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證道歌

鎖定
《證道歌》是唐代高僧永嘉玄覺禪師悟道後心得精華的文字記錄。這首詩歌凝聚了佛教智慧和人生智慧的特有風采,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全詩二百四十七句,為長篇雜言形式,語言文字通俗,闡揚佛學禪理,唐宋時廣為流傳。
作品名稱
證道歌
作品別名
永嘉證道歌
永嘉大師證道歌
作    者
永嘉玄覺禪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禪宗永嘉集
文學體裁
七言古詩

證道歌作品原文

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決定説,表真僧,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尋枝摘葉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淨五根,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怎拈得?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槃路,調古神清風自高,貌悴骨剛人不顧。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宗亦通、説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恆沙諸佛體皆同。獅子吼、無畏説,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悦。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
我師得見燃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優遊靜坐野僧家,閴寂安居實瀟灑。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着相佈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瑠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心鏡明、鑑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棄有着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舍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認賊將為子。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此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法雷擊法鼓,佈慈雲兮灑甘露;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不可毀、不可贊,體若虛空無涯岸;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默時説、説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識,順行逆行天莫測。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閒相誑惑。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勅曹溪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門元不着,一性如來體自同。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製;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説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作在心、殃在身,不須冤訴更憂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旃檀林,無雜樹,鬱密森沈獅子住;境靜林間獨自遊,飛禽走獸皆遠去。獅子兒、眾隨後,三歲便能大哮吼;若是野犴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飢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爭得瘥?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於今在。
獅子吼、無畏説,深嗟懵懂頑皮靼;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不思議、解脱力,妙用恆沙也無極;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消得;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瞭然超百億。
法中王、最高勝,恆沙如來同共證;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説,象駕崢嶸慢進途,誰見螳螂能拒轍?大象不遊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 [1] 

證道歌創作背景

唐代高僧永嘉玄覺開悟後,在曹溪見六祖惠能禪師並得到惠能禪師的印證後,開悟後的心得精華經由玄覺妹妹靜居法師整理成《證道歌》。 [2] 

證道歌作品鑑賞

證道歌整體賞析

《證道歌》全詩二百四十七句,為長篇雜言形式,文字通俗,鏗鏘有力,琅琅上口,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闡揚禪理,簡單易行,唐宋時廣為流傳。每句大部分為七字,共一千八百一十四字(一作二百六十七句一千八百一十七字),體裁為古體樂府詩,或四句或六句一解,或五十一解或五十四解,揭示其悟境之要旨。《證道歌》不僅深寓禪理,而且文采斐然,完全可以與古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媲美。
禪宗《指月錄》中曾説:“其著述傳至西竺被稱為《東土大乘論》。”將玄覺的《證道歌》喻之為印度的“大乘論”,無疑是對《證道歌》禪法、禪理的充分肯定和評價,同時也反映其影響的深遠。 [3] 

證道歌名家點評

宋·葉適《宿覺庵記》:“餘愛其拔鈔疏之煩,自立證解,淺不可測,明悟勇決,不累於生死,蓋人傑也。”“既沒六百年後,學者載之不衰。”
清·紀蔭宗統編年》卷十一:“六祖支下禪師永嘉玄覺寂。覺住温江,學者輻輳,號真覺......覺嘗著證道歌......時有梵僧,傳歸西竺,翻成梵筴,稱為東土大乘經。”
清·黃漢《甌乘補》卷八:“西竺抄為《東土大乘論》。” [3]  [4] 

證道歌作者簡介

玄覺(665—713),字明道,唐朝高僧,俗姓戴,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世稱永嘉玄覺禪師,總角出家,齠年剃髮。幼年,遍探三藏精典,於四威儀中,常冥禪觀。自築禪庵,於温州龍興寺側巖下獨居研學,後因左溪朗禪師激勵,與玄策同詣曹溪,得六祖慧能大師印可。永嘉玄覺翌日下山,乃回温州龍興寺,學者輻湊,號真覺大師。天台宗第八祖玄朗贈書招之山棲,玄覺復書辭退。先天二年(一説開元二年,或先天元年)十月十七日趺坐入寂,世壽四十九。 [3] 
參考資料
  • 1.    平實導師.人間佛教.台北:正智出版社,2013:9-35
  • 2.    悟 義.中國禪.上海:文匯出版社,2016:344
  • 3.    弘學講析.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講析.成都:巴蜀書社,2006:4
  • 4.    胡雪岡.温州學人文選·胡雪岡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