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

鎖定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通常稱為範德·瓦耳斯或範德華,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1837年11月23日-1923年3月8日),荷蘭物理學家。
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學教授。他對氣體和液體的狀態方程所作的工作,獲得了19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範德華力(即分子間作用力)。
中文名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
外文名
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
別    名
範德華
國    籍
荷蘭
出生地
荷蘭萊頓
出生日期
1837年11月23日
逝世日期
1923年03月08日
畢業院校
萊頓大學
職    業
物理學家
代表作品
分子力
主要成就
諾貝爾物理學獎(1910年)
研究機構
阿姆斯特丹大學
導    師
彼得·賴克
學    生
迪德里克·科特韋格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人物生平

早年時光和教育
1837年11月23日約翰內斯·迪德里克·範德瓦爾斯出生於荷蘭萊頓。約翰尼斯·迪德里克是十個孩子中的老大,他的父母名為雅各布斯·範德瓦爾斯( Jacobus van der Waals)和伊麗莎白·範登伯格(Elisabeth van den Berg)。他的父親是一個住在荷蘭萊頓市的木匠。 在十九世紀,工人階級的孩子通常是沒有能力就讀中學然後晉升大學就讀的。 不過,他接受了“高級初等教育”(advanced primary education),並於十五歲時完成學業。後來,他成為一名小學老師的助教。
1856年至1861年間,他跟着老師學習,順利考取了成為一名小學老師或班主任的資質。
1862年,他開始在萊頓大學參加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講座,儘管他是一個未經錄取的正式學生(部分原因是他缺乏古典語言的教育)。然而,萊頓大學有一項規定,允許校外學生一年上四門課。
1863年,荷蘭政府創立了一所新中學 (HBS,一所針對高中生的學校),範德瓦爾斯當時是一所小學的校長,他希望成為一名在HBS教授數學及物理的教師,他花了兩年的空閒時間為考試做準備。
1865年,他被聘請為在代芬特爾市的HBS的物理教師,在1866年,他在海牙也獲得這樣的職位,而海牙離萊頓足夠近,於是範德瓦爾斯同時到萊頓大學復課。
1865年9月,在搬家到代芬特爾市之前,他與十八歲的安娜·瑪格達琳娜·史密特(Anna Magdalena Smit)結婚。
1864年他被任命為一所在代芬特爾市的中學的教師。
1866年他搬到海牙,先是任職老師而之後成為了中學的主任。而範德瓦爾斯仍然缺乏古典語言的知識,這些知識本來可以使他有權參加考試並作為普通學生進入大學。然而,碰巧的是,大學入學的規則發生了變化:通過教育部長的許可,可以免除古典語言的學習參加資格考試。範德瓦爾斯獲得了通過了教育部長的許可,並且通過了物理和數學博士資格考試
1873年6月14日,在萊頓大學,他的博士論文《論氣態與液態之連續性》(Over de Continuiteit van den Gas en Vloeistoftoestand)通過了答辯。在這篇論文中,他介紹了分子體積和分子間作用力的概念,還提出了可同時解釋氣態和液態的“狀態方程”。隨後,在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Sciences)及Archives Néerlandaises中,許多相關的論文相繼發表,並被翻譯成其它語言。
1877年9月範德瓦爾斯被任命為新成立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大學的第一位物理學教授。他有兩個著名的同事——物理化學家雅各布斯·亨裏克斯·範托夫(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和生物學家雨果·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範德瓦爾斯在70歲退休前一直在阿姆斯特丹大學任教。他的兒子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 Jr.接替了他父親的職位 [1]  ,他同時也是一個理論物理學家
婚姻家庭
他在1865年娶了Anna Magdalena Smit,兩人有三個女兒(Anne Madeleine,Jacqueline Elisabeth(Jacqueline Elisabeth是歷史老師和一位知名的女詩人),Johanna Diderica(Johanna Diderica是一位英語老師)和一個兒子——物理學家Johannes Diderik, Jr.),Johannes Diderik, Jr.於1903年到1908年擔任格羅寧根大學的物理教授,並繼他的父親之後擔任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物理講座教授,Jr.的侄子Peter是一個櫥櫃製造商,在格洛斯特郡學院工藝美術系頗有造詣。在1881年,他的妻子死於肺結核,享年34歲。 在Anna去逝以後,女兒們回到家中照看她們的父親,範德瓦爾斯從未再婚,妻子的去世讓他非常震驚,他在之後大約十年內什麼都沒發表。
範德瓦爾斯的主要休閒是散步(尤其是在鄉間),以及閲讀。
範德瓦爾斯於1923年3月8日去世於阿姆斯特丹,享年85歲,一年後,他的女兒Jacqueline也不幸離世。
他的孫子克里斯托弗·範德華(Christopher D. Vanderwal)是加州大學歐文分校著名的化學教授。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主要成就

範德瓦爾斯除了獲得19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外,還獲得了許多榮譽。他被授予劍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被授予莫斯科皇家博物學家學會、愛爾蘭皇家學院和美國哲學學會榮譽會員法蘭西學院柏林皇家科學院通訊院士,比利時皇家科學院準會員;倫敦化學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羅馬林奇學會(Accademia dei Lincei of Rome)外籍院士,範德瓦爾斯自1875年以來一直是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從1896年到1912年,他是荷蘭皇家科學院的秘書,他還於1912年被選為荷蘭化學學會名譽會員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科研工作

範德瓦爾斯的主要興趣在熱力學。他受到了魯道夫·克勞修斯1857年的一篇論文的影響,這篇論文的題目是《關於我們稱之為熱的運動》(Über die Art der Bewegung, welche wir Wärme nennen) [2]  。範德瓦爾斯後來深受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路德維希·玻爾茲曼和威拉德·吉布斯的著作的影響。克勞修斯的工作促使他尋找托馬斯·安德魯斯實驗的一個解釋,1869年安德魯斯揭示了流體中臨界温度的存在。範德瓦爾斯在他的1873年的論文中對凝結現象和臨界温度現象作了半定量的描述,論文題目是《論氣態與液態之連續性》(Over de Continuïteit van den Gas- en Vloeistoftoestand) 。他指出,這兩個狀態的混合體不僅以一種連續性的方式混合,他們實際上還有着同樣的特性。該論文的發表立即使他成為首要的物理學家。這個從範德瓦爾斯第一份論文得出的結論的重要性可以從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在《自然》雜誌中的註解得到證明:“毫無疑問地,範德瓦爾斯的名字很快地將會出現於在分子科學的前沿之中” [3] 
在這篇論文中,他所發表的狀態方程式是出自於他的名字。這項實驗工作做了實際的操作,其中的液體和氣體的物質相融合成一個相互連續的方式。結果表明,這兩個階段是同一性質。範德瓦爾斯在計算他的狀態方程式時,假設不僅存在分子(原子的存在當時有爭議 [4]  ),而且假設它們大小有限,相互吸引。因為他是最早提出分子間力(儘管這種力很基礎)的人之一,所以這種力現在有時被稱為範德華力。
第二個重大發現發表於1880年,當時他公式化了對應狀態定律。這表明範德瓦爾斯方程可以用臨界壓力臨界體積和臨界温度的簡單函數這種一般形式適用於所有物質。原始方程中的化合物特定常數a和b被通用(化合物無關)量所代替。正是這條定律在實驗中起到了指導作用,後來促成了1898年詹姆斯·杜瓦(James Dewar)的氫液化和1908年海克·卡美林·奧涅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的氦液化。
1890年,範德瓦爾斯在Archives Néerlandaises上發表了一篇關於Theory of Binary Solutions的論文。通過將他的狀態方程熱力學第二定律(威拉德·吉布斯首先提出的形式)聯繫起來,他能夠得到數學公式的圖形表示,即他按吉布斯的叫法稱之為Ψ面的形式,他用希臘字母Ψ表示平衡狀態下不同階段的自由能
還應提到範德瓦爾斯的毛細現象理論,其基本形式最早出現在1893年。與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早先提供的關於這個問題的力學觀點不同,範德瓦爾斯採用了熱力學方法,而這在當時是有爭議的,因為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布朗運動理論解釋佩蘭的實驗驗證之前,分子的存在及其永久的、快速的運動的觀點還未被普遍接受。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科學貢獻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著名論文

範德瓦爾斯以題為《論氣態與液態之連續性》的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在這篇論文中,他提出了自己的連續性思想。他認為,儘管人們在確定壓強時除了考慮分子的運動外,還要考慮其他因素,但是物質的氣態和液態之間並沒有本質區別,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分子之間的吸引力和這些分子所佔的體積,而這兩點在理想氣體中都被忽略了。從以上考慮出發,他得出了非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即著名的范德瓦耳斯狀態方程
其中,p、Vm和T分別代表氣體的壓強、體積和温度,R是理想氣體常數,a代表分子之間的相互吸引,b為分子的體積,a,b值可由實驗測定的數據確定。
相對於其他實驗工作者提出的模型和狀態方程,范德瓦耳斯方程是最有用的,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應用。首先,它比較簡單,突出了決定流動性的分子的特徵;其次,它又指出氣體有三相點,且能與在臨界温度下可液化等性質相符合。當時的實驗發現,如果某一種氣體的温度不在臨界值之下,那麼它是不能只通過改變壓強來液化的。從范德瓦耳斯方程出發,臨界温度臨界體積臨界壓強都可用a,b表示出來,且與實驗結果完全相符。
1880年,范德瓦耳斯還發現了對應狀態定律。該理論預言了氣體液化所必需的條件,對所謂永久性氣體的液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範德華半徑

非金屬元素有一種半徑,叫範氏半徑。例如,在CdCl2晶體裏,測得在不同的“分子”(實際是層狀的大分子)裏Cl與Cl間的核間距為0.376 nm.
圖1 氯原子的共價半徑和範德華半徑 圖1 氯原子的共價半徑和範德華半徑
取其值的一半定為氯原子的範氏半徑,即:
,對非金屬元素,總有
,從圖1 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關係。圖1中表示出2個Cl2,在同一個Cl2裏,2個Cl核間距的一半是共價半徑r;在不同的2個Cl2間,2個Cl的核間距的一半是範氏半徑r。顯而易見,
。一般來説,對於金屬元素,只有共價半徑和金屬半徑;而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除外)有共價半徑和範氏半徑;稀有氣體元素只有範氏半徑。高中教材上原子半徑全部用的是共價半徑,所以稀有氣體元素的半徑與同週期其它元素沒有可比性
稀有氣體在極低的温度下形成單原子分子分子晶體,在這種晶體裏,兩個原子核間距的一半就是稀有氣體原子的範德華半徑

約翰尼斯·迪德里克·範·德·瓦耳斯範德華力

分子間作用力又被稱為範德華力,按其實質來説是一種電性的吸引力。分子間作用力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力:取向力誘導力色散力
取向力發生在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之間。由於極性分子的電性分佈不均勻,一端帶正電,一端帶負電,形成偶極。因此,當兩個極性分子相互接近時,由於它們偶極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兩個分子必將發生相對轉動。這種偶極子的互相轉動,就使偶極子的相反的極相對,叫做“取向”。這時由於相反的極相距較近,同極相距較遠,結果引力大於斥力,兩個分子靠近,當接近到一定距離之後,斥力與引力達到相對平衡。這種由於極性分子的取向而產生的分子間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
取向力的大小與偶極距的平方成正比。極性分子偶極矩越大,取向力越大;温度越高,取向力越小。
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之間以及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之間都存在誘導力
在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之間,由於極性分子偶極所產生的電場對非極性分子發生影響,使非極性分子電子雲變形(即電子雲被吸向極性分子偶極的正電的一極),結果使非極性分子的電子雲與原子核發生相對位移,本來非極性分子中的正、負電荷重心是重合的,相對位移後就不再重合,使非極性分子產生了偶極。這種電荷重心的相對位移叫做“變形”,因變形而產生的偶極,叫做誘導偶極,以區別於極性分子中原有的固有偶極。誘導偶極和固有偶極就相互吸引,這種由於誘導偶極而產生的作用力,叫做誘導力。
同樣,在極性分子和極性分子之間,除了取向力外,由於極性分子的相互影響,每個分子也會發生變形,產生誘導偶極。其結果使分子的偶極矩增大,既具有取向力又具有誘導力。在陽離子陰離子之間也會出現誘導力。
誘導力的大小與非極性分子極化率和極性分子偶極距的乘積成正比。
非極性分子之間也有相互作用。粗略來看,非極性分子不具有偶極,它們之間似乎不會產生引力,然而事實上卻非如此。例如,某些由非極性分子組成的物質,如苯在室温下是液體,碘、萘是固體;又如在低温下,N2、O2、H2稀有氣體等都能凝結為液體甚至固體。這些都説明非極性分子之間也存在着分子間的引力。當非極性分子相互接近時,由於每個分子的電子不斷運動和原子核的不斷振動,經常發生電子雲和原子核之間的瞬時相對位移,也即正、負電荷重心發生了瞬時的不重合,從而產生瞬時偶極。而這種瞬時偶極又會誘導鄰近分子也產生和它相吸引的瞬時偶極。雖然,瞬時偶極存在時間極短,但上述情況在不斷重複着,使得分子間始終存在着引力,這種力可從量子力學理論計算出來,而其計算公式與光色散公式相似,因此,把這種力叫做色散力
一般來説,分子量越大,分子內所含的電子數越多,分子的變形性越大,色散力越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