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循義

鎖定
薛循義(477-554年),字公讓,河東龍門 [1]  (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北齊定陽太守薛寶集之子。 [2] 
少而奸俠,輕財重氣。十七歲,起家司州法曹從事。跟隨北海王元顥征戰四方,平定陳雙熾叛亂,拜龍門鎮將,封汾陰縣開國侯。 [3]  孝明帝年間,聯合同宗薛鳳賢叛亂,自稱黃越大將軍,歸順天柱王爾朱榮。孝莊帝即位後,拜四郡大都督。前廢帝即位,遷南汾州刺史。普泰元年,跟隨高歡信都起兵,隨軍討伐爾朱兆。東魏建立後,歷任汲郡太守。參加沙苑之戰後,拜晉州刺史,遷齊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正平郡開國公。 [1] 
北齊建立後,遷護軍將軍太子太保。天保五年(554),去世,時年七十八歲,追贈大將軍、司空、晉州刺史,諡號為武。 [4] 
本    名
薛循義
別    名
薛修義
公讓
所處時代
北魏-東魏-北齊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東龍門
出生日期
477年
逝世日期
554年
主要成就
北齊開國功勳
官    職
護軍將軍 太子太保 四州刺史
爵    位
汾陰縣侯 藍田縣公 正平郡公
封    贈
司空 晉州刺史
諡    號

薛循義人物生平

薛循義, [2]  字公讓,河東汾陰人也。少而奸俠,輕財重氣,招召膏猾,時有急難相奔投者,多能容匿之。魏咸陽王(元禧)為司州牧,用為法曹從事。魏北海王元顥鎮徐州,引為墨曹參軍。正光末,天下兵起,顥為徵西將軍、都督華豳東秦諸軍事、兼左僕射、西道行台,以循義為統軍。時有詔,能募得三千人別將。於是循義還河東,仍歷平陽弘農諸郡,合得七千餘人,即假安北將軍、西道別將。俄而東西二夏、南北兩華及豳州等反叛,顥進討之。循義率所部,頗有功。絳蜀賊陳雙熾等聚汾曲,詔循義為大都督,與行台長孫稚共討之。循義以雙熾是其鄉人,遂輕詣壘下,曉以利害,熾等遂降。拜循義龍門鎮將。
後宗人薛鳳賢等作亂,圍鎮城。循義亦以天下紛擾,規自縱擅,遂與鳳賢聚眾為逆,自號黃鉞大將軍。詔都督宗正元珍孫討之。軍未至,循義慚悔,乃遣其帳下孫懷彥奉表自陳,乞一大將招慰。魏孝明遣西北大行台胡元吉奉詔曉喻,循義降。鳳賢等猶據險屯結,長孫稚軍於弘農,珍孫軍靈橋,未能進。循義與其從叔善樂、從弟嘉族等各率義勇為攻取之勢,與鳳賢書示其禍福。鳳賢降,拜鳳賢龍驤將軍、假節、稷山鎮將、夏陽縣子,邑三百户。封循義汾陰縣侯,邑八百户。
爾朱榮以循義豪猾反覆,錄送晉陽,與高昂等並見拘防。榮赴洛,以循義等自隨,置於駝牛署。榮死,魏孝莊以循義為弘農、河北、河東、正平四郡大都督。時高祖(高歡)為晉州刺史,見循義,待之甚厚。及爾朱兆立魏長廣王(元曄)為主,除循義右將軍陝州刺史,假安南將軍。魏前廢帝(元恭)初,以循義為持節後將軍、南汾州刺史。
高祖起義信都,破四胡於韓陵,遣徵循義。從至晉陽,以循義行幷州事。又從高祖平爾朱兆。孝武帝(元修)之入關也,高祖奉迎臨潼關,以循義為關右行台,自龍門濟河。西魏北華州刺史薛崇禮屯楊氏壁,循義以書招之,崇禮率萬餘人降。樊子鵠之據兗州,循義從大司馬婁昭破平之。天平中,除衞將軍南中郎將,帶汲郡太守、頓丘淮陽東郡黎陽五郡都督,遷東徐州。元象初,拜儀同。沙苑之役,從諸軍退。還,行晉州事。封祖業(封延之)棄城走,循義追至洪洞,説祖業還守,而祖業不從。循義還據晉州,安集固守。西魏儀同長孫子彥逼城下,循義開門伏甲以待之,子彥不測虛實,於是遁去。高祖甚嘉之,就拜晉州刺史、南汾東雍陝四州行台,賞帛千匹。循義在州,擒西魏所署正平太守段榮顯。招降胡酋胡垂黎等部落數千口,表置五城郡以安處之。高仲密(高慎)之叛,以循義為西南道行台,為掎角聲勢,不行。尋除齊州刺史,以黔貨除名。追其前守晉州功,復其官爵,仍拜衞尉卿。時山胡侵亂晉州,遣循義追討,破之。進爵正平郡公,加開府。世宗(高澄)以高祖遺旨,減封二百户,別封循義為平鄉縣男。天保初,除護軍,別封藍田縣公,又拜太子太保。五年七月卒,時年七十七。贈晉太華三州諸軍事、司空、晉州刺史,贈物三百段。

薛循義親屬成員

曾祖:薛紹,北魏七兵尚書,贈太子太保。 [3] 
祖父:薛壽仁,河東河北二郡太守、汾陰縣公,贈秦州刺史。
父親:薛寶集,定陽太守。
兒子:薛文殊。
從弟:薛嘉族,揚州刺史;薛光熾,東雍州刺史,贈太常卿。
從子:薛元穎,漁陽太守。

薛循義墓誌銘

《齊故司空薛公墓誌銘》 [1] 
公諱修義,字修義,河東龍門人。水德承幹,仲虺以含章作相;火行入統,貢君(薛廣德)以膺期為輔。世傳天爵,門有人官。祖,秦州使君,師表一時。考,定陽府君,模楷當世。
公開珠隋水,抽箭稽山,天生朗潤,自然栝羽。丱歲雄四海之心,觹年高五方之氣。雖復荷戟識李之妙,爭日比月奇。固可揖是夙成,慚其早達。年十七,召為司州(元禧)法曹從事,尋轉徐州(元顥)墨曹參軍。又假平北將軍,為別將,隸魏北海王元顥出討華北,或提桴接敵,或麾羽臨鋒,有向無前,言追必克。絳賊陳雙熾等,前恃羊腸之固,卻守龍山之險,強梁自得,獨為匪民,以公為大都督討之。公乃偃旗弛甲,伏軾詣壘,示之以威形,説之以利害。兇渠頓顙面縛來降,可謂辯若解環,才如釋石者矣。除龍驤將軍、龍門鎮將,封汾陰縣開國侯,食邑八百户。俄遷持節右將軍、南汾州刺史。永安雲季,羣胡犯蹕。太祖獻武皇帝(高歡),掃拂埃壒,彈壓山川。公雅識龍顏,深知虎鼻,委身麾下,定謀帷幄。爾朱之滅,公有力焉,仍行幷州事。昔郭伋,漢之名臣;田豫,魏之元老,並臨此部,聲傳往策。以公從政,譽邈徃賢,除散騎常侍衞將軍,又除中軍大將軍、南中郎將、帶汲郡太守。公寬猛兼資,維恩並設,理繩有術,擊柝無虞。至如豫章之境,名兒為孟;南安之俗,字子曰江。以今婫古,可為方駕。遷使持節、東徐州刺史,不行,尋兼尚書僕射,為西南道大行台。公枕威蓄鋭,鷹臉虎視,聲振關中。氣凌灞上,匈奴不敢犯塞;昔聞其語,秦兵未敢東出;今見其人,朝嘉誠烈。拜儀同三司,尋除使持節、都督晉州諸軍事、晉州刺史,將軍、儀同如故,給鼓吹一部,轉使持節、都督齊州諸軍事、本將軍、齊州刺史。海岱之民,畏之如雷電;河濟之閒,親之若父母。令績超於曩烈,垂響播於後昆。入除衞尉卿,將軍、儀同如故,又以儀同開府。公原始要終,績宣業重。舊身艱難之日,銘勳開泰之年。所以位長庶僚,爵窮上等,改封正平郡開國公,食邑千户,又封平鄉縣開國男,邑三百户。大齊膺籙,廣陟勳賢,除護軍將軍,又封藍田縣開國公,邑千户,遷太子太保
公儀重承華,禮高崇正,雍容二宮,羣龍歸美。方謂享茲舊齒,賜杖乞言。與善無徵,溘如過隙,春秋七十八,天保五年七月廿三日薨於幷州西湯亭。詔贈使持節、晉太華三州諸軍事、晉州刺史、司空公,餘官如故,太常定諡曰武。即其年十二月九日,安厝於鄴城之西南。惟公操履/魅拔,風韻英舉。少閒八陣之圖,早通六韜之術。在家為孝,筍發寒林;臨邊為勇,泉飛山石。有仁有智,如珪如璋,惠以養民,忠而憂國。才為樑棟,器成瑚璉。分符作守,歌雲兩岐,褰帷/牲牧,書賢十部。趙衰方日,對此應慚;樂廣匹天,比之為愧。由是一人留頋,百僚是師。嗚呼!生浮事促,孰不屑涕?遺詠三泉,傳之萬葉。其銘曰:
源發姬氏,系乃薛侯。仁風迭播,餘慶聿修。家聲赫弈,世祿綢繆。惟公令問,系是徽猷。弱年登仕,便縻顯秩。三略六奇,自門入室。猿臂可並,燕頷斯匹。或武或文,英譽獨出。既剖守符,且臨蕃傳。愛景下爍,清風旁扇。去虎易追,席羊非羨。來安先反,去留餘戀。三秦叛渙,邊塵屢起。西河之託,非賢孰俟。出董戎政,折衝萬里。惠流汾曲,威凌灞涘。王赫斯怒,乃眷西顧。誰其啓行,爰鍾大樹。揮戈繕鉀,龍驤虎步。何以克之?唯公之故。既毗虎殿,亦贊龍樓。恩榮斯篤,禮望唯休。冀其仁壽,佐我王猷。飄然似客,忽矣如浮。馬冢有期,龍輀乃發。蒼芒林阜,/超遙城闕。野散春風,隴徑秋月。桑田有變,徽音無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