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辭源

(古漢語專門工具書)

鎖定
《辭源》是一部古漢語專門工具書,始編於1908年,續編於1931年。原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應用技術相關條目,有一定百科全書性質;第二版後刪去,成為專門語文工具書,1915年由商務印書館初版。《辭源》(第三版)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
中文名
辭源 [1-5] 
作    者
何九盈
董琨
王寧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出版時間
2015年10月(第三版) [2]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14240(第三版) [2] 
類    別
古漢語專門工具書
始編日期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
續編日期
1931年

辭源成書過程

《辭源》是中國近代第一部大規模的語文詞書。1908年啓動了《辭源》編纂工作,並於1915年出版了中國第一部現代辭書。 [5] 
1931年出版《辭源》續編。1939年出版《辭源》正續篇合訂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修訂,至1983年出版了修訂本。發行者:上海北河南路北首寶山路商務印書館。

辭源內容説明

《辭源》 《辭源》
《辭源》是一部語文性辭典。收錄內容一般止於1840年以前的古代漢語、一般詞語、常用詞語、成語、典故等,兼收各種術語、人名、地名、書名、文物、典章制度。單字12890個(1979年版),複詞84134條(1979年版)。
全書依十二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214部首為次序排列,同部首的按筆畫多少為序。單字條由字頭、漢語拼音、注音字母、廣韻反切、聲鈕、釋義、書證等組成。一字多音的分別注音,用“1、2、3……”表示,多義的單字或複詞則用“(一)、(二)、(三)……”分項。
修訂版《辭源》以舊有的字書,韻書,類書為基礎,吸收了現代詞書的特點,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是一部綜合性,實用性極強的百科式大型工具書。全書共四冊,收詞近十萬條,綜計解説約一千二百萬字,幾乎超出了《資治通鑑》一倍。
修訂版《辭源》的內容豐富,極為充實廣博。除大量的字詞釋義上,對於藝文,故實,曲章,制度,人名,地名,書名以及天文星象,醫術,技術,花鳥蟲魚等也兼收幷蓄,融詞彙,百科於一爐,既體現了工具性和知識性,又兼顧了可讀性。修訂版《辭源》歷經幾代專家學者的修訂,改善體例,糾謬補缺,內容更為準確精到,查用更為容易便捷,極具權威性。全書由國內最負盛名,最具實力的商務印書館承擔校審,工作上精益求精,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書的準確程度和權威性。

辭源編纂特色

辭源總論

《辭源》依十二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214部首為次序排列,同部首的按筆畫多少為序。單字條由字頭、漢語拼音、注音字母、廣韻反切、聲鈕、釋義、書證等組成。它是以詞語形式儲存古代典籍中傳統文化知識的中國式現代辭書,也是閲讀古代傳世文獻的工具書。其價值獨特,其他辭書可以比它大、比它新,但無法取代它。 [4] 

辭源特點

全書用繁體字,專於求本、重在溯源。釋義簡明、用淺近的文言。

辭源功用

專供閲讀古籍、解決關於語詞典故和有關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識性的疑難。

辭源索引

每冊書前有該冊收字、詞的部首索引和檢字表,每冊書後有該冊收字、詞的“四角號碼索引”,第四冊後有“單字漢語拼音索引”。

辭源附錄

書後有《繁體字對照表》、《新舊字形對照表》及《歷代建元表》。

辭源書籍目錄

辭源上冊

第三版前言
辭源:通往傳統文化的橋樑
第一版
辭源説略
辭源續編説例
第二版
出版説明
重排版出版説明
第三版體例
部首目錄
難檢字表
正文

辭源下冊

部首目錄
難檢字表
正文
附錄
説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
漢語拼音方案
上古三十韻部
廣韻四十一聲類
廣韻二百零六韻韻目
一百零六韻常用字表
歷代建元表
中國曆代度量衡制演變簡表
索引
單字四角號碼索引
單字漢語拼音索引 [2] 

辭源編校人員

(以筆畫為序排列)
方毅
方寶夏
方寶觀
王存
王復
王藴章
杜亞泉
杜就田
吳繼杲
孟森
周之彥
周錫三
胡君復
高鳳謙
徐珂
徐銑
馬雲駿
馬雲鵬
孫信
孫毓修
夏際唐
陸爾奎(主任)
陸嗣章
*
*
淩昌煥
郭秉文
陳容
*
*
陳承澤
莊俞
張元濟
張世鎏
陶保霖
黃士恆
黃士復
傅運森
楊敦頤
趙震
廖駪
壽孝天
臧勵晟
臧勵龢
蔣維喬
蔡文森
樊炳清
駱師會
錢智修
謝觀
謝壽昌
謝恩灝
鄺富灼
顧實
《辭源》初版:主任陸爾奎,主要編校人員有高鳳謙方毅杜亞泉、孫毓珍、張元濟傅運森蔣維喬莊俞孟森顧實、殷惟和、劉秉麟謝觀等,前後參加者五十多人。 [1] 

辭源修訂歷史

辭源綜述

以1949年為界,社會上一般把解放前的《辭源》初版、續編和《辭源》正續編合訂本等稱為老《辭源》,而稱1979年至1983年出齊的四卷本《辭源》修訂本為新《辭源》。1979年版稱之為《辭源》修訂本,是以之區別於1964年曾出版過一冊的《辭源》修訂稿本。 [1] 

辭源第一版

初版
《辭源》編纂於清末,完成於1915年。1906年,商務印書館成立辭典部,1908年《辭源》開始編纂。1915年9月一版一次印刷。10月,初版發行。 [1] 
這是《辭源》的初版,也叫《辭源》正編。全書字詞並重。共收一萬多單字,辭目十萬餘條,按二百一十四部首排列,四百萬字,凡三千零九十四頁。 [1] 
《辭源》初版是中國第一部以語詞為主兼及百科的綜合性新型辭書,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部大型漢語語文工具書。收詞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正文以單字為排列依據,將複詞附於單字下的排列方式。這種排列方式,創立了中國近現代大型辭書編纂的基本模式。 [1] 
續編
1922年,方毅傅運森擔任國文字典委員會主任,主持《辭源》續編工作。主要是增補新名詞。1931年12月,《辭源·續編》出版。主任編輯方毅、傅運森,主要編校人員有方賓夏、何元等二十六人。 [1] 
《辭源續編》 《辭源續編》
《續編》既是獨立的一本書,也是和1915年版互為補充的一本書。《續編》即可單獨成書,也可與正編合二為一,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的增補,沒有與正編完全融合,不是一次完整的修訂。《續編》雖是一個獨立的版次,但是續編、補編性質,到了1937年,還是用的民國四年初版。 [1] 
正編分上下兩冊,《續編》一冊,合在一起,全三冊。這種版本的合訂本,是三十年代常見的一個版本。 [1] 
1937年初,設置“《辭源》增訂處”,制定《增訂辭源工作計劃》,開始全面增訂《辭源》。傅運森主持。全書加新式標點。王君復、周雲青周建人馮賓符楊蔭深、華國章等十餘人蔘加。同年,開始《辭源》正、續編合訂本工作,傅運森主持。 [1] 
1939年6月,《辭源》正、續編合訂本在香港出版,全四冊。全書收單字11204個,複詞87790個,合計詞目98994條,約700萬字。卷首有部首目錄、筆畫檢字。採用了新式標點,卷末有四角號碼索引等附件,查檢較為方便。 [1] 
1947年8月,籌編《辭源》簡編,專供一般讀者使用。壓縮篇幅為全書的三分之一,單字一萬餘條全部保留,複詞詞語也保留一萬餘條,其中新名詞佔十分之二,舊名詞佔十分之八,至於官名、書名、人名、地名刪削最嚴,引例加註篇名。1949年,《辭源》簡編出版。後改名《辭源改編本》,1951年2月初版,後也多次重印。 [1] 
據統計,1949年前,《辭源》初版、合訂本等共印行四百萬冊。 [1] 

辭源第二版

1964年《辭源》第一分冊(徵求意見稿) 1964年《辭源》第一分冊(徵求意見稿)
1958年,《辭源》修訂工作開始。由於與《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的分工,《辭源》由綜合性百科辭書,修訂為一部大型的古漢語辭書。商務印書館設置了“辭源組”,吳澤炎任組長,還有趙守儼周雲青劉葉秋吳玉如張子厚、王庚齡、陳丙炎等。 [1]  1964年,《辭源》修訂稿第一分冊(徵求意見稿)出版。 [1] 
1965年,修訂稿第二分冊完成一半,第三、四分冊完成初步加工,由於文革停了下來,沒有出齊。但這次修訂,體例、宗旨和編纂方針、讀者對象等的改變,對《辭源》影響重大。 [1] 
1975年夏,《辭源》修訂工作再次列入了國家辭書出版規劃。中央指定由廣東、廣西、河南、湖南四省(區)分別成立修訂機構,和商務印書館《辭源》編輯部共同修訂工作。繼承1958年分工,《辭源》仍為閲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 [1] 
1977年,確定了《辭源》修訂的方案。廣泛收集古代漢語中常見的詞語。刪《辭源》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應用技術的詞語。收詞止於鴉片戰爭(1840年),單字下注漢語拼音和注音字母,並加註《廣韻》的反切,標出聲紐。《廣韻》未收的字,採用《集韻》或其他韻書、字書的反切。附四角號碼索引和漢語拼音索引。 [1] 
《辭源》
《辭源》(3張)
1979年9月,《辭源》修訂本修訂初稿全部完成。國慶三十週年獻禮書——《辭源》第一分冊出版,印20萬冊。1983年,《辭源》修訂本第四分冊出版,修訂本全部完成出版,全書共四冊,3620頁,共收單字12890個,複詞84134條,總計97024條,總字數1200萬字。 [1] 
以後,1988年,《辭源》修訂本(1-4)合訂本出版,1989年重印。授權台灣遠流出版公司在台灣印行《辭源》修訂本。1990年,《辭源》修訂本兩卷本出版。1990年,《辭源》(特精裝合訂本)出版。 [1] 

辭源第三版

1999年,醖釀《辭源》新一次修訂。2006年,商務印書館“啓動《辭源》再修訂的報告”,得到中國出版集團的批覆。《辭源》修訂工作分兩步走:第一步,重排《辭源》修訂本,對硬傷進行挖改。第二步,展開修訂工作。2009年,出版了《辭源》建國六十週年紀念版。 [1-2] 
2013年10月《辭源》第三版修訂工作完成。
2015年10月《辭源》第三版出版。網絡版、優盤版同步出版。
中國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辭書《辭源》經過8年修訂,在誕生百年之際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第三版,並在全球同步首發。《辭源》作為一部兼收古漢語普通詞語和百科詞語的大型綜合性辭書,在內容、註釋、體例、編排、檢索等方面為中國現代辭書的編纂開創了科學範式。 [3]  《辭源》第三版吸收了語言學、文獻學、辭書學研究的新成果,進一步提升了這部大型辭書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貯存功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和知識庫。
《辭源》第三版全書收入字頭14210個、複詞92646個、插圖1000餘幅,全書1200萬字,共有4767頁,分上下兩冊。其中新增字頭1302個,新增複詞8512個,補充文化與名物相應的插圖618幅。 [4] 
《辭源》自1915年問世已有一百年曆史,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現代闡釋和現代文化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功績。1958年根據國家辭書出版分工,啓動《辭源》修訂,1976年正式修訂,吳澤炎、劉葉秋、黃秋耘任總編纂。2007年,商務印書館再次啓動《辭源》修訂。此次修訂主要包括整理字形、考訂注音、增補辭目、改進釋義、優化書證、溝通系統、增補插圖、完善體例、科學建檔等9個方面。
《辭源》第三版在港澳台地區和美國法國日本韓國老撾等國家同步上市,將為海外華人和國際友人深入瞭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積極作用。紙質版出版同時,網絡版和優盤版也同步推出。 [3] 

辭源社會評價

吳澤炎:“《辭源》是一輩人接一輩人的事業。” [5]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這是一種胸懷家國的文化自覺。張元濟,主持商務印書館期間,頗有遠見地創立字典部,毅然投入“商務”1/4的資本編纂《辭源》,並親自參與編寫,只因為他深知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前,中國人不能只有一本康熙字典,需要“開啓民智,昌明教育”方能迎來光明時代。陸爾奎,第一版《辭源》的主編,2000多個日夜,羅書十餘萬卷,積累成疾,以致失明。而400萬字的《辭源》,融舊學新知於一爐,使中國傳統文化在劇烈的文化碰撞、複雜的制度變革和徹底的社會轉型中,得以傳承復興、發揚光大。1931年時,該辭書就已行銷數十萬冊,成為當時全國小學教師以上水平的知識分子的常備案頭辭書。這也是一種守正開拓的創新精神。傳統文化要煥發新的生命,需要找到新方法。《辭源》在編纂方法、編寫體例方面創造了全新格局,對後世的辭書編纂與文化創新具有重大示範作用,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現代辭書史上的一座豐碑。儘管如此,“商務”出版人一直明白,辭書完成之際便是新的修訂開始之時。只有不斷順應社會發展,那些永不褪色的價值才能葆有勃勃的生機。於是,我們有了第二版、第三版的《辭源》,相信今後也會有第四次的修訂,它將成為一個民族永遠的文化工程。這更是一種心甘情願的奉獻精神。1976年學貫中西的黃秋耘先生參加第二次修訂時,笑稱自己是“遁入空門”,從此青燈常伴閉門窮經。而《辭源》第二版主編吳澤炎先生堅持每天做60張卡片,最後竟積有30餘萬張卡片,書未修完,惜人已半身不遂。第三版修訂中,3位主編、22位分主編、127位學者,硬是用了1800個日夜完成上億字的校對,書證和釋義的改動量達4萬條,改動率達40%。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