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麗敏

鎖定
魯麗敏,女,博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繫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魯麗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河南安陽
畢業院校
北京林業大學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系統進化植物學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職    稱
研究員

魯麗敏人物經歷

2008年在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獲學士學位。
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並留所工作。
2010至2012年在美國史密森研究院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進行合作研究。
2015至2016年在澳大利亞國家標本館訪問學習。

魯麗敏研究方向

系統進化植物學:一方面,利用基因、基因組、形態學和生物地理學等證據對生命之樹上的重要類羣開展系統發育和進化研究;另一方面,通過構建大尺度生命之樹,研究植物區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植物多樣性的地理和進化格局。

魯麗敏主要成就

在Nature、National Science Review、New Phytologist、Cladistics、Journal of Biogeography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研究成果(Lu et al., 2018. Nature)入選2018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以及中科院戰略生物資源能力建設項目1項。2018年入選第四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202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 。

魯麗敏科研項目

12. 科技部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專項,2022YFC2601200,重要戰略生物資源安全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研究,2022.11-2025.10,第二課題負責人。
11. 科技部地球系統與全球變化專項,2022YFF0802300,全球變化對中國陸生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及風險評估,2022.12-2027.11,項目骨幹。
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2270230,葡萄科烏蘞莓族的系統發生與形態進化,2023.01-2026.12,主持。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2122009,植物生命之樹重建,2022.01-2024.12,主持。
8.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專項經費,2020.01-2023.12,主持。
7. 中國科學院戰略生物資源能力建設項目,KFJ-BRP-017-50,葡萄科植物分類學研究,2020.01-2021.12,主持。
6. 第四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2018QNRC001,植物系統發育與演化,2018.12-2021.12,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870197,葡萄科植物的系統發育和多樣化:關鍵創新與生境轉變,2019.01-2022.12,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1500179,葡萄科崖爬藤屬的系統發育和多樣化研究,2016.01-2018.12,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31590822,中國-喜馬拉雅植物區系分化中心的形成和散佈機制,2016.01-2020.12,參加。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31461123001,Dimension合作項目:東亞北美間斷分佈森林羣落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地史制約、局域適應和種間互作研究,2015.01-2019.12,參加。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270268,薔薇類COM分支的系統發育研究,2013.01-2016.12,參加。

魯麗敏代表論著

5. Yu JR#, Niu YT#, You YC, Cox CJ, Barrett RL, Trias-Blasi A, Guo J, Wen J, Lu LM*, Chen ZD*. 2023. Integrated phylogenomic analyses unveil reticulate evolution in Parthenocissus (Vitaceae), highlighting speciation dynamics in the Himalayan-Hengduan Mountains. New Phytologist, https://doi.org/10.1111/NPH.18580.
4. Lu LM#, Zhao LN#, Hu HH#, Liu B, Yang YC, You YC, Peng DX, Barrett RL, Chen ZD*. 2023.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flowering plant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priority for national park planning in China. Fundamental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fmre.2022.08.008.
3. Hu HH, Ye JF, Liu B, Mao LF, Smith SA, Barrett RL, Soltis PS, Soltis DE, Chen ZD, Lu LM*. 2022. Temporal and spatial comparisons of angiosperm diversity between eastern Asia and North America.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9: nwab199.
2. Peng DX, Dang VC, Habib S, Barrett RL, Trias-Blasi A, Wen J, Chen ZD, Lu LM*. 2021.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Tetrastigma (Vitaceae): Insights into floristic exchange patterns between Asia and Australia. Cladistics, 37:803-815.
1. Lu LM#, Mao LF#, Yang T#, Ye JF#, Liu B#, Li HL#, Sun M#, Miller JT, Mathews S, Hu HH, Niu YT, Peng DX, Chen YH, Smith SA, Chen M, Xiang KL, Le CT, Dang VC, Lu AM, Soltis PS*, Soltis DE*, Li JH*, Chen ZD*. 2018.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angiosperm flora of China. Nature, 554: 234–238.
(注: #共同一作;*通訊作者)
參考資料
  • 1.    魯麗敏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引用日期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