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陶侃

(中國晉朝重要的軍事將領)

鎖定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衡(一作士行) [105]  。原籍鄱陽郡鄱陽縣(今江西省鄱陽縣 [146]  ),後遷居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省九江市 [146]  ,一説今湖北省黃梅縣 [143]  [1]  [144]  。中國晉朝時期重要的軍事將領 [63] 
陶侃出身南方寒門 [63]  ,早年仕途艱難,官位不顯。八王之亂時,憑藉着自身的才幹,深得荊州刺史劉弘的重用,參與平定張昌起義陳敏叛亂。後更投靠琅邪王司馬睿,平息杜弢領導的流民起義,一度被授為荊州刺史。因權臣王敦排擠,改鎮廣州。王敦之亂平息後,陶侃再鎮荊州,並加都督荊湘雍梁四州軍事、徵西大將軍晉明帝死後受執政的外戚庾亮忌憚,心懷不滿。咸和二年(327年),蘇峻、祖約之亂爆發,陶侃於次年被推為盟主,與江州刺史温嶠等組建西方義軍,成功討平叛亂。戰後因功加侍中太尉,都督七州軍事,封長沙郡公。咸和五年(330年),領兵擒獲擅殺江州刺史劉胤的後將軍郭默,兼領江州刺史。咸和七年(332年),派兵經營巴東,收復襄陽。咸和九年(334年),陶侃辭官歸隱,不久後安逝於樊溪,享年七十六歲。獲贈大司馬諡號“桓”。 [41]  唐德宗時成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 [39]  ,至宋徽宗時亦位列武廟七十二將 [145] 
陶侃從戎四十一年,“雄毅有權,明悟善決斷”,為東晉政權的建立及鞏固立有大功。又精勤於吏職,兩鎮荊州,使治下“自南陵迄於白帝數千裏中,路不拾遺”,為後世所稱道。 [41]  因陶侃獨特的行跡,招引史家不同的評述,使其成為了兩晉之際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63] 文集二卷,今已亡佚。 [115] 
全    名
陶侃
別    名
陶公
陶桓公(一作陶威公) [49] 
陶荊州
陶牧
士衡,一作士行 [105] 
諡    號
所處時代
晉朝
民族族羣
漢族(也有認為他是少數民族的觀點) [63] 
出生地
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省九江市,一説今湖北省黃梅縣) [143]  [146] 
出生日期
259年
逝世日期
334年7月30日
主要成就
平杜弢、張昌起義,定陳敏叛亂
主政荊州,使治下太平安定
作為義軍盟主指揮平定蘇峻之亂
主要作品
相風賦
最高官職
侍中太尉、荊江二州刺史→大司馬(贈)
爵    位
長沙郡公 [143] 
地    位
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七十二將之一
典    故
陶侃惜谷陶侃運甓
原    籍
鄱陽郡鄱陽縣(今江西省鄱陽縣東) [146] 

陶侃人物生平

陶侃仕途艱難

陶侃本來是鄱陽郡鄱陽縣人(今江西省鄱陽縣 [146]  [143-144]  ,吳國被西晉平定後,陶侃家遷居廬江郡尋陽縣(今江西省九江市 [146]  ,也有今湖北省黃梅縣 [143]  的説法)。其父陶丹,在三國孫吳時曾任揚武將軍。陶侃年幼而孤貧,最初任縣中小吏。 [1] 
對教育陶侃起到重要作用的陶母湛氏 對教育陶侃起到重要作用的陶母湛氏
一次,鄱陽郡孝廉範逵途經陶侃家。時值冰雪積日,倉促間陶侃無以待客。母親湛氏於是剪下自己的長髮賣給別人做假髮,換得酒菜,客人暢飲極歡,連僕從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範逵告別時,陶侃相送百餘里。範逵問:“卿想到郡中去任職嗎?”陶侃回答:“想去,可苦於無人引薦。”範逵拜見廬江太守張夔,極力讚美陶侃。張夔召陶侃為督郵,領樅陽縣令。在任上以有才能而著名。在此期間,陶侃結識了時任安陽縣功曹周訪,二人一見定交,並結為兒女親家。在周訪的舉薦下,陶侃被任命為廬江郡主簿時。值州部的從事到郡中,想找點岔子處罰他,陶侃關上門嚴格約束部下,對從事説:“若我們有錯誤,自當按憲令處治,不應這樣相逼,若不按禮法辦事,我也能對待。”從事只好離去。 [2] 
張夔之妻生病,需要到幾百裏之外去接醫生,當時大雪天寒,主簿等僚屬們都感到為難,獨陶侃説:“侍君侍父是為臣為子之義,小君就同我們的母親一樣,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盡心的。”於是主動要求前往。大家都佩服他的禮義。長沙郡太守萬嗣來到廬江,見到陶侃,誠心敬悦,對他説:“你最終一定會有名的。”讓自己的兒子與陶侃結為好友才離去。後來,張夔向朝廷舉薦陶侃為孝廉。獲舉孝廉的陶侃應徵到洛陽後,數度拜謁以“性好人物,誘進不倦” [121]  聞名的重臣張華。張華開始認為他是來自偏遠之地的人,不大理睬他。但陶侃每次去,都神色安然。張華後來與他交談,大為驚異,陶侃得以除任郎中。當時的伏波將軍孫秀出身孫吳宗室,名望不高,北方士族都恥於任他的掾屬,孫秀因為陶侃出身寒族,於是召他為舍人 [2] 
當時豫章國郎中令楊晫,是陶侃的同鄉,被鄉中輿論一致稱揚。陶侃拜見他,他評價説:“《易經》上説:‘堅固貞正,足以幹事。’陶士衡就是這樣的人。”楊晫和陶侃一同乘車去拜見江南名士中書郎顧榮,顧榮也很看重他。吏部郎温雅對楊晫説:“你怎麼和小人同乘一輛車呢?”楊晫説:“他可不是普通的人。”當時的清談領袖樂廣要會見南方的名士,武庫令黃慶推薦了陶侃。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議,黃慶説:“這人終會前途遠大,有什麼可疑的。”黃慶後來任吏部令史,就推舉陶侃外出為邵陵郡武岡縣令。陶侃到任後,與邵陵太守呂嶽不和,於是棄官回家。後來又當過郡裏的小中正 [3] 

陶侃得遇伯樂

晉惠帝在位時爆發的八王之亂引起江南動盪不安的局勢,為陶侃施展才幹提供了機遇。
西晉末年,秦、雍一帶的人民因天災和戰亂,大量流徙到梁、益地區就食。太安二年(303年),義陽“蠻”張昌聚眾在江夏起義,不願遠征的丁壯及江夏一帶流民紛紛投奔張昌。張昌攻下江夏郡旬月之間,眾至三萬。張昌勢力的發展,引起朝廷的不安。朝廷即任命劉弘南蠻校尉荊州刺史率軍前去鎮壓。劉弘上任,即闢陶侃為南蠻校尉長史,領大都護,命他為先鋒開赴襄陽,討伐張昌。此時,張昌用全部兵力包圍宛城,打敗前將軍趙驤的軍隊,殺死羊伊,劉弘只好撤退至梁縣。張昌圍攻襄陽,但失敗。張昌轉攻襄陽不下,即沿漢水進入長江。一時間,荊、江、揚等州大部分地區為張昌所控制。劉弘派陶侃等人在竟陵郡進攻張昌。陶侃等人屢次與張昌交戰,大敗張昌,前後斬殺數萬人,張昌逃竄到下山,他的部眾全部投降,荊州平定。 [4-5] 
事後,劉弘感嘆的對陶侃説:“我過去擔任羊公(羊祜)的參軍,羊公説我日後一定能到他的地位,今天看到你,一定能夠繼承老夫我。”隨後,陶侃因軍功被封為東鄉侯,食邑一千户。 [6] 
永興二年(305年),揚州刺史陳敏見北方大亂,朝廷無力控制江東,於是起兵佔據揚州,又派其弟陳恢沿江西上進攻武昌郡,意圖割據江南。劉弘聞訊後,當即命陶侃為江夏太守、鷹揚將軍,率軍抵禦陳恢。陶侃齊備儀仗,將母親湛氏接到官舍,鄉里都大覺榮耀。在此之際,隨郡內史扈懷卻在劉弘面前挑撥説:“陶侃與陳敏有同鄉之誼,他如今在大郡任太守,統領強兵,倘若有異心,荊州就失去東大門了。”劉弘回答説:“陶侃忠直能幹,我瞭解他很久了,他一定不會這樣的。”陶侃聽説後,派兒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劉弘那裏為質,來加強劉弘對他的信任,劉弘任他們為參軍,給予賞賜,將他們送回江夏。説:“賢叔要征戰出行,而祖母年事已高,你們應該回去。村野匹夫互相交往,尚且不負心,何況大丈夫呢!”再加陶侃為督護,讓他和諸軍併力抗擊陳恢。陶侃以運輸船作戰艦使用,有人説不能這樣作,陶侃説:“用官船來打官賊,有什麼不行的?”陶侃與陳恢交戰,多次擊敗陳恢。又和皮初、張光、苗光在長岐共同擊敗陳敏的部將錢端。陶侃治軍嚴肅整齊,凡有繳獲,全部分賞士卒,自己身無私財。 [7-8] 

陶侃討伐杜弢

主詞條:杜弢起義
光熙元年(306年),劉弘在荊州任上病故。不久,陶侃因母親湛氏病故而離職服喪 [9]  。服喪期滿後,陶侃被授為東海王司馬越的參軍。江州刺史華軼上表推薦陶侃任揚武將軍,駐軍夏口,又任命陶臻為江州參軍。華軼與琅邪王司馬睿素來不和,陶臻擔心將來有災難,藉口有病回到陶侃身邊,告訴陶侃説:“華彥夏(華軼)有憂天下之大志,但沒有多大才能,並且和琅邪王有矛盾,災禍就快來臨了。”陶侃大怒,把陶臻送歸華軼處。陶臻則趁機東投司馬睿,司馬睿見到陶臻很高興,任命他為參軍,並加授陶侃為奮威將軍,賜赤幢曲蓋軺車鼓吹,陶侃這才和華軼斷絕了來往。 [10] 
永嘉五年(311年),司馬睿命揚州刺史王敦統領甘卓、周訪等沿江擊敗華軼。華軼兵敗被殺後,陶侃升任龍驤將軍、武昌太守。當時天下饑荒,山中蠻賊常攔截長江上船隻搶劫。陶侃令部下諸將假扮商船引誘山賊,山賊果然前來,活捉了數人,結果審問,得知他們原來他們是西陽王司馬羕的部下。陶侃派兵逼司馬羕交出盜賊,自己帶兵在釣台列陣以為後繼。司馬羕只好把帳下二十人綁送出來,陶侃將他們斬殺,從此水陸交通安全暢通。返家的逃亡者絡繹不絕,陶侃竭盡財力資助他們安家定居,又在郡東設立與夷人交易的市場,大收其利。 [11] 
司馬睿雖佔據江州,但上游荊、湘兩州的大部分地區為杜弢率領的流民起義軍所佔據。司馬睿派陶侃擊杜弢,命振威將軍周訪、廣武將軍趙誘受陶侃指揮。陶侃令二將為前鋒,侄兒陶輿為左翼,向杜弢發起進攻並將其擊敗。 [12] 
建興元年(313年),荊州刺史周顗被杜弢圍困在潯水城。陶侃派部將朱伺前去救援,杜弢退守泠口。陶侃判斷杜弢必由陸路偷襲武昌,因此迅速率軍抄近路連續行軍三晝夜,在武昌周圍埋伏下來。杜弢果然來攻,陶侃令朱伺率伏兵迎頭痛擊,大破杜弢,繳獲大批輜重,殺傷眾多敵兵。杜弢敗軍退入長沙。 [13]  戰後,陶侃派遣參軍王貢向王敦報捷,王敦説:“要不是有陶侯,就會失去荊州啊。伯仁(周顗)剛到任,就被賊兵擊敗,不知道他怎麼能當刺史?”王貢説:“我們荊州正值多難之時,非陶龍驤(陶侃)治理不可。”王敦同意,即上表拜陶侃為使持節寧遠將軍、南蠻校尉、荊州刺史,管領西陽、江夏、武昌等郡,鎮守沌口,又移鎮沔江。其後,陶侃又派朱伺等消滅了江夏的叛軍餘部。此時,曾任徵南將軍山簡手下參軍的王衝聚眾反叛,自封荊州刺史,佔據江陵。王貢回到竟陵,假借陶侃的命令,以杜曾為前鋒大督護,斬殺王衝,收降他的部下。陶侃召杜曾前往,杜曾未到,王貢害怕假傳命令的事會獲罪,就和杜曾一起反叛。王貢在沌陽向陶侃的參軍鄭攀發起攻擊,將其擊敗,又在沔口打敗朱伺。陶侃準備移師退守,又被部將張奕迷惑,於是按兵不動。不久,王貢軍到達,陶侃被打得大敗。叛軍鈎住了陶侃的乘船,幸虧他跳上一隻小船,而朱伺奮力苦戰,陶侃才得以脱險。張奕投奔叛軍,陶侃也被免職。但王敦還是上表請陶侃以布衣身份領職。 [14] 
此後,陶侃再次率周訪等進兵入湘,派都尉楊舉為先鋒,擊敗杜弢,屯兵於城西。陶侃的部下致辭於王敦,為陶侃辯白,王敦於是上奏請恢復陶侃的官職。 [15] 
陶侃大戰王貢,取自《兩晉演義》 陶侃大戰王貢,取自《兩晉演義》
杜弢部將王貢率三千精兵,出武陵江,誘騙五溪蠻相助,以水師截斷官軍道路,直逼武昌。陶侃派鄭攀及伏波將軍陶延連夜進軍巴陵,出奇兵大敗王貢,斬首千餘級,歸降者達萬人,王貢只好退回湘城。叛軍內部產生了矛盾,杜弢因懷疑張奕而殺了他,叛軍都不自安,降者日益增多。王貢又來挑戰,陶侃在遠處對他説:“杜弢是益州的小吏,盜用國庫錢財,父親死後竟不奔喪。你本是好人,為何要跟隨他胡為?天下難道有善終的叛賊嗎!”王貢開始將腳橫架在馬背上,一副傲然無禮的樣子,陶侃説罷,王貢肅然放下腳來端坐,神色言辭顯得很恭順。陶侃知道他可以改變,再次予以説服,並截髮起誓,王貢於是歸順陶侃。杜弢敗走,陶侃率軍攻克長沙,俘獲了杜弢部將的毛寶、高寶、梁堪後回師。自此,歷時數年的起義被平定。 [16] 

陶侃建功嶠南

杜弢起義被平息後,王敦非常忌妒陶侃的功勞,陶侃要返回江陵,準備向王敦告辭,皇甫方回和朱伺等人勸諫,認為不能前往。陶侃不聽,王敦果然把他留住,降為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並讓自己的堂弟王廙取代陶侃任荊州刺史。陶侃在荊州的僚屬請求王敦留下陶侃,王敦怒而不許。陶侃部將鄭攀、蘇温、馬鯭等人不願南下,就到西邊迎接杜曾以抵抗王廙。王敦認為鄭攀這樣做是奉陶侃的旨意,於是穿上鎧甲手持兵器,想要殺掉陶侃,但往復幾次還是拿不定主意。陶侃嚴肅地説:“使君雄毅果斷,能裁決天下事,今天怎麼這樣猶豫不決。”便起身入廁。王敦的諮議參軍梅陶、長史陳頒對王敦説:“周訪和陶侃為姻親,如同左右手,哪有砍他左手而右手不來幫忙的。”王敦這才作罷,設宴為陶侃餞行。陶侃連夜出發,王敦又留陶瞻為參軍。陶侃到達豫章後,見到周訪,流着淚説:“如果不是有你作外援,我性命難保。”陶侃繼續南進到達始興郡 [17] 
陶侃將入廣州時,逢杜弢餘部杜弘與温劭等佔據交州。聞陶侃將至,杜弘企圖利用詐降偷襲。陶侃識破他的計謀,布兵設陣,一舉將杜弘擊潰。“諸將都請求乘勝進攻温劭,陶侃笑着説:“如今我已是威名顯赫,何必再動刀兵,只需要一紙佈告就可以解決。”於是下書告諭,温邵因害怕逃走,追兵在始興將他抓獲。陶侃因功進封柴桑侯,食邑增至四千户。 [18] 
太興元年(318年),陶侃進號平南將軍。不久,又加都督交州軍事。 [19] 

陶侃總鎮荊衡

今人繪陶侃畫像 今人繪陶侃畫像 [113]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之亂爆發。三月,朝廷下詔陶侃以本職兼領江州刺史,又轉任都督、湘州刺史。王敦攻入建康,把持朝政後,恢復了陶侃的本職,又加散騎常侍。當時的交州豪強新昌郡太守梁碩抗拒朝廷所派的刺史,自領交趾太守一職,還擅自派人迎接前刺史修則子修湛代管交州事,引得王敦的不滿。同年十月,王敦委派武昌太守王諒為交州刺史,命其收斬梁碩、修湛。王諒到任後,修湛退回九真郡,但在陶侃所派使者的引誘下,還是前往州治龍編拜謁王諒,最後為其所殺。隨後王諒謀刺梁碩不成,反為其舉兵所害。梁碩為政兇暴酷虐,“一境患之”。而陶侃在得知梁碩圍攻王諒時,已派參軍高寶出兵,雖未能及時救援王諒,但還是於次年(323年)六月成功將梁碩擊殺,傳首建康。 [123]  同月,王敦控制下的朝廷根據陶侃前後的功勞,允許他兼領交州刺史,進號徵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陶侃的次子陶夏也被封為都亭侯。 [20]  [124] 
太寧二年(324年),王敦之亂平定後,晉明帝司馬紹為避免重蹈覆轍,在一方面重用外戚庾亮、流民帥郗鑑等制約丞相王導的權力,同時拔擢江東士族,在僑、吳士族間進行平衡;另一方面改授荊、湘等四州職務,使方鎮互相牽制。根據明帝的這一計劃,陶侃於同年五月被任命陶侃為都督荊、湘、雍、梁四州軍事、徵西大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其他職務如故。荊楚民眾聽到陶侃再鎮荊州,都互相慶賀。 [21] 
太寧三年(325年),陶侃因寧州刺史王堅無法抵禦成漢進攻,於是奏請零陵太守尹奉接任寧州刺史。尹奉到任後,僱請刺客刺殺此前歸附成漢的梁水太守爨量,勸降同樣歸成的益州太守李逖,使寧州暫得安寧。 [129] 

陶侃舉兵勤王

主詞條:蘇峻之亂
太寧三年(325年),明帝病死,五歲的成帝司馬衍即位,成帝的舅舅庾亮以外戚身份輔政。庾亮對據長江上游、手握強兵的陶侃頗為顧忌,一方面加強建康石頭城的防衞 [126]  ,另一方面派温嶠出任江州刺史。甚至到蘇峻祖約叛亂之初,他仍致信温嶠説“吾憂西陲(指陶侃)過於歷陽(蘇峻)” [125] 
咸和元年(326年),鎮守江州的平南將軍應詹去世。臨終其曾與陶侃通信,追憶二人往來,望陶侃能“竭節本朝,報恩幼主”。 [23] 
咸和二年(327年)底,因庾亮的一再刺激,歷陽內史蘇峻聯合屯駐壽陽的鎮西將軍祖約舉兵叛亂,並於次年(328年)初便攻入建康。陶侃的兒子陶瞻也在此時被叛軍殺害。當時,庾亮出逃江州,投靠温嶠,與他一同邀請勢力最強的陶侃出兵勤王。當初,在明帝駕崩時,陶侃並沒有成為輔政大臣,他對此深為遺憾(並懷疑是庾亮刪去自己和祖約的名字 [128]  ),於是答覆温嶠説:“我是在外守邊的將領,不敢超越自己的職分。”温嶠堅決要求他出兵,並推舉他為盟主,陶侃這才派督護龔登率兵來與温嶠合合,但很快又將龔登追回。温嶠在書信中以平叛立功、為子復仇兩個理由勸説他“進當為大晉之忠臣,參桓、文之功;退當以慈父之情,雪愛子之痛”。温嶠的使者王愆期則指出若蘇峻得勢,將無陶侃安身之所。陶侃的妻子龔氏也力勸他出兵。在這種情況下,陶侃才決定出兵。他不顧陶瞻喪禮在即,馬上戎服登舟而行,晝夜兼程,順江而下。 [24]  [130] 
咸和三年(328年)五月,陶侃率軍到達尋陽。庾亮聽説陶侃可能殺自己以謝天下的流言,便採用温嶠的計謀,主動謁見陶侃,化解了這一矛盾(詳見“軼事典故-釋懷庾亮”部分)。隨後,陶侃與庾亮、温嶠一同趕赴建康。義軍共有士卒四萬,旌旗延綿七百多里,鉦鼓之聲震動遐邇。蘇峻聽説陶侃等人起兵後,被迫從姑孰分兵拒守石頭城,抗拒義軍。 [131] 
陶侃、温嶠溯江行進,屯軍於茄子浦(今江蘇南京西南長江中)。此時,三吳士族王舒虞潭等舉“東方兵”對抗蘇峻,陶侃上表舉薦王舒、虞潭分別監浙東、浙西軍事,郗鑑都督揚州八郡諸軍事。此時郗鑑與雍州刺史魏該紛紛率軍來到茄子浦,使義軍軍勢更盛。稍作休整後,陶侃等統領水軍直指石頭,到達蔡洲。陶侃獨自屯軍查浦,温嶠則屯軍沙門浦,形成掎角之勢。 [132] 
陶侃像,取自清嘉慶十三年修木活字本《浙江浦陽陶氏宗譜》 陶侃像,取自清嘉慶十三年修木活字本《浙江浦陽陶氏宗譜》 [100]
各路義軍剛到石頭,就要展開決戰,陶侃認為叛軍強盛,不可強攻,當等待時機以智而破之。六月,因幾次出戰都未能取勝,諸將請求在查浦修築營壘,監軍李根卻建議在白石修營壘,陶侃不同意,他説:“如果築壘不成,就追究你。”李根説:“查浦地勢低下,又處在水南,只有白石地形險要堅固,可容納數千人,不利於敵人進攻,是滅敵的好辦法。”陶侃笑着稱讚李根為良將,採用其建議連夜修造,到天亮時就建成了白石壘,使叛軍大為驚恐。陶侃派庾亮率二千人據守白石,蘇峻率步兵、騎兵一萬多人四面圍攻,未能攻克。 [24]  [134] 
此時,王舒、虞潭等與叛軍連戰失利,在長史孔坦的建議下,陶侃令郗鑑和後將軍郭默回軍扼守京口,建立大業、曲阿、庱亭三座壁壘,使蘇峻兵力分散。 [135]  叛將祖約又派祖渙、桓撫偷襲湓口,陶侃本想親自出徵,但被毛寶以“義軍恃公,公不可動”的理由勸止,由毛寶代其擊退祖渙等,救回譙國內史桓宣 [136] 
陶侃等與蘇峻相持到九月份,仍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温嶠軍陷入缺糧的窘境,只得向陶侃借糧。陶侃盛怒,想要撤回荊州。温嶠解釋未果。毛寶得知後,主動面見陶侃,以借兵“上岸斷賊資糧”的實際行動暫時挽留了陶侃。在此期間,竟陵太守李陽勸説陶侃道:“現在大事若不成,您雖有糧米,怎能吃得上呢!”陶侃於是分出五萬石米給温嶠。隨後,毛寶燒燬蘇峻在句容、湖孰的軍備積蓄,蘇峻軍隊缺糧,陶侃遂打消了回鎮的念頭。 [127]  [137] 
這時候,郭默鎮守的大業營壘也遭到叛軍圍困,情勢危急。陶侃本準備救援,經長史殷羨獻“圍魏救趙”之策,遂親率水軍,温嶠等領步軍,合攻石頭城。蘇峻得報後,被迫放棄大業,轉援石頭。諸路義軍和蘇峻交戰,李陽的部將彭世在陣上斬殺蘇峻,叛軍大亂。 [24]  [138] 
咸和四年(329年)正月,叛將匡術在光祿大夫陸曄、尚書左僕射陸玩的勸説下,獻苑城(即台城,今江蘇南京市雞鳴山南,乾河沿北)歸附義軍。百官均奔赴苑城。陶侃令毛寶、鄧嶽分別戍守苑城南、西兩部分。 [139]  二月,陶侃與諸軍進攻石頭城,擊斬蘇峻之弟蘇逸。 [24]  其餘部在不久後也被消滅。蘇峻之亂終於在眾人合作下得以平定,東晉政局危而復安。自此後,江南保持了七十餘年的安定局面,沒有出現大的動亂。社會的安定對江南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應該説,陶侃對於促進這一局面的出現還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陶侃望隆分陝

蘇峻之亂平定後,陶侃回師江陵,於咸和四年(329年)三月初十論功被擢升為侍中太尉,加授都督交州、廣州、寧州等七州軍事,再加羽葆、鼓吹,進封長沙郡公,食邑三千户;又賜絹八千匹。 [26-27]  陶侃因為江陵位置偏遠,於是移鎮巴陵 [28]  當時割據遼東的慕容廆與陶侃通信,稱他是“海內之望中唯足為楚漢輕重者”,可見其地位及威望。 [29] 
陶侃舉義兵征討蘇峻時,傳檄令各地守臣勤王,湘州刺史卞敦擁兵不前,又不供給軍糧,僅派督護帶領幾百人隨軍而已。等到叛亂平定後,陶侃奏議卞敦阻擾軍務,持觀望態度不赴國難,請求將其逮送廷尉治罪。但在王導的庇護下卞敦僅被轉鎮廣州,患病後又調赴中央為九卿,不久後才憂疚而死。 [141] 
江西名人雕塑園中的陶侃塑像 江西名人雕塑園中的陶侃塑像
咸和四年十二月(330年1月),後將軍郭默擅自殺害江州刺史劉胤。咸和五年(330年)正月,劉胤的首級被送至建康,執政的丞相王導認為郭默驍勇難制,便“梟(劉)胤首”於朱雀航,並承認郭默為江州刺史。 [31] 
早在王導任用劉胤鎮江州時,陶侃與郗鑑均表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142]  待到聞知劉胤遇害之後,他拂袖而起,説:“這其中必定有詐。”隨即要率兵征討郭默。郭默派使者送陶侃妓妾和絹,並寫密詔呈送給陶侃,陶侃的僚佐也大多勸道:“郭默不受詔令,怎敢做這種事。如果要進軍,應該等待詔書。”陶侃神色嚴厲的説:“天子年幼,詔令並非出於己意。劉胤被朝廷重用,雖然所任非才,但為何胡亂遭到極刑。郭默恃仗驍勇,行事貪婪橫暴,因國家大難剛剛平定,朝廷法令綱紀寬鬆簡略,想乘機肆行無忌罷了!”便派使者上表陳述郭默的罪狀,並寫信給王導説:“郭默殺害刺史就任用他為刺史,如果他害死宰相是不是就要任他為宰相呢?”王導這才收起先前被示眾的劉胤首級,給陶侃回信説:“郭默佔據長江上游的有利地勢,再加上有艦船為其所用,所以包涵忍耐,讓他佔據那地方,朝廷因此得以秘密戒備。等足下大軍到達,風馳赴敵,這難道不是暫且順從,等待時機再定大事的策略嗎!”陶侃閲信後笑着説:“這的確是對此賊屈從的策略。”隨即起兵抵江州。 [30]  [31] 
郭默聞知陶侃出兵討伐自己,想向南佔據豫章,適逢陶侃的軍隊到達,他出戰不利,只得進城固守,用米堆成壘堡,顯示自己糧食有餘。陶侃修築土山與他對壘。同年三月,庾亮的軍隊到達湓口,各路軍隊會齊。五月,郭默的部將宋侯捆綁郭默父子出城投降。陶侃在軍門前將郭默斬首,首級傳至建康。郭默在中原時,多次與後趙皇帝石勒交戰,石勒的部下都害怕他,聽説陶侃兵不血刃就擒拿郭默,更加敬畏陶侃。蘇峻的部將馮鐵殺了陶侃的兒子後投奔了石勒,石勒讓他任邊將。陶侃把事情真相告訴了石勒,石勒就殺了馮鐵。朝廷下詔陶侃領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軍事,部下增設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掾屬十二人。陶侃領兵回到巴陵,再移鎮武昌。 [30]  [31] 
實際上,王導和陶侃對郭默的不同態度,反映了他們之間對江州的爭奪。王導對郭默擅殺劉胤表示的容忍,在於要籠絡郭默對抗陶侃。陶侃指責王導並迅速出兵,是要將江州控制在手。陶侃奪得江州,也就控制了長江的上游和中游。此後,陶侃曾欲舉兵廢黜王導,但因庾亮調解以及王導的親家郗鑑反對才作罷。 [33] 
陶侃駐守在武昌時,不少人主張在江北的邾城駐兵鎮守。陶侃每次都不回答,而眾人一直説此事,陶侃於是在率將佐過江圍獵時分析説:邾城隔在江北,內無所倚,外接敵寇。即便派兵駐守,也無益江南。長江才是禦寇的天險。眾將才恍然大悟。後荊州刺史庾亮派精兵萬人駐守邾城,至鹹康五年(339年),後趙派兵來攻,邾城孤立無援,終於兵敗城陷。 [34] 
咸和七年(332年),陶侃派毌丘奧經營巴東,又派其子、平西將軍參軍陶斌和南中郎將桓宣西伐樊城,派陶臻與竟陵太守李陽等攻下新野,收復了襄陽。 [101]  襄陽為荊州北門,起着阻止後趙沿漢水南下的作用,又是東晉經略北方的一個重要陣地。陶侃進行這些軍事活動,據他後來所説,是有“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龍”的長遠目的 [118]  。朝廷拜陶侃為大將軍,賜予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殊榮,被陶侃上表堅決辭讓。 [35] 

陶侃安逝樊溪

陶侃半身像,取自清顧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 陶侃半身像,取自清顧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 [100]
陶侃晚年位極人臣,“深以滿盈自懼,不預朝權”,多次想告老回到封國,但被佐吏們苦苦相留。 [37]  這種想法對他個人來説,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這樣既可維持“家僮千餘,珍奇寶貨富於天府”的家業 [41]  ,又可保住子孫的前途。
咸和九年(334年)六月,陶侃在病中上表遜位。在表中,他回顧平生行跡寫道:
臣自少生長孤寒之門,開始時志願不大。過多地承蒙聖朝幾代的殊恩,陛下明鑑,寵信更隆。有始必有終,自古以來莫不如此。臣年近八十,位極人臣,臨終之時,還有什麼遺恨呢?只是因為陛下年紀尚小,殘寇未滅,祖宗陵寢未歸於舊都,所以胸中憤慨,不能自已。臣雖不能預知壽命,但年齒已邁,蒙受朝廷殊恩,賜封在長沙,去世之日,當葬於封土之內。臣父母墓葬,現都在尋陽,由生前想到死後,都不願與父母分離。現已安排部下準備遷葬,等到秋天,奉迎父母之靈柩安葬。葬事已畢,臣即告老歸藩。沒想到所患疾病,日益加重,伏枕感慨,情不自勝。臣早先還以為自己生命還能延續幾年,想為陛下西平李雄,北滅石季龍,所以派遣毋丘奧駐守巴東,將襄陽交給桓宣。宏願未能實現,就要與世永別。我所擔任的內外要職,請陛下馬上選擇良臣來接替,繼續效忠王室,繼承臣志,臣雖死猶生。
最後,陶侃在表中希望成帝應該倚信羣賢,認為有王導、郗鑑、庾亮三人“獻替疇諮,敷融政道”,可以使“地平天成,四海幸賴”,並派左長史殷羨將官印節傳等送還朝廷。 [118] 
陶侃在離開荊州前,軍資、器仗、牛馬、舟船等,都有簿錄統計,封存倉庫,由其親自上鎖。臨行前,他將後事託付給右司馬王愆期,並命他統領文武官吏。十二日,陶侃乘車離開武昌,到渡口乘船,準備返回長沙,回頭對王愆期説:“老夫現在蹣跚難行,正因你們阻攔。”次日(334年7月30日),陶侃於樊溪逝世,享年七十六歲。根據陶侃的遺囑,眾人把他葬在長沙南二十里的地方;他的舊部又在武昌城西為其刊石立碑、作畫像。成帝聞訃訊後,下詔追贈陶侃為大司馬,賜諡號“桓”,以太牢禮祭祀。 [36-37]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劉宋,當時前朝東晉的封爵中只有王導、謝安、温嶠、謝玄與陶侃的子孫爵位未被廢除。其爵位長沙郡公被降封為醴陵縣侯,食邑五百户。 [38]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有“太尉長沙公陶侃”。 [39] 
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陶侃。 [145]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 [40]  及明代黃道周所著的《廣名將傳 [104]  中,陶侃均位列其中。

陶侃主要影響

陶侃政治

陶侃精勤於吏職,不喜飲酒、賭博,為人所稱道。他治荊州,很重視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發展農業生產。王敦之亂平定後,荊州大飢,百姓多餓死。陶侃在秋熟收穫之時常買米,等到饑荒時又減價賣出救濟。使得官民歡悦,都依靠他救濟得以生存。羊祜、劉弘在荊州勸課農耕使生產發展,頗得民心,這對陶侃影響不小。此外,基於自己鞏固地盤和發展勢力的需要,這也是必須採取的措施。因此他“務勤稼穡,雖戎陣武士,皆勸勵之。有奉饋者,皆問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歡喜慰賜;若他所得,則呵辱還之。是以軍民勤於農稼,家給人足。”在他治理下,“自南陵迄於白帝數千裏中,路不拾遺”。此説雖有誇大成份。但當時荊州社會較安定,生產有所發展,確是事實。 [22] 

陶侃軍事

陶侃平定陳敏杜弢張昌起義,又作為聯軍主帥平定了蘇峻之亂,為穩定東晉政權立下赫赫戰功。在後將軍郭默擅自殺害劉胤後,即率兵征討,不費一兵一卒就擒獲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敵國。 [63] 

陶侃藝術造詣

陶侃擅寫書法,理政時所需的遠近文書都親手撰寫,“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唐人竇臮所著《述書賦》存其“帶名正書一紙”,共十行。竇臮根據陶侃的真跡作讚道:“雍容士衡(一作“士行”),季孟公旅。肌骨閒媚,精神慢舉。如辭山登朝,混跡雜處。” [45]  元人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亦指出陶侃書法“肌骨閒媚”的特點。 [66] 

陶侃歷史評價

陶侃兩晉南北朝

師圭:“君左手中指有豎理,當為公。若徹於上,貴不可言。” [41] 
萬嗣:“君終當有大名。” [41] 
楊晫:
  • 》稱“貞固足以幹事”,陶士行[衡]是也。 [41] 
  • 此人非凡器也。 [41] 
黃慶:“此子終當遠到。” [41] 
陳訓:“二君(陶侃、周訪)皆位至方岳,功名略同,但陶得上壽,周當下壽,優劣更由年耳。” [42] 
張華:“後來匡主寧民,君其人也。” [106] 
  • 吾昔為羊公(羊祜參軍,謂吾其後當居身處。今相觀察,必繼老夫矣。 [41] 
  • 長史陶侃、參軍蒯恆、牙門皮初,戮力致討,蕩滅姦凶,侃恆各以始終軍事,初為都戰帥,忠勇冠軍,漢沔清肅,實初等之勳也。 [41] 
  • 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 [41] 
王敦:“若無陶侯,便失荊州矣。” [41] 
應詹:“足下建功嶠南,旋鎮舊楚。……今神州未夷,四方多難,足下年德並隆,功名俱盛,宜務建洪範,雖休勿休,至公至平,至謙至順,即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足下察吾此誠。” [102] 
慕容廆:“君侯植根江陽,發曜荊、衡,杖葉公之權,有包胥(申包胥)之志,而令白公、伍員殆得極其暴,竊為丘明恥之。……今海內之望,足為楚漢輕重者,惟在君侯。” [29] 
梅陶:“公機神明鑑似魏武(曹操),忠順勤勞似孔明(諸葛亮),陸抗諸人不能及也。” [41] 
司馬衍:“經德藴哲,謀猷弘遠。作籓於外,八州肅清;勤王於內,皇家以寧。乃者桓文之勳,伯舅是憑。方賴大猷,俾屏予一人。” [41] 
袁宏:“精金百汰,在割能斷,功以濟時,職思靜亂,長沙之勳,為史所贊。” [43] 
謝安:“陶公雖用法,而恆得法外意。” [41] 
孫盛:“侃勤而整,自強不息。” [103] 
《陶氏敍》:“侃少有遠概綱維宇宙之志。” [106] 
劉義慶等:
  • 陶公性檢厲,勤於事。 [103] 
  • 陶公少有大志。 [107] 
  • 陶性儉吝。 [108] 
蔡景歷:“雖漢誅祿(呂祿)、產(呂產),舉朝實賴絳侯(周勃),晉討約(祖約)、峻(蘇峻),中外一資陶牧,比事論功,彼奚足算。” [44] 

陶侃唐宋

房玄齡等:
  • 士行望非世族,俗異諸華,拔萃陬落之間,比肩髦俊之列,超居外相,宏總上流。布澤懷邊,則嚴城靜柝;釋位匡主,則淪鼎再寧。元規(庾亮)以戚里之崇,挹其膺而下拜;茂弘(王導)以保衡之貴,服其言而動色。望隆分陝,理則宜然。至於時屬雲屯,富逾天府,潛有包藏之志,顧思折翼之祥,悖矣!夫子曰“人無求備”,斯言之信,於是有徵。 [41] 
  • 長沙勤王,擁旆戎場。任隆三事,功宣一匡。繄賴之重,匪伊舟航。 [41] 
司馬光:“晉室既衰,中原雲擾,劉石慕容之輩,瀰漫河洛,蟠據岱華,宮闕蕪沒,陵廟隳焚。元帝(司馬睿)以宗室疎屬,遁居江表,天下士民有思晉者,皆裹糧而歸之,國於荊揚之間,子孫相承不絕如線。獨明帝(司馬紹)英武,克清大憝,不幸享國不永,自餘孱弱孤危,外陵內叛,寄命於虎狼之口,幾遇吞食者數矣,然卒能保其位號宗廟血食百有餘年,何者?王導、卞壼温嶠、陶侃、謝安、謝玄 [110]  為之臣也,羣賢既沒,使道子(司馬道子)、元顯(司馬元顯)之徒輔之,敗亡不亦宜乎?” [109] 
蘇軾:“陶威公忠義之節,橫秋霜而貫白日,《晉史》書折翼事,豈有是乎?” [47] 
鄭俠:“陶侃惜分陰,仲尼猶不及。” [46] 
劉羲仲:“晉太尉陶桓公侃有大功於晉,讀其書,凜乎若見其唱義於武昌,破石頭,斬蘇峻,何其壯也。” [49] 
洪邁:“方伯之任,莫重於荊、徐,荊州為國西門,刺史常都督七八州事,力雄強,分天下半。自渡江訖於太元,八十餘年,荷閫寄者,王敦、陶侃、庾氏之亮、翼、桓氏之温、豁、衝、石民八人而已,非終於其軍不輒易,將士服習於下,敵人畏敬於外,非忽去忽來,兵不適將,將不適兵之比也。” [117] 
朱熹:“晉侍中、太尉、長沙陶桓公興建義旗,康復帝室,勤勞忠順,以沒其身。” [49] 
呂祖謙:“晉之始也,敵國雲擾,強臣專制,上下惴恐,如處積薪之上而火將燃者,故君無驕泰之失,而臣下自以危亡為憂,是以內雖王敦、蘇峻反叛相尋,桓温擅權廢立,外則石氏之兵三至江上,苻堅淝水之役,江東幾至不保。然當時人主恐懼於上,而王導、温嶠、陶侃、謝安、謝玄之徒足以盡其力,故至危而復安,將亡而復存也。” [111] 
張預:“孫子曰:‘因利而制權。’侃因山夷劫掠而詐作商船。又曰:‘守其所不攻。’侃以賊保冷口而先備武昌。又曰:‘無約而請和者,謀也。’侃知賊偽降而為之備。又曰:‘屈人之兵而非戰。’侃威名已著,諭之以書而賊遁。又曰:‘攻其所必救。’侃攻石頭而解大業之圍。又曰:‘地有所不爭。’侃不守邾城是也。” [40] 
冷應徵:“治官事當如家事,惜官物當如己物。方今國計內虛,邊聲外警,吾等受上厚恩,安得清談自高以誤世!陶士行、卞望之,吾師也。” [50] 
陳文龍:“陶公被誣,以晉之刑政,不行於庾元規也。元規以筆札啗王隱,折翼化鶴之事,隱與杜延業共為之也。” [47] 
徐鈞:“蕩除國難功勳盛,王室因之得載安。最是南陵千里外,拾遺屏跡化尤難。” [52] 

陶侃元明清

郝經:“元帝渡江,有王導之懿,陶侃、温嶠、謝安之賢,亦嘗經略中原,取河南,入關中,出彭城,勝淝水,而山桑代陂,枋頭折敗,相繼終不能救江沱日車之側。” [51] 
陳普:“蘇峻鯨奔正可憂,翻令王室備荊州。五陵松柏無遺種,謾為桓温拾竹頭。” [48] 
袁褧:“陶荊州之勤敏,謝東山(謝安)之恬鎮。……或詞冷而趣遠,或事瑣而意奧,風旨各殊,人有興託。” [112] 
王世貞:“自陶士行歿,而梅陶與人書,謂‘陶公機神明鑑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而纂史者略節其善而稱之,遂以為江左之巨擘。吾以為士行知為名鎮將而巳,殆不知有晉也。當處仲之作逆也,士行雖失職居廣州,然所部不乏軍食,且負嶺海之固,坐視其先後之兵起,而進不聞一言以相阻,退不聞與譙王(司馬承)、甘卓之盟以掎其後。假令處仲遂得志,始興當為司馬孚,而士行不亦為孔光王舜乎?蘇峻之難,京師巳失守矣,當號哭而勤王,以死誓討賊可也。而乃以不預顧命為恨,其拒温平南曰:‘吾疆場外將,不敢越局。’士行何官何寄也,而稱越局。茲何時也,而尚恨顧命之不預哉,兵既發而復追之還,食有餘而不肯貸太真(温嶠)。至動義旗回指之説,然後勉強以趣事,僥倖而成功耳。假令太真欵、郗氏伏,峻亦遂得志,而勸進之箋,亦可自荊州發乎?亦遂可為峻之孔光、王舜乎,或若劉(劉曜)、石(石勒)之分王乎?吾不知其所自處也。史稱其有異志,以夢折翼祥而止,又稱其瓌珤珍異,富於天府,寧盡誣哉?凡士行之所為治,治於其所自有之地而巳。其有功於晉者,僅居一焉,而又不純。……吾嘗謂是二公(陶侃、李光弼)者,稱名將可也,稱賢臣不可也。” [53] 
黃道周:“陶侃忠能,著之久矣。命之御賊,肯庇鄉里。信任擊之,所向披靡。天下饑荒,劫賊羣起。詐作商船,誘擒究擬。究系將兵,追斬方已。王貢從弢,被擊遁徙。侃遙謂之,君本佳子。順弢匪人,吾為君恥。貢感來降,弢因敗死。既遷廣州,徑行不止。曾機皆誅,下温一紙。在廣恐安,運甓以砥。木屑竹頭,皆所綜理。石頭可攻,白石可倚。名將妙言,從而且喜。郭默即誅,餘奸自餒。不守邾城,大有深指。方識陶公,過人遠爾。” [104] 
  • 傅鹹、卞壼、陶侃之公忠端亮,折之而不勝。 [54] 
  • 當其時,紀瞻、卞壺、陶侃、郗鑑之儔,林立於江左。 [55] 
  • 江東立國,以荊、湘為根本,西晉之亂,劉弘、陶侃勤敏慎密,生聚之者數十年,民安、食足、兵精,芻糧、舟車、器仗,旦求之而夕給,而南宋無此也。 [55] 
趙翼:“(《晉書》)至陶侃生平,惟蘇峻、祖約之反,侃以不與顧命、不肯勤王,經温嶠等再三邀説,始率兵東下,此是其見小不達大義之處。其他則盡心於國,老而彌篤。朝廷加以殊禮,侃固辭。又因病上表去位曰‘臣少長孤寒,始願有限。’云云。未沒前一年,已遜位歸國,佐吏苦留之,不果。及疾篤將歸,以後事付右司馬王愆期,出府門就船,顧謂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諸君輩。’是可見其其超然於權勢矣。本傳亦云‘侃季年常懷止足之分,不與朝權。’而傳末乃雲‘侃嘗夢生八翼上天門,至第九重摺翼而墮。後督八州,據上流,握強兵,有覬覦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傳論亦謂其‘潛有包藏之志,顧思折翼之祥。’悖矣!是直謂其素有不臣之心,因一夢而不敢也!於導(王導)則略其疵累而比之管、葛(管仲、諸葛亮),於侃則因一夢而懸坐以無將之罪,豈非褒貶失當乎!” [56] 

陶侃近現代

陶侃塑像 陶侃塑像
李慈銘:“若羊祜之厚重,杜預之練習,劉毅之勁直,王濬之武鋭,劉弘之識量,江統之志操,周處之忠挺,周訪之勇果,卞壼之風檢,陶侃之幹局,温嶠之智節,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奧,賀循之儒素,劉超之貞烈,蔡謨之檢正,謝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風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簡,皆庸中佼佼,足稱晉世第一流者,蓋二十人盡之矣。” [57] 
  • 戡定荊湘非易事,論功應獨讓陶侯。 [58] 
  • 陶侃周訪甘卓等,合兵進討,義在則然,但侃尤為忠勇。 [58] 
  • 夫當時義勇卓著,如祖逖周訪陶侃諸人,皆可分任。 [59] 
  • 陶侃為晉室重臣,擁兵上游,理應為國圖存,與同休慼,乃以一時之私忿,置國家於不顧,寧非大誤?温嶠一再貽書,推為盟主,而侃猶不從,甚至龔登已遣,尚欲召還,何私憾之深,一至於此耶?及聞陶瞻戰死,舐犢生哀,乃登舟東指,與嶠相會,然猶譏嘲庾亮,情見乎詞。亮固有誤國之罪,而侃亦不得為保國,若非温嶠之推誠相與,則侃必不肯赴難,其去亮果幾何也。厥後屯兵江上,曠日持久,雖峻兵尚盛,未易攖鋒,然其徘徊瞻顧之狀,猶可想見。桓彝之死,安知非侃之斂兵不動,有以致之?以視温嶠之志在勤王,毛寶之志在戮力,蓋不能無慚德矣。虞母孫氏尚知大義,奈何以堂堂之鬚眉,反出巾幗下?吾不禁為陶士行嘆息雲。 [60] 
  • 若東晉將才,足以畏趙者,惟祖逖陶侃二人,而侃之功為尤大,史稱其都督八州,據上流,握強兵,潛有窺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而止,是説未足盡信。侃生平並無逆跡,第當蘇峻之亂,不遽入援,必待温嶠之敦促而始發,時人乃疑其有貳耳。然袁氏了凡,猶謂其誣,是則侃固東晉之名臣歟。 [61] 
餘嘉錫:“陶公愛惜物力,竹頭木屑,皆得所用。既是性之所長,亦以此取人……此之儉吝,正其平生經濟所在。與王戎輩守財自封者,固自不同。” [108] 
  • 人立身有一難事,即精細是也。能事事俱不忽略,則由小及大,雖為聖賢不難。不然,小不謹,大事敗矣。克勤小物而可法者,陶桓公是也。 [62] 
  • 古之人有行之者,陶侃、克林威爾(克倫威爾)、華盛頓是也。陶侃運甓習勞,克將軍驅獵山林,華盛頓後園斫木。蓋人之神也有止,所以瘁其神也無止,以有止御無止則殆。聖人知之,假是以復其神,使不瘁也。 [62] 
黎虎等:“陶侃是一代名將,在東晉的建立過程中,在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上,他頗有建樹。他出身貧寒,又是江南的少數民族,在西晉風雲變幻中,竟衝破門閥政治為寒門入仕設置的重重障礙,當上東晉炙手可熱的荊州刺史,而頗有治績。他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晉書》、《世説新語》等史書中,記載着不少有關他的遺聞逸事。他還是個有爭議的人物,讚揚的,貶斥的,以及為他辯誣的人都有。” [63] 
田餘慶:“陶侃有較強實力,立有大功,但以‘望非世族’、‘俗異諸華’,是無從入股的。” [64] 

陶侃軼事典故

陶侃織梭化龍

傳説陶侃年少時在釣磯山(今江西南昌西)釣魚(一説在雷澤打魚),撈上來一隻織布梭,帶回家去掛在牆上。不久雷雨,織梭變化為赤龍飛上天去。這就是“龍梭”這一典故的由來。 [98-99] 

陶侃母子情深

  • 陶母責子
陶母責子
陶母責子(3張)
陶侃年輕時曾任管理漁業的小官“魚梁吏”。一次,他把一罈醃魚贈送給母親湛氏。湛氏説:“這是哪裏來的?”陶侃派來的人説:“是官府的。”湛氏將醃魚封好並且回信,責備陶侃説:“你身為官吏,把官府的物品贈送給我,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憂愁啊!” [73] 
圖冊部分參考資料 [119] 
  • 孝子約酒
陶侃在武昌時,曾與自己的僚屬從容宴飲,但喝酒常有限制。有人勸他還可以再喝一些,陶侃一時悽然淚下,許久才説道:“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喝酒後有過,與雙親有約,所以不敢超過限制。”

陶侃雙鶴沖天

陶侃因湛氏病故而離職服喪時,當時有兩位客人前來弔唁,不哭而離開,化為雙鶴,沖天高飛而去,時人都感到很驚奇。 [9] 

陶侃陶周命數

東晉名將周訪與陶侃在官位低微時已經相識。有一次,他們外出,遇見善相面的陳訓。陳訓對二人説:“你們兩位都將位至方岳(執掌一方的官員,如刺史等),功名大致相同。只是陶侃得到上壽,周訪得到下壽,兩位的優劣由年齡決定。”周訪比陶侃小一歲,後來果然早於陶侃十四年去世。 [122] 

陶侃珍惜光陰

主詞條:陶侃運甓
陶侃搬磚 陶侃搬磚
陶侃生性聰慧敏捷,做人謹慎,為官勤懇,整天嚴肅端坐。軍中府中眾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檢查管理,沒有遺漏,不曾有片刻清閒。招待或送行有序,門前沒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對人説:“大禹是聖人,還十分珍惜時間;至於普通人則更應該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怎麼能夠遊樂縱酒?活着的時候對人沒有益處,死了也不被後人記起,這是自己毀滅自己啊!” [68] 
陶侃在廣州,閒時總是在早上把一百塊磚運到書房的外邊,傍晚又把它們運回書房裏。別人問他這樣做的緣故,他回答説:“我正在致力於收復中原失地,過分的悠閒安逸,唯恐難擔大任。”他就是這樣勞其筋骨以勵其志。 [67] 

陶侃綜理微密

陶侃性格“纖密好問”,勤於調查訪問,被時人比作人西漢的趙廣漢。他精於吏職,善察訪,發奸擿伏如神。在這方面陶侃也並不遜色。陶侃曾令諸軍營植柳。而都尉夏施盜官柳種在自家門前。陶侃後來看見,停車問道:“這是武昌西門前的柳樹,為何把它盜來這裏種?”夏施恐懼之下連忙謝罪。 [69] 
陶侃的部下中有人閒於遊戲而荒廢職事,陶侃命令將其酒器、賭具都投入江中,並鞭打吏將,對他們説:“樗蒱賭博是牧豬奴的遊戲,《老子》《莊子》浮華不實,不是先王的明法正言,實不可行。君子當正其衣冠,振其威儀,那有蓬亂着頭髮來培養聲望還自稱豁達的人。”有送禮物給他的,都要詢問來由,若是自己出力得來的,即使禮物輕微也很高興,回贈的東西更多。若這禮物來路不正,則嚴厲斥責,絕不收取。 [70]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見一個人手拿一把未熟稻穀,陶侃問:“你拿它做什麼?”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見的,就隨意拿來罷了。”陶侃大怒説:“你既不種田,又拿別人的稻子戲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於農事,家中充足。 [71] 
在造船的時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頭都登記後收藏起來,人們都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後來大年初一聚會時,地面積雪,太陽剛放晴,廳堂前積雪,地面還潮濕,陶侃於是用木屑鋪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時,又用陶侃保存的竹頭作釘裝船。陶侃綜合料理事物極其細密,都是這樣。 [72] 

陶侃釋懷庾亮

陶侃對庾亮素有不滿,直到出兵勤王后,這種情緒仍不能消解。温嶠用計指點庾亮拜謁陶侃,陶侃見庾亮主動引咎自責,言談間風度不凡,這才釋然,還調侃他説:“君侯(庾亮)修石頭以擬(猜疑)老子(陶侃自稱),今日反見求耶!” [126]  等到達建康附近後,庾亮率軍攻蘇峻,反為其所敗,於是把符節交給陶侃謝罪。陶侃卻説:“古人曾有三敗,君侯您才敗兩次。現在是緊急關頭,不該計較這些。”庾亮的司馬殷融去見陶侃謝罪説:“這是庾將軍造成的,不是我們出的主意。“另一位庾亮的幕僚王彰來後則説:“這是我自己造成的,庾將軍不知道。”陶侃説:“過去殷融是君子,王彰是小人;現在王彰是君子,殷融則是小人了。” [133]  隨後,陶侃又感嘆道:“朝廷政出多門,才產生國家的災禍。自從王室喪亂以來,難道只是蘇峻一人為患。” [25] 

陶侃調侃王導

司徒王導進入石頭,讓人取出他的舊有符節,侃笑着説:“蘇武的符節好像不如你這個。”王導面有愧色。 [140] 

陶侃有恩必報

陶侃為人知恩圖報。凡是他微賤時受過別人的恩惠,哪怕是一餐飯他也必定報答。他寒微時,受到張夔、範逵的幫助。在他崛起為大將的過程中,荊州刺史劉弘對他很是提攜。等到陶侃平定蘇峻之亂後,任命張夔之子張隱為參軍,範逵之子範珧為湘東太守,以劉弘的曾孫劉安為掾屬,上表褒讚梅陶。 [32] 

陶侃人際關係

陶侃父母

  • 父親
陶丹,三國孫吳時官至揚武將軍。 [41] 
  • 母親
湛氏,豫章新淦縣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幹縣金川鎮)人,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 [74] 

陶侃配偶

龔氏。 [41] 

陶侃兄弟

陶操,陶丹任邊將保質之子。或為陶侃之兄,陶臻之父。 [75] 

陶侃子輩

  • 兒子
陶侃有子十七人,但只有九人見於舊史記載,其他都沒有什麼聲名 [76] 《晉書·陶潛傳》還記載一子):
陶洪,官至丞相掾,早卒。 [77] 
陶瞻,字道真,官至散騎常侍、封都亭侯。蘇峻之亂中遇害,後追贈大鴻臚,諡愍悼世子。 [78] 
陶夏,因陶侃功勞封都亭侯,後為長沙公世子。 [41] 
陶琦,官至司空掾。 [79] 
陶旗,咸和(326年-334年)末年官至散騎侍郎,封郴縣開國伯。 [41]  [80] 
陶斌,官至尚書郎,為陶夏所殺。 [41]  [81] 
陶稱,官至監江夏隨義陽三郡軍事、南中郎將、江夏相,為庾亮所殺。 [41] 
陶範,小字胡奴,陶侃第十子(一説第九),為其諸子中最有名之人,太元(376年-396年)初年官至光祿勳 [82] 
陶岱,官至散騎侍郎。 [83] 
陶茂,官至武昌太守。 [84-85] 
  • 侄子
陶臻,字彥遐,有勇略智謀,封當陽亭侯。咸和(326年~334年)年間官至南郡太守、南蠻校尉、假節。卒贈平南將軍,諡號肅。 [41]  [86] 
陶輿,陶臻之弟,果烈善戰,因功累遷至武威將軍,後戰死,追贈長沙太守。 [41]  [87] 
  • 女兒
陶氏,陶侃第十女,嫁名士孟嘉,即陶淵明外祖母。 [65] 

陶侃孫子

陶弘,陶瞻之子,世襲長沙郡公,官至光祿勳。 [88] 
陶淡,字處靜,陶夏之子,隱居不仕。 [85]  [89] 
陶定,陶旗之子,世襲郴縣開國伯。 [90] 

陶侃曾孫

陶綽之,陶弘之子,世襲長沙郡公。 [91] 
陶襲之,陶定之子,世襲郴縣開國伯。 [92]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山水田園派詩人。 [85]  [93] 

陶侃玄孫

陶延壽,陶綽之之子,世襲長沙郡公。劉宋建立後,被降封為吳昌侯。 [94] 
陶謙之,陶襲之之子,世襲郴縣開國伯,劉宋建立後,封國被廢除。 [95] 

陶侃主要作品

陶侃傳世著作有《陶侃集》二卷,但早在隋唐之際已經亡佚。 [115] 全晉文》收錄有其文疏多篇:《相風賦》《表》《上温嶠遺書請停移葬表》《讓拜大將軍表》《上表遜位》《上成帝雜物疏》《遺荀崧書》《答温嶠書》《答慕容雋書》《報封抽韓矯等書》《與王導書》等。 [65] 

陶侃人物爭議

陶侃族屬

關於陶侃的族屬,史書沒有明言,僅提到温嶠曾罵他為“溪[傒]狗” [114]  ,《晉書》説他“俗異諸華” [41]  。但後世的一些史學家,因其居住地廬江郡在魏晉南北朝時是槃瓠蠻雜居的地方,故而認為他屬於少數民族。 [63] 

陶侃行跡

據史書記載,陶侃自少於雷澤捕魚,曾經夢到自己背上生出八翼,自己憑藉翅膀飛入天門九重,已過其中八門,唯獨到第九門時無法進入。守門者杖擊陶侃,使其落地,折損左翼。等到他晚年都督八州,手握強兵時,“潛有窺窬之志”,但每每想到早年折翼的故事,便自我抑制,保持了作為臣子的忠誠。 [41]  [116] 
關於這個故事,後代一些史家認為陶侃一生盡心於國,“折翼”云云是唐人所修《晉書》中“褒貶失當”的悖論。 [49]  [56]  也有一些人認為《晉書》所云陶侃“潛有窺窬之志”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如明人王世貞(見“歷史評價”目錄)。 [53]  [63]  但陶侃又有所不同,他宏總上流,卻能“懷止足之分,不與朝權”。 [41] 

陶侃藝術形象

陶侃影視形象

影視劇《東方小故事》:施大生飾演陶侃。

陶侃戲劇形象

歌仔戲《陶侃賢母》 歌仔戲《陶侃賢母》
歌仔戲《陶侃賢母》:唐美雲飾演陶侃。 [96] 

陶侃後世紀念

陶侃故居

主詞條:晉都陶侃故居
晉都陶侃故居,又稱陶公山,位於湖南省湘潭市市區石嘴堖。陶侃曾在山上建有小茅屋,並在周圍開荒種菜。茅屋的前左側有塊窪地,積雨水而成池,是陶侃飲用吸水的地方。因常有貓兒在池邊捕捉小魚,故名“貓兒池”。茅房後面的小山溝上有石砌小橋,後人稱為“陶公橋”,後被毀。
陶侃墓 陶侃墓
陶公山臨湘江一面都是紅砂石巖,石峯隆地向湘江伸展,宛如壺嘴,故名“壺山”,俗稱“石嘴瑙”,從遠處眺望伸向湘江的石嘴上頜,形態壯麗,好象怒吼的雄獅,俗稱“獅子口”。石山嘴上有株碧梧,梧桐樹後面便是陶侃的衣冠墓和墓房前的小花園。
陶侃墓廬位於壺山西南臨江處,此地最早建陶侃衣冠墓於晉代,現重建於1921年,原佔地4畝,由墓廬、守園屋、墓及小花園等組成。1959年陶侃墓廬的陶侃墓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公佈為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其他設施與地基則被房管所、自來水廠和居民住宅所佔。

陶侃射蟒台

射蟒台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古潭街白鶴觀,傳説東晉名將陶侃設台射蟒處。古時長沙嶽麓山有一巨蟒,常浮懸空中雙眼為燈,吐舌為橋,吞食生民。陶侃鎮長沙時,乃於白鶴觀築台,操弓射燈,殺死蛇妖。 [97] 

陶侃惜陰書院

陶侃為政慎密,提倡教育,常勉人惜寸陰,毋飲酒賭博。長沙郡人念其功德,故建祠以祀。明嘉靖年間,知縣呂廷爵塑陶侃像於祠中,名“惜陰書院”。現其遺址上建有惜陰街小學(位於今湖南省長沙市惜陰街)。 [120] 

陶侃史料索引

王隱晉書》(原書已散佚,今存片段)
房玄齡主編《晉書》卷66《陶侃傳》 [41] 
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卷85~卷96
參考資料
  • 1.    《晉書》卷66《陶侃傳》:陶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吳平,徙家廬江之尋陽。父丹,吳揚武將軍。侃早孤貧,為縣吏。
  • 2.    《晉書》卷66《陶侃傳》:鄱陽孝廉範逵嘗過侃,時倉卒無以待賓,其母乃截髮得雙髲,以易酒餚,樂飲極歡,雖僕從亦過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餘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於無津耳。”逵過廬江太守張夔,稱美之。夔召為督郵,領樅陽令。有能名,遷主簿。會州部從事之郡,欲有所按,侃閉門部勒諸吏,謂從事曰:“若鄙郡有違,自當明憲直繩,不宜相逼。若不以禮,吾能御之。”從事即退。夔妻有疾,將迎醫於數百里。時正寒雪,諸綱紀皆難之,侃獨曰:“資於事父以事君。小君,猶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盡心乎!”乃請行。眾鹹服其義。長沙太守萬嗣過廬江,見侃,虛心敬悦,曰:“君終當有大名。”命其子與之結友而去。夔察侃為孝廉,至洛陽,數詣張華。華初以遠人,不甚接遇。侃每往,神無忤色。華後與語,異之。除郎中。伏波將軍孫秀以亡國支庶,府望不顯,中華人士恥為掾屬,以侃寒宦,召為舍人。
  • 3.    《晉書》卷66《陶侃傳》:時豫章國郎中令楊晫,侃州里也,為鄉論所歸。侃詣之,晫曰:“《易》稱‘貞固足以幹事’,陶士行是也。”與同乘見中書郎顧榮,榮甚奇之。吏部郎温雅謂晫曰:“奈何與小人共載?”晫曰:“此人非凡器也。”尚書樂廣欲會荊揚士人,武庫令黃慶進侃於廣。人或非之,慶曰:“此子終當遠到,復何疑也!”。慶後為吏部令史,舉侃補武岡令。與太守呂嶽有嫌,棄官歸,為郡小中正。
  • 4.    《晉書》卷66《劉弘傳》:弘遣南蠻長史陶侃為大都護,參軍蒯恆為義軍督護,牙門將皮初為都戰帥,進據襄陽。張昌並軍圍宛,敗趙驤軍,弘退屯梁。侃、初等累戰破昌,前後斬首數萬級。及到官,昌懼而逃,其眾悉降,荊土平。
  • 5.    《晉書》卷66《陶侃傳》:會劉弘為荊州刺史,將之官,闢侃為南蠻長史,遣先向襄陽討賊張昌,破之。
  • 6.    《晉書》卷66《陶侃傳》:弘既至,謂侃曰:“吾昔為羊公參軍,謂吾其後當居身處。今相觀察,必繼老夫矣。”後以軍功封東鄉侯,邑千户。
  • 7.    《晉書》卷66《陶侃傳》:陳敏之亂,弘以侃為江夏太守,加鷹揚將軍。侃備威儀,迎母官舍,鄉里榮之。敏遣其弟恢來寇武昌,侃出兵御之。隨郡內史扈瑰間侃於弘曰:“侃與敏有鄉里之舊,居大郡,統強兵,脱有異志,則荊州無東門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豈有是乎!”侃潛聞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詣弘以自固。弘引為參軍,資而遣之。又加侃為督護,使與諸軍併力距恢。侃乃以運船為戰艦,或言不可,侃曰:“用官物討官賊,但須列上有本末耳。”於是擊恢,所向必破。侃戎政齊肅,凡有虜獲,皆分士卒,身無私焉。
  • 8.    《晉書》卷66《劉弘傳》:侃與敏同郡,又同歲舉吏。隨郡內史扈懷言於弘曰:“侃居大郡,統強兵,脱有異志,則荊州無東門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必無是也。”侃聞之,遣子洪及兄子臻詣弘以自固,弘引為參軍,資而遣之。曰:“賢叔徵行,君祖母年高,便可歸也。匹夫之交,尚不負心,況大丈夫乎!”
  • 9.    《晉書》卷66《陶侃傳》後以母憂去職。嘗有二客來吊,不哭而退,化為雙鶴,沖天而去,時人異之。
  • 10.    《晉書》卷66《陶侃傳》:服闋,參東海王越軍事。江州刺史華軼表侃為揚武將軍,使屯夏口,又以臻為參軍。軼與元帝素不平,臻懼難作,託疾而歸,白侃曰:“華彥夏有憂天下之志,而才不足,且與琅邪不平,難將作矣。”侃怒,遣臻還軼。臻遂東歸於帝。帝見之,大悦,命臻為參軍,加侃奮威將軍,假赤幢曲蓋軺車、鼓吹。侃乃與華軼告絕。
  • 11.    《晉書》卷66《陶侃傳》:頃之,遷龍驤將軍、武昌太守。時天下饑荒,山夷多斷江劫掠。侃令諸將詐作商船以誘之。劫果至,生獲數人,是西陽王羕之左右。侃即遣兵逼羕,令出向賊,侃整陣於釣台為後繼。羕縛送帳下二十人,侃斬之。自是水陸肅清,流亡者歸之盈路,侃竭資振給焉。又立夷市於郡東,大收其利。
  • 12.    《晉書》卷66《陶侃傳》:而帝使侃擊杜弢,令振威將軍周訪、廣武將軍趙誘受侃節度。侃令二將為前鋒,兄子輿為左甄,擊賊,破之。
  • 13.    《晉書》卷66《陶侃傳》:時周顗為荊州刺史,先鎮潯水城,賊掠其良口。侃使部將朱伺救之,賊退保泠口。侃謂諸將曰:“此賊必更步向武昌,吾宜還城,晝夜三日行可至。卿等認能忍飢鬥邪?”部將吳寄曰:“要欲十日忍飢,晝當擊賊,夜分捕魚,足以相濟。”侃曰:“卿健將也。”賊果增兵來攻,侃使朱伺等逆擊,大破之,獲其輜重,殺傷甚眾。
  • 14.    《晉書》卷66《陶侃傳》:遣參軍王貢告捷於王敦,敦曰:“若無陶侯,便失荊州矣。伯仁方入境,便為賊所破,不知那得刺史?”貢對曰:“鄙州方有事難,非陶龍驤莫可。”敦然之,即表拜侃為使持節、寧遠將軍、南蠻校尉、荊州刺史,領西陽、江夏、武昌,鎮於沌口,又移入沔江。遣朱伺等討江夏賊,殺之。賊王衝自稱荊州刺史,據江陵。王貢還,至竟陵,矯侃命,以杜曾為前鋒大督護,進軍斬衝,悉降其眾。侃召曾不到,貢又恐矯命獲罪,遂與曾舉兵反,擊侃督護鄭攀於沌陽,破之,又敗朱伺於沔口。侃欲退入溳中,部將張奕將貳於侃,詭説曰:“賊至而動,眾必不可。”侃惑之而不進。無何,賊至,果為所敗。賊鈎侃所乘艦,侃窘急,走入小船。朱伺力戰,僅而獲免。張奕竟奔於賊。侃坐免官。王敦表以侃白衣領職。
  • 15.    《晉書》卷66《陶侃傳》:侃復率周訪等進軍入湘,使都尉楊舉為先驅,擊杜弢,大破之,屯兵於城西。侃之佐史辭詣王敦曰:“州將陶使君孤根特立,從微至著,忠允之功,所在有效。出佐南夏,輔翼劉徵南,前遇張昌,後屬陳敏,侃以偏旅,獨當大寇,無徵不克,羣醜破滅。近者王如亂北,杜弢跨南,二徵奔走,一州星馳,其餘郡縣,所在土崩。侃招攜以禮,懷遠以德,子來之眾,前後累至。奉承指授,獨守危厄,人往不動,人離不散。往年董督,徑造湘城,志陵雲霄,神機獨斷。徒以軍少糧懸,不果獻捷。然杜弢懾懼,來還夏口,未經信宿,建平流人迎賊俱叛。侃即回軍溯流,芟夷醜類,至使西門不鍵,華圻無虞者,侃之功也。明將軍愍此荊楚,救命塗炭,使侃統領窮殘之餘,寒者衣之,飢者食之,比屋相慶,有若挾纊。江濱孤危,地非重險,非可單軍獨能保固,故移就高莋,以避其衝。賊輕易先至,大眾在後,侃距戰經日,殺其名帥。賊尋犬羊相結,併力來攻,侃以忠臣之節,義無退顧,被堅執鋭,身當戎行,將士奮擊,莫不用命。當時死者不可勝數。賊眾參伍,更息更戰。侃以孤軍一隊,力不獨御,量宜取全,以俟後舉。而主者責侃,重加黜削。侃性謙沖,功成身退,今奉還所受,唯恐稽遲。然某等區區,實恐理失於內,事敗於外,豪釐之差,將致千里,使荊蠻乖離,西嵎不守,唇亡齒寒,侵逼無限也。”敦於是奏復侃官。
  • 16.    《晉書》卷66《陶侃傳》:韜將王貢精卒三千,出武陵江,誘五溪夷,以舟師斷官運,徑向武昌。侃使鄭攀及伏波將軍陶延夜趣巴陵,潛師掩其不備,大破之,斬千餘級,降萬餘口。貢遁還湘城。賊中離阻,杜弢遂疑張奕而殺之,眾情益懼,降者滋多。王貢復挑戰,侃遙謂之曰:“杜弢為益州吏,盜用庫錢,父死不奔喪。卿本佳人,何為隨之也?天下寧有白頭賊乎!”貢初橫腳馬上,侃言訖,貢斂容下腳,辭色甚順。侃知其可動,復令諭之,截髮為信,貢遂來降。而韜敗走。進克長沙,獲其將毛寶、高寶、梁堪而還。
  • 17.    《晉書》卷66《陶侃傳》:王敦深忌侃功。將還江陵,欲詣敦別,皇甫方回及朱伺等諫,以為不可。侃不從。敦果留侃不遣,左轉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以王廣為荊州。侃之佐吏將士詣敦請留侃。敦怒,不許。侃將鄭攀、蘇温、馬俊等不欲南行,遂西迎杜曾以距暠。敦意攀承侃風旨,被甲持矛,將殺侃,出而復回者數四。侃正色曰:“使君之雄斷,當裁天下,何此不決乎!”因起如廁。諮議參軍梅陶、長史陳頒言於敦曰:“周訪與侃親姻,如左右手,安有斷人左手而右手不應者乎!”敦意遂解,於是設盛饌以餞之。侃便夜發。敦引其子瞻參軍。侃既達豫章,見周訪,流涕曰:“非卿外援,我殆不免!”侃因進至始興。
  • 18.    《晉書》卷66《陶侃傳》:先是,廣州人背刺史郭訥,迎長沙人王機為刺史。機復遣使詣王敦,乞為交州。敦從之,而機未發。會杜弘據臨賀,因機乞降,勸弘取廣州,弘遂與温邵及交州秀才劉沈俱謀反。或勸侃且住始興,觀察形勢。侃不聽,直至廣州。弘遣使偽降。侃知其詐,先於封口起發石車。俄而弘率輕兵而至,知侃有備,乃退。侃追擊破之,執劉沈於小桂。又遣部將許高討機,斬之,傳首京都。諸將皆請乘勝擊温邵,侃笑曰:“吾威名已著,何事遣兵,但一函紙自足耳。”於是下書諭之。邵懼而走,追獲於始興。以功封柴桑侯,食邑四千户。
  • 19.    《晉書》卷66《陶侃傳》:太興初,進號平南將軍,尋加都督交州軍事。
  • 20.    《晉書》卷66《陶侃傳》:及王敦舉兵反,詔侃以本官領江州刺史,尋轉都督、湘州刺史。敦得志,上侃複本職,加散騎常侍。時交州刺史王諒為賊梁碩所陷,侃遣將高寶進擊平之。以侃領交州刺史。錄前後功,封次子夏為都亭侯,進號徵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 21.    《晉書》卷66《陶侃傳》:及王敦平,遷都督荊、雍、益、梁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徵西大將軍、荊州刺史,餘如故。楚郢士女莫不相慶。
  • 22.    《晉書》卷66《陶侃傳》:侃性聰敏,勤於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終日斂膝危坐,閫外多事,千緒萬端,罔有遺漏。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引接疏遠,門無停客。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於江,吏將則加鞭撲,曰:“樗蒱者,牧豬奴戲耳!《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當正其衣冠,攝其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有奉饋者,皆問其所由。若力作所致,雖微必喜,慰賜參倍;若非理得之,則切厲訶辱,還其所饋。嚐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殖,家給人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鹹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濕,於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
  • 23.    《晉書》卷70《應詹傳》:疾篤,與陶侃書曰:“每憶密計,自沔入湘,頡頏繾綣,齊好斷金。子南我東,忽然一紀,其間事故,何所不有。足下建功嶠南,旋鎮舊楚。吾承乏幸會,來忝此州,圖與足下進共竭節本朝,報恩幼主,退以申尋平生,纏綿舊好。豈悟時不我與,長即幽冥,永言莫從,能不慨悵!今神州未夷,四方多難,足下年德並隆,功名俱盛,宜務建洪範,雖休勿休,至公至平,至謙至順,即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足下察吾此誠。”
  • 24.    《晉書》卷66《陶侃傳》:暨蘇峻作逆,京都不守,侃子瞻為賊所害,平南將軍温嶠要侃同赴朝廷。初,明帝崩,侃不在顧命之列,深以為恨,答嶠曰:“吾疆場外將,不敢越局。”嶠固請之,因推為盟主。侃乃遣督護龔登率眾赴嶠,而又追回。嶠以峻殺其子,重遣書以激怒之。侃妻龔氏亦固勸自行。於是便戎服登舟,星言兼邁,瞻喪至不臨。五月,與温嶠、庾亮等俱會石頭。諸軍即欲決戰,侃以賊盛,不可爭鋒,當以歲月智計擒之。累戰無功,諸將請於查浦築壘。監軍部將李根建議,請立白石壘。侃不從,曰:“若壘不成,卿當坐之。”根曰:“查浦地下,又在水南,唯白石峻極險固,可容數千人,賊來攻不便,滅賊之術也。”侃笑曰:“卿良將也。”乃從根謀,夜修曉訖。賊見壘大驚。賊攻大業壘,侃將救之,長史殷羨曰:“若遣救大業,步戰不如峻,則大事去矣。但當急攻石頭,峻必救之,而大業自解。”侃又從羨言。峻果棄大業而救石頭。諸軍與峻戰陳陵東,侃督護竟陵太守李陽部將彭世斬峻於陣,賊眾大潰。峻弟逸復聚眾。侃與諸軍斬逸於石頭。
  • 25.    《晉書》卷73《庾亮傳》:既至石頭,亮遣督護王彰討峻黨張曜,反為所敗。亮送節傳以謝侃,侃答曰:“古人三敗,君侯始二。當今事急,不宜數耳。”又曰:“朝政多門,用生國禍。喪亂之來,豈獨由峻也!”
  • 26.    《晉書》卷66《陶侃傳》:侃旋江陵,尋以為侍中、太尉,加羽葆鼓吹,改封長沙郡公,邑三千户,賜絹八千匹,加都督交、廣、寧七州軍事
  • 27.    《資治通鑑》卷94:三月,壬子,論平蘇峻功,以陶侃為侍中、太尉,封長沙郡公,加都督交、廣、寧州諸軍事;
  • 28.    《資治通鑑》卷94:陶侃以江陵偏遠,移鎮巴陵。
  • 29.    《晉書·卷一百八·載記第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7-25]
  • 30.    《晉書》卷66《陶侃傳》:屬後將軍郭默矯詔襲殺平南將軍劉胤,輒領江州。侃聞之曰:“此必詐也。”遣將軍宋夏、陳修率兵據湓口,侃以大軍繼進。默遣使送妓婢絹百匹,寫中詔呈侃。參佐多諫曰:“默不被詔,豈敢為此事。若進軍,宜待詔報。”侃厲色曰:“國家年小,不出胸懷。且劉胤為朝廷所禮,雖方任非才,何緣猥加極刑!郭默虓勇,所在暴掠,以大難新除,威網寬簡,欲因隙會騁其從橫耳。”發使上表討默。與王導書曰:“郭默殺方州,即用為方州;害宰相,便為宰相乎?”導答曰:“默居上流之勢,加有船艦成資,故苞含隱忍,使其有地。一月潛嚴,足下軍到,是以得風發相赴,豈非遵養時晦以定大事者邪!”侃省書笑曰:“是乃遵養時賊也。”侃既至,默將宗侯縛默父子五人及默將張醜詣侃降,侃斬默等。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聞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蘇峻將馮鐵殺侃子,奔於石勒,勒以為戍將。侃告勒以故,勒召而殺之。詔侃都督江州,領刺史,增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掾屬十二人。侃旋於巴陵,因移鎮武昌。
  • 31.    《資治通鑑》卷94:(咸和五年)春,正月,劉胤首至建康。司徒導以郭默驍勇難制,己亥,大赦,梟胤首於大航,以默為江州刺史。太尉侃聞之,投袂起曰:“此必詐也。”即將兵討之。默遣使送妓妾及絹,並寫中詔呈侃。參佐多諫曰:“默不被詔,豈敢為此!若欲進軍,宜待詔報。”侃厲色曰:“國家年幼,詔令不出胸懷。劉胤為朝廷所禮,雖方任非才,何緣猥加極刑!郭默恃勇,所在貪暴;以大難新除,禁網寬簡,欲因際會騁其從橫耳!”發使上表言狀,且與導書曰:“郭默殺方州即用為方州,害宰相便為宰相乎?”導乃收胤首,答侃書曰:“默據上流之勢,加有船艦成資,故苞含隱忍,使有其地,朝廷得以潛嚴;俟足下軍到,風發相赴,豈非遵養時晦以定大事者邪!”侃笑曰:“是乃遵養時賊也!”......郭默欲南據豫章,會太尉侃兵至,默出戰不利,入城固守,聚米為壘,以示有餘。侃築土山臨之。三月,庾亮兵至湓口,諸軍大集。夏,五月,乙卯,默將宋侯縛默父子出降。侃斬默于軍門,傳首建康,同黨死者四十人。詔以侃都督江州,領刺史;以鄧嶽督交、廣諸軍事,領廣州刺史。侃還巴陵,因移鎮武昌。
  • 32.    《晉書》卷66《陶侃傳》:侃命張夔子隱為參軍,範達子珧為湘東太守,闢劉弘曾孫安為掾屬,表論梅陶,凡微時所荷,一餐鹹報。
  • 33.    《晉書》卷73《庾亮傳》:時王導輔政,主幼時艱,務存大綱,不拘細目,委任趙胤、賈寧等諸將,並不奉法,大臣患之。陶侃嘗欲起兵廢導,而郗鑑不從,乃止。
  • 34.    《晉書》卷66《陶侃傳》:議者以武昌北岸有邾城,宜分兵鎮之。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獵,引將佐語之曰:“我所以設險而禦寇,正以長江耳。邾城在江北,內無所倚,外接羣夷。夷中利深,晉人貪利,夷不堪命,必引寇虜,乃致禍之由,非禦寇也。且吳時此城乃三萬兵守,今縱有兵守之,亦無益於江南。若羯虜有可乘之會,此又非所資也。”後庾亮戍之,果大敗。
  • 35.    《晉書》卷66《陶侃傳》:遣子斌與南中郎將桓宣西伐樊城,走石勒將郭敬。使兄子臻、竟陵太守李陽等共破新野,遂平襄陽。拜大將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 36.    《晉書》卷66《陶侃傳》:以後事付右司馬王愆期,加督護,統領文武。侃輿車出臨津就船,明日,薨於樊溪,時年七十六。成帝下詔曰:“故使持節、侍中、太尉、都督荊江雍梁交廣益寧八州諸軍事、荊江二州刺史、長沙郡公經德藴哲,謀猷弘遠。作籓於外,八州肅清;勤王於內,皇家以寧。乃者桓文之勳,伯舅是憑。方賴大猷,俾屏予一人。前進位大司馬,禮秩策命,未及加崇。昊天不弔,奄忽薨殂,朕用震悼於厥心。今遣兼鴻臚追贈大司馬,假蜜章,祠以太牢。魂而有靈,喜茲寵榮。”又策諡曰桓,祠以太牢。侃遺令葬國南二十里,故吏刊石立碑畫像於武昌西。
  • 37.    《資治通鑑》卷95:長沙桓公陶侃,晚年深以滿盈自懼,不預朝權,屢欲告老歸國,佐吏等苦留之。六月,侃疾篤,上表遜位。遣左長史殷羨奉送所假節、麾、幢、曲蓋、侍中貂蟬、大尉章、荊、江、雍、梁、交、廣、益、寧八州刺史印傳、戟;軍資、器仗、牛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侃自加管鑰。以後事付右司馬王愆期,加督護統領文武。甲寅,輿車出,臨津就船,將歸長沙,顧謂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諸君!”乙卯,薨於樊。
  • 38.    《全宋文·卷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12]
  • 39.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9-09]
  • 40.    《十七史百將傳·卷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2-10-02]
  • 41.    《晉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三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42.    《晉書·卷五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3-23]
  • 43.    《晉書·卷九十二·列傳第六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3-23]
  • 44.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6-04-08]
  • 45.    尹冬民 著.中國書法研究系列叢書 《述書賦》箋證:榮寶齋出版社,2019-01:107
  • 46.    《全宋詩·卷五百三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12]
  • 47.    王應麟 撰;孫通海 校點.困學紀聞: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03:271
  • 48.    《全宋詩·卷三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12]
  • 49.    郭齊,尹波 點校.朱熹集 2: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10:845-847
  • 50.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十六·宋紀一百七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2-07]
  • 51.    郝經 撰;秦雪清 點校.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01:540
  • 52.    《全宋詩·卷四百三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12]
  • 53.    《王弇州崇論·卷三》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5-03-29]
  • 54.    《讀通鑑論·卷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7-16]
  • 55.    《讀通鑑論·卷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7-16]
  • 56.    《廿二史札記·卷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3]
  • 57.    《越縵堂讀書記·史部·正史類》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12]
  • 58.    兩晉演義:漢劉後進表救忠臣 晉陶侃合軍破亂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59.    兩晉演義:段匹磾受擒失河朔 王處仲抗表叛江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2-10-02]
  • 60.    兩晉演義:温嶠推誠迎陶侃 毛寶負劍救桓宣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61.    兩晉演義:背顧命鴞子毀室 凜夢兆狐首歸邱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62.    盛巽昌 著.毛澤東論中國歷史人物 從軒轅黃帝到孫中山 上:上海書店出版社,2018-05:293-294
  • 63.    白壽彝 總主編;黎虎 主編.中國通史 8 第5卷 中古時代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6:1014-1015
  • 64.    田餘慶和《東晉門閥政治》中未能如願問世的部分  .澎湃新聞.2014-12-25[引用日期2022-08-12]
  • 65.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27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12]
  • 66.    《書史會要·卷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12]
  • 67.    《晉書》卷66《陶侃傳》: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其勵志勤力,皆此類也。
  • 68.    《晉書》卷66《陶侃傳》:侃性聰敏,勤於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終日斂膝危坐,閫外多事,千緒萬端,罔有遺漏。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引接疏遠,門無停客。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
  • 69.    《晉書》卷66《陶侃傳》:侃性纖密好問,頗類趙廣漢。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之於己門。侃後見,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
  • 70.    《晉書》卷66《陶侃傳》: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於江,吏將則加鞭撲,曰:“樗蒱者,牧豬奴戲耳!《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當正其衣冠,攝其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有奉饋者,皆問其所由。若力作所致,雖微必喜,慰賜參倍;若非理得之,則切厲訶辱,還其所饋。
  • 71.    《晉書》卷66《陶侃傳》:嚐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殖,家給人足。
  • 72.    《晉書》卷66《陶侃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鹹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濕,於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
  • 73.    《世説新語·賢媛第十九》: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
  • 74.    《晉書》卷94《列女傳》: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也。
  • 75.    《北堂書鈔》卷37引《晉中興書》:陶丹,吳時例,任妻息。丹子操任在武昌,私遷視,丹遣人責久曰:“朝廷以我為邊將,取汝為任,而敢越法移行,速還所任。”竟不見也。
  • 76.    《晉書》卷66《陶侃傳》: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稱、範、岱見舊史,餘者並不顯。
  • 77.    《晉書》卷66《陶侃傳》:洪,闢丞相掾,早卒。
  • 78.    《晉書》卷66《陶侃傳》:瞻,字道真,少有才器,歷廣陵相,廬江、建昌二郡太守,遷散騎常侍、都亭侯。為蘇峻所害,追贈大鴻臚,諡愍悼世子。
  • 79.    《晉書》卷66《陶侃傳》:琦,司空掾。
  • 80.    《晉書》卷66《陶侃傳》:旗,歷位散騎常侍、郴縣開國伯。咸和末,為散騎侍郎。
  • 81.    《晉書》卷66《陶侃傳》:斌,尚書郎。
  • 82.    《晉書》卷66《陶侃傳》:範,最知名,太元初,為光祿勳。
  • 83.    《晉書》卷66《陶侃傳》:岱,散騎侍郎。
  • 84.    《晉書》卷94《隱逸傳》:(陶潛)祖茂,武昌太守。
  • 85.    《晉書·卷九十四·列傳第六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3-23]
  • 86.    《晉書》卷66《陶侃傳》:臻字彥遐,有勇略智謀,賜爵當陽亭侯。咸和中,為南郡太守、領南蠻校尉、假節。卒官,追贈平南將軍,諡曰肅。
  • 87.    《晉書》卷66《陶侃傳》:臻弟輿,果烈善戰,以功累遷武威將軍......後與杜弢戰,輿被重創,卒。侃哭之慟,曰:“喪吾家寶!”三軍皆為之垂泣。詔贈長沙太守。
  • 88.    《晉書》卷66《陶侃傳》:詔復以瞻息弘襲侃爵,仕至光祿勳。
  • 89.    《晉書》卷94《隱逸傳》:陶淡,字處靜,太尉侃之孫也。父夏,以無行被廢。
  • 90.    《晉書》卷66《陶侃傳》:(陶旗)卒,子定嗣。
  • 91.    《晉書》卷66《陶侃傳》:(陶弘)卒,子綽之嗣。
  • 92.    《晉書》卷66《陶侃傳》:(陶定)卒,子襲之嗣。
  • 93.    《晉書》卷94《隱逸傳》: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
  • 94.    《晉書》卷66《陶侃傳》:綽之卒,子延壽嗣。宋受禪,降為吳昌侯,五百户。
  • 95.    《晉書》卷66《陶侃傳》:(陶襲之)卒,子謙之嗣。宋受禪,國除。
  • 96.    陶侃賢母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引用日期2014-07-25]
  • 97.    到古潭街尋古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3-24]
  • 98.    《異苑》卷1:釣磯山者,陶侃嘗釣於此山下,水中得一織梭,還,掛壁上。有頃,雷雨,梭變成赤龍,從空而去。其山石上,猶有侃跡存焉。
  • 99.    《晉書》卷66《陶侃傳》:或於侃少時漁於雷澤,網得一織梭,以掛於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
  • 100.    河北美術出版社選 編.中國曆代帝王名臣像真跡: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10:251
  • 101.    《晉書》卷81《桓宣傳》:(石)勒荊州刺史郭敬戍襄陽。陶侃使其子平西參軍斌與宣俱攻樊城,拔之。竟陵太守李陽又破新野。敬懼,遁走。宣與陽遂平襄陽,侃使宣鎮之,以其淮南部曲立義成郡。
  • 102.    《晉書·卷七十·列傳第四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2-08-12]
  • 103.    《世説新語箋疏·政事第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104.    黃道周 注斷;孟冰 點校.廣名將傳: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11:120
  • 105.    關於陶侃字,宋初《太平御覽》卷78援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曰:“陶侃,字士衡,……。”同書卷79又引與陶侃同時代人王隱所著的《晉書》曰:“陶侃,字士衡,……。”唐人修《晉書》方稱字士行。故本詞條以“士衡”為主,“士行”為異説。
  • 106.    《世説新語箋疏·言語第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107.    《世説新語箋疏·賢媛第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108.    《世説新語箋疏·儉嗇第二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109.    稽古錄 14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12]
  • 110.    注:現存《稽古錄》《歷代名賢確論》關於此部分的版本,“謝玄”多作“謝幼度”,當是清代時避玄燁繪而改。
  • 111.    周應合 纂.南京稀見文獻叢刊 景定建康志 3:南京出版社,2009-09:876
  • 112.    《世説新語序目》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113.    蘇文.中國曆代名將圖典:天津楊柳青畫社,2017-01:97
  • 114.    《世説新語箋疏·容止第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115.    《隋書·卷三十五·志第三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2-08-12]
  • 116.    《藝文類聚》卷79引王隱《晉書》曰:陶侃,字士衡,鄱陽人,少漁於雷澤,夢背上生翅,飛入天門,見門非常,不敢入而下。
  • 117.    《容齋隨筆·卷第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8-12]
  • 118.    《晉書》卷66《陶侃傳》:咸和七[九]年六月疾篤,又上表遜位曰:臣少長孤寒,始願有限。過蒙聖朝歷世殊恩、陛下睿鑑,寵靈彌泰。有始必終,自古而然。臣年垂八十,位極人臣,啓手啓足,當復何恨!但以陛下春秋尚富,餘寇不誅,山陵未反,所以憤愾兼懷,不能已已。臣雖不知命,年時已邁,國恩殊特,賜封長沙,隕越之日,當歸骨國土。臣父母舊葬,今在尋陽,緣存處亡,無心分違,已勒國臣修遷改之事,刻以來秋,奉迎窀穸,葬事訖,乃告老下籓。不圖所患,遂爾綿篤,伏枕感結,情不自勝。臣間者猶為犬馬之齒尚可小延,欲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龍,是以遣毌丘奧於巴東,授桓宣於襄陽。良圖未敍,於此長乖!此方之任,內外之要,願陛下速選臣代使,必得良才,奉宣王猷,遵成臣志,則臣死之日猶生之年。陛下雖聖姿天縱,英奇日新,方事之殷,當賴羣俊。司徒導鑑識經遠,光輔三世;司空鑑簡素貞正,內外惟允;平西將軍亮雅量詳明,器用周時,即陛下之周召也。獻替疇諮,敷融政道,地平天成,四海幸賴。謹遣左長史殷羨奉送所假節麾、幢曲蓋、侍中貂蟬、太尉章、荊江州刺史印傳啓戟。仰戀天恩,悲酸感結。
  • 119.    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編.文化名人:江西高校出版社,2021-01:24
  • 120.    陸飛 編著.永恆的華夏史詩 紀念遺址: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05:154
  • 121.    《晉書》卷36《張華傳》:性好人物,誘進不倦,至於窮賤候門之士有一介之善者,便諮嗟稱詠,為之延譽。
  • 122.    《晉書》卷58《周訪傳》:初,訪少時遇善相者廬江陳訓,謂訪與陶侃曰:“二君皆位至方岳,功名略同,但陶得上壽,周當下壽,優劣更由年耳。”訪小侃一歲,太興三年卒,時年六十一。
  • 123.    《晉書》卷89《王諒傳》:新昌太守梁碩專威交土,迎立陶鹹為刺史。鹹卒,王敦以王機為刺史,碩發兵距機,自領交趾太守,乃迎前刺史修則子湛行州事。永興三年,敦以諒為交州刺史。諒將之任,敦謂曰:“修湛、梁碩皆國賊也,卿至,便收斬之。”諒既到境,湛退還九真。廣州刺史陶侃遣人誘湛來詣諒所,諒敕從人不得入閣,既前,執之。碩時在坐,曰:“湛故州將之子,有罪可遣,不足殺也。”諒曰:“是君義故,無豫我事。”即斬之。碩怒而出。諒陰謀誅碩,使客刺之,弗克,遂率眾圍諒於龍編。陶侃遣軍救之,未至而諒敗。碩逼諒奪其節,諒固執不與,遂斷諒右臂。諒正色曰:“死且不畏,臂斷何有!”十餘日,憤恚而卒。碩據交州,兇暴酷虐,一境患之,竟為侃軍所滅,傳首京都。
  • 124.    《資治通鑑》卷92:(永昌元年)冬,十月,……武昌太守丹楊王諒為交州刺史。使諒收交州刺史脩湛、新昌太守梁碩殺之。諒誘湛。斬之。碩舉兵圍諒於龍編。……(太寧元年)廣州刺史陶侃遣兵救交州;未至,梁碩拔龍編,奪刺史王諒節,諒不與,碩斷其右臂。諒曰:“死且不避,斷臂何為!”逾旬而卒。……六月,……梁碩據交州,兇暴失眾心。陶侃遣參軍高寶攻碩,斬之。詔以侃領交州刺史,進號徵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 125.    《晉書》卷73《庾亮傳》:温嶠聞(蘇)峻不受詔,便欲下衞京都,三吳又欲起義兵,亮並不聽,而報嶠書曰:“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 126.    《晉書》卷73《庾亮傳》:亮攜其三弟懌、條、翼南奔温嶠,嶠素欽重亮,雖在奔敗,猶欲推為都統。亮固辭,乃與嶠推陶侃為盟主。侃至尋陽,既有憾於亮,議者鹹謂侃欲誅執政以謝天下。亮甚懼,及見侃,引咎自責,風止可觀。侃不覺釋然,乃謂亮曰:“君侯修石頭以擬老子,今日反見求耶!”便談宴終日。亮啖薤,因留白。侃問曰:“安用此為?”亮雲:“故可以種。”侃於是尤相稱歎雲:“非惟風流,兼有為政之實。”
  • 127.    《晉書》卷81《毛寶傳》:陶侃、温嶠未能破賊,侃欲率眾南還。寶謂嶠曰:“下官能留之。”乃往説侃曰:“公本應領蕪湖,為南北勢援,前既已下,勢不可還。且軍政有進無退,非直整齊三軍,示眾必死而已,亦謂退無所據,終至滅亡。往者杜弢非不強盛,公竟滅之,何至於峻獨不可破邪!賊亦畏死,非皆勇健,公可試與寶兵,使上岸斷賊資糧,出其不意,使賊困蹙。若寶不立效,然後公去,人心不恨。”侃然之,加寶督護。寶燒峻句容、湖孰積聚,峻頗乏食,侃遂留不去。
  • 128.    《資治通鑑》卷93:初,王導輔政,以寬和得眾。及庾亮用事,任法裁物,頗失人心。豫州刺史祖約,自以輩不後郗、卞,而不豫顧命,又望開府復不得,及諸表請多不見許,遂懷怨望。及遺詔褒進大臣,又不及約與陶侃,二人皆疑庾亮刪之。
  • 129.    《資治通鑑》卷93:(太寧三年)荊州刺史陶侃以寧州刺史王堅不能禦寇,是歲,表零陵太守南陽尹奉為寧州刺史以代之。先是,王遜在寧州,蠻酋梁水太守爨量、益州太守李逖,皆叛附於成。遜討之不能克。奉至州,重募徼外夷刺爨量,殺之,諭降李逖,州境遂安。
  • 130.    《資治通鑑》卷94:陶侃復追龔登還。嶠遺侃書曰:“夫軍有進而無退,可增而不可減。近已移檄遠近,言於盟府,刻後月半大舉,諸郡軍並在路次,惟須仁公軍至,便齊進耳。仁公今召軍還,疑惑遠近,成敗之由,將在於此。僕才輕任重,實憑仁公篤愛,遠稟成規;至於首啓戎行,不敢有辭,僕與仁公,如首尾相衞,唇齒相依也。恐或者不達高旨,將謂仁公緩於討賊,此聲難追。僕與仁公並受方岳之任,安危休慼,理既同之。且自頃之顧,綢繆往來,情深義重,一旦有急,亦望仁公悉眾見救,況社稷之難乎!今日之憂,豈惟僕一州,文武莫不翹企。假令此州不守,約、峻樹置官長於此,荊楚西逼強胡,東接逆賊,因之以饑饉,將來之危,乃當甚於此州之今日也。仁公進當為大晉之忠臣,參桓、文之功;退當以慈父之情,雪愛子之痛。今約、峻凶逆無道,痛感天地,人心齊壹,鹹皆切齒。今之進討,若以石投卵耳;苟復召兵還,是為敗於幾成也。願深察所陳!”王愆期謂侃曰:“蘇峻,豺狼也,如得遂志,四海雖廣,公寧有容足之地乎!”侃深感悟,即戎服登舟;瞻喪至不臨,晝夜兼道而進。
  • 131.    《資治通鑑》卷94:(咸和三年)五月,陶侃帥眾至尋陽。議者鹹謂侃欲誅庾亮以謝天下;亮甚懼,用温嶠計,詣侃拜謝。侃驚,止之曰:“庾元規乃拜陶士行邪!”亮引咎自責,風止可觀,侃不覺釋然,曰:“君侯修石頭以擬老子,今日反見求邪!”即與之談宴終日,遂與亮、嶠同趣建康。戎卒四萬,旌旗七百餘裏,鉦鼓之聲,震於遠近。蘇峻聞西方兵起,用參軍賈寧計,自姑孰還據石頭,分兵以拒侃等。
  • 132.    《資治通鑑》卷94:陶侃、温嶠軍於茄子浦……陶侃錶王舒監浙東軍事,虞潭監浙西軍事,郗鑑都督揚州八郡諸軍事;令舒、潭皆受鑑節度。鑑帥眾渡江,與侃等會於茄子浦,雍州刺史魏該亦以兵會之。丙辰,侃等舟師直指石頭,至於蔡洲;侃屯查浦,嶠屯沙門浦。
  • 133.    《晉書》卷66《陶侃傳》:蘇峻之役,庾亮輕進失利。亮司馬殷融詣侃謝曰:“將軍為此,非融等所裁。”將軍王章至,曰:“章自為之,將軍不知也。”侃曰:“昔殷融為君子,王章為小人;今王章為君子,殷融為小人。”
  • 134.    《資治通鑑》卷94: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帥步騎萬餘四面攻之,不克。
  • 135.    《資治通鑑》卷94:王舒、虞潭等數與峻兵戰,不利。孔坦曰:“本不須召郗公,遂使東門無限,今宜遣還,雖晚,猶勝不也。”侃乃令鑑與後將軍郭默還據京口,立大業、曲阿、庱亭三壘以分峻之兵勢,使郭默守大業。
  • 136.    《資治通鑑》卷94:祖約遣祖渙、桓撫襲湓口;陶侃聞之,將自擊之。毛寶曰:“義軍恃公,公不可動,寶請討之。”侃從之,渙、撫過皖,因攻譙國內史桓宣。寶往救之,為渙、撫所敗。箭貫寶髀,徹鞍,寶使人蹋鞍拔箭,血流滿靴。還擊渙、撫,破走之,宣乃得出,歸於温嶠。
  • 137.    《資治通鑑》卷94:(咸和三年)九月,……陶侃、温嶠等與蘇峻久相持不決,……嶠軍食盡,貸於陶侃。侃怒曰:“使君前雲不憂無良將及兵食,惟欲得老僕為主耳。今數戰皆北,良將安在!荊州接胡、蜀二虜,當備不虞;若復無食,僕便欲西歸,更思良算,徐來殄賊,不為晚也。”嶠曰:“凡師克在和,古之善教也。光武之濟昆陽,曹公之拔官渡,以寡敵眾,杖義故也。峻、約小豎,凶逆滔天,何憂不滅!峻聚勝而驕,自謂無前,今挑之戰,可一鼓而擒也。奈何舍垂立之功,設進退之計乎!且天子幽逼,社稷危殆,乃四海臣子肝腦塗地之日。嶠等與公並受國恩,事若克濟,則臣主同祚;如其不捷,當灰身以謝先帝耳。今之事勢,義無旋踵,譬如騎虎,安可中下哉!公若違眾獨返,人心必沮;沮眾敗事,義旗將回指於公矣。”毛寶言於嶠曰:“下官能留陶公。”乃往説侃曰:“公本應鎮蕪湖,為南北勢援,前既已下,勢不可還。且軍政有進無退,非直整齊三軍,示眾必死而已,亦謂退無所據,終至滅亡。往者杜非不強盛,公竟滅之,何至於峻,獨不可破邪!賊亦畏死,非皆勇健,公可試與寶兵,使上岸斷賊資糧;若寶不立效,然後公去,人心不恨矣。”侃然之。加寶督護而遣之。竟陵太守李陽説侃曰:“今大事若不濟,公雖有粟,安得而食諸!”侃乃分米五萬石以餉嶠軍。毛寶燒峻句容、湖孰積聚,峻軍乏食,侃遂留不去。
  • 138.    《資治通鑑》卷94:陶侃將救大業,長史殷羨曰:“吾兵不習步戰,救大業而不捷,則大事去矣。不如急攻石頭,則大業自解。”侃從之。羨,融之兄也。庚午,侃督水軍向石頭。庾亮、温嶠、趙胤帥步兵萬人從白石南上,欲挑戰。峻將八千人逆戰,遣其子碩及其將匡孝分兵先薄趙胤軍,敗之。峻方勞其將士,乘醉望見胤走,曰:“孝能破賊,我更不如邪!”因舍其眾,與數騎北下突陳,不得入,將回趨白木陂;馬躓,侃部將彭世、李千等投之以予,峻墜馬;斬首,臠割之,焚其骨,三軍皆稱萬歲。餘眾大潰。峻司馬任讓等共立峻弟逸為主,閉城自守。
  • 139.    《資治通鑑》卷94:(咸和四年)春,正月,光祿大夫陸曄及弟尚書左僕射玩説匡術,以苑城附於西軍;百官皆赴之,推曄督宮城軍事。陶侃命毛寶守南城,鄧嶽守西城。
  • 140.    《晉書》卷66《陶侃傳》:王導入石頭城,令取故節,侃笑曰:“蘇武節似不如是!”導有慚色,使人屏之。
  • 141.    《資治通鑑》卷94:陶侃、温嶠之討蘇峻也,移檄徵、鎮,使各引兵入援。湘州刺史益陽侯卞敦擁兵不赴,又不給軍糧,遣督護將數百人隨大軍而已,朝野莫不怪嘆。及峻平,陶侃奏敦沮軍,顧望不赴國難,請檻車收付廷尉。王導以喪亂之後,宜加寬宥,轉敦安南將軍、廣州刺史;病不赴,徵為光錄大夫、領少府。敦憂愧而卒,追贈本官,加散騎常侍,諡曰敬。
  • 142.    《資治通鑑》卷94:以平南事軍司劉胤為江州刺史。陶侃、郗鑑皆言胤非方伯才,司徒導不從。
  • 143.    陶侃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2-11-05]
  • 144.    陶侃手植雙銀杏  .邵陽日報[引用日期2022-12-06]
  • 145.    《宋史·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6-19]
  • 146.    陶侃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4-01-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