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元禧

(南北朝時期北魏宗室、大臣)

鎖定
元禧(?—501年6月20日),字思永(另一説法為字永壽),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鮮卑族北魏宗室、大臣,獻文帝拓跋弘的第二子,孝文帝元宏的弟弟。 [22] 
太和九年(485年),元禧進封咸陽王,拜侍中驃騎大將軍、中都大官。後升遷為使持節開府、冀州刺史。返回平城後,拜司州牧、都督司、豫等六州諸軍事。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三月,進封侍中、正太尉。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孝文帝令元禧等人輔佐朝政,故元禧成為輔政大臣之首。宣武帝元恪即位後,官拜太保司空太尉 [22] 
景明二年(501年)四月,元禧圖謀叛亂失敗。同年五月十九日(501年6月20日),宣武帝下令賜死元禧。正光四年二月十五日(523年3月17日),朝廷追封元禧為敷城王,以禮安葬。 [22] 
全    名
元禧
思永、永壽
所處時代
南北朝(北魏
民族族羣
鮮卑族
出生地
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逝世日期
501年6月20日(景明二年五月十九日)
逝世地
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
主要成就
出鎮冀州期間為官清明、善施惠政
最高官職
太保、太尉
爵    位
咸陽王→敷城王
籍    貫
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

元禧人物生平

元禧早年經歷

元禧,字思永,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第二個兒子。太和九年(485年),元禧進封咸陽王,加封侍中驃騎大將軍、中都大官。文明太后馮氏把元禧等一些皇子皇孫安置到比較安靜的地方,讓他們在那裏就讀學習,併為他們選派了一些忠誠守信、博學多識的學者當老師,希望能把元禧他們培養成才。 [10] 
後來,孝文帝元宏讓包括元禧在內的幾個弟弟去掌管京都的重要職務。孝文帝對元禧説:“現在你們的年齡都很小,我就給你們全部委派了重任。你審理案件之時,要格外用心。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學會使用刀子,就讓他去剪裁錦帛,若是裁壞了錦帛,那這不是裁錦之人的過錯,而是我這個授刀之人的過錯。”文明太后也對元禧他們諄諄告誡,勉勵有加。 [11] 

元禧擔任重職

孝文帝任命元禧為使持節開府、冀州刺史。元禧去冀州赴任時,孝文帝在南郊設宴給他餞行。後來,孝文帝把濟陰王元鬱因犯法而被賜死的事情告訴了元禧,讓他引以為誡。元禧返回京城後,孝文帝讓廷尉卿李衝去當元禧的老師。 [12] 
有官員向孝文帝上奏道:“冀州人蘇僧瓘等三千人稱讚元禧為官清明,善施惠政,他們希望朝廷能把冀州作為元禧以及他子孫後代的封地。”孝文帝下詔説:“分封土地的事,應當由國君決定。不應當由下面的人出面請求。”孝文帝封元禧為司州牧、都督司、豫等六州諸軍事,並下詔説:“元禧是朕較為年長的弟弟,所以封給他食邑三千户,其餘五個弟弟只封食邑二千户。” [13]  [27] 
後來,孝文帝引見諸位朝臣,商議是否禁止使用鮮卑語,並一律採用正統的漢語,元禧對此表示贊同。於是,孝文帝下詔説:“年紀在三十歲以上的人,長期習慣了使用鮮卑語,或許他們暫時難以更改。三十歲以下的人,以及在朝廷任職的人,以後都不能使用原來的鮮卑語。如果有人違反,應當被朝廷貶低爵位,免去官職。假如朝廷仍然讓你們使用舊日習俗,恐怕幾代之後,河洛一帶地區生活的人們,又都會變成披髮的北人。我曾經和李衝議論過這件事,李衝説:‘全國各地的人各自使用自己的語言,能説的清楚誰是誰非嗎?所以皇帝使用的語言就是國家的正統語言,何必改變舊的語言而換上新的?’李衝説這種話,應當被判處死罪。”孝文帝對李衝説:“你有負於國家。”李衝當場摘下頭冠,以示謝罪。孝文帝又責備留在京城的官員:“昨天我望見婦女們穿的服裝,依然是夾領小袖,她們為什麼要違反更改舊服的詔令?”元禧説:“陛下的聖明已經超過了,光照中原。既然她們違旨,就應該被處以刑罰。”孝文帝説:“如果我説得不對,你們應當直接站出來,在朝堂上跟我爭論,為什麼你們在宮內表示順從旨意,在外面卻不肯服從?舜曾經對説過:‘你不要假裝當面順從我,離開之後又隨意發表別的看法。’你們現在的行為也就像這樣吧!” [2] 
孝文帝因元禧是諸弟中最年長之人,而任命他兼職太尉公。孝文帝前往元禧的府第,並對司空穆亮僕射李衝説:“元禧是皇親國戚,況且他還兼任太尉一職,我常擔心,別人會不會惡意揣測我只是給了元禧一個虛職,從而導致我和元禧產生了親疏之分。所以今天我們來到元禧的宅第,也只得委屈二位先給元禧作陪襯。”孝文帝因為元禧在兄弟們的排行中僅次於自己,所以對元禧的禮遇特別優厚。但元禧生性貪婪,即使孝文帝曾告誡過他,但元禧卻改變不了貪財的本性。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三月,元禧在攻克南陽的戰役中有功,被朝廷加封為侍中、正太尉。 [3]  [14] 

元禧受命輔政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病逝,太子元恪即位,是為宣武帝。孝文帝去世之前,留下了遺詔,要求由元禧輔佐朝政,元禧從而得以身居輔政大臣之首。可元禧卻暗中收受賄賂,即使自己的身邊已有姬妾數十人,元禧卻認為女人還不夠多,所以他要到其它地方去挑選美女。宣武帝聽到後,對元禧感到十分厭惡。 [15-16] 
元禧剛成為輔政大臣沒多久,便派遣奴僕向領軍將軍於烈索要幾個羽林軍中的勇士,於烈説:“天子居喪,所以國家大事都委任給了咸陽王,而我只知道守衞宮廷,除非有天子的詔書,否則我不會答應咸陽王的私人要求。”元禧的奴僕不高興的離開了。但是,元禧又派人去對於烈説:“我是皇帝的兒子,皇帝的叔叔,現在我又成了輔政大臣,我的要求跟天子的詔書有什麼區別!”於烈憤怒地説:“我怎麼會不知道你地位尊貴?但你又憑什麼索要天子的羽林郎?你要我的腦袋倒是容易,要羽林郎的話那就別想了!” [17] 
北海王元詳曾在私底下對宣武帝説過元禧的壞話。隨後,元詳又開始排擠六哥彭城王元勰,説元勰很得人心,聲望高,所以他也不適合長久地居於輔政之位。 [18] 
景明二年(501年)春天,宣武帝召元禧等人入光極殿,對他們説:“我以前身患疾病之時,全依靠各位叔父來處理政務。從今往後,我會親理朝政。你們就暫且回到各自的府第,我會對你們有別的安排。”隨後,宣武帝下詔封元禧為太保,領太尉一職。 [4] 

元禧謀反失敗

自從宣武帝親理政務後,元禧心裏很不高興,便計劃和妻子的哥哥李伯尚一起謀反。景明二年(501年)四月,宣武帝去了一個叫小平的地方,而元禧當時住在城西小宅院內。最初,元禧想領兵直入金墉城。可是,元禧見眾人情緒不高,且有意見分歧,故只得暫緩行動。元禧他們一直從早晨商量到中午,還拿不定主意,於是只好相約先不泄露這次的計劃,然後各自散去了。 [5] 
元禧又和直寢將軍符承祖、薛魏孫密謀,準備殺害宣武帝。當日,宣武帝在邙山休息,停歇在佛像的陰影下,沒過多久,宣武帝便躺下睡着了。薛魏孫見狀,當即準備舉起棍棒刺殺宣武帝。符承祖悄悄地對薛魏孫説:“我聽説,殺了皇帝的人,身上會長癩子。”薛魏孫一聽,便暫時停手了。宣武帝很快就醒了過來。過了一會兒,武興王楊集始出城,向宣武帝告發了元禧想要謀逆。而這時,元禧不知道自己想謀反的事情已經敗露,還帶着他的親信、隨從及小妾們前往洪池別墅。隨後,元禧派遣齋帥劉小苟去對宣武帝説,自己想要去考察一下農田和牧馬。劉小苟走到邙嶺時,正好遇上宣武帝的士兵,他們質問劉小苟怎麼會穿着紅衣服,説完便打算動手殺了他。劉小苟被嚇得連忙對士兵們説,自己正打算向宣武帝告發元禧謀反的大事,於是,這些士兵們才沒有殺他。 [6] 
當夜,元禧住在洪池別墅,還不知謀反之事已經被泄露。將士們來到元禧的住處追捕他,元禧從洪池別墅向東南方向逃走,跟隨在元禧身邊的奴僕只有幾個人,而跟隨元禧的官員僅有防閣尹龍武一人。逃跑的途中,元禧非常憂慮,於是對龍武説:“你想一條謎語吧,我設法解破,以此來解悶。”龍武忽然想起一條舊謎,便對元禧説:“睡則同眠,起則同起,貪如豺狼,贓不入己。”龍武並不是存心要規勸和諷刺元禧,而元禧也不認為龍武在諷刺他,便解了謎,説:“謎底是眼睛。”可是龍武卻説,謎底是筷子。隨後,他們一起渡過洛水,來到了柏塢,跟着的人只剩下了龍武和元禧的兩個舅舅。元禧突然回過頭,對龍武説:“你真的有和我同死的想法嗎?”龍武回答道:“我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東野百姓,殿下卻對我格外寬厚。如今殿下身處困境,我只恨自己想不到好的計策來為殿下排憂解難。如果能和殿下同甘共苦,我雖死猶生。” [7]  [30] 
不久後,元禧和龍武被抓住了,兩人被押送至華林都亭,龍武被一把千斤重的大鎖給鎖了起來,羽林軍在一旁看守他們倆。當時的天氣異常炎熱,元禧口渴胸悶,差點被渴死,宣武帝下令禁止別人給元禧提供飲用水。侍中崔光讓左右侍從給元禧送去一升多的酪漿,元禧一飲而盡。 [8] 

元禧被賜自盡

景明二年五月十九日(501年6月20日),宣武帝下令賜死元禧。 [21]  元禧臨死前,垂頭喪氣,十分驚恐,和幾位當公主的妹妹訣別時,元禧向她們提及了自己家中一兩個心愛的小妾。公主們邊哭邊罵,對元禧説:“你之所以會有現在的下場,正是由於你之前多找女人,貪求財物,才落得如今的結局。你為什麼還對那幾個妾念念不忘!”元禧聽後十分羞愧,無言以對。隨後,元禧被賜死在自己的家裏,朝廷宣佈革除了元禧幾個兒子的皇室族籍。元禧的幾個女兒,被賜予了一些少量的資產和奴婢。元禧大部分的財產被分給了高肇趙修,還有一些剩下的財產被賜給了朝廷內外的百官,多的分到上百匹布帛,最少的也有十匹布帛。 [9]  正光四年二月十五日(523年3月17日),朝廷追封元禧為敷城王,將元禧以禮安葬。 [20] 

元禧主要影響

元禧出鎮冀州

元禧擔任冀州刺史期間,施行了一些惠政,故元禧在冀州百姓那裏頗得人心,甚至有數千人向朝廷請願,希望能把冀州變成元禧以及他子孫後代的永久封地。 [13] 

元禧謀逆作亂

在孝文帝的要求下,元禧成為了宣武帝的輔政大臣之首。但元禧自從成為輔政大臣之後,便聲稱“自己的需求與皇帝的詔書沒有任何區別”,再加上元詳的挑撥,所以元禧與宣武帝的關係越發惡劣,水火不容。景明二年(501年)四月,元禧密謀造反,並打算讓苻承祖、薛魏孫行刺宣武帝,但薛魏孫因猶豫不決而導致行刺失敗。最終,他們造反的計劃傳到了宣武帝那裏,宣武帝便先下手為強,捉拿了元禧。不久之後,元禧被宣武帝賜死於家中。 [16]  [18]  [6]  [8]  [21] 

元禧歷史評價

魏收魏書》:禧性驕奢,貪淫財色,姬妾數十,意尚不已,衣被繡綺,車乘鮮麗,猶遠有簡娉,以恣其情。由是昧求貨賄,奴婢千數,田業鹽鐵遍於遠近,臣吏僮隸,相繼經營。世宗頗惡之。 [22] 
司馬光資治通鑑》:魏咸陽王禧為上相,不親政務,驕奢貪淫,多為不法,魏主頗惡之。 [23] 

元禧軼事典故

元禧迎娶名門

孝文帝認為,各個諸侯王國的官員們都應當從鮮卑八大家族、漢族高門大户中挑選,可是元禧卻讓任城王元澄家中的奴隸當了自己的下屬官員。因為這件事,元禧受到孝文帝的嚴厲斥責。
後來,孝文帝覺得北魏諸位郡王的結婚對象大多是一些低賤卑微,不夠高貴的女人,所以,孝文帝把弟弟們之前所娶的原配夫人全部貶為妾室。然後,孝文帝命令二弟元禧重新迎娶了故潁川太守隴西人李輔的女兒。又讓三弟河南王元幹娶了故中散大夫代郡人穆明樂的女兒;四弟廣陵王元羽娶了驃騎諮議參軍滎陽人鄭平城的女兒;五弟潁川王元雍娶了故中書博士范陽人盧神寶的女兒;六弟始平王元勰娶了廷尉卿隴西人李衝的女兒;七弟北海王元詳娶了吏部郎中滎陽人鄭懿的女兒。 [1]  [25] 

元禧杖打侄子

孝文帝的第一個太子元恂與孝文帝之間存在政見衝突,孝文帝將元恂帶入宮中,宣佈了元恂的罪責。隨後,孝文帝與元禧兩個人一起輪流杖責元恂,總共打了他一百多棍,再讓人把他拖了出去,囚禁在城西。一個多月後,元恂才能勉強起身。 [24] 

元禧觀望輔取

當初,孝文帝在宴會上公然對元禧等人説:“我死後,若是我的後代能力不行,你們就先觀望一會兒,能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就直接取而代之,總之不要讓皇位落到外姓人手裏。”而孝文帝的這番話,卻導致年僅17歲的宣武帝對元禧等叔叔們產生強烈的忌憚。同時,這也直接讓元禧產生了謀反篡位的念頭。所以元禧臨死之前,也不忘一邊哭,一邊對着別人重複當年孝文帝説的這句話。 [26]  [28] 

元禧咸陽王歌

元禧死後,宮女們作了一支歌:“可憐咸陽王,奈何作事誤?金牀玉幾不能眠,夜踏霜與露。洛水湛湛彌岸長,行人哪得渡!”後來,這支歌曲流傳到了江南。那些從北邊跑到南梁的人,聽到有人吹奏這支曲子,都不禁流下淚來。 [19] 

元禧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輩
父親
拓跋弘
北魏獻文帝。
母親
封昭儀
獻文帝后妃。
平輩
兄弟姐妹
元宏
北魏孝文帝。
元幹
字思直,韓貴人所生。太和九年(485年),封河南王,後改封趙郡王,死於太和二十三年(499年)。
元羽
字叔翻,孟椒房所生。太和九年(485年),封廣陵王,景明二年(501年),因私通馮俊興之妻,而被馮俊興毆擊致死。
元雍
字思穆,韓貴人所生,封高陽王,武泰元年(528年),被爾朱榮所殺。
元勰
字彥和,潘貴人所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後改封彭城王。永平元年(508年),因受陷害而被處死。
元詳
字季豫,高椒房所生。太和九年(485年),封北海王,正始元年(504年),被廢為庶人後暴死。
陸昕之之妻。
馮誕之妻。
高肇之妻。
盧道裕之妻。
劉承緒之妻,後嫁給王肅
正妻
李氏
北魏鎮遠將軍、潁川太守、襄武惠侯李輔之女。
子女
兒子
字曇和,參與元禧謀反失敗,被殺。
字仲和,元禧之妾申屠氏所生。南奔梁國後,拜信武將軍、青冀二州刺史,鎮守鬱州。
南奔梁國,死於江南。
字秀和,南梁鎮西將軍、郢州刺史、鄴王。
元翼同母弟,南梁直閣將軍。
咸陽王妃李氏所生,字世茂,南梁散騎常侍、桑乾王。
初封敷城王,後改封咸陽王。東魏時期,封太師。北齊時期,封開府儀同三司特進、新豐縣公。
女兒
元仲英
樂安公主,嫁閭伯昇。
元氏
初封藍田公主,後改封上庸公主,嫁陸子彰
表格參考資料 [22] 

元禧史料索引

魏收《魏書·卷二十一·列傳第九》 [22] 
李延壽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 [29] 
參考資料
  • 1.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時王國舍人應取八族及清修之門,禧取任城王隸户為之,深為帝責。帝以諸王婚多猥濫,於是為禧娉故潁川太守隴西李輔女;河南王幹娉故中散代郡穆明樂女;廣陵王羽娉驃騎諮議參軍榮陽鄭平城女;潁川王雍娉故中書博士范陽盧神寶女;始平王勰娉廷尉卿隴西李衝女;北海王詳娉吏部郎中榮陽鄭懿女。
  • 2.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孝文引見朝臣,詔斷北語,一從正音,禧贊成其事。於是詔:“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若仍舊俗,恐數世之後,伊洛之下,覆成被髮之人。朕嘗與李衝論此,衝言:四方之語,竟知誰是;帝者言之,即為正矣,何必改舊從新。衝之此言,應合死罪。”乃謂衝曰:“卿實負社稷。”衝免冠陳謝。又責留京之官曰:“昨望見婦女之服,仍為夾領小袖,何為而違前詔?”禧對曰:“陛下聖過堯、舜,光化中原。舛違之罪,實合處刑。”孝文曰:“若朕言非,卿等當奮臂廷論,如何入則順旨,退有不從?昔舜語禹:汝無面從,退有後言。卿等之謂乎!”
  • 3.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尋以禧長兼太尉公。后帝幸禧第,謂司空穆亮、僕射李衝曰:“元弟禧戚連皇極,且長兼太尉,以和飪鼎,朕恆恐君有空授之名,臣貽彼己之刺。今幸其宅,徒屈二賓,良以為愧。”帝篤於兄弟,以禧次長,禮遇優隆。然亦知其性貪,每加切誡,而終不改操。後加侍中,正太尉。
  • 4.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景明二年春,召禧等入光極殿,詔曰:“恪比纏尫疾,實憑諸父。今便親攝百揆。且還府司,當別處分。”尋詔進位太保,領太尉。
  • 5.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帝既覽政,禧意不安,遂與其妃兄兼給事黃門侍郎李伯尚謀反。帝時幸小平,禧在城西小宅。初欲勒兵直入金墉,眾懷沮異。禧心因緩,自旦達晡,計不能決。遂約不泄而散。
  • 6.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直寢符承祖、薛魏孫與禧將害帝。是日,帝息於芒山,止浮圖陰下,少時睡卧,魏孫便欲赴廷。承祖私言於魏孫曰:“吾聞殺天子者身當癩。”魏孫且止。帝尋覺悟。俄有武興王楊集始出,便馳告。而禧意不疑,乃與臣妾向洪池別墅,遣其齋帥劉小苟奉啓,雲檢行田牧。小苟至芒嶺,已逢軍人,怪小苟赤衣,將欲殺害。小苟言欲告反,乃緩之。
  • 7.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禧是夜宿於洪池,不知事露。其夜,將士所在追禧,禧自洪池東南走,左右從禧者唯兼防閣尹龍武。禧憂迫,謂曰:“試作一謎,當思解之,以釋毒悶。”龍武欻憶舊謎雲:“眠則同眠,起則同起,貪如犲狼,贓不入己。”都不有心於規刺也。禧亦不以為諷己,因解之曰:“此是眼也。”而龍武謂之是箸。渡洛水,至柏塢,顧謂龍武曰:“汝可勉心作與太尉公同死計。”龍武曰:“若與殿下同命,雖死猶生。”
  • 8.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俄而禧被禽,送華林都亭,著千斤鎖格龍武,羽林掌衞之。時熱甚,禧渴悶垂死,敕斷水漿。侍中崔光令左右送酪漿升餘,禧一飲而盡。
  • 9.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禧臨盡,畏迫喪志,乃與諸妹公主等訣,言及一二愛妾。公主哭且罵之,言:“坐多取此婢輩,貪逐財物,致今日之事,何復囑問此等!”禧愧而無言。遂賜死私第,絕其諸子屬籍。禧之諸女,微給資產、奴婢。自餘家財悉以賚高肇、趙修二家,其餘賜內外百官,逮於流外,多百匹,下至十匹。
  • 10.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咸陽王禧字思永,太和九年封,加侍中、驃騎大將軍、中都大官。文明太后令皇子皇孫於靜所別置學,選忠信博聞之士為之師傅,以匠成之。
  • 11.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孝文以諸弟典三都職,謂禧曰:“弟等皆幼年任重,三都折獄,特宜用心。夫未能操刀而使割錦,非傷錦之尤,實授刀之責。”文明太后亦致誡勖。
  • 12.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出為使持節、開府、冀州刺史,孝文餞於南郊。又以濟陽王鬱枉法賜死之事遣告禧,因以誡之。後禧朝京師,詔以廷尉卿李衝為禧師。
  • 13.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有司奏:“冀州人蘇僧瓘等三千人稱禧清明,有惠政,請世胙冀州。”詔曰:“畫野由君,理非下請。”入除司州牧。詔以禧元弟之重,食邑三千户,自餘五王皆食邑二千。
  • 14.    《魏書·卷二十一·列傳第九》:以克南陽之勳,加侍中,正太尉。
  • 15.    《魏書·卷七·帝紀第七》:夏四月丙午朔,帝崩於谷塘原之行宮,時年三十三。
  • 16.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及帝崩,禧受遺輔政。雖為宰輔之首,而潛受賄賂。姬妾數十,意尚未已,猶欲遠有簡娉,以恣其情。宣武頗惡之。
  • 17.    《資治通鑑·齊紀十》:禧遣奴就領軍於烈求舊羽林虎賁。烈曰:“天子諒暗,事歸宰輔。領軍但知典掌宿衞,非有詔不敢違理從私。”禧奴惘然而返。禧復遣謂烈曰:“我,天子之子,天子叔父,身為元輔,有所求須,與詔何異!”烈厲色曰:“烈非不知王之貴也,奈何使私奴索天子羽林!烈頭可得,羽林不可得!”
  • 18.    《資治通鑑·齊紀十》:北海王詳亦密以禧過惡白帝,且言彭城王勰大得人情,不宜久輔政。
  • 19.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其宮人為之歌曰:“可憐咸陽王,奈何作事誤?金牀玉幾不能眠,夜蹋霜與露。洛水湛湛彌岸長,行人那得度!”其歌遂流至江表。北人之在南者,雖富貴,聞弦管奏之,莫不灑泣。
  • 20.    《魏書·卷九·帝紀第九》:四年春二月壬辰,追封故咸陽王禧為敷城王,京兆王愉為臨洮王,清河王懌為范陽王,以禮加葬。
  • 21.    《魏書·卷八·帝紀第八》:壬戌,太保、咸陽王禧謀反,賜死。
  • 22.    《魏書·卷二十一·列傳第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12]
  • 23.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12]
  • 24.    《資治通鑑·齊紀六》:甲寅,入宮,引見恂,數其罪,親與咸陽王禧等更代杖之百餘下,扶曳出外,囚於城西;月餘乃能起。
  • 25.    《資治通鑑·齊紀六》:下詔為六弟聘室:“前都所納,可為妾媵。咸陽王禧,可聘故潁川太守隴西李輔女;河南王幹,可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樂女;廣陵王羽,可聘驃騎諮議參軍滎陽鄭平城女;潁川王雍,可聘故中書博士范陽盧神寶女;始平王勰,可聘廷尉卿隴西李衝女;北海王詳,可聘吏部郎中滎陽鄭懿女。”
  • 26.    《資治通鑑·齊紀八》:嘗從容謂咸陽王禧等曰:“我後子孫解逅不肖,汝等觀望,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則取之,勿為它人有也。”
  • 27.    《資治通鑑·齊紀三》:以禧為司州牧、都督司、豫等六州諸軍事。
  • 28.    《魏書·卷二十一·列傳第九》:初,高祖閒宴,從容言於禧等:“我後子孫,邂逅不逮,汝等觀望輔取之理,無令他人有也。”禧臨盡,雖言不次第,猶尚泣涕,追述先旨。
  • 29.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0-12]
  • 30.    《魏書•卷二十一•列傳第九》:而將士所在追禧。禧自洪池東南走,僮僕不過數人,左右從禧者,唯兼防閣尹龍虎。禧憂迫不知所為,謂龍虎曰:"吾憒憒不能堪,試作一謎,當思解之,以釋毒悶。"龍虎欻憶舊謎雲:"眠則俱眠,起則俱起,貪如豺狼,贓不入己。"都不有心於規刺也。禧亦不以為諷己,因解之曰:"此是眼也。"而龍虎謂之是箸。渡洛水,至柏谷塢,從者唯禧二舅及龍虎而已。顧謂龍虎曰:"凡夫尚有節義,相為取死,汝可勉心,作與太尉公同死計。"龍虎曰:“龍虎東野常人,遭殿下寬明,接處左右。今屬危難,恨無遠計匡濟聖躬,若與殿下同命,雖死猶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