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雲

(抗日愛國將領,雲南省政府主席)

鎖定
龍雲(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彝名納吉岬岬,字志舟,原名登雲,彝族雲南恩安(今雲南昭通)人。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雲南省國民政府主席。 [1] 
1914年,龍雲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學堂第四期步兵科。任雲南都督唐繼堯侍從副官。1922年被唐委為第五軍軍長。1927年發動政變,逼唐下台,獨掌雲南軍政大權,至1945年,共主政雲南18年之久。
1949年8月13日,龍雲在香港發表《我們對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正式宣佈起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62年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死北京去世。
龍雲主政雲南期間,保持了雲南相對穩定的局勢,在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整頓和改革,對東南亞各國採取開放政策,收到一定成效,雲南實力增強,被稱為“雲南王”。 [2] 
中文名
龍雲
別    名
龍登雲
納吉烏薩(彝族名)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彝族
籍    貫
雲南恩安(今雲南昭通)
出生日期
1884年11月19日
逝世日期
1962年6月27日
畢業院校
雲南陸軍講武學堂
政治面貌
民革黨員
主要成就
主政雲南18年

龍雲人物生平

龍雲早年經歷

1884年11月19日,龍雲生於雲南省恩安(今昭通市)炎山區松樂村下營盤一個保有奴隸制殘餘的地主家庭。龍雲排行第四,小名毛老四,在家居長,尚有一弟(早夭)一妹(龍登鳳)。其村寨極偏僻,沒有學校,龍雲一直未能讀書啓蒙。
1890年,父親去世,母親回到孃家,龍雲到舅父龍德源家生活,和表弟盧漢被送到昭通城讀書,跟隨在昭的四川武術名家馬得勝等人習武練藝,並結識永善縣鄒若衡,三人結為兄弟,並稱為“昭通三劍客”。為了謀生,他們相約在炎山等地收購木材、土特產等,順金沙江運往四川宜賓出售。

龍雲滇軍時期

1911年6月,在四川宜賓加入保路同志軍魏煥章部。12月,在宜賓隨後加入援川滇軍謝汝翼部,被委任為上尉候差官。
講武堂學習期間的龍雲 講武堂學習期間的龍雲
1912年5月,隨滇軍開回雲南,與盧漢進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第4期學習騎兵科。
1914年年底,龍雲在講武堂畢業,分到昭通獨立營任少尉排長,旋升為中尉排長。
1915年春,升中尉排長,與李培蓮成親。12月25日,雲南護國起義爆發後,蔡鍔唐繼堯隨從副官鄒若衡調走,在鄒若衡的推薦下,唐繼堯調龍雲任雲南都督府副官處中尉侍從副官。
1916年,龍雲先後任唐繼堯近衞軍二大隊中隊長、補充第一大隊大隊附、佽飛軍大隊長等職。
1917年11月,唐繼堯以滇黔靖國聯軍總司令名義率師往貴州畢節,龍雲同行。
1918年9月,唐繼堯到重慶召開川滇黔鄂豫五省聯軍會議,龍雲護衞。
1921年2月,顧品珍逐走唐繼堯。龍雲護送唐繼堯到蒙自。唐委龍為近衞第十一團團長,駐蒙自地區。秋,龍雲進軍廣西,為李友勳旅的前敵司令。12月,唐繼堯改編在廣西的滇軍為四個軍,龍云為李友勳第一軍前敵司令,率部返滇攻打顧品珍。
雲南都督府佽飛軍 雲南都督府佽飛軍
1922年2月,唐繼堯率兵回滇驅逐顧品珍,在廣西途中李友勳被打死,唐委龍云為第一軍代軍長。3月,顧品珍戰死,唐繼堯回昆重掌大權,委龍云為第五軍軍長兼滇中(昆明)鎮守使。
1923年10月,唐繼堯組織建國聯軍,委龍云為建國聯軍第五軍軍長。
1924年,龍雲倡議並帶頭捐資,開鑿了從昭通城南簸箕灣與昭魯大河交匯的河道,長13餘公里,取名龍公河。
1925年2月,唐繼堯派兵入侵廣西,以龍云為第二路軍總指揮,進攻南寧,後遭失敗。
1927年2月6日,因不滿唐繼堯統治,龍雲與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四鎮守使聯合起兵逼唐下台,發動“二六”政變,推翻了唐繼堯對雲南14年的統治。2月22日,雲南省務委員會成立,龍雲等九人為省務委員。5月7日,龍雲派兵查封了左派國民黨省黨部、省農民協會。6月14日,胡若愚發動“六一四”政變,派兵包圍龍雲住宅,龍雲的左眼被玻璃碎片炸傷,被胡若愚、張汝驥等人擒獲。蔣介石南京政府同時任命龍云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軍長,胡若愚為第三十九軍軍長。龍雲被囚後,由胡瑛暫代三十八軍軍長,率龍雲所部進行反擊。7月24日,胡若愚率部離開昆明,至昆明東郊大板橋時釋放了龍雲,胡、龍雙方達成“板橋協議”。7月25日,胡瑛率部進入昆明。8月13日,龍雲回到昆明,接任第三十八軍軍長,兼代雲南省務委員會主席。8月18日,胡若愚、張汝驥聯合貴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反攻龍雲,周西成部佔領宣威唐繼虞率三師部隊從滇西進逼昆明,旋退走。冬,龍雲部與胡若愚、張汝驥、周西成部戰於曲靖,胡、張、周部失利。
龍雲
龍雲(3張)
1928年1月17日,南京政府任命龍云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奠定了統治雲南的基礎。1月21日,南京政府任命龍云為第十三路軍總指揮。4、5月間,龍雲召開了“內政改革會議”,會議通過了進行清黨、財政改革、國庫管理和消滅土匪武裝四項決議。把清黨作為四項“改革的先決條件”。
1929年3月,龍雲部第97師師長孟坤倒戈,投靠胡若愚。胡與張汝驥、孟坤聯合組織反龍的“靖滇軍”。4月12日,龍雲部朱旭師聯合黔軍李燊部進攻周西成,周戰死。李燊繼任為貴州省政府主席。7月,滇軍離開貴州,周西成原部屬毛光翔反攻貴陽,李燊逃走,毛繼任貴州省政府主席。7月11日,昆明北門街火藥庫爆炸,昆明城大部炸燬,稱為“七一一”事件。龍雲部與靖滇軍戰於昆明郊區,靖滇軍退走。冬,張汝驥為龍雲部所俘後槍決,孟坤渡河溺死。胡若愚逃往上海,靖滇軍瓦解。龍雲統一了雲南,南京政府發表雲南省政府組織令,委龍云為省政府主席。龍雲成立軍官候補隊,旋改為軍事隊。龍雲的大兒子龍繩武,為蔣介石收為“義子” [3] 
1930年5月,龍雲奉蔣介石命令,以盧漢為前敵總指揮,出兵二萬,進攻廣西,圍困南寧達三個多月不下,敗退回滇。11月,龍雲宣佈“廢師改旅”。12月31日,龍雲成立軍事教導團,自兼團長。
龍雲與蔣介石 龍雲與蔣介石
1931年,由龍雲、盧漢為主要捐資人,由安恩溥直接籌辦了昭通民眾實業公司,在昭通進行開墾、採礦開辦燈廠等。3月10日,盧漢、朱旭、張鳳春、張衝四師長聯合掀起“倒龍”事件(“三一零”事件),旋即失敗。成立雲南省經濟委員會。
1932年,改組成立富滇新銀行,先後以李培炎繆雲台為行長。先後分別為昭通等十縣聯合女子中學、昭通女子初級中學、民眾教育館、炎山小學的修建等捐資。
1934年,為昭魯河水利工程捐款。4月,龍雲被選為了國民黨第五屆中央監察委員。12月,中央紅軍進入貴州,龍雲一方面是接濟黔軍王家烈、猶國才彈藥三十萬 [4]  ,以增強黔軍堵追紅軍的實力;隨後直接派孫渡率部追堵紅軍。
1935年2月6日,蔣介石以龍云為剿匪軍第二路軍總司令,命龍率部對抗紅軍
1936年1月,紅軍二、六軍團到達貴州畢節,蔣介石任命龍云為“滇黔綏靖公署”主任。4月5日,蔣介石任命龍云為“滇黔剿共軍”總司令。6月1日,兩廣事變發生,李宗仁陳濟棠反蔣,龍雲支持蔣介石,譴責兩廣事變。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龍雲支持蔣介石,譴責張、楊。

龍雲抗日戰爭時期

龍雲與蔣介石 龍雲與蔣介石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8日,龍雲離開昆明南京,出席“國防會議”,同意出兵2萬支援全國抗戰。8月,龍雲在南京參加國防會議期間,慷慨陳詞:當盡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財力,貢獻國家,犧牲一切,奮鬥到底,俾期挽救危亡,表示“滇省軍隊已經整理就緒,隨時皆可為國家而效命也”,代表雲南各族人民表明堅決抗戰的決心。8月22日,組成盧漢為軍長的第六十軍,約4萬人。9月9日,六十軍在昆明誓師北上抗日。12月,滇緬公路中國段正式全面動工興建。 [5-6] 
1947年龍雲與兒孫們合影於南京私邸 1947年龍雲與兒孫們合影於南京私邸
1938年12月19日,汪精衞經昆明外逃,投降日本。後來,第三十軍團改編為第一集團軍,龍雲兼集團軍總司令,不久辭職,以盧漢為集團軍總司令。成立雲南軍管區,龍雲以省主席兼軍管區司令。
1941年,蔣介石成立昆明行營,蔣介石委龍云為昆明行營主任。蔣介石在昆明成立駐滇幹訓團,自兼團長,以龍雲、陳誠為副團長,陳誠負實際責任。
1943年秋,回到老家昭通,大講民主,反對獨裁。10月,中共中央南方局華崗(化名林少侯)到雲南,與龍雲聯繫,進行統戰工作 [7]  [8] 
1944年5月,西南聯合大學舉行“五四”座談會,何應欽要龍雲進行鎮壓,龍雲婉言回絕。
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8月底,以盧漢為首的第一集團軍入越南接受日軍投降。10月3日,杜聿明在昆明發動“十·三”政變,下令免去龍雲本兼各職,調任軍事委員會軍事參議院院長,雲南省政府主席由盧漢續任。10月4日晨,龍雲脱險上五華山,抗拒蔣介石的命令。10月6日,龍雲被迫飛往重慶
1946年3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龍雲亦被迫前往南京。軍事參議院撤銷,另成立戰略顧問委員會,以何應欽任主任,龍雲任副主任代主任主持工作。
1948年12月8日,龍雲乘飛機逃出南京,經上海廣州到達香港。12月9日,龍雲到達香港,不久,龍雲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被選為民革中央委員。

龍雲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4月11日,在香港舉行記者招待會,公佈了給李宗仁何應欽的信。8月13日,龍雲等44人在香港發表了《我們對於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表示與蔣介石徹底決裂,歸向人民。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開幕,龍雲列為特別邀請人士之一(未及出席)。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龍雲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之一。12月9日,盧漢宣佈雲南和平起義。
1950年1月3日,龍雲離開香港北上,路過廣州武漢。1月18日,龍雲到達北京,居住於東單北總布衚衕朱德當日前來探望。6月28日,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1953年1月14日,任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
1954年9月,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2月任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56年訪蘇, 龍右側第一人為知名報人王芸生 56年訪蘇, 龍右側第一人為知名報人王芸生
1956年3月,任民革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1957年春,龍雲被錯劃為“右派”,成為少數民族著名六大右派之首。
1958年2月1日,中央撤銷了龍雲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職務,龍雲被迫作檢討。
1959年12月,復任全國政協常委。
1962年4月,任人民政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委。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死病逝於北京。
1980年6月,中共中央對龍雲被錯誤處理為“右派”的問題予以改正,恢復名譽。 [9] 

龍雲主要功績

龍雲政治

  • 雲南起義
“八大”會場,龍雲與朱德合影 “八大”會場,龍雲與朱德合影
1945年,蔣介石秘召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趁滇軍主力赴越受降之際,圍攻五華山,並下令免去龍雲軍事委員會昆明行轅主任、雲南省政府主席及所兼各職,前往重慶,任軍事委員會參議院院長,從此被軟禁三年。1946年3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龍雲被迫轉到南京。1948年12月8日,在時任救濟總署空運大隊隊長的陳納德將軍的幫助下,搭乘陳納德的一架商業飛機從南京經上海飛赴廣州,隨即遠走香港 [10]  。不久,發表長篇談話,公開抨擊蔣介石的陰謀,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多次派人去雲南勸説盧漢早日起義。1949年8月13日,他同黃紹竑等44人,在香港發表《我們對於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表示同蔣徹底決裂。 [9]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龍雲被列為特邀代表。10月1日,新中國誕生,龍雲被委任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1950年1月,龍雲從香港到北京,被安排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此後,他又先後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屆、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革第二屆中央委員、第三屆中央副主席,第四屆中央常委等職。

龍雲軍事

  • 鎮守雲南
1927年2月6日,因不滿唐繼堯的獨裁統治,四大鎮守使聯合起兵逼唐下台,史稱“二·六”政變。同年6月14日,胡若愚、張汝翼發動“六·一四”政變,包圍龍雲住宅,龍雲被囚。胡瑛率其部,營救龍雲成功,隨後,龍雲發起反擊,胡若愚、張汝翼兵敗。8月13日,龍雲兼代雲南省務委員會主席。
1928年1月17日,南京國民政府正式任命龍云為雲南省政府主席,開始了作為“雲南王”的全面執政。
  • 抗日戰爭
蔣介石、龍雲在昆明與即將出徵的滇軍師級以上幹部合影
蔣介石、龍雲在昆明與即將出徵的滇軍師級以上幹部合影(5張)
1937年8月,龍雲參加完南京的“國防會議”回到昆明後,立即召集地方軍政負責人共商抗日救國之計,決定進一步裝備滇軍,傾全滇之師出征抗日前線。他説:“局勢是很危急的,我們自己要迅速充分準備,大家要有抗戰決心,在北方有八路軍,南方各省很多朋友也積極支持抗日,我們應該立即編成一個軍,出師抗戰”。龍雲用28天的時間,將其所屬部隊四萬餘人暫編為六十軍,交由軍長盧漢率領。於9月9日,在昆明巫家壩誓師出發,奔赴抗日前線。
蔣介石、龍雲在昆明與即將出徵的滇軍師級以上幹部合影 蔣介石、龍雲在昆明與即將出徵的滇軍師級以上幹部合影
1937年8月,日軍封鎖中國沿海口岸,阻止援華物資進入中國境內。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龍雲建議國民黨中央政府:“國際交通應早作準備,立即同時着手修築滇緬鐵路、滇緬公路和機場修建等交通建設,直通印度洋。”11月,國民黨政府行政院正式下令龍雲,要他負責限期一年內修通滇緬公路。昆明至畹町,全長959.4公里。投入了20多萬民工日夜搶修,僅用9個月,於1938年8月底全線竣工。
1938年春,龍雲再次組編滇軍隊伍參加抗戰,由軍長孫渡帶領58軍奔赴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堅決抗日。
  • 軍事建設
龍雲購買軍火武裝滇軍 龍雲購買軍火武裝滇軍
龍雲主政雲南後,直屬部隊取消師、軍以上的番號,縮小編制為旅,旅下屬2個團,分駐全省各地。規定軍隊僅維持治安,不再過問地方政治。改募兵制為徵兵制。徵來的壯丁稱為“學兵”,服役期滿,回鄉為在鄉軍人。設立軍官教導團。1930年開始創辦,龍雲自任團長,招募中學畢業生及遴選軍中幹部嚴訓,以培養下級軍官。每期受訓時間多為三年,分步、騎、炮、工、交通、通訊各科。至抗戰前,共訓練下級軍官達四千餘人,成為滇軍基層骨幹。重新訓練軍隊,配套新式武器。徵來的新兵則一律改用“德操”。新兵的裝備,系經法國軍火商採購而來。
雲南省府先後撥專款達5000萬元,購買了足夠裝備40個團的法式軍火武器。龍雲把全省劃分為1個市、112個縣、15個設治局和2個對訊督辦區,在少數民族地區設殖邊督辦和獨立營。全省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均按區鄉自治組織,編為保甲團防。各縣編制常備隊,用於培養正規軍的後備力量。

龍雲社會

富滇新紙幣 富滇新紙幣
龍雲執政後,提出了建設新雲南的目標。他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諸方面實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和改革。這一時期的雲南,政治清明,社會穩定,民主氣氛濃厚。
1、整頓財税,設立“入口貨特檢處”限制洋貨進口。另定税則,根據貨物個別徵收入口税等。
興修水利 興修水利
2、鞏固金融,下令收回鑄幣權益,發行富滇新紙幣和半開銀幣,無限制兑現,統制外匯 [11]  ,發行鈔票 [12]  ,投資省辦企業,扶植雲南地方資本,支持興辦實業,擴大紡織出口,整頓發展箇舊錫礦及其他、煤礦等;改組富滇銀行,發行鈔票,統治外匯,鞏固雲南金融。龍雲政府對財政的整理,使收入大增,雲南財政由1929年的赤字160萬餘元,一躍而結餘數十萬元,以後接連幾年有結餘。 [13-17]  1945年全省金融機構217個,佔全國大後方19個省區中第二位。1945年,全省註冊工廠226家,比1937年增長538%。工業生產的增長以1938年生產指數為100,增長最高的1943年為520.41%。工業的發展帶動商業、金融、外貿的進一步發展 [18]  [19] 
3、清剿散匪,實行“招安”政策。
4、興辦交通事業,除滇越鐵路外,公路的修築有六條,分別為: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東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
5、丈量土地,確定田賦;徵收田賦,辦理積穀,擴大糧食耕地,減輕税收,存糧積穀,力爭糧食自給。 [19]  劃10個水利督導區。興修6處大型水利工程,增加灌溉面積20萬畝。農業基本滿足了省內不斷增大的糧食和主要副食品需求。在後方各省中,雲南提供的農產品僅次於四川省。 [19] 
6、開發邊疆,設立殖邊督辦署及設治局,於1932年將之前在少數民族土司割區的15個行政委員改為設治局,將部分設治局再次合併建立新縣。另在邊疆地區以“殖邊督辦公署”、“對汛督辦區”等多樣形式展開基層建政。加強管理對全省鄉、保、甲的基層組織體系,發展生產,推動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20] 

龍雲文教

  • 教育辦學
龍雲簽署的畢業證書 龍雲簽署的畢業證書
龍雲治滇以來創辦南箐中學,公費派雲南的雕塑家、畫家廖新學等出國深造。龍雲先後捐資創辦昭通幼稚園、昭通十縣聯合女子中學、雲南第二民眾教育館、昭通炎山小學等。重建教育,保障教育經費,創立私人學校,設立民族班,公費招收少數民族子弟,培養雲南地方人才。龍雲在全省推廣“新教育”運動,加大對教育經費,特別是邊疆民族教育經費的投入,改善當地的教育條件。1929年同意教育廳所請,批准教育經費獨立。把卷煙特捐劃歸教育接管,作為省教育經費獨立專款。 [19] 
1935年,在昆明大西門外建立了一個比較集中的學校區,先後新建了農、工、中、師4個校舍,並創辦了專為培養上層人物子弟的南菁中學。
1934年,東陸大學改名為雲南大學,同時進行院系調整,設立了文法、理工學院,並籌備組建醫學、農學院系等。1937年,經龍雲夫人顧映秋的力推,龍雲特聘著名數學家、教育家、時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的熊慶來教授為雲大校長,並支持他全權掌管校務。熊慶來上任後,致力於學校革新,強化管理,使雲大的教學科研得到了長足發展,取得了重要成就。
龍雲對抗戰期間遷移至雲南的一批大學,如西南聯大中山大學同濟大學、中正醫學院、華中大學等,從經濟上大力支持,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對廣大師生予以關照。 [21] 
  • 民主運動
龍雲倡導民主,在羅隆基的影響下,龍雲與國民政府的政令背道而馳,民盟勢力在雲南擴大,“民主堡壘”之稱在昆明出現,1945年昆明成立了“中國民主青年同盟”、“民主工人同盟”、“新民主主義同盟”,主張民主,積極開展學生運動。1945年7月,龍雲同意中共《新華日報》報社在昆明青雲街31號設立營業分處,發售《新華日報》和《羣眾》半月刊,民盟機關報《民主週刊》,也在昆明發售。 [22-24] 
  • 編修文獻
1930年,龍雲寫提案交省務會議決定:新纂雲南通志、編纂民國雲南省志。倡修各州縣誌。成立省志籌備處,禮請周鍾嶽任主任,省屬各廳廳長為籌備員。翌年9月雲南通志館成立,周鍾嶽任館長、趙式銘任副館長,陳容昌、袁嘉穀、由雲龍、肖瑞麟、等為編纂員。
1935年《新纂雲南通志》定稿後;1941年基本完成《續雲南通志長編》80卷、21部類,400餘萬字。對研究雲南近現代歷史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 其他貢獻
滇劇是雲南主要的地方戲,龍雲責成陸崇仁由財政廳撥款,成立了雲南第一個滇劇藝術研究機構——戲劇改進社。適逢抗戰軍興,改進社組織募捐、慰問演出,整理、創作了鼓舞抗戰士氣的戲劇。龍雲撰題“滇劇重光”匾額。龍雲振興和改進滇劇的努力是真誠的,而且對滇劇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龍雲家庭成員

  • 兄妹
龍志楨(1889―1935),彝族,漢名龍登鳳,彝族名字納吉美吉,龍雲胞妹。
盧漢(1895—1974),彝族,昭通昭陽人,龍雲的表弟。
龍澤匯(1910—1991),彝族,昭通昭陽人,龍雲表弟,盧漢妻弟。國民黨中將。
  • 夫人
家譜圖 家譜圖
元配阿夙夫人(1882-1918),昭通黑彝,生有長子龍繩武和三子龍繩曾,一直管理老家的財產。
諾妞夫人(1886-1911),涼山黑彝,次子龍繩祖和大女兒納吉莫阿麗的生母。
夫人李培蓮(1900-1933),雲南賓川,生有龍繩文、繩元(早故)、國壁(女)、龍繩勲和龍繩德
夫人顧映秋(1902-1966),昆明名門世家,無出。
  • 子女
龍繩武(1905—1995),龍雲長子,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18期步兵科,留學法國聖西爾軍官學校。1928年12月任第13路軍總指揮部軍官團軍士大隊副大隊長。1935年任雲南綏靖公署參謀。1940年任昆明行營警備第2旅旅長兼騰越邊區行政監督1943年2月任陸軍暫編19師少將師長。1945年12月任60軍副軍長,未就職。後任國民政府參軍處參軍。1949年8月隨龍雲在香港通電起義。1954年去台,1995病逝。
龍繩曾(1915-1950),又名祿勳霖 [25]  ,龍雲三子,入贅拖車土目户侯司祿廷英家。雲南陸軍軍官教導團第三期、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四期畢業。歷任滇黔綏靖公署機關槍團少校團副、補充第1大隊第2區隊少校區隊長、新編第11師第1旅第2團中校團副、第58軍補充團上校團長、滇黔綏靖公署少將副員、西南人民革命軍尹武縱隊司令。
龍繩文(1926-1991),龍雲四子。畢業於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曾任陸軍中校。1945考入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學。
龍國壁(1928-),龍雲小女,昆明南箐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復旦大學,1945年留學於美國迎賓州女子學院。1952年與陳策之子陳進求結婚,居美國華盛頓。
龍繩勳(1930-2007),龍雲五子,曾留學於美國麻省大學,1961年2月12日與香港影星林黛香港舉行婚禮。
龍繩德(1933-),龍雲七子,原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民族語言研究所工作,旅居美國

龍雲歷史評價

龍雲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對國家的重要貢獻和功績:第一,他對中國民主革命有貢獻;第二,他反對蔣介石個人獨裁,有功;第三,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他堅決支持,直至勝利,有功。周恩來 [26] 
“龍雲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愛國將領,對人民的事業有過重要的貢獻,他的一生是一個光榮的愛國者的一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勳 [9]  [27] 

龍雲人物爭議

  • 汪精衞叛逃
汪精衞途經昆明的叛逃,與龍雲是否有關,學術界説法紛紜,評價不一,成為近代中國歷史、抗日戰爭史研究中尚未完全弄清楚的歷史之“謎”。
1938年12月18日,蔣介石西安,計劃在武功召開軍事會議。汪精衞決定當日出逃。上午10時餘,汪精衞等一行自重慶乘機出逃,在昆明住一晚。與龍雲深談。19日下午2時,乘龍雲所租歐亞航空公司包機,飛往越南河內。據龍雲回憶,他雖然知道汪精衞要到昆明,但不知確切日期,所以事前無準備,但據汪的親信敍述汪在昆明機場受到的不是草率接待,龍雲回憶18日晚,汪、龍未接觸,未談話,19日上午,龍往見汪,才有所交談。事實是,18日晚,汪、龍不僅見了面,而且作了深度交談。汪精衞在和日方交涉時,曾有“日本要兩年之內撤兵”之議,因此龍雲在和汪談話時表示“最好改為一年”。 [28-30] 
19日,汪精衞等乘坐龍雲代訂的包機離開後,龍雲才簡略電蔣:“汪副總裁於昨日到滇,本日甚感不適,午後二時半已離滇飛航河內。” [31]  對汪的叛逃投敵“計劃”仍然守口如瓶。汪在飛抵昆明後,曾致電蔣介石,告以“飛行過高,身體不適”,蔣介石接電後,曾覆電慰問,詢問“近況如何。21日,陳公博續後到達昆明,龍雲因將蔣電交陳,聲稱“現陳公博繼續赴港,鈞座致汪馬電,因無從探轉,已交其攜往”。 [32]  同日,龍雲再次致電蔣介石,報告汪到達昆明之事。該電仍然絕口不談18日夜談一事,聲稱“汪到滇之日,身感不適,未及深探”,至19日“臨行時,始道出真語,謂與日有約,須到港商洽中日和平事件,若能成功,國家之福,萬一不成,則暫不返渝”。龍雲故作天真,自稱此事“關係重大”,未識汪在重慶時“與鈞座切實討論及此否”?以此為萬一追究責任時預留推卸地步。 [33] 
1939年3月21日,刺汪事件發生,但誤中汪精衞的秘書曾仲鳴及其曾仲鳴夫人方君璧。3月28日,龍雲派親信李鴻謨攜函,並攜款5萬元赴河內慰問汪精衞。 [34] 
龍雲卻在此後連續派李鴻謨(希堯)及省政府辦公室主任黃秉忠(青波)二人再到河內,向日本在當地的特務機關請求諒解,通報情況,要求支持。 [35] 

龍雲後世紀念

  • 龍氏家祠
龍雲故居 龍雲故居
龍氏家祠位於昭陽區永豐鎮簸箕灣村,始建於1930-1933年,系時任雲南省主席龍雲建的祭祖家祠。 [36] 
  • 龍雲故居
龍雲故居(靈源別墅)位於昆明西郊,始建於1932年,原佔地1.1萬平方米,現僅存主體建築千餘平方米。 [37] 

龍雲影視形象

名稱
類別
導演
扮演者
電影
電視劇
資料來源: [38] 
參考資料
  • 1.    張文達.中國軍事人物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8-09
  • 2.    趙惠昆.龍雲主政時期的雲南經濟發展:雲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
  • 3.    張朋園訪問、鄭麗榕紀錄. “雲南王”龍雲之子口述歷史 [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77:龍雲之子龍繩武所説:“我老太爺和蔣先生談不上有什麼私人交情,他們兩人只有利害上的交情。老太爺認為蔣是一個已經形成氣候的領導人物,所以支持他。”
  • 4.    龍云為滇已集中兵力防堵紅軍致蔣介石函 (1935年1月5日)[A] .雲南省檔案館.國民黨軍追堵紅軍長征檔案史料選編(雲南部分) [C] .北京:檔案出版社,1987.34
  • 5.    謝本書.《龍雲與雲南抗戰:《抗日戰爭研究》,2001年第3期:16
  • 6.    龍雲.《1937年8月2日龍雲懇組建制部隊親率開赴前線電》:雲南省檔案館,1955年:1-2
  • 7.    孫代興、吳寶璋.《雲南抗日戰爭史》(增訂本):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24
  • 8.    再論龍雲與汪精衞出逃事件  .網易[引用日期2017-02-13]
  • 9.    劉革學.《中國地方軍閥大結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01-01
  • 10.    張增智:《虎口脱險-陳納德航空隊運送龍雲逃離南京紀實》,《縱橫》雜誌,1984年第2期
  • 11.    孫曉村.繆雲台回憶錄[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61.
  • 12.    雲南行政紀實編纂委員會.雲南行政紀實 (第十七冊).金融·富滇行之業務 [M].昆明:雲南財政廳印刷局,1943.178.
  • 13.    李珪.雲南近代經濟史[M].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5.381-382.
  • 14.    羅朝暉.龍雲政府與雲南金融近代化:《湖湘論壇》 ,2015 , 28 (4) :136-140
  • 15.    史允.龍雲政府的貨幣發行政策:《雲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3 (3):93-97
  • 16.    馬平.龍雲主政時期的雲南地方經濟政策:雲南大學,2002
  • 17.    王文光,龔卿.民國時期雲南龍、盧彝族統治集團財税政策研究:《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09:207-212
  • 18.    雲南省志·政府志[民國政府][M].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154
  • 19.    趙惠昆.龍雲主政時期的雲南經濟發展:《雲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 (3):73-76
  • 20.    劉永剛.龍雲主政時期雲南的基層建政與社會控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 (5):115-120
  • 21.    龍雲與西南聯大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04-20]
  • 22.    龍雲《抗戰前後我的幾點回憶》.《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中華書局,1961年:第17輯
  • 23.    中共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著.《中共雲南地方史》(第一卷):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279
  • 24.    鄭伯克.《白區工作的回顧與探討·鄭伯克回憶錄》: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年:157
  • 25.    陸崇仁, 等. 近纂巧家縣誌稿 卷三 職官 [Z] . 鉛印本, 1942. 鄒長銘. 龍純曾自取滅亡 [J]. 雲南文史叢刊, 1996, (2).
  • 26.    謝本書.《龍雲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幾個關鍵事件》:《昆明文史資料選輯》,2015年1月:第59輯
  • 27.    民革中央宣傳部.民革領導人傳[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171
  • 28.    陳春圃.《汪精衞投敵內幕》《汪精衞集團投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43-44
  • 29.    政協全國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未知,1961年7月:59
  • 30.    汪精衞.《十年來和平運動的經過》蔣永敬《抗戰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393-394
  • 31.    龍雲.《龍雲以汪兆銘經滇飛往河內呈蔣委員長之電》:《傀儡組織》(三),未知:46
  • 32.    龍雲.《龍雲以汪兆銘將赴港呈蔣委員長電》:《傀儡組織》(三),未知:47
  • 33.    龍雲.《龍雲轉呈汪自河內致蔣委員長》:《傀儡組織》(三),未知:48
  • 34.    河內總領館.《河內總領館電外交部》,1939年4月5日:台北“國史館”藏檔,未知:001-103100-0003
  • 35.    未知.《(1939年)5月21 日鈴木致東京有田》:台北“國史館”藏檔,未知:002-080101-00041-001
  • 36.    龍氏家祠:雲南民國時期建築文化標本(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03-30]
  • 37.    “雲南王”龍雲故居得到妥善保護  .搜狐[引用日期2017-03-30]
  • 38.    《信者無敵》衞視熱播 楊雪攜新作迴歸熒幕   .網易[引用日期2017-03-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