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弧後盆地

鎖定
弧後盆地是指島弧靠大陸一側的深海盆地。又稱邊緣盆地。水深約2000~5000米。與海溝、島弧組成溝弧盆系。弧後盆地在世界許多大洋邊緣均有分佈,以西太平洋邊緣的最為典型。
中文名
弧後盆地
外文名
The edge of the basin
又    稱
邊緣盆地
分    佈
世界許多大洋邊緣均有分佈

弧後盆地定義簡介

弧後盆地又稱邊緣盆地,是板塊消減俯衝帶的火山弧後方(陸側)與大陸之間的深海盆地,一般是由弧後擴張形成的。水深約2000~5000米。與海溝、島弧組成溝弧盆系。弧後盆地在世界許多大洋邊緣均有分佈,以西太平洋邊緣的最為典型。

弧後盆地分類及特徵

按地質和地球物理特徵,可將弧後盆地分為4種成因類型。
①邊緣海盆地及弧間盆地。由於弧後微型擴張,一個火山島弧與大陸分裂,形成以洋殼為底的海盆,稱為邊緣海盆地;一個火山島弧經向分為兩個火山弧,中間的洋殼盆地稱為弧間盆地。前者以我國南海和太和盆地為代表;後者以西南太平洋湯加-克馬德克島弧後的拉島海盆為代表。
前陸盆地。在大陸型地殼上,屬於陸緣延伸部分,具擠壓特徵的弧後盆地。以台灣海峽為代表。該盆地的基底岩石由前寒武紀古生代和早中生代變質岩和海相碎屑沉積所構成。上部蓋層白堊紀早第三紀淺海相、濱海相和陸相以及晚第三紀第四紀海相和陸相沉積所組成。
位於台灣山脈東部的變質移置地體於晚第三紀末遷移並增生於台灣山麓地帶上,並在西部台灣山脈雪山山脈產生指向西的推覆構造,從而使得原先的邊緣海盆地受擠壓剪切而轉化為西部台灣海岸平原和台灣海峽的前陸盆地。前陸盆地一側發育起來的推覆構造是 A型俯衝(見俯衝作用)的一種標誌。在此過程中通過重疊的斷層而使地層增厚,並又被褶皺前陸盆地常有油氣生成和儲集。
③弧後轉換斷層盆地。弧後沿轉換斷層走向水平運動形成的盆地。以北美加利福尼亞灣為代表,其中以濁流沉積淺海相沉積為特徵,發育有3種類型地殼,即大陸型、過渡型和大洋型地殼
④弧後硅鋁層裂陷盆地。弧後大陸岩石圈下的地幔物質上拱和弧後微型擴張作用而形成的拉張型盆地。它以中國東部弧後盆地為代表,包括松遼盆地、下遼河盆地、渤海盆地、華北盆地、蘇北和南黃海盆地。這些盆地以具有陸殼結構和高熱流為特徵,往往以生長斷層為邊界相間發生地塹箕狀構造地壘,顯示其拉張的特點。 [1] 

弧後盆地成因

板塊構造理論認為,由於板塊間的俯衝作用島弧裂離大陸或島弧本身分裂而形成弧後盆地。弧後硅鋁層上的裂陷盆地、邊緣海盆地及弧間盆地等就是這種弧後擴張的產物。前陸盆地則是原先的邊緣海盆地因受後期擠壓而轉化成為擠壓性盆地。另外,弧後的剪切應力作用則可形成加利福尼亞型的弧後轉換斷層盆地。
關於弧後擴張的動力機制,尚有不同見解。一些學者認為板塊俯衝引起熱地幔主動地底闢上湧,或引起次一級的地幔上升流,可成為弧後擴張的動力。另一些學者注意到太平洋東緣的俯衝作用並未形成邊緣盆地俯衝帶的存在還不是弧後擴張的充分條件。他們認為弧後擴張可能與上覆板塊和俯衝板塊之間耦合不緊密有關。
參考資料
  • 1.    M.塔爾沃尼等編,郭令智等譯校:《島弧、海溝和弧後盆地》,海洋出版社,北京,1984。(M.Talwani,W.C.Pitman Ⅲ,eds, Islands, Deep Sea Trenches and Back-Arc Basi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Washington, D.C.,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