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瑛

(滇黔軍將領)

鎖定
胡瑛(1889年9月7日—1961年4月3日),字藴山,雲縣茂蘭鎮大丙邊人。國民政府陸軍上將。胡瑛幼年在家讀私塾,後因科舉廢除,考入雲南優級師範就讀,得以接觸民主革命思想。因感覺書生無力救國,投筆從戎,以優異成績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走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道路。參加過昆明辛亥重九起義、護國運動,歷任連長、營長、少將旅長、衞戍司令、雲南講武堂將校隊總隊附、雲南省務委員會候補委員、雲南鹽運使、軍長、雲南省政府委員兼總參議、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總統府顧問等職,曾兩次代理雲南省政府主席,解放前夕拒赴台灣,在昆明迎接解放。1961年在昆明病逝。 [1] 
中文名
胡瑛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89年9月7日
逝世日期
1961年4月3日
畢業院校
雲南陸軍講武堂

胡瑛人物生平

胡瑛,別字藴山,別號藴珊,雲南雲縣人。生於1889年9月7日。1909年加入同盟會,1909年10月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丙班步兵科(後敍為雲南陸軍講武堂第三期)學習,1910年10月畢業,繼入特別班學習。分發清陸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見習。1911年10月隨部參加昆明“重九起義”。1912年隨滇系北伐軍援黔,任滇軍步兵第三團連長,參加滇軍在部分貴州戰事。1913年任黔軍新編陸軍第一團第二營營長,不久改任模範營營長。
1916年1月任雲南護國軍黔軍東路支隊前衞司令官,率部攻克湖南晃縣、芷江等地。戰後獲北京政府授予二等嘉禾章、四等文虎章及陸軍少將。1917年任靖國聯軍黔軍第三混成旅旅長。1918年任靖國湘軍第一路司令官。靖國聯軍攻克重慶後,任重慶衞戍司令部司令官。1920年2月任黔軍總指揮部總指揮,1921年7月任援桂黔軍總司令兼第五路司令官。1922年辭職回滇寓居。1922年任雲南陸軍講武堂將校隊總隊附。1924年任雲南靖國聯軍欲飛軍第四軍軍長,普洱鎮守使,兼任雲南憲兵司令部司令官。
1927年“二六政變”後任雲南省務委員會委員。1927年6月14日胡若愚張汝驥等扣留龍雲,第三十八軍部分將領退集迤西,重組第三十八軍,其被推舉代理軍長,率部於1927年8月攻入昆明,代理雲南省務委員會主席。1927年l1月任第三十八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率部擊潰入侵雲南的黔軍周西成部於曲靖,回師擊敗滇軍胡若愚、唐繼虞、張汝驥等部。
1928年1月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其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軍長兼第九十七師師長,掛陸軍上將銜。1928年秋任雲南省政府委員兼總參議。1929年任雲南省政府委員、代理主席,雲南鹽運使。1930年兼任雲南金融整理委員會委員長。後辭職隱居安寧温泉。1935年任雲南戒嚴司令部司令官。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政府參軍處上將參軍。1945年1月被推選為雲南省出席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45年5月20日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六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0月獲頒忠勤勳章。1946年5月獲頒勝利勳章。1946年11月15日被推選為雲南省出席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7月被推選為黨團合併後的中國國民黨第六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48年3月29日被推選為雲南省出席(行憲)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10月任國民政府總統府顧問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寓居昆明舊宅。1961年4月3日因病在昆明逝世。 [2] 

胡瑛人物爭議

關於胡瑛的逝世時間,一説1961年4月3日因病在昆明逝世。 [2]  一説北伐戰爭後,胡英窮困潦倒,常在閻錫山等人處作清客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各部混戰時,他曾被閻任命為第十路總指揮,去上海活動時,被蔣介石通緝。“九一八”事變後,通緝令取消,擬赴日本遊説,但因病動手術,於1932年11月,卒於南京中央醫院,年48歲。 [5] 

胡瑛人物事蹟

胡瑛立志投身革命 反對清廷統治

1904年,胡瑛與張難先一同投入第八鎮工程營當兵。他們在營中盡心聯絡士兵,宣傳革命思想,散發《黃帝魂》、《孫逸仙》、《猛回頭》、《革命軍》小冊。經常利用餘操後的時間,坐在沙丘上和士兵們講“嘉定三日”、“揚州屠城”等有關歷史故事,啓發士兵們的民族覺悟。同年5月,為了聯絡學界與會黨,胡瑛建議成立一革命機關為根據地。得到了呂大森劉靜庵等人的支持。7月3日,在武昌成立了革命小團體科學補習所,胡瑛任總經理。名義上“集合各省同志,取長補短,以期知識發達無不完全”,實際上以“革命排滿為密約”,並介紹外地至武漢入學、入營者,代為安置一切。
此外,胡英等人還負有收造會黨之責,事畢再送入新軍受訓。為了響應華興會定於在11月16日的起義,8月胡英與呂大森赴長沙與黃興商量起義的具體問題,胡瑛被舉為華興會鄂分部總理,負資武漢地區的指揮。當與王漢去江西湖口運送武器至漢陽時,不料事機泄露,長沙華興會機關被破壞,科學補習 所亦遭暴露,胡英名列案首,遂與王漢將槍械藏於漢陽鸚鵡洲,利用日知會掩護。仍暗中進行活動。
是年冬,清延兵部侍郎鐵良南下,到達漢口。胡瑛、劉靜庵、王漢聚而謀之,認為“此國賊也,弗除,民力竭矣,宜狙擊之”。1905年2月胡與王漢跟蹤鐵良北上,他們在河南彰德(今安陽)等候鐵良,不料鐵良未下車,王漢行刺未果,憤而投井自殺;胡跟至北京,無法下手,返回武昌。
1905年6月,胡瑛到達日本東京。初入士官學校,後入早稻田大學。他經常與黃興、劉揆一宋教仁等討論革命方法,還與秋瑾楊篤生等秘密研製炸彈。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胡瑛任評議部評議員。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問世後,協助張繼佐理《民報》事務。留學期間,積極參加政治活動,每逢留學生開會,必登台演講。是年11月間,日本政府頒佈了《關於許清國人入學之公私立學校之規程》,遭到留學生的強烈反對。胡瑛被推興為學生聯合會會長,與宋教仁、吳玉章等領導留學生向日本政府展開鬥爭,經過反覆交涉鬥爭在一定範圍內得到了勝利, 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讓步。

胡瑛對革命失望 投靠袁世凱

民國元年,南北和議發生挫折,袁世凱策動山東取消獨立。胡瑛受孫中山派遣,前往煙台就任山東都督,與呂大森、居正等制定“攻取登州,光復濟南”計劃。及至南北和議成立,被袁世凱委任新疆青海屯墾使,辭不就職。同年8月25日國民黨成立,受黃興之託,聯絡楊度,勸楊入黨。自此與楊往來密切。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殺,孫中山等力主興師討袁,胡瑛則與汪精衞等力主與袁妥協,反對武力解決。“二次革命”失敗,逃到日本,參加歐事研究會,並逐漸對革命失去信心,伺機另尋仕途。
1914年底,胡瑛回到北京。次年8月14日,受袁世凱收買,隨同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等人聯名通電全國,發表組織“籌安會”宣言,同時聯名電請各省將軍、巡按使以及各公法團體代表到京,共商“國體問題”。又未等代表到來,搶先在石駙馬大街掛籌安會招牌。楊度、孫毓筠為正,副會長,他與嚴、劉、李為理事。1916年,袁氏帝制活動失敗後,胡瑛以與民黨關係,免予追究。 [6] 

胡瑛心繫民族危機 堅持支持抗日

盧溝橋槍聲響起,胡瑛慨然上書國民政府請纓殺敵,在省務會議力主滇軍參戰。蔣介石示意龍雲組建兩個軍由胡瑛率領出徵,但龍雲不同意胡瑛統兵。蔣即任胡瑛為上將參軍。
1937年10月5日60軍誓師出征,胡瑛陪龍雲檢閲部隊並講話勉勵官兵保衞國家。1938年7月24日58軍誓師抗日,胡瑛代龍雲檢閲部隊並向孫渡軍長授軍旗。 在省務會議上,胡瑛首倡“抗日獻金”,帶頭捐獻珍藏多年的金銀佛像及夫人的金銀首飾。胡瑛動員家鄉雲縣子弟參軍,抗戰中雲縣出了將官4人,校官23人,尉官107人,士兵千餘人。當族侄胡以清、副官魯陽和、衞士龍桂生上前線時,胡瑛在“山居”設宴壯行,後來3人壯烈殉國。
抗戰中胡瑛支持兩個兒子投筆從戎考入軍官學校,又支持另一個兒子放棄留美去做美軍翻譯官。抗戰初期雲南成為大後方,人口劇增百萬,糧食頓感緊張。龍雲請胡瑛出任省糧管會主任委員。胡瑛受命採取有力措施,實行糧食臨時管制,打擊屯糧奸商,調動戰前儲備糧解決軍民糧需。
1939年日軍狂炸昆明,胡瑛把全家送往保山避難,孤身一人留在枕流別墅按時參加省府會議,並誓言“與昆明共存亡”。某日西寺巷上空來了幾架日機,輪流俯衝低空對“山居”投彈,法式樓瞬間化成廢墟,而周邊的建築都無恙。原來,日本特務機關長喜多誠一少將到昆明活動龍雲與日本合作,胡瑛勸説龍雲拒絕,並婉拒出席在靈源別墅接待喜多誠一的晚宴,為此遭到日軍的仇恨、報復。 [3] 

胡瑛心懷赤子之情 盡心服務桑梓

1939年,雲縣瘧疾橫行,人員傷亡慘重,對地方造成嚴重的威脅。胡瑛積極向各方呼籲,力促省委會議通過決定,派抗瘧隊攜帶醫療器械和藥物到雲縣進行防治,並幫助建立縣衞生院。他自己出錢為雲縣捐贈奎寧、撲虐母星等藥品,為改進和發展雲縣醫療衞生衞生事業盡心盡力。
除此之外,因感家鄉文化教育發展落後,胡瑛購置《萬有文庫》《四庫叢書》等書籍數萬冊捐贈雲縣民眾教育館。並在昆明青雲街先生坡購置房屋設作雲縣會館,供到昆明讀書、經商和辦事的家鄉人寄宿,為他們提供方便。胡瑛的愛鄉之舉,特別是其為雲縣抗災救災所作的努力,深深感動着他的父老鄉親。1939年11月,雲縣鄉紳在雲縣衞生院內為其立“陸軍上將雲南省政府委員胡公藴山紀念碑”。 [1] 

胡瑛親屬關係

胡瑛父親系清末貢生,母親是軍門千金。 [3]  給孩子們的取名胡珏、胡琨、胡瑛,都是美玉的古稱,也寄託了父母期望讓子女冰清如玉、高潔自律的高尚品格。 [4]  夫人歐陽胡瑛毓蘭。長子胡以欽,抗戰時期曾任昆明行營少校,負責行營與美軍竇恩將軍司令部的聯絡。三女胡詠秋。胡瑛外甥女婿林文俏,廣東商學院教授。 [3] 
參考資料
  • 1.    陳夢雲:《民國上將胡瑛事略釋讀》,《臨滄日報》2020年5月24日,第3版
  • 2.    陳予歡著,雲南講武堂將帥錄,廣州出版社,2011.03,第192頁
  • 3.    《胡瑛:民國上將的冷暖人生》,《春城晚報》2012年7月9日,第B04版
  • 4.    沈仕春:《胡瑛:山溝裏走出的上將》,《雲南政協報》2019年7月12日,第5版
  • 5.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湖南省志  第30卷  人物誌  上,湖南出版社,1992.11,第811頁
  • 6.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湖南省志  第30卷  人物誌  上,湖南出版社,1992.11,第810-8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