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景祥

(明初浙江行省參政)

鎖定
郭景祥,字仲德,是濠州(安徽鳳陽)人。有大志,善於謀斷,博覽書史,參加郭子興義軍,1354年隨朱元璋攻克滁州,修治城壕 [7]  倡龍鳳元年(1355年)正月隨張天祐等攻取和州 [8]  ,六月隨朱元璋渡江攻克採石鎮,繼而攻克太平路城。 [9]  又隨徐達攻克溧水州 [10]  龍鳳二年(1356年),隨朱元璋攻克集慶路(今江蘇南京)。 [11]  七月任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與李夢庚、侯元善、陶安等同事。 [2]  龍鳳四年(1358年)調為婺州分省左右司郎中。 [3]  龍鳳七年(1361年)任大都督府參軍 [12]  龍鳳九年(1363年)前往和州修治廢城。 [12]  龍鳳十年(1364年)以舊職,加總制和州軍民,整頓農事,擴大屯田,豐足兵食,精簡官吏,訓練士卒,明確賞罰,號令整嚴,威望大著。洪武元年(1368年)陞浙江行省參政 [1]  [4]  [6] 
仲德
所處時代
明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濠州
最高官職
浙江行省參政
本    名
郭景祥
性    別

目錄

郭景祥人物生平

郭景祥,字仲德,濠州(安徽鳳陽)人,有大志,善於謀斷,博覽書史,從朱元璋倡義軍,委身於兵事間,屢陳時務,為朱元璋所重,命其侍於帷幄 [1] 
1354年七月十八日,隨朱元璋攻克滁州,郭景祥修治城壕 [7] 
龍鳳元年(1355年)正月二十一日,隨張天祐等攻取和州,曾經領兵擊殺羣盜。 [1]  [8] 
六月二日,隨朱元璋渡江攻克採石鎮,繼而攻克太平路城。 [1]  [9] 
六月十日,隨徐達攻克溧水州。 [10] 
龍鳳二年(1356年)三月十日,隨朱元璋攻克集慶路(今江蘇南京)。 [11] 
七月一日,任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與李夢庚、侯元善、陶安等同事。郭景祥性格剛直,遇事敢説,常常進諫,朱元璋察知後説:「你是文官,卻有折衝禦侮的才能,而且能對我盡忠,這份誠心值得嘉獎。」於是越來越受親信,受心膂之託。 [1]  [2] 
龍鳳四年(135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朱元璋置中書分省婺州,調江南行省左右司郎中李夢庚、郭景祥為分省左右司郎中,江南行省都事王愷為分省都事,江南行省愽士夏煜為分省愽士,江南行省管勾欒鳳為分省管勾,以汪廣洋為照磨,儒士王禕、韓留、楊遵、趙明可、蕭堯章、史炳、宋冕為掾史,立金華翼元帥府以袁貴為元帥,吳德真副之。 [3] 
龍鳳七年(1361年)三月二十六日,朱元璋改行樞密院大都督府,以郭景祥為參軍。郭景祥出入內外,益宣勞效 [1]  [12] 
龍鳳九年(1363年),和州守臣上奏州城久已廢棄,朱元璋命郭景祥前往視察,郭景祥相度經營,就在舊址上修城,令軍民計田來出夫,眾悦。九十日完工,壯觀甲於畿輔 [1] 
郭景祥既回到應天府(今南京),上認為和州江淮的重鎮,朱元璋興起的重要之地,必須任用勳舊重臣,並且又是跟隨朱元璋渡江而來的官吏,而犯罪者暫時於此屯戍,亦必得人按治 [1] 
龍鳳十年(1364年)六月辛未(考本年六月無辛未日,唯五月八日與七月十日為辛未日),朱元璋命景祥仍為舊職,加總制和州軍民,出鎮和州,則宣武佈德,輯軍撫民,政通歲稔,增城上樓櫓一百餘所,浚城壕六百餘丈,置公署 [5]  ,創學校,建鎮西樓,乘駟橋,祀典祠廟,橋樑次舍台門衢路,一撤而新,百廢俱舉,於是整頓農事,擴大屯田,豐足兵食,精簡官吏,訓練士卒,明確賞罰,號令整嚴,威望大著,朱元璋聽聞後,遣使頒璽書犒勞。 [1] 
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一日,明太祖以汪廣洋、劉惟敬為中書省參政,楊憲為御史中丞,錢塘為刑部尚書,郭景祥為浙江行省參政,阮崇禮為江西行省參政,安然為山東行省參政。 [4]  [6] 
參考資料
  • 1.    《皇明開國功臣錄卷之二十四》:郭景祥,字仲德,濠梁人,有大志,善謀斷,博涉書史,從太祖倡義旅,委身兵間,屢陳時務,上重之,命侍帷幄。歲甲午,克滁州,脩治城壕。乙未,從取和陽。嘗領兵擊殺羣盜。渡江取採石,定太平城,克溧陽城,壞亦脩治。丙申春三月,從克金陵,秋七月置江南行中書省,上兼總省事,以景祥為左右司郎中,與李夢庚、侯元善、陶安等同事。景祥直諒,遇事敢言,每有諫諍,上察知之,嘗曰:「汝,文官也,而有折衝禦侮之能,且盡忠於我,斯誠可嘉。」由是日見親信,受心膂之託。辛丑春三月,改行樞密院為大都督府,以景祥為參軍,出入內外,益宣勞效。癸卯春,和州守臣奏州城久廢,上命景祥往視役,相度經營,因故址而城之,令軍民計田出夫,眾悦。子來九旬而工告成,壯觀甲畿輔。既還京,上以和為江淮重鎮,國朝興業,肇基於茲,顧蒞守之必得勳舊重臣,又渡江來官吏,犯罪者胥此屯戍,亦必得人按治。甲辰夏六月辛未,乃命景祥仍舊職,加總制和州軍民,出鎮焉,則宣武佈德,輯軍撫民,政通歲稔,增城上樓櫓一百餘所,浚城壕六百餘丈,置公署,創學校,建鎮西樓,乘駟橋,祀典祠廟,橋梁次舍,台門衢路,一撤而新,百廢俱舉,乃飭農事,廣屯田,足兵食,簡官吏,訓練士卒,明賞罰,號令整嚴,威望大著,上聞,遣使以璽書勞之。
  • 2.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四 丙申歲 七月 一日》:秋七月己卯朔,諸將奉 上為吳國公,以元御史台為公府,置江南行中書省, 上兼總省事,以李善長、宋思顏為參議,李夢庚、郭景祥為左右司郎中,侯原善、楊原杲,陶安、阮弘道為員外郎,孔克仁、陳飬吾、王愷為都事,王璹為照磨,欒鳳為管勾,夏煜、韓子魯為愽士。
  • 3.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六 戊戌歲 十二月 二十二日》:○丙戌置中書分省於婺州,調中書省左右司郎中李夢庚、郭景祥為分省左右司郎中,中書省都事王愷為分省都事,中書省愽士夏煜為分省愽士,中書省管勾欒鳳為分省管勾,以汪廣洋為照磨,儒士王禕、韓留、楊遵、趙明可、蕭堯章、史炳、宋冕為掾史,立金華翼元帥府以袁貴為元帥,吳德真副之。
  • 4.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三十七 洪武元年 十二月 一日》:洪武元年十二月丁卯朔,以汪廣洋、劉惟敬為中書省參政,楊憲為御史中丞,錢塘為刑部尚書,郭景祥為浙江行省參政,阮崇禮為江西行省參政,安然為山東行省參政。
  • 5.    《[嘉靖]和州志卷之三·官司志》:郡治,和州治居城中,前代建置無可考,在唐僅見劉刺史廳壁記,宋時有惠政、任樂二堂,皆廢。國初甲辰,參軍郭景祥、知州張純誠修之
  • 6.    《[嘉靖]和州志卷之三·名宦列傳》:郭景祥,字仲德,濠梁人,從高皇帝倡義旅,乙未從取和陽。癸卯春,承命修理州城,和州守臣奏州城久廢,上命景祥往視,役相度經營,令軍民計田出夫,眾悦。子來九旬而工告成,壯觀甲幾輔。既還京,上以和為江淮重鎮,國朝興業,肇基於茲,顧蒞守之必得勳舊重臣,又渡江來官吏,犯罪者胥此屯戍,亦必得人按治。甲辰夏六月辛未,乃命景祥仍舊職,加總制和州軍民,出鎮焉,至則宣武佈德,輯軍撫民,政通歲稔,增城上樓櫓一百餘所,浚城壕六百餘丈,置公署,創學校,建鎮西樓,乘駟橋,祀典祠廟,橋梁次舍,台門衢路,一撤而新,百廢俱舉,乃飭農事,廣屯田,足兵食,簡官吏,訓練士卒,明賞罰,號令整嚴,威望大著,上聞,遣使以璽書勞之。
  • 7.    《國初羣雄事略卷二·滁陽王》:十八日,克滁州。
  • 8.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二 乙未歲 正月 二十一日》:○戊寅,天祐等至徙陽關。和陽人聞廬州義兵至,父老以牛酒出迎。會日午,天祐兵從他道就食,遂誤前約。再成候之過期,不見舉火,意天祐必已進。遽率眾直抵城下,城中人始覺有兵。元平章也先帖木兒急閉城門,以飛橋縋兵出戰。再成戰不利,中矢走,眾皆潰。元兵追三十餘裏,至千秋壩;會日暮,收兵還。天佑等始至,適與元兵遇,急擊之,追至和州小西門。城上抽橋急,我軍奪其橋而登。彼軍爭橋,總管湯和遽以刀斷其索。天佑等登城大呼,衣服相亂,遇舉火輒滅之。城北門舊用木柵,元兵在城外者不得入,乃燒門欲入。天祐等復以石塞其門,遂據其城。也先帖木兒倉卒無措,乘夜遁去。再成兵既敗,其眾奔歸,報子興言:「天祐等皆陷沒!」子興大驚,謂上失計。俄又報,元兵且至,遣使來招降。子興益恐,召上與謀。時兵皆出,城中守備單弱,上令合滁三門兵於南門,使填塞街市;呼使者入,叱其膝行以見子興。子興喻之多失辭,眾欲殺使者。上謂子興曰:「兵出城虛,若殺其使,彼將謂我怯。殺之以滅口,是速其來也。不如縱之歸,揚以大言。彼必畏憚,不敢進。」子興從上言,縱之往,明日元兵果遁去。子興不知天佑等已拔和州,命上率兵二千,往收敗卒,仍規取和陽。至中途,再成敗兵聞上來,皆復集,得千餘人,合所將三千人。南越陡陽關,命諸軍皆息。期初昏,人燃十炬為疑兵,令罷眾息。上率鎮撫徐達、參謀李善長及驍勇數十人徑進,暮至和陽,始知天佑等已破城據之,使人呼天佑。天佑等至,左右舉火,上免冑示之,遂入。明日,撫定城中。初,天祐等雖據城懼不能守,欲收子女財物歸滁州,及 上至,人心始安,乃與諸將為城守計,既而元兵來攻,自城西門踰隍,轉攻城北門, 上命開門擊之,元兵阻隍大敗走,遣人報子興,子興遂命 上總守和陽。
  • 9.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三 乙未歲 六月 二日》:丙辰,黎明,將渡,雲分兩道,右由西南,左由東北,俱覆牛渚磯。時西北風順,舳艫齊發,軍士皆讙躍。 上與永安舉帆前行,永安請所向, 上曰:採石大鎮,其備必固,牛渚磯前臨大江,彼難為備禦,今往攻之,其勢必克。乃引帆向牛渚,風力稍勁,頃刻及岸,守者驚駭,出兵來拒,上麾甲士以進,敵不支即走,常遇春奮戈先登,諸軍鼓勇繼之,採石鎮兵驚潰,遂拔之。緣江諸壘望風迎附,諸將以和陽饑乏,見糧畜,各欲資取而歸, 上察諸軍無進取意,乃謂徐達等曰:今舉軍渡江,幸而克捷,當即乘勝徑取太平。若聽諸軍取財物以歸,再舉必難,江東非我有,大事去矣。因令悉斷舟纜,推置急流中,舟皆順流東下,諸軍大驚,問故。 上曰:成大事者,不䂓小利,此去太平甚近,舍此不取,將奚為?於是諸軍皆聽命,乃令軍中皆食,食已,即率眾自觀渡向太平橋,直趨城下,元平章完者不花,萬户萬鈞,達魯花赤普里罕忽裏閉城拒守, 上縱兵急攻,遂拔之。完者不花與僉事張旭等棄城走,執其萬户納哈出。
  • 10.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三 乙未歲 六月 十日 》:○甲子,徐達克溧水州。
  • 11.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四 丙申歲 三月 十日》:○庚寅 ,上進兵集慶,未及城五里,諸軍鼓譟而進,元兵皆破膽。行台御史大夫福壽督兵出戰,我師擊敗之,福壽閉城拒守,大軍傅城下,將士以雲梯登城,城中莫能支,遂克之。
  • 12.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九 辛丑歲 三月 二十六日》:○丁丑,改樞密院為大都督府,命樞密院同僉朱文正為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中書省參議李善長兼司馬事,宋思顏兼參軍事,前檢校譚起宗為經歷,掾史汪河,為都事。文正, 上兄南昌王子也,時樞密院雖改為大都督府,而先任官在外者尚仍其舊。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