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學公開課

(由中國科學院策劃製作的面向中小學生的網絡科普課程)

鎖定
《科學公開課》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主辦,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承辦。 [2]  旨在以中小學生能理解、願意聽的方式,深入淺出地普及基礎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培養科學好奇心,作為校本教學體系的有益補充,以達到激發科學興趣、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質的目的。同時給中小學科學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服務於科學教育相關的課程。
計劃集中在每年寒暑假通過各大網絡媒體播出。首期於2022年1月25日起,每週週二、週四、週六(正月初一除外)20:00推出 [3] 
2023年8月12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公開課》第四季播出:遠古印記——追尋四億年前人類遠祖 [54] 
中文名
科學公開課
主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
承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播出時間
2022年1月25日 至 3月1日(每週二、四、六) [6] 
在線播放平台
抖音 [6] 
首期播出時間
2022年1月25日 [3] 

科學公開課項目背景

《科學公開課》是中國科學院發揮自身優秀科學家匯聚,學科體系完善的優勢,從中小學學科外教育入手,以滿足中小學學生的科普需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在寒暑假期間為青少年重點打造的一檔純公益、全開放的科普品牌。課程以中小學生能理解、願意聽的方式,深入淺出地普及基礎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培養科學好奇心。作為校本教學體系的有益補充,以達到激發科學興趣、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質為主要目的。同時力求給中小學科學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素材,服務於科學教育的全過程。 [13-14] 

科學公開課播出計劃

科學公開課第一季

集中在每年寒暑假通過各大網絡媒體播出,首期於2022年1月25日起,每週週二、週四、週六(正月初一除外)20:00推出。

科學公開課第二季

2022年7月17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京宣佈,《科學公開課》(第二季)將於7月20日晚8點正式開播。 [19] 
自2022年7月20日起,第二季《科學公開課》將於每週三至週六晚8點,在主要媒體平台同步直播。 [20] 
科學公開課 科學公開課

科學公開課第三季

2023年1月10日,《科學公開課》(第三季)晚8點正式開播。
《科學公開課》(第三季)是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聯手舉辦的系列科普課程,將於2023年1月10日起每週二四六晚8點(除夕至大年初六除外),在全網各大平台播出! [53] 

科學公開課第四季

2023年8月,中國科學院《科學公開課》第四季:遠古印記——追尋四億年前人類遠祖。本次課將帶大家瞭解四億年前人類祖先在我國雲南曲靖留下的“足跡”,帶我們一睹四億年前人類祖先的真容。 [54] 

科學公開課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涉及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宇宙和空間科學,科技與社會的關係等方面,在加深知識理解、構建更全面知識體系的同時,注重思維方式的培養,同時注意結合社會熱點話題講述,並向青少年公開徵集課程選題及問題。
課程領域包括:生命探尋(生命科學)、物質解密(物質科學)、天地遨遊(地球、宇宙與空間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與社會) [1] 

科學公開課分期信息

科學公開課 第一季
分期
本期內容
第1期
題目
用腳步丈量地球》㊤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她經歷了46億年的演化到了今天我們所見的樣子,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她都有那些變化,她哺育的生命又有什麼對應的變化呢?這節課程裏,劉嘉麒院士將詳細介紹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演化的歷史。 [3] 
主講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播出時間
2022年1月25日 20:00
第2期
題目
用腳步丈量地球》㊦
劉嘉麒院士在幾十年的科研生涯裏,足跡遍佈七大洲、五大洋,課程裏,劉嘉麒院士將沿着自己的足跡,從我們耳熟能詳的國內各處景點講起,講述大好河山背後的地質科學知識,之後劉嘉麒院士將視角轉向國外,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地球,在自然的瑰麗造物中發現漫長歲月的痕跡。最後劉嘉麒院士還將介紹自己多年野外活動的心得與經驗,以及對年輕人的寄語。 [4] 
主講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播出時間
2022年1月27日 20:00
第3期
題目
《流浪地球》中的硬核科學㊤
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引起很大反響,圍繞“地球為什麼逃離太陽?如何逃離?逃向何處?”三大問題,徐文耀老師提出並解讀了有關的15個科學問題,幫助聽眾瞭解科幻與科普的關係與區別。在本次公開課中,徐文耀將主要解讀第一大問題“地球為什麼逃離太陽”和與之關聯的幾個科學問題。 [7] 
主講人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播出時間
2022年1月29日 20:00
第4期
題目
《流浪地球》中的硬核科學㊦
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引起很大反響,圍繞“地球為什麼逃離太陽?如何逃離?逃向何處?”三大問題,徐文耀老師提出並解讀了有關的15個科學問題,幫助聽眾瞭解科幻與科普的關係與區別。在本次公開課中,徐文耀將主要解讀第一大問題“地球為什麼逃離太陽”和與之關聯的幾個科學問題。 [8] 
主講人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3日 20:00
第5期
題目
果蠅與腦科學:小腦袋大智慧》㊤
從身邊有趣的腦科學現象出發,講解什麼是認知科學,介紹認知科學中的重要課題——抑鬱症的相關介紹和研究,最後引入課程的主角——果蠅,並對其進行簡單的介紹。 [9] 
主講人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5日 20:00
第6期
題目
果蠅與腦科學:小腦袋大智慧》㊦
首先回答“為什麼科學家選擇果蠅做研究”,仔細介紹果蠅的生理結構特點,以及科學家們根據果蠅的特點設計出的巧妙的實驗。接着,楊鄭鴻將介紹科學家們如何通過果蠅來研究在心理學、醫學、生物學上都十分重要的課題“習得性無助行為”。最後,楊鄭鴻進一步引出基礎科學和實驗科學的特點和關係。 [10] 
主講人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8日 20:00
第7期
題目
物質的形態》㊤
自然界中具有豐富多彩的物質形態。在本節公開課中,來自中科院物理所的曹則賢研究員將首先從生活中常見但同學們瞭解並不多的等離子態講起,講解了什麼是等離子態,自然界中哪些地方的物質呈現等離子態等問題。隨後,曹老師還將介紹一中神奇的物態——超臨界態,並在最後將主題迴歸到人們熟知的氣態上來。 [11] 
主講人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10日 20:00
第8期
題目
物質的形態》㊦
中科院物理所的曹則賢研究員從液態開始,介紹了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液態物質和其中深刻的物理內涵。隨後,曹則賢老師以晶體為重點,講解了是常見的“氣液固”三態中的最後一種物態——固態。最後,曹則賢老師還補充了“複雜物質體系”“量子物質”等奇異物態。 [2] 
主講人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12日 20:00
第9期
題目
《空間站裏有趣的太空科學實驗》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在太空中陸續建造了許多空間站,並開展了豐富的科學實驗。如何在太空開展研究?這些研究都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且聽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張偉研究員一一道來。 [15] 
主講人
張偉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15日 20:00
第10期
題目
逐漸睜開的中國天眼㊤
在本節科學公開課中,國家天文台的姜鵬研究員將首先從傳統的光學天文講起,一步步帶我們走向射電天文學。我們會看到射電天文學是如何誕生的,人類又是如何一步步解決挑戰、拓寬自己的視野極限的。 [12]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17日 20:00
第11期
題目
逐漸睜開的“中國天眼”㊦
我們為什麼要建造FAST?我們該怎樣設計和建設FAST,使其成為世界上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FAST建成至今取得了哪些科學成果?在本節科學公開課中,國家天文台的姜鵬研究員將解答這些問題,併為我們介紹除了科學之外,FAST還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16]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19日 20:00
第12期
題目
飛機“體型”中的奧秘
自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開始,人類對於飛行速度的追求就一直沒有停息過。飛機的外型對飛行的速度有何影響?為什麼飛機要設計成這樣?不同用途的飛機在外型設計上有什麼講究?這些問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崔凱研究員將會為我們一一解答。 [17]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22日 20:00
第13期
題目
數學從哪來:探秘數學的發展
數學是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和使用的重要工具,沒有數學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那麼數學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的?這其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郭園園副研究員將帶你一起尋找答案。 [18]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24日 20:00
第14期
題目
植物的智慧:蘭科植物的傳粉
植物通過傳粉繁衍後代,但是這傳粉的過程卻大有玄機。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金效華研究員將以蘭科植物為例,為大家展現一個不一樣的植物世界,帶我們一起學習蘭花是怎麼“騙人“的。 [21]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2月26日20:00
第15期
題目
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能
科幻電影中不乏看到許多超前的人工智能黑科技,這些科學幻想與如今的科學研究有着怎樣的聯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王元卓研究員將結合《鋼鐵俠》等科幻電影的經典場景,介紹科幻與現實的聯繫與不同,展現科學與影視融合發展的價值和願景。 [22]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3月1日20:00
科學公開課 第二季
第1期
題目
宇宙中最燦爛的星辰
舉目可見日,太陽為地球帶來了温暖,帶來了生物所需的能量,人類對太陽的崇拜和探索從未停止。在本期課程裏,汪景琇院士將帶領我們走上太陽科學的漫漫探索路——從古人對日食的觀察記錄,到現代科學家使用望遠鏡手段觀測太陽磁場。同時太陽還是一個前沿科學的超級實驗室,汪景琇院士將詳細介紹太陽與前沿科學的緊密聯繫。 [23]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7月20日20:00
第2期
題目
月球車與火星車——玉兔篇
在本期課程中,賈老師將會介紹月球車“玉兔”是如何誕生的。賈老師將從從星球車輛的設計過程入手,介紹空間環境及其效應,介紹研製過程中攻克的關鍵技術,解決的技術難題。賈老師還介紹了試驗驗證以及執行任務過程中發生的故事,以及各關鍵任務節點設計師的心路歷程。 [24]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7月21日20:00
第3期
題目
月球車與火星車——祝融篇
本節課程的主要內容為火星車“祝融號”的故事,賈老師將會從星球車輛的設計過程入手,介紹空間環境及其效應,介紹研製過程中攻克的關鍵技術,解決的技術難題。賈老師還介紹了試驗驗證以及執行任務過程中發生的故事,以及各關鍵任務節點設計師的心路歷程。 [25]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7月22日20:00
第4期
題目
揭秘銀河系檔案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檔案,那麼銀河系有自己的檔案嘛?本節課中,李海寧老師將通過為銀河系填檔案的方式講述人類認識和研究自己家園星系的歷程。李海寧老師還將在現代實測天體物理研究基礎上,介紹我們所瞭解的銀河系的形態、結構、形成過程及一些有趣的小特點。 [26]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7月23日20:00
第5期
題目
來自宇宙的“光速炮彈”(宇宙射線探測)
1912年奧地利科學家赫斯發現了宇宙線,人類從此獲得了一個新奇的科學寶藏和一種天然粒子炮彈,用以轟開原子核這個堅固的堡壘,探尋基本粒子的大千世界。在本期課程中,何會海老師將帶領大家走進宇宙線的世界,穿越中國宇宙線研究的歷史,近距離圍觀國家大科學裝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 [27] 
主講人
何會海
播出時間
2022年7月27日20:00
第6期
題目
和同學們談談遙感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遙感技術就是我們的“千里目”。在本期課程裏,童慶禧院士將會依次介紹回答什麼是遙感,怎麼實現遙感,遙感有什麼用這三個問題,並將介紹我國遙感事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不懈奮鬥下的發展。 [28]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7月28日20:00
第7期
題目
我們如何理解宇宙
霍金説:“我們不過是一顆不起眼的渺小行星上的一羣高級靈長類動物。但是我們卻能理解宇宙,這足以讓我們與其他物種截然不同。”早在文明誕生之初,天文學便開始存在。千百年來,天文學引領了思想的變革,拓展了人們的視野,也推動了技術的進步。然而,對未知了解得越多,我們也愈發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我們是如何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理解如此複雜宇宙的?現在的天文學理論可靠嗎?未來又將會有哪些想象值得期待呢?本期課程,讓我們和黎耕老師一起追尋天文學家的腳步進行探索吧! [29]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7月29日20:00
第8期
題目
探訪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
在本次課程中,四位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實地探訪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張智慧老師首先介紹了單位的總體情況。之後在歷史廳,曹老師介紹了人類探索星空的歷史軌跡,着重介紹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歷史。在下一個展廳,曹老師首先介紹了中國空間站的大致情況,康老師則詳細地介紹了空間站里科學實驗櫃相關的知識。空間站的模擬展廳之外,王老師介紹了我國太空天文觀測相關的情況,科普了航天員艙外活動的相關知識。最後張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了月球展廳,介紹了我國月球探測的成果與未來的規劃。 [30] 
主講人
張智慧 康博奇 曹赫 王厚鵬
播出時間
2022年7月30日20:00
第9期
題目
飛向藍天的翼龍
中生代是恐龍的時代,是爬行動物的時代。在眾多的爬行動物中,有一種特殊的存在,儘管被冠以“爬行動物”之名,卻是天空的統治者,這就是本次課程的主角——翼龍。在本次課程中,汪筱林老師將詳細介紹人類發現、瞭解翼龍的故事。 [31]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3日20:00
第10期
題目
中國的翼龍化石
本次課程主要聚焦於中國的翼龍化石,汪筱林老師首先介紹了中國翼龍化石的發現,介紹了其主要分佈地點和化石的主要年代。之後汪老師分享了在翼龍化石發現和研究中的兩個有趣的故事,“翼龍伊甸園——哈密雅丹”的消失和神秘的翼龍集羣死亡事件與特異埋葬。最後汪老師還介紹了及其珍稀的翼龍胚胎化石,以及它的重大意義。 [32]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4日20:00
第11期
題目
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上)
人類從哪裏來?這是一個從人類誕生之初就困擾着人類的問題。終於,現代科學可以對這個問題做一個回答,人是由魚演化而來的。這條漫漫演化路跨度有5億2000萬年之久,中間有許多關鍵的轉折點。本次課程中,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原研究員將帶領同學們重新走過從魚到人這條演化之路的前半程。 [33]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5日20:00
第12期
題目
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下)
在上次課程中,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原研究員帶領學生回顧了從魚到人的演化之路的前半程,我們經歷了脊椎骨的起源、頜的出現、由水登陸和羊膜卵的出現這四個關鍵轉折點。在本次課程中,我們將繼續走完這條演化之路的後半程,我們將看到重返海洋、哺乳動物的興起、飛上藍天、羽毛的演化以及最後一環——人類的黎明。 [34]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6日20:00
第13期
題目
現代人類起源與遷徙
在地球漫長的時間長河中,現代人類出現於最後一瞬——20萬年前。在這20萬年的時間裏,現代人類起源、遷徙、擴散到地球每一個角落。在本期課程中,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馬潤林研究員將介紹現代人類的起源與遷徙,回答“人類從哪裏來”這個問題。 [35]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10日20:00
第14期
題目
人類“看不見”的朋友——友好微生物
顯微鏡的發明為我們觀察世界打開了新的大門,原本不可見的微生物在顯微鏡下展現了自己的身形。在本次課程中,楊海花研究員將介紹人類“看不見”的朋友——友好微生物的故事。其主要內容包括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主要類羣以及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36]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11日20:00
第15期
題目
神奇動物在哪裏
“蹄兔非兔,象鼩非鼩”,生活中像這樣的誤解還有很多。食人魚真的會食人嘛?恐龍真的滅絕了嗎?鴛鴦真的有忠貞的愛情嗎?斑羚飛渡是真的嗎?本次課程中,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張勁碩研究館員將會逐個回答這些問題,給大家帶來動物界的“流言終結者”。 [37]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12日20:00
第16期
題目
生命之樹——追溯植物起源與進化歷程
世界上已經確定的植物種類大概有37萬種,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地增加,那麼這麼多的植物是怎麼起源與進化的呢?魯麗敏研究員將通過生命之樹回答這個問題。在本期課程中,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魯麗敏研究員首先簡要介紹生命之樹的概念、展示形式以及進化論的提出過程,在此基礎上講述如何用生命之樹揭示類羣間的親緣關係,並介紹相關研究進展,最後講述如何用生命之樹追溯植物的起源與進化過程,並介紹最新研究進展和尚未解決的問題。 [38]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13日20:00
第17期
題目
探秘國家植物園
國家植物園於2021年12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2022年1月5日於北京掛牌,坐落於北京西山。其收集植物1.5萬種,這裏有跨越恐龍時代的桫欏、“活化石”水杉、樹上會長“鴿子”的珙桐、“長生不老”百歲蘭等等。在本期課程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強研究員將帶領同學們探秘國家植物園,講述各種珍奇植物的故事。 [39]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17日20:00
第18期
題目
實地探訪國家植物園
國家植物園於2021年12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2022年1月5日於北京掛牌,坐落於北京西山,收集植物1.5萬種。在本期課程中,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林秦文將帶領同學們實地探訪國家植物園,從美麗的荷花池到巨大的熱帶温室,再到神奇的食蟲植物館等,讓同學們與各種奇妙的植物零距離接觸。 [40] 
主講人
林秦文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18日20:00
第19期
題目
從基本作用力到基本粒子
物質世界的基本組分都是看不見摸不着的粒子,研究這些基本粒子的性質有助於我們認識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因為“極小”和“極大”是相通的。在本期課程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邢志忠研究員將會從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講起,在用輕鬆幽默的語言介紹自然界存在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以及傳遞這四種力的基本粒子。 [41]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19日20:00
第20期
題目
我們如何研究物理學
在本期課程中,北京交通大學陳徵副教授將會為同學們依次解讀什麼是物理,物理學是怎樣建立的,物理學的目的和結構是什麼,並講解物理學中的模型與建模方法,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物理圖像,提煉出物理學“先化繁為簡,再由簡入繁”的研究方法。 [42]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20日20:00
第21期
題目
超導的誕生
超導是一種神奇的宏觀量子現象,超導材料具有絕對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等特性,在能源、科技、醫療、通訊等各個領域均有重要用途。在本次課程中,中科院物理所的羅會仟老師將會跟同學講述超導誕生的故事,並分享物理學家對超導現象的理解與闡釋。 [43]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24日20:00
第22期
題目
百年超導探索路
超導是一種神奇的宏觀量子現象,超導材料具有絕對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等特性,在能源、科技、醫療、通訊等各個領域均有重要用途。在超導探索的百餘年曆史裏,充滿着跌宕起伏、動人心魄的科學故事,至少10人因此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近些年,中國科學家在超導研究領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鐵基超導材料、機理和應用方面已引領國際最前沿。本次課程內容主要圍繞超導研究之路上發生的科學事件,弘揚探索發現和勇於嘗試的科學精神,啓發科學問題的思考,展望未來科技的方向。 [44]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25日20:00
第23期
題目
色香味背後的秘密
人是如何感知色香味的?這是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在本期課程中,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叢歡研究員將從化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為大家解讀在人感知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分子及其發生的反應和變化。正如叢歡研究員所言:”色光相依不可缺,味品甘苦綿不絕,香氛辨物緣何故,萬物探微皆化學。” [45]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26日20:00
第24期
題目
化學世界奇妙冒險
你相信沒有火就能點燃蠟燭嗎?你能為大象做牙膏嗎?想象一下,你搖一瓶黃色液體的時候顏色先變成紅色,然後變成綠色,這多麼不可思議!所有這些難以想象的現象都可以通過化學的方法得以實現,甚至還可以利用化學反應創造“神奇的飲料”“彩虹”“不翼而飛的水”等等。本期課程中,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戴偉(David Evans)將通過精彩的化學實驗來揭示什麼是化學反應,並將告訴大家化學變化跟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 [46] 
主講人
戴偉(David Evans)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27日20:00
第25期
題目
探訪中科院科技成就展
中國科學院是一個怎樣的機構?中科院的科學家們又在從事着什麼樣的工作?在本期視頻中,我們將探訪中科院科技成就展,帶你全面瞭解中科院。展覽的主線為“四個面向”,分別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主戰場”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內容包含了中科院的主要創新成果以及參與的一系列國家重大專項等,展現了中國科學院“與祖國同行,與科學共進”的使命擔當。 [47] 
主講人
胡卉
播出時間
2022年8月31日20:00
第26期
題目
數學為什麼需要證明
不少人應該都受過數學課上各種證明的“折磨”。可能在很多人心裏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數學上會有那麼多證明?在本期課程中,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田淼研究員將會從數學公理化體系誕生講起,解讀為什麼證明是數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將分享中國古代數學的發展。 [48]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9月1日20:00
第27期
題目
嚴加安院士:概率破玄機 統計解迷離(上)
從石頭剪刀布遊戲,到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概率無處不在。很多令人抓耳撓腮的謎題都可以在概率論中得到解答。在本期課程中,嚴加安院士將首先介紹概率的由來,然後通過“生日問題”“雙生子問題”“猜獎問題”等一些既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又十分反直覺,並有着深刻概率論內涵的經典問題展示“概率如何破玄機”。 [49]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9月2日20:00
第28期
題目
嚴加安院士:概率破玄機 統計解迷離(下)
概率和統計是一對雙生子,從社會調查到實驗分析,這對雙生子無處不在。在上期課程中,嚴加安院士通過一些經典的概率論問題,展示了“概率如何破玄機”。在本期課程中,嚴加安院士將更進一步,引入條件概率和貝葉斯公式這些系統的知識來幫助同學分析概率問題,並在此基礎上介紹統計這一強大的數學工具,指導我們如何利用概率論來正確地使用統計這項工具。 [50]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9月3日20:00
第29期
題目
李永樂老師:生活中的博弈論
博弈論,又稱為對策論,既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從最簡單的剪刀石頭布遊戲,到複雜的國際關係,博弈論無處不在。在本期課程中,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李永樂老師將會給同學們介紹生活中的博弈論,包括“策梅洛定理”“囚徒困境”等話題。在此基礎上,李永樂老師將繼續介紹“納什均衡”這一博弈論的重要成果。通過對這些話題的分析與探討,同學們可以更加理解當前社會的一些熱點問題,如“巨頭跑馬圈地”“行業內卷”“教育內卷”等。 [51]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9月7日20:00
第30期
題目
揭秘量子黑科技
近年來,“量子”一詞在我們生活中出現得日益頻繁。究竟什麼是量子?這個疑問想必有很多同學困擾已久。在本期課程中,中科院物理所特聘研究員沈潔將會從“量子”的基本概念講起,併科普前沿的量子計算技術以及其他的量子科技,揭開同學視野前的“量子迷霧”。 [52] 
主講人
播出時間
2022年9月8日20:00

科學公開課主講簡介

主講人
簡介
期次
劉嘉麒 劉嘉麒
劉嘉麒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原所長,曾任英國開放大學地質系任客座教授,現任亞洲湖泊鑽探科學指導委員會副主席,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地層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席,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火山與火山灰年代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暨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主任、理事長,中國火山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秘書長。
劉嘉麒院士在火山地質與第四紀環境地質等方面作了大量系統性創新性工作,是中國火山和瑪珥湖古氣候研究領域的主要學術帶頭人。 [4] 
1
2
徐文耀 徐文耀
徐文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地磁與高空物理聯合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二百多篇。主要著作和譯著有《地磁學》《地球電磁現象物理學》《地磁活動性概論》《磁層-電離層耦合》《日地環境指南》等。 [7] 
3
4
楊鄭鴻 楊鄭鴻
楊鄭鴻
楊鄭鴻,2015年在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5年至今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現任職於腦與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力課題組,負責神經生物學相關研究及學生指導工作。 [9] 
5
6
曹則賢 曹則賢
曹則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原所長,曾任英國開放大學地質系任客座教授,現任亞洲湖泊鑽探科學指導委員會副主席,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地層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席,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火山與火山灰年代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暨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主任、理事長,中國火山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秘書長。
劉嘉麒院士在火山地質與第四紀環境地質等方面作了大量系統性創新性工作,是中國火山和瑪珥湖古氣候研究領域的主要學術帶頭人。 [5] 
7
8

科學公開課獲獎記錄

時間
獲獎名稱
備註
2024年3月
2023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
獲獎 [5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