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七代導演

鎖定
王小帥曾在戛納直言,“中國電影不可能有第七代導演。”陸川則旗幟鮮明迴應:“我就是第七代的代表。”
第七代導演有 [1]  陸川、高彭 [2]  李芳芳常徵等幾人,中國第七代導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業片
中文名
第七代導演
外文名
Seventh generation director
代表人物
陸川 [1] 
作品類型
商業片
性    質
非官方稱謂
特    點
懂得製片行業的遊戲規則

第七代導演名稱由來

第七代導演
第七代導演(5張)
這樣的討論與爭辯象是又回到了當年第五代導演第六代導演的時代。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年輕導演。從昔日的陸川甯浩,到今日的王寧、楊慶、馮超、小江。諸多富有激情的面孔都讓人們看到中國電影明天的希望。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認為:“對於中國電影來説,第五代導演目前還是中堅力量第六代導演是異軍突起,第七代導演則是風采初現。第七代導演是中國電影市場培養起來的,他們懂得製片行業的遊戲規則,能找到自身想法和市場需求之間的平衡。”
第七代導演對這個時代的吶喊是,我們要拍最酷的商業片! [1] 

第七代導演主要人物

中國的“第七代”導演,已經顯山露水:電影《馬文的戰爭》(電視版 電影版)導演常徵 [3] 萌族酷狗偵探》導演 [4]  高彭,《80後》導演李芳芳。李芳芳曾帶着自己的導演處女作《80後》赴東京電影節、戛納電影節進行了宣傳,戛納電影節更將其稱為中國“第七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這羣導演的共同特質就是,他們生於1980年前後,他們大多經歷過下海、出國潮、香港迴歸、申奧成功、抗擊非典……同第六代相比,他們敍事手法比較西化,但是整個故事又特別中國。李芳芳説:“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市場的把握和選擇,我們這一代導演關注市場。我們是看着最好的電影(美國電影、歐洲電影)成長起來的。”
但中國“第七代”導演的説法一直未得到認證,包括第六代導演王小帥就曾説,“沒有拍過嚴肅電影的導演,就不能稱之為‘代’。因為他們的電影缺少藝術味道和文化承擔”。王小帥還説:“第六代導演之後不可能再出現能劃代的電影人,沒有所謂第七代,因為他們沒有共性”。於是,甯浩和《匹夫》導演楊樹鵬等被稱之為“新生代導演”、“新鋭導演”。
父親的維也納》導演萬里説,“第七代都還沒成型,何來第八代?如今的‘代’都不存在,更多的是獨立導演。我們上學時還有一個‘第七代聯盟’,就是給自己找個位置而已。説‘代’,就必須有一批人,一批作品。我們給導演分‘代’這事,更多的是事後找個詞去統計,去概括他們。説第幾代,不如説是‘70後代’、‘80後代’。”

第七代導演歷代導演

第一代導演:指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電影的拓荒者,如張石川鄭正秋等。代表作品有《歌女紅牡丹》、《火燒紅蓮寺》等。
第二代導演:指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在影壇上的一批導演,如蔡楚生孫瑜費穆吳永剛鄭君裏 [5]  等。代表作有《城市之夜》、《大路》、《漁光曲》等。
第三代導演: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活躍於影壇的導演,如謝晉水華成蔭崔嵬凌子風謝鐵驪等。優秀作品有《南征北戰》、《白毛女》、《青春之歌》、《小兵張嘎》、《早春二月》、《女籃五號》、《芙蓉鎮》、《鴉片戰爭》、《駱駝祥子》、《邊城》、《春桃》等。
第四代導演:“文革”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或各電影廠培養出來,在新時期嶄露頭角的一些導演,如吳貽弓吳天明謝飛鄭洞天、黃建中、黃蜀芹等。他們提出中國電影“丟掉戲劇的枴杖”,提倡紀實性,追求質樸自然的風格和開放式結構,注重開掘社會與人生的哲理。代表作品有《青春祭》、《沙鷗》、《本命年》、《小花》、《城南舊事》、《小街》等。
第五代導演:電影學院上世紀八十年代畢業的一批導演,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何羣等。作品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特別強烈。《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閲兵》、《孩子王》、《獵場扎撒》、《紅高粱》等。
第六代導演: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接受電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拍電影的一批導演。如管虎路學長婁燁等。作品有《北京雜種》、《十七歲的單車》、《頭髮亂了》、《小武》、《站台》、《月蝕》等。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