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鎖定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英語: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Free India,印地語:आर्ज़ी हुक़ूमत-ए-आज़ाद हिन्द, 烏爾都語:عارضی حکومت‌ِ آزاد ہن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日本帝國在南亞所扶植的政權,其目標是取代英屬印度。自由印度臨時政府的首都位於布萊爾港,布萊爾港的地理位置是北緯11度40分、東經92度45分。布萊爾港是安達曼羣島上最大的城市,布萊爾港位於南安達馬恩島的東岸,是安達曼羣島主要的交通中心之一。有四萬五千人的印度國民軍作為武裝力量。主要由軸心國俘獲的不列顛印軍戰俘組成,後來也有許多日本控制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度人自願加入該組織。
中文名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外文名
英語: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Free India
印地語:आर्ज़ी हुक़ूमत-ए-आज़ाद हिन्द
烏爾都語:عارضی حکومت‌ِ آزاد ہند
簡    稱
自由印度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布萊爾港
主要城市
新德里加爾各答孟買
國慶日
1943年10月21日
官方語言
印地語,英語
時    區
UTC+5:30
政治體制
共和制
國家領袖
蘇巴斯·錢德拉·鮑斯
主要民族
印度斯坦族泰盧固族孟加拉族
主要宗教
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
國土面積
8100 km²
道路通行
靠左行駛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地理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總面積達8100平方公里,統治由日軍攻佔的安達曼羣島與尼科巴羣島外,也一度擁有英屬印度的英帕爾地區;但是由於日軍作戰失利而撤出。
印度國民軍旗幟 印度國民軍旗幟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統治區人口約33000人。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歷史背景

自18世紀末期,英國控制了印度。在那裏,印度人為了從英國的奴役之下解放出來,發生了許多次起義和騷動。1939年9月2日,英國對德國宣戰,英國的印度總督單方面宣佈印度是交戰國。此舉激怒了印度人,並且印度國大黨於1942年8月8日最終做出“英國撤出印度”的一個決議,以此作為印度參戰的條件。英國拒絕了這個決議,馬上導致了普遍的公開騷亂。國大黨的很多高級成員被英軍逮捕,國大黨組織也被宣佈為非法。日本佔領了東南亞之後,總理東條英機想趁勢打進印度,取代英國。而鮑斯在爭取印度獨立的問題上得到日本的支持。1943年2月3日,錢德拉搭乘德國的U型潛艇基爾出發,借道馬達加斯加前往日本。錢德拉到達日本後得到了東京方面的支持,東條英機宣佈將給予各種援助,以使印度獲得完全獨立。此時造成的領導真空,導致了錢德拉·鮑斯這個好戰的反對派領導人的崛起。
在錢德拉·鮑斯的鼓吹、日本的全力支持與東南亞的印度人蔘與之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於1943年10月21日於新加坡成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自由印度臨時政府由於錢德拉·鮑斯於8月18日於台北意外墜機死亡而自動解體。 [1]  據歷史資料表明,此次墜機為英國指使日本特務所為。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政治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領導人 錢德拉·鮑斯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領導人 錢德拉·鮑斯
下設國防部,外交部,財政部,宣傳部,婦人部
國家主席兼首相兼國防部部長兼外交部部長為錢德拉·鮑斯
勳章
特級:印度之虎
一級:戰鬥領袖
二級:印度英雄
另外:祖國烈士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軍事

自由印度軍團士兵 自由印度軍團士兵
1944年,在鮑斯的指揮下, 共有3個師計有9萬人的印度國民軍協同緬甸前線的日軍攻入印度,4月18日,Shaukat Malik上校帶領的自殺突擊隊,成功地突破了英國人的防線,佔領了曼尼普爾的莫伊郎格(Moirang in Manipur),這是“自由印度臨時政府”佔領的第一塊印度領土,隨後,印度國民軍又沿着科希馬大道(Kohima)一路開進,直殺入印度境內250公里,對科希馬和錫爾查爾的英國人造成了很大威脅,還側翼包抄了美國的軍隊。但在英帕爾遭英軍擊潰,日軍被迫撤退,印度國民軍損失慘重。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外交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內閣成員合影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內閣成員合影
當時除了日本之外,德國汪偽國民政府意大利克羅地亞烏斯塔沙政權)、泰國緬甸滿洲國 [2-3]  與菲律賓都承認自由印度臨時政府,愛爾蘭自由邦也在自由印度臨時政府時致贈賀詞。自由印度政府在1943年10月24日對英國與美國宣戰,之後又參與大東亞會議,協助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意圖相當明顯。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傳媒

該國擁有自由印度廣播電台作為宣傳工具,並有報紙。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郵票

阿拉漢郵票是1943年2月德國針對錢德拉·鮑斯領導的自由印度臨時政府所發行的灰姑娘郵票以6個版本的不同設計方式。透過印度郵票,紀念印度的自由抗爭活動。
郵票 郵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