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8年5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法制與社會發展》共出版文獻2261篇、總被下載1558145次、總被引43571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942、(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730。
[3]
- 中文名
- 法制與社會發展
- 外文名
- 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語 種
- 中文
- 類 別
- 法理、法史
- 主管單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主辦單位
- 吉林大學
- 編輯單位
- 《法制與社會發展》編輯部
- 創刊時間
- 1995年
- 出版週期
- 雙月刊
- 國內刊號
- 22-1243/D
- 國際刊號
- 1006-6128
- 郵發代號
- 12-165
- 屬 性
- 核心期刊、CSSCI
- 現任主編
- 張文顯
- 編輯部地址
- 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號
法制與社會發展辦刊歷史
編輯1995年,《法制與社會發展》創刊,刊期為雙月刊。
法制與社會發展辦刊條件
編輯法制與社會發展欄目方向
《法制與社會發展》設法理中國研究、依法治國研究、法學範疇研究、司法文明研究、法治文化研究、部門法哲學研究、西方法哲學研究、法律與全球治理研究、新興·交叉學科研究、法學·法律方法研究、理論縱橫等欄目。
[8]
法理中國研究 | 該欄目引導、鼓勵學界關於“法理”的研究。探究的論題既包括法理的概念、功能、體系、形式、思維等本體性問題,也包括中西法學中的法理、部門法中的法理、生活中的法理、法律運行各環節的法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法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法理等。 |
依法治國研究 | 該欄目站在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前沿陣地,瞄準法治創新發展和法治體系建構完善的前沿問題,找準服務法治建設大局的切入點和結合點,組織和引導法學界開展法治前沿問題研究,並促進法治理論研究成果的實踐轉化,推動法學理論研究與中國法治實踐在更高位階上的互動。 |
法學範疇研究 | 該欄目以持續推進對法(法律)、法學、法治、人權、權利、義務、權力、責任、權威、懲罰、審判、理由、合法性等法學基本範疇的研究。 |
司法文明研究 | 該欄目側重為中國的司法文明建設激發和薈萃崇論閎議。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代,“司法文明研究”欄目將積極配合國家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組織的重大研究任務,推動法學共同體對科學的司法理論、先進的司法制度、公正的司法運作、卓越的司法精英、理性的司法文化進行學理探討,為中國的司法文明建設搭建智識上的助推平台。 |
法治文化研究 | 該欄目是在以往“法律文化研究”這一欄目的基礎上開拓創新,轉型升級推出的,為建設中國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出新貢獻。 |
部門法哲學研究 | 該欄目引導部門法哲學在法治改革、法學體系創新以及法學領域經典的、重大的、前沿的、疑難的問題的研究中施展其用武之地。 |
西方法哲學研究 | 該欄目鼓勵關於西方法理學各流派、法哲學各主要論題以及法哲學與道德哲學、政治哲學交叉課題的研究,立足中國立場,借鑑西方資源,展開法治對話。 |
法律與全球治理研究 | 該欄目鼓勵有關法律與全球治理問題的深入研究。 |
新興·交叉學科研究 | 該欄目引領和推動對該新興·交叉學科的學術探索。 |
法學·法律方法研究 | 該欄目吸引更多的研究者關注理論發展中的法學方法論爭鳴,關注法律實踐發展中的法律方法適用,進一步引導和促進法學研究與法律實踐的發展。 |
理論縱橫 | 該欄目是該刊的常規性欄目,擇優採組了許多選題新穎、視角獨到、體現對重要理論的反思和對重大現實問題的關注、在理論和方法上具有一定創新性的稿件。側重發表有關法學研究範式、法律本體論、法律價值論、法律運行論、法律與道德、法律與社會等問題的研究成果,大力推進法學基本理論問題研究的深入發展。 |
法制與社會發展人員編制
責任編輯 | 侯學賓 | 朱振 | 苗炎 | 鄭懷宇 | 喬楠 |
孟融 | 賀寧 | 王垚 | |||
技術編輯 | 楊雪 | ||||
編委 | 王樹義 | 付子堂 | 朱景文 | 張文顯 | |
張中秋 | 陳興良 | 李林 | 張明楷 | 張保生 | |
楊春福 | 杜宴林 | 張騏 | 季衞東 | 鄭成良 | |
範愉 | 姚建宗 | 信春鷹 | 徐忠明 | 徐顯明 | |
黃文藝 | 崔建遠 | 葛洪義 | 霍存福 |
法制與社會發展學術交流
2005年,慶祝創刊十週年“中國法學研究與法學期刊”筆談會召開,鄧正來教授、王家福教授、郭道暉教授、何勤華教授、王利明教授、姚建宗教授、謝暉教授、劉星教授和孫笑俠教授分別從不同角度發表了有啓發性的見解。
[9]
2014年5月15日,由《環球法律評論》編輯部主辦的"《環球法律評論》與《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學期刊發展與規範化建設'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舉行。《法制與社會發展》主編張文顯教授率該編輯部全體人員出席了研討會;會議還邀請了《法學研究》、《國際法研究》編輯部的全體編輯人員。四個編輯部人員,對中國法學期刊的發展與規範化建設相關議題展開了交流與探討。
[10]
法制與社會發展辦刊成果
編輯法制與社會發展收錄情況
《法制與社會發展》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報刊索引》核心期刊,被中國知網、北大法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等檢索系統全文收錄。
[1]
法制與社會發展研究發表
法制與社會發展影響因子
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峯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了首份《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報告》,《法制與社會發展》在法學類期刊中排第五名。
[5]
注:該刊未收錄至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
法制與社會發展榮譽表彰
法制與社會發展文化傳統
編輯法制與社會發展形象標識
法制與社會發展辦刊宗旨
法制與社會發展現任領導
編輯主編:張文顯
編輯部主任:苗炎(兼)
社長:杜宴林
編委會主任:姚建宗
[2]
- 參考資料
-
- 1. 期刊介紹 .法制與社會發展[引用日期2018-05-16]
- 2. 編委簡介 .法制與社會發展[引用日期2018-05-16]
- 3. 法制與社會發展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05-16]
- 4. 2013年主編新年致辭 .中國理論法學研究信息網[引用日期2018-05-16]
- 5. 本刊名列《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法學類期刊第五 .法制與社會發展[引用日期2018-05-16]
- 6.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正式公佈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引用日期2018-05-16]
- 7. 本刊啓用新引證體例 .法制與社會發展[引用日期2018-05-16]
- 8. 欄目設置 .法制與社會發展[引用日期2018-05-16]
- 9. 鄧正來.對“法制與社會發展”之判準的反思:賀《法制與社會發展》出版十週年:2005年第1期,法制與社會發展:3-5
- 10. 《環球法律評論》與《法制與社會發展》 "法學期刊發展與規範化建設"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國法學網[引用日期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