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
(漢語詞語)
編輯
鎖定
- 中文名
-
結構
- 外文名
-
Structure
- 韓 譯
-
구조
- 意 義
-
建築物承重部分的構造
1、連結構架,以成屋舍。
2、建築式樣。
3、今指建築物上承擔重力或外力的部分的構造。
4、指詩文書畫等各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5、勾結。
晉·葛洪《
抱朴子·勖學》:“文梓幹雲而不可名
台榭者,未加班輸之結構也。”
唐·
劉禹錫《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兼命同作》詩:“結搆疎林下,夤緣曲岸隈。”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修鱗》:“梅暮年能甘寂寞,居恆無所事事,闢宅後隙地數畝,結搆一軒。”
浩然《豔陽天》第六八章:“小
茶棚很簡陋,四根歪歪斜斜的
榆木柱子,撐着一個高粱秸和泥巴結構起來的頂子。”
唐·
姚合《題鳳翔西郊新亭》詩:“結構方殊絕,高低更合宜。”
清·
黃鈞宰《金壺浪墨·起蛟》:“金陵陳氏園,結構玲瓏,規模略小。”
朱自清《歐遊雜記·
威尼斯》:“這是很巧的結構,加上那豔而雅的顏色,令人有惝恍迷離之感。”
《
朱子語類》卷九四:“此《語》、《孟》較分曉精深,結搆得密。”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二:“嘗謂刻印之法,當以漢人為宗,萃金石刻之精華,以佐其結搆,不求生動而自然生動矣。”
吳晗《談寫文章》:“學習他們的
寫作方法,結構佈局,遣詞造句,對寫好文章會有很大幫助。”
唐·
李翱《右僕射楊公墓誌》:“霞寓深怨,遂內外結構,出為
郴州刺史。”
元·無名氏《
爭報恩》第二折:“兀那
大夫人!你豈不知夫乃身之主。你怎生結搆姦夫,傷了親夫。”
[1]
- 參考資料
-
-
1.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