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邾城

(武漢市新洲古城)

鎖定
古邾城位於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在置邾邑時始建城堡,地址在今南街老石基山處,古城堡面積約2萬平方米。1980年後,隨着城市建設的發展,土城牆被夷為平地,護城河也逐步被改造,其上建成街道。 [1] 
中文名
邾城
地理位置
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
別    名
新洲古城
建立時期
秦置邾邑時

邾城歷史沿革

《新洲縣城關鎮志》城關鎮古城區簡圖 《新洲縣城關鎮志》城關鎮古城區簡圖
古邾城位於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在秦置邾邑時始建城堡,地址在今南街老石基山處,有古城堡遺址,地基較高,人們習慣稱為石基山。據傳,古城堡面積約2萬平方米,南面正門臨街,西、北面各有一耳門通街道,街道不在城堡內。後來的衡山郡治所和衡山國王府都在城堡內。至三國時期,吳魏相爭,戰事頻發,古城堡成為殘垣斷壁。吳赤烏四年(公元241年),吳軍都督陸遜再次攻魏,奪得邾城,置3萬兵戍守,並另築新城於古堡東北(今華帝花園小區處),面積約4萬平方米,置有4門,東曰朝宗門,南曰向陽門,西曰龍鳳門,北曰鎮武門。城西臨附池,東、南、北三方由人工開挖的護城河。 [1]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黃州衞新洲分司指揮使黃榮,集附近八奎半民工8,000餘人重築新洲城,新城將舊城全部圍在城內,東起黃家畈、祝家畈,西臨舉水河邊,北到蔡家濠,南抵黃茂壪,城型呈圓椅狀,東、南走直線,西、北走曲線,城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城高12米,城頂面寬3米,城東、南、北三方臨城開挖有10米寬護城河。新城置9門,正東是清安門,正南是阜財門和繼照門,正西沿河有資生門、長庚門、鳴岐門、麗澤門,正北有武勝門和壬癸門。此城在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戰亂中多有毀損。 [1] 
1938年日軍入侵新洲時多架飛機狂轟濫炸,致大部分城牆嚴重毀壞。1949年時,城四方只有土圍牆,護城河仍在。1980年後,隨着城市建設的發展,土城牆被夷為平地,護城河也逐步被改造,其上建成街道。 [1] 

邾城歷史人物事件

秦始皇巡邾贊魚氽
戰國時期,秦國的嬴政在統一六國之後,建立秦王朝,成為秦王朝的第一代皇帝,自稱始皇。據《中國名菜譜》載,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6年)時,他第二次南巡,過雲夢澤,途經邾城,在館驛駐宿,點名要吃邾城魚,館驛的驛官知道秦始皇酷愛吃魚,卻又特別怕吃到魚刺,也知道秦始皇的脾氣,不少御膳名廚,因所烹調的魚肉中有刺,常在其盛怒之下被殺。當秦始皇的隨行官員告知秦始皇要吃魚的旨意後,驛官不敢違旨,惶恐地指令廚師做御膳,一定要把魚食烹調好,並把秦始皇的愛好和脾氣告訴給廚師,要廚師特別小心。廚師聽了,深為惶恐,不做就會賜死,做得不好也會被殺,感到厄運臨頭,又無法脱逃。就在剮切魚肉時,緊張地用刀背亂擊魚肉,在慌亂中卻意外地發現,魚刺在擊打成茸的魚肉中伸露出來,廚師見魚刺露出,就迅速剔除,並將魚肉攪拌成漿,然後一團一團地擠入沸騰的豹胎湯中,很快,潔白鮮嫩的魚肉團飄浮湯麪。在傳膳聲中,廚師將煮熟的魚團,加上佐料,送上筵席,秦始皇吃得津津有味,非常高興,連聲稱好。陪同進膳的大臣們,見秦始皇一反常態,就在席間為這位廚師烹調的美味佳餚奉獻雅名為“皇統無疆鳳珠氽”。秦始皇大喜,並下旨將這位廚師帶回皇宮主持御膳。此事後來傳到民間,文士稱為“魚氽”,老百姓稱為“魚團”或“魚丸”,歷來是邾城乃至全新洲的一道名菜。 [2] 
吳芮據邾按兵不動
在楚漢相爭時,抗秦義軍將領吳芮曾受西楚霸王項羽封贈為衡山王,以邾城為王都。據《史記·項羽本紀》載:“鄱君吳芮率百越佐諸侯,又從入關,故立芮為衡山王,都邾。”時為秦二世去世,太子嬰繼位的第一年。就在這一年(公元前205年)2月,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另封十八王,吳芮就是十八王之一。吳芮何許人也?據《史記·陳涉世家》載:秦末,吳芮為鄱陽縣令,當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唯吳芮不以秦之苛政施於民,很得百越民心,許多江湖豪強相與歸附,過從甚密。至秦末,各地諸侯羣起反秦時,吳芮就集聚百越地方勢力,從以項梁為首的義軍反秦。後項梁戰死,即隨其侄項羽。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閏九月,楚懷王與各路義軍將領呂臣、宋義、項羽、劉邦、吳芮等約定兵分兩路西進滅秦,以項羽為一路,以劉邦為一路,“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吳芮認為項羽“剽悍猾賊”,有勇無謀,並非大器,而劉邦則是“寬大長者”,可能成功。於是便派部將英布率軍隨項羽北擊章邯,自己帶領部將梅鋗策應劉邦西擊咸陽。結果是劉邦一路順風,先入定關中,項羽心中不服,駐軍灞上,設“鴻門宴”,企圖刺殺劉邦未果,就自封為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在項羽駐軍灞上時,吳芮就在劉邦軍中,他認為項羽決不會遵懷王盟約甘心為臣,必與劉邦相爭,就託故先行離開劉邦,移師邾城以觀其變。項羽知吳芮隨劉邦進咸陽後離劉邦而去,認為吳芮尚可爭取,在封王時,聽説吳芮在邾城,此地是衡山郡治,就封芮為衡山王。項羽分封十八王后,移軍彭城(今徐州),並強行將楚懷王遷移於江南(今湖南郴州),同時密令吳芮在途中將懷王殺死。吳芮接到密令後,十分不滿,認為項羽背信棄義,不守承諾,就按兵不動,沒有發兵去途中截殺懷王。後楚漢相爭,吳芮在邾城三年未動,直至楚滅漢立,劉邦念其舊功,仍封吳芮為長沙王。班固在《漢書·吳芮傳》後説:“昔高祖定天下,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至其子亦失國。唯吳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相傳五世,以無嗣絕,慶流支庶。著於甲令而稱忠也。” [3] 
劉長父子踞邾反朝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十二月,劉邦封其少子劉長為淮南王。劉邦死後,立劉盈為惠帝,惠帝年幼,由高後呂雉專權,劉長心懷不滿,遂起反朝之心。當時衡山郡為淮南國所轄,衡山郡治邾城,處大江之側,雲夢澤旁,近山濱水,地勢險要。劉長令其心腹,在邾城集結各諸侯國有用人才及對朝廷不滿者,賜以財物、田宅、安置家室,為其反朝出謀劃策。至漢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劉長與大夫伹、仕伍開章及棘蒲太子奇等舉事反朝,朝廷派大軍征剿,執劉長於陣,因劉長與文帝乃同父異母兄弟,免其一死,放逐四川,劉長憤然絕食而死。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載,劉長死後,劉長原在邾城收養的食客作歌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親兄弟,不能容……”有人將此歌詞上奏於文帝,文帝心起內疚,就將原劉長所在的淮南國一分為三,封給劉長的三個兒子,以劉安淮南王劉勃衡山王劉賜廬江王。至景帝四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徙劉勃濟北王,遷劉賜為衡山王。劉賜到衡山後,想起其父劉長乃高祖愛子,本可繼位為帝,因呂后弄權而不能得,曾有反意,“今上遷我至衡山,必是疑我”,自此又起反朝之心。據史籍記載,劉賜在衡山王府所在地邾城“結賓客,山東儒墨盡集於江淮間”。他與賓客奚慈、張廣昌等四出征召懂兵法、氣象及善於冶煉金、銀的人士,並令其子劉孝使客居邾城的江都人陳喜等作輣車、鏃矢,還刻制天子璽及將、相大印,準備反朝。至漢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劉賜與其兄淮南王劉安同時赴長安例朝,返回時,劉賜與劉安互吐心曲,均有反意,兩兄弟一拍即合,即同到淮南王府密謀反朝計劃。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兄弟倆終於決定起兵,不料起兵之事,被朝廷委派在淮南國任丞相的伍被先行告密,武帝親率大軍征剿,反軍未動,而朝廷大兵壓境,激戰數日兵敗,劉安被迫自殺,劉賜自知大勢已去,亦在邾城自刎。 [4] 
趙仲讓默入市裏
東漢桓帝時,江夏郡(郡治在今邾城)太守趙仲讓,是一位德才兼備的高士,在地方頗負盛名。據東漢應劭撰《風俗通義》所載,趙仲讓初為州牧舉茂才,被委任為西陵縣令(時西陵縣治所在邾城),按東漢時的制度,新任縣令到職親事前,應先拜謁上一級的郡太守,然後再到縣府就職。而趙仲讓卻一反常規,沒有去郡太守府報到,卻是微服單身私出,變易姓名,默不作聲地乘車進入西陵市裏,逗留亭中十餘日,深入街頭民間,觀省風俗,考察民情,瞭解吏治,調查市場。在廣泛接觸羣眾,瞭解當地實際情況之後,就去找當地的亭長(按漢制,十里為亭,亭有亭長),問新縣令是誰?從何處派來?何時到任?亭長答曰:“縣府已派人去迎接,很快就會到!”趙當即告知亭長:“我就是新任縣令趙仲讓!”亭長見新任縣令到來,深覺失敬,惶恐之下就地拜迎,之後與百姓隆重地將縣長送至縣府。次日,趙仲讓帶領隨從去郡太守府報到,太守趙有才,宿有重名,恕而不究,並以禮相待,還與之暢談施政方略。後因趙仲讓在西陵縣施政頗有政績,被擢升為江夏郡太守。 [5] 
甘寧借邾投吳
甘寧,是三國時吳國八員大將之一。據《三國志·吳志·甘寧傳》載,甘寧,巴郡人,原是益州刺史劉璋的部下,漢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反璋,不勝,遂帶800弟兄投荊州劉表。甘見劉表系一介儒人,不習軍事,終必無成,“恐一朝眾散,並受其禍”,於是,欲投東吳孫權。時劉表的愛將黃祖任江夏太守,鎮守夏口,甘寧無法通過,只好暫投黃祖,而黃祖認為,甘寧不過是一介武夫,三年未予重用。有一次,東吳孫權為報其父兄之仇,出兵西討黃祖,在戰爭中,黃祖遭遇孫權校尉凌操,雙方戰鬥幾個回合,黃祖敗逃,凌操緊追不捨,甘寧本善騎射,見黃祖臨危,就拈弓搭箭,從旁射中凌操,吳軍大亂而退。甘寧救了黃祖一命,可在收兵回營後,黃祖對寧並未讚賞,看法如初,自此,甘寧終日憤懣不平。黃祖帳下有位將校蘇非與甘寧友善,曾多次向黃祖推薦甘寧,黃祖無動於衷,蘇非也認為黃祖不重用人才,以致甘寧無用武之地,就向黃祖進言:“太守若認為甘寧不可重用,不如讓他去邾縣作邾長,也可發揮他的作用。”黃祖應允,此任正合甘寧想借機脱身之願。甘寧受命,仍帶領他的800弟兄赴邾城就任。甘寧脱離了黃祖,也得到邾城一席立足之地,就借邾城擴充兵員,演習軍事,以待時機。一年以後,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曹操率軍南下擊劉表,劉表驚恐,急召黃祖到荊州議事,甘寧見時機已到,就帶領邾城所有軍士東投吳國而去。甘寧投吳後,受到較高禮遇,孫權“初遇即情同舊臣”,甘寧深受感動,就向孫權建議,破黃祖,奪荊州。孫權大喜,即以甘寧為先鋒,發兵西擊黃祖,甘寧熟知黃祖軍情,率領吳軍經邾城,擊夏口。戰鬥中甘寧追殺黃祖,斬其頭顱以獻孫權,吳軍因此奪取江夏郡。 [6] 
陸遜築城戍邾
明弘治《黃州府志》載,邾城“三國時,吳魏相攻,互為重地,滿寵預西陽之備,而吳主撤師,陸遜重邾城之守,而魏人息志”。説的是公元238年前後三國的軍事形勢,主要是吳魏相攻。其時北方有魏國的豫州,南方有吳國的荊州,邾城正好處於豫、荊之間,吳魏雙方都視邾城為戰略要地,相互爭奪,發生過多次戰爭。是年,孫權準備遷都建業,即命陸遜在邾城北面的虎頭、隘門二關埋伏重兵,準備襲擊魏之安城。魏豫州刺史滿寵已預料到吳軍軍事意圖,早以重兵加強了西陽(今河南光山縣西)的防備。陸遜得知滿寵早有西陽之備,不敢貿然行動,只好撤師退守邾城。吳赤烏四年(公元241年),陸遜在邾城修築起戍軍城堡,並以3萬兵力駐守,作長期戍兵打算。滿寵知道陸遜加強了邾城的防守,有很長時間沒有攻襲吳地。 [7] 
陶侃棄邾城憑江守險
東晉政權完全移到江南以後,只想偏安江南,憑江守險。據《晉書·陶侃傳》載,東晉永嘉七年(公元313年),陶侃任荊州刺史,坐鎮武昌(今鄂州),收羅了江北江南一大批文人、武士,以殷浩、庾翼等人為佐吏,商討抵抗後趙石虎和加強長江防線之策。當石虎軍進淮南時,武昌守將莫衷一是,多數人説,武昌江北有邾城,是控制五關(虎頭關、黃土關、白沙關、木陵關、大城關)的重鎮,應立即派重兵駐守,以保江南,陶侃不以為然。後來有一羣當地知名人士集體獻策,建議快速派兵守邾,陶侃無奈,只好帶領將佐渡江到邾城考察。當時,邾城名義上屬弋陽郡管轄,實際上已被蠻左所據,這蠻左系漢時從巴蜀遷來的少數民族,已經形成佔據江北水域的地方勢力。陶侃經過考察和綜合分析後,對隨行將佐們説,這邾城雖是重鎮,為蠻夷所據,城內無所依賴,地方吏治混亂,外來勢力與當地官府對抗情緒強烈,外侮一到,內亂即起,守之無益,不如加強江防,力保江南。陶侃遂決定放棄邾城,堅守“一線長江”。 [8] 
庾亮設防以邾為重
東晉朝廷重臣庾亮,就任徵西大將軍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領荊、江、豫州刺史銜後,即着手改變被動守江軍事部署,實施西進戰略措施,以圖趕走後趙,恢復中原。他首先將豫州一分為二,置南豫州於邾城,授毛寶為南豫州刺史,率精兵1萬,與西陽太守樊峻共同駐守邾城以御後趙。同時將大別山通向淮南的虎頭關、白沙關、黃土關、木陵關和大城關進行封堵,嚴加控制,以阻止後趙石虎南進,並以陶稱為中郎將,領江夏相,率5,000兵力守沔中,又以其弟庾翼為校尉,領南郡太守,鎮守江陵;以武昌太守陳囂為輔國將軍,領梁州刺史,守子午谷。亮自率大軍10萬,據石城(今襄陽東南),為諸軍後盾,形成以守邾城為核心,以抵禦後趙南下為目標的左右呼應、上下聯動的軍事部署,大有“便下襄陽向洛陽”之勢(《晉書·庾亮傳》)。洛陽是晉故都,向洛陽,就是東晉迴歸故都,恢復中原,這是庾亮的最終目的。庾亮軍事部署完畢,其身尚在武昌,還未能全面落實設防措施時,突聞邾城失守,庾亮大為震驚,昏厥倒地,不久病逝。據《晉書·庾亮傳》載:“計之以事,則功歸聖主,推之手運,則勝非人力。” [9] 
毛寶邾城殉職
東晉鹹康四年(公元338年),後趙石虎命大臣夔安的中路軍2萬步騎,由張貉度、李蒐率領直奔邾城,首先一舉攻破邾城北面的虎頭關(在今麻城境內),後長驅直入,兵臨邾城城下。邾城守將毛寶,本是東晉名將,戰功卓著,在任廬江太守時,曾在湓口與祖約部激戰中中箭,仍“貫髀徹鞍,使人踏鞍拔箭,血流滿靴,仍馳馬揮戈奮戰,擊退祖部”(見《晉書·毛寶傳》)。面對趙軍兵臨城下,毛寶、樊峻整軍迎戰,無奈敵軍乃匈奴北軍兇猛善射,剽悍異常,幾次出戰,均告失敗,軍士傷亡甚多。毛寶與樊峻商議決定,派人緊急出城,奔武昌向大將軍庾亮求救。時沔中已失,廬江兵敗,石城告急。庾亮認為邾城堅固,易守難攻,令毛寶死守勿戰,自帶兵奔石城而去。毛寶、樊峻既無外援,只好死守不戰。三天後趙軍終於攻破城池,蜂擁而入,情急之下,毛寶即命樊峻沿城傳令:“不怕死者,從西門泅水突圍!”於是,將西門大開,軍士、百姓泅水奔逃,死者萬餘。毛寶、樊峻亦同時殉職。 [10] 
宋季雅千金買鄰
在南北朝梁武帝蕭衍時期,曾有一個千金買鄰的故事,後來“千金買鄰”竟成為一個成語典故,這個典故就出自邾城。據《文史知識》1986年第二期所載,在南齊時曾任衡州(府治在邾城)刺史的宋季雅,博學多才,素與呂僧珍友善。據《南史·呂僧珍傳》載,呂僧珍為梁武帝首輔大臣,功高位顯,廉潔自勵,品格高尚,為時人普遍尊崇。時宋季雅在南齊失國後,賦閒在家,與呂常有交往,深知呂僧珍的為人,心存敬仰。後因住宅有變,特在呂僧珍宅院旁買房居住,呂問房價多少,宋答一千一百萬。呂覺得房價太貴,就問宋:“為何買此高價住房?”宋説:“我用一百萬買住宅,用一千萬買鄰居!”兩人相視一笑。後來,宋即成為呂家的座上賓,常在一起談經論道。有一次,呂僧珍生了兒子,宋季雅前去祝賀,他在裝賀禮的袋子上寫“一千錢”三個字,送上門時,接待的人笑他送禮太少,故意不向主人通報,宋就説:“禮輕情義重!豈知寒士千文,重過富翁百萬!”接待的人就去通報,並將宋季雅所言對呂僧珍講了。呂僧珍覺得宋如此作為,必有緣故,當即將禮袋打開,原來袋內裝的全是金幣。呂僧珍不動聲色,請宋入席,待席散送客時,呂僧珍將宋季雅送來的禮袋更換,將所送金幣原封不動地裝在其中,並在袋上寫“回贈一羽,以示謝忱”八個字,轉送給宋季雅。後來,呂僧珍向梁武帝蕭衍介紹宋季雅的才能,並予以推薦,宋季雅遂被任為衡州刺史。宋在赴任前叮囑其親屬説:“吾家不可以負呂公!”任職後,恪盡職守,整頓吏治,發展農商,興辦教育,頗有政績。 [11] 
周法尚兄弟守邾
周法尚系南陳江北大都督周炅之子,亦南陳名將,因與陳皇室長沙王叔堅不相容而屢遭誣陷,被迫投北周。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後,周法尚因從柱國王誼抗擊南陳有功,由巴州刺史遷任衡州(治邾城)總管,統領蘄、黃、安、沔四州諸軍事。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衡州,改以邾城置黃州,周法尚首任黃州總管,仍統領四州軍事,並受文帝密詔經略江南,伺機行動,準備伐陳。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文帝以周法尚為行軍總管,率舟師3萬,自黃州進擊南陳重鎮樊口,南陳鄂州刺史熊門起領軍迎戰,熊戰敗登岸,據西山死守。周法尚領軍棄舟登岸,乘勝圍攻,生擒熊門起斬於陣前,隋破鄂州滅陳。實現南北統一後,周法尚奉調定州總管,去安定嶺南。
周法明系周法尚之弟,北周時,任河北真定縣令,乘隋亂歸黃岡,沿父兄老路,在家鄉招募鄉勇,起兵反隋。據《資治通鑑》185卷記載:“前真定令法明,法尚之弟也,隋末結客,襲據黃梅,遣叔子孝節攻蘄州,子紹攻安陸,子德攻沔陽,皆拔之。”周法明奪此四地後,先歸附於瓦崗軍首領李密,李密投唐時,周即隨李歸唐。後李密反唐時,周法明不從,唐高祖李淵見其無二心,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委任周法明為黃州總管,統領黃、蘄、亭、南四州。時南梁族將蕭銑在湖南嶽陽自立為後梁宣帝,遷都江陵,統兵40萬,攻取安州(今安陸縣),置安州總管府,以馬貴遷為安州總管。周法明聞報後,親率黃州軍馬,連夜奔襲安州,擒馬貴遷於陣。時蕭銑又攻下漢陽,在魯山置鄂州,以雷長穎為鄂州刺史。周法明奉趙郡王李孝恭命,領軍出夏口,擊雷長穎,雷不能敵,以州降唐。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七月,淮南道行台僕射輔公祏反唐,稱帝于丹陽,並與西南總管張善安聯軍,分兵東攻徐州,西攻夏口,企圖合圍江淮。唐高祖李淵詔令黃州總管周法明,統領淮南十二州諸軍事平叛,周法明自黃州出兵,經陽邏達武城口(今青山磯),與據夏口叛軍張善安部遭遇,兩軍水上交鋒,張善安部敗退。入夜,周法明在軍船上飲酒進餐,不料張善安暗派刺客突然從水中躍上軍船,將周法明刺死。後輔公祏、張善安叛軍被唐將李大亮等剿滅。 [12] 
左震治黃州
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平息,7年多的戰爭動亂結束,然而百姓生活並未得到改善,時各項稞税租調徵繳甚繁,百姓不堪重負,民不聊生。據《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八》載,在唐肅宗李亨時,派度支使元載巡視江淮,其中也到過黃州,他並沒有真正地體察民間實情,而是為了多徵賦税,替朝廷解困,他呈報朝廷:“江淮雖經兵荒,其民比諸道猶有資產。”要黃州各縣按户籍一次追徵八年租調(田租、力租、户調三種賦役的總稱),其理由是黃州百姓因戰亂而“違負逋逃”,長期拖欠未交,“今不問有無,一律計其大數而徵之。”還指令地方官吏,挨户徵繳,有錢交錢,無錢交物(糧食、布帛、衣物等),不交就押人。如此橫徵暴斂給百姓造成難以承受的租調之苦。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當黃州百姓處於不堪重負的苦難之際,朝廷的御膳大夫左震受命出任黃州刺史。左震是一位長期在皇帝身邊侍駕的大臣,玄宗、肅宗兩朝元老,在朝野負有盛譽。當他到達黃州治所邾城時,人還未下轎,羣眾就一擁而上,將他包圍在人羣中,其中有人涕泣而歌:“我欲逃鄉里,我欲進墳墓,左公今既來,不忍棄之去!”左震問眾人:“為什麼要逃鄉里?為什麼要進墳墓?”百姓紛紛跪地哭訴:“上元官吏務剝削,黃州百姓多白著,所以要逃,所以將死……。”左震到職後,對百姓反映的賦役負擔問題十分重視,經過下鄉入户詳細調查,發現賦役科目確實繁多,羣眾生活困苦,難以承受,而地方官吏強收硬要,一次徵繳八年租調,更加引起民怨。他就將黃州的經濟、民生和有關征繳租調的問題,如實向肅宗皇帝寫了一份陳情表。後來朝廷採納他的意見,依照舊制徵繳賦役;停止一次強徵八年租調;整頓吏治;賑濟貧困,安撫百姓;發展農桑,改善民生。左震因此深受民眾讚揚和擁護,被尊稱為“左黃州”。據《次山集》載,唐代著名詩人元結在其“左黃州表(二)”中有一段記述:“乾元己亥,贊善大夫左震出為黃州刺史。下車,黃人歌曰:‘我欲逃鄉里,我欲進墳墓,左公今既來,誰忍棄之去!’嗚呼!天下兵興,今年七矣。淮河之北,千里荒草,自關以來,海濱之南,屯兵百萬,不勝徵税,豈獨黃人?能使其人忍不去者,誰曰不可頌乎?”
左震任黃州刺史期間,唐肅宗患病,因肅宗崇信鬼神,內臣王璵請來巫婆祈禱,巫婆説是山川鬼神作怪,要到全國各名山大川祈禱,肅宗應允,派內侍和太監護送巫婆出京到各地,還招來數名惡少作護衞。這些巫婆每到一州縣,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地干預政事,索要財物。在巫婆中,有一個是黃州籍的巫女,到黃州後,在家鄉大出風頭,左震對此早有耳聞。在她們進城入館驛就宿後,左震出於對皇帝的臣服,於次日早起,主動去館驛聽候“吩咐”,不料巫婆閉門不理,左震見三謁其門不開,就叫衙役破門而入,巫婆傲慢地厲聲斥責刺史,令其跪地謝罪,左震不服,一怒之下命衙役將巫婆綁出斬了,所隨惡少一同正法,並將巫婆一路所索財物全部沒收交公,代黃州民眾抵交了“租調”税費。同時將其罪行表奏朝廷,肅宗也未加追究。此事在《國史補》中元結的“左黃州表”有一段文字記載:“左黃州表在黃州舊治。肅宗以王璵為相,尚鬼神之事,分遣女巫遍禱山川。有巫者、少年,盛服乘馭而行,中使隨之。所至之地,索求金帛,積載於車。又與惡少數輩,橫行州縣間。至黃州,左震為刺史,震至驛,而門扃不啓,乃壞鎖而入,牽巫者斬之階下,惡少皆死。籍其緡錢鉅萬,金寶堆積,悉列上而言曰:‘臣已斬巫,請以所積資貸代貧民輸税,其中使送上,臣當萬死’。”在《次山集》中也有一段文字記載:“後又歲,黃人又歌曰:‘吾鄉有鬼巫,惑人人不知。天子正尊信,左公能殺之’。嗚呼!近年以來,以陰陽變怪鬼神之説,罔上惑下,得尊重於當時者,日見斯人。黃之巫女,亦以妖妄得蒙聖澤,朝廷不問,州縣唯其意,左公忿而殺之,則彼可誅戮,豈獨巫女?如左公者,誰曰不可頌乎!三拜遷侍御史,判金州刺史。將去,黃人多思念,故為黃人作表。” [13] 
杜牧謫居黃州
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監察御史杜牧因受當朝宰相李德裕的排擠和陷害,被武宗降職外放到黃州任刺史。牧是宰相杜佑之孫,也是晚唐著名詩人,曾與唐代大詩人杜甫齊名,人稱杜甫為“大杜”,杜牧為“小杜”。當時黃州府的駐地就在今邾城。據杜牧《樊川文集》(杜牧外甥將杜的詩文稿收集整編)記載,杜牧到黃州就職,雖心懷憤懣和憂悶,但還是誠惶誠恐,不敢怠慢,他到任後,迅速瞭解黃州地方的施政狀況和民情風俗,如實地向當朝皇帝上奏。他在《黃州刺史謝上表》中説:“黃州在大江之側,雲夢澤南,古有夷風,今盡華俗,户不滿二萬,税錢才三萬貫。風俗謹樸,法令明具,久無水患疾疫,人業不耗,謹奉貢賦,不為罪惡。”“臣牧官授黃州刺史,到任上訖。臣自出身以來,任職使府,雖有官業,不治親人。及登朝二任,皆參台閣,優遊無事,讓奉朝謁。今者蒙恩擢授刺史,專斷刑罰,施行詔條,政之善惡,唯臣所繫。素不更練,兼之愚昧,一自到任,憂惕不勝,動作舉止,唯恐罪悔。”他在黃州生活和工作條件很簡陋,“使君家似野人居”,但“政之善惡,唯臣所繫”,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所以“一自到任,憂惕不勝”。《黃州刺史謝上表》在頌揚唐王朝“聖明睿哲,廣大慈恕,遠僻隱阨,無不歡戴十四聖之生育,張二百四十年之基宇。”之後,向皇帝表示“臣於此際為吏長人,敢不遵循國風,彰揚至化。小大之獄,必以情恕;孤獨鰥寡,必躬問撫。庶使一州之人,知上有仁聖天子,所遣刺史,不為虛受。”
杜牧在黃州供職,確實也是恪盡職守,他在其《祭城隍神祈雨第二文》中,表達出他對黃州地方情況的看法和他所實行的吏治:“黃境鄰蔡,治出武夫,僅五十年,令行一切,後有文吏,未盡削除,伏臘節序,牲膠雜須,吏僅百輩,公取於民,里胥因緣,侵竊十倍,簡料民費,半於公租,刺史知之,悉皆除去。鄉正里長,強為之名,豪者屍之,得縱強取,三萬户多五百人,刺史知之,亦悉除去。繭絲之租,兩耗其二銖,税谷之賦,鬥耗其一升,刺史知之,亦悉除去。吏頑者笞而出之,吏良者勉而進之;民物吏錢,交手為市;小大之獄,面盡其詞;棄於市者,必守定令。”他還在文中坦誠表白:“牧為刺史,凡十六月,未常為吏,不知吏道。”但“刺史年少,事得躬親”。經過他精心治理,在黃州這個地方,“人户非多,風俗不雜”,“不侵不蠹,生活自如”,“公庭晝日,不聞人聲”。杜牧謫居黃州三年,悉心吏治,盡職盡責,政績斐然,受到朝野一致好評。所以,在會昌六年(公元846年),李德裕罷相後,杜牧被召入京任司熟員外郎,一年後,以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任中書舍人。 [14] 
路審中動遷黃州
原黃州府、黃岡縣治所都在邾城,直到晚唐東遷,此事在新舊唐書及五代史均無具體記載。時過百年後的北宋樂史在《寰宇記》中,説到唐光啓元年遷黃州一事,並注原黃州城為舊州城,在黃岡西北百二十里。其後在《元豐九域志》亦有此説,但不詳。
晚唐僖宗乾符至光啓年間,唐室政治衰落,王仙芝、黃巢等起義反唐,僖宗外逃四川,國內一片混亂,各藩鎮紛爭割據,各地節度使、刺史、留後、知縣等軍政要員,多數是自命的,誰有地盤、有實力,就可以自封,朝廷無奈只好認可。據《資治通鑑》記載,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杭州鎮守使董昌反,拒絕朝廷派去的刺史路審中入城,路審中只好退佔黃州(今邾城),次年元月,路得知鄂州刺史崔紹病故,就帶領黃州的3千兵馬以弔喪為名,輕取了鄂州。當時,按唐制,鄂、黃、嶽三州同屬一個軍事統領區,路審中取鄂州後,派牙將杜洪帶兵攻佔了嶽州,杜洪自封為嶽州刺史。那時,在北方的朱温(即五代時的後梁太祖)和淮南的楊行密等也都起事反唐,並對黃、鄂造成威脅。路審中為鞏固自己的地盤,擅自將黃州府和黃岡縣治所從邾城東遷到汝王城,因汝王城的江對岸有個武昌寨,是武昌軍的大本營,對戰爭攻守可以呼應。這個遷移的時間,一説是中和五年,一説是光啓元年,兩説並不矛盾。因僖宗逃亡四川,於中和五年回朝,就將中和五年改元為光啓元年(公元885年)。至光啓二年,鄂州永興的吳討,以土團帥起據黃州;安陸周通攻鄂州,路審中逃亡;嶽州刺史杜洪乘虛進入鄂州,自封鄂州留後。後杜洪投靠了朱温,吳討降了楊行密。 [15] 
王禹偁齊安留詩
宋太宗太平興國九年(公元983年),翰林院大學士王禹偁修《太祖實錄》,因直書史事,遭宰相指責,於真宗鹹平元年(公元998年)貶職黃州。當時的黃州治所雖已東遷江濱,王禹偁作為副史,駐故城齊安(今邾城)。他到齊安的心情是憂鬱憤懣的,他在其詩作《詩碑》中就直言不諱地感嘆“儒服假郡印,踐更若公郵”。就是説他被貶到黃州,居在齊安古郡,只不過是穿着儒士的服裝,坐在有職無權的位子上,像個打更的更夫和跑腿送信的郵差一樣,只是還有一份俸祿,不至於回鄉耕田而已。
黜居齊安的王禹偁,在邾城三年,並無顯著政績,政治上雖失意,但其詩文寫作頗豐,其中比較好的作品有《齊安永興禪院記碑》、《月波樓詩碑》、《黃岡竹樓記》等,因而成為宋代詩壇名人。他的詩文對於研究古齊安的人文地理有一定價值。他在《月波樓禪院記碑》中説:“唐時,舊州在齊安河上。”説明黃州、黃岡府縣東遷後,留下的舊城稱舊州(即今邾城)在舉水河上,這舊州也是古齊安郡治所在地,亦即古邾城。 [16] 
張耒齊安贊酒
北宋詩人張耒,熙寧進士,是“蘇門四學子”之一,曾在潤州、宣州任知州,於徽宗崇寧初貶職居齊安五年。他在齊安與郡人潘大臨、何斯舉等文人唱和甚多,很多詩作真實地反映了齊安的風俗人情,他曾作詩盛讚齊安東山的“壓茅柴”醇醪,暢飲後戲作《齊安酒最醇》:“我初謫宦時,帝問司酒神。曰此好飲徒,聊給酒養真。去國一千里,齊安酒最醇。失火而得雨,仰戴天公仁。”他在詩中自嘲為酒徒,不料被放逐到齊安,喝到了齊安的醇醪美酒,正像失火的人家遇上天降大雨,得到天助。此外,以齊安為題的還有:《齊安行》、《齊安春日五絕》、《齊安早秋》等詩作。他在《齊安行》中寫道:“最愁三伏熱如甑,北客十人九患病。百年生死向中州,炎天莫作齊安遊。” [17] 
薛季宣齊安屯田
進入宋代以後,由於金人的不斷侵擾,戰爭頻發,特別是高宗趙構南逃,致金兵直逼江淮以至江邊,齊安城鄉即成為宋朝兵將與金兵拉鋸戰的戰場,金兵打過來,是一場燒殺擄掠,宋兵打過去,又是一場劫搶,如此來回拉鋸,民眾飽受戰亂之苦,死者填於溝壑,生者逃離家園,齊安境內出現“不耕之田,千里相望”的悲涼景象。據徐松的《宋會要輯稿·食貨》記載,當時的江淮地區,包括齊安全境,“膏腴之田皆為品官形勢之家佔佃,久不耕種,遂成荒田。”至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南宋宰相虞允文派大理寺主簿薛季宣到齊安屯田。薛至齊安,經過實地查勘,確定將齊安故址東北平原荒地作屯墾區。據《宋史下·薛季宣傳》載:“時江、湖大旱,流民北渡江,邊吏復奏淮北民多款塞者。宰相虞允文遣薛季宣行淮西,收以實邊。季宣為表廢田,相原隰,復三十六圩,立二十二莊於黃州故治東北,以户授屋,以丁授田,頒牛及田器谷種各有差,廩其家,至秋乃止。凡為户六百八十有五,分處合肥、黃州間,並邊歸正者振業之。季宣謂人曰:‘吾非為今日利也,合肥之圩,邊有警,因以斷柵江,保巢湖。黃州地直蔡衝,諸莊輯則西道有屏蔽矣’。”薛季宣確定屯田區域後,就廣泛招募因戰亂而流亡的江淮難民,進行立莊授田。據《湖北通史》援引《東萊集·薛常州墓誌銘》載,薛季宣至齊安,確定在齊安東北大片荒蕪地區,將招募來的341户,2,111口流亡難民,立22莊,授田614人,444頃。還為受田户蓋房住宿,借給耕牛、農具、種子,每5户配給二轆軸、一水車。據有關史籍記述,薛季宣這次齊安屯田,是按屯軍的營田形式進行屯墾的,每一莊就是一個軍營,平時屯田墾荒,發展生產,又可作戍守邊防的軍事組織,戰時便於徵召,堪稱安民、戍邊的創舉。 [18] 
吳汝父子戰死新洲
吳汝,又名吳國棟,元順帝左丞,新洲人氏,曾佐元威順王寬徹不花鎮守湖北。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陳友諒的起義軍“紅巾軍”在江西起事反元,陳已在江州採石磯稱帝,擬領軍西行。時順帝命吳汝率軍南下抵抗,吳奉命出京,並帶3個兒子隨軍出征,駐軍新洲,以待陳軍決戰。陳友諒移軍西進,打下黃州後立即進軍新洲城,在城東門外佈陣。吳汝父子出城迎戰,雙方鏖戰三晝夜,吳之三子先後戰死,吳汝親自上陣與陳決戰,最後陣亡兵敗。據清道光《黃岡縣誌》載,吳汝父子戰死新洲一年後,本地鄉紳悼其忠勇,立廟祀之。至清時,有詩人題詩於廟壁曰:“孤城百戰答君恩,碧血流光萬古存。丞相有靈依屋社,忠臣無命哭軍門。紅袍白馬抒前忿,紫電青霜及後昆。廟祀莫嫌空一滴,坐聽樵牧説淵源。” [19] 
陳友諒新洲設朝議政
陳友諒是元末反元起義軍首領之一。據《明史稿》載,陳友諒,沔陽漁家子,本姓謝,因其祖父入贅陳氏,因從其姓。友諒曾任縣吏,稍讀書,略通文義。元順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羅田人徐壽輝和麻城人鄒普勝等在蘄、黃地區聚眾起義,以紅巾為記,稱“紅巾軍”,起兵反元,並在浠水建立臨時政權。陳友諒聞信,往投徐壽輝,被安置在倪文俊部下為簿椽。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九月,倪文俊在漢陽謀殺徐壽輝未遂,率眾奔黃州。陳友諒因助倪文俊有功,倪文俊委以領兵元帥,諒得勢後,乘釁襲殺倪文俊,並其兵,並挾持徐壽輝,掌控了起義軍的指揮權。陳友諒隨即率兵東進,攻克安慶,自稱漢王,成為江南一支兵力最強的起義軍。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五月,陳友諒進軍江州(今九江),在採石磯將徐壽輝殺害,遂以採石磯五通廟為行殿,即皇帝位,國號北漢,改元大義。次年,與朱元璋所領導的起義軍戰於龍灣、慈湖,兵敗,失江州,擬退軍武昌受阻,只得走江北退入新洲,又遇元順帝左丞吳國棟父子守新洲城(邾城),陳友諒再次受阻,於是列陣於新洲城東南,與吳國棟父子決戰。在這場激烈的拼殺中,吳國棟父子4人戰死,守城元軍敗逃。陳友諒乘勝入城,佔領元軍營寨臨時駐軍。時陳隨從中有懂風水者言,此城乃九龍奉聖之地,可以立朝議事。九龍者,系城周九條河也,河水龍屬。陳聽後大喜,即以東嶽廟為北漢皇帝行殿,設朝議事。後為朱元璋所敗,陳引敗軍重返江西,在同朱元璋大戰於鄱陽湖時,陳腦部中流矢身亡。 [20] 
朱元璋進軍新洲
元朝末期各地反元起義風起雲湧。當時北方以韓山童、劉福通為首的起義軍,在河北永年縣起事,以紅巾為記,稱“紅巾軍”;南方有以徐壽輝、鄒普勝、彭瑩玉為首,在湖北浠水、黃岡起事的起義軍;還有以芝麻李、趙君用為首,在江蘇邳縣、豐縣起事的起義軍;以布王三、孟海馬為首,在湖北襄陽、樊城起事的起義軍;以郭子興、孫德崖為首,在安徽濠州(今鳳陽縣)起事的起義軍,都以紅巾為記,均稱“紅巾軍”。由於沒有統一指揮,各路起義軍之間常常互相爭戰,形成元朝末期的農民戰爭。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初投郭子興紅巾軍,郭子興以其養女馬氏配朱為妻。北方紅巾軍首領韓山童被害後,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率眾投郭子興。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月,北方紅巾軍劉福通率眾南下與郭子興夥並,推韓林兒為小明王,即皇帝位,朱元璋任副帥。韓林兒死後,朱元璋即任統兵主帥,曾與陳友諒進行過多次戰鬥。在江州一戰擊敗陳友諒後,朱元璋乘勝追擊,直逼岡西(黃岡西部),陳友諒據城守隘,分兵在外圍迎戰朱元璋,皆敗,最後朱元璋合兵圍城(今邾城),陳友諒從北門突圍,棄城奔鄱陽。朱元璋進城後,用謀臣劉基計,出榜安撫城中百姓,在城中作短期軍事休整。休整期間,劉基對朱元璋談及古邾城滄桑變化,並寫《邾城懷古》抒發感慨。詩曰:“孤城寥落遍蒿蕪,萬里蕭條近楚符。鴉帶夕陽歸舊壘,雁將秋色下平湖。遺墟渺渺生禾黍,古木蒼蒼接里閭。故事豈勞重借問,漢江流水自縈紆。”後來,朱元璋經過幾年的戰爭,在徹底打敗陳友諒後,繼小明王韓林兒的國號,正式建立明王朝,成為明朝開國皇帝,稱明太祖,改元為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後率軍北上,推翻元朝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的統治,建都南京,在位31年。 [21] 
簡霄、茅瑞徵駐新洲治水
據黃州府和黃岡縣地方誌記載,邾城南北及河西的河堤修築,始於明代的正德年間,自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始,連年大旱,邾城城南、城北及城西的灘塗、湖地大面積乾涸,各姓居民在本户族長的組織下,修築圩堤,開墾耕地,在三、四年時間裏,在邾城北、西、南三方形成48圩。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進士簡霄由石首縣遷任黃岡知縣,他到任後,考察邾城以西的平原河谷地區,發現該地曾是前朝的屯田區,民眾圍墾無序,河道蜿蜒曲折,不利抗洪,難以保收,於是常駐邾城,督修舊州長河堤、中州堤、鍾咀坪堤、溝兒口堤、邱陵湖堤、龍坑堤和白湄河堤,使河堤得到治理、河道得到疏浚,抗洪能力增強。故舊志稱簡霄“敏肅而文,能勵士氣,督修諸堤壩,為民興水利”。
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1年),進士茅瑞徵從山東泗水縣遷任黃岡知縣,茅到任後,重視岡西(黃岡西半縣)水利,他經過全面考察,寫了一篇《上御史台條議》的報告,上報知府和朝廷御史衙,其中一段文字説:“本縣枕據大江,而湖州所在如襟帶,引水灌田實為民利。但堤塍低薄,水患易侵。如白塔河、姚二渡、新洲、柳子港等處,一遇淫雨,便苦奔溢……”,後常駐邾城督修舉河水系多條河堤,將城北的龍坑圩、城西的江家圩、程家圩等各處堤圩改進、合併、加寬加高,提高抗洪能力,減少災害發生。故舊志稱茅瑞徵“於水利,郵傳備極經畫,有大功於民”。茅瑞徵治水,政績卓著,後升任湖北布政司副使。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