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芮

(西漢時期長沙國第一代王)

鎖定
吳芮(?-前202年) [40]  ,番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另説是餘干縣人或景德鎮浮樑縣瑤里人 [9]  )。漢朝初期諸侯王 [10]  秦漢交替時期的百越領袖、政治家、軍事家,被稱為“江西第一人傑”。 [9]  [11]  [13] 
秦朝時擔任番陽令,甚得江湖人心,號番君。秦末,聞陳勝起義,乃與英布聚百越兵數千叛秦,並以其女嫁英布,隨劉邦入關。秦滅後,被項羽封為衡山王,奉項羽密令與臨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等截殺義帝。 [26-27]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徙為長沙王,不久去世,諡為文王,其子吳臣襲位。 [39-40] 
全    名
吳芮
別    名
番(pó)君 [8] 
諡    號
文王
封    號
衡山王→長沙王
所處時代
秦末漢初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02年
繼    任
吳臣
主要成就
隨項羽滅秦,隨劉邦滅楚
最高官職
鄱陽縣令(即番縣縣令)

吳芮人物生平

吳芮任職縣令

吳芮像
吳芮像(3張)
吳芮,是秦朝時期番縣的縣令,在江湖之間深得民心,號稱“番君”。 [17] 
秦二世元年七月(前209年8月9日至9月7日期間),陳勝等人在大澤鄉起事。之後各地紛紛響應,弒殺郡縣長官而起兵,單是楚國舊地幾千人聚集成軍而起事的,就多得不計其數。 [18]  在秦朝郡縣政府長官紛紛被殺的大勢之下,身為番縣縣令的吳芮卻能成功率眾起義。 [21] 

吳芮番縣起義

越人無諸和搖,他們的祖先都是越王勾踐的後代,姓騶。秦朝吞併天下後,都被廢除王號,只稱君長,把他們生活的地方設置為閩中郡。在天下反秦的浪潮中,無諸、搖率領越人歸附了番君吳芮。 [19] 
陳勝起義時,逃亡在長江聚眾成為羣盜英布前來拜會吳芮,協同吳芮的部眾一起起義反叛秦朝,聚集起幾千人的隊伍。吳芮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英布為妻。於是吳芮率領越人起兵響應各地的反秦鬥爭。 [20-21] 

吳芮位列諸王

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芮王殿【吳芮塑像】 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芮王殿【吳芮塑像】
劉邦西征進攻南陽郡,碰上吳芮的將領梅鋗,就和他一起攻打南陽郡析邑酈縣,兩地皆被降服。 [22-23]  等到項羽分封諸侯王的時候,因吳芮率領百越士兵配合諸侯,跟着一起進入關中,所以項羽立吳芮為衡山王,建都邾縣。吳芮的將領梅鋗功勞多,被封賞食邑十萬户,賜爵為列侯 [24]  然而項羽沒有立無諸和搖為王,因此這部分越人沒有歸附項羽。 [25] 
漢元年四月(前206年5月10日至6月8日期間),諸侯王各自就國,西楚霸王項羽派遣使者,要把義帝遷徙去長沙郡的郴縣,驅趕義帝動身後,義帝身邊的大臣逐漸背叛了他。於是項羽勒令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九江王英布追殺楚義帝熊心。同年八月,英布派遣將領攻擊義帝,最終義帝被殺死於郴縣的大江之中。 [26-27] 
衡山王吳芮之後被楚王項羽侵奪土地,降格為番君。 [1]  在劉邦發兵攻打項羽時,曾經不服從項羽的越人首領無諸、搖等人就率領越人輔佐劉邦。 [25] 

吳芮受封長沙

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冕山公園【吳芮塑像】 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冕山公園【吳芮塑像】
項羽死後,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原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向漢王劉邦上奏,勸劉邦進位稱“皇帝”號。漢五年,劉邦在氾水北岸舉行儀式,正式稱帝。 [28] 
劉邦因吳芮部下梅鋗跟隨他進入關中有功,所以感激吳芮,於是封他為長沙王,建都臨湘縣 [29] 
漢五年(前202)春季正月,劉邦下詔説:“原衡山王吳芮與兒子二人,侄子一人,從百越起兵,以輔助諸侯,誅滅暴秦,立有大功,諸侯擁立他為王。後來被項羽侵奪其土地,降稱為番君。現在以長沙郡、豫章郡、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等地為他的封地,立番君吳芮為長沙王。” [1] 
漢五年二月乙未日(前202年3月1日) [16]  ,劉邦正式冊立吳芮為長沙王,以長沙、豫章二郡及將趙佗據有的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封給長沙王吳芮 [1]  [14]  ,至公元前196年才承認趙佗對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的統治。 [2] 
漢五年(前202年)七月,吳芮去世,累計在位長沙王約六個月,諡號“文王”。同年八月,其子吳臣繼任為長沙王。 [15] 

吳芮人物評價

【吳芮畫像】取自滕王閣人傑圖 【吳芮畫像】取自滕王閣人傑圖
漢高祖劉邦:“長沙王忠,其定著令。” [3] 
漢·班固漢書》:“昔高祖定天下,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張耳、吳芮、彭越黥布臧荼盧綰與兩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鹹得裂土,南面稱孤。見疑強大,懷不自安,事窮勢迫,卒謀叛逆,終於滅亡。張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國。唯吳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傳號五世,以無嗣絕,慶流支庶。有以矣夫,著於甲令而稱忠也!” [3] 
南宋學者王十朋曾到餘干縣社庚鄉鄧墩村五彩山吳芮故居憑弔,寫了一首《遊五彩山》的詩,被收錄在餘干《吳氏宗譜》裏。詩云:“吳芮當年生此山,此山彩色錦官城。如今不愛繁華地,松林森森一青青。吳芮初為番邑令,深得民心尊‘番君’”。
宋人華鎮路經鄱陽,特地到“番君廟”緬懷吳芮吟詠道:“秦吏方搖毒,君王獨得名。國雖為地小,忠亦自天成。秘殿似容悴,立堂草木榮。興亡何足道,青竹有嘉聲。”
清才子蔣士銓在鄱陽十八坊毛家巷憑弔“番君廟”(吳芮廟),寫了一首長篇七言古詩敍述吳芮的一生:“漢定天下封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稱忠只一長沙王,生都臨湘死廟食。暴虐當時苦秦政,獨有番君重民命。撫字能仁殺賤勇,漢家名將秦時令。婚姻早識驪山徒,擇婿忍教孫賢……丈夫功業立天下,生王死神寧苟且?江湖民心亦易得,在爾鄱陽後來者。”

吳芮史料記載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上》《高帝紀下》《異姓諸侯王表》《地理志》《陳勝項籍傳》《韓彭英盧吳傳》《西南夷兩粵朝鮮傳 [31] 
[東漢]荀悦·【漢紀】:《高祖皇帝紀卷第一》《高祖皇帝紀卷第二》 [32]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八·秦紀三》《卷九·漢紀一》 [33] 
[南宋]袁樞·【通鑑紀事本末】:《卷一:豪桀亡秦》《卷二:高帝滅楚》 [34] 

吳芮軼事典故

吳芮吳王后裔

據鄱陽雞峯《吳氏宗譜》記載,周武王克殷商後,追封“吳泰伯”為“吳國伯”,賜吳姓。泰伯無嗣,仲雍承兄爵,傳到十九世時,壽夢立吳國,傳幾世後,夫差破國。夫差之子友逃亡楚地,傳了七世均功業無聞,直到第八世吳申(字裕)才做了楚考烈王司馬,後來吳申因諫得罪,被謫鄱陽,申的兒子吳芮就出生於鄱陽。 [5-6] 

吳芮修建古城

青陽縣,是長沙郡下屬縣城,其城為吳芮建造。
見於《水經注·卷三十八》:“漢書鄒陽傳曰:越水長沙,還舟青陽。注:張晏曰:青陽,地名也。蘇林曰:青陽,長沙縣也。漢高祖五年,以封吳芮為長沙王,是城即芮築也。” [37] 

吳芮曾被盜墓

郭頒的《魏晉世語》記載了一則逸聞,在三國時期魏文帝黃初末年,東吳人發掘吳芮的墓地,拿走石磚(一説取走木材)在臨湘縣建立孫堅的廟宇,看見吳芮的容貌和衣服還都和生前一樣,沒有腐朽。東吳被滅之後,挖墓人在壽春見到南蠻校尉吳綱,問:“你的相貌怎麼好像長沙王吳芮呢?不過你稍微矮小一些。”吳綱很是震驚,説:“長沙王是我家先祖啊,你怎麼能見過他?”那人説了原由,吳綱問:“重新安葬好了嗎?”那人回答:“當即改葬了。”從吳芮去世到被盜墓,過了四百多年,到盜墓者見到吳綱又過了四十多年,吳綱是吳芮的十六世孫。 [36]  [38] 

吳芮親屬成員

兒子:吳臣繼任為第二代長沙王,諡號“成王”。
孫子:吳回繼任為第三代長沙王,諡號“哀王”。
曾孫:吳右繼任為第四代長沙王,諡號“共王”。
玄孫:吳著(也作“吳差”),吳右之子,繼任為第五代長沙王,去世後因沒有子嗣,長沙王國被撤除。 [4] 

吳芮後世紀念

吳芮廟堂

芮王殿 芮王殿
歷朝歷代,鄱陽縣都為吳芮修建了番君廟。據《江西通志》卷一〇九載:“吳文王廟在鄱陽毛家巷,祀漢長沙王吳芮,祠在州治內,宋知饒州范仲淹遷治西。”公元1913年,元代朝廷感吳芮功德,為番君廟立碑,由翰林學士明善撰文,中書舍人高日方篆額,趙孟頫書帖冊。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夏天,岳飛奉詔去杭州臨安,從九江過鄱陽,特地到鄱陽毛家巷番君廟憑弔吳芮。岳飛在吳芮的神像前感慨題楹聯:“機關不露雲垂地,心境無遐月在天。”
餘干縣鄧墩馬橋(今社庚鄉)有五彩峯,傳説吳芮出生時,龍山有五彩祥雲,故名,建有芮王殿。

吳芮吳芮祠

吳芮祠 吳芮祠
吳芮祠,位於鄱陽縣城東湖上,紀念的是江西曆史上第一位人傑、鄱陽首任縣令、長沙王吳芮。為了防禦外患,庇佑民生,百姓們在這位縣令的帶領下築郭7華里,最初的縣城輪廓在一鍬一鎬中塵埃落定。 [7] 

吳芮人物墓葬

吳芮墓 吳芮墓
吳芮墓,位於婺源城西四十八公里的鎮頭鎮冷水亭村西南角的雞山上。雞山上並列有三座土堆,即王墓所在。封土堆宛如岡巒兀起,封土間距約百米。一墓前立碑石二方,一方為“雍正十一年歲癸丑孟冬月吉立”,中刻“延陵郡三十世祖漢長沙王諱芮溢文吳公墓”字樣;一方為“乾隆二十八年秋月”所立,上刻“漢初吳文王芮墓”字樣。該墓室前有封門石,左右方石加固,周圍為青石羅砌。 [35] 
吳芮的衣冠冢有多處,位於雞山上的吳芮墓是其衣冠冢之一。 [12] 
參考資料
  • 1.    班固·《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五年春正月,詔曰:“故衡山王吳芮與子二人、兄子一人,從百粵之兵,以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諸侯立以為王。項羽侵奪之地,謂之番君。其以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為長沙王。”
  • 2.    班固·《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十一年五月,詔曰:“粵人之俗,好相攻擊,前時秦徙中縣之民南方三郡,使與百粵雜處。會天下誅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長治之,甚有文理,中縣人以故不耗減,粵人相攻擊之俗益止,俱賴其力。今立它為南粵王。”使陸賈即授璽綬。它稽首稱臣。
  • 3.    漢書●韓彭英盧吳傳  .國學原典[引用日期2013-11-29]
  • 4.    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子成王臣嗣。薨,子哀王回嗣。薨,子共王右嗣。薨,子靖王差嗣。孝文後七年薨,無子,國除。初,文王芮,高祖賢之,制詔御史:“長沙王忠,其定著令。”至孝惠、高後時,封芮庶子二人為列侯,傳國數世絕。
  • 5.    千年古鎮鄱陽鎮,風華正茂正當時  .鄱陽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1-30]
  • 6.    雞峯尖下探吳風  .鄱陽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1-30]
  • 7.    鄱陽勝事“文”難比  .鄱陽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1-30]
  • 8.    史記·高祖本紀  .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引用日期2022-04-19]
  • 9.    繆鴻孺,殷劍主編;喻琍貞,劉相軍副主編.江西名人名勝旅遊[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12.11.第158頁
  • 10.    張文達編.中國軍事人物辭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08.第244頁第245頁
  • 11.    祝國華著.尋蹤覓跡,歷史雲煙深處的江西名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05.第20頁
  • 12.    長沙王吳芮  .婺源縣人民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引用日期2023-05-31]
  • 13.    他是江西曆史上首個被封王的人,被稱為“江西第一人傑”-江南都市網  .江南都市網[引用日期2023-06-26]
  • 14.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十二》:詔曰:“南武侯織,亦粵之世也,立以為南海王。”〔文穎曰:高祖五年,以象郡、桂林、南海、長沙立吳芮為長沙王。象郡、桂林、南海屬尉佗;佗未降,遙奪以封芮耳。後佗降漢,十一年,更立佗為南越王。自此王三郡,芮惟得長沙、桂陽耳。今封織南海王,復遙奪佗一郡,織未得王之。〕
  • 15.    司馬遷·《史記·卷十六·秦楚之際月表第四》:(漢五年七月)六,薨,諡文王。(漢五年八月)長沙成王臣始,芮子。
  • 16.    司馬遷·《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長沙】(漢五年)二月乙未,初王文王吳芮元年。
  • 17.    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吳芮,秦時番陽令也,甚得江湖間民心,號曰番君。
  • 18.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乃以吳叔為假王,監諸將以西擊滎陽。令陳人武臣、張耳、陳餘徇趙地,令汝陰人鄧宗徇九江郡。當此時,楚兵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
  • 19.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一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閩越王無諸及越王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姓騶氏。秦已並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及諸侯畔秦,無諸、搖率越歸鄱陽令吳芮,所謂鄱君者也,從諸侯滅秦。
  • 20.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一·黥布列傳第三十一》:陳勝之起也,布乃見番君,與其眾叛秦,聚兵數千人。番君以其女妻之。
  • 21.    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天下之初叛秦也,黥布歸芮,芮妻之,因率越人舉兵以應諸侯。
  • 22.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還攻胡陽,遇番君別將梅鋗,與皆,降析、酈。
  • 23.    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沛公攻南陽,乃遇芮之將梅鋗,與偕攻析、酈,降之。
  • 24.    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及項羽相王,以芮率百越佐諸侯,從入關,故立芮為衡山王,都邾。其將梅鋗功多,封十萬户,為列侯。
  • 25.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一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當是之時,項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漢擊項籍,無諸、搖率越人佐漢。
  • 26.    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漢之元年四月,諸侯罷戲下,各就國。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其羣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
  • 27.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一·黥布列傳第三十一》:漢元年四月,諸侯皆罷戲下,各就國。項氏立懷王為義帝,徙都長沙,乃陰令九江王布等行擊之。其八月,布使將擊義帝,追殺之郴縣。
  • 28.    班固·《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於是諸侯上疏曰:“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時,秦為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於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又加惠於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擬,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漢王曰:“寡人聞帝者賢者有也,虛言亡實之名,非所取也。今諸侯王皆推高寡人,將何以處之哉?”諸侯王皆曰:“大王起於細微,滅亂秦,威動海內。又以闢陋之地,自漢中行威德,誅不義,立有功,平定海內,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實宜,願大王以幸天下。”漢王曰:“諸侯王幸以為便於天下之民,則可矣。”於是諸侯王及太尉長安侯臣綰等三百人,與博士稷嗣君叔孫通謹擇良日二月甲午,上尊號。漢王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
  • 29.    班固·《漢書·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項籍死,上以鋗有功,從入武關,故德芮,徙為長沙王,都臨湘。
  • 30.    (西漢)司馬遷著《史記》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01]
  • 31.    (東漢)班固編撰(唐)顏師古注《漢書》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01]
  • 32.    (東漢)荀悦著《前漢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01]
  • 33.    (北宋)司馬光撰(南宋)胡三省注《資治通鑑》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01]
  • 34.    (南宋)袁樞著《通鑑紀事本末》  .識典古籍[引用日期2024-02-01]
  • 35.    三百年煙火訴説吳芮墓  .上饒新聞網[引用日期2024-02-01]
  • 36.    酈道元·《水經注·卷三十八》:郭頒《世語》雲:“魏黃初末,吳人發芮冢,取木,於縣立孫堅廟,見芮屍,容貌衣服並如故。”吳平後,與發冢人於壽春見南蠻校尉吳綱,曰:“君形貌何類長沙王吳芮乎?但君微短耳。”綱瞿然曰:“是先祖也。”自芮卒至冢發四百年,至見綱又四十餘年矣。
  • 37.    (北魏) 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 京:中華書局,2013年1月:第854頁
  • 38.    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遣長史吳綱將小子靚至吳請救。【世語曰:黃初末,吳人髮長沙王吳芮冢,以其磚於臨湘為孫堅立廟。芮容貌如生,衣服不朽。後豫發者見吳綱曰:“君何類長沙王吳芮,但微短耳。”綱瞿然曰:“是先祖也,君何由見之?”見者言所由,綱曰:“更葬否?”答曰:“即更葬矣。”自芮之卒年至冢發,四百餘年,綱,芮之十六世孫矣。】
  • 39.    段國超、丁德科 主編.《史記人物大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11月第1版:第930頁
  • 40.    倉修良 主編.《史記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21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