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等滲性脱水

鎖定
等滲性脱水是外科患者最易發生的一種脱水類型;水和鈉成比例地喪失,因而血清鈉在正常範圍,細胞外液滲透壓也維持正常。它造成細胞外液量(包括循環血量的)迅速減少。由於喪失的液體為等滲,基本上不改變細胞外液的滲透壓,最初細胞內液並不向細胞外液間隙轉移,以代償細胞外液的減少,故細胞內液量並不發生變化。但這種液體喪失持續時間較久後,細胞內液將逐漸外移,隨同細胞外液一起喪失,以致引起細胞缺水。
中醫病名
等滲性脱水
外文名
Isotonic Dehydration
別    名
等滲性缺水
就診科室
急診科
常見病因
大量嘔吐,腸瘻,腹腔感染,腸梗阻,燒傷等
常見症狀
尿少、厭食、噁心、乏力、舌幹、眼球下陷、皮膚乾燥;短時間失水多則脈搏細速、肢端濕冷、血壓不穩或下降

等滲性脱水病因

常見的病因有:①消化液的急性喪失,如大量嘔吐,腸瘻等;②體液體內轉移,喪失在感染區或軟組織內;如腹腔感染腸梗阻燒傷等,其喪失的體液與細胞外液成分基本相似。

等滲性脱水臨牀表現

患者不口渴,有尿少、厭食、噁心、乏力、舌幹、眼球下陷、皮膚乾燥、鬆弛等表現。如短期內喪失過多,體液喪失達體重的5%以上時,也就是喪失細胞外液的25%時;患者出現脈搏細速、肢端濕冷、血壓不穩定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狀。體液繼續喪失達體重的6%~7%;相當喪失細胞外液的30%~35%時;休克已表現非常嚴重。常伴有代謝性酸中毒

等滲性脱水檢查

水與鈉成比例地丟失,血清鈉濃度130~150mmol/L,血漿滲透壓280~310mmol/L。

等滲性脱水診斷

主要依靠病史和臨牀表現。要詳細詢問體液喪失情況,失液的性狀等。測定細胞外液量和血清,以瞭解缺水和失鈉情況。血清Na和Cl一般無明顯降低,血漿滲透壓在正常範圍。尿比重降低。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和血細胞比容有明顯增高,表示血液濃縮。必要時可作血氣分析測定,以判定有否酸鹼平衡失調

等滲性脱水併發症

本病最常見的併發症是休克。

等滲性脱水治療

首先儘可能處理引起等滲性失水的原因,以減少水和鈉的喪失。針對細胞外液量的減少一般可用等滲鹽水或平衡鹽液儘快補充血容量。根據脈搏細速和血壓下降等症狀來估計體液喪失量,已達體重的5%者,可快速輸入等滲鹽水或平衡鹽液。以恢復血容量,或按血細胞比容來計算需補液體量。
原發病的治療十分重要,若能消除病因,則缺水將很容易糾正。對等滲性缺水的治療,是針對性地糾正其細胞外液的減少。可靜脈滴注平衡鹽溶液或等滲鹽水,使血容量得到儘快補充。對已有脈搏細速和血壓下降等症狀者,表示細胞外液的喪失量已達體重的5%,需從靜脈快速滴注上述溶液約3000ml(按體重60kg計算),以恢復其血容量。注意所輸注的液體應該是含鈉的等滲液,如果輸注不含鈉的葡萄糖溶液則會導致低鈉血癥。另外,靜脈快速輸註上述液體時必須監測心臟功能,包括心率、中心靜脈壓肺動脈楔壓等。對血容量不足表現不明顯者,可給患者上述用量的1/2~2/3,即1500~2000ml,以補充缺水、缺鈉量。此外,還應補給日需要水量2000ml和氯化鈉4.5g。
平衡鹽溶液的電解質含量和血漿內含量相仿,用來治療等滲性缺水比較理想。目前常用的平衡鹽溶液有乳酸鈉複方氯化鈉(1.86%乳酸鈉溶液和複方氯化鈉溶液之比為1∶2)的混合液,以及碳酸氫鈉與等滲鹽水(1.25%碳酸氫鈉溶液和等滲鹽水之比為1∶2)的混合液兩種。如果單用等滲鹽水,因溶液中的Cl含量比血清Cl含量高50mmol/L(Cl含量分別為154mmol/L及103mmol/L),大量輸入後有導致血Cl過高,引起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險。
在糾正缺水後,排鉀量會有所增加,血清K+濃度也因細胞外液量的增加而被稀釋降低,故應注意預防低鉀血癥的發生。一般在血容量補充使尿量達40ml/h後,補鉀即應開始。 [1] 
參考資料
  • 1.    《新編中華臨牀醫藥衞生全書》編委會. 臨牀大外科診療學[M]. 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 200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