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文理學院

鎖定
重慶文理學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位於重慶市,是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其前身重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渝州教育學院分別創辦於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兩校合併組建為重慶渝西學院;2005年4月,學校更名為重慶文理學院。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紅河、星湖兩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767畝,校舍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館藏圖書294.5萬冊(含電子圖書),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8億元;設有19個二級學院,開設66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500餘人,學生人數2.3萬人。 [1] 
中文名
重慶文理學院
外文名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簡    稱
重文理、CUAS
創辦時間
1976年 [26]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主管部門
重慶市
現任領導
蔡家林(黨委書記) [25] 
黃偉九(校長)
本科專業
66個
碩士點
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類別3個 [14] 
博士後
科研工作站1個 [17] 
院系設置
19個二級學院
校    訓
進德修業,博文達理
校    歌
青春放歌
地    址
紅河校區:重慶市永川區紅河大道319號
星湖校區:重慶市永川區衞星湖文化旅遊區
院校代碼
10642
主要獎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重慶教學成果一等獎
教育部依法治校示範校
2016年度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2-2013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重慶文理學院歷史沿革

重慶文理學院學校前身

重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76年,江津地區五·七大學創辦。
1978年,更名江津師範專科學校。
1985年,更名重慶師範專科學校。
1993年,更名重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渝州教育學院
1972年,江津地區教育學校成立。
1980年,更名江津地區教師進修學院。
1981年,更名永川地區教師進修學院。
1983年,更名重慶教育學院永川分院。
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5張)
1986年,更名渝州教育學院 [15] 

重慶文理學院合併建校

2001年5月11日,兩校合併組建為重慶渝西學院 [2]  。11月6日,學校正式掛牌成立 [3] 
2003年9月13日,紅河校區正式開工 [4] 
2004年10月8日,位於重慶永川市新城區的紅河校區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5] 
2005年4月,學校更名為重慶文理學院 [1]  。4月28日,重慶文理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6] 
2020年6月,重慶文理學院鄉村振興學院成立。 [7]  7月2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8] 
2021年11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授權單位。專業碩士點:機械碩士、材料與化工碩士、農業碩士。 [14] 
2022年1月13日,入選重慶市高水平“四新”建設高校立項(培育)名單(新工科建設高校立項(培育)名單) [19] 

重慶文理學院辦學條件

重慶文理學院院系專業

紅河校區
紅河校區(26張)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9個二級學院,開設66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教育學、農學、經濟學等10個學科門類。 [1]  [23] 
重慶文理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專業名稱
學院
授予學位門類
體育教育
教育學
運動訓練
運動康復
理學
漢語言文學
文學
廣播電視學
廣播電視編導
藝術學
英語
文學
商務英語
俄語
數學與應用數學
理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金融數學
經濟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網絡工程
軟件工程
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學
化學
理學
環境科學
工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環境科學與工程
生物技術
理學
園林
農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工學
風景園林
園藝
農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工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信息工程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音樂學
藝術學
舞蹈學
法學
法學
工商管理
管理學
財務管理
物流工程
工程審計
應用心理學
理學
學前教育
教育學
小學教育
環境設計
藝術學
視覺傳達設計
美術學
動畫
服裝設計與工程
工程管理
工學
土木工程
工程造價
管理學
會展經濟與管理
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工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製藥工程
工學
藥學
理學
文化遺產
歷史學
機器人工程
工學 [24] 
機械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智能製造工程

重慶文理學院師資力量

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
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有教職工1500餘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180餘人、副高級職稱人員36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87人,兼職博士生導師10人,專兼職碩士生導師164人;外聘專家200餘人(含外籍專家12人);有“萬人計劃”國家級人才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科技部、教育部、重慶市等省部級人才75人,全國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5人。 [1] 

重慶文理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市級重點學科7個。 [1] 
2021年學校正式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獲批機械碩士、材料與化工碩士、農業碩士等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市級重點學科7個。 [1] 
類別
名稱
“十三五”市級重點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園藝學、社會學、藥學、數學 [20] 

重慶文理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星湖校區
星湖校區(9張)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農林卓越計劃項目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國家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雙萬計劃”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業評估(認證)專業1個,通過教育部師範類專業認證專業6個,2個專業獲批教育部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項目,市級特色學科專業羣2個,市級特色專業10個,市級大數據智能類特色專業1個,市級教學團隊8個,市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18個,市級精品類課程29門,市級一流課程(在線開放課程)77門。 [1] 
重慶文理學院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一覽表
序號
專業名稱
所在二級學院
入選年份
1
機械工程
智能製造工程學院
2021
2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1
3
環境科學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2021
4
環境設計
美術與設計學院
2021
5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與氣工程學院
2022
6
園林
園林與生命科學學院
2022
7
物流工程
經濟管理學院
2022
8
會展經濟與管理
旅遊學院
2022
9
廣播電視編導
文化與傳媒學院
2022 [21] 
重慶文理學院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一覽表
序號
專業名稱
所在二級學院
入選年份
1
體育教育
體育學院
2019
2
機械工程
智能製造工程學院
2019
3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9
4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9
5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與氣工程學院
2019
6
環境科學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2019
7
園林
園林與生命科學學院
2019
8
會展經濟與管理
旅遊學院
2019
9
廣播電視編導
文化與傳媒學院
2019
10
環境設計
美術與設計學院
2019
11
物流工程
經濟管理學院
2021
12
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學院
2021
13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子信息與氣工程學院
2021
14
軟件工程
人工智能學院
2021
15
音樂學
音樂學院
2021
16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與大數據學院
2022
17
製藥工程
藥學院
2022
18
漢語言文學
文化與傳媒學院
2022
19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學院
2022
20
應用心理學
教育學院
2022 [21] 
  • 教學成果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體系在當代高校的構建與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高校三標一體教育質量模型的探索與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新時期我國學校德育工作的新走向”獲教育部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研究成果二等獎,“以適合教育理念為引領的一流應用型人才培養“6個+”實踐”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特等獎,“師範新升本院校的轉型發展與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實用技能型卓越園林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卓越教師“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入選“全國教師隊伍建設優秀工作案例”,受到教育部點名表揚。累計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項、國家級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4項,市級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成果獎4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509項,市級及以上質量工程項目50餘項、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43項。 [1] 

重慶文理學院所獲榮譽

榮譽稱號
教育部依法治校示範校
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狀
全國教育網絡示範單位
全國校園文化先進單位
重慶市“園林式單位” [1] 
時間
獎項名稱
2020年12月25日
被國家衞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 [13] 

重慶文理學院學術研究

重慶文理學院建設成果

重慶文理學院俯視圖 重慶文理學院俯視圖
2011至2016年3月,該校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0餘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科技部星火計劃項目1項,國家部委項目7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40餘項,科研到賬經費達到4600餘萬元;科研成果持續增長,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獲得市級及以上科研獎勵12項,被SCISSCI收錄330餘篇,其中一區20餘篇、二區80餘篇,獲得授權專利240餘項。
2015年,“重慶文理新藥創新團隊”憑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ED和肺動脈高壓一類新藥開發”項目代表重慶奪得了全國總決賽第一名,得到了劉延東副總理、萬鋼副主席和杜佔元副部長的高度評價。學校全方位改革、多角度創新、超常規發展的模式被新華社、《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譽為“文理現象”。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近5年,學校科研項目持續增長,累計獲得國家級項目80餘項;累計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50項,獲得省級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獲得授權專利900餘項。發表核心期刊以上學術論文數量大幅增加,高水平學術論文達到1800餘篇,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Cell》發表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的研究論文進入農業科學領域ESI全球1%行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DE5抗抑制劑國際一類新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美國FDA臨牀批文,並以3000萬元成功轉化;納米銀線系列專利、脱毒生薑連作技術、獼猴桃良種脱毒工廠育苗技術等一批新技術成果正在進行轉化和推廣應用;抗癌新藥PZ-1片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一類藥物臨牀試驗批件。 [1] 

重慶文理學院研究機構

據2021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微納米光電材料與器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創新靶向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個國家級科研平台;擁有特色植物產業重慶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環境材料與修復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2個市級科研平台。 [1]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1個、重慶市創新團隊(羣體)9個、重慶市創新創業團隊7個、重慶市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學校重點打造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創新靶向藥物國際研究院、特色植物研究院、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究院等新型研究院所。學校擁有“微納米光電材料與器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創新靶向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個國家級科研平台;擁有特色植物產業重慶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環境材料與修復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6個市級科研平台。 [1] 
類別
名稱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創新靶向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科技合作基地
微納米光電材料與器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國家發改委測試服務中心
重慶市微納米光電材料研發及測試服務中心
市級協同創新中心
微納米光電材料與器件協同創新中心、特色植物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靶向創新藥物協同創新中心、智能產線協同創新中心
市級重點實驗室
重慶市高校微納米材料工程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環境材料與修復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高校羣與圖的理論及應用重點實驗室、激酶類創新藥物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創新靶向藥物重慶市工程實驗室、經濟植物生物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高校情緒與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材料表界面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複雜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18] 

重慶文理學院學術交流

  • 館藏資源
截止2021年12月,重慶文理學院圖書館圖書總量291.3萬餘冊,其中紙質圖書200.3萬餘冊,電子圖書91萬冊。引進數據庫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數據庫、EBSCO和SPLINGER外文數據庫等。自建數據庫有渝西縣誌、優秀學士學位論文庫、精品課程資源庫、本校教師論文等。初步形成了紙質館藏、數字館藏、虛擬館藏相結合的資源體系。收藏有多冊古籍線裝書,其中較珍貴的線裝書有清光緒十年刊印《古逸叢書》22種、清光緒二十七年石印八卷本《澄衷蒙學堂字課圖書》、清光緒二十八年日本東京新智學社石印《飲冰室全集》共9冊及吳虞私藏圖書等。上述收藏,不但提高了圖書館的館藏質量,而且形成了圖書館的館藏特色。 [16] 
  • 學術刊物
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9張)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是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管、重慶文理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類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研究機構、大學、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的、具有一定創新觀點的研究論文、快報和綜合評述。學報先後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並榮獲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9] 
重慶高教研究》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重慶市教委主管,由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和重慶文理學院共同主辦的高等教育學術刊物。主要欄目有高教政策研究、高校校長論壇、院校研究、高職高專發展研究、人才培養研究、校地(企)合作研究、教師發展研究、大學生教育研究、國外高教研究、教改探索、研究生教育、高教評論、高教書評和其他 [10]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主辦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重慶高教研究》和《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重慶高教研究》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0)、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目錄(2021—2022)、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2020)、WAJCI世界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指數統計源期刊、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來源期刊。
ESI全球排名
時間
名稱
排名
2022年
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
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重慶文理學院文化傳統

  • 校訓
星湖校區
星湖校區(27張)
進德 修業 博文 達理
“進德修業”語出《周易·幹·文言》“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校訓義為“普進公民應具之德、廣修社會所需之業”。“博文”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校訓義為“博學天下美妙之文。”“達理”語出《莊子·秋水》“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校訓義為:“通達萬物深妙之理。”德業兼顧,文理交融,科學與人文並重,自由、博愛與藝術追求協調發展。“進德修業”為過程,“博文達理”是結果,這是學校培育校園文化的依據,更是學校辦學、教師治學、學生求學的基本目標與價值理想。
  • 校標
重慶文理學院校徽 重慶文理學院校徽
核心圖案由“文理”二字的聲母“W”與“L”變體組合而成;藍色部分形似水波,與星湖的地理特徵相吻合;白色與藍色相間構成9冊厚重典籍,寓意學院長久、持續發展;廣袤的書海和方正的秩序有機融合,藴涵“進德修業、博文達理”的校訓;藍色的波浪紋飾,有“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寓意;外圓內方的總體構圖暗合中國傳統哲學意藴;結構緊密的網絡紋樣,有凝聚人心、和諧進步的意境。
重慶文理學院校名 重慶文理學院校名
  • 校歌
歌名:《青春放歌》
作詞:朱霖 演唱:葛放、何敏
星湖放歌,紅河揚帆,採一粒火種把理想點燃。歲月荏苒,文理燦爛,掬一掊雨露潤赤子心田。
進德修業,大道無邊,一林梅竹笑傲風霜雪寒。博文達理,文化永遠,一片松楓襯托皓月藍天 [11] 

重慶文理學院現任領導

職位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市監委駐重慶文理學院監察專員
黨委常委、副校長
副校長
信息來源 [12]  [22] 

重慶文理學院傑出校友

名單
備註
現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現任中國農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董事會戰略規劃委員會主席
知名經濟學者、作家、天使投資人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