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巾軍

鎖定
紅巾軍,元末農民利用白蓮教組成的起義軍。以紅巾包頭和紅旗為號,故名。當時亦稱紅軍或香軍。起於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主要有下列四支:(1)劉福通部,擁立韓林兒為小明王,勢力曾遍及黃河流域及西北、東北各地。(2)郭子興部,在江淮地區發展。郭子興死後,所部主要由朱元璋統率。元至正十五年(1278年)夏攻克集慶(今江蘇南京)後,朱元璋所部已改用黃旗。(3)徐壽輝部,在長江中上游發展。王權(布王三)和孟海馬部,在襄陽起義。王權向北發展,稱北鎖紅軍;孟海馬向南發展,稱南鎖紅軍。 [4] 
中文名
紅巾軍
別    名
紅軍
香軍
時    期
元朝末期
起源地
江淮一帶
性    質
農民起義
起源組織
明教彌勒教白蓮教等民間宗教
領導人
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等

目錄

紅巾軍歷史背景

元朝後期,以蒙古貴族為主的統治階級,對各族特別是漢族人民的掠奪和奴役十分殘酷。他們瘋狂地兼併土地,把廣闊的良田變為牧場,如大臣伯彥得賞賜土地就達2萬頃。大地主“廣佔土地,驅役佃户”,農民失去土地淪為奴婢。官府橫徵暴斂,苛捐雜税名目繁多,全國税額比元初增加20倍。
元朝統治者揮霍無度,到處蒐羅民間美女,天天供佛煉丹。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濫發貨幣,禍國殃民。加上黃河連年失修,多次決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現了“餓死已滿路,生者與鬼鄰”的悲慘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會上流傳着“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謠。 [5] 
韓山童白蓮教為紐帶,宣傳“彌勒降生”、“明王出世”,並結識了安徽阜陽人劉福通 [1]  [3]  。在韓山童、劉福通領導下,3000人在潁州潁上縣白鹿莊準備起義,因事前泄密,遭到敵人包圍,韓山童犧牲。劉福通突圍後把起義羣眾組織起來。起義者以紅巾裹頭,一鼓作氣佔領潁(今安徽阜陽)、羅山(今河南羅山)、上蔡(今河南上蔡)、真陽(今河南正陽)、確山(今河南確山縣)等地 [5] 
紅巾軍 紅巾軍

紅巾軍過程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元順帝以賈魯治黃河,動用大量民夫,造成不滿,韓山童與劉福通、杜遵道等人決定在潁上(今屬安徽)發動起義,但事泄,韓山童被捕殺,劉福通帶山童之子韓林兒殺出重圍,佔領潁州(今安徽阜陽),許多人民紛紛加入,在安徽、河南一帶勢盛,而北方其他起事,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治今安徽鳳陽)的郭子興等,均打着紅巾起義。1355年,劉福通於安徽亳州市立韓山童的兒子為“小明王”,建國號“大宋”。對於各路紅巾軍借號恢復大宋,明朝時人認為是宋朝仁政遺德所致。“元末韓山童者,自言祖父系宋㣧,國亡變姓……其他所在兵,皆以興宋為詞。而紅巾揭旗有重開大宋之天之句。元入至徙宋帝子完普,並其家屬與沙州,懼為眾推。挾此又見宋仁厚之徳,入人之深。雖易姓未冺,而漢唐以下所未有也”。 [2] 
北方紅軍興起之後,南方長江流域也紛紛打着紅軍的旗號起事,如彭瑩玉徐壽輝等在湖北,徐壽輝稱帝,國號宋,此外,王權在南陽地區的“北瑣紅軍”、孟海滿在荊襄一帶的“南瑣紅軍”等。
百科x混知:圖解紅巾軍 百科x混知:圖解紅巾軍
元朝對於紅巾軍的起事隨即展開鎮壓,由也先帖木兒率兵攻劉福通紅巾軍,獲得數次勝利,贊宰相脱脱督戰攻徐州,殺芝麻李,並由賈魯攻濠州(今安徽鳳陽),並由答失八都魯攻滅南北瑣紅軍,南方元軍與徐壽輝軍隊互有勝負。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戰局有所轉變,紅巾軍北伐。劉福通先立韓林兒為帝,都亳州(今安徽),其後數戰後,擊敗答失八都魯的軍隊,並展開反攻,甚至逼近大都,南方紅軍則在湖南、湖北獲得勝利,郭子興病逝後,郭天敍、張天佑相繼戰死,朱元璋繼承了原有軍隊,並渡長江佔領集慶(今南京)。至元十七年前(1357年)前後,在北方以察罕帖木兒孛羅帖木兒李思齊等為首的元軍將領(但當時已不聽中央號令各自為政)開始對北方紅軍展開反攻,紅軍內部也發生爭執分裂,勢力漸弱,1363年,北方紅軍在安豐(今壽縣)之役中敗給新興並降元的張士誠劉福通戰死,韓林兒投奔朱元璋,於1366年返回應天,至瓜步,船翻沉江而亡。南方紅軍將領陳友諒則於1360年殺徐壽輝自代。從張士誠投元開始,紅巾軍幾個分裂勢力從一致滅元轉為相互兼併,終由明太祖朱元璋攻滅陳友諒張士誠,一統紅巾軍,最終推翻元朝,統一華夏,建立了明朝

紅巾軍軍歌

滿城都是火,
府官四散躲。
城裏無一人,
紅軍府上坐。
——《陶宗儀·輟耕錄》卷九“松江官號”條
參考資料
  • 1.    明 陳建.皇明通紀法傳全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乾隆年間
  • 2.    明 陳霆.兩山墨談 :明 李檗刻本,嘉靖十八年
  • 3.    山童倡言:“天下亂,彌勒佛下生,明王出世。河南江淮之人翕然信之”。見明,陳建《皇明通紀法傳全錄》卷一。
  • 4.    紅巾軍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4-05-16]
  • 5.    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省地方誌研究院)  .安徽黨史方誌網.2014-11-25[引用日期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