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裕華區

鎖定
裕華區,隸屬河北省石家莊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平原,石家莊市區東南部,西鄰建設大街、匯通路與橋西區接壤,東與藁城區為鄰。北以裕華路、京深高速石太鐵路為界與長安區相接,南與欒城區鹿泉區交界,總面積60.8平方千米。 [4]  截至2020年11月1日,裕華區常住人口771255人(不含石家莊高新技術開發區), [4]  截至2023年6月,裕華區下轄9個街道、1個鎮, [6]  區政府駐塔南路169號。 [4] 
2001年1月,撤銷石家莊市郊區,設立裕華區。 [1]  駐有河北科技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河北地質大學核工業第四研究設計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10] 
2019年,裕華區地區生產總值392.5億元,增長8.3%。服務業增加值350.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38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4.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9.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萬元,增長8.3%。 [4] 
中文名
裕華區
外文名
Yuhua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130108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河北省石家莊市
地理位置
石家莊市區東南部
面    積
60.8 km²
下轄地區
9個街道,1個鎮
政府駐地
塔南路169號
電話區號
0311
郵政編碼
050000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77.13 萬(截至2020年11月1日)
著名景點
空中花園
火車站
石家莊東站
車牌代碼
冀A
地區生產總值
392.5 億元(2019年)

裕華區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發現有白佛口遺址。
商朝,奴隸制國家形成後,曾在滹沱河沿岸劃分方國和邑,分封奴隸主。
西周,這一帶先屬邶(bei)國,後屬(qi)國。春秋後期,屬中山國東垣邑(在今郊區東古城)。周郝王十年(前305年),趙武靈王攻中山取東垣等城邑,遂屬趙。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滅趙,又歸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東垣縣,先屬鉅鹿郡,後劃入恆山郡。
漢高帝11年(196年),東垣縣改為真定縣,仍屬恆山郡。文帝元年(前179年),改恆山郡為常山郡,真定屬常山郡。中元五年(前145年),封常山國,元鼎三年(前114年),恢復常山郡,同年析常山郡的真定、綿蔓、肥壘、藁城封為真定國(國都在今郊區東古城)。王莽新朝(9~23年),常山郡曾改稱“井關”,真定稱“思治”。東漢元年(25年),恢復西漢地名,真定曾先後建王國與侯國,隸屬常山。永平五年(62年),常山郡建置屢經變遷。時而為國,時而為郡,真定為縣,隸屬常山郡。
三國,這一帶屬冀州常山郡真定縣轄,為魏國
西晉,屬常山郡真定縣。西晉滅亡後,中原長期處於分裂與戰亂,這一帶曾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北魏、北齊、北周領地。
隋初(581年),常山郡改為恆州,轄真定、井陘、常山等縣。開皇三年(583年),自井陘縣析出石邑縣,真定、石邑均屬恆州。大業初年(605年),常山縣併入真定縣。大業三年(607年),恆州改為恆山郡,轄真定、石邑等8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恢復恆州,後這一帶曾被大夏農民政權控制。武德四年(621年),在真定設恆州,轄真定、石邑等縣。隨後又曾在恆州置恆陽軍都府(726年),後改為恆山郡(742年)。天寶十五年(756年),恆山一度淪為安祿山偽政權,同年唐軍收復這一帶,恆山改為平山郡。至德二年(757年),又改為恆州,轄真定、石邑、獲鹿等縣。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反叛,河北被偽燕政權控制,並在恆州置恆陽軍節度使。這一帶開始淪為藩鎮割據之地。元和十五年(820年),恆州改鎮州,轄真定、石邑、獲鹿等地。
唐之後,鎮州先後稱北都、升為真定府、鎮州(923年)、恆州(944年),並一度落入契丹領地稱鎮陽(945年)。後漢,又改為鎮州,並升為真定府。後周,稱鎮州,仍轄真定、石邑、獲鹿等地。
北宋,置河北路、駐鎮州。開寶六年(973年),石邑併入獲鹿,郊區一帶始成為真定,獲鹿兩縣轄地。後鎮州復升為真定府(1048年),真定、獲鹿等縣屬真定府。靖康元年(1126年),金朝控制了河北。
金興定三年(1219年),獲鹿改為鎮寧州,不久蒙古佔領了河北大部。
元太宗元年(1229年),又將鎮寧州改為西寧州,太宗七年(1235年),廢西寧州,恢復獲鹿縣,改真定府為真定路,轄真定、獲鹿等,屬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真定路改為真定府,轄真定、獲鹿、井陘等地,隸屬北直隸。永樂年間(1403年一1425年),北直隸改為京師。
清崇德元年(1636年),開始設直隸(省)真定府。公元1723年,改為正定府
民國元年(1912年),直隸為省。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府、存道、縣。行政建制改為三級。郊區一帶為獲鹿縣正定縣所轄。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0月,建立石門市,從兩縣劃入59個村鎮歸市轄。民國三十年(1941年),將59村劃為三、四、五、六區,為市郊。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石門市解放,仍維持原區劃。12月,石門市改為石家莊市。同時石門市三、四、五、六區改為石家莊市五、六、七、八區。
1950年,將三、四、五、六區合併,原五、八區為五區,原六、七區為六區。
1953年,五、六區合併為石家莊市郊區。
1955年,郊區改稱振頭區。從1955年到1958年,又先後三次分別從獲鹿正定欒城共劃入81個村鎮屬振頭區管轄。並從振頭區劃出11個村歸市區。
1958年9月,撤銷振頭區,組建三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即衞星、紅星、東風人民公社,12月,又分別按駐地改稱簡良、廿裏鋪、兆通人民公社。同時劃出18個村歸城市人民公社。
1959年7月,在石津運河以北、滹沱河沿岸,又建立柳辛莊公社。9月,簡良人民公社駐地遷振頭,改稱振頭人民公社。
1960年5月,石家莊專區與市合併,以上四個公社轄區京廣鐵路以西劃歸橋西區。京廣鐵路以東,建設大街以西劃歸橋東區,建設大街以東劃歸長安區,郊區建制撤銷。
1961年12月,以京廣鐵路為界,重新建立東、西兩個郊區。鐵路以西為西郊區,鐵路以東為東郊區。
1965年,東、西郊合併,稱石家莊市郊區。 [5] 
2001年,撤銷石家莊市郊區,設立裕華區。 [1] 

裕華區行政區劃

裕華區區劃沿革

2001年1月,正定縣的留村鄉、二十里鋪鎮,欒城縣方村鎮的方村、南焦、南王、趙卜口、宋村、東荊壁、西荊壁、賈村、台上、位同、南慄、南位12個村和長安區的裕東、裕華路、東大街3個街道以及原郊區的槐底街道、孫村街道的孫村、塔冢2個村劃歸裕華區。
原郊區留營鄉和振頭、建國路2個街道以及西里街道的城角莊、北杜、西三教3個村劃歸橋西區,西三莊鄉、杜北鄉、大郭鎮、趙陵鋪鎮的趙一街、趙二街、趙三街、前太保、後太保、黨家莊6個村和天苑、五七路2個街道以及西里街道的北焦、高柱、柏林莊3個村劃歸新華區,南高營鎮的桃園、莊窠、柳辛莊、柳林鋪、前進、紅旗6個村和趙陵鋪鎮的陳章、柳董莊、肖家營3個村以及孫村街道的塔談、留村2個村劃歸橋東區 [1] 
2003年,孫村街道更名建通街道。
2007年,撤銷留村鄉。
2009年,裕華區宋營鎮由石家莊高新區託管。
2013年,設立裕翔街道、建華南街道。 [13] 

裕華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裕華區下轄9個街道、1個鎮:裕興街道裕強街道東苑街道建通街道槐底街道裕華路街道裕東街道裕翔街道建華南街道方村鎮 [6]  103個社區、5個村, [4]  區政府駐塔南路169號。 [4] 

裕華區地理環境

裕華區位置境域

裕華區,地處河北省中南部平原,石家莊市區東南部,西鄰建設大街、匯通路與橋西區接壤,東與藁城區為鄰。北以裕華路、京深高速石太鐵路為界與長安區相接,南與欒城區鹿泉區交界,總面積60.8平方千米。 [4] 

裕華區地質

裕華區,地質類型屬河漫灘侵蝕堆積土體結構,地表巖性以砂質黏土和黏質砂土為主。在地質構造上,裕華區自中生代燕山運動以來一直處於以下降為主的地域,在大地構造上屬冀中動陷,沉積有巨厚的第三紀和第四紀物質,其基底是巨大起伏的基岩古地貌,早在第三紀晚期就已被主要來自太行山的各種侵蝕、剝蝕物質所基本埋平而呈現出平原地貌的雛形。進入第四紀以來,在平原雛形基礎上,伴隨着平原相對於太行山的進一步下降,繼續沉積着各種侵蝕、剝蝕鬆散物質,使平原進一步平坦化,並逐漸形成現代的平原地貌景觀。 [4] 

裕華區地形地貌

裕華區地處華北平原地貌大單元,是太行山前衝洪積平原的一部分。向西遙望太行山脈,區內地勢平坦開闊,地貌類型單一,是典型的山前衝洪積平原地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地面標高62~70米,地面坡度在0.5%~1%。 [4] 

裕華區氣候

石家莊地處中緯歐亞大陸東岸,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天氣變化比較複雜,雷雨、大風、冰雹、乾旱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 [4]  年平均日照時數2736.2小時,日照率62%。太陽輻射年平均132.2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氣温12.9℃,無霜期198天。 [5] 

裕華區水文

裕華區境內無天然水系,只有人工河(民心河和環城水系)過境。 [4] 

裕華區土壤

裕華區分3個土類(褐土潮土水稻土)、6個亞類(碳酸鹽褐土、潮褐土、褐土、鹽化潮土、沼澤化潮土和潛育水稻土),11個土屬、31個土種。 [5] 

裕華區植被

裕華區,原始植被絕大部分被人為耕作活動所代替,仍殘存一些反映全區生物氣候帶特徵的自然植被類型。一、河漫灘:以草甸植被為主,有河草、蒲草、三稜草等天然植被。二、河灘低窪積水處,有蘆葦、蘆草、梭草、水葫蘆等。微凸起處部分地段還有鹼蓬叢生的濕生植被,此外有柳樹、楊樹等喬木植被。三、山前傾斜平原溝坎,有酸棗、荊條等灌木。草被有白頭翁、遠志等、部分低窪地有車前子、狼尾草等。 [5] 

裕華區自然資源

裕華區土地資源

裕華區土地總面積86259.45畝,2019年農用地面積14486.2畝。 [4] 

裕華區生物資源

裕華區生物種類多屬人工飼養、栽培。植物主要有23科300餘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油料有芝麻、花生、油菜。蔬菜主要有西紅柿、茄子、辣椒等。瓜類有西瓜、甜瓜。林木有楊類、柳類、榆、槐、泡桐,灌木有紫穗槐、荊條。果樹有蘋果、梨、桃。觀賞植物有月季、扶桑、茉莉、仙人掌及多種草木花卉。水生植物有蘆葦、藕、蒲草、水葫蘆等。野生植物較少,多生長在田間、路旁。主要有雜草、茅草。飼養的畜禽主要有豬、馬、驢、騾、牛等。水產品有魚(白鏈、鯉魚、草魚)、蝦等。 [5] 

裕華區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裕華區常住人口771255人(不含石家莊高新技術開發區)。 [17] 
2019年,裕華區總人口636481人,户數183699户,其中男性308710人,女性327771人。城鎮人口632175人。按年齡段分18歲以下142919人,18—34歲146336人,35—59歲243029人,60歲以上104197人。出生人口9991人,死亡人口1080人。
2019年,裕華區少數民族共有38個,共13535人,佔總人口的0.21%,分別是蒙古族114人,回族3801人,藏族14人,維吾爾族66人,苗族90人,彝族48人,壯族133人,布依族31人,朝鮮族194人,滿族7500人,侗族45人,瑤族25人,白族28人,土家族256人,哈尼族4人,哈薩克族1人,傣族10人,黎族12人,傈僳9人,佤族2人,備族5人,拉祜族2人,水族2人,東鄉族2人,納西族14人,景頗族2人,柯爾克孜族2人,土族10人,達斡爾族42人,仫佬組3人,羌族13人,仡佬族4人,錫伯族33人,俄羅斯族4人,鄂温克族5人,毛南族2人,京族4人,赫哲族3人。 [4] 

裕華區經濟

裕華區綜述

2019年,裕華區地區生產總值392.5億元,增長8.3%。服務業增加值350.9億元,增長9.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38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4.5億元,增長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9.2億元,增長8.2%。實際利用外資1594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萬元,增長8.3%。各類市場主體10.46萬家。“4+4”現代產業在建項目總投資607.7億元,完成投資125.28億元。 [4] 
財政
2019年,裕華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38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60億元(含上級專款),佔調整預算的95.52%。
2019年,裕華區民生支出17.84億元,佔總支出的75.25%,增長15.67%。教育投入7.51億元,增長5.18%。醫療衞生支出1.98億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貼1902萬元,補助標準提高到年人均520元,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投入3562萬元,年人均補助標準69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470萬元,保障區內60週歲以上困難老人和90週歲以上高齡老人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投入4300萬元用於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管網改造、供暖維修、黨建示範點的提升改造。投入15000萬元用於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環境綜合整治、街巷道路維修、園林綠化提升,道路灑水降塵、垃圾清運等美化城區工作。
2019年,裕華區爭取可用財力9.82億元。盤活存量資金.4596萬元。將2784萬元政府存量債務化解完畢。 [4] 

裕華區第一產業

種植業
2019年,裕華區糧食播種面積115.6公頃,總產量759.9噸,其中冬小麥播種面積59公頃,總產量359.9噸;夏玉米播種面積54.6公頃,總產量352噸;甘薯播種面積2公頃,總產量48噸。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53.91公頃。蔬菜播種面積385.05畝,總產量1046.75噸,主要種植品種為西紅柿、黃瓜、大白菜。設施農業佔地面積100.05畝,設施個數30個,共抽查檢測蔬菜樣品505個,合格率100%。
農業機械
2019年,裕華區農業機械總動力1441千瓦,機耕面積59公頃,機播面積113.6公頃,機收面積112.6公頃。機械化秸秤直接還田率97%以上。 [4] 

裕華區第二產業

2019年,裕華區省、市重點項目13個。其中3個續建項目順利施工。1—9月全區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2.5%。總產值增長3.7%。民營企業營業收入390.28億元,增長5.12%。利潤33.74億元,增長5.42%。上繳税金23.44億元,增長13.41%。 [4] 

裕華區第三產業

税務
2019年,裕華區共組織收入174.83億.元、其中税收84.55億.元、增收4267萬元,增長0.51%。公共預算收入37.87億元,增收2.68億元,增長7.63%。非税收收入90.28億元,其中社會保險金收入54.8億元,非税收入35.09億元,其他收入0.39億元。
服務業
2019年前三季度,裕華區服務業增加值208.9億元,增長9.4%。共引進省外資金71.92億元,新簽約項目103項,擬引資203.51億元。 [4] 

裕華區交通運輸

裕華區政治

現任領導
區委書記
張東凱
區長
劉禹
截至2023年12月 [8-9] 

裕華區社會事業

裕華區教育事業

截至2019年,裕華區中小學教職工共有3125人,其中,幼兒教職工77人、小學教職工1595人、中學教職工1453人、專任教師3100人。中小學學校57所,在校學生73325人。其中小學47所(含民辦5所),在校學生51042人。中學10所(含民辦3所),在校學生22283人。幼兒園74所(含民辦),在園幼兒18800名,擁有教職工2555名,專任教師1338名,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 [4] 
教師隊伍建設
2019年,公開招聘教師80人。選聘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2019屆免費師範畢業生20人,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招聘勞務派遣教師230名(其中小學200名、幼兒園30名)。完成全區439名教師的崗位晉升,2名教師獲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任職資格,53名教師獲高級教師任職資格,76名教師獲中小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77名教師獲中小學二級教師任職資格。開展25期不同形式的教師、校長和教育行政幹部培訓,培訓人數2000餘人。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省特級教師18名,省級名師7名,省級骨幹教師21名,市級名師104名,市級骨幹教師249名,區級骨幹教師462名,區級名師226名。 [4] 
義務教育
2019年,裕華區小學一年級新生9920人,司比增長721人;初中一年級新生5910人。大班額總數124個,學區管理制試點校21所,課後服務人數2.4萬餘人。
學前教育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幼兒園74所(含民辦),在園幼兒18800名,擁有教職工2555名,專任教師1338名,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
2019年,裕華區新增4所市級普惠性幼兒園,全區市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20所,6000餘名幼兒享受每人每年2500元或3000元的補貼。
特殊教育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公辦、民辦特教學校各1所。3所融合教育試點(園)校。義務教育殘疾兒童人數共223人,222人已通過普校隨班就讀、特教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形式安置入學,入學率99.5%,1人應家長要求緩入學一年。 [4] 

裕華區科學技術

2019年,裕華區國家、省、市科技創新發展立項20項,重點科技計劃項目20項,爭取國家、省、市各類科技扶持資金3384萬元,有80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省專家評審,科技小巨人企業從22家增加到3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從670家增加到735家。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省級孵化器2家,市級孵化器1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21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8家,佔全市28%,省級7家。
2019年,裕華區共落實科技項目、企業及創新平台等獎補扶持資金401萬元。高新技術企業從2018年的97家擬增長到117家(20家已獲得證書編號),科技小巨人企業從22家增加到3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從670家增加到735家,全市增速領先。
2019年,市眾創空間績效考評中,全區6家眾創空間獲得優秀,佔全市26%。新認定省級孵化器1家,市級孵化器1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市級眾創空間3家。 [4] 

裕華區文體事業

國家三級圖書館:裕華區圖書閲覽中心。 [7]  國家一級文化館:石家莊市裕華區文化館。 [26] 
2019年,裕華區安裝252條健身路徑。區老年體協、太極拳協會、書畫攝影協會等協會擁有會員2500餘人,各類羣眾文體隊伍600餘支,健身隊伍300餘支,文藝骨幹7000餘人。已有28萬餘人蔘與冰雪運動,覆蓋率47%。
2019年,裕華區創作詩歌作品20餘首、微視頻作品12個、書畫、攝影作品170餘幅。舉辦文藝演出240餘場。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在冊文化市場經營單位共有219家。 [4] 

裕華區醫療衞生

2019年,裕華區常住人口56萬餘人,流動人口5.1萬餘人,已婚育齡婦女7.8萬餘人。全區出生上報人口3252人,人口出生率為8.07%,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9.1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9.13。
截至2019年,裕華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523家(含駐區機構),其中,醫院34家,門診部17家,診所378家,醫務室25家,村衞生所23家,鄉鎮衞生院1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9家,社區衞生服務站33家,急救中心1家,醫學檢驗實驗室1家,婦幼機構1家。衞生技術人員10007人,其中執業醫師4457人,執業助理醫師645人,註冊護士4867人,鄉村醫生38人。
2019年,裕華區共核實、修正各類數據8418條,其中核查出生信息5012條、死亡信息3406條。出生3252人,其中一孩1365人,二孩1811人,多孩76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9.13,符合政策生育率99.17%。 [4] 

裕華區社會保障

住房保障
2019年,裕華區公共保障住房在保家庭共10276户,其中公租房8399户(實物配租7075户,未配租1324户),廉租房1877户(實物配租1732户,租賃補貼145户),發放租賃補貼53萬元,共分配公租住房1253套,廉租住房32套。2019年全區廉租房新增41户,公租房新增1338户。
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
2019年,裕華區老舊小區整治87個小區,改造面積344.22萬平方米。
農民工預儲金
2019年,住建局辦理16個農民工預儲金業務,共交納農民工預儲金5254餘萬元。協調處理農民工討薪事件129起,1025人,涉及金額1588餘萬元。
城中村改造
2019年,裕華區有23個自然村,21個村列入市城中村改造計劃,20村列入《石家莊市裕華區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2018—2020年)》,其中17村啓動拆遷改造,15個村開工建設回遷樓,10個村全部完成回遷安置,3個村完成部分回遷安置。 [4] 

裕華區風景名勝

河北美術館
河北美術館 河北美術館
河北美術館,始建於1984年,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槐安東路113號。是河北省唯一從事美術創作、理論研究、展覽收藏和組織、指導、培訓、展覽的全省專業、業餘畫家的省級美術專業機構,是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直屬的文化事業單位。共有四個展廳和兩個走廊,總面積2700平米,展線560米。 [12]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位於石家莊市槐安東路136號。依託河北地質大學的學科、專業發展起來並服務於教學和科研,其藏品主要來源於是相關專業、學科的長期積累,包括岩石、礦物、寶石、礦產、古生物化石標本和模型等。 [11] 

裕華區著名人物

李學勇
李學勇,1950年9月生,河北石家莊人,大學學歷,197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6月參加工作。 [14]  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衞生委員會主任委員。 [15] 
楊志峯
楊志峯,環境生態規劃與修復專家。河北省石家莊市人。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家創新研究羣體學術帶頭人。 [18] 

裕華區榮譽稱號

2017年,裕華區入選第一屆河北省文明城區。 [2] 
2019年2月,裕華區入選2016-2018創建週期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3] 
2019年5月,裕華區入選2018年石家莊市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區。 [16] 
2022年4月,裕華區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