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百騎劫曹營

鎖定
《百騎劫曹營》,又名《百騎劫魏營》,是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見於小説第六十八回。這個故事是繼“威震逍遙津”之後又一個與魏吳交戰有關的精彩片段,將東吳大將甘寧的豪勇與膽氣展露無遺,也成為眾多三國迷心目中甘寧的巔峯時刻。
作品名稱
百騎劫曹營
作    者
羅貫中
作品出處
《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
文學體裁
歷史小説

百騎劫曹營小説原文

卻説孫權濡須口收拾軍馬,忽報曹操漢中領兵四十萬前來救合淝。孫權與謀士計議,先撥董襲徐盛二人領五十隻大船,在濡須口埋伏;令陳武帶領人馬,往來江岸巡哨。張昭曰:“今曹操遠來,必須先挫其鋭氣。”權乃問帳下曰:“曹操遠來,誰敢當先破敵,以挫其鋭氣?”淩統出曰:“某願往。”權曰:“帶多少軍去?”統曰:“三千人足矣。”甘寧曰:“只須百騎,便可破敵,何必三千!”淩統大怒。兩個就在孫權面前爭競起來。權曰:“曹軍勢大,不可輕敵。”乃命淩統帶三千軍出濡須口去哨探,遇曹兵,便與交戰。淩統領命,引着三千人馬,離濡須塢。塵頭起處,曹兵早到。先鋒張遼與淩統交鋒,鬥五十合,不分勝敗。孫權恐淩統有失,令呂蒙接應回營。
甘寧百騎劫魏營 甘寧百騎劫魏營
甘寧見淩統回,即告權曰:“寧今夜只帶一百人馬去劫曹營;若折了一人一騎,也不算功。”孫權壯之,乃調撥帳下一百精鋭馬兵付寧;又以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賞賜軍士。甘寧回到營中,教一百人皆列坐,先將銀碗斟酒,自吃兩碗,乃語百人曰:“今夜奉命劫寨,請諸公各滿飲一觴,努力向前。”眾人聞言,面面相覷。甘寧見眾人有難色,乃拔劍在手,怒叱曰:“我為上將,且不惜命;汝等何得遲疑!”眾人見甘寧作色,皆起拜曰:“願效死力。”甘寧酒肉與百人共飲食盡,約至二更時候,取白鵝翎一百根,插於盔上為號;都披甲上馬,飛奔曹操寨邊,拔開鹿角,大喊一聲,殺入寨中,徑奔中軍來殺曹操。原來中軍人馬,以車仗伏路穿連,圍得鐵桶相似,不能得進。甘寧只將百騎,左衝右突。曹兵驚慌,正不知敵兵多少,自相擾亂。那甘寧百騎,在營內縱橫馳驟,逢着便殺。各營鼓譟,舉火如星,喊聲大震。甘寧從寨之南門殺出,無人敢當。孫權周泰引一枝兵來接應。甘寧將百騎回到濡須。操兵恐有埋伏,不敢追襲。後人有詩讚曰:
鼙鼓聲喧震地來,吳師到處鬼神哀!
百翎直貫曹家寨,盡説甘寧虎將才。
甘寧引百騎到寨,不折一人一騎;至營門,令百人皆擊鼓吹笛,口稱:“萬歲!”歡聲大震。孫權自來迎接。甘寧下馬拜伏。權扶起,攜寧手曰:“將軍此去,足使老賊驚駭。非孤相舍,正欲觀卿膽耳!”即賜絹千匹,利刀百口。寧拜受訖,遂分賞百人。權語諸將曰:“孟德張遼,孤有甘興霸,足以相敵也。” [1] 

百騎劫曹營故事原型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甘寧的百餘人夜入魏軍,發生在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因為,只有這一次的濡須之戰,明確發生了“相拒月餘 [3]  ,曹軍“乃退 [3]  ,與《甘寧傳》裴注引《江表傳》的“停住月餘,北軍便退 [4]  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史學家司馬光在編寫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時,也將甘寧夜襲曹營的時代背景——曹軍“號步騎四十萬” [5]  、“權率眾七萬” [5]  ,放置在了《資治通鑑·卷六十六·建安十八年篇》 [6] 
《三國志·吳書·甘寧傳》裴注引《江表傳》雲:“曹公出濡須,號步騎四十萬,臨江飲馬。權率眾七萬應之,使寧領三千人為前部督。權密敕寧,使夜入魏軍。寧乃選手下健兒百餘人,徑詣曹公營下,使拔鹿角,逾壘入營,斬得數十級。北軍驚駭鼓譟,舉火如星,寧已還入營,作鼓吹,稱萬歲。因夜見權,權喜曰:“足以驚駭老子否?聊以觀卿膽耳。”即賜絹千疋,刀百口。權曰:“孟德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停住月餘,北軍便退。 [2] 
參考資料