100 | K:0 | Y:0
RGB(電子屏幕顯示):R:128 | G:28 | B:128 [46] 
校徽設計團隊
校徽由學校數字媒體學院教師團隊主創,校外專家張昊參與修改。圖形方案由羅淞譯老師創意設計,配色方案由葉慶老師創意設計,馬琳老師、梁小娣老師、曹懿老師協助製作 [46] 
  • 校旗
學校校旗為藍色長方形旗幟。校旗中央印有學校徽志、中文校名以及英文校名的標準組合。 [7] 
  • 校名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校名標準字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校名標準字 [46]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厚德強能、求實創新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委員、副校長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副校長
黨委委員、黨委組織部部長、黨委統戰部部長
參考資料 [26]  [41]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知名校友

姓名
職務/成績
職業遊戲玩家、WCG地下城與勇士中國區團隊賽冠軍
湖南省麻陽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任副縣長
劉雲貴
東方希望集團農業事業部董事總經理
倪松濤
浙江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黨總支書記
夏華健
參考資料 [27]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名稱
2020年11月
入選“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名單 [28] 
2020年12月25日
“無償獻血促進獎” [29] 
2021年7月
集成電路專業羣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30]  ”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公示名單
2022年4月
2022年“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名單 [32-33] 
2022年
汽車製造與試驗技術、現代移動通信技術入選第一批產教融合專業合作建設試點單位名單 [36] 
2023年7月
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