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葛洪義

鎖定
葛洪義, 男,1960年生,西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學位(法學理論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博士學位(法學理論專業)。 [1] 
曾任西北政法學院教授、法理教研室副主任、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等職;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法學學科帶頭人。2004年11月兼任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2003年兼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2006年兼任廈門大學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
2014年調入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現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1-2] 
中文名
葛洪義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0年
畢業院校
西北政法學院
畢業院校
中國社會科學院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法理學、法律方法、地方法制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性    別

葛洪義人物經歷

葛洪義教育經歷

1984年在西北政法學院取得法學學士學位,
1987年在西北政法學院獲得法學碩士學位(法學理論專業),
2002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博士學位(法學理論專業)。
曾先後前往香港城市大學(1999、2002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2001年)、香港大學(2002年)、瑞典倫德大學(2003年)、日本北海道大學(2004年)、波蘭克拉剋夫大學(2007年)、德國德累斯頓大學(2007年)、比利時新魯汶大學(2007年)、美國紐約大學(2008、2011年)、哥倫比亞大學(2008年)、芝加哥大學(2011年)、伊利諾伊大學(2008、2011、2014年)等著名高校法學院訪問、培訓或出席國際會議。

葛洪義工作經歷

1992年任西北政法學院副教授,1996年任西北政法學院教授。
曾任西北政法學院法理教研室副主任、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等職。
2004年7月至2013年1月擔任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法學學科帶頭人,同年11月至2013年1月兼任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
2003年兼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兼任廈門大學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
2014年調入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1] 

葛洪義學術兼職

2004年11月兼任華南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2003年兼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2006年兼任廈門大學法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甘肅政法學院兼職教授,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法理學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房地產法研究會副總幹事,廣州市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長;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市人大代表(法制委委員),廣州市應急管理專家組副組長,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廣東省社科聯委員,廣州市社科聯常委;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等。 [1] 

葛洪義主授課程

為學生開設的課程有:本科生的《法學入門》、《法律方法》與《法理學》;法學碩士研究生的《法學研究方法論》、《法學理論的基礎與前沿》、《法學經典著作選讀》、《比較法學》;法律碩士研究生的《法理學專題》;法學博士研究生的《法學理論專題》等。 [1] 

葛洪義研究領域

法律本體論、法律方法、地方法制等。 [1] 

葛洪義科研項目

司法權的制約與監督機制研究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2004-06 主持人
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構建與我國法治建設 司法部部級重點課題 2001-10 主持人 [1] 
等8項

葛洪義學術交流

曾先後前往香港城市大學(1999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2001年)、香港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2002年)、瑞典倫德大學(2003年)、日本北海道大學(2004年)、波蘭克拉剋夫大學(2007年)、德國德累斯頓大學(2007年)、比利時新魯汶大學(2007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2008年)等地與著名高校法學院訪問、培訓或出席國際會議。 [1] 

葛洪義學術成果

代表性成果
《探索與對話:法理學導論》(法律出版社1996年初版,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再版);
《法律與理性——法的現代性問題解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葛洪義研究成果

葛洪義權威刊物

1.《作為方法論的“地方法制”》,載《中國法學》2016年第4期 ;
2.《法制建設的中國道路——自地方法制視角的觀察》,載《中國法學》2010年第2期;
3.《法官的權力》,載《中國法學》2003年第4期;
4.《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研究的重大進展》,載《中國法學》1992年第5期;
5.《法律原則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載《法學研究》2002年第6期;
6.《法學研究中的認識論問題》載《法學研究》2001年第2期;
7.《法律解釋與法律解釋學》(筆談),載《法學研究》2001年第2期;
8.《法的普遍性、確定性、合理性辨析——兼論當代中國立法與法理學的使命》,載《法學研究》1997年第5期。

葛洪義其他期刊

1.《“地方法制”的概念及其方法論意義》,載《法學評論》2018年第3期(CSSCI期刊);
2.《法治視域內職權設定及其方式的改造》,載《江海學刊》2017年第4期,第一作者(CSSCI期刊);
3.《關於我國地方立法的若干認識問題》,載《地方立法研究》2017年第1期;
4.《中國地方司法權的內在邏輯》,載《南京社會科學》2017第1期,第一作者(CSSCI期刊);
5.《多中心時代的“地方”與法治》,載《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6年第5期(CSSCI期刊);
6.《一步之遙:面朝共同體的我國法律職業》,載《法學》2016年第5期(CSSCI期刊);
7.《法治:政治民主的底線與高度》,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年04期(CSSCI期刊);
8.《社會治理與法治社會》,載《現代法治研究》2016年01期;
9.《頂層設計與摸着石頭過河:當前中國的司法改革》, 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5年02期(CSSCI期刊);
10.《人的理性的法律表達》,載《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第一作者(CSSCI期刊);
11.《社會管理創新與法律方法》,載《法學》2011年第10期(CSSCI期刊);
12.《中心與邊緣:地方法制及其意義》,載《學術研究》2011年第4期(CSSCI期刊);
13.《我國地方法制研究中的若干問題》,載《法律科學》2011年第1期(CSSCI期刊);
14.《法律方法與幾個相關概念的比較》,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0年第3期(CSSCI期刊);
15.《中國法學發展中的若干理論問題》,載《光明日報》(理論版),2010年2月9日;
16.《我國法律方法的三個邏輯前提》,載《雲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2期(CSSCI期刊);
17.《地方法制的意義》,載《學習與探索》2010年第1期(CSSCI期刊);
18.《法治國家與地方法制》,載《法學》2009年第12期(CSSCI期刊);
19.《司法權的“中國”問題》,《法律科學》2008年第1期(CSSCI期刊);
20.《法治與法治觀》,《法治論壇》 2007年第4期。

葛洪義著作類

1.《地方法制評論》法律出版社第一、二卷,2014年3月,2015年11月,主編;
2.《法治中國:中國法治進程》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主編;
3.《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作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最終成果);
4.《2011年中國地方法制發展報告》,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主編(教育部哲學社科發展報告建設項目階段性成果);
5.《2012年中國地方法制發展報告》,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主編(教育部哲學社科發展報告建設項目階段性成果);
6.《2013年中國地方法制發展報告》,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主編(教育部哲學社科發展報告建設項目階段性成果);
7.《法律方法講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個人專著(廣東省研究生示範課程中期成果);
8.《法學理論專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主編;
9.《法與實踐理性》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個人專著;
10.《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1、2、3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2003年9月、2005年4月,主編;
11.《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4、5、6、7、8、9輯,法律出版社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主編;
12.《法律與理性——法的現代性問題解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個人專著(該書為1997年度司法部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02年獲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3.《探索與對話:法理學導論》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2004年增訂版,個人專著(該書為1995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一般項目,1998年獲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4.《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述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主編之一;
15.《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改革發展的研究與報告》載《中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實踐與探索》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合作(2002年獲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葛洪義教材類

1.《法律方法講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個人專著(廣東省研究生示範課程中期成果)
2.《法理學教程》副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司法部規劃教材。
3.《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主編(西北政法學院教材建設項目)。
4.《法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初版,2007年再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組編。
5.《法理學教程》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6年再版,主編。司法部組織編寫全國成人教育系統法學統編教材之一;2006年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6.《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4年修訂版,副主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全國成人教育系統法學統編教材之一。
7.《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3年修訂版,參編,國家級重點教材,2002年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8.《國家司法考試大綱》及輔導用書(2003、2004、2005、2006年)“法理學”部分主編之一,法律出版社出版。
9.《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及《考試指南》(第二、三版)法理學部分。
10.《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2007年增訂版,主編。該書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法學主幹課程教材”系列全國統編教材之一,2002年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獎,2007年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11.《法理學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參編,司法部成人統編教材.1996年獲司法部優秀教材獎。
12.《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副主編。

葛洪義項目類

1.2015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進程中的地方實踐研究”,結項;
2.2014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中國地方治理與法制發展問題研究”,結項;
3.2011年教育部哲學社科發展報告建設項目“中國地方法制發展報告”,結項;
4.2010年國家軟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企業參與科技計劃項目的廉政監管課題研究”,結項;
5.2008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我國地方法制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11年結項成績為優秀;
6.2004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司法權的制約與監督機制研究”,結項;
7.2001年司法部部級重點課題“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構建與我國法治建設”,結項;
8.2005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結項;
9.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法律教育與法律實踐”,結項;
10.2007年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招標項目“廣東省改革開放三十年法制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結項;
11.2011年廣東省教育廳學科建設專項項目“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結項;
12.2009年廣東省人大法工委項目“廣東省地方性法規清理研究”,結項;
13.2010年廣東省依法治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項目“法治廣東建設年度報告(2010年)”,結項;
14.2015年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項目“《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表決前評估” ,結項;
15.2014年杭州市市委建設“法治杭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項目“‘十三五’期間杭州依法治理重點問題研究”,結項;
16.2014年中共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項目“‘杭改十條’民主法治領域進展情況跟蹤評估”,結項;
17.2013年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項目“廣州市政府三件法規委託評估”,結項;
18.2013年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項目“《廣州市突發事件應急補償管理辦法》專家意見稿”,結項。 [3] 

葛洪義論著論集

1,《法學理論專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主編
3,《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1、2、3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2003年9月、2005年4月,主編;
4,《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4、5輯,法律出版社2007、2008年,主編;
5,《法律與理性——法的現代性問題解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該書為1997年度司法部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02年獲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個人專著
葛洪義 葛洪義
 6,《探索與對話:法理學導論》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2004年增訂版,個人專著。該書為1995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一般項目,1998年獲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7,《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述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主編之一
8,《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改革發展的研究與報告》載《中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實踐與探索》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合作。2002年獲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 

葛洪義教材

1,《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主編。西北政法學院教材建設項目。
2,《法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初版,2007年再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組編。
3,《國家司法考試大綱》及輔導用書(2003、2004、2005、2006年)“法理學”部分主編之一,法律出版社出版。
4,《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及《考試指南》(第二、三版)法理學部分。
5,《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2007年增訂版,主編。該書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法學主幹課程教材”系列全國統編教材之一。2002年獲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獎;2007年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6,《法理學教程》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6年再版,主編。司法部組織編寫全國成人教育系統法學統編教材之一;2006年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7,《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4年修訂版,副主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全國成人教育系統法學統編教材之一
8,《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3年修訂版,參編。國家級重點教材。2002年教育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9,《法理學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參編。司法部成人統編教材。1996年獲司法部優秀教材獎
10,《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副主編
11,《法理學教程》副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司法部規劃教材 [1] 

葛洪義普及讀物

1,《人權100問》陝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參編
2,《國家公務員知識手冊》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參編 [1] 

葛洪義學術論文

2008年
1.《司法權的“中國”問題》,《法律科學》2008年第1期
2007年
1.《法治與法治觀》,《法治論壇》 2007年第4期
2.《“監督”與“制約”不能混同——兼論司法權的監督與制約的不同意義》,《法學》2007年第10期
3.《先廓清“國家賠償”的前提》,《廣州日報》2007年09月05日
4.《動用私刑 法律不允》,《廣州日報》2007年11月13日
2005與2006年
1,《法律與“和諧社會”》,《法學》2005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8期全文轉載
2,《政治·理性·法律》,《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5期
3,《法律論證的“度”:一個制度問題》,《人民法院報》2005年7月4日總第2939期
4,《侮辱漫罵不是民意,而是網絡暴力》,《廣州日報》 2006-07-23,刊號 CN44-0010,期號A5。
5,《一流的大學不能沒有一流的文科》,《廣州日報》,2006-07-19,期號A20
6,《法庭必須被尊重》,《廣州日報》,2006-07-16,期號A5
7,《保護中等收入者》,《廣州日報》,2006-06-29,期號A7
8,《世界盃隱含的生活邏輯之憂》,《廣州日報》,2006-06-22期號A7
9,《憲法應保障税收,有利於藏富於民》,《廣州日報》,2006-05-28,期號A5
11,《民告官案件多發是好事不是壞事》,《廣州日報》,2006-05-09,期號A8
12,《法律與人文》,《光明日報》,2006-06-05總第期, 刊號CN11-0026
13,《法在心中》,《律師文摘》 2006年第2期,2006-04-01,刊號ISBN7-80226-056-6
14,《略論中國法律制度的正當性問題》,《政法論壇》,2006年第5期。
2004年與2003年
1,《司法考試與中國司法機構人事制度改革》載《法令月刊》(台灣)2004年3月(合作,第二作者)
2,《法理學問題的形成與演變》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4年第2期
3,《試論法律論證的概念、意義與方法》載《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4,《法治之“重”與法律方法》載《法制日報》2003年12月4日(合作,第二作者)
5,《尋求法律與政治的平衡》載《中外法學》2003年第6期(合作,第二作者)
6,《法官的權力》載《中國法學》2003年第4期
7,《論法的生成》載《法律科學》2003年第5期
8,《法官、檢察官不可納入“國家公務員”》載《法學》2003年第6期(合作,第一作者)
9,《論中國法的現代性問題》載《法律思想的律動——當代法學名家演講錄》(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編)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10,《法律論證的目標與源流》,《法律科學》2004年第5期
2002年以前
1,《法律原則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載《法學研究》2002年第6期
2,《法治是如何形成的?》載《法律科學》2002年第6期
3,《法律方法、法律思維、法律語言》載《人民法院報》2002年10月21日
4,《為了法律人的職業光榮》載《檢察日報》2002年9月24日第3版
5,《法律白條與法律信用》載《中國青年報》2001年12月7日
6,《法律職業與司法考試》載《法學》2001年第9期
7,《提高法律職業的門檻》載《法制日報》2001年7月9日第5版
8,《法律解釋與法律解釋學》(全國法律解釋學研討會筆談,約1500字)《法學研究》2001年第2期
9,《法律家與知識分子的良知》載《法律科學》2001年第3期(署名亞傑),此文在2002年3月《人民法院報》全文轉載
10,《法理學的定義與意義》載《法律科學》2001年第3期
11,《法律的理論與方法》載《中外法學》2001年第3期
12,《法學研究中的認識論問題》載《法學研究》2001年第2期
13,《社會團結中的法律》載《現代法學》2000年第4期
14,《理性化的社會與法律——略論韋伯社會理論中的法律思想》載《比較法研究》2000年第3期
15,《略論孟德斯鳩社會理論中的法律思想》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16,《法律與社會理論的批判意識——略論馬克思社會理論中的法律思想》載《法律科學》2000年第2期
17,《民主政治下的法律與自由——略論托克維爾社會理論中的法律思想》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0年第1期
18,《論法理學教學教材的改革》載《法商研究》1999年第6期。《法學》複印資料2000年第2期全文轉載
19,《法律、理性、秩序》載《法理學與比較法學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0,《法治三題》載《法學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1,《法的普遍性、確定性、合理性辨析——兼論當代中國立法與法理學的使命》載《法學研究》1997年第5期,2000年獲陝西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2,《規則模式及其理性指向》載《法制現代化》1997年卷
23,《法律、理性、法律理性》載《法治研究》1997年卷
24,《嚴格規則主義的困境與困惑》載《政治與法律》1997年第3期
25,《試論法的發展》載《法制與社會發展》1996年第3期
26,《現象與意義:法律哲學的若干理論與方法問題》載《學習與探索》1995年第2期。該文曾獲陝西省教委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陝西省法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7,《高揚理性與價值,建築現代法制》載《法學》1994年第12期
28,《公法與私法的劃分及其意義》載《長白論叢》1994年第3期
29,《法學家文化品位與法律現象研究》載《法學》1994年第1期
30,《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研究的重大進展》載《中國法學》1992年第5期
31,《反思自我、超越自我》載《法學》1992年第7期
32,《法學理論要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載《中國法學》1992年第4期。《法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33,《效力、實效、效果——論立法技術中權利義務的統一性》載《西北政法學院科研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4,《目的與方法:法律價值研究論析》載《法律科學》1992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載》1992年第3期載登,《法學》複印資料1992年第5期全文轉載
35,《法學家要努力提高自己》載《法學》1992年第1期。《法學》複印資料1992年第4期全文轉載
36,《法律、權利、權利本位——新時期法學視角的轉換及其意義》載《社會科學》(上海)1991年第3期。《新華文載》1991年第5期,《法學》複印資料1991年第6期全文轉載
37,《法律責任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載《法律科學》1990年第4期。人民大學《法學》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38,《規範主義、概念主義、國家主義——我國法概念研究中的邏輯實證主義傾向》載《政治與法律》(下)1989年第4期
39,《規範主義、概念主義、國家主義——我國法概念研究中的邏輯實證主義傾向》載《政治與法律》(上)1989年第3期
40,《拓新權利問題的研究方法》載《時代論評》1988年11月創刊號
41,《論法律權利的概念》載《法律科學》1989年第1期
42,《關於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新秩序的法學思考》載《法學內參》1989年第1 期
43,《社會公平:法律新秩序的必然選擇》載《西安經濟報》1988年12月17日
44,《比較法學簡論》載《社會科學評論》1985年第9期
45,《實證法學與價值法學的協調和我國法學研究》載《法學》1987年第5期,被《法制協調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上海百花出版社)收入
46,《論法律權利的本質》載《當代法學》1988年第3期
47,《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是大學法學教育的根本任務》載《政法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48,《面向21世紀,法理學科建設、改革與發展》載《政法教育研究》1993年第2期
49,《法學基礎理論教學特點與學習方法》載《成人法學教育》1993年第1期
50,《論法理學教學的深化、改革、提高》載《政法教育研究》1991年第4期(教研室教師集體)
51,《以教學科研為中心,努力開創教研室工作新局面》載《政法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
52,《碩士研究生能力的培養》載《教學與研究》1986年第3 [1] 

葛洪義榮譽獲獎

1992年陝西省教委系統教書育人先進個人,1995年陝西省十大傑出青年及陝西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2002年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05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6年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