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禕

(明朝官員)

鎖定
王禕(yī)(注:《明史》、《辭海》等為“禕”,《宗譜》記作“褘”)(1322—1373),字子充,號華川,義烏來山人,後依外祖父居青巖傅。幼從祖父王炎澤學,後師事柳貫黃溍。歷任明朝的中書省掾史、江西儒學提舉司校理、侍禮郎掌起居注、南康府同知、漳州府通判。參修《元史》,與宋濂同為總裁。書成,升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教皇太子經學。建文初年,追贈翰林學士,諡文節。正統中,改諡忠文。學有淵源,為文醇樸宏肆,渾然天成,條理不爽。著作有《大事記續編》、《王忠文公集》及《重修革象新書》。
子充
華川
所處時代
元末明初
出生日期
1322年
逝世日期
1373年
主要作品
大事記續編
王忠文公集
重修革象新書
本    名
王禕

王禕人物生平

王禕(1322-1373),字子充,義烏人。生於元英宗至治元年,卒於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後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雲南,死於節,諡忠文。禕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並傳於世。

王禕明史記載

明史·列傳177》記載:
王禕,字子充,義烏人。幼敏慧,及長,身長嶽立,屹有偉度。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危素、張起巖並薦,不報。隱青巖山,著書,名日盛。太祖取婺州,召見,用為中書省掾史。徵江西,禕獻頌。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與宋濂耳。學問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創禮賢館,李文忠薦禕及許元、王天錫,召置館中。旋授江南儒學提舉司校理,累遷侍禮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賜金帶寵之。太祖將即位,召還,議禮。坐事忤旨,出為漳州府通判。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寬大以為政,法天道,順人心。雷霆霜雪,可暫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斂當減。”太祖嘉納之,然不能盡從也。明年修《元史》,命禕與濂為總裁。禕史事擅長,裁煩剔穢,力任筆削。書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奉詔預教大本堂,經明理達,善開導。召對殿廷,必賜坐,從容宴語。未久,奉使吐蕃,未至,召還。
五年正月議招諭雲南,命禕齎詔往。至則諭梁王,亟宜奉版圖歸職方,不然天討旦夕至。王不聽,館別室。他日,又諭曰:“朝廷以雲南百萬生靈,不欲殲於鋒刃。若恃險遠,抗明命,龍驤鷁艫,會戰昆明,悔無及矣。”梁王駭服,即為改館。會元遣脱脱徵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禕。王不得已出禕見之,脱脱欲屈禕,禕叱曰:“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餘燼,敢與日月爭明邪!且我與汝皆使也,豈為汝屈!”或勸脱脱曰:“王公素負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雖孔聖,義不得存。”禕顧王曰:“汝殺我,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遂遇害,時十二月二十四日也。梁王遣使致祭,具衣冠斂之。
建文中,禕子紳訟禕事,詔贈翰林學士,諡文節。正統中,改諡忠文。成化中,命建祠祀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