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一元

鎖定
董一元,生卒年不詳,明朝宣府前衞(今張家口宣化)人,大同參將董暘之子,明將董一奎弟,明朝將領。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正月,抗擊蒙古部落有功升石門寨參將。隆慶元年(1567年)九月,再破賊兵,升任副總兵。萬曆十五年(1587年)八月,抗擊哱拜令其撤退。萬曆十九年(1591年)十二月改任延綏總兵官。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董一元代替尤繼擔任統帥,雪夜突襲大敗把兔兒部,震懾各部。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參加第二次抗倭援朝戰爭,次年戰敗被罰。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三月班師回朝。很久之後,董一元去世
本    名
董一元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宣府前衞人
主要成就
鎮守邊關要衝,軍功卓著
父    親
董暘

董一元人物生平

董一元早年經歷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正月,董一元擔任薊鎮遊擊將軍。土蠻、黑石炭等部以一萬多騎兵侵犯一片石,總兵官胡鎮,董一元靠着城牆抵抗,賊軍攻打不下,等到明軍援軍來時逃跑,明軍趁勢追擊,斬首七十餘級,後又在葦子谷大敗敵軍,斬三百七十餘級。 [1]  其中董一元功勞最大,破格領取三級俸祿,提升石門寨參將
隆慶元年(1567年)九月,明軍在棒槌崖打敗賊軍,又以董一元功勞最大,再次連升二級,提升副總兵,駐防古北口,移守宣府 [2]  [3] 
隆慶四年(1570年)二月,董一元因功升古北口副總兵。十一月,升任總兵。 [4] 

董一元鎮守邊疆

萬曆十一年(1583年),董一元以都督僉事的身份擔任昌平總兵官,不久遷往宣府 [5] 
萬曆十三年(1585年)十二月,董一元由保定總兵官署都督同知升任鎮朔將軍、宣府總兵官。 [6] 
萬曆十五年(1587年)八月,董一元改任薊鎮總兵官。很久之後,又被彈劾罷免了,洮河經略鄭洛命令董一元在西寧練兵。大落赤進犯邊疆,董一元在西川迎擊,多有斬獲。
不久以副總兵的身份協助防守寧夏,提拔為延綏總兵官哱拜叛亂,河套一帶的各部落首領都幫助他。董一元乘哱拜向西方搶劫時,率輕騎直搗土蠻老巢,抓獲一百三十人,驅趕牲畜然後回師,叛軍為了照顧老家就引兵離去了。提升代理都督同知,進入朝廷擔任中府僉事。 [7] 
萬曆十九年(1591年)十二月,董一元以協守寧夏副總兵改任延綏總兵官。 [8]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董一元代替尤繼擔任統帥。時泰寧速把亥被官軍殺死了,他的次子把兔兒老是想報仇。他的叔叔炒花和女婿花大幫助他,勢力日益強大。西部的卜言台周,是原插漢土蠻的後代,有部眾十餘萬人,跟把兔兒一西一東,遙相呼應,互相依靠,多次侵犯邊境。到這時卜言聯合一克灰正、腦毛大各部,聲稱要進犯廣寧。
而把兔兒利用炒花、花大、暖兔、相言兒的力量來營造舊遼陽,將要入侵鎮武、錦、義。董一元跟巡撫李化龍商量説:“卜言人數雖然很多,但離邊境較遠,我軍最擔心只不過是把兔兒和炒花罷了。現在他們的人數不過萬把騎兵,打敗了他們,西部的卜言將不戰而退。
”於是派遣副將孫守廉馳奔右屯防禦西部敵人,董一元親率大軍隱藏到鎮武的外邊,空出大本營等待賊軍。賊軍騎兵馳入營房,縱聲大笑,以為董一元膽怯,於是深入前進。官軍忽然從陣中出擊,高喊着衝鋒陷陣,奮勇殺敵,從午時直到酉時。
賊軍全線潰逃,追擊逃敵七十多里,到達白沙堝。俘虜和斬首共五百四十多人,繳獲牛馬駱駝二千頭。伯言兒中箭身亡,把兔兒也受了傷,其餘的人跑了一整夜,天亮時停住馬圍在一起痛哭。第二天,卜言台周進入右屯,攻打了五晝夜。孫守廉等人固守,卜言台周於是引兵離去了。
捷報傳到朝廷,萬曆皇帝非常高興。在郊廟祭天告祖,宣佈捷報論功行賞,提升董一元為左都督,加封太子太保,蔭封世代為本衞指揮使。兵部尚書石星以下的官員也各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9] 
把兔兒、炒花和卜言台周、瓜兔兒、歹青又在邊境放牧,企圖在正月侵略遼陽、瀋陽東西一帶。董一元擔心時間晚了不加防備,將被賊軍乘虛而入,於是先西巡來遏制敵人的鋒芒。李化龍也將弱卒留守廣寧,多次向西派兵來迷惑賊軍。董一元率領精兵強將,踏冰渡河,監軍楊鎬跟他同行。
翻過墨山,天降大雪,將士的鬥志更加旺盛。行軍四百里,三天三夜後才抵達敵人的老巢。斬首一百二十級,繳獲牛馬及兵器不計其數,部隊完整地回來了。
把兔兒因在鎮武受重傷不久就死了,他的部屬全都作鳥獸散,其他各部也都遠遠地逃走了。董一元因軍功被增加二級官,世世代代廕襲。很久之後,因病回家,命令王保代替他。 [10] 

董一元抗倭援朝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第二次抗倭援朝戰爭爆發,明朝下詔董一元隸屬為總督邢玠的部下,擔任軍事參贊 [11]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董一元代替李如梅擔任御倭總兵官。當時兵分四路,董一元在中路,在泗州防禦島津義弘,先攻取晉州,佔領望晉,乘勝渡江,接連平毀永春、昆陽二座敵寨。日軍退守泗州老營,攻佔敵老營,遊擊盧得功陣亡。前進直逼新寨。新寨三面臨江,一面與陸地相連,引海水做濠溝,停泊在寨下的海船數以千計,修築金海、固城作為左右的屏障。
董一元分派步、騎兵夾擊。步兵遊擊彭信古用大棒攻擊寨,打破了很多地方。大軍進逼日軍城壕,燒燬柵欄。忽然軍中大炮爆裂,火焰沖天。
日軍乘機衝擊,固城的援敵也到。騎兵各將先逃跑了,董一元也回到晉州。消息傳來,萬曆皇帝下詔斬遊擊馬呈文、郝三聘,降彭信古等人的官職,充當事官,董一元也被剝奪了宮保,降了三級官階。時逢豐臣秀吉去世,倭寇撤退,島津義弘陳璘殲滅了,董一元得以恢復了原官級,萬曆皇帝賞賜他銀幣。 [12] 

董一元安享晚年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三月,董一元班師回朝。 [13]  很久之後,董一元去世。 [12] 

董一元史籍記載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14] 

董一元人物成就

董一元任遼東總兵官時巧用計謀剷除了邊疆的把兔兒等隱患,俘斬賊軍540餘人,獲得馬駝2000餘匹,在董一元的奇襲之下,把兔兒戰死,其部屬全都作鳥獸散,其他各部也都遠遠地逃走了,遼東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維護了明王朝邊境的治安,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第二次抗倭援朝戰爭中,董一元接連平毀永春、昆陽二座敵寨。 [10]  [12] 

董一元人物評價

《明史》:①一元歷鎮衝邊,並著勞績。與麻貴、張臣、杜桐、達云為邊將選雲。 [14]  ②董一元白沙堝、墨山之捷,奇偉不下王越 [14]  ③一元勇如兄,而智略過之。 [14] 

董一元親屬成員

先祖:董仲舒,漢代巨儒。 [15] 
八世祖:董承宣,朝鮮榮川君。 [15] 
父親:董暘,嘉靖年間擔任宣府遊擊將軍俺答進犯滴水崖,奮力作戰,陣亡。 [2] 
哥哥董一奎,是都督僉事。先後鎮守山西、延綏、寧夏三處邊地,以勇敢著稱。 [2] 
參考資料
  • 1.    《國榷》:嘉靖四十三年正月丁亥,東虜土蠻、黑石炭等萬騎犯薊東一片石、黃土嶺。參將白文智、總兵官胡鎮、遊擊董一元等據牆拒之,攻不克,已援至而遁,斬百七十餘級。壬辰又大敗之葦子谷,斬三百七十餘級。
  • 2.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七》:董一元,宣府前衞人。父暘,嘉靖中為宣府遊擊將軍。俺答犯滴水崖,力戰死。贈官錫廕,春秋世祀。兄一奎,都督僉事。歷鎮山西、延綏、寧夏三邊,以勇敢著。一元勇如兄,而智略過之。嘉靖時,歷薊鎮遊擊將軍。土蠻、黑石炭等以萬餘騎犯一片石,總兵官胡鎮御之,一元功最,超俸三級,遷石門寨參將。隆慶初,破敵棒槌崖,功復最。再進二級,遷副總兵,駐防古北口。移守宣府。
  • 3.    《盧龍塞略》:隆慶元年九月己巳,東虜土蠻十萬為董忽力......巡撫,臣、端、一元、得功,職各升二級,其餘賞金幣有差。
  • 4.    《明穆宗實錄》:隆慶四年二月壬午,加石門寨參將董一元副總兵,管古北口參將事。十一月庚寅,改牆子嶺副總兵張臣、古北口副總兵董一元俱統領總督標兵。
  • 5.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七》:萬曆十一年,以都督僉事為昌平總兵官,尋徙宣府。
  • 6.    《國榷》:萬曆十一年二月由宣府副總兵為署都督僉事總兵官,鎮守居庸、昌平。萬曆十三年十二月由保定總兵官署都督同知升鎮朔將軍、宣府總兵官。
  • 7.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七》:鄭洛經略洮、河,命一元練兵西寧。火落赤入犯,一元擊之西川,多所斬獲。尋以副總兵協守寧夏,擢延綏總兵官。哱拜之亂,套中諸部長悉助之。一元乘其西掠,輕騎搗土昧巢,獲首功百三十,驅其畜產而還,寇內顧引去。進署都督同知,入為中府僉事。
  • 8.    《國榷》:萬曆十九年十二月由協守寧夏副總兵為延綏總兵官。
  • 9.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七》:遼東自李成梁後,代以楊紹勳,一歲三失事。尤繼先繼之,半歲病去。廷議擇帥,乃以命一元。泰寧速把亥為官軍所殺,其次子把兔兒常欲復仇。從父炒花及姑婿花大助之,勢益強。西部卜言台周,故插漢土蠻子也,部眾十餘萬,與把兔兒東西相倚,數侵邊。至是卜言合一克灰正、腦毛大諸部,聲犯廣寧。而把兔兒以炒花、花大、暖兔、伯言兒之眾營舊遼陽,將入掠鎮武、錦、義。一元與巡撫李化龍策曰:“卜言雖眾,然去邊遠,我特患把兔兒及炒花耳。今其眾不過萬騎,破之則西部將不戰走。”乃遣副將孫守廉馳右屯御西部,而親將大軍匿鎮武外,為空營待之。寇騎馳入營,大笑,以為怯,乃深入。官軍忽從中起,奮呼陷陣,自午至酉。寇大奔,逐北七十餘里,至白沙堝。俘斬五百四十有奇,獲馬駝二千計。伯言兒中矢死,把兔兒亦傷,餘眾終夜馳,天明駐馬環哭。其明日,卜言台周入右屯,攻五日夜。守廉等固守,乃引去。時二十二年十月也。捷聞,帝大喜,祭告郊廟,宣捷行賞,進一元左都督,加太子太保,廕本衞世指揮使。兵部尚書石星以下亦進秩有差。
  • 10.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七》:伯言兒最彪悍,諸部倚以為強。嘗誘殺慶雲守備王鳳翔,坐革歲賞。至是被殲,諸部為奪氣,其部下遂納款。把兔兒、炒花及卜言台周、瓜兔兒、歹青復臨邊駐牧,期以明年正月略遼、沈東西。一元慮歲晏不備,為寇所乘,乃先西巡以遏其鋒。化龍亦留弱卒廣寧,數西發以疑寇。一元提健卒,踏冰渡河,監軍楊鎬與之俱。度墨山,天大雪,將士氣益奮。行四百里,三日夜乃抵其巢。斬首百二十級,獲牛馬甲仗無算,全師而還。把兔兒以鎮武創重,嘆曰:“我竟不獲報父仇乎?”未幾死,其眾散亂,諸部悉遠遁。一元以功進世廕二秩。久之,以病歸,命王保代。
  • 11.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七》:朝鮮再用師,詔一元隸總督邢玠麾下,參贊軍事。尋代李如梅為御倭總兵官。
  • 12.    《明史·卷二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七》:尋代李如梅為御倭總兵官。時兵分四路。一元由中路,御石曼子於泗州,先拔晉州,下望晉,乘勝濟江,連毀永春、昆陽二寨。賊退保泗州老營,攻下之,遊擊盧得功陣歿。前逼新寨。寨三面臨江,一面通陸,引海為濠,海艘泊寨下千計,築金海、固城為左右翼。一元分馬步夾攻。步兵遊擊彭信古用大棓擊寨,碎其數處。眾軍進逼賊濠,毀其柵。忽營中炮裂,煙焰漲天。賊乘勢衝擊,固城援賊亦至。騎兵諸將先奔,一元亦還晉州。事聞,詔斬遊擊馬呈文、郝三聘,落信古等職,充為事官;一元亦奪宮保,貶秩三等。會關白死,倭遁走。石曼子為陳璘所殲,一元得還故秩,賚銀幣。久之卒。
  • 13.    《國榷》:三月乙未,命徵倭總兵官麻貴、陳璘、董一元俱班師。
  • 14.    《明史·董一元傳》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2-14]
  • 15.    李利鋒.董氏族譜:撫寧縣檔案局,2010年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