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納辛貝·埃亞德馬

鎖定
納辛貝·埃亞德馬(法語:Gnassingbé Eyadéma)(1937年12月26日,卡拉,——2005年2月5日,突尼斯。),多哥軍事和政治領袖、獨裁者、政治家、外交家、軍事活動家、國務活動家。1963年1月和1967年1月兩次發動軍事政變,廢黜兩任總統。1967年4月14日-2005年2月5日任多哥總統。埃亞德馬統治多哥長達38年,是非洲執政時間最長的總統之一。2005年2月5日去世。
中文名
納辛貝·埃亞德馬
外文名
Gnassingbé Eyadéma
別    名
艾蒂安·埃亞德馬
國    籍
多哥
民    族
卡布列族
出生日期
1937年12月26日
逝世日期
2005年2月5日
職    業
政治家、軍人
主要成就
多哥總統
治國期間實現經濟增長、政局穩定
出生地
多哥科扎省拉馬卡拉
政    黨
多哥人民聯盟
軍    銜
上將
宗    教
羅馬天主教

納辛貝·埃亞德馬人物簡介

納辛貝·埃亞德馬(Gnassingbé Eyadéma,1937年12月26日——2005年2月5日)
多哥共和國前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多哥人民聯盟主席。陸軍上將。
納辛貝·埃亞德馬上將 納辛貝·埃亞德馬上將

納辛貝·埃亞德馬人物傳記

納辛貝·埃亞德馬農家子弟

1937年(一説為1935年)12月26日出生於多哥北部卡拉區科扎省拉馬卡拉市北郊皮亞村一個農民家庭,屬多哥第二大部族卡布列族。信奉天主教。原名艾蒂安·納辛貝·埃亞德馬,1974年宣佈放棄基督教教名艾蒂安。埃亞德馬的父親由於反抗法國侵略者而慘遭殺害,父親死後,由母親撫養長大。由於家境貧寒,埃亞德馬只在家鄉的耶穌教教會學校念過小學。 [1] 

納辛貝·埃亞德馬軍旅生涯

1953年,埃亞德馬被法國殖民者強徵入伍,被編入非洲兵團,開始過着艱難的行伍生活,學會了使用武器和戰爭藝術。1953——1962年隨法國殖民軍先後在印度支那、阿爾及利亞、達荷美(今貝寧)和尼日爾等地服役。1960年4月27日,多哥宣告獨立時,埃亞德馬迫切希望回到多哥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1962年法國殖民者解散非洲兵團,當時正在阿爾及利亞服役的埃亞德馬面臨兩種選擇:一是以法國人的身份去法國軍官學校深造,另一是回多哥參加祖國的建設事業,埃亞德馬毅然選擇了後者,於1962年9月返回多哥。 [1] 

納辛貝·埃亞德馬一月政變

當時在多哥掌權的是首任總統斯爾法納斯·奧林匹歐,他是南方各部族利益的代表,執行的是歧視北方各部族的政策。從法國非洲兵團退役的埃亞德馬中尉回到家鄉,他通過廣泛接觸社會和深入調查,深感執政當局的腐敗和人民的強烈不滿。尤其是奧林匹歐總統扣發800名法國非洲兵團退役軍人的退伍金,並拒絕他們加入多哥武裝部隊,更令埃亞德馬和眾多退役軍人對現政權大失所望。他們和武裝部隊的一些現役軍人都深刻認識並看到,多哥當時政權已經是危機四伏。埃亞德馬對國內形勢進行周密的分析後,便秘密串聯、招募一些退伍軍人組成突擊隊並制定了政變計劃。 [2] 
1963年1月13日午夜,埃亞德馬率領僅裝備3支槍的突擊隊發動軍事政變,突襲總統府等要害目標。總統奧林匹歐窮途末路,冒險突圍,被埃亞德馬擊斃於美國大使館門前。接着,突擊隊接管了國家機關,封鎖邊境,逮捕政府大部分部長和電台的部分職員,釋放了一些在押的反對黨成員,為防止外部干涉,切斷同外國的電訊聯繫,僅和科托努仍保持電話聯繫。以埃馬努埃爾·格博德約維為首的起義委員會代表武裝部隊和軍警接管政權,並行使政府和武裝力量的全部權力。 [2] 
1963年的多哥一月政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黑非洲新獨立國家中發生的第一次軍事政變,此次政變在多哥和黑非洲歷史上為黑非洲國家成功的軍事政變開創了先例。政變成功後,由於埃亞德馬並不想直接執政,僅願意擔任軍職,於是邀請曾任多哥“自治共和國”第一任總理、當時在達荷美流亡的尼古拉·格魯尼茨基回國,委託他組織新政府。1963年5月,多哥人民民主同盟主席格魯尼茨基就任多哥共和國總統。埃亞德馬任多哥武裝部隊總參謀長,1965年晉升為中校。 [2] 

納辛貝·埃亞德馬二次政變

納辛貝·埃亞德馬任軍方首腦後,重整軍備、鞏固國防。武裝部隊由初建時的250人擴充到1200人,兵源多來自北方的卡布列族,與埃亞德馬是同族鄉親。此外,武裝部隊還給一批年輕的軍官升官晉職,並改善了武器裝備。但尼古拉·格魯尼茨基總統執政後,由於治國無方,致使多哥南、北部族間矛盾尖鋭,各政治派別間鬥爭激烈,領導集體內部相互攻訐,官員們互不信任,部長們利慾薰心。在1966年11月的政治危機中,埃亞德馬領導武裝部隊粉碎了反對黨(主要是前總統奧林匹歐的支持者)的未遂政變,使秩序得以恢復。 [2] 
但格魯尼茨基沒能穩定政局,各黨派繼續紛爭,政局混亂,政府瀕於癱瘓。埃亞德馬對此深感失望,於是決定再次干預政治,改變多哥令人失望的狀況。1967年1月13日,埃亞德馬再一次發動軍事政變,迫使格魯尼茨基辭去總統職務。這次不流血的軍事政變順利廢黜格魯尼茨基的總統權位,推翻了他的政權。此後,埃亞德馬發表廣播講話,揭露格魯尼茨基政權腐敗無能、使多哥四分五裂。埃亞德馬錶示,為挽救國家的危亡,軍隊干預了這種局面。他宣告政變成功,號召人民保持平靜。繼而他宣佈解散議會、廢除憲法、組成以克列貝爾·達喬上校為總統和全國和解委員會主席的臨時政府。 [2] 

納辛貝·埃亞德馬多哥強人

1967年4月14日,納辛貝·埃亞德馬任多哥共和國總統、政府首腦兼國防部長。1967年12月1日晉升為准將。1969年5月取締了紛爭不休的所有政黨,1969年11月,埃亞德馬創建多哥人民聯盟並自任主席,實行一黨制,人民聯盟為全國唯一政黨。1971年9月晉升為少將。1972年1月將舉行公民投票,埃亞德馬當選為多哥共和國總統。1979年12月30日,全國公民投票通過多哥第三共和國憲法。1980年1月13日成立國民議會。1979年1月、1986年1月、1993年8月、1998年6月和2003年6月五次蟬聯總統。1976年6月晉升為上將。1978年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 [1] 
2005年2月5日,納辛貝·埃亞德馬在緊急去國外治病的途中因心臟病突發逝世,享年69歲。 [3] 
納辛貝·埃亞德馬 納辛貝·埃亞德馬

納辛貝·埃亞德馬為政舉措

納辛貝·埃亞德馬經濟政策

納辛貝·埃亞德馬執政以來,對內奉行民族和解政策,致力於全國的安定團結,重視發展民族經濟。為了維護民族和國家的經濟權益,埃亞德馬於1974年1月10日宣佈把法國資本控制的最大企業“貝寧礦業公司”收歸國有,並由多哥的機構來管理磷酸鹽的貿易,這一決定獲得了多哥人民的熱烈歡迎。但由於西方的經濟利益受到侵犯,因而他們伺機報復,加害於埃亞德馬。1974年1月24日,埃亞德馬的座機在拉馬卡拉附近的薩拉卡瓦上空突然失事墜毀,但埃亞德馬卻神奇般地倖免於難。回到首都洛美的時候,洛美居民傾城出動,夾道歡迎,,僅市內獨立廣場上就聚集了15餘萬羣眾,人們載歌載舞,歡慶勝利。直至今天,每逢每年的2月2日這天,多哥電視台都要重播當年獨立廣場上的盛況。 [1] 
由於推行務實温和經濟自由化政策,投資旅遊業發展較快。1977年,多哥政府在全國開展了一場“綠色革命”,以發展農業,實現糧食自給作為首要目標,使多哥在20世紀80年代初實現了糧食自給。1983年起實行經濟結構調整計劃,特別是強調國營企業的“私有化”。在對外貿易上長期實行“門户開放”政策,鼓勵外國投資,與美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保持密切的經濟聯繫。1989年建立洛美保税區,以吸引外資 [1] 
在埃亞德馬執政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多哥經濟的增長率保持在3%到5%,國內政局穩定,被譽為“非洲的瑞士”。 [3] 
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政局動盪,多哥經濟曾一度陷入獨立以來最嚴重的危機。1994年後,隨着政局趨穩,經濟走出谷底,進入恢復和發展階段。但1998年以來,因西方國家暫停援助,導致發展資金短缺,國家財政拮据。2002年,多哥政府努力恢復和振興經濟,通過增收節支、加強海關監管等手段增加財政收入,在推進企業私有化、經濟自由化和吸引外資等方面邁出較大步伐,工農業生產和第三產業逐步恢復,外匯有所增加。但多哥經濟整體依然十分困難。 [4] 
納辛貝·埃亞德馬總統 納辛貝·埃亞德馬總統

納辛貝·埃亞德馬國防力量

納辛貝·埃亞德馬起於行伍,早年在戰火中經歷過實戰的鍛鍊,軍隊是他賴以發跡和稱雄多哥政壇,維繫威權統治的重要資本,因此他十分重視國防建設和對軍隊的控制。多哥武裝部隊總兵力約9300人,其中陸、海、空三軍約8550人,總統衞隊750人。憲兵1750人。陸軍裝備有主戰坦克、輕型坦克、裝甲車野戰炮等;海軍有巡邏艇2艘;空軍有戰鬥機、運輸機18架,直升機3架。 [5-7]  [8] 
多哥的武裝力量對一個蕞爾小國來説是一支龐大的軍事力量,並且自1963年起一直在多哥的政治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歷次政治變局中都發揮着關鍵性的作用。 [7]  [8] 
納辛貝·埃亞德馬將軍 納辛貝·埃亞德馬將軍

納辛貝·埃亞德馬外交方針

在外交事務中,埃亞德馬堅持中立、不結盟和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張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着重發展同西方國家的關係,爭取外援;同時注意外交多元化,加強同亞洲國家的關係。 [4] 
他主持正義,反對霸權主義,並大力支持扎伊爾(今剛果(金))抗擊蘇、古僱傭軍的入侵(當時,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化名“塔圖司令員”,率游擊隊在扎伊爾活動,試圖在“非洲心臟”支起“世界革命的爐灶”,並支持洛朗·德西雷·卡比拉的反政府武裝力量)。埃亞德馬常説:“鄰居失火,務必相救”,這是流傳至今的一句名言。1986年9月多哥未遂政變,扎伊爾總統蒙博託率精鋭傘兵親赴洛美力挺埃亞德馬。 [1] 
埃亞德馬重視非洲國家的團結合作,積極參與非洲地區事務,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他積極推動西非地區的經濟合作,是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的主要倡導人之一,併為西共體的發展而多方奔走呼號。1977——1978年、1980——1981年和1999年三次任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執行主席。 [1] 
1968年參與調解尼日利亞同象牙海岸(今科特迪瓦)和加蓬之間的糾紛。1974年和尼日爾等國元首一起調停了馬裏和上沃爾特(今布基納法索)之間的邊境衝突。1978年是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幾內亞實現歷史性和解的主要調解人。1981年3月在埃亞德馬的推動下,使得關係一度緊張的象牙海岸和加納又重歸於好。 [1] 
2000年7月9日——2001年7月10日任非洲統一組織執行主席,任內積極調解幾內亞比紹塞拉利昂和科特迪瓦衝突。曾向中非、幾比派遣維和部隊,向剛果(金)派遣軍事觀察員。 [4] 

納辛貝·埃亞德馬榮譽

1980年以來,埃亞德馬先後獲得七次國際和平獎:辛巴和平獎(1980年)、國際人物和平獎和國際進步獎(1983年)、和平戰士獎(1983年)、墨丘利和平金像獎和西奈騎士大勳章(1984年)、非洲國際和法學會的國際和平金像獎和七星大十字勳章(1986年)。 [1] 
納辛貝·埃亞德馬總統 納辛貝·埃亞德馬總統

納辛貝·埃亞德馬人物刻畫

納辛貝·埃亞德馬摔跤冠軍

納辛貝·埃亞德馬身材魁梧,在政務之餘喜愛狩獵和摔跤,並榮獲自己家鄉的摔跤比賽冠軍,每逢7月,他都要趕回家鄉和鄉親們一起歡度傳統的摔跤節。為了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埃亞德馬平時都住在兵營裏,但他仍爭取機會與羣眾接觸,並主動和羣眾握手。 [1] 
納辛貝·埃亞德馬總統 納辛貝·埃亞德馬總統

納辛貝·埃亞德馬勇冠三軍

埃亞德馬執政後20多年,多哥政局在非洲以穩定著稱。但在1986年9月爆發了罕見的反對埃亞德馬的政治風暴。在國外反對派人士吉爾克里斯特·奧林匹歐(前總統奧林匹歐之子)的策劃下,1986年9月23日晚,一批境外武裝分子從鄰國加納潛入洛美,偷襲埃亞德馬總統居住的兵營。在這緊急關頭,身經百戰的埃亞德馬總統身先士卒,親自指揮安全部隊與偷襲的武裝分子展開激戰,入侵者毫無招架之力,四處潰逃。經過一夜的戰鬥,政府軍取得勝利,從而粉碎了一起企圖暗殺埃亞德馬、推翻現政權的政治陰謀。“九·二三”事件立刻引起有關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響和關注。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基於法國在黑非洲的傳統利益,為避免貝寧灣四國成為受蘇聯影響的“進步國家”(加納、布基納法索、貝寧這些親利比亞的“進步國家”是反對派的庇護者),立即出兵幫助埃亞德馬穩定局勢。事件後,美國總統里根也向埃亞德馬提供援助。 [2] 
納辛貝·埃亞德馬總統簽名照 納辛貝·埃亞德馬總統簽名照

納辛貝·埃亞德馬威權統治

納辛貝·埃亞德馬是非洲政壇的“常青樹”和“不倒翁”,1967年執政後長期實行軍事獨裁和一黨專政,多次挫敗反對派策動的政變和暗殺圖謀。20世紀90年代,蘇東劇變政治多元化的影響在非洲大陸興起。1990年受多黨民主浪潮衝擊,多哥政局開始動盪。1990年10月30日,埃亞德馬宣佈接受多黨制。1991年多哥實行多黨制,開啓政治過渡。埃亞德馬一度遭遇政治困境,反對派控制了多哥最高委員會(臨時議會)和過渡政府,企圖把埃亞德馬架空為象徵性的總統。儘管如此,埃亞德馬仍保持了總統權力和軍隊的一致支持。1991年10月和11月,多哥武裝部隊接連發動兩次兵變,迫使過渡政府改組,埃亞德馬重新掌握了政治主動權。 [2] 
1992年9月27日,公民投票通過第四共和國憲法。1993年8月,納辛貝·埃亞德馬以96.42%的選票當選為多哥第四共和國總統兼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而當時反對黨大多抵制了總統大選,只有兩個較小的反對黨參選。1998年6月,埃亞德馬以52.13%的微弱優勢擊敗反對黨聯盟候選人吉爾克里斯特·奧林匹歐,蟬聯總統。反對黨指責政府舞弊和安全部隊使用武力鎮壓反對派支持者。歐盟以投票過程存在違規舞弊和侵犯人權為由中止援助。國際人權組織譴責埃亞德馬政權在30多年的統治中操縱選舉、干預司法和普遍侵犯人權。
2002年12月30日,議會對憲法部分條款進行了修改。憲法規定多哥實行半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一輪多數勝出,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總統有權解散議會、頒佈議會通過的法律和實行赦免。總理出自議會多數派,由總統任命,對議會負責。議會可對總理提出不信任案,獲議會2/3多數通過即可要求任命新總理。憲法可根據總統和議會的提議進行修改,由議會或公民投票表決通過。修憲取消了總統只能連任兩屆的限制,從而使埃亞德馬在2003年兩屆任期屆滿後得以繼續連任。2003年6月大選,埃亞德馬以57.78%的得票率戰勝6位競爭對手,再次蟬聯總統。同時,憲法修正案還把總統候選人的最低參選年齡由45歲降至35歲,許多政治觀察家認為這是年事已高的納辛貝·埃亞德馬在為自己的兒子福雷·納辛貝未來(尤其是在他可能突然離世的情況下)順利接班鋪平道路。
2005年2月5日,納辛貝·埃亞德馬健康惡化,在從家鄉皮亞村被緊急送往歐洲治療的途中,距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以南250公里時在飛機上突發心臟病去世。
埃亞德馬去世後,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剋向其家人表示慰問,“他的逝世使法國失去了一位朋友,也使我失去了一位私人朋友。”
納辛貝·埃亞德馬兒女眾多,其中只有三子福雷·納辛貝從政,其他子女分別從事商務、公共管理、廣告等工作。2005年2月6日,福雷在執政黨和軍方的擁戴下接掌國家權力,但遭到反對派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阿爾法·奧馬爾·科納雷譴責這種行為是“一次軍事政變”和違反憲法的,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呼籲尊重憲法,國際人權組織譴責這是“世襲獨裁”。包括非盟、西共體在內的國際社會拒絕承認其合法性。福雷迫於西共體和國際社會的壓力,辭去議長和代總統職務,由議會第一副議長邦福·阿巴斯接任代總統。2005年4月24日,福雷在總統大選中以60%得票率當選總統。
2005年3月13日,多哥為埃亞德馬舉行隆重的國葬貝寧總統馬蒂厄·克雷庫加納總統庫福爾、尼日爾總統馬馬杜·坦賈、尼日利亞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等非洲政要參加了葬禮。他被安葬在家鄉皮亞村。
多哥總統埃亞德馬 多哥總統埃亞德馬

納辛貝·埃亞德馬法國人的朋友

納辛貝·埃亞德馬發動軍事政變上台,背後有前宗主國法國的影子,這使他的政權得到了從夏爾·戴高樂到雅克·希拉剋的歷屆法國總統的支持。埃亞德馬是非洲親西方派(與親東方的“進步國家”對立)的頭面人物,在西非次區域扮演了法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代理人的角色。

納辛貝·埃亞德馬與中國的關係

納辛貝·埃亞德馬總統致力於發展多哥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1972年9月19日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他曾於1974年9月、1981年9月、1989年4月、1995年11月和2000年10月五次訪華。 [3] 
毛澤東主席會見埃亞德馬總統 毛澤東主席會見埃亞德馬總統
參考資料
  • 1.    《世界政治家大辭典》編委會.《世界政治家大辭典》(上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2年:第632~634頁
  • 2.    《各國事變大史典》編委會.《各國事變大史典——世界政變兵變總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236~1240,1241~1243,1244~1252頁
  • 3.    多哥已故總統埃亞德馬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4-05-09]
  • 4.    多哥概況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05-09]
  • 5.    多哥概況·軍 事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4-05-09]
  • 6.    多哥軍事力量詳表  .戰略網[引用日期2015-10-15]
  • 7.    海平、璟濤、喬良【編著】.《全球軍力排行榜》.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年12月
  • 8.    李樹藩【主編】.《最新各國概況》(第6版).長春:長春出版社,200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